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范文第1篇

一、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所谓方法论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研究工作的模式,库恩(T.S.Kuhn)称其为“范式”[2](P167)。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方法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构造主义的自我观察的方法——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论

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与间接经验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意识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只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而非经验本身。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人的经验的科学,因而心理学的方法必定是研究如何观察这种直接经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自身所体验的经验,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观察的手段(亦称内省法,Introspection)[3](P273)。心理学研究的这一观点和方法论思想在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的工作中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他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自我观察者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被试。

这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术受到了许多批评。因为内省法只强调以被试、而且一定是需经严格训练的被试的自我观察报告为依据,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偏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消极的影响往往就是他们所规定的训练产生的。此外,他们还力图排斥同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这就使得自我观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其结果则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取代。

2.机能主义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只对直接经验进行自我观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现实地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它受到批评的同时,先后在西欧和美国产生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以詹姆斯(W.James)为先驱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强调心理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应用,主张心理学不仅应该研究正常的成人,而且还要研究动物心理、儿童心理、个体差异和变态心理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采用了描述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和生理实验法等。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放弃内省法,但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强调了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弥补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到来打开了大门。

3.行为主义的极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操作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由华生(John.B.Watson)所开创,后为斯金纳(B.F.Skin-ner)所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对意识的研究,坚持只有能被观察到的、可予以客观记录和定量化的行为才符合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和原则。这在实质上就是把布里奇曼(P.W.Bridgman)在物理学中所倡导的操作主义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以此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在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原则,彻底抛弃了对意识的内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终成为一种“没有头脑的心理学”。由于行为主义在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上的极端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偏见,使它无法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和意识等有关人的内部过程作出完整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解释。但是,它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还有它对环境、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反应变化的关系所作的客观描述与精确的测量,使心理学彻底脱离了仅仅只能依靠被试的自我报告这一缺乏客观依据的非科学状态,成为一门能为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能对人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规律进行测量、预测、控制的实用性科学。诚然,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机械论思想否定了心理学对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内部过程的研究,从而最终把自己推到了发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却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反对机械决定论的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完形主义的整体方法——以现象学和场论为指导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作为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对立面,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与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格式塔心理学在康德(I.Kant)哲学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知觉的完整性和组织性,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而人的这种直接经验是按原来的结构被接受的。对于这种整体的经验,如果强加分析、化整为零时,其原有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坚持1+1>2的观点。这在当时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基本的组成单位的研究倾向中,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并对其规律(如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受物理学场论的影响,采用拓扑学的研究方法在格式塔心理学中独树一帜的是勒温(K.Lewin),他提出的行为函数:B=f(E,P)发展了对人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推动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种方法论工具,现象学的观点被认为可以用于对人的主观体验进行科学研究,并弥补那些只注重行为的实验数据的不足,它主张对经验采取自然的整体观点,从而获得了知觉研究的大量成果。但是,“现象学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某一研究者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取得成功或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难判定的”[4](P524)。

5.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方法——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计算机科学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探索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过去无法“看到”的心理操作过程得以模拟和表达。认知心理学纠正了行为主义否认意识和心理可以加以研究的错误倾向,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对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做出了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进步。但是,这仍然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去研究人,把社会的人简化为机器的人。因此,现代

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释和真实反映人的实际心理活动规律。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也许是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科学心理学所需要的程度,或许未来能制造出完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心理学家也许就能从中破译出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秘密和规律。但是,现象学家休伯特指出:没有任何脱离肉体的机器能够赛过人类的意识,因为它缺乏每一个人所特有的那种与世界紧密结合的共同发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5](P25)。

二、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与问题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意识到行为,又回到了意识,似乎转了个大圈子。但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研究方法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冯特的自我观察报告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没有错,但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适当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只能依赖被试的自我观察这种原始的方法,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给心理科学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即它的研究方法、仪器、测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学家还有不少人在使用着,行为主义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当今教科书里广泛引用的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而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王国。从这个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纵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确定的目标,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是“欲速则不达”。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若不能及时修正和调整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话,仍然会事与愿违。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前车之鉴。

