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范文精选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范文第1篇

一、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现状

(一)渔业资源现状。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海拔高度自西南向东北从9.6米平缓降至5.6米,马颊河、德惠新河、漳卫新河3条河流贯穿全境,宽10米以上的干渠28条,沟渠密布,形成了纵横贯通的河渠体系,河床面积14058亩;河渠水面总面积18591亩。水产养殖品种主要有鲢、鲤、鲫、鳙、草、团头鲂、杂交鲤、革胡子鲶、乌鳢、日本鲫、南美白对虾、河蟹、中华鳖等;近海溯河鱼类有赤眼梭、鲈鱼、刀鳍等;水生植物有藕、苇、蒲等。

县宜渔水面面积15800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9900亩(池塘养殖面积5730亩,水库养殖面积4170亩),未利用宜渔水域面积5900亩。养殖池塘多分布在3条河流两岸,其中自然坑塘占79%,人工挖掘坑塘占21%,60%坑塘底部土质为粘土,40%为沙白土。

县宜渔荒碱涝洼地、废弃窑坑、村边湾坑等“三荒”资源2.85万亩,主要分布在崔口、严务、东辛店等乡镇,宜渔“三荒”资源丰富,地下水埋藏浅,浅表盐碱水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广盐性水产品种。

(二)渔业生产现状。年,县水产养殖面积为8205亩,渔业总产量为2829吨,其中养殖产量2571吨,捕捞产量258吨;渔业总产值3159万元,其中养殖产值2053万元,水产苗种产值360万元,捕捞产值206万元,流通服务业产值540万元。莲藕种植面积2760亩,产量2830吨,产值849万元。以香海禅林古枣生态园、北海公园垂钓娱乐园、枣王村垂钓娱乐场等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逐步发展成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一)存在问题。县渔业基础设施落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养殖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带动能力弱。二是布局分散,聚集效应不明显,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三是基础设施不配套。四是渔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技术人才匮乏,劳动者技能素质低,自主创新能力弱。五是苗种生产规模偏小、品种老化,优质良种供应不足。

(二)发展前景展望。一是农业结构调整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水产品是重要的蛋白源,水产养殖业作为不消耗粮食或少消耗粮食即可获取优质动物蛋白的产业,在保障食品安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渔业养殖产品市场潜力大。我省毗邻韩国、日本,水产品外销渠道广阔,加之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名优特品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三是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促进了养殖技术的提升和水产养殖业的全面发展。四是宜渔养殖面积开发潜力大,县宜渔荒碱涝洼地、废弃窑坑、村边湾坑等“三荒”资源丰富,浅表盐碱水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广盐性水产品种。五是休闲渔业前景广阔。休闲渔业集养殖、垂钓、观光、餐饮、娱乐和钓具销售为一体,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的增长点。

三、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理念,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效益、渔民增收为目的,优化渔业资源配置,推行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渔业发展格局,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和“一个突破四项提升,建设幸福”战略实施做出贡献。

(二)总体思路。采取招商引资、政策引导、强化服务、典型引导、名优推广等方式,扩大水产养殖面积,拓宽生产途径。根据全县渔业发展思路,科学规划,使我县渔业实现向质量效益型、规模效益型和生态效益型发展。

(三)发展目标。一是进一步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基本解决养殖水域产权问题,使群众明确养殖生产方向,保障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二是推进养殖生产布局更加合理,丰富养殖品种种类,健全产业链条,总结推广渔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壮大渔业龙头企业,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增加水产品附加值。三是扩大水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生产能力,完善养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环境优美、技术规范、产品安全、效益良好”的水产养殖目标。到年,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0050亩,渔业总产量达到3600吨,渔业总产值达到5800万元,其中渔业养殖产值3960万元,渔业捕捞产值240万元,渔业流通服务业产值1600万元,分别比年增加22.5%、27.3%、83.6%、92.8%、16.5%、196.3%。莲藕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产量4100吨,产值1350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44.9%、44.8%、59%。

四、渔业滩涂区域规划

(一)高效生态池塘养殖区(Ⅰ区)。以南大洼为重点,辐射带动南侯水库、积水宜渔坑塘、窑塘以及盐碱涝洼地,规划面积6000亩,发展高效生态优质商品鱼基地,搞好池塘配套建设,调整池塘养殖结构,在精养鲤鱼、鲫鱼、草鱼等品种的基础上,发展名优特水产品养殖,引进推广精养、高效、低污染、节水养殖模式和技术,推行健康养殖和无公害养殖。

