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施工效果

施工效果

施工效果

施工效果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效果控制;分析

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所涉及的专业范围较广,包括土木工程学、美学、地理学等,其特点可概况为独特性、复杂化、综合性三点。虽然在设计阶段臻于尽善尽美,然而在付诸实践的施工过程当中,却往往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导致设计效果与施工效果脱轨。

1景观绿化工程施工中的效果控制――施工前期

在施工前期,控制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效果,关键在于编制效果控制文件、施工技术交底、施工物料封样等方面,具体如下:

1.1编制效果控制文件

根据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的特点,结合工程施工的客观规律,编制景观施工效果控制的相关文件。一般而言,景观绿化施工单位手上仅有的只是业主方所提供的施工蓝图与材料小样,在效果控制方面未能保证有本可依。所编制的效果控制文件多为A3彩图,提供图片索引功能,对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的用料、节点、注意事项等全部加以明确[1]。如采用不同的色块对不同的区域做出标注,印发所编制的效果控制文件给监理单位与施工方,以指导施工活动。

1.2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在对设计图纸加以深入明确与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就其中的技术要点难点问题陈列出来,随后由设计方、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协商制定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加深对设计图纸的理解与领悟程度,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展示出高度的灵活性,严格控制施工效果。处理设计方对施工方的作用之外,施工方在设计方进行设计之前,也可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勘察的情况下,向设计方能提出自己的要求与看法,经论证确认可行之后,可纳入到设计方案当中。同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方发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可与设计方协商,在征求业主同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设计方案。笔者仅以景观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土方开挖问题进行分析,若是地下室开挖,技术交底应当提出保留土方,将其作为种植土用以回填,节约施工成本与工期,达到艺术效果与经济效果有机结合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景观绿化工程的设计效果。

1.3施工物料封样

基于确保景观绿化工程能达到设计的整体效果的目的,设计人员一般会各区域的材料样板以供参考,施工单位即根据设计方所提供的材料样板采购施工材料,在对物料样板进行封样处理之前,必须要经过业主方与设计方共同确认,后续的施工活动均严格按照不同区域的材料样本进行对应的采购与使用。严把施工材料的质量关,必须要与设计要求相吻合,施工方需要做好材料的前期准备工作,防止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因材料数量不足而滥用存在质量问题的替代品,影响景观绿化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

2景观绿化工程施工中的效果控制――施工中期

在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中期,其效果控制的重点在于放线确认、比例确认、样板段确认等方面,以确保施工效果控制,具体为:

2.1放线确认

鉴于景观绿化工程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因而交界面也相对较多,包括有通信、自来水、电力、天然气等,因此必须要进行放线确认作业。整平基地之后,全部的构筑物以及节点等均需要设计方与业主方共同检验查收,以确保其科学性,如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控制目的,需要进行返工处理。除此之外,如果景观绿化工程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与室外的管道线路存在空间使用方面的矛盾,需要在全面权衡轻重的前提下,正确加以协调处理。

2.2比例确认

以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技术而言,做出高度逼真的三维图像不成问题,然而在空间的预测以及想象方面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鉴于此,在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期间需要以高度逼真的1:1框架为指导,制作任务由施工方担任,经业主方与设计方共同确认之后方才允许正式进行施工。

如我国某地的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其廊架位于中轴线之上,总设计高程为3.5m,所建立的1:1框架的空间尺度感并不理想,120m之内的空间尺度过小,比例严重失调,后将高程增加1.5m,即是总设计高程为5.0m[2]。该景观绿化工程存在一个标志塔,位于景观大道的南侧入口位置,总设计高程为17.0m,1:1框架建立的难度非常大,施工方拟经建立计算机三维图像,而不建立1:1框架,业主方与设计方经现场确认后不允,后施工方采用钢管为材料,搭建1:1框架。

2.3样板段确认

对于景观绿化工程项目而言,全部的景观元素,包括驳岸、道路、围墙、石块等,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1:1样板段铺装,规格为2500mm×2800mm。样板段铺装完毕之后,业主方与设计方共同检验查收,确认效果满意之后,施工方严格按照样板段进行全区铺装。铺装所用的材料全部由石材厂加工成型,在施工现场不允许进行加工,仅可作局部的切割与修正[3]。

