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1篇

一、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在临床现代心理学中,经常有一些心因性疾病发生,但通过体育运动辅以治疗后,生理疾病不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的病人。目前,对此促进作用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体育运动本身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的练习者必须有目的地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并很好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力。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智力功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因为体育运动提高了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提高脑细胞的工作效率和大脑两半球的开发,对提高人脑活动的强度、准确性和持续性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中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其内容、难度、目标不同,与其他参与者接触、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举止等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进行适当的改进提高。实践证明,学生个体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比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有更高的自信,这充分表明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中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3.体育运动对中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增强人的免疫力,增进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消耗人的精力,损害人体健康。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体育运动还是一种自控,其活动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是其他活动难以比拟的,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学生的情绪也相互感染,融合在一起。这些丰富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维护心理平衡和提高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

4.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一切行动的动力,没有意志,障碍就难以逾越;没有意志,目的就难以达成。从这种意义上讲,意志品质是每个学生的精神支柱。体育运动中各种存在的客观因素就成了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如繁重的学习、恶劣的气候、器材场地的不足等,尤其是一些内部因素,如消极的情绪、信念的动摇、疲劳、身体状况不佳、动机的冲突能力不足等。因此,只要学生主观上不怕困难和危险,并能勇敢地战胜困难和危险,就是意志坚强的表现。早在1985年Kobasa就指出,体育运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所以,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

5.体育运动能够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就目前而言,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起来,如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和抑郁,对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体育运动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可以很好地缓解学生的心理。

6.体育运动能增加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在体育运动和比赛的过程中,与日常的生活相比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少使用语言和文字,更多的采用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在比赛中也时常看到参赛者通过拥抱、拍肩膀、击掌等身体语言的接触来表达友好、亲切之情,这种特殊的交往形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会因为感情的深浅、年龄的长幼、不同种族而存在戒心,相反还会随着运动的时间、次数的增长而使感情得到强化。因此,选择一项运动项目,特别是像篮球、排球、足球这样的集体项目,有助于同学们之间的交往,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有利于学生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二、健康的心理状态能使中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去

体育运动中心理因素会明显影响健身效果和医疗效果。如心理健康的学生反应敏捷,表象清晰,注意力集中,动作迅速准确;反之,则相应的指标会降低。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育运动中要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前要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让学生给自己调节一个好的心情,并在运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使自己在心理和身体上有一个充分的准备。

2.运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欲望,在运动前要有一种积极的情绪,要有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

3.要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这样可以增加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是一般规律,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来自于对失败的经验总结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应以一次失败论英雄,要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4.要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不断地调节心理。教师要使学生学会调节心理的方法,使他们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心境和意志。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生活学习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由原来对健康理解为“没有疾病、不虚弱”、“机体功能活动正常”就是健康的观点,而变为国际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新的解释“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体健康的全面表现。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也在于运动。身体健康是基础,是心理健康等其它健康要素的发展前提和保证。所以,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变自身的生理功能,而且还能改善自身的心理状况。

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富于想像、情感丰富、乐于交往等。但近年来,据调查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着很多心理品质方面的弱点,他们忙于应对繁重的学业负担,忽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忽视了体育锻炼。

为了使高职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充分发挥潜能,应该积极培养高职学生进行合理的、适宜的、科学的体育锻炼,对提高和保持高职学生旺盛的生理功能,充沛的精力,促进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运动有助于高职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人体心理健康影响的最重要的指标。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通常会产生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体育运动能使学生从紧张烦恼的学习环境中转移出来,减低应激水平,并从中增强处理应激情境的能力。据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之所以能调节情绪,是因为体育运动能使参加者更多的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和兴奋感,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振奋精神,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二、体育运动能提高高职学生智力的的发展

体育运动非常有效的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功能,使人体大脑获得足够的氧气,给大脑思维和记忆提供必备的物质,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所以,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智力功能,不仅使学生的视觉、听觉、注意力、记忆、思维和想像等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还能使其性格开朗、情绪稳定等;有助于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体育运动能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学生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总体评价。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并正确认识自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增强信心、提高自尊,从而改善提高学生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

四、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总和。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是可以从困难的环境中培养起来。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在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中,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战胜主、客观困难,最终获取胜利。因此,长期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从体育运动中获取的这些优良品质转移到生活学习中去,并能获得良好的学习生活效果。

五、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运动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能培养学生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运动可以通过表情、手势、姿体语言等进行交流,在不自不觉中产生亲近感,并获得很好的自信心。因此,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关系,并能培养学生在集体运动中,相互照顾、关心,理解他人,帮助别人,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体育运动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高职学生中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消除和减缓由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不良情绪,并提供一种宣泄的方法和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洪宝.论体育锻炼与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256-257.

