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1篇

[摘 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第一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厦门

[正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当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优先、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使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

一、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制造业,一般说来,其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生产效率高;三是创新能力强。对于厦门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是适应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其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快速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再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构建“厦门制造”、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就失去了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就难以提前基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就难以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1、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厦门特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结构体系。综观厦门制造业,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优势:一是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厦门作为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对外贸易活跃,加上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以及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使落户厦门的企业发展空间较大,整体竞争力较强。同时,经过这些年快速发展涌现出的一大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如戴尔电子、金龙汽车、翔鹭石化等,也形成了较强的后发优势。二是较强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厦门地方不大,面积仅1569.3平方公里,但高等院校密集,尤其是厦门大学享誉海内外,每万人中大学生比例高居全国前列,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九位。三是有一定的市场优势。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目前已经和周边地区以及江西、广东等地初步形成了相互开放、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统一市场。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厦门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集中体现在产业整体配套能力较弱、产业链条较短,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因此,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必须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

2、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制造科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就必须依靠高新技术,突破传统产业的限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例如光电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环保设备制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宜采取“点上突破,面上提升”的发展思路,督促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同时,加大用高新技术及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方面使其能够满足原先不能达到的市场需求,并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另一方面促使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从而推动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为此,首先要通过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装备,并推进企业产品标准化,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这是传统产业接纳高新技术的前提与基础。其次,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当今世界信息革命浪潮所带来的契机,全面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高制造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最后,坚持投资扩大与结构优化并重。要继续坚持实施投资带动战略,抓住扩大投资不放松,着力引导各种资金投入主导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重要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同时,搞好投资结构的调整,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提高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及综合竞争力。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是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低成本支撑,为城市现代化拓宽多元化就业空间,为“富民优先”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为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产业模式,为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增长方式,为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供全面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均服务业占有量比重较大,但是,随着gdp的增长,第三产业产值虽然有所增长,但比重却呈下降

趋势。因此,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厦门经济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充分认识厦门发展服务业存在的差距、潜力和目标任务,要像重视发展制造业一样重视发展服务业,以抓开放型经济的力度来抓服务业。

1、重点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服务业

一是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是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组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厦门有港口、交通、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前景广阔。为此,我们要以打造国际中转港、赶超高雄港为目标,加快港口开发开放步伐,积极扩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深化“大通关”建设,推进区港联动、厦漳港口组合和海铁联运等三项工作,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力争把厦门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二是科技服务业。要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要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要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科技平台,提高科技资源社会共享程度。

三是金融服务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厦门发展金融业要以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着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精心培育金融市场,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特别要充分利用好与台湾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五缘”优势,抓住四大对台基地(即祖国大陆对台通商基地、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基地、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基地和农业合作基地)建设的契机,勇挑建立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重任,大力引进台湾金融资源,吸引台资金融机构入驻,力争使厦门成为台资金融机构汇集地,并最终实现从经济特区向金融特区的转变。

四是会展服务业。会展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厦门充分发挥沿海城市、经济特区的优势,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为会展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要继续以“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重点,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会展,把厦门培植成海峡西岸的高层次会议、展览中心。要着力整合会展资源,扶持发展会展企业,加快会展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会展服务体系和整体功能,争创厦门会展业的品牌优势。要充分发挥会展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延伸会展业产业链,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大力培育关联度大的新兴服务业

一是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和数字平台、网络等信息工具服务业。党的十六大把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信息服务的新技术、新业态,坚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鼓励扩大信息消费相结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能力。要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发展基于数字平台、移动通讯平台、宽带多媒体平台的信息增值业务,不断拓展网络增值服务,推进社会服务信息化。

二是旅游业。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对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城市活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均具有重大关联带动作用。20__年厦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1712.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0.93亿元人民币。今后要围绕建设旅游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对台旅游区位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旅行社等大中型骨干旅游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并形成东南沿海的重要旅游口岸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要加强旅游区域协作,发展与邻近的漳州、泉州、龙岩的旅游互动,开辟跨区域旅游线路,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格局。要积极争取国台办的政策支持,将现有的厦金旅游审批权下放至厦门,并开放大陆居民走厦金航线赴台旅游。要抓住厦门成为台胞包机新增航点的契机,加大厦门旅游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台胞、国际游客在厦通关、登陆。