在铺装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遵循“平”、“ 齐”、“ 整”三大原则,相邻普通石料必须要大于边缘处料石本身的三分之一以上[4]。在碎拼石材的选用方面,出于美观的目的,建议选用6―7边规格的石材,单块石材允许出现钝角,然而不可以存在锐角,避免出现通缝现象。

3景观绿化工程施工中的效果控制――施工后期

在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的施工后期,基于控制施工效果的目的,需要进行分项检验查收,确保施工方与设计方的合作密切,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效果[5]。一般而言,在施工中的后期阶段,其验收的重点在于施工完成至70%的验收、硬景验收、全面竣工验收三个方面,具体为:

3.1施工完成至70%的验收

当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完成至70%之时,其景观绿化已经基本定型,剩下的只是局部修饰施工,基于控制施工效果的目的,此时需要组织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共同进行检验,若发现整体的施工效果与设计图纸效果相去甚远,未能充分迎合预期效果以及体现设计思想,可要求施工方进行调整与修正,避免将存在的问题延续至全面竣工之后,加大施工效果控制的整体难度。

3.2硬景验收

所谓的硬景,即是树木、行道等景观元素,在硬件施工完成之后,施工方可组织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共同进行检验,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结合业主方的建议,对现有的硬景进行调整,遵循设计方所提供的变更图纸,严格控制施工中的整体效果,避免效果控制措施流于形式。

3.3全面竣工验收

当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全面完成之后,再次组织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共同进行检验,综合上文所述的各项内容,验收的内容包括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如施工效果与设计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无法达到预定的设计标准,在排除设计方案本身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要求施工方进行返工处理,确保景观绿化工程施工中的效果控制。

4结语

景观绿化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效果控制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业主方相互理解,协调合作,将整个施工过程细分为前中后三个具体的阶段,实现精细化的效果控制,以保证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效果与设计效果高度吻合,提高景观绿化工程的实用与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剑虹.景观绿化工程施工中的效果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07:99-103.

[2]李明泉.深圳水利工程配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监理过程的重点与难点控制分析[J].现代园艺,2012,11:70-71.

[3]林海钦.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品牌,2014,05:89.

施工效果范文第2篇

关键词:堤防工程;施工保障;应用措施;效果分析

堤防是世界上最早的广泛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工程。堤防工程是指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也是抵御河水的一道主要屏障,尤其是在每年汛期河水上涨的时间段内,堤防工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防水作用。进而,筑建堤坝是预防洪水泛滥,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汛期来临时,降水量大,河水水位升高,正是堤防工程工作的重要时期,因此,堤防工程建设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汛期前,完成工程建设使堤防工程具备高强度的防汛条件。本文通过分析堤防工程建设的施工相关问题,对堤防工程高强度保障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工程概况及其面临形势

我国历史上的堤坝防洪标准普遍偏低,常常在汛期发生破堤行洪的状况,频繁的洪灾和灾难后的重建家园给居民带来了很多伤痛的回忆和沉重的负担。所以,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抗灾能力,堤防工程是必须提上日程的工程项目。堤防工程的工期一般为汛期前的一到两个月,所以为了在较短工期内完成繁重的任务,施工单位通常会采取高强度的施工方案。

二、高强度施工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的施工M织

施工顺利完成的基础就是施工单位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在堤防工程施工建设前,施工单位应该挑选具有优秀专业知识的管理者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施工质量监督部门,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组织,以达到能够顺利安全的完成施工工程建设的任务。组织内要协调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系统,实行责任制分工,并且要将责任细分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身上,使每个分项目内的每位施工人员明确个人任务,工作中做到相互协作、无缝衔接,让工程项目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总之,只有组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的高强度堤防建设要求。

2、设备和材料的充足

施工的基本保障就是设备和材料的充足。在大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测算,按照预期的目标来确定挖掘机、推土机、装卸车等机械设备的最佳配备数量。项目进行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进程和道路承载能力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达到设备使用最优化的效果。为保证设备准确高效的运转,施工时需要确保油料的及时供应,所以施工单位可以与石油公司协商并签订供油协议,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立临时油库的站点来解决问题。

