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摄影基础

摄影基础

摄影基础

摄影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测绘 航摄影像 正射影像图 地形图

[中图分类号] P62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21-1

航摄影像是航摄仪在空中对地面根据中心投影原理摄成的像片。航摄影像必须经过处理方可成为基础测绘的应用成果。航摄影像的处理主要是根据地物的光谱特性、几何形状和成像规律,从像片上判释出与像片影像相应的地物、地貌的类别与特性以及某些要素等的作业。本文主要就基础测绘中航摄影像在某些方面的处理方法作一些探讨。

1正射影像图制作

因为保留了航摄像片丰富的影像信息又具有地形图的特征,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制作正射影像图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当前一般采用的是数字微分纠正技术.对于航摄像对,可以直接通过像对解算像点的地面点高程,进而制作影像重叠区的正射影像。下面就利用单张航摄像片制作正射影像图的几种典型方法,作一些分析。

航空摄影瞬间,由行姿态不同,每张像片与地面之间的几何关系也是不同的。利用航空像片测制一定比例尺的地图,首先要恢复这种几何关系。对于单张像片来说,像点的空间位置和它相应的地面点的关系可以用一些特定的参数建立起来,确定这些参数就能恢复相互的几何关系,这些参数称为像片的方位元素。其中,确定摄影物镜(后节点)与像片关系位置的参数称为内方位元素,恢复内方位元素的目的在于恢复摄影光束;确定摄影中心与地面相互关系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有六个:其中三个是摄影中心在地面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是直线元素;另外三个是航摄像片(或摄像光束)在地面辅助坐标系中的姿态,是角元素。确定外方位元素的目的在于恢复摄影像片与地面的几何关系。当这些元素都恢复后,航摄像片与地面之间的固定的几何关系也就恢复了。

对于由多张像片构成的立体模型来说,恢复或确定其与地面的几何关系,一般分为两步: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1)相对定向是在仪器上恢复摄影瞬间构成像对的像片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恢复两个摄影光束的相对位置,使同名投影光线成对相交。相对定向后,就能够观察到立体了。两张像片构成的单独像对,只要转动左右两个光束,就能完成相对定向;连续立体模型的相对走向则要保持左光束不动,依次旋转右光束即可。相对定向后,就建立了自由比例尺的、方位任意的立体模型。(2)建立立体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测绘与实地相似的地图,这就要求把模型按着确定的比例尺和实际方位放置到大地坐标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绝对定向。

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是立体摄影测量中,根据少量的野外控制点,在室内进行控制点加密,求得加密点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缺少野外控制点地区测图提供绝对定向的控制点。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指用计算的方法,根据遥感像片上量测的像点坐标和少量地面控制点,采用较严密数学公式,按最小二乘法原理,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解算待定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区域网平差。按照构网的方法和平差单元的划分,区域网平差的基本方法有:航线法、独立模型法和光束法。

3基础测绘航摄中航摄影像处理应用实例

以某县规划区建设用地约30平方公里进行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为例,要求制作50平方公里县区航摄正射影像图一幅,30平方公里1:1000线划图159幅。

3.1空三部分

采用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加密软件采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AAT)及光束法平差软件(PAT-B)。

(1)相对定向: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定向,人工干预剔除粗差。当森林地区匹配点稀少时,手工增加匹配点。标准点残余上下视差q不大于±0.005mm,检查点残余上下视差q不大于±0.008mm。

(2)整体平差:基本定向点平面残余误差一般0.100 m,最大0.195 m。

高程残余误差一般0.160 m,最大0.245 m。区域网间公共点平面接边一般0.250m,最大0.336m;高程接边一般0.260m,最大0.407m。

本测区加密共分3个区域网进行平差计算,野外平高程点全部作为模型的定向点。区域网内部平差精度良好,区域网之间进行严格的接边,限差满足设计要求。

3.2航测数字化内业测图

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将加密成果直接导入建模。内业立体采集时根据影像上地物构像所形成的各自的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 如形状、大小、色调、阴影和相互位置关系等,来识别地物对象范围和性质内容,确定所有地物的轮廓特征。对立体判读有疑问的地物影像加注符号说明,供外业调绘时修改。在最后提交的采集初编图中,测定的点状地物要在其几何位置中心,线状地物连续,面状地物的边线连续且使图斑封闭。