[2]高发民.体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 心理素质

培养 引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124-02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即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等)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追求独立自主,心理素质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趋于成熟。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出现许多心理素质低下的表现,体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不单单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兼顾到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效用,充分、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开展各种运动项目与竞赛,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和治愈,培养初中生的心理素质、人格素养,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强化学生心理素质。为此,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探究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

坚毅的意志品格对人的心理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毅的品格是促使初中生奋发向上、克服困难完成挑战的重要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是实现创新教学内容、实现传统教学与心理教育双向并举的新选择。而要达成这一目的,初中体育教师就要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心理承受力、竞争意识和意志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和策略方法,实现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积极向上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促使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细化目标、设计困难、内外驱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首先,教师逐步实施教学计划,采用分步设计、实现的方式,让每名学生明确自己的最近发展目标,先通过奋斗与努力达到某一发展区域,再继续往下一个学习目标奋进。学生通过不断努力,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享受成功的体验,形成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其次,设计困难。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内容给学生设置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通过克服困难锻炼坚毅的品质。例如在篮球体能训练过程中,男生要达到体能训练的学习目标十分容易,女生则相对困难,教师可以为男生设计难度较大的体能训练目标,让男生在接受挫折的同时磨炼坚毅的品质。最后,采用内外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内部驱动即教师要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觉得开展体育运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形成坚毅品格的内在驱动。教师通过耐力跑、基础体能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在承受压力、秉承耐力的过程中,意识到坚持就是胜利、努力就有结果,从而更加刻苦、认真地去练习、去奋斗。比如让学生坚持长距离跑步,在肌肉酸痛时仍然坚持跑下去,在跑到终点的那一刻,品尝胜利的喜悦。同时,积极培养和帮助学生树立只有锻炼才能不断进步,只有坚持才能有所发展的思想意识,让他们在努力付出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体力的“极限”。

二、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

初中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最佳平台之一。良性竞争贯穿体育运动的发展始终,也正是一代代人承前启后开辟新动作领域、打破前人记录,才能让运动保持长久的活力。体育教师可以依托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如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将班级中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感兴趣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有篮球爱好组、羽毛球爱好组、跑步爱好组等,让学生快速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在伙伴的陪伴下缓解学习的压力。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任务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项体育活动。例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采用积分制让各个小组比拼投篮,获得分数最多的小组获胜。小组成员相互指导投篮技巧,交流投篮方式,帮助自己所在的小组获胜。这种任务型的小组竞争方式,不单让初中生在小组合作中与成员相互沟通交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协调与磨合,从而改善自身适应能力以及与他人共同协作的能力,逐渐改善自身在团队中的适应能力,以及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协作能力。初中体育的小组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要完成某一项任务需要与他人协作交流。同时,在引入课堂竞争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让成绩好的学生进一步感受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刺激性和危机感,激励成绩稍处于劣势的学生,能够有胆量、有勇气奋起直追、不甘落后。

三、引导学生学会控制情绪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_,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针对初中生的情绪特征,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首先,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倾向于娱乐化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与趣味。不论是运动竞赛、运动游戏,还是运动训练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运动激情,被运动刺激情绪,感受到运动的喜悦。当初中生在生活或学习出现压抑、紧张等情绪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缓解、释放自身的负面情绪。其次,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适量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在兼顾初中生身体状态的基础上安排合理强度适中的运动项目,不同年龄段的初中生需要开展强度不同的体育训练,如果运动量过小就无法达到通过运动调动积极情绪,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如果运动量过大,则会让学生对体育运动形成厌倦的情绪。最后,情绪控制。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活动竞赛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例如,教师在篮球对抗竞赛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宣读篮球竞赛规则,让学生在篮球竞赛过程中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避免初中生在篮球竞赛中出现过激的情绪反应。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与学习的指向逐渐呈现多元化状态,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与需求也持续发生变化。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体育作为强化初中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应该着重关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竞争合作意识以及控制情绪的方式,以便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杨世仁.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6(07):81.

[2]凌素棉.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J].考试周刊, 2016(74):120.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失调;体育运动;心理调节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4-0054-02

一、大学生心理失调状况的分析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大体上仍然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大批独生子女进入高校就学,加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并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和强烈冲击,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差。根据《健康咨询报》在八十年代末所作报道:在全国范围抽查126000名大学生的结果表明,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率为20.23%。同时期《人民日报》报道:对杭州高校的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为25.39%。据笔者在本校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3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心理失调,15%的人处于高失调状态。

1. 心理失调的理论分析

什么是心理失调?根据马修心理失调测试调查表,通过对失调的五个主要方面的测试,归纳得出心理失调指数。心理失调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焦虑:恶运临头的感觉、恐惧、担心未来、心悸、颤抖、烦恼。