3、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

不论哪一种工程,施工道路都是保证其安全性和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堤防工程,施工道路亦是如此,它不仅是"进度线",还是"安全线",确保施工道路的畅通既可以提高施工运输效率又可以确保施工运输的安全性。事实上,很多施工道路的强度都无法达到承载高强度作业的要求,所以在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加大施工道路的整修力度,首先,在建筑群和取土区之间,需要修筑一条高强度、耐碾压的双向道路;其次,在堤脚处最好修建循环车道,将重车和空车的车道分开,尽量避免车辆交叉行驶的情况,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并可以提高运输效率。施工过程中,施工道路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可以投入合适数量的小型挖掘机和洒水车,保证施工道路的可持续使用性。

4、运用科学的施工手段

运用科学的施工方式是保障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在一个施工工程的过程中,默契有序的配合也是保证施工质量和速度的重要内容。所以、为了缩减工程完成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时可以将工程的总体分成同等的几个施工段,这样也可以解决施工期间的交叉干扰问题。这样在每个小的施工段内都可以进行流水作业,施工人员只需要负责小段内的全部施工项目,其中包括:取土、清基、填筑、挖筑排水沟等项目。每个施工段根据实际需要编排一个施工小队,每个施工作业的小队再具体的分成小组作业,这样的分工方式规范合理,还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调整施工人员分配,使施工人员高效合理的分配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这样的动态管理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施工作业的工作过程。

三、应用效果分析

在堤防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堤面通常会随着填筑高程的升高而越来越窄,这样会使施工车辆的掉头行驶和碾压作业变得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施工工程的正常作业,拖慢正常作业进度。所以为了保障工期内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完美解决以上问题,在确保施工质量的情况下 ,首先,施工单位可以先完成除去预留的老堤坝顶部的施工道路外下部的堤防加固工程,并且保证土料的储备量;这样施工时,施工车辆可以利用老堤顶部的道路作为运输道路,完成土料的储备工作以后,再对老堤顶的道路进行拆除和分层,填筑至与新提防同高度处,并保证严格控制其和背水面提防的搭接质量;最后施工人员将所有挖掘机的设备集中进行翻运工作,使用备好的土料进行高程部分的分块提防填筑作业。

这种施工方案,不仅可以加快施工的进程,又可以在不断地翻土过程中降低土壤的含水量,达到度汛目标又合理的达成规范的要求,并提高了作业的碾压质量。但是这种方案的实行需要各个项目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与协作,对施工人员的默契度要求极高,与此同时对于搭接部位作业质量的要求也极高。堤防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不安全生产因素,而抓好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任重道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沿袭世世代代的抵御洪水的方法。在堤防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在承袭祖先丰富治水经验的同时,还要大量运用现代化的防洪技术和手段,让科技成为堤防建设的有力武器。机械化施工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长江堤防建设中的广泛运用,是铸就堤防"铜墙铁壁"、确保江水安澜的重要保证。

结语:如何在高强度的施工下,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质量是提防工程作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探索行之有效的高强度施工方法,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系统,使施工人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安全质量生产的重要意义。提防工程虽然看起来结构简单,但是施工作业的条件复杂,影响工程质量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只有认真按照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施工,严把工序质量关,才能最终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河道护岸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纠正.堤防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实例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02)

施工效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砼构件 工艺创新 外观 镜面效果

一、概述

在混凝土工程中,砼构件的外观一般存在着气泡、露砂、缺角细裂缝等缺陷,其抗风化、抗碳化程度低,不仅影响了砼的耐久性,而且突出表现在表面粗糙,外观工艺相对较差,影响了砼的美观。不少地方为了达到美化工程,提高砼外观质量,对砼结构的外露表面进行了二次处理,但易剥皮脱落,未使砼的生产工艺得到根本性提高。随着砼施工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在同等条件下,砼表面不仅达到镜面效果,砼的强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处试验室经过30余次试验,并在*市*东路立交桥东标段工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总结探索出改善砼外观质量的施工方法,投资20多万元,从方型立柱入手,经过六次试浇,终于取得了成功,使砼施工在传统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技术上有了新的改进,开创了砼表面镜面效果的先例。

