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名言

文学名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名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学名言

文学名言范文第1篇

1、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2、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3、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4、戏剧出于虚构:歪曲事实以表明真理。

5、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

6、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苏高尔基

7、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9、爱心得匠意,则杰作在望。

10、风格就是人品。——巴尔扎克

11、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2、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13、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牛顿

14、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拉尔夫

15、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肖伯纳

16、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泰勒

17、文学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观念来表现自己。但是画家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化。

18、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19、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福楼拜

20、只有人越来越堕落,文学也就一落千丈。——歌德

21、艺术之艺术,词藻之神采,以及文学之光华皆寓于纯朴之中。

22、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

23、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24、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25、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歌德

26、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27、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爱迪生

28、文学是社会的家庭教师。——别林斯基

29、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歌德

30、文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了解自己本身,提高他的自信心,激发他对于真理的企求,同人们的鄙俗行为作斗争,善于在人们身上找到好的东西,唤醒他们灵魂中的羞耻、愤怒和勇气,做一切使人能变得高尚坚强、能用美好圣洁的精神来活跃自己的生活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公式。

31、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32、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33、文学,其实一向是教育的伙半;文学的展和受教育程的要求的发展,一向是平行的。

34、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35、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36、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的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

37、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雪莱

38、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美的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最前面,就像它在护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

文学名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文学;人名;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15-01

一、引经据典

在英语文学语境中,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一同构成了其思想源泉,为英语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母题,并由这些原型衍生出众多文学作品。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断言:“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唯有一种用神话调整的视野,才把全部文化运动规束为统一体。”14世纪至16世纪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将中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发掘出来,作为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瑰宝,希腊罗马神话和英雄传说也引起当时及后来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的极大兴趣。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雪莱、萧伯纳等很多诗人和剧作家多次在其作品中运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朗费罗、惠特曼、约翰·巴斯和约翰·厄普代克等美国诗人、作家也借古代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英国现代女作家罗琳的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中许多人名都源自希腊神话、中世纪传说。如德拉科Draco(拉丁文“龙”)的取名,因西方神话传说中龙蛇不分,作者以此暗示他是十足的蛇;纳西莎Narcissa源自希腊神话中的Narcissus——一个因为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终日坐在水边最终化作水仙花的美少年(narcissism意为“自恋”)——作者用这个名字来讽刺马尔福家的人自视甚高;赫敏Hermione的名字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神使Hermes,作者用来比喻她的智慧。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学名著。英国学者麦考利曾说“假使所有英文写的作品都毁灭了,只剩下英文《圣经》这一部书,那么这部书自己就足以把英文里全部的美与力量显示出来。”许多伟大的英美文学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如英国诗人米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和《复乐园》,拜伦的《该隐》与王尔德的《莎乐美》,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亚当的子孙”,艾略特的《贤人朝圣记》。英国作家狄更斯借《旧约全书·创世纪》中“该隐诛弟”的故事,给小说中的逃犯命名“亚伯”(Abel),深刻暗示出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丑恶凶残的批判和揭露——在这个“该隐”般的社会,将会有一个接一个的“亚伯”成为它的牺牲品。又如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白鲸》(Moby Dick)中伊希梅尔Ishmael、埃哈伯Ahab、依莱贾Elijah和加布里埃尔Gabriel等小说人物都借用《圣经》的人物名字,暗示这些人物具备与同名宗教人物的某些品质,诱使读者琢磨想象。

二、套用词汇

文学的创作者很多时候会借用现成的单词或词组,如名词、形容词,来做作品中人物的姓名,这在英语文学中十分常见。早期宗教小说中,七大罪恶和人类的优秀品德直接变成具体人物登场。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ThePil-grim’sProgress)最具代表性。这部作品以寓言形式反映英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情况,讽刺贵族阶级的荒淫贪婪。作者将正面人物称为“基督徒”(Christian)、“福音先生”(Mr.Evan-gelist)、“忠诚”(Faithful)、“希望”(Hopeful)、“仁慈”(Mercy),称反面人物为“恨善法官”(JudgeHate-Good)、“无赖先生”(Mr.No-good)、“淫乐先生”(Mr.Love-lust)、“残忍先生”(Mr.Cruelty)、“嫉妒”(Envy)等。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Vanity Fair)借用Sharp(敏锐)给一位穷苦艺术家的女儿命名。