二是抑郁:忧郁、想自杀、对事漠不关心、有罪感、失败感、前途渺茫、绝望、空虚。

三是狂躁:无片刻安静、不能自我克制、缺乏约束能力、过度活动、性情急躁、惹事生非、饶舌、易冲动。

四是自卑:自觉渺小、神经过敏、羞怯、忸怩、缺乏自信、感情脆弱。

五是妄想狂:怀疑、遭迫害感、受剥削和被误解的感觉、不信任他人、好吵嘴。

以上五个方面的总和便构成一个总的心理失调状态。

2.大学生心理失调的具体状况

大学生心理失调主要表现为三种状况,即轻微心理失调、轻度心理失调。和严重心理失调。

一是轻微心理失调。包括情绪波动、自卑、孤独、依赖、焦虑、抑郁、嫉妒。大多数学生心理失调属于这一层次。他们都能从事正常的活动,不过对活动的效率及其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或潜在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加以消除。问题在于具有此类轻微的心理失调,一般不容易引起重视,若任其发展,会向轻度心理失调过渡,构成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角度看,重点在于第一层次心理失调的预防和消除。

二是轻度心理失调。包括神经衰弱、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社交恐惧感、神经性厌食症。属于此层次的人虽然能维持正常活动,但已受到明显的干扰并表现出异常行为,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少数学生属于此类。

三是严重的心理失调。这已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处于此层次的人基本无法从事正常生活和学习,其思维意识与行为呈现出极为反常状态,对自己和他人构成一种潜在威胁,必须住院加以治疗。

二、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调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有来自外部的,如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异常气候等等,同时也包含大量内在原因:如性格、情绪、身体等。其中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性格问题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始终支配着人的行为及其方式,几乎涉及人的心理活动的全部特点和品质。由于青年期处于心理上的“断乳阶段”,因而心理冲突多,情绪起伏大。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密切相联。研究表明,自卑、孤僻、怯懦、暴躁、固执、易受暗示、嫉妒、依赖性强等不良性格与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身疾患关系较密切。

2.年龄问题

大学生多数是刚刚步入成年人行列,身体的充分发育和生理功能的成熟并不一定产生成熟的心理,由于他们缺乏对人生的丰富阅历和经验,生活、学习在他们仍然处于一种体验、尝试的过程之中,青春期那种易冲动、多起伏的情感反应在这一年龄群体上有着特殊的影响。

3.人际关系复杂化

作为社会人,最为广泛、最为复杂、最为必须的需要就是交际。这种需要在青年期表现得尤为强烈和突出。但是,由于大学生在伴随着自我独立过程中出现的不安感、孤独感和急躁感等人格不完善和心理刁二成熟的特点,再加上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易感情用事等情绪特点,使其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产生不少困扰,进而影响心理状态。

4.恋爱问题

爱情是青年最敏感的话题,而恋爱阶段的心理活动又是人的一生中心理活动最复杂、最奇妙的阶段。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性意识和爱意识很朦胧,其特点是单纯、狂热、富于幻想,在大学生生活中恋爱占有相当大的份量,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51%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影响情绪的最主要的因素。对青年人来讲恋爱无论成功或失败,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也容易产生感情冲突和感情危机,造成心理状态波动大,容易引起急性焦虑和抑郁发作,因而是导致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

5.自我心理调控意识缺乏

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心理保健是预防心理疾病的最好方法。但大多数学生没有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的意识。当生活、学习、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遇到较大挫折时,当自己处于焦虑、悲伤、痛苦、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之中时,大多数学生不懂得采取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保健的方法来化解不良情绪,消除痛苦,维持心理平衡,致使不良心理反应进一步恶化,导致心理出现失调障碍,导致心理疾病或自杀的严重后果。

三、高校体育教育在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中的作用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往人们通常把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局限在“生理学”意义上,而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应该以发展和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走出习惯的狭小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大学体育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1.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体育活动是人以自身为对象来进行改造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体育对人的改造绝对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运动,体育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显现,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来发展人的身心,确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生命的存在向着更健康、更和谐、更完善的境界推移。

2.通过体育运动维持学生的心理平衡

高校体育教育的关键作用在于通过运动途径来调节学生心理的平衡,通过运动的多种功能来消除学生心理中那些不良的因素,宣泄各种情绪,消除高校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心理疲劳。从这一点上说,体育运动是心理调节的重要途径。

一是通过体育运动控制心理失调,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可以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消除过度的紧张和疏导被压抑的精力,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很有裨益。体育运动的娱乐价值及其使参加者获得身心全面健康的作用也是无可争辩的。体育也已广泛地用于医疗,如儿童体育疗法等。集体运动项目还可以使参加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体育中的肌肉运动有益于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转而又有助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是现代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人们认为,由于某些个人心理失调而不能发挥最高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的潜力和人力资源。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各种形式的心理调节,其重要性便无须再特别强调。

