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一、锡赤通“十二五”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以扩张经济总量为发展主题

目前影响锡赤通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总量太小,不足以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不足以形成支撑区域分工的经济流量,也就不可能实现区域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因此,尽管从全国、全区或自治区西部的发展水平看,已进入促进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发展阶段,但针对锡赤通地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起步阶段的客观现实,“十二五”期间,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做大经济总量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不要人云亦云地别人抓结构调整,我也抓结构调整,别人抓转变方式,我也跟着抓转变方式,而是要重点围绕解决发展不足问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通过引投资,上项目,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始终保持一个高于全区和全国的较快经济增长速度。在政府目标考核中,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指标不仅不要淡化,而且要适度加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地区经济总量有一个大的突破,为“十三五”或以后更长时期内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奠定足够的总量基础。

(二)以壮大主导产业为中心任务

尽管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锡赤通地区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而是主导产业的发育不足。因此,“十二五”期间,锡赤通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先不必过分地追求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和经济结构的合理性,而是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做大做强上,一是扶持已有一定基础和苗头的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尽快做大做强,二是抓住机遇,创造各种条件接纳产业转移。三是加大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尽快形成新产业。坚持先引进、后规范,先形成、后优化的方针,通过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培育和引进新产业,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骨架。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根据不同产业的功能和定位,再通过填平补齐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区域产业体系。

(三)以做大中心城市为关键环节

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针对锡赤通地区目前总体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规模小、带动区域发展能力不强的现状,要把城市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构建区域合理的城镇体系构架,依托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条件、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区域内城镇化发展的步骤和节奏,制定区域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特色重点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形成功能互补和区域城镇体系。

其次,要重点加强中心城市建设。针对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够、集聚人口和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不高状况,“十二五”期间要以做大做强赤峰、通辽和锡林浩特三个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为中心任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和城乡就业,降低农民牧民进城门槛儿,加强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强化科教医疗等公共服务等措施,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宜业性、便捷性和保障性水平,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集聚和服务辐射核心。

(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举措

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近些年锡赤通地区的交通、通讯、仓储、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重大进程,但受经济实力所限和历史欠帐较多,加之区域面积巨大,目前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

因此,锡赤通地区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创新基础建设融资及运行管理体制,力争通过“十二五”的建设,使区域基础设施覆盖面和水平有个大的提高。在具体建设内容上,一是基于提升城市功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基于城市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基于资源运输和产品运输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基于能源输出的电力通道等建设;五是基于解决水源保障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基于信息传输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五)以融入周边发展为突破路径

锡赤通地区目前尚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经济总量、产业体系都不足以形成自主的发展机制,必须以借力周边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路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服务周边、配套周边作为基本方针,加强区域合作,参与产业分工,借助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的资金优势、技术辐射、产业带动和基础保障等条件,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要突出合作重点。根据锡赤通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及经济互补性,一是要以能源为媒介。随着东三省、京津冀经济能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通过与周边协作解决能源保障问题的合作意愿进一步显现。锡赤通地区要充分利用好自治区出台的资源配置政策,加强与周边地区电力、煤炭、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把锡赤通地区建设成东部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二是以产业合作为目标。东北三省未来几年将有数亿元产值的配套合作产业。锡赤通地区要抢抓机遇,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通过接纳产业转移植入与东北产业体系配套的新产业,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三是以创新体系合作为保障。依托东三省和京津冀地区的科研、人才、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共建共享区域创新平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区域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共同打造东北地区国家创新产业基地。

其次,要明确合作方向。针对锡赤通地区的区位条件和周边省市的不同特点。一是在能源合作方面,因目前京津地区的能源供应有山西和蒙西作保障,锡赤通地区的能源合作对象应重点着眼于辽宁省。二是在产业合作方面,根据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带动能力,锡赤通地区应重点加强与辽宁、吉林和天津的产业配套协作,而与黑龙江的产业合作应以呼伦贝尔市为重点。三是在科技人才合作方面,应以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为重点。

