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科技政策

农业科技政策

农业科技政策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1篇

1.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目前,由于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成果应用性较差、农业科技融资市场化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农业科技融资渠道来源单一,经费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来源严重不足。

2.农业科技考核机制不健全,评价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经费不足、科研人员总体水平不高等原因,我市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重科研项目的申报、成果鉴定和评奖,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实施等现象。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机制多依赖于通过其数量和层次来评定,课题立项、研究等过程重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轻实际应用价值,造成课题研究与农业生产、市场需求脱离,农业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处于脱节的状态。

3.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机制不灵活。一是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储备明显不足。二是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薄弱,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严重,农科教、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三是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科技资源布局分散、流动不畅;四是龙头企业在科研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4.农业科技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定。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短缺、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完善农业现代化科技政策的措施

1.加大农业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合理调整与优化科研单位内部结构,多渠道、多途径增加科技产业资金投入。一是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大政府资金、农业科研专项基金的投入力度,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同时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大农业科技经费支出占我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二是建立健全技术市场政策法规与监管规章制度,提升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率,创新科技金融协作机制,优化农业科技产业金融投资环境与服务,创新信贷支持模式,探索政府推荐、银行审贷、联合监管的合作机制。

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以科技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创新机制,着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二是加强政策扶持,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等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三是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力度,建立分工、服务到位、体系、政策完善,各类创新主体各显其能、各展其才的新格局。

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一是产学研一体化、农科教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研发、推广、实施等各主体的优势,培养能满足经济发展与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农业科研人才。二是坚持人才强农战略,加快培养与引进农业科技高级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促进人才、科技、资金等向农业科技创新集聚,有效缓解重点领域人才紧缺状况。三是深入开展基层实用人才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文化素质,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农民科技致富的本领。四是切实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保持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全面提升科技人员的科技推广能力和服务水平。五是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农技人员大培训,加快农技推广人才知识更新。六是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管理、培养、使用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一体化。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民增收;障碍;路径;城乡一体化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面对“三农”发展和经济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出台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如“三个大幅度”、“四项补贴“、“五件实事”等,大大加强了各地农业基础建设,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政策精神,紧抓机遇,挑战困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服务”三农”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潮。现结合农村和农业生产现状,就农民增收的与路径选择分析如下。

1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

首先,从农业本身来看,主要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导致农民增收的产业空间余地很小。在土地资源方面,一是规模小,农户用来交换的商品性农产品数量少,资金收入低;二是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稳定程度低;三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农民对土地资源占有不完全产权,出售权、转让处置权、风险抵押权不到位,很难成为其固定资产,难以带来其他利润,如不能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这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与调节中失去很多获得收益的机会。在劳动力素质方面,由于文化技术作为一种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潜在资源,同样也会因其禀赋差异而影响收入,一是影响其对经济发展周期性和波动性的适应能力;二是影响其对生产资源投入和机会成本选择的比较与决策能力;三是影响其创新能力。wWW.lw881.com在产业链条方面,产业空洞明显存在。农业的产前环节属于工业,产后环节属于商业,使农民对农业产业占有的不完整性,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及剩余的机会,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环境的不良背景严重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同时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1]。

其次,从农业发展看,主要是基础条件不足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民增收的产业后劲不大。一是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助推力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科技应用的支撑条件还不成熟,如资金投入与技术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科技供给没能形成聚集农民生产力要素的良好效应,从而导致农业生产中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的客观脱节。二是农业投入不足。由于受财力和投入效益的影响,农业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靠天吃饭、基本受制于自然的农业生产特征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转化缺乏应有的基础。三是农产品转化率下降。四是农业组织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在当前情况下,农户之间的同步调整行为,极易产生对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导致市场同步震荡、大起大落,难以避免价格竞争,更难以实现规模经营以降低农业经营成本。特别是农民分散进入市场,交易成本高和抵御风险能力差的问题不仅难以根本解决,而且也不利于农户之间的有效联合,对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农产品加工附加值增值等将形成较大障碍。

