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贸易

区域贸易范文精选

区域贸易

区域贸易范文第1篇

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区域贸易呈现出显著加强的趋势。来自WTO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六个月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为5个,接近2008年全年总数的一半。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强化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成为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本文基于当前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况,对区域贸易自由化成为新宠的原因以及目前区域贸易自由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尝试给出我国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下的应采取的做法与措施。

一、当前全球经济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况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席卷下,全球贸易增长自1982年以来出现了首次下降。《华尔街日报》2009年6月1日的报道中指出联合国在《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09年度中期报告》中开始调低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2009年第一季度世界贸易下降了40%,预计2009年全年的世界贸易量将下降11%,创造了自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以来的下滑最大幅度。而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的欧美市场,在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期间,美国和欧洲银行的市场资本总额下降了60%,蒸发掉2万亿美元。国务院新闻办在2009年7月16日新闻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可以看出中国2009年经济“保八”的增长目标依然十分艰巨。来自2009年7月16日的《上海证券报》的消息显示美国在2009年1~6月份的失业率分别是7.6%、8.1%、8.5%、8.9%、9.4%、9.5%,创26年来的最高,而且这一势头还在延续。所以金融危机下的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依然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而这种经济的衰退更是加剧了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

世界银行曾经在2009年3月份名为《贸易保护:正在萌芽但趋势忧人》的报告中向在危机背景下再度兴起的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发出最强警告,报告指出尽管去年11月的全球金融峰会已针对新形势下保护主义的抬头打了“预防针”,但自那时起G20集团中有17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新保护主义措施。世行的报告还指出,尽管G20去年11月一致承诺避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但其中17个国家已经设立了新的贸易限制。尽管在2009年4月2日的伦敦峰会上二十国集团的领导一致同意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摈弃贸易保护主义,巩固经济繁荣的基础,并签署了《G20伦敦金融峰会公报》加以确定,但是随后的数月中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硝烟似乎愈演愈烈,仅以中美为例就出现了美国对中国出口轮胎进行特保调查、美国对中国油井管等多项钢铁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美国财政拨款法案中限制中国禽肉出口等事件。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也曾经在2009年3月发表声明警告说,经济孤立主义会使世界重蹈上世纪30年代贸易萧条的覆辙,加剧经济困境。

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下中国所受到的影响

(一)国外市场的委靡,加大出口难度

这些年中国经济较高的增长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的拉动,而美国等西方国家释放的强硬的贸易政策无疑是对本已萎缩的市场雪上加霜,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9年1~6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3.5%,出口同比下降21.8%,进口同比下降25.4%。

(二)国内企业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

一方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的国内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开工不足、冗员压力等多重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基于市场结构、投资结构等方面的战略调整存在时间上面的滞后性,所以,国内企业走出经营困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就业问题将面临考验

早在2008年年底,就出现了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由于企业开工不足而导致民工返乡等现象,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开始减弱。国务院新闻办在2009年7月16日新闻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有所增加,二季度末,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比一季度增加了378万人,增长2.6%。其中,东部地区增加56万人,增长1.6%;中部地区增加80万人,增长1.8%;西部地区增加242万人,增长6.5%,但就业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除此之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海外人员的就业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贸易自由化成为新宠的原因

从近期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实施的政策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已不可避免,而此时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呼声为当前低迷的全球贸易市场注入新动力。以下几项是推动加强当前区域贸易合作的主要原因。

(一)避免全球贸易与投资大幅缩水

全球贸易与投资的增加在过去几十年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当前情况来看,区域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全球经济的衰退。目前各经济体都不愿为阻止世界经济衰退承担过多的责任,但是又不想陷入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潭,进而使世界经济卷入更严重的衰退,所以各经济体都倾向于区域贸易自由化这一次优的选择,试图继续分享国际贸易与投资带来的好处。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曾经在3月份在悉尼的一次演说中提到,贸易保护主义将影响美国出口部门1200万人的就业,以及依赖出口的金融行业620万个就业岗位。

(二)缓解国内国际压力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在包括美欧在内的众多发达经济体中,失业率攀升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开始引起政府的重视,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刺激经济恢复的政策,而其中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已经开始挑动各国贸易伙伴的神经。以美国为例,当奥巴马政府颁布带有“购买美国货”条款的经济刺激方案时,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加拿大立刻对其进行批评,并通过积极的游说促进美方对“购买美国货”条款进行软化。奥巴马曾在2月份对加拿大访问期间承诺,经济刺激方案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不会损害双边经贸关系,也不会修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所以,区域贸易自由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缓解国际国内双重压力的一剂良药。