二、锡赤通“十二五”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在推进路径上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两种路径。一是市场主导路径,即主要通过区域市场的自然发育和企业间的经济联系,形成区域自由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和统筹的城乡公共服务等。二是政府主导路径,即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行政化的资源配置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协作发展。一般适用于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地区,政府通过统筹规划和集中投入,促进尽快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鉴于锡赤通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尚处于开发起步阶段的客观实际,为了尽快形成自治区东部增长极,建议采取政府主导路径促进锡赤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一定时期内的政府集中投入和产业政策倾斜,使锡赤通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条件有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为区域经济产业分工奠定一定的总量基础和支撑条件。

(二)在产业布局上坚持集中集聚原则

现代产业需要集中集聚发展,集聚才能形成产业集群,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果。锡赤通地区在目前的初级发展阶段,可以暂不考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产业体系的完善性,但必须充分认识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性,尽可能地避免重复建设、布局分散和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

首先,要合理优化区域的空间开发体系。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基本要求,依托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空间规划引导人口规划,人口布局引导城镇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针,对区域的生态屏障、城镇体系和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做出控制性规划,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开发方针。

其次,要把握好区域开发的不同时间步骤。区域总体开发要坚持非均衡发展方针,按照“先点上突破、再轴线联结、然后全面发展”的分步实施策略,在“十二五”期间以重点城市和重点园区的点上突破为主,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再次,针对目前区域内工业园区规模小、水平低、布局分散、产业雷同等情况,要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的整合和共建共享,按照靠城不进城的原则,选择几个区位条件好、配套能力强的园区作为自治区重点支持和区域联合共建的重点园区,力争在短时期内上规模、上档次,形成园区做大支撑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服务园区提升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在内部一体上坚持利益诱导原则

锡赤通地区虽然具有地理上的邻近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等一体化发展基础,但总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将客观上影响着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锡赤通地区涉及三个盟市级政府、32个旗县级政府,还有若干个具有部分行政职能的工业园区或开发区,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必将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地区出于各自GDP核算和财政收入等利益目标的考虑,会在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等方面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目标选择和政策设计,造成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冲突。这是目前区域内部出现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布局分散和招商引资政策冲突的根本动因。

因此,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以利益为纽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建立合理的GDP核算制度和财政收入分成制度,健全的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和公共资源及产品共享制度,并辅之以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激励制度和投资倾斜制度,促进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变区域分割为区域统筹,变与邻为壑为开放协作,从而形成统一、开放、协作、共享的利益机制,克服由于行政利益多元化导致的各自为政。

(四)在周边协作上坚持甘当配角原则

锡赤通地区要实现与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既要克服缺乏自信心理,又要摆脱盲目自大情绪,要正视发展差距,端正合作态度,采取主动方针,制定正确的合作策略。

首先,要坚持甘当配角原则。针对区域内经济基础薄弱,现在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实际,在产业分工上要树立“一切围绕周边,一切配套周边和一切服务周边”的理念,先不必强调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不必考虑产业层次是否低端,而是重点考虑产业规模和重点企业的做大做强,关键是要通过产业地位的提升争取在区域产业分工中的主动占位。

其次,要改变对外来企业开发资源模式的片面认识。要处理好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积极引进外省市的资金和大企业加速资源开发,不要过分强调所谓的利益流失、对地区经济带动不大等问题。这是所有欠发达的资源开发地区必须经历的一个痛苦过程,关键是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促进资源开发尽可能服务于地方经济,通过发展逐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再次,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对于区域内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要坚持拿来主义原则,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多种模式提高区域的创新发展水平。

三、锡赤通“十二五”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自治区新型能源化工及有色冶炼加工基地

锡赤通地处煤炭资源、有色矿产资源富集区,发展煤―电产业、煤―化工产业及有色冶炼加工业,具有低成本优势和靠近市场优势。从发展现状看,煤炭、电力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在自治区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色冶炼及加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在全区产业地位明显提高。煤化工产业发展进程加快,多个煤化工大项目落地投产或即将投产。从发展潜力看,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这为两大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十二五”期间,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发展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力争到“十二五”末,主要产品的产能和产量占自治区的比重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日益提高,产业影响不断扩大,成为自治区新型能源、煤化工产业及有色冶炼加工示范基地,成为我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点。