三、谐音造字

同音字、近音字、新造字同样是文学中人物命名的主要方法之一,较之直接套用现成词汇的方法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隐晦。莎士比亚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命名约翰·福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Falstaff与falsestuff谐音,意为“假货”,巧妙的刻画出这个表面上勇敢高尚、足智多谋,实则自私狡黠、贪生怕死的骑士的形象。史蒂文森的中篇小说《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Hyde)描写了主人公用药物使自己变换于善良的吉基尔博士(Dr.Jekyll)和残暴的海德先生(Mr.Hyde)之间的故事。Hyde与hide(隐藏)谐音,让人联想到海德先生隐藏在吉基尔博士的身份之下,隐藏在黑夜、密室和那个道貌岸然的社会背后。吉基尔博士(Dr.Jekyll)的名字,Je在法语中即为“我”,kyll与kill(杀戮)谐音,也婉转道出“我杀戮”的含义。狄更斯的《荒凉山庄》(Bleak House)中有一人物克鲁克(Krook)借crook之音表达“骗子”之意。

总之,一个时代的人名记录着一段名族发展演变史,记录着那个时代诸如语言文化、神话传奇、等丰富的内涵。英语文学的创作者们用引经据典、套用词汇、谐音造字、匿名绰号等方法精心设计人物姓名,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既实现了创作目的,又使读者、英语语言的研习者们再次见证英语社会、文化、语言的变革和发展。

文学名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服装品牌; 文化意义; 形象; 社会价值取向

一、引言

品牌名称是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企业至关重要。品牌名称的产生与特定时期人们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文化、思维密切相关。对服装品牌名称文化义的了解能够反映社会生活、民族文化,并深入体现人们的思维观念等。本研究着重分析中国服装品牌名称的文化意义及民族思维特点,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品牌名称命名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实地考察和网络搜集两种方式,共收集了国内120个服装品牌名称,鉴于对中国民族文化及思维的探讨,以及童装名称特点较为突出,其中不包括由外语音译而成及童装的品牌名称。

三、服装品牌名称的形象色彩和命名特征

色彩意义是词所表示的某种倾向或情调的意义。品牌名称的色彩意义主要体现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

研究发现,品牌名称具体形象的选择能够树立品牌整体印象,并与民族历史文化和当下价值取向紧密相关。以地点类型名称为例,芭藜衣都、城市部落体现的是服装具有现代的都市风格;江南人家、花园街19号突出的是田园风格等。但词汇客观意义的多少只是品牌命名的意义宽度,意义深度是在其宽度基础上的深化。例如西班牙服装,西班牙的选择与西班牙国粹斗牛给人的印象相关。斗牛的魅力,在于这是一种冒险的运动,过程充满了惊险,斗牛士与公牛之间的纠缠,可谓一场华丽的艺术之舞。这也就塑造了该品牌是智慧、胆识和意志的结晶的美好形象。

在形象选取过程中,研究发现品牌名称中具象形象占70%以上。可见汉民族思维重形象、重具体的特点。有历史传统的或普通常见的事物形象性强,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命名者借助于富于形象色彩、视觉性强的事物,传递品牌理念,提高传播的有效性。例如七匹狼男装不仅展现了“男人不只一面”,更运用“狼”是集智慧、团结于一身,极具拼博力、顽强执着的群体性动物 ,树立了企业有别于其他竞争品牌的特质:要生存,就要比别人更能适应环境,牢牢守住目标,相信自己、相信伙伴。这样对具象和文化的运用,是品牌名称与企业形象的共同宣传。