(三)保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

考虑到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并由此引发多米诺效应而加剧全球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各国纷纷转向发展区域贸易自由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规避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还体现在对外贸易与投资的可持续性上。以美国为例,得益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加拿大和墨西哥一直是美国出口的前两大市场。2004~2008年间,美国对加、墨两国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1.7%~36.7%之间。

可以看出,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于美国的贸易出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国出口市场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有关数据表明,欧盟约60%的进出口贸易是在其内部市场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欧盟在经济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受到外部市场的影响也较小。

目前中国已经与3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4个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其中7个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生效,分别为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其中7个自由贸易协定占到2008年对外贸易总额20%左右,涉及到5000亿美元。区域贸易自由化对世界市场动荡的减震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为危机后的贸易自由化提供缓冲

尽管由于金融危机,全球资金流动和货物流动受到严重阻碍,但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由贸易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主流。在自由贸易推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各国为了不影响危机过后自由贸易的开展,纷纷转向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区域贸易自由化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执行,其通常在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文化上比较趋同、消费偏好等都比较相似的国家和地区内实行,基于双边的或多边的区域自由贸易实施起来比较容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并能实现双赢。

(五)迎合国内贸易自由化群体的政治需求

一国最终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还是贸易自由化政策取决于该国国内政治团体的博弈,全球贸易自由化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为众多的企业、民众、社会其他群体带来利益,而这些群体一直以来都是自由贸易的推崇者和捍卫者,各国政府在权衡政策效果的同时势必要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的基准。

四、当前区域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新特点

世界贸易组织将欧盟、东盟自贸区等作为区域贸易协定的典型例子。与以往情况不同的是,包括这些传统自贸区在内,目前各国和地区实施的区域贸易合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注重对原签署贸易协定的修改与执行

对原有贸易协定的修改以美国最为典型,奥巴马提名的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曾经在3月份就讲道:“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从贸易中获益,而我们的贸易伙伴并不都是按规则行事。”从其言辞中透露出对与韩国签署的贸易协定的不满,除此之外还表示将重新审视与哥伦比亚以及巴拿马签署的贸易协定。

(二)更为广泛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为部分地区贸易自由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契机。以东盟为例,在1月1日的东盟首脑会议中,与会国领袖签署《东盟共同体路线图宣言》,以期于2015年发展成为与欧盟类似的经济共同体,并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政府也积极支持贸易自由化。在区域贸易方面,中国积极推进与东北亚、日本、韩国、东南亚及中亚在内的区域贸易自由化建设,努力营造出一个能够抵抗贸易保护主义病毒的经济圈。

(三)新贸易协定的谈判与制定

根据WTO的数据,2007年新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为10个,明显低于2006年的15个;2008年略有增加,达11个;2009年截至6月26日是5个。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10月至今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数目多达10个。从签署的国家与地区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区域贸易协定更具有影响力,参与主体包括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新的贸易协定必将继续成为各国力争抗击金融风暴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WTO提供的数据,我们还可以发现,截至2009年6月26日已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以欧盟成员国为最多(每个成员国大约25个),此外智利(17个)、印度(8个)、日本(8个)、墨西哥(14个)、新加坡(14个)、泰国(7个)、乌克兰(14个)、美国(11个)、中国(7个)等国家对区域贸易自由化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专家预计,新的贸易协定将以更快的速度带动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五、中国应该采取的做法

目前,以自由贸易协定为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难以展开从而催生了区域贸易自由化。按照这一逻辑,目前金融危机破坏性还在延续,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也有逐渐盛行之势,所以区域贸易自由化必将成为各国家和地区的避风港。可以预见,各国家和地区将把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作为规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一大举措,区域贸易自由化也将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势必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具体来讲,应对金融危机,笔者认为中国的做法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释放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

针对美方释放的强硬贸易政策,以及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坚定地支持与推进自由贸易,中国政府的海外采购计划很好地表明中国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决心与姿态,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来阻止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这一方面可以为中国争取到新的贸易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谈判中获得应有的话语权。