时至今日,心理学的学派之争已基本结束。心理学对感觉研究基本上已经有了较一致的结论;有关知觉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记忆和思维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至于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发展看来困难更多一些,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情绪心理学在几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研究,从认知、生理、环境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开人类情绪之谜。关于动机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尔的驱动递减论、勒温的场论、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海德、凯利以及维纳的归因理论等主要流派所占领。但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更加强调了对人性、人的价值与人的潜能的研究,并力争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斯洛特别强调了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复研究法(iterationtehnique),即以整体观为前提,通过实验来理解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还特别重视对个体的研究,认为一般规律不能直接推论个体的特点,而由个体的研究却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一般规律只能帮助人们去理解个体,但解决个别的问题仍需要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5]。

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就目前来说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首先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人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在是一种最复杂的现象,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去处理。但也不应该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形成一种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论,是科学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科学心理学研究发展中新的方法论构建与整合

无论是否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的研究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当技术还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时,对原有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加以重新选择,寻找某些子目标以现阶段可实行的手段先予以解决,然后再对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的研究、分析和归纳。鉴于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心理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论。例如,朱智贤等人曾提出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构想。在其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6](P52-58)。研究心理现象,首先要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并不能替代具体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摆脱一定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过去的许多学派,虽然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都由于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所取代。特别是在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时,就更有必要对人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论的错误,弥补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类似行为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能使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有了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形成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备和达到的条件的制约。在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微观阶段——分析研究之后,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宏观阶段——整合研究迈进的趋势。有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香农的信息论和维纳的控制论,即所谓的“老三论”。而在此之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新三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理论和托姆的突变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提供了有用的思想。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出自心理学,但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学派系林立、众说纷纭的状况,就更需要用像系统论那样的思想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这个本身就具有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对象。正如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的具体研究那样,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并不能代替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指导。心理学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建构符合心理学科学发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最后是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心理学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几乎运用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理的、药理的、临床的、数学的方法;心理学本身又有实验的、准实验的、非实验的、思维推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某个局部问题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微观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以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归纳和综合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是可操作的、有预测力并有控制力的。这样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间既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理论,包括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作用和效果的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心理科学范文第2篇

近代物理学的成功及其文化影响物理学是近代科学的杰出代表。“物理学以其杰出的成就证明自己是学科之冠。”[1]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使人们对世界得到确证的知识,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通过数量化的、可观察的、可验证的方式加以确立。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伽利略的物理学贡献、牛顿的经典力学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亦随之发生重要变化。西方科学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对普通民众亦产生重要影响。此种影响主要是经由启蒙运动传播并扩展开来的。启蒙运动在科学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异常关键。伏尔泰、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启蒙思想家在“科学文化”的塑造及科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打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以及科学文化的传播,科学逐渐成为主导人们观念的思想意识形态,科学界的牛顿为世人所景仰。而问题在于,给普通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是意识形态化的科学形象与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极大发展,以及科学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形态,使得“科学”、“科学方法”逐渐成为人们评价事物的主要标准。“科学”成为“理性”、“正确”、“合理”、“有价值”甚至“真理”的代名词。科学成为评价事物有效性的全新标准。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产生。

哲学的困境与物理学的辉煌西方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渐趋成熟,黑格尔建立了包括自然、社会、精神在内的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但是黑格尔之后,哲学家们却发现哲学已经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与困境之中。哲学家们发现自己对于哲学已经无所事事,很难再实现对黑格尔哲学的超越。与此同时,尼采哲学、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哲学等相继产生,试图解决哲学的困境与危机。随着物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以往的本体论哲学逐渐变成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而哲学家们却依然在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因此,大大增加了哲学的危机。物理学的辉煌与哲学的困境,使哲学家们不得不寻求哲学的救亡图存。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自然科学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正在于科学方法———可量化的、可重复观察、可实验的方法———的采用。因此,许多哲学家努力要把哲学变成科学以实现哲学的新生。在这方面既有实证主义、马赫主义等的努力,也有心理学创始期的冯特、铁钦纳等人的贡献。这些人尝试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决哲学的认识问题。正如心理学史家赫根汉所描述的:“早期的科学主要研究物理世界,是非常成功的,而它的成功激发了人们将科学方法用于心灵研究的主题。”[2]在物理学的辉煌与哲学的困境之下,寻求解决哲学困境的一些哲学家结合实验生理学,效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也就有了科学心理学这一产儿。冯特等人在对感觉、知觉、意志、记忆等认识论主题的研究过程中,以物理学的科学方法作为研究手段,使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产生。