而在形象色彩中尤以物象为主,这是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提倡亲近自然,崇尚自然。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先秦的儒家、道家等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深深植入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包括语言之中。品牌名称中儒家文化渗透明显。例如九牧王的解释为“牧心者牧天下”,来源表述为孔子之“得人心者得天下”, 尽表其一颗以“天下心为己任”的社会公德心,并且充分体现了公司关爱员工、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同时,从命名中能够看出社会对中外古典文化的赞扬。例如辛柏林男装是为纪念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而生,借用莎翁《辛柏林》的标题,在英国诞生,从埃及河畔走进伦敦,又从伦敦走向世界。辛柏林体现成功男士的内涵、修养、气质、尊严等。

总而言之,综合了词汇客观意义及深厚的文化、形象色彩意义的品牌名称才能受到关注。

四、服装品牌名称反映消费群体特征

在中华文化背景下,通过使用特点鲜明的词汇,能够反映品牌面对的消费群体特征,如目标性别、年龄范围、消费层次等。

在收集的样本中,对比可见男女装品牌词汇选择具有较大差异。如抽象词汇的选择,女性多为丽、梦、雅等表达美感和典雅性格的词汇,而男性多为利、威、金等显示尊贵和成功的词汇,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对男性的定位不在于外貌,而在于事业成功与否。此外,品牌名称的中性化趋势也有所流行,一方面利于品牌发展多种服装类型,另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人审美及价值观的变化。对中性化的现象,现代人表现出的不再是过度反感,而趋向心理认同。

除性别差异外,有些品牌也能够反映目标年龄层次。例如胖太太、老铭人、金利鸟等名称指的是中年人服装,太太、老等词明显的区分了品牌的年龄定位,金利鸟此类名称表达的是成熟男性对成功的追求,与年轻人的追求时尚有所不同。而北京白领、蕊绮、你好熊猫、淑女屋等名称对年龄的定位相对年轻化。

此外,一些品牌名称对消费者消费层次、社会地位也有定位。例如凯撒、名瑞、盛秋春朝多体现的是高端大气,更多包含的是文化的内涵。合群、尺子剪刀布、花园街19号等名称更口语化,贴近生活,用语言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目标为中低端群体。品牌名称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地位的普遍认识,即成功人士的文化认知水平要高于中低端消费人群。

五、结论

语言能够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分布范围、活动单位、变化方式等表现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中种种因素的属性。服装品牌名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本研究从服装品牌名称与形象色彩意义、命名文化特点、消费群体特征关系角度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复杂交叉。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时期只有那些与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共同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基本相应的品牌名称才能受到公众的特别关注。本研究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品牌名称命名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巴一斯.(2009).青少年服饰品牌名称的文化语言学分析.语文学刊,10:146-148.

[2] 苏新春.(2006).文化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文学名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滕州 村镇名 语言 文化

滕州,古代称为“善国”“滕小国”“滕国”等,位于鲁南地区,自古就有“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之称。滕始于黄帝,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滕州是古代东夷炎帝氏族成长的摇篮和商朝始祖的发祥地,自古就为鲁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现今滕州区划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辖21个镇(街道办事处),1226个行政村(居委会),共计169.5万人,为山东省内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全国百强县排名第25位。因此,对滕州市村镇地名进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挖掘深藏在滕州地名中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及蕴含在地名中的文化特质,有着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以滕州所辖的1226个行政村(居委会)的命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滕州村镇地名(主要是乡村名,因为大多镇名也都来源于村名)的语言特点、命名类型以及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

一、滕州村镇地名的语言特点

(一)滕州地名音节结构的特点

地名是语言的一部分,当然会随着语言的逐渐演变而发生变化。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汇为主,随着语言的演变,双音节词汇已经成为现代语文的主流。这种变化同样体现在地名中,现代滕州地名中,单音节地名只占极少数,双音节地名成为绝对的主流,三音节地名也很多,只是其中参杂有通名的成分,四音节、五音节所占比例不大,没有五音节以上的村名。(分析中我们舍弃“村”这一行政通名。以下相同)例如:

单音节:任、董、巩、唐、单、党、周、王、康、魏、邱、宋、邵、刁等。

双音节:小岗、王任、于岗、俞寨、于楼、兴隆、侯王、明王、李王、马王等。

三音节:北陈楼、大颜楼、东张楼、东侯庄、东赵沟、西赵沟、任于庄、幸福坝、后洪绪、前洪绪、东桥头、后峄庄等。

四音节:西桥头南、前峄庄西、西洋汶西、西北田岗、大洪疃东、南胡芦套等。

五音节:前沙胡同西、前沙胡同东等。

(二)地名的构词方式

地名属于专有名词的一部分,构成方式与普通名词构成方式基本相同。滕州村镇地名都是由合成词构成的,不存在单纯词地名,合成词以复合式合成词为主,同时也存在大量的附加式合成词,在滕州地名中没发现由重叠式构成的地名。

滕州村镇地名中复合式地名构成方式主要有主谓式、并列式、偏正式和动宾式四种构式。例如:

偏正式:王楼、韩桥、曹庄、张街、新营、雷山、稻屯、杏园、皇殿岗、沈仓

动宾式:落凤、跨河、善文、临薛、望凫、接官,向阳、满园

主谓式:康留、掌大

并列式:张刘、朱李、侯王、李王、马王、光明、和福

滕州还存在着大量的附加式合成词构成的村名,我们根据附加成分所处位置的不同,把附加式村名分为前附加式村名和后附加式村名。比如:

前附加式:东孙庄、西小宫、南刘岗、北陈楼、中迭湖、大颜楼、小宫山、前岗子、后峄庄、上王庄、下魏楼

后附加式:奎子东、奎子西、高庙南、高庙北、屯前、东屯后、庄里东、庄里西、新兴南、大同北、北门里、南门外、王开一、王开二、王开三

二、滕州村镇地名命名类型分析

滕州市虽然只是一个不大的县级市,但作为城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因此滕州地名中的命名类型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自然地形地貌命名的村名

滕州地处鲁南地区,属丘陵平原地带,又紧邻微山湖畔,因此区内有山有水有平原,地形地貌多种多样。自然环境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认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也体现在滕州的村名之中,这种特点通过滕州地名中的通名体现得更为明显。

(1)与丘陵有关的村名通名有:岗、岭、峪、山、堆、坡等。

如:雷山、任山、西土山、金马山、石羊山、高岭、牛皮岭、黑石岭、新安岭、粮峪、关山峪、瓦峪、陈岗、于岗、南岗、西岗、罗岗、刘堌堆、郭堌堆、苏坡、金坡、赵坡、王坡

(2)与水有关的村名通名有:河、湾、泉、井、塘、洼等。

如:荆河、南沙河、东沙河、苏河、望河、双河、小龙河、白龙湾、东十湾、西十湾、于泉、龙泉、玉泉、柳泉、两水泉、西双井、沈井、东双井、东塘、西塘、张洼、郝洼、朱洼

(二)用古代行政区划或地名通名命名的村名

(1)“里”,为古代地方基层行政组织。这一古老的行政区划名在滕州地名中仍保留约30个,如:银钟里、东立里、西立里、柴里、庄里、营里、圈里、良里、华里、楼里、屯里等。

(2)“头”,在古代指住所。滕州用“头”作村落名,表示居民的聚居之处,如:庄头、山头、岭头、池头、岗头、龙山头等。

(3)“铺”,原指古时候在驿道上设立的驿站,后来逐渐演变为地名。滕州还留有用“铺”作村名的有15个,如:五里铺、前十里铺、后十里铺、北王铺、南王铺、陡铺、二十里铺等。