(二)切实落实好扩大内需政策

中国的国内市场吸收能力强,发掘和开拓好国内需求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后劲,缓解生产能力过剩所带来的压力,将国家4万亿刺激经济的方案、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结构性减税、消费补贴等政策落实到实处,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努力实现区域自由贸易

如果无法阻止全球贸易保护的盛行,那么,中国应该需要努力实现区域自由贸易这一次优选择,进一步促进“10+1”等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努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营造自由贸易的平台,在区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运用好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

目前国内的钢铁、纺织业、汽车等产业都面临了出口的寒冬,如何运用好政策倾斜这一杠杆可能会影响到众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应付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应该运用好财政税收、信贷、商贸服务等手段,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积极引导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出口提供融资担保;扩大出口信用保单融资规模,也可以引入有条件的境外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短期险的经营;通过拓展人民币结算试点,减轻出口企业汇率风险;通过优化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监管和服务,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缩短结算周期,稳定汇率预期、减轻汇率等一系列风险。

(五)借助危机提升自身竞争力

区域贸易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脸。在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长三角始终坚持国家政策指导方针,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籍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对长三角联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长三角区域贾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又将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结合不仅可以对贸易波动产生的风险的进行分散,而且FDI通过其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作用,可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四大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三角地区己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军区域。近年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继续克服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升温等不利因素,积极应对挑战,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剧增,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猛。

在对外贸易方面,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占据极其重要地位,为我国出口创汇,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长三角区域全年进出口贸易额9255亿美元,增长14.4%,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36.1%,占包括珠三角和京津冀在内的三大经济圈贸易总额比重的47.1%0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长三角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804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1%,低于全国下降率0.8个百分点,外贸总量占全国36.4%,较2008年略有提升,外贸吞吐量总体加快回升。

在利用外资方面,长三角区域外商投资规模稳定增长。随着长三角投资环境持续改善,长三角在基建与服务资源、社会文化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优势尤为明显,长三角地区以其完善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的经济活力,令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该地区充满信心,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重要的驱动力。另外人民币的升值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更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截至2008年底,长三角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3万户,占整个东部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总户数的36.6%,到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合计458亿美元,占全国的51%,长三角区域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旺盛,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呈迅猛增长态势。

在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上,苏浙沪三地依据各自的特点,实行错位发展。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引资区域,长三角区域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速,外商来长三角区域直接投资的比例逐年上升,同时,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资结构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侧重于大型项目,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智”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这些对长三角能够推动全国服务业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是为全国提供服务、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平台,不仅关系到上海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上海如何为全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平台,为获得贸易利益提供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任务,不仅对上海贸易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是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还会更大地发挥上海口岸的功能作用,带动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而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能进一步推动上海航运行业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健康蓬勃发展。与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促进发展。

因此,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应该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承载体;要素齐全、交投活跃的大平台:连接国内国外市场的主通道。这个中心应该具有辐射和服务长三角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功能。三大中心的统筹规划、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必定会使上海成为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

近年来,贸易投资一体化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投资与贸易的方向相结合是这个时代新兴投资方式的一大发展特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将使得企业由公司间产业内贸易发展为大型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这将使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不断增加。跨国公司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为了壮大自身规模、降低经营风险,往往采用横向购并的形式,在某一产业内开展多元化经营、系列化生产。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往往采用垂直一体化战略,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形式。

(一)贸易投资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贸易投资的增加对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贸易投资一体化能打破区域间贸易的隔阂,这为长三角区域内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长三角的资本存量将会有很大的增加,这十分有利于长三角的发展。

1、吸纳大量就业

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呈现的贸易投资一体化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FDI的涌入,将使这个区域的经济投资更加的活跃;三资企业的发展,政府采取的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投资;大型企业的建立为长三角的贸易带来更大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直接效应是提高了就业水平,间接效应体现在大型企业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投资,就有了发展的第一步。

2、促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也不断上升,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与FDI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该地区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3、扩大了外资规模,改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长三角的产业分布也因外资的投入发生了变化,规模有所增大。同时外企的加入使长三角的经济更加繁荣,经济形式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FDI企业的加入,有助于我国外贸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提升,这就提高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外商投资开始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导向和资源开发导向转为技术创新导向投资和产业国际转移导向投资,在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区域,外资更多的倾向于电子电气机械行业。这和该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趋于制成品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外资企业为政府提供了一笔较为可观的税收收入,是政府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长三角建设的重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可以借用这个平台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尽管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加强长三角区域的建设,但是长三角区域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瓶颈,如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等问题。要打破这些瓶颈,首先就要内外贸易一体化,消除各省市间的隔阂。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投资环境,首要条件就是贸易投资体制的一体化,这是上海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区域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必须以长三角区域作为腹地支撑,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力与集聚力,促进地区之间贸易资源共享与联动发展,使上海长三角区域对接国际市场的主要据点,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并使这一区域的实体经济能同时适应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因此,在依托长三角的背景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发展及贸易体制的一体化来保证。