“科学”作为心理学确立的学科依据与目标导引现代学科的确立,既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更在于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就心理学而言,则更在于它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心理学尤其是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的依据。“心理学家假定物理学是最好的科学,试图以物理学的方法和目标运用到自己的学科内容上来。”[1](页41)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学派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新方法的采用。无论是冯特的实验内省法,还是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强化理论,抑或是认知心理学的人机类比,都在于新方法的采用。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得益于它用新的方法研究已有的问题。追求客观的、量化的实验法,使心理学从哲学家纯思辨的睡椅上解脱出来,并取得了准“科学”的成就。心理学家认识到,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心理学有可能像物理学一样跻身于科学的行列。人们深切地期望心理学诞生自己的牛顿。可以说,心理学在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科学性追求,“成为科学”构成心理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将“科学”确立为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与19世纪末的西方理智背景有着重要关联。当时的经典物理学成为主导人们世界观的意识形态,“科学”成为“理性”、“合理性”甚至“真理”的代言。在哲学的黯然落寞之下,这种对比愈加明显。加之当时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使得追求科学的、可确证的知识,反对并拒斥纯粹的思辨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历史强音。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是哲学与实验生理学的产儿。心理学要像它的榜样物理学一样,通过效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成为科学。因此,“科学”成为心理学追求的主导性目标。

心理学科学性追寻的历史体现

心理学以“科学”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是一个持续展现的过程。这里仅选取其中几个典型的历史学派加以分析。

(一)冯特实验心理学的科学追寻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创立,在于它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成功采用。冯特通过实验内省法,成功地将哲学与实验生理学相结合,在他看来,“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精神可以为心理学所应用”[3](页78)。冯特把他的实验心理学看成是一种纯科学,“冯特认为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是其出发点却各不相同。……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既然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经验,心理学研究的也是经验,那么心理学就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心理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上统一起来,以使心理学真正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3](页80-81)在冯特看来,传统哲学心理学的内省法是不充分的,易使人误入歧途,因此心理学必须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作为心理学创始人的冯特有着自觉的科学追求,这种追求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有着重要关联。冯特主张心理学是纯科学,不主张心理学与哲学分离,主张心理学应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心理学之外,冯特还发展了民族心理学。总之,冯特的心理学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为目标追求,而且他的心理学是多元的。在冯特那里,心理学的科学性追求保持了它的常态。

(二)铁钦纳构造心理学的科学标尺构造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则是铁钦纳,而非冯特。这点在赫根汉的《心理学史导论》中有着清晰的区分。这个作为冯特学生的英国人后来到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在心理学的科学性追求方面,铁钦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在铁钦纳看来,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的内容本身。在研究方法上,铁钦纳对内省描述的要求更加严格,在他看来“为了确保清晰的经验和准确的报告,科学必须求助于实验,实验是一种可以重复、分离和加以变化的观察。”[3](页149)铁钦纳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受当时化学元素论的影响较大。在铁钦纳看来,要对意识内容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将意识经验分为许多意识要素。只有分到无可再分之时,才能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研究成果来。铁钦纳的性格向来倔强、严格、严谨,他及他的众多弟子一直在他认定的元素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铁钦纳将意识元素分为上万个之多,使后来的研究者感到纷繁与茫然。此种取向遭到格式塔心理学的猛烈抨击。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将意识刻意地划分为意识元素。回顾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可以发现,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虽然有着强烈的科学追求,但却代表了一条错误的探索路径。今天,他的心理学几乎已经无人问津,对后起的心理学研究影响也微乎其微。

(三)华生行为主义的科学表征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之一。自1913年至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在心理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1913年,华生(Watson,J.B.)在《心理学评论》杂志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创立行为主义直接反对的是构造主义的观点。在华生看来,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华生主张心理学应当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的组合。他认为,思维不过是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而情绪不过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在华生看来,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继而预测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华生的行为主义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华生对于科学性的追求在心理学史上可谓登峰造极。华生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贯彻经验证实原则,将心理学打造成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华生认为凡是不可经验观察的对象都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张放弃传统的内省法,放弃所有与意识有关的范畴,诸如感觉、情绪、思维等。这样,他也就开始了将动物实验类推到人身上的心理学努力,也就开始了将人的心理还原为动物行为的解释道路。因此,“无头脑的心理学”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科学”在心理学中确立起霸主地位。但后来的研究却表明,它不过使心理学一条走偏了的道路。被行为主义抛弃的“意识”,在几十年后由一位外行人乔姆斯基再次带回心理学中。心理学在实现所谓“客观性”的科学追求之后,不得不回到原来的起点上,重新回过头来进行意识研究。