再次,从非农途径看,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方式难以得到快速转变。一是农村与城市工业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乡镇企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比重不足。二是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乡镇企业目前正面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调整、收缩、改制、淘汰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在质和量上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正成为其共同选择,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减弱。也就是说,农民离土不离乡挣钱的出路已越来越窄。三是由于市场建设与市场布局的尚欠完全,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市场空间受到限制。

2农民增收的路径

2.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

通过适时调整粮食种植面积、改善粮食品质、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等方法使农民增收,但同时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到:一是耕地面积和粮食安全的制约,限定了农产品的增长空间;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需求量的增长空间制约了农业收入增长空间。况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如果太高,对于部分已经实现结构调整的农民来说,由于生产成本增大,最终收益不一定能够提高多少;对低收入农户来说,不要因一次性投入过大而限制了调整的广度和深度[1]。

2.2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订单农业拉动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处理。从现实情况看,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次买断,龙头企业与农民双方自由买卖,为纯粹市场交易行为;保护价收购,签订收购合同;提供服务,只收成本费或免费;一次收购、二次返还,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农产品按合同价格实行一次收购,并按收购数量拿出加工、流通环节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民,双方以合同制约;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目前返还部分利润和合作制的利益分配机制属于少数。

从以上可以看出,利益机制的实现形式中依然是农民处于产业空洞地位,增收的潜力虽然有,但有限。对于订单农业这种模式,从理论上讲,农户的分散经营与龙头企业的规模经营存在客观的产业链条关系,但这种关系也同时是一种供应与被供应的关系。因此,在现实操作当中,假定市场较好且比较稳定,农民和企业都会有较高的履诺诚信;而一旦市场不利且风险很大,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有可能切断供应链;同样如果市场很好且红火有望,农民也会去寻求合同以外能够提供更高收益的载体[2]。

2.3非农产业发展促动

这种方式主要是由乡镇企业、劳务输出、小城镇建设、家庭经营为载体,能够为农民提供较为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在乡镇企业方面,受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乡镇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空间缩小,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区域布局特征显现,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程度较高,对农民各种收入的增加有明显作用,但在其他地区由于乡镇企业自身的调整和发展还未到位,作用就不是很明显。在劳务输出方面,受基础建设投资弱化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减少。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由于实际进展不快,农民从中获得的增收机会和收入幅度均不明显。在家庭经营方面,因其最大的制约来自于农民自身优势条件的发挥程度、产业链条的培育深度和近距离市场的成长幅度,因而发展较为缓慢,难以承担促进农民增收之重任[3]。

2.4科技兴农带动

这种方式的实现形式主要有2种,即科技项目推广和科技园区示范。除此之外,通过减轻农民负担、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如发展观光农业、推进土地流转等方式提升农民收入,也能取得一定成效。

3农民增收最佳路径的选择及建议

农民增收的最佳也是最终的路径应是逐步减少农民数量,实现方式则是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从世界经验看,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就业比重就下降1个百分点。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能够明显影响农民收入。美国等国家的人力资本之所以在其农业生产经营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主要是得益于这些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结果提供了规模经营和人少地多这样一个农业人力资本的收益条件。

农业不仅存在着劳动力剩余,也存在着比普通劳动力剩余更加严重的人力资本剩余,即由于农村劳动者文化水平越高,其含有的人力资本投资越多,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收益就比普通劳动力资源要高;这时,如果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中的边际投入为零,甚至为负,就会出现大量过剩的农村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收益要求比普通劳动力高的情况下,如果农村土地资源相对人口少,而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说明农业经济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容纳能力非常小,农村人力资本追逐比较收益,必须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这就说明,如果不改变农村的土地资源制约和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村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农业科技运用的成效就越不明显。同时,大量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不仅将造成农业劳动效率低下,规模不经济;也将会使人地关系更加紧张,劳动方式难以创新,小农改造步伐受阻。与此同时,要以促进产业衔接、劳动衔接、保障衔接为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促进城乡之间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原材料、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融入城市大工业体系[4]。以城市为中心,每年通过组织几次大型配套协作洽谈会,引导乡镇企业、集体企业为城市工业广泛开展配套协作。同时要积极组织乡镇对外招商引资,支持乡镇兴办工业小区,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民资到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由这些龙头企业就地吸收农村劳动力,就地加工消化农产品。二是打破过去在劳动力安置、就业方面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认真清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阻碍农民进城进镇务工就业的政策,全面建立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定期组织人才交流和招聘洽谈会,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就业、定居[5-6]。三是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组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村社保与城市社保体系逐步接轨,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4参考文献

[1] 黄建军,杨青山.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4):9-10.

