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基本知识

网络基本知识范文精选

网络基本知识

网络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㈠主干理论课

1、电子商务概论

本课程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相关技术、运行环境及应用。包括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和电子支付系统,基于EDI及Internet的电子商务应用,网络营销的概念和策略,电子商务涉及到的国际环境、法律环境、道德环境和税收环境。

2、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课程讲授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通信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NT网络,掌握Intranet及Internet的使用方法。

3、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

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各种数据库系统(如ACCESS、FOXPRO、SQLServer等),掌握主要数据库编程语言(如Delphi),并且掌握数据库与程序设计的结合应用。

4、市场营销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熟悉市场营销系统和营销环境,初步掌握市场营销的各项具体策略及其综合运用的基本方法,树立消费者及其需要是市场研究的中心的观念,为毕业后从事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打下思想和理论基础。

5、企业财务会计

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会计的意义和任务,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进一步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6、网络营销管理与策划

从网络营销特征、网络营销环境、顾客网络购买分析、网络调研、网络目标市场选择、网站策略、顾客策略、成本策略、渠道策略、网络沟通等方面学习网络与营销的整合,掌握网络营销体系,掌握传统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及互联网企业如何利用市场营销方法规划并发展自己的业务。

7、现代物流管理

本课程重点讲授现代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含义、产生与电子商务资料库-29%-&0*"678296发展、物流各功能要素(运输、采购与库存控制、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物流信息等)的技术与管理,以及物流服务、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的发展趋势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训,使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了解现代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初步掌握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的方法,为学生从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8、电子商务案例

本课程讲授行业电子商务案例,企业电子商务案例和电子政务理论与案例三个部分的内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对行业内电子商务的典型案例有明确的认识,对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形式有直观的理解,并对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与案例有系统的把握。

㈡主干实践课

1、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

通过针对性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操作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计算机程序设计(VB)实训

通过针对性的编程和理论知识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

通过实际参与微机配置、组装及调试,要求学生熟悉市场上较为流行的微机各组成部件的型号、性能、价格,能够配置各种适合不同需求的、不同档次的微机,了解微机系统开发中的软件、硬件设计和系统程序调试等的全过程,并掌握微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及解决方法。

4、计算机网络配置与系统集成

要求学生学习NT局域网的组网技术,掌握NT的基本概念,学习系统集成基本知识,掌握系统集成的基本方法,通过设计熟悉配置一个局域网的步骤,掌握网络规划、设计、施工、集成、管理及应用开发等技术,掌握Internet网站建设、接入服务和WEB建设等技术。最后要求学生写出课程设计论文。

网络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3.在我们开设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等课程讲的都不是很深入,我们应该自己学会自学,能自己设计一个动态的网站,学会ASP/PHP等技术,还要学好网站推广等技术。

4.学设计网站的同时还要学一些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例如PHOTOSHOP,学会FLASH等。

5.最后学有余力的朋友可以考取一些证书,电子商务师等。外贸方面的考报关员,单证等。

6.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具备对最新信息的感知能力,信息的收集,筛选,编辑等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具体介绍

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今天,由于互联网以其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企业经营方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急需、热门的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电子商务资料库8/''''!*:,5;7,&;$(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熟悉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术规范,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商务活动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营维护等,可以在通信、信息服务、商业、金融、证券、保险或生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规划设计、实务操作及管理的应用技术本科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要求是:学生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市场分析、经营决策和物流管理方面的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潜力。学生将接受计算机、通信和网络安全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商务活动以及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营管理的能力。

网络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本人名叫,,汉族,岁,年年月毕业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方向)专业。年月至今就职于,从事网络管理工作。本人工作2年以来,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政治思想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平时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提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拓宽政治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并努力向共产党员学习,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严以律己。

二.工作态度

本人在网络管理这个岗位上工作2年以来,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服从组织安排。在工作上积极肯干,能做到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勤奋好学,不断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赢得了组织、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和好评,任职期间,多次荣获公司荣誉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学识水平

本人具有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建设、维护,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服务器的搭建与维护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独立承担和解决、完成本专业的一般性工作及企业相关的其它问题。同时不断通过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学识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通过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的网络工程师考试并获得《网络工程师》资格证书;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网络安全工程师考试,获得《网络安全工程师》培训证书。

四.业务能力

本人在大学期间利用寒暑假在柳州创世纪网络公司从事网络组建及管理工作,负责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与维护;从毕业至今在公司也一直从事系统维护、网络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处理计算机的各种软硬件故障及公司网络故障,精通局域网,能独立承担局域网的设计、组建及维护工作;精通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及各种服务器的搭建与维护,具有一定的网络项目组建与管理能力。