(四)认知心理学的科学追求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研究取向,并成为当今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趋势。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则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的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主。信息加工心理学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吸收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人脑与计算机的类比,形成了一套实验、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法。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认知就是感觉输入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信息加工的全过程。认知心理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反应时法、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法、口语记录法等。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但也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注重科学追求的目标,强调实验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的成功避免了科学心理学的死亡,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认知心理学在取得一系列辉煌的同时,并没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心理学并没有避免自身“不科学”的危机,没能避免自身“不统一”的困扰。心理学的纷争与混乱依然存在。认知心理学没能解决心理学的根本问题,心理学家在纯正的自然科学家面前依然不免感到自卑。在这种局面下,更有必要深刻反思西方心理学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求。

西方心理学科学性追寻的历史后果

西方心理学以“科学”作为自身的目标追求,通过不断扬弃旧的传统,实现科学追寻的成就。通过心理学史的考察我们发现:心理学科学追求的过程是心理学不断扩大自身学术影响的过程,心理学对于科学的追求成就了心理学今日的主体画面。然而,这一过程也是心理学一度丧失“自我”的过程。自我以“他者”作为自身追寻的目标,原本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但是在对“他者”的过分追寻与效仿中,心理学已一度迷失甚至丧失了“自我”。今天,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学科定位、学科统一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着诸多混淆与纷争。心理学对于“科学”的学科定位,在成就了心理学学科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心理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科学”原本是心理学为自身设定出来并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与方法原则,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科学”却成为心理学学科发展合法性几乎唯一的判准。问题在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单纯客观世界。心理学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的复杂性,远非单纯可观察、可量化、可实验的自然科学方法可以达成。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兼具了自然、社会、精神等多个维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单一向度来研究多维世界中的“人”。以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为例。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元素,将意识分为许多元素,但忽视了意识现象的整体性。最终被认为进行的是一些琐屑而没有价值的研究,并被批评为元素主义。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为了客观性、可观察性、可重复性,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可量化的行为,通过动物行为来类推人的心理。把原本应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意识踢出心理学之外,被其他心理学家批评为“在倒洗澡水的过程中将孩子一起倒掉了”。心理学对于科学的过度执著追求,使得研究者忽视了原本应当研究的主题。过度的科学性追求,容易造成研究者带着先入之见来展开研究。因此导致研究结果发现的总是心理学这门科学所预期的,使得研究结果渗透着研究者的先入之见。同时对于“科学”的过分追求,也造成了心理学的异化。使得“科学性”、“科学与否”成为评判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唯一标准,使得心理学越发失去生活效度与现实解释力,造成心理学研究的僵化。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批判

西方心理学基于科学方法而自我确立,并因此成就了心理学这一学科本身。但是,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却表现为一种异化式的“科学”情结与科学追寻。因此,对于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情结有必要加以批判性地反思。由于西方心理学所持有的“科学”情结,使得“科学”成为评判心理学价值的近乎唯一的标准。使得如果不符合“科学”的规矩,那么就只能处于非主流的边缘地位。导致心理学为了科学的方法,忽视甚至漠视所要研究的主题。使得心理学被批评为元素主义、原子主义、还原主义,忽视了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的整全心理。而且,最要紧的是,西方科学心理学无法在完全采用物理学实验方法的同时,而不采纳其内在的自然主义观点及其信仰中固有的哲学问题。可以说,对物理学的羡慕已经成为20世纪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早期的心理学家纷纷效仿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研究模式,这些原无可厚非。但是,心理学为了科学方法的追寻而舍弃了所要研究的真正问题。而一旦付出过度异化式的科学追寻,那么它自身的境地便岌岌可危。心理学作为学科的建立主要得益于自然科学方法的采用及“科学”目标的确立。然而即使到今天,心理学依然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使得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情结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从科学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方法是科学实现的一个保障,而科学精神才是真科学的体现。心理学以科学方法实现了自身客观性的进步,但同时更需要对自身的研究对象有着清晰的认识。成熟的自然科学对自身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有着清晰的认识,有着较为成熟统一的研究范式。心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则一度为了实现所谓的科学性、客观性,而抛弃了意识的研究主题。使得心理学在“科学”的遮蔽之下失去了本该研究的东西,因而它的科学精神也变得令人质疑。由于意识的复杂性,使得心理学虽然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却无法达到自然科学般的客观成就。