本项目采用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据采集,生成*.XYZ文件,共完成159幅图。

利用CAD对地形图进行编辑,按照该测区的设计要求对地形图进行层色处理,按照调绘底图处理图面。在CAD中进行159幅地形图编辑。

3.4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当DEM生产后,可进行正射影像的制作。

(1)在批处理中生成多个像对的DOM。并对生成的DOM进行检查(变形、拉丝、重叠、划痕)。(2)DOM拼接。DOM的拼接我们采用适普软件公司的ImageXuite,因为它有很好的影像镶嵌功能,可以生成无缝镶嵌的影像,大大提高了影像(原始影像和正射影像)拼接的质量。(3)DOM修饰、调色。成图后用PHOTOSHOP对图幅有划痕、变形的进行修饰、调色。(4)图例整饰。在整个区域内,主要道路、河流用0.2mm的实线画出并标注名称;重要单位(如县委、县政府等)在其实地位置进行注记表示。(5)DOM图廓整饰。根据项目技术要求不同的数据格式,采用不同的软件进行整饰。即在拼接好的图幅上加图名、地名、图廓、结合表及图内说明文字。(6)DOM数据输出以及打印成图。

4结论与总结

基础测绘中,航空摄影图像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后方能形成基础测绘的应用成果。本文主要就航摄影片加工处理的应用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实际测绘工作中,对加工处理后的图像仍需进一步做质量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形成最终的成果,加以应用。

摄影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好看簿;《摄影基础》课程;web2.0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147―03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web2.0技术开创的平民化的技术应用局面,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进入大学教学领域,扮演了延伸课堂教学环境、分享网络资源、组织在线交流等积极的教学辅助角色。教育技术专业的《摄影基础》课程教学与“好看簿”技术的整合正是其中的一个应用典范。在《摄影基础》课程教学中充分应用“好看簿”技术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解决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衡、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难以形成良好视觉素养等问题,为该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对教育技术专业《摄影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作为起点,并结合“好看簿”平台的优势,探讨了在《摄影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好看簿”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实践方式。

一 教育技术专业《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的飞速发展,为“视觉文化”时代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物质基础。被称为后工业之父的丹尼尔•贝尔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1]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摄影基础》课程,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使学生能掌握常用的摄影技术和一般的摄影艺术知识,以满足未来教学中视觉创作的基本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课程教学中缺少优秀摄影作品的欣赏平台

欣赏优秀、经典的摄影作品,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直观上感受到由于技术参数的设置不同而得到的不同拍摄结果,能够看到在不同情境中摄影者是如何拍摄优秀照片的;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从这些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如果遇到类似的场景或情况,我如何拍摄呢?在传统教室环境中,教师的工作重心往往在于理论知识的讲授,由于时间的限制很难将大量优秀作品呈现于课堂之上,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能接触到的摄影作品相对较少;而网络上的摄影作品虽然数量巨大,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很多摄影作品缺少必要的技术参数和拍摄背景的相关说明,这使得初学摄影的学生很难获得优秀的资源并将摄影作品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得学生眼里的摄影课程成了一门纯粹的理论课程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

2 课程教学中缺少摄影作品的展示平台

对学生拍摄的作品及时进行展示,学生可以在相互观摩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将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在《摄影基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往往都是“孤芳自赏”,他们很难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或者仅仅是浏览,很难了解大家拍摄的整体情况,使得学生的摄影学习成为一件相对封闭的事情,缺乏必要的基于作品的交流,导致学生的拍摄水平很难提高。教学过程中缺少摄影作品的展示平台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无法进行。

3 课程学习中缺少摄影作品交流的平台

《摄影基础》课程中的交流往往是以优秀摄影作品或学生摄影作品为载体展开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优秀摄影作品的分析大多是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根据理论知识讲解的需要,分析作品中包含的理论知识成分,对于其他知识涉及的不多,而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听为主,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很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作品的分析,往往是对学生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的分析与讲解,展示最好的作品,分析共性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该方法效果不够理想,一是因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展示的学生作品非常有限;二是因为大量的学生作品无法获得点评,学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哪里。