(4)“庄”,古代就是指村庄,古代地名就多用“庄”作为村名的通名。滕州村镇地名中含“庄”的多达342个,占村镇名总数的28%,如:羊庄、馍馍庄、孙庄、南陈庄、人民庄、下王庄、东官庄、代庄、生庄、望庄、秦庄、野庄、小花庄、大王庄等。

(5)“寨”,是指四周有高大围墙的村子。滕州用“寨”的地名有17处,如:鲁寨、朱寨、俞寨、王寨、孙寨、种寨、郝寨、邓寨、郑寨、大寨、小寨等。

(6)“集”,有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后来也泛指人口稠密的地方、居民聚居点。滕州用“集”作村名的有18处,如:池头集、徐集、孔集、辛集、邓集、牛集等。

(三)以方向位置命名的村名

在滕州村名中反映方向位置的村名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而把含有方向位置的词语加入村名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用方位词能够标明所在地处在相对标志物的具体方位,这些标志物多是指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实体存在物,如:北门里、南门外、鲁东、奎子西、高庙北、屯前、沟里、滕城西、坝桥前、城后张庄、坝上、良里、庵后、坦山后、洪山前、寒山前、赵庄南、连水西、沂河北、安上等。

第二,随着人口的激增、村庄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原来的村名已经不能起区别标识作用了,于是人们便用在原有村名的前后附加方位词的方式,创造新的村名,使其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如:奎子东、奎子西、西西曹、中西曹、东西曹、东曹东、东曹西、前司堂、后司堂、东郭前、东郭中、东郭后、上户主、下户主、前任厂、后任厂等。

(四)用人文景观建筑物命名的村名

人文建筑有时作为当地的重要标志物,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因此在滕州就有很多以人文景观建筑命名的村镇。其中因“庙”而形成村名的有23个,如:泰山庙、双庙、文庙、耿庙、马庙、杜庙、卜庙、大峪庙等。因“寺”形成的村名有11个,如:塔寺、清泉寺、白了寺、魏寺等。因“院”形成的村名有6个,如东寺院、西寺院、老君院、小万院等。

“桥”是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建筑,因此“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滕州村镇中以“桥”字命名的村庄达28个,如:官桥、黄山桥、田桥、赵桥、黄桥、甘桥、后坝桥、跻云桥等。

另外,在滕州地区,人们认为楼房是财富的象征,是经济实力的体现,因此以“楼”字命名的村庄也非常多,达96个,如:孙楼、刘楼、赵楼、周楼、于楼、大颜楼、南徐楼、七所楼、万福楼、幸福楼等。

(五)用姓氏命名的村名

根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把滕州村名中的姓氏村名分为以下几类:

(1)单纯以姓氏为村名

如:张孔、王林、侯颜、杨郝、王任、李王、马王、曹王、侯王等。

(2)以姓氏和通名为村名

如:单庄、狄庄、牟庄、峄庄、郭楼、徐楼、胡楼、黄桥、韩桥、苏桥、姜屯、刘屯、孔屯、郝屯等。

(3)以姓氏和方位词为村名

如:西侯庄、南苗庄、北陈楼、东魏、上王、下徐、前王晁、后牛集等。

(4)以姓氏和地形地貌为村名

如:赵坡、王坡、刘坡、苏坡、鲍沟、郭沟、柳沟、徐岭、何岭、黄岭、郭堌堆、刘堌堆、于岗、陈岗、罗岗、孙岗、杨岗等。

(六)表达人们美好向往的村名

有些村镇名中的专名部分是由福瑞美好的词语组成的,这类村镇名表达了人们吉祥的祝愿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比如:安居、幸福、大同、平等、新兴、安乐、振兴、新生、万年庄、千年庄、光明、团结、幸福坝、福兴、万福楼、承贤庄、幸福楼、兴隆等。

(七)以历史传承和民间故事传说命名的村名

滕州历史悠久,故事、传说、历史典故丰富多彩。包含传说故事的地名也非常多。如:

休城村:战国时期村名就叫休,孟子去齐国时曾路过休,那时休已成为规模较大的村。楚元王的儿子刘富封为休侯,此地因为是刘富的封邑而改名为休城,沿用休城为村名至今。

柴胡店:根据村志记载,该村在夏禹时已形成村落,古薛国建立后,这里逐渐成为南北通衢要道,因村人柴、胡二姓在道路旁开设旅店而得名。

望庄村:相传因东汉严子陵而得名。严子陵与刘秀是同学,刘秀建立东汉后,邀请严子陵来洛阳,以请教治国之策。晚上二人同床而眠,严子陵足压刘秀之腹。司天监认为“客星犯帝星,于国不利”。严子陵因害怕而逃跑,隐居于滕州。刘秀对子陵念念不忘,故而车驾东来相访,不意故人已去逝。只有坟冢一座,刘秀不胜感伤,望冢遥祭。祭处即望冢村,后改为望庄村。

虺城店:相传此地是商纣王的大臣尤虺的封地,后城废为驿站,清初有人来此开设旅店,取名虺城店,后店成村仍以店名之。

郁郎村:相传春秋时期此地是古郁郎国的国都,汉武帝时封鲁共王的儿子刘骄为郁郎侯,封地就在这里,此后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奎子村:相传春秋时期为郁郎国的兵器库,俗称库子,郁郎国灭亡后,在此建村,因村前有奎星河,故取村名奎子。

三、滕州村镇地名的文化内涵

(一)存在众多以姓氏命名的村镇,揭示了人们强调纯正的家族血缘关系和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

传统的宗法制度要求家族血统的源流纯正,而以姓氏命名的村镇地名正是这一制度文化的具体反映。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处在一个高度实行宗法制的时代,民众普遍具有很强的宗族观念。姓氏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宗法制度的衍生品,带有很强的宗族文化色彩。它不仅是纯正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更是对家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带有姓氏成分的村镇地名在全国各地都占有很大比例,滕州村镇地名自然也不例外。滕州带有姓氏的村镇地名高达500多个,接近滕州村镇地名总数的二分之一,这正表明地处圣人之乡、有着浓厚传统农耕文化的滕州地区,人们有更为强烈地重视宗族血缘关系的传统观念。

(二)村镇地名中含有大量的方位词,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方位的重视,也体现了人们对语言经济简约原则的灵活运用

方位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长期观察和实践的产物,对人们生活中识别地理位置有重要的判断和辨别作用。滕州村镇地名中大量方位词的存在,正反映了方向位置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而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命名过程中大量采用方位词和原有地名相结合的方式,而不是另起炉灶重新命名,这样的方法不仅简单明了,命名过程省时省力,而且比新造的地名易懂好记,从而大大减轻了人们识记地名的负担,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经济简约原则的灵活运用。

在滕州1226个村名中,含有“前、后、上、下、里、外”的村名有154个,占滕州村镇地名总数的12.5%,而含有“东、西、南、北”的村名更是多达400个,占滕州村镇地名总数的30%左右。

(三)村镇地名演变过程中逐渐雅化的倾向,体现了人们求吉求雅的心态

有些村镇地名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发生音变,这些音变中以发生谐音的方式为主,而谐音多是朝着更文雅更能表现吉祥美好的方向变化,使变化后的名字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所用词语更加文明高雅,体现了人们求吉求雅的心态。例如:奎子,原为郁郎国的兵器库名库子,后因村前的奎星河转音为奎子;望庄,原名为望塚,后转音为望庄;千年庄原是接待上级官员的驿馆,名为参驾庄,后转音为千家;庄又转为千年庄;白龙湾原名为白腊湾,后谐音雅化为白龙湾。

(四)用表达美好意愿的词命名村镇,体现了人们追求和平昌盛的大同社会和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