三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建设海峡西岸和东南沿海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尽力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竞争能力强的文化产业群和文化产业集团。要充分利用厦门的环境资源和人才资源,大力发展音乐、艺术、舞蹈等特色教育,特别要发挥厦门作为全球三大油画生产基地的优势,从政策引导、产业规划、环境营造、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油画产业的层次,做大做强油画产业。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厦门与台湾有着很密切的文化渊源,对台交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厦门作为闽南文化的汇聚地,闽南的各种文化都能够在厦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积极发挥先锋和主力作用,充分利用与台湾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理位置毗邻的优势,狠抓有闽南特色(如歌仔戏)的文艺精品创作,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全方位推进对台文化交流工作,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全面提升直接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消费业

一是现代商贸业。一方面,要从“扬长”出发,依托厦门的人文优势、区位优势、口岸优势和服务配套设施较完善等优势,以推进流通现代化为主线,加快商贸零售业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制等多种现代流通方式,努力构建聚散能力强、辐射面广、高效益、高容量的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三大流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商贸中心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从“避短”出发,通过新建、调整、提升,促进城市商贸等级网络体系的形成,支持商贸业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促进商贸业专业化发展,重点

培育石材、汽车、it电子等专业市场,同时以专业街为载体,支持专卖店、精品店、品牌店为主的新兴商业业态的成长;扩大商贸业吸纳辐射能力和范围,努力提高商贸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二是社区服务业。要坚持以方便百姓和增加就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业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创办服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要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护等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建设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进城务工的组织和就业培训服务。

三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这几年,厦门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但行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今后要重点规范土地市场管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合理调整房地产结构,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当前,要积极探索建立房地产政府调控体系,定期分析房地产市场形势,建立房地产信息预警系统,加强监测引导,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提升第一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厦门作为沿海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城市,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虽然仅有2%,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厦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没有厦门农村的城市化,就没有厦门城市的现代化;没有厦门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厦门全市人民的小康。为此,一要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厦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银鹭集团、大洋集团、如意食品集团等,已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今后,我们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运作规则,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扩大订单农业规模,组织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延伸农业产业链,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农户与市场、农业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对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二要抓住当前对台形势转变的时机,加大农业对外特别是对台开放力度。一方面,通过农业科研部门及相关民间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大力引进台湾名优新品种和台湾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保鲜、加工等前沿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动植物防疫检疫、食品安全卫生技术等多方面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台湾农业技术引进示范区,提升厦门农产品品质,增强厦门农业的比较利益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小三通”和业已形成的台湾水果中转地等有利条件,以及大嶝对台贸易区的有利地位,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设备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把厦门建成对台农业合作基地和台湾农副产品到大陆中转集散基地。三要围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环保”的要求,适度开发观光农业。根据厦门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观光农业宜主要开发以下两种类型:一是观光果园。如荔枝园、草莓园、花圃、台湾水果园、柚子园等等,让游客入园摘果、赏花,享受丰收的喜悦和陶冶情操;二是休闲农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实现住宿、美食、度假和游乐于一体,丰富厦门旅游的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参考文章]

1、《厦门市投入产出表20__》 厦门市统计局

2、《厦门市统计年鉴20__》 中国统计出版社

3、《国民经济统计分析》 主编:李宝瑜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2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国家的大发展与各个区域的小发展密不可分,对中国的区域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域发展观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改革中谋发展,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新常态的准绳,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的新时展做出不懈努力。

2区域发展的背景

2.1对外开放是渐进空间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首先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主要是东南部沿海地区,以政策优势带领这些地区进行发展。在试点成功以后,国家把对外开放的地区扩展到内陆,进而向全国推进,使整个中国都笼罩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之下,使全国人民得到利益的共享。

2.2政策集权,经济分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以中央集权为主,对地方的管辖也在适时地进行放权,为了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政府实行了分权制,主要是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部分经济发展的权利,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改革的热情,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减轻了中央的管辖压力,适当的放权也有利于地方自身的发展,促进地方人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虽然从整个国家形式来看,国内的经济分权比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3区域发展的事实

3.1各地區经济快速发展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大发展与各省份的努力密不可分,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各个地区都高水平增长的结果,不只是集中在少数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人均GDP也有所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我国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是各个区域努力的结果,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为我国以后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1]

3.2省级贸易比重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的贸易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矛盾也成为了突出问题,从我国的整体来看,大部分地区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不同的成果,但并不是平均发展的状态,东部及东南部沿海发展势头良好,取得的成果显著,中西部地区因为受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较缓,发展差距大成为国家关注的主要问题。