三、结论及建议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下,区域内贸易投资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又将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提供契机。同时,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实现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中争取共建共赢,应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指导思想。这不仅因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还因为只有满足了各地的需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才能顺利建成。因此,_仁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为实现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应该做到:

(一)长三角服务贸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长三角服务贸易要引进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服务产品。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度,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逐步放宽市场准人限制。在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行业,让外资充分参与,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劳务市场。长三角企业积极利用外资进人我国服务领域的溢出效应,提高长三角的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

(二)加强保税区的建设和发挥其作用

目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建设日益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保税区的发展,国务院和国家海关总署正在推出新的政策,新政策将着眼于促进出口采购型物流发展。保税区的建设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举足轻重。_上海洋山港保税区自2005年获批复建设以来,目前仍处于建设中。建设洋山深水港区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上海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同时,洋山保税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

(三)加强长三角国际贸易协调政策管理

长三角区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管理经验,建立长三角服务贸易政策协调体制与机制。统筹规划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长三角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平衡长三角区域的服务贸易的利益,统筹长三角服务贸易对外谈判和市场协调,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贸易规制和休系。

区域贸易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脸。在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长三角始终坚持国家政策指导方针,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籍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对长三角联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长三角区域贾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又将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结合不仅可以对贸易波动产生的风险的进行分散,而且FDI通过其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作用,可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四大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三角地区己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军区域。近年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继续克服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升温等不利因素,积极应对挑战,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剧增,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猛。

在对外贸易方面,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占据极其重要地位,为我国出口创汇,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长三角区域全年进出口贸易额9255亿美元,增长14.4%,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36.1%,占包括珠三角和京津冀在内的三大经济圈贸易总额比重的47.1%0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长三角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804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1%,低于全国下降率0.8个百分点,外贸总量占全国36.4%,较2008年略有提升,外贸吞吐量总体加快回升。

在利用外资方面,长三角区域外商投资规模稳定增长。随着长三角投资环境持续改善,长三角在基建与服务资源、社会文化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优势尤为明显,长三角地区以其完善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的经济活力,令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该地区充满信心,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重要的驱动力。另外人民币的升值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更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截至2008年底,长三角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3万户,占整个东部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总户数的36.6%,到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合计458亿美元,占全国的51%,长三角区域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旺盛,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呈迅猛增长态势。

在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上,苏浙沪三地依据各自的特点,实行错位发展。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引资区域,长三角区域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速,外商来长三角区域直接投资的比例逐年上升,同时,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资结构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侧重于大型项目,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智”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这些对长三角能够推动全国服务业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是为全国提供服务、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平台,不仅关系到上海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上海如何为全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平台,为获得贸易利益提供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任务,不仅对上海贸易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是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还会更大地发挥上海口岸的功能作用,带动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而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能进一步推动上海航运行业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健康蓬勃发展。与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促进发展。

因此,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应该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承载体;要素齐全、交投活跃的大平台:连接国内国外市场的主通道。这个中心应该具有辐射和服务长三角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功能。三大中心的统筹规划、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必定会使上海成为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

近年来,贸易投资一体化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投资与贸易的方向相结合是这个时代新兴投资方式的一大发展特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将使得企业由公司间产业内贸易发展为大型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这将使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不断增加。跨国公司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为了壮大自身规模、降低经营风险,往往采用横向购并的形式,在某一产业内开展多元化经营、系列化生产。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往往采用垂直一体化战略,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形式。

(一)贸易投资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贸易投资的增加对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贸易投资一体化能打破区域间贸易的隔阂,这为长三角区域内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长三角的资本存量将会有很大的增加,这十分有利于长三角的发展。

1、吸纳大量就业

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呈现的贸易投资一体化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FDI的涌入,将使这个区域的经济投资更加的活跃;三资企业的发展,政府采取的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投资;大型企业的建立为长三角的贸易带来更大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直接效应是提高了就业水平,间接效应体现在大型企业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投资,就有了发展的第一步。