二 利用“好看簿”优化《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好看簿”网站创建于2007年,是一个用照片记录生活的社会型软件,它通过“上传-记录-分享-保持联系-隐私保护-浏览”六个环节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利用图片、文字和声音进行网络日志写作与交流的在线空间,使用户可以极其方便地融入“可读、可写、社会化”[2]的网络世界。应用“好看簿”优化《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技术与人文两个方面。

1 利用好看簿优化《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的技术基础

好看簿综合了网络日志与图片处理两大功能,满足了摄影学习者对读图与理论理解两个方面的要求,用它支持并优化《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图文并茂的资源呈现形式

在好看簿中,作者可以脱离单纯依靠文字进行叙述的抽象化资源表达,也帮助学生避免了仅依赖“读图”获取信息的弊端,而是将图片与文字有机整合在一起,让作者可以很方便地记录下发生在照片后面的故事,讲解图片所表达的含义;而浏览者则可以获得来自“抽象+具体”的媒体体验方式。

(2) 绘声绘色地资源交流途径

无论将哪种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其必须关注的一点就是如何满足学习者不同的认知风格需要。对学习者而言,最常见的风格包括视觉型与听觉型两类,而依靠图片、文字进行讲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视觉型学习者。在好看簿中,除了具备图文并茂的呈现功能之外,还能利用“录音”功能为其增加了绘声绘色的资源讲解。教师也好,作者也罢,可以在好看簿图片日志前为每张课件或图片进行声音讲解录制,为学习者创建一个虚拟的在线听课环境,可以极好地扩展课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利用好看簿优化《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的人文基础

摄影是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体,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为他们搭建一个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好看簿”提供的人文基础主要体现在合作与写作氛围的构造上,在“好看簿”中,“故事”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完成学生个人作品展示,使学生在虚拟平台中听到更多人对于作品的评价,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好看簿”中的“活动”功能则可以帮助我们成功的实施主题式教学,使学生在相对稳定的活动结构中进行学习和活动。

三 利用“好看簿”优化《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将好看簿带入教育技术专业的《摄影基础》课程教学,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特点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好看簿提供的功能中找到可加以利用的功能,使之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以上两点,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进行《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申请了“好看簿”空间,地址为:省略/user/96287/,并以此为平台进行了技术支持教学的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好看簿工具优化《摄影基础》课程教学。

1 利用“好看簿”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

照片以及对照片的分析是摄影教学的构成元素。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往往更多地把重点放在理论的讲解上,而缺乏通过实例对理论的内涵进行讲解。对学生而言,摄影成了一门理论课程,自己在实验课或课余时间完成的作品只能作为“纪念”保存下来,既难以听到其他人的评价,又难以通过作品建立对摄影的兴趣。在实践中合理利用好看簿中的“故事”“活动”以及“小组”等功能将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方法如下:

(1) 用摄影作品作为实例,支持课程教学

摄影基础课程需要大量的照片为理论学习做支撑。通过好看簿,教师可以提前收藏或上传有价值的摄影图片,用作讲解案例或者作为实例供学生欣赏。在好看簿中,照片不仅能以幻灯片的方式浏览,也可以用3D画廊的方式浏览,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再加上生动的解说和互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 课堂上讲解讨论学生习作

把学生的作品上传到好看簿小组的作品展示空间,教师与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评论,打破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实现了网络环境中的异步交互。学生不仅交流了彼此的看法 ,还体会到了交流的乐趣,无形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习作讲解课上,教师直接打开好看簿,根据大家的评论进行有针对的讲解,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这种方式能够给学生增加新鲜感,弥补了课件单一效果的不足。能够与学生更加贴近,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同学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创作欲望被激发,兴趣得到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授课方式。