[2] 丁培人.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j].宁波通讯,2010(4):16-17.

[3] 农民增收的三大重点[j].理论与当代,2010(3):46-47.

[4] 杨莹默,李惠芳.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4):1.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政策;战略环境;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040-0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现代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阶段,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力的要求也日益加强。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农业科技政策的合理制定和实施显得更为重要,为解决当前农业科技政策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分析农业科技政策战略环境,做出符合省情的战略选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省实施农业科技政策的战略环境包括内部与外部环境。将黑龙江省作为一个系统,内部环境指系统本身创造的成果及在竞争中拥有的特性;外部环境指对系统发展有利与不利的因素。通过对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0ppo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关键战略,实质是通过对一个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细致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一、农业科技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内部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优势分析

1.科技政策利用资源优势优化了农业发展环境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5.48万平方公里,肥沃土壤面积占耕地面积70% 以上。地势平坦且多数耕地为平地、低平地和漫岗地形,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夏季光照足、雨量充沛、日照长、温差大,形成了中国特色品种的优势农业区。多年来,农业科技政策在利用农业自然优势基础上,优化了现代农业发展环境,成绩瞩目。2011年粮食总产量1 114.1亿斤,连续八年喜获丰收,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

2.科技政策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目前,黑龙江省劳动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53%,累计获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推广奖300多项,全省服务功能齐全的合格服务站占综合站总数的65%以上。科技进步因素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5%提高到目前的44.5%[1]。在农技推广作用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初具成效。

3.科技政策促进了现代农业科技专项工作开展

全省目前已建部级、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处,市地级科技示范园区7处,县市区级园区80处,乡镇级各类园区2 000余处。68个县(市、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提高了先进技术普及率;农技合作共建被农业部列为十大推广模式之一,在全国范围推广;组织实施了跨越计划、超级稻、科技示范场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2]。

(二)内部环境劣势分析

1.科技政策支持不足影响农业科技供给经费

实施和推广农业科技政策,政府应承担并加大投资力度和管理。黑龙江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对农业科技支持的经费供给不足,导致了农技推广部门特别是县级以下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办公条件差,相应设备缺乏和推广手段落后,影响了田间调查及科技下乡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2.科技政策目标差异影响不同地区农业科技需求发展

因黑龙江省独特自然条件的限制,各地区地理条件、农业发展水平、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了不同垦区、县域和科技示范园区对农业科技的政策目标需求大不相同,需根据各地区的问题、需求制定不同的农业科技支持政策,以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二、农业科技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机会分析

1.各国对现代农业科技政策的高度重视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世界各国始终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兴起了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浪潮,在用现念引领农业的发展的同时,尤其重视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全面提高农业产业效率,切实保障本国和世界粮食安全。

2.外商投资环境优化了科技政策的实施转化效果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及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使黑龙江省吸引外资的能力有所加强,利用外资额逐年增加。2011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31家,实际利用外资32.84亿美元;引进省外投资项目3 124项,实际到位资金1 710亿元人民币。投资增长使更多科技政策通过逐步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成果转化。

3.国家和地方对农业科技及政策的重视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2012年是黑龙江省大力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年和农业科技创新年,国家和地方对农业科技的重视,是其实施农业科技政策的重要保证。

(二)外部环境威胁分析

1.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不完善

在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农业生产成本刚性上升,农业生产资源刚性约束的巨大挑战下,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更加迫切。但当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要实现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和效率大幅提高,在农业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完善过程中,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政策实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制约。

