首页 > 文章中心 > 阳光心态读后感

阳光心态读后感

阳光心态读后感

阳光心态读后感范文第1篇

立足岗位增强责任 调整心态应对挑战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我叫@@,是来自###的员工,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岗位增强责任,调整心态应对挑战!

记得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说过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读《工作赢在心态》和《责任胜于能力》两本好书,也好像在与两位思想家交流。“学会减压,轻装前行”;“做事不主动,前途很被动”;“细节体现责任,责任体现成功”;“尽责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等,这些名言警句跳跃着鲜活的思想,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读后让人豁然开朗,精神振奋,受益匪浅。两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要想出色工作,必须拥有良好的心态和高度责任意识,否则将会一事无成!我是一名风险管理岗位员工,岗位虽然平凡,但却影响着银行的健康运行,我怎么能够不立足岗位增强责任,调整心态应对挑战呢?!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踏实工作,敬业乐业,坦然面对生活,做一个对得起事业的人,人生充实才更有意义。我想,银行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我们也应该勇于负责,敢于面对挑战,做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农行人。那么,责任二字的内涵是什么呢? 正如书中所讲 “细节决定成败”,我认为,责任就是立足岗位,完美做好每一件小事。对于我们风险管理岗位人员来讲,工作起来不需要壮志豪情的语言,也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却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完不成本职任务,又怎么能够挑起更重的担子呢?做不好日常的小事又何谈爱岗敬业、奉献青春年华呢?!因此,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首先需要做一个耐心细致的人。风险管理是偏重于内务型的岗位,天天与数字分析和文字报表打交道,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职,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工作中,一项信贷资产分析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重大隐患;一个风险点不能及时发现,就会带来不可预知的损失;一个法律审查不细致,就会在经济纠纷诉讼中限于被动;一项整改内容落实不全面,就会影响部门工作的健康运行。可以说,岗位责任重于泰山,处处关系到资金安全,时时维系着银行的正常运转。今后,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处入手,准确填报每一个数字,细致分析每一个小问题,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全力以赴履行好岗位职责,创造卓越的成绩,书写有意义的人生!

阳光心态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一、打造“阳光学生”

构建以“笑容、善行、学习、气度、礼仪、强健”六个维度,12个指标为具体内容的“阳光少年”计划,将学习、礼仪、责任、诚信等德育内容纳入其中,引导学生不断努力,达成学校的育人目标。

第一,结合“阳光文化、新教育、攀登英语”等文化建设活动,扎实开展“阳光之星、阳光少年”评选等各项活动。学校按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年级段,分别制订《“阳光少年”评价指标》,采用多元评价及星级制的形式,每学期进行评选。同时,将评比标准纳入每位学生的评价手册,鼓励每位学生争当“阳光少年”。

第二,结合思品课、主题班会、劳动课等课程,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礼仪训练;结合晨诵、午读、暮省,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讲文明、爱劳动的习惯。

第三,深入开展学雷锋和感恩教育活动。3月5日,组织学生到龙翔苑慰问老人,帮助打扫卫生。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感恩学校,学生为学校种上了树,美化了校园;召开感恩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深厚情感。

第四,营造书香校园。“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教育方式。晨诵,为每一天注入生命源泉,每天早上全校师生一起从一首小诗开始新的一天,与黎明共舞;午读,唤醒生命的美好与神奇读经典,读优秀诗文,教师与学生一同享受读书的乐趣;暮省,每天晚上回味一天所读经典,反思自己的收获,彼此交流,体会成长的幸福。

学校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的教室有书香、花草香,每个班都有书架和图书,各班的图书还定期漂流;每个学期评选阅读能手和书香班级;开学典礼时给亲子共读优秀家庭颁奖。