(二)品质渔业养殖区(Ⅱ区)。以水库周边、尚堂镇大郝渔场、中丁乡前大店为重点,规划建设品质渔业养殖区。以名优特生态养殖为主,推广“上粮下渔”、鱼藕混养以及渔牧、渔禽、渔果等养殖模式,以渔改碱,实行规模化经营。按照标准化生态池塘建设要求,发展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河蟹、泥鳅、水蛭等品种养殖,开发整理池塘4500亩,使之成为无公害、绿色名优特水产品养殖生产供应基地。

(三)苗种繁育养殖区(Ⅲ区)。以徐园子乡东安务、常家镇于家店和尚堂镇枣王等3个鱼种场为基础,规划建设1000亩苗种供应基地,扩大基地的苗种繁育能力,确保渔业苗种供应,及时引进培育新品种,满足广大渔农对名优特水产品苗种的需求。

(四)旅游休闲渔业区(Ⅳ区)。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依托北海公园、香海禅林古枣生态园、马颊河风景区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渔业。到年,初步完成旅游休闲渔业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旅游、休闲、垂钓、娱乐、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渔业区,争创“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打造渔业旅游品牌。

(五)河道养殖区(Ⅴ区)。对马颊河、德惠新河和漳卫新河等3条河流适合条件的河道开发河道养殖,采用围网养殖或网箱养殖,重点养殖草、鲤、鲫、鲢、鳙、泥鳅等品种。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扶持,促进渔业稳定发展。充分认识渔业发展巨大潜力和重要地位,把落实养殖水域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宜渔则渔、宜藕则藕”的原则,制定出台渔业园区建设、渔业标准化和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合作组织建设等奖励政策,大力支持渔业标准化坑塘改造、渔业良种培育等重点项目,将水产养殖规划落实情况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深化改革,推进产业化进程。一是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搞好养殖水面承包经营和确权发证,维护承包合同的严肃性。二是加强渔业合作社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扶持壮大渔业规模经营。三是加快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实施名优高效无公害渔业工程,使渔业劳动者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渔业生产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四是拓宽渔业生产范围,做好渔业与娱乐、旅游、餐饮等行业结合文章,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垂钓等产业。五是加强水产品市场及信息体系建设,建立科研单位、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养殖大户于一体的渔业信息网络体系。

区域规划范文第2篇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年主要卫生工作,按照市委七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卫生工作任务,全面部署20*年卫生工作任务,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面推进卫生强市创建,促进我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卫生工作简要回顾

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有效应对多起突发事件,有序推进卫生强市建设,积极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扎实提升卫生品质。圆满完成各项预期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大扶持,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20*年是我市卫生政策出台最多的一年,也是目前我市对卫生工作扶持力度最大的一年。

1.全面启动卫生强市创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创强工作,制订出台了《*市卫生强市建设实施意见》,确立了到2010年把我市建设成为省卫生强市的目标,并提出五大工作任务。在5月份召开的创建动员大会上,张锦铭市长进行了动员讲话,并与各乡镇(街道)负责人签订了创建卫生强乡镇(街道)的责任书。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20*年,我市新创*、*、*、*、*等5个*市卫生强乡镇(街道),累计创建达10个,进一步夯实了卫生强市基础。

2.制定出台《区域卫生规划》。科学的规划是成功的关键,根据当前我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市区域卫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启动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整体搬迁市中医医院至现市人民医院所在地,规划在*、*、*区块建设江南医院,对市妇保院、市精防院进行扩建。同时,在每个乡镇(街道)建好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三年内在全市规划设置1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通过《区域卫生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从整体上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布局调整和功能定位,为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

3.基本建设有序推进。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卫生基本建设的投入,完成市中医骨伤医院迁建、市人民医院门诊楼改造,*、东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了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和市妇保院二期工程。完成场口人民医院、*卫生院土建工程施工,启动*、*、*、*等农村医疗机构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我市群众的就医环境。

(二)齐心协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疫情

在20*年的各起突发事件中,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克难攻坚、团结奋战,确保了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