心理科学范文第3篇

一门新学科诞生了,一定有什么重大学术成果产生。积极心理学作为一条新的心理学分支,它有什么重大发现吗?有,在说之前我先讲个故事吧。

塞利格曼当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的某一天,他的女儿看到自己5岁大的女儿尼奇(即塞利格曼的外孙女)将种子抛向天空,手舞足蹈地假装在播种。老塞正想制止孙女,女儿却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老塞问想谈什么?女儿说:“爸爸,你还记得我5岁生日吗?我从3岁到5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当我长到5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故事讲完了,你或许会问:“重大发现呢?”重大发现就在故事里,那就是传统的心理学总在找病因呀治疗呀,这太消极了,新的心理学应该将目光转移到正常人那里,帮助他们找到幸福、获得满意。

就这样,“积极心理学”诞生了,没有重大学术成果,但有个好的目标。康普顿在其著作《积极心理学入门》中这样说道:“积极心理学家要去发现和培育天赋和才华,让日常生活更令人满意,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疾病”。

你或许会惊讶,仅有一个好的目标就能让积极心理学如此流行吗?这有什么奇怪的,乐嘉不是成了中国最卖座的心理学家嘛!流行不流行,那要看营销技巧是否高超。

首先要有大牛们的强烈倡导。1998年1月初,塞里格曼邀请当代心理学家中的大牛如西卡森特米哈伊、弗勒等到艾库玛尔共商积极心理学大计,讨论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按照研究内容制定了负责人。

有了心理学权威,尤其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极力倡导,其中一个明显的结果是心理学研究方向发生了转变。由于能够左右研究经费划拨的人青睐积极心理学,那么焦急期盼获得研究经费支持的心理学家们自然面向“积极”。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趋。

一门学科的建立未曾经历基层心理学研究者长时期的摸索并产生显著的学术成果,而是始于自上而下的谋划和推广,想必是个新鲜事。海尔德将这种通过话语权推广积极心理学的现象称为“专制的积极态度”。

许诺了什么?

积极心理学的许诺迎合了大众需求。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对大众的许诺是什么?是愉快的生活、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这么好的东西,谁会拒绝?没有人。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愉快的、好的和有意义的呢?这是一片自由地带,每个人可以依照个体生活经验给出不同的定义,本·拉登也可以。被誉为美国反伪医学第一人的史蒂芬·巴雷特曾这样描述虚假医药销售者,“当你恐惧时,他们给你安慰;当你期盼时,他们给你希望。”从迎合大众心理需求的角度看,积极心理学和虚假医药没有清晰的界限。

最后,积极心理学迎合了心理学家消除偏见的希望。一直以来,人们对心理学家职业形象的理解受大众传媒的深远影响。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心理学家具有看穿别人内心的能力,被人看穿内心世界会让人不安;另外,心理学家被视为心理疾病高发人群,其原因被误认为是长期接触精神病患而导致。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但这些现实存在的偏见,成为心理学家不得不承受的压力。为了给大众留下一个好印象,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为“去发现和培育天赋和才华,让日常生活更令人满意,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疾病”是一个令心理学家们向往的美丽新世界。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心理学家聚集在某个场合探讨某个课题,突然有一个心理学家声称他研究的心理学是积极的,而其他人的研究是消极的。当其他人带着惊异的目光要求提供原因时,这位积极心理学家答道:“你们只知道治心理疾病,所以是不积极的;你们就知道关注精神病人,而不关心大多数普通人,所以是不积极的。”

如果此事真的发生,我想现场一定会顿时变得喧嚣不堪。因为那位积极心理学家的回答无法令人信服。比如,会有其他人追问:“治病怎么不积极了?”“正常人那么多,心理学家那么少,关心得过来吗?”“都去关心正常人,谁还关心精神病人的福利?”……遗憾的是,这些不专业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积极心理学家们专业的解答。

仅举一例。积极心理学家们为了证明积极的好处,常会提到一项叫做“再多60秒”的研究。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发现人们记忆中的疼痛程度总是和痛苦最后阶段的体验有关。比如病人要接受结肠镜检查,在检查的最后让结肠镜静止地在结肠里多呆上60秒,那么病人事后对结肠镜检查的疼痛记忆就会更加愉快了(more pleasant)。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吗?缓解疼痛等于更加愉快吗?缓解疼痛能代替疾病治疗成为医生的焦点吗?况且,缓解疼痛本身就是医生们本来就做的事,现在提出来,没有一点新鲜感。