二、打造“阳光教师”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精神和力量。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特色主题,都必须依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去实施。只有把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第一,我校对“阳光教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阳光外形(礼仪),二是阳光心态(健康),三是阳光专业,四是阳光书香,五是阳光公益,六是阳光品行。学校施行阳光化管理,做到从生活上关心教师,在感情上关爱教师,在心理上疏导教师,围绕“厚德”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养具有大局观、大气度、大智慧的教师;通过读书沙龙、诵读比赛、写教育故事、总结年度珍藏十件事、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等形式,打造一支活力充沛、具有学习能力的教师团队。

第二,大力开展学习型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培训。每学期,学校组织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师观摩在南宁举行的“绿城之春”“绿城之秋”全国小学名师课,观摩“全国十年课改成果展示课”、全区的阅读教学大赛等。学校组织领导、教师参加各级学习培训。

三、打造“阳光课堂”

打造“阳光课堂”,教师要把控三个环节,即课前有效策划、课中有效实施、课后有效反思;学生要做好三个阶段,即课程启动阶段、课程进行阶段、课程反馈阶段。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学校的教研活动应立足课堂,通过互听、互评、互教、互学,实现共同提高,取得很好的成绩。

四、打造“阳光班级”

以班主任为主导,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参加班级文化建设,培育“阳光教室”、“阳光班级”;通过制作班徽、共唱班歌等形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加强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制定公约、班规等,加强班级文化中的“阳光因素”;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如“书香班级、书香教室”的评选。

五、打造“阳光家长”

阳光心态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一、领情于“听”――打开心窗,接受阳光

(一)对老师的要求

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统一体。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语文老师教学语言的艺术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在形式上,语言要简洁凝练,干净利落,使学生一听了然。其次在风格上,语言要抑扬顿挫,妙趣横生。再者在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循循善诱,这样的语言能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保持长久的热情。

(二)对学生的益处

学生在“听”中思考,在“听”中受到启发,在“听”中关注社会生活,探寻生命真谛,领悟人生哲理。在老师富有艺术感的教学语言的引领下,学生会慢慢打开心窗,接受阳光的照耀。这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塑造开朗的心理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释情于“说”――交流心声,感知阳光

(一)对老师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老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首先,应努力借助文本内容,抓住文本中闪光的积极的思想,营造适宜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精神环境。其次,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在分析课文时要紧扣文本,但不要拘泥于文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应还学生一个融洽民主的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里,老师应该是学生的一个朋友,在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时事的评论方面与学生平等交流,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解读,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

(二)对学生的益处

中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在师生互动氛围较好的语文课堂内,他们很愿意亮出自己的思想。互动的语文课堂往往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越是互动性强的课堂,学生就越敢想、敢问、敢说、敢争辩。多元解读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融洽民主的语文课堂为多元解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学生提供了发表真知灼见和抒发真情实感的舞台,使得学生愿意释情于“说”,和老师、和同学交流心声,品味生活,诠释人生,感知阳光。这样的课堂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在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能拥有平和的心理,更加热爱生活。

三、悟情于“读”――促进心智,品味阳光

(一)对老师的要求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和心理教育中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为中学生的阅读做些什么呢?首先,老师要探索、总结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明确、规范阅读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老师要先读透文本,然后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解读文本,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由文本中的思想出发来审视自我的心理。再次,老师应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进行广泛的阅读,挑选出与教学有关的、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有教育意义的好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通过文字的感染力、文学的魅力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

(二)对学生的益处

中学生对文字已有很强的感悟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从文字中读到更多的信息,体味到更深层的意蕴。阅读方法的学习和阅读训练,能使学生准确地读懂文章,这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深入解读文本,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广泛的阅读能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使学生悟情于“读”,品味阳光,体验多样的命运、多样的人生,体悟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情感。阅读能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生活和人生,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帮助学生构建坚实丰富的精神家园,从而使学生合理地应对生活中的悲喜,让学生拥有处变不惊的处世心态。