二、砼构件表面缺陷剖析及对策

2.1 砼构件表面缺陷成因分析

根据施工经验总结,砼构件外观质量存在的缺陷,其主要成因是受砼的原材料,配合比的选择,外加剂与脱模剂的配伍,以及选用的模板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通过优选砼原材料及外加剂来改善砼性能、通过优选模板来解决表面的平整度、通过改进脱模剂使砼表面具有光洁度等一系列方案,才能实现砼表面的镜面效果。

2.2 砼原材料及外加剂对成品构件的影响及其对策

(1)水泥。实验表明,如果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标号砼,则会使水泥用量过少,W/C增大,使用过程中砼表面因起砂而失去镜面效果的意义,如果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标号砼,则会使水泥用量加大,砼收缩变形增大,直接导致砼表面微裂缝的产生,更谈不上砼镜面效果的问题,因此,合理选用与砼环境和砼强度等级相适应的水泥品种及标号十分重要;目前市场上的水泥品种较多,但由于水泥的种类不同,其性能差异较大,由于水泥的生产厂家不同,同一标号同一规格的水泥富余强度也相差很大。我处在镜面效果研究时,经比较分析,认为*市地产32.5级水泥性能可靠、指标稳定,确认选用。为砼镜面效果创造了第一基础条件。

(2)骨料。根据有关资料和施工实践,我们对砼骨料选用问题作了探讨。①粗骨料最大粒径。从经济角度出发,粗骨料最大粒径大,砼混合料坍落度相同时,单位用水量可降低,从而可节省水泥用量,但随粗骨料最大粒径增大,强度呈下降趋势;实验证明,碎石最大粒径从20毫米升到40毫米时,立方体强度下降14%~17%,而较接近砼在结构中的实际受力状态的棱柱体强度提高约46%~51%。粗骨料最大粒径增大造成砼强度下降的原因在于粗骨料增大,使界面过渡层结构弱化,砼中原始微裂缝特别是界面缝相对也较宽较长。这种弱化同时也会降低砼耐久性,所以国内外许多学者建议,配制高性能砼(HPC)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毫米,中等强度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毫米。②改善级配集料。骨料级配合理,能满足混凝土最大密实度的要求;在抗渗混凝土中可以加入一定数量粒径小于0.15毫米的细粉料,不仅可以使混凝土更加密实,而且可以堵塞混凝土表面的毛细孔,但掺量不宜过多,一般其重量宜占骨料总重量的6% ~ 8% 。为此,我们确定:砂选用级配在二区内;碎石选用5—31.5的连续级配的石子,为砼镜面效果创造了第二基础条件。

(3)配合比中外加剂的确定。

控制用水量。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W/C增大即用水量增加,砼成型后表面气泡孔增多,会直接导致砼表面粗糙。因此,在保证砼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就必须解决砼和易性、流动性问题,而解决这二个问题的途径是:选用高效减水剂控制用水量、加大砂率,以增加砼坍落度。

解决砼和易性的理论基础是:加大砂率,就必须调整水泥用量;要保证水灰比不变,就应加入减水剂。

解决砼流动性的理论基础是:加大用水量或加入减水剂,以增加砼坍落度。而加大用水量,要保证水灰比不变,就必须调整水泥用量,但不经济;加入减水剂,一样保证水灰比不变。

通过以上分析,必须加入适量减水剂,而目前市场上减水剂的品种很多,我处经多次试验、比较和分析,确定选用:以萘磺酸亚甲基高级缩合物和特种保塑剂为主体的复合添加剂;①对于要求坍落度较小(40~70mm)的砼施工,配合比中掺JM-VI型减水剂;②对于要求坍落度较大(160~200mm)的砼施工,配合比中掺JM-II型减水剂;从而解决了缓凝、保坍、增强等一系列问题,为砼镜面效果创造了第三基础条件。

2.3 模板对成品构件的影响及其选用

用普通钢模成型的砼构件,在拆模后,砼表面的接缝和油污明显,平整度和光洁度差,也直接影响砼构件的外观和耐久性。因此,砼表面要达到镜面效果,模板的选用十分重要。实践证明不宜选用普通钢模,宜采用竹胶板或自制钢结构定型大模板;但钢模相对笨重,投资大,表面磨光度要求高,而竹胶板质地较轻,表面自然光洁,只要按砼构件的断面下料拼装即可,无需复杂性制作,投资相对较低。经比较分析,我们选用了以竹胶板为主,定型模板为辅的施工方案,为砼镜面效果创造了第四基础条件。