是科学吗?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可归纳为“美德假说”,而幸福是核心概念。塞利格曼认为“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基本力量的辨别和培育,并在日常工作、恋爱、运动和抚养子女方面使用这些力量”。为了让幸福的概念更易被人理解,塞利格曼将其一分为三,分别是:快乐的生活、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积极心理学是不是科学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实证和逻辑两个方面考察。

冯特之于科学心理学,克勒之于格式塔心理学,华生之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桑代克之于学习心理学,奥尔波特等之于社会心理学……这些学科的建立无不以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为发端,各自产生了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但是,积极心理学至今未获得任何开创性的成果。尤其是长时期的纵向研究成果,更是几近于无。

如果实证对理论的支撑脆弱不堪,要是再考察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可证伪性,就是多此一举。

在逻辑方面,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考察。

从外部来说,既然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的学科,那么它就必须有力地证明已有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弊端,并有替而代之的能量。既然强调目前的心理学偏重于疾病和治疗的倾向是消极的,那么积极心理学就应该明确指出这种倾向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后果。如果能证实消极后果的严重性,就应该进一步提出更优越的替代方案。只可惜,既然仍然是既然,如果仍然是如果,并未因积极心理学的流行而发生改变。更加令人不解的是,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用积极的方式治疗心理疾病这样一个妥协式的理念,表明积极心理学家自信心已经严重受挫。

在积极心理学的内部逻辑上,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如何解释消极情绪产生积极结果的现象。拉扎鲁斯是研究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家,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当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消极的情绪往往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这表明,积极心理学并非灵丹妙药。那么积极心理学理论有效的边界和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解答。

另一方面,由于积极心理学某些核心概念界定模糊,导致在解释现实事件时存在自相矛盾之处。例如,本·拉登的生活是愉快的、好的、有意义的吗?从总体上来说,积极、乐观、幸福、愉快、好的、有意义的等等概念大部分处于开放状态,任何人都可以依照个体经验和所处文化特征给出不同定义,并且彼此之间还不会相互驳倒。

总之,实证的缺乏和内外逻辑上的不洽,让人不得不怀疑积极心理学是不是科学。至少,在严格的科学标准下,我认为积极心理学远远谈不上科学。

心理科学范文第4篇

在运用了PBL教学方法进行一段时间的心内科护理的教学活动之后,通过教学成绩统计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表示在运用了PBL教学方法后,以前觉得无从下手的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现今突然找到了学习的切入点,学生能够根据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病例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和组网,让学生对心内科护理知识开始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意志,让学生意识到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并不困难,是可以学会的,从而愿意投入到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实践中来。

2PBL护理教学授课的体会

2.1运用PBL教学法的优点

2.1.1提供给护理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在PBL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指导下,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其他学生进行护理知识的交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空前提高,提高了心内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

2.1.2认识护理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基于同一个典型病例进行病例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合作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合理的利用最先进最全面的护理知识资源,在雄厚的病例相关资料的支持下进行典型病例的护理知识讲学,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能够脱离学生理解能力和病例相关资料的缺乏限值,进行不受限制的护理知识教授,学生也可以在雄厚的护理相关知识的支持下,对教师的典型病例护理知识教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心内科护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2.2运用PBL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2.2.1实际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心内科护理专业知识的教授,都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病例进行的,相关的知识体系都围绕着病例来展开和构建,所以在这样的形式下教授出来的学生,对于心内科护理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都较强,但是对心内科护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学科认识。

2.2.2对环境要求较高PBL教学方式要想高效的实施,就一定离不开相关系统的支持,这些支持系统包括学生网上查询资料的大型电子阅览室、学生查阅藏书需要的大型图书馆等,PBL教学方法对这些教育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就导致了PBL教学方法应用的成本上升,很多地区学校因为教学环境的限制无法开展PBL教学活动,或者导致PBL教学方法的应用达不到设计的效果。

2.2.3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在PBL教学方法指导下的心内科护理教学,是围绕着问题来进行的,所以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就是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基于典型病例的护理知识交流,这一形式下学生的学习表现只有教师通过观察得出的感性结果,整个教学环境中缺乏一个量化的评价环节,导致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缺乏评价依据,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有效的评价,影响了学习活动的管理效率。