2.农业科技政策体系不健全

纵观美、日等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健全的农业体系覆盖全面,竞争有序,有利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尽管我国连续几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农业科技加强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科技政策,相对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政策体系的不健全,仍给黑龙江省实施科技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外部威胁。

三、以农业科技政策促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以上SWOT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政策的有效实施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综合各方因素,构建了各因素相互匹配的四种战略组合(见表1)。

1.机会优越型战略(S-O战略)

该战略强调发挥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黑龙江省应以国家“十二五”期间对农业科技的重视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吸取成功科技政策经验基础上,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方面,运用农业科技政策推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2.风险优越型战略(S-T战略)

该战略强调发挥内部优势,直面外部威胁。黑龙江省应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下,制定有效的激励和补贴政策,在农业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健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保证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技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机会劣势型战略(W-O战略)

该战略强调抓住外部机遇,克服内部劣势。黑龙江省应利用外商投资,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促进教育、研究、推广相结合。以政府为推广主体同时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4.风险劣势型战略(W-T战略)

该战略强调要弱化内部劣势,跨越外部威胁。黑龙江省要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政策体系,提高农户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认知和参与度,加强对农户的培训,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技推广,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综上可见,结合农业科技政策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内外部环境,最适合战略选择应为机会优越型战略(S-O战略)。黑龙江省应以国家“十二五”期间对农业科技政策的重视为契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率[3],实现农民增收增富,保障国家的粮食供给和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于一航,佟光霁.论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45-46.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支持 贸易支持 农业科技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现代化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世界各国的农业支持政策一般采取立法形式,并采用项目计划管理,其中尤以美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最为完善。美国政府把各种农业政策规定都形成法律条款,从而使支持政策的实施有了法律保障。因此对美国农业支持政策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为我国农业支持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

一、美国农业支持政策变革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美国政府不断地及时调整农业支持政策,其重要农业政策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见表1)。

根据最新的农业法的正式名称为《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FSRI法案),该法当年生效,有效期到2007年。新农业法案宣布在19%年农业法案的基础之上大幅提高农业支持,在未来10年中,新增加828亿美元,达到1900亿美元。按照19%年的农业法案计算,在2002-2007的6年的补贴额约为666亿美元,新农业法案增加519亿美元,总计6年达1185亿美元(见表2)。

二、现阶段美国农业支持政策

1、现阶段美国农业生产、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

在美国农业支持政策中,生产支持、收入支持和价格支持政策占重要位置。美国财政支农中,收入补贴和价格补贴始终是财政支农中的主要部分。不仅如此,2002年的《美国农业法》把为农场主“提供可靠的收入安全网”作为主要目标,在农产品补贴、资源保护、贸易促进、农业信贷、技术推广和灾害救助等方面,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农产品补贴方面,大幅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郝冰,2005)。

美国对农业生产方面的支持政策,作用对象是广大的农业生产者,作用范围是部分农产品。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农业生产者摆脱因农业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所带来的威胁,保证农业生产者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而保护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其支持政策包括:优惠的农业信贷政策、农业保险体系、目标价格和差价补贴、农业税收政策、生产控制性补贴。

2、农产品贸易支持政策

美国农产品贸易支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并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份额,使国际市场成为美国农产品余缺平衡的调节器,最终目的是使国内农产品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上,维持并促进其整体农业生产能力(李国祥,2002)。其实质仍然是保护农民的利益,保证农民收入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具体有:第一,出口加强计划,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扩大出口需求政策、农产品出口价格补贴、提供出口信贷保证,保证资金来源、扶植建立不同农产品的行业团体、协会,开发国际市场和凭借农业的比较优势,利用贸易谈判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促使贸易伙伴国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疏通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渠道。第二,贸易控制计划,为了使美国国内农产品免受进口农产品的冲击,美国政府对农产品进口数量采用关税和进口配额,再就是非关税措施,特别是运用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等限制进口,控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入。这个政策使美国国内的农产品市场保持了对国内农产品的强力需求。