2.4 脱模剂对成品构件的影响及其研制

常用脱模剂,目前市场上的品种很多,它在构件砼形成中,易出现剥皮、脱落、露砂、锈斑等不良现象,直接影响了砼构件的外观和耐久性,为此,要使砼达到镜面效果,我们需要这样一种脱模剂:①具有最基本的脱模功能,②在砼构件成型后,表面必须高密度光洁,其平整度可与镜面玻璃相比,③砼构件成型后,在砼表面形成钢化型保护层,其硬度超过砼内在强度。围绕这一课题,我处经试验室多次实验,创造性地研制成以凡士林为主要原料的自制液体腊型脱模剂,集脱模、光洁、护面等一体,为砼表面达到镜面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称之为护面脱模剂。

三、砼构件镜面效果施工工艺

在分析了影响砼构件表面缺陷的原因,我们总结出具有镜面效果的砼其工艺原理:通过优选砼原材料及外加剂来改善砼性能、通过自制脱模剂使砼表面具有光洁度、通过改进砼施工工艺来克服砼表面缺陷等一系列工作原理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使砼表面达到镜面效果。

3.1 具有镜面效果的砼施工工艺,其工艺流程详见附表。

3.2 改进模板的施工工艺,是克服砼表面缺陷达到镜面效果的途径之一

(1)竹胶板和托架的制作拼装。是砼表面达到镜面效果主要因素之一。在竹胶板制作过程中,必须保证边线平直精致;由于竹胶板与托架的拼装是通过螺栓直接联接,因此,板架之间连接的关键是:钻孔过程中孔眼划线、对位准确,板面无划伤、无开皮、无破裂等不良现象。

(2)竹胶板制作拼装后的缝、洞处理。模板初步成型后,客观存在板缝和洞眼,在大模板中还存在模板接缝错角、线性差等不良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使砼表面平整、光洁、无明显缺陷,也是砼表面要达到镜面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所采取的方式是:A、在模板之间夹海棉,注意使海绵凹在模板平面以下 1~2 mm ;B、对板缝、洞眼压玻璃胶,且突出板面,待硬结后,再用刨口铲平,如此循环修补数次,直至表面平整;C、必要时可在接缝处贴透明胶带;D、缝、洞处理后进行第一次全面找补。

(3)竹胶板面的护面脱模剂施工。良好的涂层是砼表面能否达到镜面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上脱模剂要求按油漆工工艺进行操作:用漆刷或柔质的粗毛巾醮脱模剂均匀擦拭二遍,使护面脱模剂涂层达到平整、光洁,无流坠,无纹迹;操作过程中,小件模板在板外操作,大件模板脱脚在板上操作,并按由前往后,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护面脱模剂擦拭后,模板面必须出现腊面状态,如局部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返修,直至达到要求。方可保证镜面效果的实现。

(4)竹胶板安装。立模条件具备后,即进行模板拼装。安装前:要求对角缝夹海绵,防止漏浆;安装时,应尽量避免碰撞,防止板面被破坏;安装后:要求支架、模板稳定牢固,防止变形、偏位。

(5)验收找补。模板正面:要求平整、光洁,无划伤;角线规则,无缝洞;钢筋笼稳固,无颤动。模板背面:要求模板牢固,无隐患。验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全面找补。

(6) 拆模。为避免砼镜面效果被破坏,拆模过程中,应防止砼面被撞;个别部位要用107胶调制水泥进行处理。

3.3 改进砼浇筑的施工工艺,是克服砼表面缺陷达到镜面效果的途径之二

(1)砼浇筑主要包括:配料、拌和、运输、入仓、平仓、振捣、擦模、养护、试块制作等几个方面。

(2)配料、拌和:由于料场上层砂料与下层砂料含水率不一样,冲洗石子与未冲洗石子含水率不一样,配料时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砼加水量,严格按配料单控制W/C 。