3结论

心理科学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278-02

心理测试是依据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与生理活动之间关系的原理,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向被测人提问,继而形成心理刺激引发被测人的心理生物反应,通过专用心理生理测试系统对其心里生物反应进行采集,记录和显示,从而评断和推断被测人与案、事件关系的心理检测技术。

心理测试通过设计并向被试提问与案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自变量),从而引起被试心理活动、心理指标的变化(因变量),其中相关环境因素(额外变量)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心理测试技术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反复的心理实验来证明其科学性,要想遵循客观规律,证明其科学性,就必须依靠实验心理学来保证其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心理实验是实验心理学用来研究心理学原理、规律及相关问题的主要方法。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控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心理学实验中包含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三大主要变量。这种变量可以通过刺激反应理论很好的呈现。

一、心理测试在心理实验中的科学应用

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心理测试遵循客观规律,要想实现心理测试的科学公正有效,必须严格进行实验设计,对变量的考虑尤其需慎重,且对实验要进行定性定量确定。心理测试中,要科学准确的确定自变量,保证自变量的有效性;有效地控制额外变量;正确认识和评判因变量。

1. 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控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在心理测试中,认知综合测试法编题技术即为自变量的体现,它能够引起被试相应的反应,即引起因变量的反应,要保证自变量刺激是唯一的,要想使实验效果好,要保持问题的纯净性和唯一性。

(1)不同刺激特点的自变量。心理实验中,不同特性的刺激因素会引起被试产生不同的反应。在心理测试实验中,主试对被试提问与案件有关的问题或无关的问题,被试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涉案人员皮电指标会呈现明显反应,而无辜人员的皮电反应大多趋于平稳。这就属于不同刺激特点的自变量。在心理测试中,体能正常的情况下,通过重复提问,无辜者在测试中反应值会有所下降趋,情绪也逐步有所放松;而涉案人一直到第三遍在目标问题上反应还是比较强的,情绪一般放松不下来。作为实验者,我们要想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有效准确,保持变量的恒定,至关重要。

(2)不同环境特点的自变量。当实验呈现某种作业时,如果改变实验环境的任何特性,则改变了的环境特性即为环境自变量。心理测试不是只在固定的实验室完成,它的随机性较大,所需的环境特点也是值得注意的。如测试时有无噪音,湿度、温度、视觉干扰、气味等。

(3)不同被试特点的自变量。被试者的特征因素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智力、教育水平、人格特性、动机、态度、内驱力等都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这些因素统称为被试者变量。

2.因变量。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称为因变量,也就是反应变量。心理测试实验中,被试生理指标的反应程度和反应变化是这项实验的因变量,同时也是实验得出结论的指标因素和客观依据。其中因变量的指标有以下几种,本文将重点做以陈述。

(1)反应速度。例如简单反应时间、或潜伏期,走完一个迷津所需的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作业的数量等。在心测实验中,被试对目标问题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对相关问题有情绪体验的被试者,皮电的反应速度会很强烈,在皮电上会呈现相应的斜率陡然增大现象,由此自变量的科学准确有效性得到了因变量较好地反映,当然,因为特异性等原因,实验过程中图谱会有对应较不明显等反应。

(2)反应的正确性。心理测试技术在实验中看目标问题的对应情况,目标问题对应率在60%-70% 以上,则定为涉案。一般呼吸、脉压同时反应,皮电次之,最后看得分对应率,评判反应的准确性。

(3)反应的难度。在心理测试中,不仅要看反应的正确性,研究其是否涉案,而且要通过认知综合测试法编题技术,遵循顺时性与过渡性,通过导入题,压力题,自我认知题(时间、地点、性别等),SKY题,过程题,现实心态题等,根据问题对应的具体情况,分析判断与案件的关系程度及其在案件中的角色。

(4)反映的次数或几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者能做出某种反应的次数,在心理测试实验中,每套编题根据实验需要会反复进行两三次,这是因为在体能正常的情况下,无辜者在测试中反应值会有下降趋势,情绪也逐步有所放松;而涉案人一直到第三遍在目标上反应还是比较强的,情绪一般放松不下来。

(5)反映的强度。例如,情绪实验中的出汗量,皮肤电反射电阻变化的大小,等等。在心理测试中,当问题涉及到目标问题时,涉案人会表现出皮电陡然上升,斜率增大,且皮肤电反应持续时间长,经过反复测试,最终得到反应的正确性。