四、寄情于“写”――放飞心灵,抒写阳光

(一)对老师的要求

心理学家认为,心事如果堆压得太久、太多,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写作是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最好方式,也是一条宣泄情绪的通道。因此,写作是维系师生情感交流的很好的纽带,也是心理教育不可多得的良机。所以阳光语文课堂要求老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抒写心情、发表思想的平台――大作文,规范写作;小作文,随笔;班级贴吧,尽情倾诉。其次,老师对学生抒写的文字要及时作出回应,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理解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忧伤。再次,老师要定期挑选出一些出色的文字,或推荐给同学共同阅读鉴赏,或推荐给报刊予以发表,以此来激励学生写作,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对学生的益处

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对事物能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他们内心中都有一个小小世界。老师为他们提供抒写心情、发表思想的平台,可以使他们寄情于“写”,放飞心灵,抒写阳光,使他们的内心不再寂寞和孤单,而变得开阔和明朗。比如在随笔的写作中,通过文字和文字的交流,老师和学生有了心灵的碰撞,学生愿意让老师走进心房,接受老师的点拨和指引,这样能使学生从容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坎坷和困惑,形成不骄不躁、从容淡定的心理素养。当学生的文字得到老师的推荐,拥有更多读者的时候,学生会获得高扬的成就感和激奋的喜悦,这不仅能让学生对学习兴趣倍增,也能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激情,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路途上的一切困难。

阳光心态读后感范文第4篇

-------读《阳光女孩》有感

金华新世纪学校五(2)卢含笑

“阳光,来自心的灿烂。”这句话,似乎读得简简单单;这些字,似乎看似普普通通;这含义,似乎就是如此。但是,如果让你真正去体会,去了解,似乎便没有如所意料的那样平凡。又或许一刹那的疑问闪现在脑海之中,来来回回,徘徊不定地问:“阳光,真的来源于心的灿烂?那灿烂的阳光又为何由源于心呢?”

这句话有些概括,有些抽象,但能从无数个例子当中体现它的魅力所在。

有两个姑娘一起爬白云山,一位兴致勃勃,对新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一位则无精打采,一切在她眼里都是不美好,不快乐的。你说谁会爬到山顶呢?尽管没有肯定的回答,但最起码她们都有各自不相同的感受。当心态好的姑娘爬山时,她一定是兴头十足,心情愉快地攀爬,不论是陡坡峭壁,还是平间小路,她都能以一种美好的心态去体会这大自然的风光。而另一位,则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地爬着,她无法体会这美好时光,只有嘴巴在不停地抱怨,而不肯好好地静下心来。

江琳,是这个开心女孩的名字,她爬到山顶,感受大自然风光,让阳光一丝丝照射在身上,体会阳光温暖的语言温度,豁然开朗了。文绢,是那个失望女孩的名字,她爬到一半,强烈的阳光让她汗流浃背,无休止的埋怨让她后悔踏上这趟旅途。

爬同样的一座山峰,做同样的一件事情,却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心态在作怪。整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如此。人类,是世界的主宰,所有的所有都因人类而改变,而人类在改变时,心态决定如何去做,做得怎么样等等,改变的改变都因心态而改变。

想要做好它并不难,因为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好心态是孕育在灿烂的阳光下,坏心态只与好心态隔着一堵潮湿的墙,想要破解它,只需打开那墙的一扇窗户,温暖的阳光便会射入你的心房,让你神清气爽。

阳光心态读后感范文第5篇

近年来,“幸福”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孩子的幸福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欣喜的同时,我们却无奈地发现,教育并未给学生带来必然的幸福,童年文化日趋边缘化、异化,儿童经典阅读缺失,出现了所谓的儿童失语、游戏成人化、儿歌粗鄙化、阅读快餐化等令人忧虑的现象;学生的时间被作业所占据;电子媒介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正破坏着童年生态。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们该如何避免幸福童年的消逝呢?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它强调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人的未来的幸福,也应使人在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中获得现实的幸福体验,使当下的学习生活成为一生中体验最丰富、最深刻、最具回味价值的一段经历。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当下教育应回归儿童文化和儿童精神,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充分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校园文化生态”。