历代的战乱纷争、天灾人祸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社会黑暗凋敝,民众苦不堪言。因此民众普遍怀有追求天下太平昌盛的愿望,向往能过上富裕而美好生活,于是他们把这种美好的意愿寄托在其生活的村落的名字里。例如:安居,意为安居乐业;大同,意为社会和睦昌盛;万年庄,意为长寿万年;福兴,意为百业兴隆、生活幸福;承贤庄,意为人尽其才等。

(五)用带有神灵或宗教色彩的“龙”“寺”“庙”等字命村镇名,体现了民众敬畏鬼神、崇拜神灵的心理

“庙”原来是存放祖先牌位、祭祀祖先的场所,汉朝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儒家思想的兴起,“庙”逐渐变为供奉祖先、神佛和圣贤的场所,并逐渐带上了神秘的面纱。那时民众普遍认为神灵无所不能,法力无边,能够赐福降瑞保佑一方平安。“龙”作为汉族人崇拜的图腾,自古就带有非常神秘的色彩,汉族人自视为龙的后裔,把龙当作先祖来崇拜,而且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内涵。千百年来龙的形象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文化的各个层面,即使在地名中也有所体现,滕州就有很多以“龙”命名的村名。在滕州村名中,以“庙”命名的有23个,“寺”字村名11个,“龙”字村名更是多达30个,这些村名正是民众敬畏鬼神、崇拜神灵心理的外在表现。

参考文献:

[1]王福升.地名与文化[J].兰台世界,2001,(9).

[2]冯骥才.地名的意义[J].中国测绘,2001,(6).

[3]山东地名网有关滕州市部分.

[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5]山东省滕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滕县志[M].中华书局,1990.

文学名言范文第5篇

何为“名”?据《礼记・内则》可知,周代的贵族之家,生下男孩之后,满三个月时,由父亲起名。何为“字”?从名的含义派生出的另一个符号,就叫作“字”。“字”是会意兼形声字,从宀从子,像是在屋内生孩子之形,故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字,乳也。”《广雅》解释为:“字,生也。”“字”的本义是生育、滋生的意思。我们所说的古人取字的“字”之义与“字”的本义又有何联系呢?《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檀弓》:“幼,名;冠,字。”孔颖达疏云:“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礼记・郊特牲》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人成年之后,名不能被轻易叫,但为了交际需要,往往取字,所以古人先有名再有字。人的字是从名滋生出来的,故就叫“字”了。班固《白虎通》进一步论述名与字的关系道:“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则知其名。”盖名与字,义相比附。可见,古人的字是由名生出来的,名与字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的名与字有多种对应关系,清代王引之的《春秋名字解诂》对此有详细论述,而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只要知道名与字大致有两种对应关系即可:名与字意义相同或相近,如李白字太白;名与字意义相反或相对,如韩愈字退之,愈有“更加”“进一步”之义,与“退”义恰好相反。由于古人取名与字讲究学问,因而破解名与字的关系,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