2、促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也不断上升,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与FDI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该地区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3、扩大了外资规模,改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长三角的产业分布也因外资的投入发生了变化,规模有所增大。同时外企的加入使长三角的经济更加繁荣,经济形式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FDI企业的加入,有助于我国外贸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提升,这就提高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外商投资开始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导向和资源开发导向转为技术创新导向投资和产业国际转移导向投资,在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区域,外资更多的倾向于电子电气机械行业。这和该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趋于制成品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外资企业为政府提供了一笔较为可观的税收收入,是政府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长三角建设的重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可以借用这个平台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尽管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加强长三角区域的建设,但是长三角区域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瓶颈,如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等问题。要打破这些瓶颈,首先就要内外贸易一体化,消除各省市间的隔阂。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投资环境,首要条件就是贸易投资体制的一体化,这是上海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区域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必须以长三角区域作为腹地支撑,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力与集聚力,促进地区之间贸易资源共享与联动发展,使上海长三角区域对接国际市场的主要据点,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并使这一区域的实体经济能同时适应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因此,在依托长三角的背景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发展及贸易体制的一体化来保证。

三、结论及建议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下,区域内贸易投资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又将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提供契机。同时,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实现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中争取共建共赢,应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指导思想。这不仅因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还因为只有满足了各地的需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才能顺利建成。因此,_仁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为实现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应该做到:

(一)长三角服务贸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长三角服务贸易要引进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服务产品。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度,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逐步放宽市场准人限制。在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行业,让外资充分参与,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劳务市场。长三角企业积极利用外资进人我国服务领域的溢出效应,提高长三角的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

(二)加强保税区的建设和发挥其作用

目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建设日益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保税区的发展,国务院和国家海关总署正在推出新的政策,新政策将着眼于促进出口采购型物流发展。保税区的建设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举足轻重。_上海洋山港保税区自2005年获批复建设以来,目前仍处于建设中。建设洋山深水港区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上海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同时,洋山保税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

(三)加强长三角国际贸易协调政策管理

长三角区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管理经验,建立长三角服务贸易政策协调体制与机制。统筹规划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长三角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平衡长三角区域的服务贸易的利益,统筹长三角服务贸易对外谈判和市场协调,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贸易规制和休系。

区域贸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结构;战略

二战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科技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异军突起,成为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2O世纪8O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加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改变了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也证明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动用全球资源、启用全球投资回报最高区位、获得国际经济竞争能力、控制能力的关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贸易性和非贸易性两种,其中非贸易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最主要的对外投资形式,也是企业大力推行R&D、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驱动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1979年8月13日,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第一次把发展对外投资作为国家政策,从而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加快,但仍显不足。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遵循世界对外直接投资规律,适度发展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是企业投资阶段的重要表征和取得投资成功的关键,加强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结构特点

1.地区集中性。中国企业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北美(仅指墨西哥以北的美洲,下同)、大洋洲、亚洲等地区。截止1997年,累计在上述三洲的投资分别占总投资的22.08%、31.45%、18.05%,共计71.58%;而在拉美、非洲、欧洲分别仅为10%、11.07%和7.35%。从国别分布看,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国及少数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如到1997年底,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的有19个,累计存量投资占到总投资的90%。

2.资源指向性。中国自然资源种类相对齐全,总量大;但人均量少,开发成本高,有些资源还比较短缺。因此,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导向性明显。1988年,中国17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10家属资源开发型。1985年以来,中国一些企业在摩洛哥、尼日利亚、美国、印尼、阿根廷、加蓬等20多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渔业开发,已经运回数十万吨渔货;中信等公司在北美、拉美、非洲、南太平洋地区开发林业资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运回了大量的木材;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在泰国南部的合艾橡胶园附近开办合作公司,累计已向母公司运回1万多吨天然橡胶,满足了母公司的需要;中国治金进出口公司在澳大利亚总投资2.8亿澳元开发铁矿,在以后30年内将运回2亿吨高质量的矿砂。

3.发达国家占主导。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占有主导地位。1979—1990年,其投资总额在发达国家占67.09%,在发展中国家占32.91%;其中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在发达国家为576.95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128.91万美元。当然,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趋于下降,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减小;而在发展中国家的比重趋于上升,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增大;但从总体存量投资看,发达国家依然占优势。如1979—1997年,上述两项指标在发达国家分别为51.61%和428.49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8.39%和138.43万美元天元。