1.有力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年初,面对手足口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市政府迅速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以学校、幼儿园为重点防控场所,以儿童为重点防控人群,以疫情监测和病人救治为重要手段,先后培训各类人员75753人次,诊治病人268人次,有效地防止疫情暴发流行,确保全市未发生死亡病例。

2.积极应对“问题奶粉”事件。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发生后,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在卫生系统成立市级医疗救治工作小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指定市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为诊治定点医院,动用全市卫生系统力量,共计排查婴幼儿18000人,筛查12680人,确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68人,对确诊患儿均进行了免费治疗,确保全市未发生死亡病例。

3.众志成城抗震救灾。“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卫生系统先后派出17名人员奔赴一线参与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他们的杰出表现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赞誉,其中市疾控中心李卡同志被卫生部等四单位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市人民医院项铃同志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市中医骨伤医院对40余名来杭的灾区伤员进行了免费治疗,*市委王国平书记多次批示予以表扬,张玉柱院长也被评为省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三)深化改革,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是实现卫生公平、可及的最基础环节。20*年,我市重点从5个方面着手,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郑继伟副省长等领导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我们在全省做出榜样。

1.大力开展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市委、市政府将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件实事之中,并作为专项工作对乡镇(街道)进行考核加分。通过各乡镇(街道)和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2家单位顺利创建为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单位成功创建为*市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总数达20家,创建率达到80%。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试点。为探索建立立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和动行机制,市政府出台了《*市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试行)》,并在*、*、*、环山、*5个乡镇(街道)开展试点工作,市委徐文光书记亲自出席了*乡举行的试点启动仪式,并作重要讲话。通过“收支两条线”改革,5家试点单位门诊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6.88%,每门诊人次费用平均下降20.13%,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3.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市政府对全市156个“站点”制订了三年建设计划。按照新建、改建站点按每站8万元、5万元的标准,市财政共投入243万元。各乡镇(街道)积极行动,加大投入,通过对现有非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独下设等多种形式,完成了60家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累计建成站点89家,其中*、*、*、*、*、*6个乡镇(街道)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全覆盖。

4.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按照“逐年补充、分步到位、三年完成”的原则,农村卫生人才主要通过四条途径解决。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卫生技术人员招考中录用了20名大中专毕业生;二是整合了符合条件的30余名乡村医生;三是年底定向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招聘了35名毕业生;四是吸收非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人员加入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并对新招聘的人员和社区医生进修培训,落实了相应的补助政策。

5.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落到实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服务区域划分和人均服务1000-2000人口的要求,建立由全科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采取坐诊服务与巡诊服务相结合、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相结合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同时,结合参合农民免费体检,为所有体检人员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的信息管理。责任医生对查出有病患的农民开展各种延伸服务,每月举办一期健康知识讲座,每季上门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实行跟踪管理,基本做到“户户拥有社区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

(四)创新模式,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公共卫生是卫生工作的基石和重点,20*年,我市公共卫生工作不断创新手段,很多精品亮点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1.健康教育成效明显。20*年我市健康教育以健康促进、健康宣教为重点,以开展一个“健康教育进万家”活动、组建一支“健康教育辅导团”队伍等“八个一工程”为依托,在利用传统方式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开拓了车载传媒、墙绘、楼道牌等健康宣教新阵地,不断提高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特别是我市农民代表队在先后参加*市和省农民健康知识大奖赛中夺冠后,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农民健康知识大奖赛,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省卫生厅领导对我市的健康教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卫生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提高管理相对人的自律意识,我市在巩固深化卫生监督“四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大监督结果公示力度,有效地提高了监督效率。我市作为省小餐饮卫生整治和规范试点县(市),将城区851家小餐饮全部纳入试点管理,通过专项整治和规范试点,创建了“小餐饮卫生管理示范街”2条、“小餐饮示范店”8家,小餐饮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有效地保障了饮食卫生安全,卫生监督所受到省卫生厅的通报表彰。