4中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现在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区域发展的矛盾问题,为了使区域能够协调发展,我们将政治经济学与区域发展相联系。政治与经济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坚持发展不动摇,中央通过财政支持,财政鼓励等方式,将地方官员和政府紧密的和经济捆绑在一起,地区和政府是利益的共同创造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例如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使改革开放惠及各个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国内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国的区域发展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展的模式比较成熟,但也基本的固定下来,缺少灵活性,地方官员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约束性,不是主动的去寻求资源,而是向中央寻求拨款援助。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的区域发展;另一个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东南部沿海地区是发展的先行部队,现在已经是蓬勃发展的状态,但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才刚刚的发展起来,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缩小两地的差距,如何利用东南部沿海地区发展的经验来指导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成为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2]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域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区域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它来源于地缘政治,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法的原则,打破了新经济地理学与空间研究的传统概念,强调对区域空间的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区域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域发展观与区域的公平密不可分,区域的发展往往以社会公平为代价,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形成经济发展的畸形,国家应高度关注区域发展间的公平问题,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兼具效率与公平,进行空间的合理再分配,将区域的发展问题纳入到政府的决策中来,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贯彻马克思区域发展观不动摇。

6区域发展中的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进入稳步发展的状态,增长速度放缓,结构转换动力在减弱。但是中国的区域经济却呈现出非均衡的状态,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城乡差距扩大,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增大,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制定实施合理的区域政策,给予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我国新实施的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产业发展的不平和区域发展的不协调等问题展开的新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的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的综合均衡发展,遵循区域价值动态运行规律,促进区域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区域价值这一重要因素,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经济,紧紧抓住产业革命的机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经济的共享,推动区域的侧供给结构性改革,实现区域的大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重要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遵循区域价值动态规律,使总体协调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推动区域政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区域发展,促进整个中国地区的大发展,协调发展与共同创新,提高区域问题研究的前瞻性。

7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呈现出稳步发展的状态,但是区域间的矛盾依然很突出,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域发展观与中国的实际相結合,关注区域之间发展的公平问题,兼具效率与公平,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新区域发展提供前瞻,改善传统经济发展的弊端,促进区域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与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区域发展,减少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进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使中国经济进入稳步发展的状态,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冠.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胡敬斌.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D].长春:吉林大学,2013.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3篇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年09月25日—20**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年**月01日—20**年**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年**月02日—20**年**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年**月01日—20**年**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年**月08日—20**年**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年**月15日—20**年**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4篇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与迅速普及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网络经济学也确实带来了经济生活的新气象。一方面是传统经济学所不能解释的新的经济事实,另一方面是对传统经济学研究对象本身的重定义。这里将着重分析网络经济环境下对区域经济系统的重新界定及其相关理论模型的试研究。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

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系统,那么对系统的范围界定是系统研究中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在以前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多是将区域与一定的空间地理范围相联系的,对一定区域的范围总将之明确界定于一个二维的地理坐标中。“任何区域都是点、线、面不同区位形式结合而成的地理实体,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和客观上存在的范围界限”,“既然每一项经济活动都必须落实在一定的区域上,那么从空间地域的角度来分析、考察经济活动,就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其实,传统的基于地理边界为依据的区域经济系统划分方法是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相联系的。资源流动成本成为影响区域边界划分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工业化之前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还是工业化后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中,都存在资源流动成本较大这一区域经济学必须面临的问题。

然而经济系统的边界是随着经济系统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随着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延伸的。一方面,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系统理论为研究客观世界提供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框架。对任何事物进行研究,总可以把被研究的对象同与该对象有联系的其它对象区别开来。可以把被研究的对象叫做一个系统。人们关心的是被研究对象的状态,这与外界环境有关。所谓外界环境,是指与被研究对象有联系的其它因素或对象。外界环境作用于系统的影响叫输入,系统作用于外界的影响叫输出。对区域经济系统来说,随着地区间贸易和地区间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增长,区域经济系统所接受的输入日渐多元化、动态化,同时,对区域经济系统的输出来说,亦是如此。这时,虽然区域经济系统仍然可界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但是随着其触角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对其范围的界定也将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化过程。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出现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网络经济或信息经济扑面而来。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经济形式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无法避免的。此时这种以所谓虚拟化的信息技术空间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将对传统区域经济学边界的划分产生巨大的冲击。因为知识或信息是网络经济的核心,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空间里,知识或信息这种资源的流动成本可以足够的小(这正是互联网本身魅力之所在),这时对该系统范围的界定就不再以传统生产要素(如土地)的流动成本为主要依据而转向了信息技术空间之本身,新的边界划分依据就更多地转向了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网络技术规则与标准等。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区域边界的模糊化与动态化,因为这种所谓虚拟化的信息技术空间既可以与基于地理的实体空间相重叠,又可以完全游历于地理空间之外,而且,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边界又是随着系统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事实上,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学的三个理论基石也将蒙受明显的冲击。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的界定问题必须建立在以下原则基础上:(1)区域经济的界定应该与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相符合。(2)在网络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区域经济的边界将呈现动态化、模糊化的趋势。(3)在一定的阶段里,区域经济的边界将从原来一元的地理边界演变为地理、语言、文化、网络技术规则与标准等等多元要素所决定的边界。