4.形成三大核心投资区。中国企业累计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形成三大核心区:(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1979—1990年,在这三个核心区的企业数和投资额比重分别为17.48%、18.47%、5.99%和11.15%、33.18%、30.26%,三者合计分别占41.96%和74.51%。1991—1997年分别为5.16%、13.99%、4.41%和15.09%、29.19%、3.83%,三者合计分别占23.56%和48.11%。1979—1997年分别为8.76%、15.6%、5.22%和11.28%、30.95%、15.88%,三者合计分别占28.61%和58.01%。

5.投资重心呈阶段性转移。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1979—1984年为自发探索阶段。此阶段兴办企业113家,年均不到20家;投资1.27亿美元,年均2100万美元;主要分布在港澳和发展中国家。(2)1985—1991年为起步阶段。1985年,对外贸易合作部制订了海外开办非贸易企业审批办法,1987年国务院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跨国经营试点,促进了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仅1987年就兴办海外企业124家,投资4.1亿美元,为前8年的1.7倍,出现了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次高潮。到1991年底,累计兴办企业1008家,投资13.95亿美元,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巴西、新加坡、原苏联等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大大降低。(3)1992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1992年国务院批准首钢扩大海外投资和经营权,标志着中国海外投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2—1998年,开办企业1288家,投资12.02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分别为25.56%、49.39%和74.44%、50.61%,呈现出发展中国家投资所占比例上升,发达国家所占比例下降,投资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发展态势。

6.投资行业和存量增长的空间分异日益明显,投资地区不断趋向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多以专业贸易公司为主,地区多选择在出口市场集中的东南亚和少数发达国家,且主要投资餐饮、服务业。这是由投资主体的实力有限所决定的。80年代后期,投资主体从专业贸易公司发展到大中型工业企业,由邻近发展中国家向亚非拉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辐射,投资结构转向资源开发、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投资进一步向东欧和韩国等国家拓展,地区、行业亦更加多样化。在发达国家主要投资机电、高新技术研发;在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开发和纺织、玩具、摩托车、自行车、电视机等行业为主。从投资增量上看,亚洲持续走强,非洲、拉美等投资日益加速,欧洲、北美缓慢提升,澳大利亚及若干国家近年则呈现存量投资递减的趋势。1979—1990年,在亚洲、北美、大洋洲的累计投资分别占总投资的33.72%、31.23%、19.30%;在拉美、非洲、欧洲的投资分别占5.10%、4.90%、5.66%。1991—1997年,在亚洲、非洲、拉美、欧洲的累积投资分别占24.21%、15.59%、13.88%、8.69%,比1990年的累计投资分别增加4.91、10.60、8.22和3.03个百分点;北美、大洋洲的累计投资占29.64%和7.63%,比1990年分别减少4.08和23.60个百分点。1998年对亚洲和非洲的投资分别达0.68亿美元和0.9亿美元,占总投资的22.4%和34.6%。在智利、日本、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的存量投资比上年净减221.4亿美元。从国别分布看,1979年开始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到1990年投资国家和地区达106个,美国、加拿大、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存量投资比重为82.42%。到1997年扩展到146个,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前8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总投资的68.3%。

二、成因分析

1.地缘政治和历史文化因素。地缘政治和历史文化因素对投资影响很大。美、日、欧洲诸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都选择地理上接近或历史文化联系密切的地区,中国亦不例外。港澳及东南亚在地域上与祖国大陆或我国毗邻,华人、华侨集聚,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认同感,历史上同中国的经济往来就十分频繁。因此,中国许多跨国经营企业对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环境较熟悉,在对外直接投资初级阶段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不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在此投资有利于回避风险、积累经验,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提高投资绩效。所以中国对外投资初始阶段的首选区位在该区。同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外交关系融洽,投资的制约因素较少。因此,对外投资最初多选择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战略因素。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与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并非资本剩余国,经济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仅有少量的OIL优势,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投资量不大,且囿于信息和便于管理与调控等因素,呈现不平衡的集聚状态。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的情况下,中国为实现赶超战略,开始注重向发达国家投资,来学习和借鉴国外技术,因此投向发达国家的资金大量增加;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引发的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增大,大量利用国外自然资源,强化对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选择。所有这些都促进了中国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格局的形成。