3.传染病防治进一步规范。切实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以及霍乱、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确保近年我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面对艾滋病防控的严峻形势,成立由203人组成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大队,义务培训娱乐场所服务业主278人,对269家娱乐服务场所1846人进行了高危行为干预和HIV抗体检测,发放宣传资料1846份,发放检测联系卡1746份,发放安全套近两万只,对艾滋病易感人群进行了干预,并进行免费HIV抗体检测。我市通过政府与民间力量合作,进行的艾滋病有效干预操作模式填补了我省空白,并在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上作为浙江防艾抗艾经验进行交流,被誉为艾滋病干预“*模式”。《钱江晚报》、《*日报》和《浙江在线》等媒体先后报道,省卫生厅副厅长叶真在专题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徐书记也在内参上作出批示予以肯定。同时,我市还被选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参加“中盖”艾滋病合作项目的县(市)。

4.妇女保健、精神卫生工作稳步开展。积极组织人员抓好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共筛查1990例,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3%,比上年均有提高。开展妇女病免费普查和上街咨询服务,举办了全市“产后访视”、儿童死亡监测等培训班,并对2万余名集居儿童进行体检,及时掌握了我市集居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5.爱国卫生、无偿献血工作成绩显著。为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制定了《*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任务分解方案》,逐步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同时,以“清洁城乡”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农村卫生先进创建活动,深化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新创*市级卫生乡镇3个,*市级卫生乡镇6个。继续加大《献血法》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组织献血18次,流动采血56次,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有效保证了本市临床用血的需求。

(五)加强管理,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是破解群众“看病难”的基础,20*年,我市以启动“名医名院”工程为突破口,相关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1.加强医院监督力度。以“医疗质量管理年”和“行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以“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加强教育、规范行为”等为主要手段,进一步落实各项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制,将医院的各项管理指标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任务,考核结果与单位领导的奖金直接挂钩。

2.全面启动“名医名院”工程。按照《*市名医名院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市卫生局与财政、人事部门联合出台了《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医学重点临床应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管理办法》三个配套文件,确定*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等10个专科为*市首批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确定*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10个临床应用项目为*市首批医学重点临床应用项目;确定*市人民医院闻立平等20人为*市首批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市财政对建设项目和培养对象给予相应的补助,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顺利通过评估。

3.中医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中医工作是我市卫生工作的一枝独秀,20*年以市中医骨伤医院整体搬迁为契机,大力发展中医事业,市中医骨伤医院被确定为第一批“浙江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并被中华医药学会评为“全国中医骨伤名科”;市中医医院被确定为“*市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和市中医骨伤医院腰腿痛科被确定为“*市中医名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来我市调研,充分肯定我市中医事业的发展成就,并将在今年5月在我市召开全国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

20*年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卫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卫生工作的领导和广大卫生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阻碍卫生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从根本上解决,卫生投入和资源配置尚未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需求,“看病难”问题依然突出,卫生现有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无法适应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社会对卫生的满意度仍不高等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正视问题,应对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20*年主要卫生工作任务

20*年我市的主要卫生工作是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卫生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和措施,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创新上下力气、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见成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载体,加快卫生强市创建步伐

卫生强市创建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卫生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去年的动员大会,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要确保2010年创建成功,今年就是最关键的一年,绝大部分任务指标都要在今年完成,省里已出台了《卫生强县考核细则》,很多指标我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部门职责,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今天到会的各单位都将承担相应的创建任务。我市已创建了10个卫生强乡镇(街道),但离80%的创建率还有较大的差距,希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去年与张市长签订的卫生创强责任书要求,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申报。今年常安、*、*、万市、*、洞桥6个乡镇不仅要创*市卫生乡镇,还要创*市卫生强乡镇,*、*、*、*、*5个乡镇要创*市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卫生局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好综合协调和创建指导工作,确保全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各乡镇(街道)都要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创建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分解目标任务。其他各部门要大力支持、主动配合,确保承担任务指标不拖后腿。市创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督导、考核,对照标准逐项落实,确保全市创建工作平衡发展。

(二)加大农村卫生工作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公共服务离不开公平性和可及性,可以说,越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越具有公共服务的特征,越能体现卫生工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因此,我们应把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始终摆在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位置上,强化功能转变、强化内部管理、强化人才培养,强化网络建设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一个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