3、农业科技发展政策

美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目标始终围绕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二是通过教育和推广培养能掌握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农业劳动者,把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政府组建了完善的农业院校、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三级机构,以完成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三、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1、逐步实行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

按照WTO规则要求,对“黄箱”政策的支持目标和支持结构做较大调整,由主要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补贴转向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并重新确定“黄箱”政策支出的重点。包括:继续对农用生产资料给予价格支持和政策优惠、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补贴、对符合国家支持方向的农业投资给予补贴和加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投入等。

2、进一步完善农业对外贸易政策

其具体贸易政策包括:一是出口政策。取消对大宗农产品的出口数量限制和统一经营,鼓励所有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参与农产品外贸经营;为防止放开出口经营可能出现的国内企业无序竞争和出货价过低的现象,建议由行业联合会协调出口价格;制定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检疫标准,简化农产品出口检疫检验流程,对鲜活农产品的出口运销,航空、铁路、交通部门要保证运输,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通关速度。二是金融支持政策。对资信良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运用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手段,及时满足其资金要求,并提供融资、结算、信息咨询等服务;对企业收购出口农产品的合理资金需求,允许企业凭出口“订单”或出口信用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要按照国家外贸发展基金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使用条件的农产品出口项目融资予以贴息;降低出口产品运输检验检疫收费标准并给予一定补贴,以降低出口成本。三是税收支持政策。农产品出口企业优先享受国家“免、抵、退”税政策;调整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的低退税率结构,按照增值税征税率进行全额退税。

3、发展农业科技,完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体系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一亩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的质量也不高,一类和二类耕地只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0%左右,中低产田则占到80%左右。而且,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滥用化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因此需要保护和改良土壤,优化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地生产率,促使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实现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作业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郝冰:美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演进逻辑[J].农业经济问题,2005(9).

[2] 贾丽娟:美国农业政策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2003(16).

[3] 张光、程同顺:美国农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调研世界.2004(4).

农业科技政策范文第5篇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制度建设现状

现行的农业科技人才政策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具体的科研部门在多方调研、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制订的,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与激励的重视,又是当前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矛盾、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集中体现。总体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科研部门是注重人才,注重人才开发与运用的,对各级各类农业科技人才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强有力地保证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在现行人才制度下,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上级管理部门的人才政策是纲领性、指向性条款,内容相对抽象、模糊、宽泛,在解读上可以有多个维度,不具备具体执行的可操作性,需要基层管理部门细化人才政策,提高可操作性。基层人才政策必须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和制订者的眼界、水平的差异,真正落实的人才政策难免在内涵上和外延上有差异、有距离甚至出现失真的情况。例如常见的人才引进政策中,许诺或写在协议里的可观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到岗后却是逐年拨发,常以8年、10年为限,不可否认如此管理是基于保护公共财产,最大化利用人才的考虑,但无疑让被引入人才的积极性、情感受到重创,更谈不上创新创造的激发。基层管理部门的人才政策制订者在风险担当、突破意识上保守,普遍存在“不敢冒进、过犹不及”思想,让基层人才政策制订过于局限,管理实践过于拘泥。现代农业的发展涉及维度之广、专业之深是有目共睹的,宏观的可以涉及大气、生态等领域,微观到基因、蛋白质研究;领域宽泛到除传统的农业、生物、化学材料外,还包括信息、物理、工程、制造等领域,使得各类专业人才需求巨大。人才的引进培养中,“引什么,怎么引,引来怎么用”就是基层政策制订、执行者亟待思考的问题。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结果无非成与败,我们当然不能在冒进思路下“乱作为”,也不能在风险并存的面前畏惧,禁锢了人才创新创造机制的激发。基层人才政策制订与实践者,应该开拓眼界,提升知识储备量,了解当下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具备农业科研创新风险的预见、防控能力,才能有效激发人才的创造积极性。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政策的作用对象过于片面化。农业科技人才一般分为农业科技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人才、农业科技实践人才,他们坚守在农科院所、农技推广站、农村农场、涉农企业奉献自己的劳动力。品种技术好不好,不应是试验田说了算,试验数据说了算,而应是农民说了算,产量说了算,品质说了算。农业科技实践人才是最能激发实用型创新创造技术的群体,然而有利的人才政策、资源配置却很少能惠顾到他们,这与我国农村的自主经营现状分不开,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归纳总结能力,不能把实用的创新成果理论化是硬伤,而农科院所组织管理有序,成果便于量化评价,相应的人才政策更能突显出效果。把“论文写在田野里,技术留在农户家”才是培养与激励创新人才政策的宗旨与真谛。真正的人才政策不仅引得来人、能培养人,还让人才能做事、有事做;不仅让人才有成果、有奖励,还让技术能利用、能收益。