3.目标国外资政策、市场及开发潜力。外资政策对外资的进人至关重要,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分布和与中国签订了经济贸易协定、双边投资保护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一致,也说明了这一点。发展中国家一般资源比较丰富,且资金、技术短缺,多处于卖方市场,外资政策宽松,欢迎有利于增加就业的资源开发等劳动密集型投资,这正符合我国的投资特点。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稳定,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对外资开放领域有严格限定,资金需求主要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因此,随着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需求转变、外资政策调整及中国投资实力增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断进行地域分化和整合,投资欧美的产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劳动、资源密集型投资转向发展中国家,并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增多,呈现地区多元化和布局趋向平衡的特点。这是适应全球一体化和国际政治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举措。

三、区域战略分析

1.投资区位选择的战略目标取向。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产品的成熟阶段,对外投资主要通过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应选择收入和消费水平接近的东道国;到标准化阶段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应选择劳力成本较低的东道国。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对外投资应选择边际产业,向具有比较优势和贸易带动优势的地区投资来促进出口和产业结构优化。折衷理论首次提出了区位优势是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关键因素,企业应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源、技术、资金、优惠政策,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收益。上述理论从发挥和寻求比较优势的动因上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取向。因此,中国企业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的布局亦应基于多重目标:(1)增加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投资于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市场广阔的东道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培育企业与世界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2)带动出口。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今后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继续增大,对外投资应选择能带动本国设备、半成品出口的国家,并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遵循“投旧引新”的原理,把轻纺、传统化工、机械等“边际产业”投向一些发展中国家,重新获得发展优势;同时,立足长远,向发达国家投资,学习、引进先进技术,突破各种限制获得资金和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4)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折值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许多矿产资源已经或者即将制约经济发展,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应投资于国外资源丰富区,以获取资源,减轻国内环境污染,赢得新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总体战略。对外投资按投资方向可分为向发达国家的上行投资和向发展中国家的下行投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在区位选择上应以下行投资为主,兼顾上行投资。这由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对生产和贸易的经济效果产生的影响所决定。发达国家有完备的市场体系,经济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投资于发达国家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管理、信息。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层次高,我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难以发挥,在市场上尚难同它们直接竞争。广大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有良好的政治关系,经济结构相似,文化环境接近。它们工业化水平较低,从生产原料、工具到成套设备都需要进口。我国拥有的小规模优势、适用技术与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与优惠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拓展多元化市场。同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还可以旁敲侧击,利用东道国的配额和优惠政策主攻欧美市场。如通过投向一些非洲国家,利用它们享受西欧的特惠关税,主攻西欧市场;对拉美直接投资,可利用北美对该区的优惠政策,广泛利用北美的资金、技术和市场。

3.不同区域的投资战略。(1)稳定提高亚洲的投资。如前所述,中国在亚洲的对外投资具有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利因素,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削弱了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但增加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亚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东南亚的森林资源,西亚、中亚的石油、铁、钾盐等对我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且无论是中国的小规模优势、适用技术优势还是特色技术优势,如陶瓷、刺绣、园林、中医中药等都适合于在本区投资。同时在本区投资也易于推行“投旧引新”的战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突破因产业结构趋同导致的贸易壁垒和摩擦。本区的港澳台和东南亚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该区各国和地区为吸引外资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较好。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不断推进,澜沧江一眉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得到了沿河各国和联合国开发署的高度重视;中亚地区的经济开发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这都有利于中国拓宽对亚洲的投资领域。因此,亚洲不仅是中国过去和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阵地,还将是今后加强投资的重要地区。

(2)有重点的发展对欧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的投资。欧美一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注重对欧美的投资,目的是追求美国高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中国跨国公司更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容量大,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与我国经济联系强,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顺差的来源国,在本区投资有利于冲破贸易壁垒,广泛利用外资,学习先进技术、管理方式,获得丰富的信息,增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国民经济素质。目前,我国在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主要以开发资源、低水平加工业居多,无法发挥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今后应改善投资结构,以长远利益为主。由于中国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限制,对上述地区投资规模不大,因此必须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3)积极发展对拉美、非洲、中东欧国家的投资。这些地区不仅有我国紧缺的若干自然资源,而且我国产品和服务在这些地区也比较适销对路,市场前景较好。我国的家电、服装、纺织、皮鞋、丝绸等轻工产品和餐饮业在中东欧很受欢迎,而该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对我国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拉美的巴西、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秘鲁等国的石油、铁、铬、铜和森林资源丰富,投资基础良好,市场潜力大,易于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非洲总体上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低,但利比亚、尼日利亚、南非、扎伊尔、赞比亚等石油、铜、铬、铁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强,前景广阔。当然,该区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经济混乱,但大部分国家投资环境较好,整体的潜力较大。