第一, 破解古人名与字的关系有利于文言实词教学

文言实词的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一些实词的义项较难记忆,若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很枯燥,效果也不理想,此时我们可以转化一下思路,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意思的材料,诸如利用古人名与字的材料,在教师带领学生破解名与字的关系过程中,相关实词的义项已经被学生掌握了。例如《诗经・小雅・采薇》中有“忧心孔疚”“猃狁孔棘”两句诗,这两个“孔”都作“很”“大”讲,这个义项较为特殊,若讲解“孔”之很、大义时,能引用“诸葛亮字孔明”这条材料,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诸葛亮字孔明,此名与字属意义相同的类型,亮就是很明、大明,故“孔”就是很、大的意思。诸葛亮是古代文化名人,其名与字学生都知道,教师只要稍稍点拨一下,“孔”的“很”“大”之义就能深入学生心中。“豫”字有多个义项,其中一个重要义项是快乐、欢乐义,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豫”即是指欢乐。讲解“豫”的此义项时,我们可以举“南朝宋人庾悦字仲豫”的材料,此名与字亦属意义相同的类型,故而悦就是豫义,当学生以后在读古文时,想到庾悦字仲豫便能清晰地记得“豫”的欢乐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为平坦义,在讲解其意思时,可以举“宋代名相吕夷简字坦夫”这则材料加以佐证,其名与字意义相同,“夷”与“坦”意思一样。“洵”也是中学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其义为实在、确实义,讲这个字的义项时,我们可以举苏洵字允明的材料,《尔雅・释诂》云:“允,诚,洵,信也。”“洵”“允”都有确实是的意思,故二者同义相协,记得苏洵字明允的材料就能加深对“洵”字义项的记忆。再如,欧阳修字永叔,“修”有“长”义,“叔”指代排行,根据名与字的关系,判断此名与字属意义相同,故“永”有“长”义,而“永”现在多作“永远”讲,此义应该是由“长”义引申出来的。由此,学生就能对“出门临永路”(阮籍《咏怀诗》)、“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醉花阴》)中的“永”字作很好的解释了。知识往往相通,并互相印证,有如此理解之后,当学生看到“柳永字耆卿”的材料时,就可以会心一笑,“永”有“长”义,可指年岁长,“耆”字虽不大熟悉,但用“老”作偏旁,该名与字意义肯定相同,“耆”应该有“老”义,有此推断之后,学生再去翻字典证明推断是正确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受学生欢迎的。古人的名与字中包含丰富的训诂材料,许慎《说文解字》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就经常用破解名和字关系的方法进行词义训释,如许慎解释“施”字云:“施,旗貌……齐栾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段玉裁注道:“孔子弟子巫马施亦字子旗,知施者旗也。”用这种方法进行词义训释,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又让人觉得很扎实,这一点值得借鉴。

第二,破解古人名与字的关系有助于确定一些名字的正确读音

人名中往往有一些多音字,这些多音字的读音到底定哪一个,就要跟据名与字的关系来进行判定。例如刘长卿是语文教师和学生较为熟悉的唐代大诗人,他的作品经常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或语文试题,他名字中的“长”到底是读“cháng”还是“ zhǎng”呢?我们若查他的字,就能很快得出答案。刘长卿字文房,“文房”有掌管官府或皇室文书的官职之义,如《北史・柳庆传》载:“尚书苏绰谓柳庆曰:‘……相公柄人轨物,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西汉的司马相如因羡慕战国蔺相如的为人,便更名为相如。蔺相如是赵国上卿,为百官之长,故司马相如取字长卿。“长卿”是指百官之长,文房亦是官职名,故二者能够相协。从刘长卿的名与字中可知,他的长辈及他自己非常希望他能像司马相如那样成为文章大家,又能做高官。故而,刘长卿的“长”字应读为“zhǎng”,“长卿”是取百官之长义。再如孔子的弟子曾参,此“参”字读“cān”还是“shēn”呢?曾参字子舆,“舆”为车,“参”与“舆”肯定有关系,这样才符合字必须“傍名为之”,使二者有意义上的联系的基本规律,故“参”应该通“骖”,即骖马,古代一车套三匹马叫“骖”,在马车两边的马也叫“骖”,这样“参”便能与“舆”相照应了。“骖”读“cān”,故曾参之“参”也读“cān”。再如北宋的理学家张载,其“载”字读“zǎi”还是“zài”呢?张载字子厚,“子”为男子美称,修饰“厚”,“载”和“厚”的联系在哪里呢?《周易・坤卦》曰:“坤厚载物。”可见张载之“载”应该读“zài”,取装载、承载之义。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其“几”字读“jǐ”还是“jī”呢?晏几道字叔原,《老子》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淮南子》有《原道》篇,韩愈亦有《原道》,故“道”和“原”相协,“几道”取的便是几近于道义,“几”取几乎义,故而读为“jī”。由此可见,当碰到古人的名字中有多音字时,不能随意地取一个读音,而应该根据其名与字的关系定出读音。

第三,破解古人名与字的关系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文化、历史方面的知识与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