(3)运输、入仓: 防运距过长砼离析,防超高砼离析。

(4)平仓均匀、层厚适中。

(5)振捣、擦模:由于欠振会造成砼表面不实,过振则会导致砼浆上泛,表面无浆而麻面;因此,①在振捣过程中,不仅要防止砼欠振和过振,而且要严禁振捣器振碰到竹胶板,以免影响砼镜面效果。②砼浇捣过程中,入仓的砼浆不可避免的要溅到模板上,并且有可能形成初凝,仓内操作人员如不清理,则会使先后不同时间入仓的砼发生离散,砼在脱模后,由于溅点砼凝结不牢而脱落,形成麻面现象,而影响砼镜面效果。为此,要求操作人员随着浇筑高度的上升、位置的变化、不断用粗毛巾抹去溅点,保持模板面清洁。

(6)抹面:应经过多次的反复抹压和收光。

(7)试块制作:砼镜面效果形成后,不适宜破坏性检查,所以在砼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置试块。

(8)养护:为避免砼镜面效果被破坏,拆模后,不宜用“水浇法”养护砼,要用聚乙烯薄膜将砼件包裹,以保持砼中原调和水不蒸发,形成自然真空养护。且在交工前应注意成品保护。

3.4 砼镜面效果施工注意事项

(1)砼构造柱的施工。宜将模板拼装后采用吊装法入模,安装前应在钢筋笼上口用麻袋或其它柔软制品将钢筋笼包裹,同时在立柱的棱角位置绑扎三角木,以防入模过程中,板面被划伤,从而影响砼成型后的表面镜面效果。

(2)钢筋砼保护层的布置。由于钢筋保护层的需要,施工中需要设置垫块,正常垫块采用方型结构,但其拆模以后的表面有明显的痕迹,为此对现浇表面砼宜采用月牙形预制砼垫块,对立柱宜采用圆柱体内空垫块,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表面斑迹。

(3)模板和托架有钢、木二种,但无论是选用哪一种材料制作,均应根据模板所在砼构件的部位和竹胶板的性能对其挠度进行验算,以防发生涨模。

(4)巩固措施。为确保达到施工工艺效果。项目部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巩固:①加强人员技能培训;②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原材料筛选、配合比优化、模板制作安装、砼浇筑振捣、养护等。

四、砼构件镜面效果的效益分析

4.1 效果评价

砼镜面效果的产生,相对于常规砼而言,不仅提高了砼的耐久性,延长了砼构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它具有天然大理石的观感,美化了环境,相对于贴面砖装饰的砼来讲也节约了投资。为此,无论从经济效益上,还是社会效益上来讲,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感观:砼表面色质均匀,具有天然大理石感观、砼表面光亮具有镜面效果。

(2)性能:高密度、抗渗、抗冻能力强。砼强度与常规砼相比提高15%左右;表面硬度可与钢化玻璃相比,抗碳化程度高。

(3)周期:由于砼表面无任何空隙、砂眼,抗风化能力强,其使用周期相对一般砼要长。

(4)质量:一次性成型,具有线性良好、无错角、表面平整、无色差等优点,其外观质量超过交通部JTJ041-89第10.10.7条(P141)和JTJ071-98第6.13.3条(P67)规定的施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

(5)经济分析:一次投资,终身享受,与面砖装饰的砼工程相比,较经济。

(6)适用范围:因其无需装饰即有天然大理石感观,广泛适用于水利、交通、市政、电力、工民建中:钢筋砼柱、梁、板工程。

4.2 应用实例

在*市市区×东路立交桥工程实施中,钢筋砼柱、梁、板表面均达镜面效果,其中:方型立柱698m2,盖梁1600m2,连续梁5780m2,大空板5280m2,节约成本153万元,砼外观质量均超过交通部JTJ041-89第10.10.7条(P141)和JTJ071-98第6.13.3条(P67)规定的施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工程交工验收会上,该工程获得94.6分的评定得分,被评为优良等级,并获得2002年度江苏省水利系统“优质工程奖”。

五、结语

实践说明,砼构件施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其表面能够达到镜面效果,其技术方案和改进措施是切实可行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能超过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突破了传统工艺,开创了砼表面镜面效果的先例,为砼工程运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桥梁工程》