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数学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网络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区域经济的边界将呈现动态化、模糊化的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建立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的系统模型。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对于被研究的系统来说,人们关心的是其状态,这与外界环境有关。所谓外界环境,是指与被研究对象有联系的其它因素或对象。外界环境作用于系统的影响叫输入,系统作用于外界的影响叫输出。一些小的系统可以耦合成一个大系统,一个复杂系统也可以分解为一些小的系统,或叫子系统。对一个大系统来说,构成它的各个小系统之间的输出、输入可以是其本身状态的内容。模糊系统是由模糊现象引起的不确定性系统。一般来说,模糊系统也是复杂过程的一种近似表示方法,该过程本身可能不一定是模糊的。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与演化正是符合这一特征。目前,对模糊系统的研究,大致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形式化的,既将模糊系统看作是非确定性系统的推广。另一种是模糊系统的语言方法,即认为模糊系统是模糊逻辑命题的一种语言描述。这里,我们用第一种方法,先从对确定性系统和非确定性体统的描述开始。

确定性系统

确定性系统可以表示为:

T={X,U,Y,α,β}

其中X――状态空间(状态集,x∈X是系统状态空间的一个点);

U――输入空间(输入集);

Y――输出空间(输出集);

α――状态转移函数(动态映射),在确定性系统中,一定的输入作用在一定的状态上便产生一个确定的新状态,它表现为如下的映射:

α:X×UX

Xt+1=α(Xt,Ut)

β――输出函数(输出映射),在确定性系统中,一定的状态决定一定的输出,它表现为如下的映射:

β:XY

Yt=β(Xt)

非确定性系统

相应地非确定性系统可以同样地表示为:T={X,U,Y,α,β}

不过,此时

α:X×UP(X);(P(X)表示X的一切子集的集合)

Xt+1∈α(Xt,Ut)

如前所述,所谓系统是非确定性的是指对于某一个状态Xt,下一个状态Xt+1不能由Xt和Ut唯一地决定。因此,该定义意味着下一个状态Xt+1含于X上的子集α(Xt,Ut)。

对输出来说,也是如此:

β:XP(Y);(P(Y)表示Y的一切子集的集合)

Yt∈β(xt)

确定性系统和非确定性系统图示:

模糊系统

虽然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与变迁过程本身并不是模糊的,但是随着地区间贸易、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当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区域经济系统呈现出了复杂的动态化、模糊化的趋势,而且此时该系统的不确定性不仅有因果率破损造成的客观不确定性,而且有网络经济环境下明显的主观不确定性特征。因此,模糊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网络经济环境下对区域经济系统描述的数学模型之一。其形式如下:

A={X,U,Y;F,G}

其中:F:X×UF(X);模糊动态映射

G:X×UF(Y);模糊输出函数

用通常系统理论的方法,状态方程可写为:

Xt+1=F(Xt,Ut)

Ut∈F(U),Xt,Xt+1∈F(X)

其中Xt,Xt+1为时刻t,t+1的模糊状态,Ut为时刻t的模糊输入。同样输出方程为:Yt=G(xt)

Xt∈F(X),Yt∈F(Y)

其中Yt为t时刻的模糊输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的系统中Xt,Ut,Yt是不同的向量,在模糊系统中则各为X,U,Y上的模糊集合。

有记忆的模糊系统

对于一个模糊系统,它在t时刻的输出Yt,及下一时刻的状态Xt+1,不仅倚赖于当时的输入Ut,也倚赖于当时的状态Xt,则称此系统为有记忆的模糊系统。

当时刻t的输入Ut及状态Xt均非模糊时,有记忆的模糊系统可以用如下的状态方程表示其特征:

其中 Xt+1=F(Xt,Ut)

Yt=G(Xt,Ut)

F:F(X×U)F(X)

G:F(X×U)F(Y)

当t时刻的状态为模糊时,上面表示有记忆模糊系统特征的状态方程可简单表示为:

Xt+1=F0(Xt,Ut)

Yt=G0(Xt,Ut)

当t时刻的状态为模糊、输入也是模糊的时候,其状态方程可简单表示为:

Xt+1=F00(Xt,Ut)

Yt=G00(Xt,Ut)

上面对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与演变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属于有记忆的模糊系统,因此,上面的几种模型分析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分析都是有用的。

分解定理与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

设模糊子集为A,论域U上的全体模糊子集所构成的类为F(U),则分解定理可描述为:设A∈F(U),则对 u∈U,

有μA(u)=∨[λ∧XAλ(u)]

其中:

μA(u)为隶属函数,XAλ为Aλ的特征函数。

分解定理可简单表达为:A=∪λAλ

λAλ是模糊子集,其隶属函数是:

λ当μ∈Aλ

0当μ∈Aλ

分解定理的直观图解

分解定理是联系普通集和模糊集的桥梁,通过它可以把模糊集论中的问题转化为普通集论中的问题。区域经济系统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其输出、输入以及系统状态本身都变得动态化、模糊化了。通过对分解定理的论述,可以看出,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的输出、输入以及系统状态的研究,可以用λ截集的方法将之明确化起来。这就为网络经济环境下对区域经济系统研究,系统分析(诸如将之分为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科技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地区间贸易、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地区间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发展与运用,尤其是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不仅使传统经济学不断面临着新的经济现象,而且传统经济学的许多研究对象也在经历者演化与变迁。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本身来说,亦是如此。模糊系统理论的引入,将对日益动态化、模糊化的区域经济系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模糊数学中成熟的分解定理的引入又为我们深入、具体分析该系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资料:

1.孙健,网络经济学导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28-29

2.张慧霞,区域经济研究应重视的几个问题,经济问题,2000,(3):10-11

3.付晓东,对区域经济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经济地理,2000,20(1):31-32

4.(美)爱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8

5. Miller, Roger Leroy. Economics today.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1998, 345-346

6. Stephen J. Kobrin. Territoriality and the governance of cyberspa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1,(4):687-704

7.(日)浅居喜代治著、赵汝怀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9月,73-75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区;制度创新;硬制度;软制度

一、引言

环渤海经济区由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个部分构成,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很高,2007年整个区域的gdp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24.6%。其中,京津冀gdp超过2.7万亿元;山东省gdp达到2.6万亿元,辽宁省gdp超过了一万亿元,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

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一体化进程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区域内三大板块竞争激烈,区域经济合作分工尚未形成,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因此如何加快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重要课题。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特定制度变迁模式存在的缺点是本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好问题必须更多的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内寻找到能促进制度变迁的因素。

二、相关的制度经济学概念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这三部分是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1 制度变迁以及制度变迁模式的特点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变迁还可以被理解为对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产生过程。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步入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这就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包括诱导性制度变迁和强制行制度变迁两种类型。诱导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诱导性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国家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原因是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品,公共品是由国家生产的,并且制度的供给通常是不足的,国家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校正这种不足。

两种制度变迁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诱导性制度变迁主要依据一致性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效率较高,但是往往存在搭便车之类的问题。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优势在于能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能以自己的强制力和暴力潜能等优势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强制性制度变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统治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局限等。

2 创新主体的基本理论

制度创新过程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同时又是参与制度创新的行动主体,他们对制度创新成本、收益计算和预期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因而对制度创新方向有不同的偏好,制度创新的整个过程是各利益主体多重博弈、合作博弈相互交错的结果。

由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制度新过程中拥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力,不同的偏好体系和特殊的利益,它们在变迁中的权力结构、偏好体系和利益结构的相互冲突相互制衡共同决定制度变迁的矢量方向。在社会制度创新主体扩散中,政治权力的分配状况、利益集团的结构状况特别是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权和偏好,对制度创新主体的扩散有很大影响。

三、环渤海主要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环渤海经济区一体化程度较低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三个:

1 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缺陷造成协调难的问题

环渤海经济区的建立是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这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优势方面是政府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有效的弥补了本区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使本区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劣势方面则是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在一致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方面存在欠缺,由此带来协调难的问题。