五.工作业绩

1.多次协助中心主管完成公司网络瘫痪的拯救工作。

2.负责总仓库和各工区仓库网络改造工程。

3、负责公司地测中心等部门新办公楼的网络布线施工工程。

4、协助中心主管完成、、等子公司的网络信息化建设。

5、参与中心的文档编写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编写了《公司关键数据备份存储方案(草案)》《公司计算机设备、耗材报废处理方案(草案)》《公司内部网站信息管理办法(草案)》《网络故障分析报告》等文档。

六.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公司工作两年来,虽然自己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公司信息化也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足。比如在中心机房设备的利用率及网络平台的业务能力上挖掘不够,网络平台上的业务创新不够;在员工朋友中对企业关键数据的风险意识宣传力度不够,没能使员工在数据保护方面形成较强的风险意识等等。

网络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基础,构建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体系,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高效、协调和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政策支持、法制保障的基本原则,全方位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

三、总体目标

建立和完善与“和谐*、效益*”相适应的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体系。通过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促进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形成全民参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社会氛围;通过建立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体系,掌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逐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四、主要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制订*不同人群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我市人口结构特点,针对不同人群实际,制订《*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全方面开展健康素养普及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分阶段、全方位、动员全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宣传活动。

1、印发资料

印发健康素养折页、小册子、动漫DVD、宣传画、挂图、宣传标语等宣传资料。

2、出版宣传栏

学校、幼儿园、企业、社康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健康素养内容宣传栏。

3、开展健康素养讲座

在社区、企业、公共场所、学校等开展健康素养讲座,市区健康教育所协助安排健康教育讲师团人员参与。

4、宣传日活动

各单位利用各种宣传日活动,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教育工作。市健康教育研究所制定计划,安排健康教育公益宣传车参加健康素养宣传活动。

5、巡回展览

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大型社区、公共场所、企业等开展健康素养宣传展板巡回展览活动。

6、健康素养竞赛活动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组织市民开展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健康素养宣传口号有奖征集活动等。

7、医院视屏联播网

制作健康素养宣传片,在医院视屏联播网播放,面向就诊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素养普及教育。

8、网站宣传

在卫生局网、公众健康教育网等网站设立健康素养专栏,开展健康素养论坛、专家问答、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播放健康素养动漫等。

9、公众媒体

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刊登或播放健康素养公益广告,向市民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及时对健康素养各项活动进行报道。

10、结合示范项目工作,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宣传

结合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健康促进学校、健康社区、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项目等,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农民工等不同对象进行宣传。

11、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扩大健康素养普及教育覆盖面

发挥*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会、*市健康教育讲师团、义工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吸收社会资源,配合做好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宣传工作。

(三)加强健康素养监测

根据《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各区开展*市民健康素养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健康素养监测体系。

1、监测方法

按照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监测点。每年5—6月对监测点居民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一次健康素养监测。针对不同特征人群的调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成年人采取入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对中、小学生采取现场填写问卷,对学龄前儿童采取现场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2、监测内容

制定《*市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既要包含《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的主要内容,又要包含*自身特色的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健康需求、健康状况等方面。

3、确定监测对象

监测点的居民(调查时间为过去一年在*居住时间满6个月以上)均为监测对象。

4、监测流程

包括监测动员,实施现场调查,整理与分析监测资料,评价、总结与反馈。

(1)监测动员:做好社区动员,提高市民参与监测工作的积极性。

(2)实施调查: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取入户或现场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3)资料收集与整理:各监测点将完成的调查资料报送区健康教育所,区健康教育所进行核查和整理后报送市健康教育研究所。

(4)总结与反馈:对全市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与总结,形成监测报告,报送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5、质量控制

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调查技能水平,保障调查质量;各监测点提供相应便利条件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调查质量。

五、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完善政策保障,加强督导,保证各项工作逐步落实。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联络员:

*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基妇处),由林汉城兼任主任。负责协调落实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汇总各部门、各区上报的信息,及时报告工作进展等。成员为各区卫生局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工作人员组成。

2、成立“*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等;对*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进行信息监测,根据信息反馈,调整实施方案;负责*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价工作,定期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上报工作情况。技术指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从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现人口素质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市健康素养教育与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实施中的困难与问题。

(三)经费保障

*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纳入市、区两级卫生部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内容及其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网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网络工作人员以及*市健康教育讲师团师资人员的健康素养理论与技能水平,建设成高素质的健康素养教育与监测工作和技术服务队伍。