姚玲森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4年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98

3、《结构设计原理》

叶见署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年4月

施工效果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施工;设计督导

0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月湖的景观施工设计完成后,对植物、搭配、配套建筑的尺度、灯具选型等多个方面反复研究,力求更加完善。例如配套建筑的尺度,在设计初期只考虑了建筑本身功能和美观,对周边景观的协调、植物的搭配无法得到真实的感受。在绿化形成一定规模后,与地形的关系才能有所体现。在施工前用简易的施工设施按真实比例搭建模型,在现场研究体量关系,最终确定建筑造型,真正做到让建筑与景观融合。对灯具、标识牌等也不仅考虑其功能性,更主要的是为景观服务,同生态效果相协调。

(6)对材料样品及施工样板的审核确认。设计督导会同甲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材料样品,施工样板进行认真地审核,以满足设计效果为目标。确认后的样品,样板作为后续施工的控制标准。1∶1尺度的现场实验样板,一直保留,作为所有施工人员应达到效果的标准样板,作为验收的对照。同时,现场所有未被认可的样板应被毁掉,以防与正确样板混淆。例如铺装的样板,从材质、色彩切割方式铺砌方法,留缝,收边收口及转角部位都要一一把关,从细部着手,保证品质。

(7)重视对施工环境的保护。经常在施工过程中,会认为施工环境保护是件小事,但设计督导专家却非常重视,一再强调,如施工道路尘土飞扬,使得植物叶片被尘土覆盖,不能呼吸,生长受到影响,她要求定时道路洒水;再如对已种植区要求用竹篱围护,防止其它工程施工人员在林中穿行、施工对树木造成伤害;现场出现的废弃饭盒,生活垃圾要求及时清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了外国专家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生命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正是这些优良的品质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

4 结语

一个成功的城市景观项目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凝聚了参与建设各方的智慧和劳动价值。这其中除 发展 商对项目的组织与掌控外,更重要的是设计与施工的密切配合,两者精益求精,精工细作的工作态度,两者有着共同的项目理想与追求。设计与施工取长补短,相互弥补工作中的不足,设计方走出办公室,深入现场解决问题;施工方要多走进办公室,事先深入图纸发现问题。在精心选择设计和施工单位外,本项目引进的设计督导对项目建设,对从设计到施工联系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值得交流的园林施工管理方法。

参考 文献

施工效果范文第5篇

摘 要:以连霍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为实例,研究了该工程的加宽设计、施工方法,并对典型断面的施工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新老路堤的沉降变形性状以及新路堤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速公路加宽; 处理方法; 数值分析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十分迅猛,地区之间交通量也急剧增加,已建的大部分四车道高速公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高度公路加宽工程顺势快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我国公路建设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的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施工。我国东部沿海省份高速公路加宽工程开展较早,已有许多研究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5],但这些高速公路大部分分布在软土地区,因此研究者主要开展了这类土质条件下的相关研究。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含有大量的粉土、粉质黏土夹层土;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高速公路很有很大一部分为山区高填方地段,这些都与东部沿海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有很大不同。因此,研究高速公路加宽对区域土高填方路基的变形特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横跨京广铁路两侧的高填方路基的工程,探讨加宽工程施工技术及方法,并采用数值方法模拟施工效果,提出施工建议,便于今后类似工程的应用。

2工程概述

2.1 工程背景

连霍高速横跨京广铁路两侧的高填方路基,路基断面在原有26m的路基的基础上两侧各加宽8m,加宽后路基宽度为42m。本文计算选取断面路堤高度为13m,在新老路堤结合处,挖除表层种植土后采用原有坡率进行新老路基拼接施工,考虑到新填路基对老路基附加沉降的影响,采用地基底部设碎石垫层+边坡预应力管桩,新老地基接合处均布设CFG桩的地基处理方法。

2.2 技术措施

2.2.1 开挖台阶

设计时考虑到原路面结构底基层在原硬路肩处未贯通,理论上其承载力较低,而且通车后将成为正常的行车道,因此路面加宽时,将原硬路肩的路面结构部分挖除,然后在此处采用挖台阶的方式进行路面加宽。鉴于原公路经近十年的沉降,路基的密实度较高,稳定性较好,为防止路基加宽施工期间影响道路行车,为此路基拼宽采用挖初种植土后直接按原有坡率进行台阶式施工。