1.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今年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完成基建工程的基础上,将*、*、*三家乡镇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今年的站点建设任务是49家,相对于去年数量少了,但难度却大了,各乡镇(街道)要早计划、早动手,在站点建设的过程中要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一体化管理同时推进;三是要根据*市统一部署,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力争全市“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工作在*地区保持领先水平,东洲、常安、*、*、永昌等乡镇(街道)20*年要开展该项工作;四是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责任医生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作用,真正使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维护城乡居民健康的知心人、保护神;五是确保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达到70%以上。

2.实行农村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要制定《*市农村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办法》,实行全市乡镇(街道)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形成“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药价”的药品购销新模式。“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对基本医疗用药在成本价的基础上,按上级政府指定标准顺加作价,部分常规用药按成本价收费,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

3.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继续按照去年的途径充实农村卫生队伍,并按*市的统一部署,为农村定向培养一批社区医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办法对现有的医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通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大医院牵手社区活动”,采取责任医生结队上级医院高年资医师、市级医院专家名医到基层坐诊、技术骨干下基层锻炼等多种形式,支援和带动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健全公共卫生机制

近年来,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不断出现,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安全,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把公共卫生安全作为一项事关经济平稳增长、事关社会安全稳定、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来抓。

1.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要针对近几年我市处置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要以创建省应急工作示范县(市、区)为契机,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健全指挥体系、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处置机制。市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要在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科学、快速、有效。

2.建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长效机制。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讲师团、辅导员和广大医务人员及时传播防病和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教育实效。广播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单位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对健教知识的宣传力度。卫生部门要牵头做好社会各界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发动工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主导、卫生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为特点的健康教育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要加大协调与考核力度,制定健康教育专项计划与任务分解。

3.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继续做好禽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结核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落实免疫规划任务,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发病率。艾滋病防治要以实施“中盖”艾滋病合作项目为契机,不断完善艾滋病高危干预“*模式”。把它打造成为我市公共卫生工作的精品亮点。逐步探索建立由政府领导,多部门参与的流动人口疾病预防控制机制。

4.不断探索卫生监督新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卫生监督的范畴不断扩大,食品卫生安全更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卫生监督执法必须突出重点,要在做好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监管的同时,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利用监督结果公示等手段促进行业自律,提高卫生监督的效率。卫生部门要以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实施卫生监督信息化为抓手,探索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卫生监督模式,使我市的卫生监督工作始终处于省市前列。

5.进一步规范妇幼、精防卫生管理。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承担着大量的业务工作,要采取分批进修、定期培训等方法,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能力。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是各种考核的重要指标,要把高危孕产妇、流动孕产妇、体弱儿等列为管理重点,实施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控制和降低死亡率。根据当前精神卫生工作特点,以农村和学生为重点,制订《*市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方案》,对精神(心理)疾病防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加大贫困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力度,预防和控制精神病人肇事现象的发生。

6.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和无偿献血工作。要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继续开展城区社区爱国卫生考评,同时,要以*市卫生乡镇(街道)和卫生强乡镇(街道)创建为重点(常安、*、*、万市、*、洞桥),结合“清洁城乡”行动,大力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开展改厕样板村创建,切实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无偿献血要按照“流动献血为主,团体预约献血为辅”的办法,确保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在100%以上。

(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直接承担着医疗救治任务,是破解群众“看病难”的前哨,加强监管,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对提升卫生系统整体实力,破解群众“看病难”具有决定性意义。

1.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医院管理队伍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卫生局要逐步完善医院管理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真正造就一支既精通本职业务,又熟悉现代管理的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各医疗单位要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要手段,以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制度,建立正确的分配导向。要结合运用“目标管理责任制”、“质量控制”、“检查通报制”等手段,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完善医疗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进一步控制医药费用。卫生部门要严格控制医院医疗费用的增长,要把医院每门诊人次费用、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药品占医药收入比例等列入医院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指标,严格考核。各医疗单位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依法收费的自觉性和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示、公布医疗服务信息和医疗服务价格。同时,要积极探索以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切实降低医疗费用。

3.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名医名院工程”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载体,市政府及卫生、财政、人事等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卫生部门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项目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取得实效。从*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市从3月份开始将举办10场技术比武活动,每月一场,市卫生局要利用这一机会,在系统内开展一系列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更多的技术尖子、岗位能手脱颖而出,并加大宣传,增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自豪感,提升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改善卫生行业的社会形象。