培训内容:从事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的人员,主要培训社会动员、计划设计、组织协调、传播与教育、检测与评价、《*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对多部门合作的人员主要培训《*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网络工作人员培训率达80%以上。

(五)建立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1、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普及教育及监测工作进展情况,查找居民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协商解决。

2、建立专人信息负责制度。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计划、总结、相关政策文件、制度、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资料发放记录、相关佐证资料、健康档案、各类报表等文字、照片或音像资料),及时上报。

3、建立信息化制度:充分利用网站和电子信息,建立我市健康素养监控信息网络系统,各级单位定期上报有关报表,不断提高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六)加强督导,考核评估

将*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内容纳入*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年度考核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各单位的督导、监督和评估。

1、监督与指导:*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全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进行督导,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2、考核和表彰:除定期督导外,每年度对全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通报考核结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

为贯彻落实《全国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10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2010年)》精神,全面普及《*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实现“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目标,切实提高我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根据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年-2010年)》和《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基础,构建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体系,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高效、协调和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政策支持、法制保障的基本原则,全方位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

三、总体目标

建立和完善与“和谐*、效益*”相适应的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体系。通过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促进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形成全民参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社会氛围;通过建立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体系,掌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逐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四、主要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制订*不同人群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我市人口结构特点,针对不同人群实际,制订《*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全方面开展健康素养普及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分阶段、全方位、动员全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宣传活动。

1、印发资料

印发健康素养折页、小册子、动漫DVD、宣传画、挂图、宣传标语等宣传资料。

2、出版宣传栏

学校、幼儿园、企业、社康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健康素养内容宣传栏。

3、开展健康素养讲座

在社区、企业、公共场所、学校等开展健康素养讲座,市区健康教育所协助安排健康教育讲师团人员参与。

4、宣传日活动

各单位利用各种宣传日活动,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教育工作。市健康教育研究所制定计划,安排健康教育公益宣传车参加健康素养宣传活动。

5、巡回展览

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大型社区、公共场所、企业等开展健康素养宣传展板巡回展览活动。

6、健康素养竞赛活动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组织市民开展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健康素养宣传口号有奖征集活动等。

7、医院视屏联播网

制作健康素养宣传片,在医院视屏联播网播放,面向就诊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素养普及教育。

8、网站宣传

在卫生局网、公众健康教育网等网站设立健康素养专栏,开展健康素养论坛、专家问答、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播放健康素养动漫等。

9、公众媒体

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刊登或播放健康素养公益广告,向市民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及时对健康素养各项活动进行报道。

10、结合示范项目工作,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宣传

结合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健康促进学校、健康社区、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项目等,对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农民工等不同对象进行宣传。

11、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扩大健康素养普及教育覆盖面

发挥*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会、*市健康教育讲师团、义工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吸收社会资源,配合做好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宣传工作。

(三)加强健康素养监测

根据《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各区开展*市民健康素养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健康素养监测体系。

1、监测方法

按照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监测点。每年5—6月对监测点居民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一次健康素养监测。针对不同特征人群的调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成年人采取入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对中、小学生采取现场填写问卷,对学龄前儿童采取现场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2、监测内容

制定《*市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既要包含《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的主要内容,又要包含*自身特色的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健康需求、健康状况等方面。

3、确定监测对象

监测点的居民(调查时间为过去一年在*居住时间满6个月以上)均为监测对象。

4、监测流程

包括监测动员,实施现场调查,整理与分析监测资料,评价、总结与反馈。

(1)监测动员:做好社区动员,提高市民参与监测工作的积极性。

(2)实施调查: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取入户或现场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3)资料收集与整理:各监测点将完成的调查资料报送区健康教育所,区健康教育所进行核查和整理后报送市健康教育研究所。

(4)总结与反馈:对全市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与总结,形成监测报告,报送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5、质量控制

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调查技能水平,保障调查质量;各监测点提供相应便利条件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调查质量。

五、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完善政策保障,加强督导,保证各项工作逐步落实。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联络员:

*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基妇处),由林汉城兼任主任。负责协调落实居民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汇总各部门、各区上报的信息,及时报告工作进展等。成员为各区卫生局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工作人员组成。

2、成立“*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等;对*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进行信息监测,根据信息反馈,调整实施方案;负责*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价工作,定期向*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领导小组上报工作情况。技术指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从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现人口素质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市健康素养教育与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实施中的困难与问题。