(二)国家绿色、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锡赤通地区绿色资源丰富,特色农畜产品突出,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锡赤通地区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努力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确立了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地位。目前,区域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已拥有宁城塞飞亚、东方万旗、草原兴发等多家龙头企业,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十二五”时期,锡赤通要进一步发挥绿色品牌优势,提高精深加工和规模经营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乳业、肉业、生物制药、玉米、小杂粮等加工业,力争成为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三)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锡赤通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物流环境,其可直接延伸辐射到周边多个城市,还可延伸到锦州港、天津港、二连浩特口岸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目前,区域物流设施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随着连接东北、华北的物流通道延伸贯通,区域物流园区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域货运中转、交易能力明显提高,有条件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四)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锡赤通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将成为推动锡赤通地区经济发展的策动力。“十二五”时期,锡赤通在现有旅游发展的基础上,以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为目标,加强旅游合作,挖掘区域文化内涵,突出“自然与文化”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锡赤通地处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其生态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更牵系着东北、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锡赤通地区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草原保护等 8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积极成效,首次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锡赤通地区生态环境正处在建设与破坏相持、好转与退化的关键时期,建设和保护任务仍十分艰巨。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成为国家主要生态功能区。

(六)国家向北开放的桥头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

1956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按照经济学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市场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年,美国人Williamson利用24个国家1940-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

1.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2.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目前对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色,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

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地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农业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运量工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金融市场,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的客观事实,也认识到制定发展战略应当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上,同时十分关注我国区域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试图在三者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区域发展模式,因而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另外,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要保持协调。这就要求国家实行的倾斜政策必须适度,必须以保持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就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未来,应将地区经济形势研判更紧密地纳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框架。”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刘苏社表示,要推动形成国内外联动、东中西统筹、南北方协调的发展新格局,地区经济工作思路正从注重协调发展转向协调、协同和共同发展的新思维。而这也成为地区经济司“推进机关定位转型”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定位转型符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

“地区经济司承担着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工作职能宽泛,任务十分繁重。”刘苏社介绍说,具体工作包括:研判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组织拟订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指导全国区域合作和组织协调国际区域合作,协调国土开发整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扶持老少边穷和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统筹推进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加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协调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如何更好地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各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作出更大贡献;如何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思考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下更大功夫,提高工作主动性,增强工作执行力,这些是地区司在深入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结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部门转型对比情况及我委自身需要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发展改革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刘苏社说。

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统一安排,结合地区经济工作实际需要,日前,地区司有关负责人陪同委领导赴江苏、江西调研经济形势,组织有关部门赴藏区调研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赴安徽调研长三角城市协调发展情况,赴云南调研地震应急落实情况等等。

据了解,调研过程中,地区司有关同志除了深入工矿园区、项目建设点实地以外,还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需要重点支持的政策措施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定位转型等问题,听取了地方和企业的意见与建议。

刘苏社介绍,各项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如何上下联动,项目和资金安排如何体现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导向,这3个方面的问题受到地方普遍关注。

“新常态下,区域间的分化比较明显,如何把握地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针对新常态、新要求创造性地做工作,特别是加强各地形势研判,做好政策预研储备,至关重要。”刘苏社认为,当前,在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既要有行业分析,也要有区域分析。例如,面对区域走势分化,地区经济工作应该怎么做;又如,“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之间有什么关系,地区司应该做哪些工作,这些都需要创新。

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深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今年3月份,地区司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5年度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方向大致分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新变化,培育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和主要思路,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增长潜力和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6个方面。特别是,要研究在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前提下如何加强区域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消费、产业、土地、价格等政策工具的相互衔接、配合,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组合。

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敢于和善于自我革新,自觉破除思维定式、行为习惯和路径依赖,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刘苏社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主动调适工作状态,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统领地区经济工作。