2制约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制度因素

2.1职称评定实行终身制

职称评定实行终身制。职称评聘关系到从业人员在行业中、在组织中的荣誉与利益,是最能激发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尽管在政策中已经明确了评聘分开、聘用退出机制,但在实践中少有中高级职称降档次聘用的事例,除了业绩以外,论资排辈、群众打分也占了较大比重,使得人才聘用掺杂了许多“人情世故”等非理性因素。创新型人才通常工作繁忙、业务繁重,不善于人际交往,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中,这些或将成为其考评时的短板。不以成果业绩为根据的主观聘用政策,无疑打击了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聘用的另一硬性指标——职称却没有同步走入退出机制,为聘用的不合理增加了更多可能性。解决职称评定实行终身制的短板,建议引入职称注册机制,给职称资格加上一个时效,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业绩作为评判标准,才能理顺评、聘关系,避免有些人依靠过去的业绩混日子。

2.2人才评价制度注重过往成绩

对人才的评价基于历史,不注重现在,更不放眼未来。人才评不好、评不准,就会错失人才,打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评价要特别重视未来,而不是停留在过去业绩,然而现行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还沿用传统的干部考核办法,更多注重人才既往的知识、业绩和贡献,关注更多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关注过去的人才评价制度可能在实践上更简便,眼下更能让人信服,但也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发。

2.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制度不完善

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科技创新的目的,也是激励科研工作创新的动力。成果的实现与收益,比证书和奖励更能证明创新的意义。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大多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完成,只有培育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流转市场,才能推动创新活动自发开展。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特殊性,无法得到合理的产权保护或者保护成本过高,成果复制过快,例如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新品种自主留种繁殖并且扩散,让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公益性质的无偿供给,打击了创新积极性。

3调动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的制度建设

3.1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创新风险保障机制

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农业科技成果风险保障机制应该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与成长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农业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农业科技的开发,涉及因素众多、情况复杂、面临风险巨大,整个农业技术创新过程还可能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因此需要在政策层面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减小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创新工作顺利开展。

3.2引导培养自由宽容的集体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培养创新科技人才,激发创新活力,还需要在政策舆论上引导培养自由宽容的集体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自由、民主氛围是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因为创新活动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多位专业人才组建团队,分工协作,创新活动群体智慧结晶,需要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氛围,理解求异思维,展现宽容态度。科研的本质就在于创造,创造意味着打破常规和标新立异,可能被冷落或奚落,尤其是失败以后,因此亟需在创新领域打造一种提倡争鸣的求异文化和宽容理解的行业风气。

3.3改革科研资源配置制度

改革科研资源配置制度。现行的科研经费基本上是财政供给,少有市场配置参与,这就决定了经费申请、项目支持不完全是需求说了算,而是管理者说了算。科研管理者对市场的预测与科研工作者对研究方向的判断,肯定存在差异,资源怎么配置才能让科研工作者心服口服,才能让成果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公平、公正、公开,不携带私货,不掺杂人际关系,杜绝创新研究中“乱创新、伪创新”的无意义活动,造成资源浪费。

3.4完善创新成果的认证制度

完善创新成果的认证制度,对新技术、新品种、新专利的认证,要保证公正、公开、择优、实用的原则,制订科学合理的认证方法,不以专家为准,不以权威为准,而是以实实在在的产量、品质、效益为准。对于有瑕疵的认证成果要开展纠错与清退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法坤.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6):57.

[2]王洪清.人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