二是体育运动在心理调节中的具体作用。体育运动可以使人有机会显示自己的运动素质,如速度、灵敏和耐力等。这些运动素质和比赛中攻防战术所需要的素质是一致的。心理素质能给人最大的自信与勇气,以便对付后果难以预料或使人精神紧张的局面,使人在失败时不灰心丧气。参加比赛的人通过正当地参加比赛、比赛时成功地运用个人的技术以及与队友配合共同应付令人紧张的场面等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比赛后的思维和观念就能更加严密具体。这就有可能有助于防止或克服焦虑、抑郁、妄想等心理失调症状。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防止心理失调的发展,也能够促进良好的心理调节。身体和心理的素质的养成涉及学习对身心的控制。这种调节机制不仅反映在比赛之前,也反映在比赛之后。

四、结语

与其它的素质相比,心理调节或许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全面的心理素质。因为任何运动项目中都有各种各样以短暂而有控制的方式发挥出来的情感;所以,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很可能使个人在价值方面有所贮备,而这种贮备将有助于品德的培养。这一点,对于我们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们应当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探讨和研究,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水平及其形成影响的各种因素;第二,必须改变我们对高校体育教育的传统认识,充分发挥体育在大学生心理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对现行体育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德佩,社会心理学. 沈阳体院出版社,1990

[2]卜塞缪尔・约翰逊. 体育运动与心理调节,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2):105-107

体育运动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小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01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强身健体的教育目的上,而是拓展到对于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1.学习和升学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问题已成为十大烦恼之首。其次,学校片面的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不考虑后果的给学生加压加量,就会使长期处于紧张态度的学生感到心理压力特大,从而表现出各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同时,家庭、学校、教师、学生方面带来的种种压力,使学生在人与人之间、胜利与失败之间、理想与能力之间,均会产生对立心理。

2.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小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第一,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问题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第二,同学间的关系问题。由于性格的差异和考虑问题的片面性,同学之间很容易出现矛盾,而产生自私、任性、嫉妒等心理问题。第三,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专制式的家庭会让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

3.青春期心理问题。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这样就会造成种种矛盾与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动荡性。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解决,便会出现压抑、焦虑与抑郁等心理问题。

以上这些心理问题不但严重的影响小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二、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现在中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大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的溺爱下成长着,使他们过分关心自己,过分强调自己的感情,而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表现的无动于衷,冷漠无情,自私自利,若常此以往,这种不好的情绪将会导致青少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且在其他方面也很难作出优异的成绩。

体育教师应该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群体意识,增强责任感。小学五、六年级的田径教学内容是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跑、跳跃、投掷练习和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情境性、主题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田径运动的正确方法和合理动作。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得到身心的锻炼。体育教师在选编田径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无论是分解动作还是连贯动作,个人练习还是集体协作练习,都要力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如“小小设计师”、“抢占奔跑空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关心他人,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克服胆怯、畏难

青少年时期正是摆脱家庭的依赖,独立走向社会的过度时期,有强烈的独立意向,但又缺乏完全独立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如果心理素质欠缺的青少年遇到困难,则他们很可能将会产生畏难、退缩、失望的情绪,不敢冲破艰难,如果不及时的去调整,长期这样下去,不管在今后的生活,还是学习上都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因为学生在运动中,能消除他们的畏惧情绪。在一些比较复杂的体育动作中,体育教师只要提示动作要领、方法和要求,对于动作细节不要提出过高、过细的要求。教师更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引导他们勇于选择练习内容,自己参与动作演练,自我感受活动的过程,帮助学生摆脱畏惧、胆怯的心理,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教师还可以运用多样化、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多种功能,达到全面锻炼、愉悦身心的目的。

3.让学生接受挫折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青少年也不例外,青少年气血旺盛,受挫后情绪及其冲动,容易产生攻击,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正确引导,将有可能使他们伤人,伤己。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技巧性的体育项目如,支撑跳跃、实用性攀爬。这些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实用性强,项目较多,器械的高低、宽窄变化较大。有些动作要使身体倒置、跳起、腾空或在杠上完成一定难度的练习,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样的运动项目,首先能激发他们的斗志,促使他们勇于面对苦难。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群体的帮助,克服种种不适、紧张等心理障碍,不仅掌握了技术动作,而且提高了学习情绪,增强了意志品质,并得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练习程序和群体活动规范,也为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作了一次很好的演练。最终,当学习获得成功和失败以后,学生在体验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会产生自我展示的愿望,会积极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败不馁的意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青少年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一个从家庭迈进社会的时期,他们对于自我保护意识还很薄弱,这样的学生在生活中容易受到伤害,从而导致他们生活能力的减弱。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的一些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