首先对地表、原边坡坡面进行30cm厚清表处理,开挖第一层台阶后,在回填土夯实、碾压至原地表,然后进行桩基施工,桩顶标高低于地表25cm,便于施工。以后台阶开挖依次进行。

3建立模型

3.1计算模型

本文选取1个典型断面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对称性,只选取路基中心右侧部分建立计算模型,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实际情况,模型计算长度右侧为120m,计算深度取20m,计算宽度10m,边坡坡度在8m以下为1:1.75,8m以上为1:1.5。

3.2 土体参数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对于填土的处理,采用把填土当作新增单元参加计算,将填土折算成等效结点荷载进行计算,每层一次性填土0.8m,每层填土的荷载在每个荷载步的第一个荷载子步瞬时加载完毕。

3.3 管桩及土工格栅

按照设计施工要求的管桩和土工格栅布设进行模拟计算。桩体单元可以模拟桩与土的相互作用。格栅单元可以模拟与土相互剪切作用,土工格栅按照从台阶内缘铺设至拓宽路基的边坡处,并采用U型钢筋钉固定。

3.4 边界条件

针对路堤拓宽的实际情况,对边界条件作如下假定:地基底面固定x、y、z三个方向位移;纵断面的两侧固定y方向的位移;路的横断面有左右两个方向,由于高速公路是典型的轴对称问题,所以左侧采用水平方向的位移约束,右侧根据模型建立原则也采用水平位移约束;路堤上部为自由面,无约束。

4模拟结果分析

图2沉降变形颜色带从浅变深,表明数值绝对值逐渐变大。沉降量在新路堤部分比较大,在老路堤部分影响比新路堤较小,为盆行沉降规律。沉降量最大值发生在新路肩位置,在远离新路堤的地表,发生了少量的隆起,符合新老路堤相互作用的机理。

图3表明,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发生在新路堤的最外边缘处,最小位移发生在老路堤中心处,中间变化连续,影响范围主要围绕加宽路堤一定范围内,超出一定的距离,水平位移变化很小,位移曲线变化连续。

分别作计算断面的路面沉降、路面的水平位移、地基表面的垂直位移、地基表面的水平位移如图4~7所示。

图4表明:路面沉降规律为老路基沉降变化相对较小,而新路堤沉降变化相对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新土基相对较软,在新路堤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沉降所致。路堤中心沉降量最小,约2cm左右,最大沉降量发生在新路肩位置,沉降量约为8cm。

图5表明:在新路堤荷载作用下,新老路面的水平位移逐渐加大,但是新路堤的水平位移发展明显大于老路堤的水平位移,新路肩的水平位移呈最大值,约为3.5cm。

图6表明:在新路堤的作用下,老路堤中心沉降量向两端逐渐增大,对老路堤远端的影响相对最小,地基变形曲线呈“勺子”状,最大沉降量发生在新老路堤结合处的位置,最大值约为7.5cm,老路中心的沉降量约为1.9cm。

图7表明:在老路地基部分,大约在20m以内,地基土体发生负向位移即地基土体向老路中心线方向移动,20m以后土体发生正向位移并且逐渐增大,在接近新路堤中心位置水平位移接近0,其后又逐渐增大,符合路堤在加宽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机理。

5 结论

本文针对实体加宽工程,进行了加宽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路堤横断面上老地基处沉降量最小,整体上沉降呈现中间小,两边大;新路堤的沉降变化大于老路堤的变化,路肩处沉降呈最大值。水平位移逐渐增大,新路肩位置呈现最大值。

(2)本工程施工技术及方法较好的控制了新老路基和地基的变形,变形量在规定范围之内,地基处理效果较好。但需要加强新老结合处的地基处理,防止发生长期变形问题。今后也需加强加宽工程的长期沉降和水平位移的监测工作,以便检测施工效果长期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翔,刘松玉,石名磊等.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中的关键问题[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4):29-33.

[2] 贾宁,陈仁朋,陈云敏等.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理论分析及监测[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4):755-760.

[3] 章定文.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变形特性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