“继续把推动区域战略和规划实施作为突破口,加强区域规划后评估工作,查找规划实施中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规划真正落地、取得实效。”刘苏社介绍说,地区司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思路、政策工具和推进机制,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重大国家战略摆在工作中心位置。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做好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相关工作。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引领带动“三北”地区发展,辐射东北亚发展。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落实好相关重大区域规划,统筹好国内区域合作和与周边国家区域、次区域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衔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统筹实施“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处理好编制跨区域、次区域规划与缩小区域政策单元的关系。

刘苏社表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抓好潜力地区和薄弱地区,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

一方面,大力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继续发展壮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增长引擎作用,依托城市群发展培育长江中游、珠江-西江经济带等一批对全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积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推动构建沿大江大河、沿边沿海和陆路交通干线的一批重要经济增长带。统筹推动部级新区、临空(空港)经济区、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等特殊功能区建设,加快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在此背景下,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无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条件下,区域结构调整比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由于意识到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困扰,国家从“八五”计划开始对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统筹发展各地经济的思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东西互动协调发展战略。世纪之交,国家又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014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转型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并提出未来区域发展的战略:一是继续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二是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会把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通过实施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快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不断拓宽增长空间,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区域发展战略存在跨地区协调机制难以建立的问题。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缺乏有权威的协调组织机构,另一方面也缺乏“区域治理”的意识和方法创新。因此,可在跨行政区经济一体化这一原则导向下,通过政府、社团机构、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采取区域规划、区域协作组织、行政区划调整、区域自治和立法等手段,处理多方面的地区冲突与摩擦,力求实现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协防共治、要素流动市场配置等治理目标。针对区域城市间普遍存在的行政分割和区域壁垒,要考虑制定一体化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一体化发展任务清单,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考核体系。要健全区域协调机构,重视发挥政府、协会与企业的不同作用,促进区域主体参与多元化。同时,生态文明应该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使国家和地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主体,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是区域协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容,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广东

中图分类号:F1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10-04

一、问题的提出

广东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但是,在广东省内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虽然从2005年开始,广东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趋于缩小,但是从2001年到2010年其绝对差异持续扩大,扩大幅度约为2.91倍。从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大区域来看,珠三角与其他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自2005年趋于缩小,但2010年珠三角的人均GDP仍分别是粤东的3.54倍、粤西的2.94倍、粤北的3.37倍。由此可见,广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本世纪以来,广东开始重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中,广东省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方针,做出了发挥经济特区和珠三角的带动作用,加快粤东、粤西和粤北发展步伐的战略安排。2002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和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山区转移”,把加快粤北山区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特别是2005年以来,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主要包括《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2005-2010)》(2005年)、《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2008年,被称为“双转移战略”)、《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关于促进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意见》(2010年)等。特别是,2008年国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从全国的战略全局出发,对推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促进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协调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时至今日,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状况究竟如何?政府所采取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否发生了作用?这是亟需研究的重要决策问题。

就已有研究文献看,并没有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更没有得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数量结论。为了弥补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本文拟对本世纪以来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试图搞清楚其程度及变化过程,并对广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政策效果进行初步验证,以求为进一步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根据内涵确定研究标准,进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指标选择上宜以反映主要特征、简单明了为好。如果脱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追求使用过多的指标,不仅会模糊主要特征,而且也难以避免指标重叠、共线性等问题。覃成林等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根据该定义,他们提出了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三个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他们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是,用区域经济增长的Moran’sI系数、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对这3个指标进行平均赋权加总,运用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来计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测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取值范围是[0,1]。本文就采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本文选取2001-2010年为研究时段,以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为基本区域单元,以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为分析的四大区域。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2002-2011年的《广东统计年鉴》。

三、结果分析

(一)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动态

图1和表l表明,2001-2010年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总体上是持续上升的,到2010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达到1。这说明,总体上全省区域经济是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演进。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4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缓慢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由0.132上升到0.173,仅上升了0.041。第二阶段,2004-2010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持续快速上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上升了0.827。其间,从2008年到2009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有所降低,但到2010年又转为上升。

上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过程说明,本世纪以来,广东所采取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随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实施“双转移”战略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另外,2008年到2009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出现短暂下降,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很大关系。2009年到2010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又趋于上升,正是广东把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对策有效结合带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