4.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中医药文化建设。我市的中医药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发挥我市中医药优势和中西医结合特色,按计划有序推进市中医骨伤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骨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浙江省中医名院”、“省级中医股骨头坏死专病”、“*中医名科腰腿痛病”,市中医院“*市中医院名院”、“*市中医针灸推拿名科”,以及人民医院“*市中医示范科”建设,打造一批中医名院、名科、名医、提升我市中医服务能力。今年5月,“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将在*市中医骨伤医院举行,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外宣传,扩大*中医事业的知名度。

(五)加强协调沟通,有序推进卫生基建工程。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的启动,是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新一轮发展的标志,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因此,发改、财政、土管、卫生和有关乡镇(街道)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确保6月份能动工兴建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市妇保了二期工程,力争年底分别完成主体工程量的20%和40%。场口人民医院迁建工程要求今年能顺利搬迁,*人民医院扩建要完成主体工程。*乡、*乡、*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有的已基本竣工,有的也已进入施工,希望乡镇领导继续加大力度、加快进程,力争年底完成工程,早日投入使用。

(六)加强行风建设,提高社会满意度

区域规划范文第3篇

第二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是指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城市规划区及其周边地区。其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划定。

第三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专项规划和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市域规划的制定,应当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为依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的各项建设,应当符合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编制、调整和实施;监督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政府实施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协调和决定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实施,其职责是:

(一)依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编制、调整市域规划;

(二)依据本条例对辖区内空间管治区域进行管理;

(三)对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确定和规划选址提出建议;

(四)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实施的其他事项。

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省人民政府报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实施情况。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的以下工作:

(一)拟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草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局部调整草案;

(二)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相关专项规划草案提出论证和审查意见;

(三)对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确定和规划选址进行协调并提出意见;

(四)对各类空间管治区域的划定进行指导、协调;

(五)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相关的其他事项。

省人民政府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工作机构负责做好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实施有关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建设、经济、交通、环境保护、水利、林业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编制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各类专项规划,并做好实施和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编制、调整和实施协调会议制度。协调会议包括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

联席会议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草案编制、修编和实施等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并作出决定。

专题会议对空间管治区域的范围、具有区域性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确认及其规划选址等事项进行协调并作出决定。协调不成的,报联席会议作出决定。

第九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城市群的发展目标与总体空间结构;

(二)主要城镇、产业聚集区的功能定位;

(三)生态建设以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四)空间区域管治;

(五)区域性交通、能源、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发展规划;

(六)规划实施的时序及保障措施;

(七)其他需要统筹、协调的事项。

第十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草案拟订后,由省人民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十一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在长株潭行政区划发生重大调整时,省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组织修编。

第十二条因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情形导致长株潭城市群总体空间结构和重要设施布局发生重大变更需要局部调整的,或者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中不涉及禁止开发区域的事项进行局部调整的,由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审查,作出局部调整,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三条长株潭城市群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等空间管治区域的具体范围的划定方案,由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会同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政府依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确定的原则和范围提出,经专题会议协调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各类保护区、水域、郊野公园、生产防护绿地、特殊绿地等城市群绿色生态空间。在禁止开发区域,应当设立明显标志。在禁止开发区域内,不得进行除景观保护、文化展示等用途以外的项目建设,除兴建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筑之外,不得兴建其他建筑。省人民政府应当对禁止开发区域实行利益补偿,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农村居民点、湘江两岸河堤背水坡脚向外水平延伸一百米以内地区等城市群边缘型空间。在限制开发区域内,应当发展绿色无污染农业,依法保护基本农田,不得兴建除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村镇建设等项目以外的一般产业项目。

第十四条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区域空间管治要求制定空间管治区域管理规定,明确管理主体的责任、保护范围的控制要求和具体管理措施,并予以公布。

第十五条对区域空间布局以及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产生跨市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提出,按照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协调确定后予以公布。

第十六条对按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确定的具有区域性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或者按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可以兴建的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时,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征求是否符合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提出异议的,应当按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进行协调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第十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实施督察制度,监督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实施。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对空间管治区域进行监测。

第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实施情况。

省人民政府以及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涉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违反本条例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行为,有权向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举报。