二、对“校园文化生态”价值生长的实践

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态”滋养的是人的精神,因此,我们理解的“幸福童年”的核心内容是指学生在校园里愉悦的精神生活。为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态能多样、和谐、动态地生长,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实践和思考,归纳出了我们校本的“五大文化形态”,从实践层面推动了以“幸福童年”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生态体系的构建。

1.营造“童真童趣”的幸福校园环境文化形态

只有反映儿童生活,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对儿童生命成长的浸润。我们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切入点,把绿化、美化、德化、净化、文化整合在一起,赋予了学校生态文化丰富的内涵,“童真、童趣”的幸福校园环境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学校环境布置注重细节的教育意义,努力实现“一枝一叶皆有情”的育人功能:走进缤纷亮丽的校园,你会感受到清新明快的米黄色、快乐跃动的橙色和富有生命力的绿色有机融为一体。教学楼前的花丛中的小石路,为学生提供更多活动的场所;遍及校园的巨石上,凿字铭文,力求使每一个角落都能让师生获得人文的熏陶。在每层教学楼的转角处都布置了敞开式的“儿童阅读休闲区”,由图书室老师定期更换经典童书,供学生在中午时间阅览、交流、休息;我们的图书室是开放式的“自选超市”,上下课的铃声是优美的童歌……学校广场上的大屏幕,展示学生们的活动照片、美文佳作、取得的荣誉等等。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细节,只为走近我们的孩子们,让孩子们喜欢学校。

2.打造“生态阅读”的特色文化形态

我们认为,拯救童年生态,当从阅读教育开始。因此,我们提出了“生态阅读”概念。生态阅读,就是要倡导一种自然、审美、人文、经典、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持续发展的阅读状态,倡导纸质阅读、深度阅读、经典阅读,建立学生阅读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当下我们正在实践的一种特色文化形态。

学校以“以文学滋养童年,以文学点亮人生!”为行动导向,依托“书香”课题,以“诗韵莫小”活动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学校教科室还设立文学社,通过文学社教师带领下的微型课题进行专项的“课外阅读”研究,摸索出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再推广。我们初步总结出了开展文学教育研究的三种策略――以创书香教师为抓手,推动教师的专业阅读;以“诗韵莫小”文学节为重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课题研究为突破点,推进文学校园建设。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一个全新的书香校园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

3.彰显“快乐生活”的阳光德育文化形态

阳光德育的核心是“快乐生活”。我们认为塑造阳光少年是构建幸福校园的重要元素,因此,我们的阳光少年要具有阳光心态、心灵美好、快乐生活、身心健康的品质。我们通过实践,激活了以下阳光因子:

⑴“阳光少年”评价体系初见成效。为了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幸福童年的目标,除了德育常规外,我们还设立了一个德育增长点:通过“阳光少年”活动,构建阳光德育文化。作为对传统的“三好学生”评价机制的补充和拓展,学校德育处构建了新的评价方式。如1~2年级,为“阳光苗苗”,3~6年级为“阳光少年”。每学期都围绕礼仪、诚信、爱心、环保、勤俭、自强等主题分别评选出班级“阳光少年(苗苗)”和校级“阳光少年(苗苗)”。作为最高奖赏,我们还进行了“阳光特别奖券”评比活动,鼓励与引领并行,自觉与规范并重,从而达到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的目的。

⑵“阳光小社团”文化体系初具规模。学校德育处充分利用“阳光小社团”这个载体,积极营造健康、充满活力、向上的“幸福童年”教育文化生态,通过“三大精品社团”――“文学社团”“小黄鹂合唱团”“阳光体育游戏社团”,大力开展课外活动。我们认为,社团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是带有更多创造性色彩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赋予了儿童特有的生趣。