(4)加强对区域经济组织内部的投资。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紧密性区域组织已经形成,它们的贸易活动以经济区域和经济实体内部循环为主,外部循环为辅,实行严格的有差别的内外政策:区域内实现了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动,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统一工业和产品标准,而对区外进口则缺乏优惠条件。这些区域性组织的对华贸易保护日益加强,如1990年代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截止2000年1月,欧盟对华反倾销达20多种,覆盖了从日用品到家电到工业品,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华反倾销也不断增多。因此,传统出口很难进入。但中国企业在欧、美仍有很大市场空间。应通过强化投资,绕过关税壁垒,将贸易摩擦变成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易,分享经济集团内部企业的优惠待遇,开发这一广阔的市场。另外,还要注意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对环太平洋国家投资,深化与本区的贸易、金融关系,继续以港澳为依托构建21世纪的对外直接投资格局,防止被排除在亚太圈外。

四、建议与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政府支持十分关键。首先,要制定优惠的税收、信贷政策,并加快人世为企业的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条件,还要通过制定海外直接投资法、产业引导法等,辅以有效的汇率、还贷能力管制,加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战略管理,规范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行为;其次,实施技术情报支持政策,设立专门机构对重点投资目标的政治前景、市场潜力、制度、劳动力市场进行及时分析,引导对外直接投资布局;第三,制订区域和产业相协调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强化支持重点投资区的重点企业,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对中小企业和“边际产业”主要强化信息支持和投资方向引导,使其发挥最大的比较优势,获得投资收益。

2.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和专门人才。大跨国公司多施行全球战略,力求区域和产业投资最优化。加快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形成一批强大的投资主体,是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的重要举措。同时,人才是企业实行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的关键,世界上许多一流的跨国公司都确定了以人为本的制胜战略,如英特尔、西门子、松下等。我国应加强人才战略,培育出更适应于不同地区发展创业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应了解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瞬息变化的市场、金融、政局,科学决策,及时规避风险,推动投资布局合理化。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华商网络的“窗口”优势。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选择最优的东道国。力求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协调,并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行业优势的转变,使投资重点向经济增长速度快、潜力大、综合投资环境好的地区转移。注重利用基于“亲、地、神、业、文”五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商网络,发挥它熟知当地工商界状况、法律、经营习惯等“世界”优势,选择经济效益高、投资风险小的行业和国家,促进海外投资的地域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纪康。国际直接投资[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33-57.

[2]魏后凯。区位决策[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143—165.

区域贸易范文第5篇

(一)对外贸易一技术进步及创新一区域经济增长。技术的进步与迅猛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带动技术的进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促进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1)一国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是国际贸易

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同样如此。技术引进是技术进步的唯一途径,对一些研发能力落后的地区来说,所以国际贸易必不可少。

(2)对于相对落后的区域而言,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把已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技术产业出口到相应的国家或地区,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逐步完善。

(3)国际贸易会带来更多的市场竞争,促使了区域厂商不断改进技术和进行技术的改革创新,通过对高端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产业结构现代化,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对外贸易一人力资源积累

一区域经济增长。对于一些地区来说,国际贸易是地区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国际贸易不但可以吸收外国的现金技术,而且还可以专业化每一条生产线,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源是人自身具有的各种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存储总量的和。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人力资源较为丰裕的区域与人力资本较为贫瘠的区域相比,前者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人力资源大体上来讲一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教育,二是工作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企业机制的逐步完善,人类社会大量积累了相关行业的知识与技能,当这种存量被适当利用时,它就成了经济增长的巨大财富。教育是缓慢的,但是最根本的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从教育中累积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技术人员进行大量的训练和实践,逐步地完善和优化。这种教育方式具有很关键的外部效应,人们的技术水平或者劳力资源可以在人们之间传递,那么,这种方式所导致的结果不仅仅是自身生产率的提高,还会是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生产转换率增加,从而产生递增效应收益加倍。生产力的加大必然会导致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例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