区域规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农产品商品率达%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总书记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场、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积极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积极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场、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场”,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总书记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区经果业的发展。五是扶持壮大丝纺企业。借助美亚集团、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带动蚕桑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加大对蚕桑产业科技更新的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抓住项目开发机遇,加强提灌、喷灌、滴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狠抓升钟水库配套工程、小微水利工程和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新建和整治一批山坪塘、石河堰和蓄水池。到2010年,全区实现保灌面达60%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文明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不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快中低产田土的改造,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和复种指数。四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五是加快耕作、栽播、植保、施肥、收割、脱粒、烘干、加工机械化进程。六是加速乡村公路油化及标准化建设,保证畅通率达95%以上。

(五)完善配套政策。一是资金投入政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目标、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的办法,坚持“择优扶持、重点投入、确保效益”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持投入的资金比例稳步上升;密切银企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农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力度,推行农业动产抵押;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聚集农民闲散资金,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使农民成为土地开发的投资主体。二是土地流转政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放活土地要素入手,深化和推广凤垭山经验,走“业主+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在不改变农林生产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到农村采取租赁、承包、联营、入股等形式,经营“四荒”资源以及集体厂、场、园、院等。对需要征用土地的业主,原则上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固定设施建设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不办转用手续;在保证集体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生活安置和业主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分等定级,合理作价;对参与土地流转、农业开发的业主和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在税费征缴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业开发、流通或兴办农业加工企业,在申办各种证照和有关手续时,各级各部门按“优先、优惠”的原则及时办理。二是对城乡专业流通组织和个体运销大户,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轻规费负担。三是对联接农户多、产品销量大的流通组织和个人,在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鼓励他们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积极兑现农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降低税率等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种、养植积极性,坚决制止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附:行业及项目规划

行业及项目规划

(一)畜禽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生猪出栏万头,其中三杂率达%,加工率达%;肉羊出栏万只;肉牛出栏千头,牛奶总产量吨;家禽出栏万羽。

2、区域规划

沿国道318线乡镇建设优质肉羊和小家禽产示范业带;在曲水、羊口、临江、吉安、龙岭、金凤、和平、白家、大同、七宝寺发展优质肉猪生产;在城郊及西河、吉安河等溪河流域发展小家禽养殖;在大树桂花园村建设畜牧科技园区,带动城郊乡镇火花、文峰、木老畜牧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重庆天生集团落户;加快河西等地中农合创项目的实施。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农合创良繁母猪场的建设和LY优质母猪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畜禽改良站、良种场建设,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做到及时优胜劣汰。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发展DLY优质肉猪,推广山羊“四改一防”技术,配套家禽笼(圈)养、科学育雏、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肉兔“一选二推三改四防”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饲牲畜发展;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严防急性、恶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四是加强牧政执法,确保畜牧产品安全。五是引进、培育天生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二)蔬菜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全区精细菜比重达%,外销菜达%。

2、区域规划

将文峰、曲水、李渡、河西、吉安、一立、安福列为区级蔬菜基地乡镇,每个基地发展1--2个名优品种。在河西建成胡萝卜生产基地6000亩;文峰建成侧耳根、大蒜、恋秋椒生产基地3000亩;曲水建成藕、芋子、豌豆尖生产基地3500亩;李渡建成茄果、莲白菜类基地4000亩;吉安建成特色蔬菜基地4000亩;一立建成南瓜、西瓜、冬瓜生产基地5000亩。在李渡、吉安、临江、河西、羊口等15个乡镇建成冬菜基地6万亩。

3、技术措施

大力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保证良种率、杂交品种率达到92%以上。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工厂化育苗为主的种苗供应。普及双膜加拱棚、大棚、遮阳网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广蔬菜间套技术、光能利用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狠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三)水果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经果林达6万亩、1080万株,总产3.8万吨,实施果树劣改良150万株。

2、区域布局

一是建设凤垭山、大树、木老、西兴为中心的伏季水果基地片,发展伏季水果10000亩;二是改良212线曲水、河西、羊口、大树、木老等地的中华寿桃树苗,发展寿桃1.3万亩;三是建设以李渡工委和大通工委为中心的优质脐橙基地片,发展优质脐橙2万亩。

3、技术措施

建立良种引种观察圃、母本园、育苗圃。加强果树苗木的引进和管理,严把果苗质量关。进一步改革果树的常规栽植为加密定植。禁止果树行间套种小麦、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可套种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确保稳产高产。