(三)经费保障

*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纳入市、区两级卫生部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内容及其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网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网络工作人员以及*市健康教育讲师团师资人员的健康素养理论与技能水平,建设成高素质的健康素养教育与监测工作和技术服务队伍。

培训内容:从事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的人员,主要培训社会动员、计划设计、组织协调、传播与教育、检测与评价、《*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对多部门合作的人员主要培训《*成年人、中学生、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网络工作人员培训率达80%以上。

(五)建立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1、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普及教育及监测工作进展情况,查找居民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协商解决。

2、建立专人信息负责制度。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计划、总结、相关政策文件、制度、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资料发放记录、相关佐证资料、健康档案、各类报表等文字、照片或音像资料),及时上报。

3、建立信息化制度:充分利用网站和电子信息,建立我市健康素养监控信息网络系统,各级单位定期上报有关报表,不断提高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和监测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六)加强督导,考核评估

将*市健康素养普及教育与监测工作内容纳入*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年度考核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各单位的督导、监督和评估。

网络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字:计算机公共课组织方式

计算机公共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服务。另外公共课教学面向的是全校的新生,水平差异及学生性格的差异使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完全依靠老师的“一言堂”,被动学习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由原来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转变,使学生会利用周围一切可用资源帮助自己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方式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主动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

以人本主义为指导“以学生整个人作为教育对象的理念,称为全人教育(whole-personeducation)”全人化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在全面了解学习者本身能力、经验、性格、意志等条件的基础上,实施个别化教学。“要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要更好的实施教学,对于计算机公共课面向的学生群体广而杂,所以更应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学生现状调查分析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在学生入学后对学生的计算机初始水平进行调查摸底。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实施问卷调查适应注意调查对象应具有代表性:既有文科学生、又有理科学生;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既有城市来的学生,又有农村来的学生。

调查问卷应有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组织编制,其中应有权威的计算机公共课任课教师的参与,如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可以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初始水平、和网络学习能力等。

问题一: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划分为4个层次:A、能够自己装机,对硬件熟悉,基本知识和操作都很熟悉:B、了解一般的基础知识,熟悉基本操作;C、具备中学学习的基本知识,接触过计算机,但操作不熟练:D、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不会操作。

问题二:网络学习能力调查。

选择项如下:A、经常上网,以网络作为辅助学习工具,操作熟练;B、经常上网,以游戏、聊天为主,其他很少使用;C、有目的上网,查找资料,操作一般;D、偶尔上网,盲目浏览,操作不熟练;E、从没上过网,不会操作。

笔者曾经对以上问题做过一个小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问题一,八成

学生选择C选项。也就是说,中学曾学过,但操作不熟练:对于问题二,六成以上学生只是偶尔上网,操作很不熟练,两成以上的学生经常上网,但以娱乐为主,对网络其他用途知之甚少。

2.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我认为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应该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将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以网络教学为主,多种方式并存”,即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1)认为自己有基础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参加统一的计算机考核系统考试,检查自己掌握的情况,合格者可以免修该课程,不合格者则必须采用一种学习方式学习。不论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都以参加计算机自动考试系统考核结果为准,合格者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不合格者则必须重修。

(2)根据调查结果,分几个层次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如对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弱,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教学和实验结合的方式,通过老师课堂集中讲解,亲自示范,手把手的训练达到目的:其一,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如开机、关机及鼠标的使用等;其二,使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知识,如IE浏览器的使用,资料搜索与下载工具的使用等:对于基础知识比较了解,但网络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公共机房进行网络知识培训

对于所有参与计算机公共课学习的学生,还应该进行一到两次集中培训,培

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介绍网络学习的方法和网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讲解计算机公共课网络学习专用资源网的使用方法。

(3)经过短期培训后,其余学习时间可以交给学生。利用己开发好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系统,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根据个人需求,采取自由学习方式。由于受中、小学十几年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多数学生己经习惯被动接受,要想使学生一下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获取知识过渡,最终学会学习,这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虽然是整个网络学习过程的中心,但校园网络学习与单纯基于Internet的学习有重要区别,就是对学生的可控性,教师控制了学习资源、环境和学习伙伴,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

(4)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监控,教师随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进行个别指导。对于不同的模块,随时可以调整教学方式。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包括:基础部分理论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实用office软件,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对于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学习中反映出的难点部分,可以集中安排时间进行面授讲解、面对面辅导;对于使用软件的学习,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PowerPiont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到指定FTP服务器上等。

总之,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并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如密,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1996(4)

[2]吴永志,杜爱明,董榕,高校教育技术机构工作新模式的理性思考,电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