3.额外变量。额外变量也叫控制变量,是除自变量之外的无关刺激和干扰因素。在心理测试中,如噪音、温度、湿度、视觉干扰、气味等都属于额外变量,要始终控制额外变量,才不会干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互关系,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在心理测试中,要保持室内的湿度适度,室内通风性应较好,测试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6度至28度之间。测试时,被试需吃饱,休息好,没有饮酒,没有因为服用药物原因而影响测试。额外变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测试的正常进行,在心理测试时需控制好。

二、心理测试的实验设计问题

实验设计,即进行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在心理测试中,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一) 刺激变量的确定及其呈现方式

刺激变量,即自变量,在心理测试中,认知综合测试法编题技术即为自变量的体现,它能够引起被试相应的反应,即引起因变量的反应。认知综合测试法编题技术,即突出问题客观性、认知性,以案件有关要素、情节、特点及案犯心理活动问题为主,采用多种编题方法,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对于案件有关的多个目标问题进行设计编题,以检测被测人对案件认识状况的一种编题技术。其具体体现在编题上,即是采用自我认知检测法,违法犯罪认知检测法,即时心理状态检测法,以及以案件有关要素问题,犯罪情节及其相应心理状态问题为主进行编题。编题要遵循心理活动规律,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要求及其心理实验的规定和控制。其编题需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客观性与认知性;顺时性与过渡性;情绪体验性与防止过敏性;唯一性与通俗易懂性;全面性与适宜性。在心理测试中,刺激变量的呈现方式是以语言刺激的方式来体现,在测试中,主试的语言,语速,语音,语调等,都会影响因变量的不同反应。

科学编题要注意研究把握各心理现象间关系的影响,要注意不同气质和类型的人的特点、差异。要注意研究可能影响测试的有关因素,从而排除干扰。保证其科学性。

(二)反应变量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心理测试中,反应变量的指标即图谱反应,一般以皮肤电反应为主,呼吸波次之,脉搏波次之。由于人的心理反应有所差别,对不同的对象,对其各项指标参数的侧重程度有所不同,其中,绝大多数人皮肤电明显,也有的人呼吸波或脉搏波上明显,还有百分之几的人皮肤电反应很弱,但呼吸波,脉搏波上反应很强。也有的个别人在极度慌乱时皮肤电反应反而减小。

认知综合测试法的测量方法是看目标问题的对应情况,目标问题对应率在60%-70%以上,为涉案,再根据问题对应的具体情况,分析判断与案件的关系程度及其在案件中的角色。

(三)对一切相关变量的控制措施

在心理测试中,如噪音、温度、湿度、视觉干扰、气味等都属于相关变量,要始控制相关变量,才不会干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互关系,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在心理测试中,要保持室内的湿度适度,室内通风性应较好,测试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6度至28度之间。测试时,被试需吃饱,休息好,没有饮酒,没有因为服用药物原因而影响测试。

(四)确定被试者人数和选择被试者的方法

在心理测试中,被试者人数一般是一人单独进行,双盲测试。被试者应具备基本的生理条件和基本的心理条件。基本的生理条件包括年龄,体能水平正常,大脑处于正常唤醒水平的被试,未有药物饮食影响的被试者。基本的心理条件包括智力水平正常,不同人格的被试,注意状态不同的被试,情绪状态不同的被试,对问题的言语理解不同的被试,动机强度水平不同的被试。

(五)拟定主试在测试开始前对被试的指导语

对于被试,往往用指示语来控制被试者的反应,指示语乃是心理实验中主试者给被试者交代任务时说的话,使用指示语,应注意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引起动机,激发兴趣。在可能的范围内,告诉他们实验目的与应用价值,使他们认识到参与和合作的意义。如心理测试中的测前访谈技术,测后谈话和讯问技术等。

(六)规定实验次数

心理测试遵循心理实验设计的可重复性原则,心理测试一般会根据测试的需要重复两到三遍测试,在体能正常的情况下,无辜者在测试中反应会有下降趋势,情绪也逐步有所放松;而涉案人一直到第三遍在目标上反应还是比较强的,情绪一般放松不下来。心理测试的实验设计和进行,都应保证能够多次重复,只有多次重复得出的实验结果才是科学可靠,令人信服的。

(七)安排实验程序

心理测试实验程序步骤即:犯罪心理动态分析技术,认知综合测试法编题技术,测前访谈技术,实测操作、观察和评图技术,图谱综合评断技术,测后谈话和讯问技术。这六大阶段技术构成了心理测试的实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