(四)红薯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引进红薯加工龙头企业2户以上,建成薯类产品专业市场2个以上,薯业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税金达到1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2、区域规划

按照“规模发展、集中成片”的要求,将龙蟠、集凤、金凤、白家等乡镇作为优质红薯基地建设中心乡镇。在龙蟠、集凤、里坝、金凤、白家、和平、安福、华兴等26镇,建成优质、高产红薯基地20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同全国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南薯99、BB30—244、豫薯王等优良品种,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农业部门、各乡镇农技站(机改后的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基地乡镇农户红薯种植的培训、指导,每个基地乡镇要抓好一个优质红薯高产示范片区建设。

(五)粮油产业

1、奋斗目标

稳定粮油播种面积,2010年粮油播面控制在万亩左右,粮油作物的优质率达85%,油料达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

2、区域布局

以318线的龙蟠、集凤、里坝一带,212线的河西、李渡、吉安一带,高速公路沿线的大通、一立、大兴一带为重点,逐步推广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

3、技术措施

一是推广优质粮油作物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积极发展各种优质杂粮。2010年优质稻达到万亩,占%,产量达到万吨。旱地粮食作物仍以玉米为主,选育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良种,各类优质专用玉米2010年达到万亩,油料作物以优质花生和油菜为主,同时扩大高梁、大豆等杂粮播面。二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规范栽培、统防病虫、旱地改制、旱育秧等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区农业部门重点抓好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乡镇、村要建设有队伍、有基地、有配套设备、有培训手段、有经济实力的“五有”农技服务组织。三是逐步改造劳动工具,积极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小型农机具,努力提高劳动机具的技术装备程度。

(六)蚕桑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桑园面积达6.2万亩,良桑率达93%,产茧520万公斤,基地乡镇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4%,专业村占48%。

2、区域规划

文峰、世阳、双店、吉安、太和五个市级基地乡镇2007年桑园面积达1.8万亩,发种量6万张左右;土门、临江、龙岭、一立、大通五个区级基地乡镇桑园面积达2万亩,发种量4万张左右;李渡、金凤、白家、巨石、金宝、积善、三会、七宝寺、里坝9个区级重点乡镇桑园面积达1.1万亩,发种量达2.6万张。这19个乡镇共产茧440万公斤,占全区的84%。基地乡镇养蚕1000张以上的专业村达到50个。

3、技术措施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全面实施桑树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省力化饲养、方格簇上簇、统防统消等配套技术。同时,走集中育苗、一步成园、规模发展的路子,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成片桑园。大力修建共育室、标准蚕室、贮桑室、蚕沙坑、消毒池等养蚕配套设施,实现专业化生产。

(七)林业产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奋斗目标

2010年,在15个乡镇新建核桃等干果林1.4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区域布局

在李渡、龙岭、金凤、巨石、盐溪、桥龙、安平、天星、大通、龙池、蟠龙、金宝等乡镇建设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0.6万亩;在火花、文峰、西兴、木老、大树、曲水、积善、大兴、八角、大观、里坝、集凤、三会、礼乐、世阳、移山、一立建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林0.8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健全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完善的护林指挥、林政执法、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防火体系,在火花、曲水、和平、巨石、西兴、临江、安福、八角以外的40个乡镇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36公里。设立虫情预测预报站6座,五年内全区柏毛虫防治面积达12万亩。二是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站,加强林业新品种的选育,建成林木苗圃基地0.1万亩,加强对林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全面形成区、乡镇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八)水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2243亩,产量10178吨,产值9256万元。

2、区域布局

一是工程养殖。充分利用全区现有的水库、石河堰的有效水面,发展集约化特种养殖。二是江河养殖。利用嘉陵江水面,大力发展集约化网箱养鱼,实现精养夺高产。三是稻田、山湾塘养殖。要在土法养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产高效。

区域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区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这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之间的贸易,也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几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时期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几经起伏的过程,这在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很能看出其痕迹。二是了解各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其产业特点,分析各经济区兴衰、演变的过程及其内在因素和规律。三是揭示历史上不同经济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有关人文信息的经济背景。四是由于经济区有继承性和稳定性,研究历史时期各经济区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对今天经济区的划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④原字左木右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