本区域普遍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太大,市场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在区域协调的过程中,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在一致同意原则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各地方政府与区域总规划的目标函数存在偏差、地方眼前利益与整个区域长远利益之间出现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各地都以追求本区域经济最快速的发展,没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思想认识。

更为甚者,当地方利益与整个区域的利益存在摩擦的时候,名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区并没有统一的管理组织,因此统一协调的努力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各地还是把地方利益摆在首位,这就导致了区域之内难以协调,没有明确的产业分工、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区域内部恶性竞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环渤海经济区建设统一市场和实现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制约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例如本区域港口密集,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就有9个,强大的港口运输能力本应为区域经济的起飞插上有力的翅膀,但是各主要港口之间缺乏明确分工与合理合作,相邻港口竞争激烈大大降低了运输体系综合优势的发挥。

2 本区域的经济结构导致缺乏创新主体和创新活力

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结构中国有大型企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过低,因此区域内行政干预的力量较强,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存在明显的创新主体缺乏、创新活力不足的严重问题,制度创新主体主要依赖政府,其他的经济主体的制度创新热情难以发挥,影响了制度的供给。

制度创新不过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后形成的公共选择过程。本地区的私营企业尚不具备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抗衡的规模,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在制度创新的博弈中处于劣势。由于私营企业等经济体在制度创新的博弈中得到的收益远小于他们参与体制创新需要付出的成本,因此他们参与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为打破区块分割和建立统一市场的尝试而付出成本。导致了整个区域的创新活力不够,无法找到打破分割的低成本的办法。

国有大型企业可以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与私营企业相比他们在分割的市场中处于更优势地位,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资源,所以他们对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也不大,由此导致本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较慢,制度创新明显落后。

3 资源配置的路径依赖使市场的作用难以发挥

环渤海经济区重工业较为发达,能源消耗较大,电荒和水荒等问题长期存在,生产所需要的能源和一些资源供给不足。这个问题如果依靠市场解决,利用价格机制使有限的资源在整个市场之内有效的配置,则有可能成为本区域建立统一市场的有利契 机,成为本区域建立统一市场的有效拉动力。

本区域国企所占比重过大的经济结构,导致稀缺资源的分配仍然依靠政府批准,寻租现象较为普遍。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初期双轨制过程中,长期依靠指标和批文的方式优先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现阶段国有大型企业仍然存在依靠政府批文获得资源的路径依赖的问题。大型的国有企业在本区域经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国有企业的这种路径依赖导致了整个区域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惰性。

四、推动体制创新加快一体化进程

我们可以说本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创新缓慢,因此要想加快本区域的发展必须加快本区域的制度创新,加快制度的创新就要从软制度和硬制度两个方面着手。

1 改善软制度增加创新主体

本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儒家思想中轻商的观念影响较大,因此人们的下海经商的意识淡薄,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创新主体的增加。因此要大力地提倡有利于商业文明发展的文化因子,利用本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有利条件,积极的引进外来文化因子,逐渐形成一种对经商和下海创业的提倡和尊重,改善本区域的软制度。

必须加快形成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引导区域内丰富的人力资源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积极创业,这将会大大的促进区域内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大促进区域内的制度创新主体和制度创新活力的增加。

2 创造一套有效的硬制度体系

任何一项政策长久有效的实施都要经过各方的博弈和磨合,因此区域的发展规划要采用试验性改革的方式。科学的方法是中央制定一些指导性方针,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去发现实施改革的最好方式,允许方案的适应性变化。本区域三个区块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锤定音,必须遵循灵活机动的原则,使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现阶段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管理者主要是各个省区的政府,同时中央政府的很多政策对这个区域的影响也很直接,但是民营经济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最好是建立起一个以行业协调机构为基本单位的协调机制,这种行业协调机构最好是加强和完善现有的各个行业的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使他们拥有更大的权利发挥协调作用。

为了建立运行良好的协调机构,一方面政府应该适当的调整相关的政策给这些民营经济体为主的行会组织创造较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对这些行业协会的调节行为起到监督的作用。行业协会的建立要由行业内的经济体竞争参与,有实力有威信的经济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行业协会建立和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不再直接参与,而是起到强有力的监督作用。这种协调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增加市场经济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而且有利于激发本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制度创新是关键,加快该区域制度创新要从软制度和硬制度两个方面人手。软制度方面要积极的提倡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民营经济主体发展的文化环境,民营企业的良好发展是制度创新主体增加的前提,是增加本区域制度创新活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