⑶其他德育活动延伸补充。学校通过“心理小屋”“承湖小广播”、综合实践活动、品德课、家校幸福通道来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和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地为学生服务。如为了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营造安全课间的氛围,开展了“快乐课间,文明游戏”课间文明小游戏征集活动,传唱教师自编的“安全文明童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笔者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开放学校体育设施,让学校、社区居民共享体育设施,倡导平等、核心幸福理念,使“阳光德育”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4.构建“学生发展”的幸福课堂文化形态

我们对“幸福课堂”有这样的思考:一是如何以“幸福童年”为价值取向来优化课程结构;二是如何以幸福童年为价值取向来更新教师观念;三是如何以幸福童年为价值取向来改进评价制度;四是如何以幸福童年为价值取向来转变学习方式;五是如何以幸福童年为价值取向来优化师生关系。我们围绕以上5问,有了这样的行走姿态:

⑴理性认识。我们的“幸福课堂”是一种精神,是课堂上的一缕明亮、温暖的阳光。我们认为,幸福课堂中学生能拥有“幸福思维”是最可贵的。因此,我们总结了幸福课堂的一些特征:主动学习,爱学习,乐学习;善于思考,会聆听,会发现;尊重学生,有个性,有发展。

⑵自由舒展。学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对幸福教育、幸福课堂理念进行深度剖析,通过上实践课和沙龙研讨,制定了幸福课堂教学评价表和课堂微观察表。我们大力提倡电子备课,鼓励教师间互相学习,关注课后反思,鼓励教师积累教学案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根据学校教学需要优化教师备课常规工作,发挥各学科骨干优势,制定出了教师备课、作业交流学习表,通过同伴互学,舒展教师的生命姿态。

⑶微型研究。我们以课题为载体,通过细化课题研究点,让教师开展微研究,为幸福课堂构建提供实践经验。我们通过开展每月展示课、实践课、随堂课活动,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影响课堂教学“幸福感”的不利生态因子,共同寻找问题,发掘经验,为老师提供一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幸福课堂”教学策略。

5.形成“团结向上”的管理文化形态

师生幸福的最好保证就是“学校管理保障制度”,它决定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⑴倡导校本管理制度文化。学校一系列制度的出台都是从是否符合“幸福教育”的需要出发,规范与执行力并举,使制度成为“幸福教育”的良好支撑。我们倡导“让心灵更柔软,让制度更坚硬”的校本管理,以“规范化”为管理要求,在操作上推行“精细化”,从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上确保优秀“制度文化生态因子”的良好生长态势。学校多次举办了向教师及社会征集学校发展意见活动,每次的民主开放活动,教师们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围绕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的管理文化内核正逐步形成。

⑵建设幸福教师团队文化。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教师首先要有幸福的思维。而拥有幸福思维的教师,自己就是幸福的。因此,我们以幸福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推动幸福团队的构建与运作;以教师博客和学习优秀教师备课为手段,达成教师幸福团队的互促共进;以各项评价、激励机制的科学建立,促进教师幸福团队的彼此吸引和竞争。我们制定了“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从战略高度勾画了三年内发展总目标,也从微观的角度明确了教师个人每年的发展分目标,首批25位教师成为受益者。课题研究中,我们有了这样的共识: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才能把美好的教育理想带进幸福课堂。同时,我们通过开展休闲、娱乐、健康的文体活动,让教师身心舒展,在开放的工作环境中拥有“工作并快乐着,愉悦并发展着”的幸福思维状态。

⑶开辟学校教育融入家庭的“幸福通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家长进校园”观摩教学活动、路路通短信平台、问卷调查等方式,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紧密联系家庭。我们的主旨是让儿童回归快乐的童年,改变家庭教育环境,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让家长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值,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一种平等、亲和、温情的亲子关系。可以说家校良性“文化生态”已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