(3) 提供丰富的优秀摄影作品,帮助学生体会到摄影学习的乐趣与美的享受

摄影是一门心灵的对话,需要学生浏览大量优秀的作品体会其中的韵味。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刚接触摄影的学生似乎很难找到哪些资源是优秀的,哪些是必须浏览的,以及该如何去欣赏一幅照片。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依靠好看簿展示国内外优秀摄影家的作品以及历届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并配之以文字说明,分析这些摄影作品的创意构思、构图形式、影调色调的控制、光圈快门的使用技巧等。通过对大量优秀摄影作品的分析,学生可以尽快掌握解读影像的技能,提升对影像的敏锐的捕捉与感受能力,从优秀的摄影作品中学习摄影大师们的创作思路以及拍摄的经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大量优秀摄影作品的欣赏,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审美意识,提高其审美能力,增加他们的艺术修养,开拓他们的思维,为他们在进行摄影创作时增添灵感。不同时代的摄影作品还可以使学习者了解不同时代的拍摄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3]。

2 利用“好看簿”构建网络合作学习共同体

摄影是一门交流的学科,其中包括作者与浏览者通过作品的交流、浏览者之间针对某个作品的交流以及作者与自己思维的交流等各种复杂形式。作为初学者而言,摄影是一门充满变数的课程,他们更需要在与其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如何欣赏一幅照片,如何评价一幅照片,如何形成自己的摄影风格。在好看簿中,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个人作品上传到好看簿空间,到学习小组中参与评比交流活动;教师定期到组内进行查看,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小组成员以真实姓名注册,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都实现了沟通透明化,建立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同学们在互评中体会了交流的乐趣,增进了共同体的凝聚力,摄影的兴趣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培养,创作的热情也被带动。

(1) 利用“故事”模块,支持虚拟平台中的作品讨论

在实践活动中,共同体的管理员可以把同学们的代表习作利用“故事”上传到小组空间供大家在组内欣赏和讨论,学生也可以利用好看簿发表故事和文章,收藏故事(与摄影有关的)。在好看簿支持的共同体中,学生和教师可以探讨摄影知识、摄影师、摄影器材、最新摄影比赛等与摄影有关的话题,营造了浓厚的摄影学习氛围;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大家互相探讨查找资料,最终得到正确结果,或留言等待教师的解决。因为是异步交流(发表留言),或同步交流不见面(实时聊天),好看簿里没有课堂的紧张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好看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共同体活动的机会,他们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得知识,培养个性,增强对学习摄影的兴趣。

(2) 利用“活动”模块,支持虚拟平台中的专题讨论

摄影教学的实践部分由许多特定的专题构成,如“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如何”、“春天的脚步”专题摄影、“专业实习摄影展”等,这些专题在组织中要求学生围绕同一个专题进行创作。好看簿中的“活动”模块可以很好地承担起组织虚拟专题讨论的责任。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按规定时间上传至活动区域,一个虚拟的、大容量的在线影展就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除此之外,好看簿提供的投票功能,使作品在展示的同时具有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增强了学生参与摄影活动的积极性与动机。

四 结论

摄影是一门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学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web2.0技术的逐渐成熟,利用技术支持课程的教学过程,扩展课程的教学空间,分享课程的教学成果已经成为课程改革不得不面对的趋势之一。利用好看簿支持教育技术专业《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较好地将技术的优势与课程的特点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该门课程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 徐美仙,张学波.多维视角里的视觉素养内涵,视野及意义[J].开放教育研究,2004,(3):31-33.

摄影基础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以摄影基础课程特点为切入点,探索了摄影基拙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使多媒体教学手段更科学高效的运用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以促进摄影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优化摄影基础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摄影基础是教育技术类及相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以影像技术和艺术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要掌握现代摄影的工具、摄影用光艺术、摄影曝光艺术、摄影构图艺术、摄影创作的主题意识等摄影艺术创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技巧,运用摄影的思维活动,进行摄影创作。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良好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和逐步扩大的摄影教学内容,使得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的需求。所以,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摄影基础教学设计的关键,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培养学生视觉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可采用图片、语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对知识达到更好的理解及更长久的记忆效果,使学习者在抽象文字符号外,还能有视觉、听觉或触觉等多种知觉的学习。

    二、准确把握摄影基础课程特点

    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性强是摄影基础最突出的特点。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方式,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原理、方法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实践观念,注重美感的思维形式和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方法的训练,注重培养审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摄影基础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人门课程,是基础通向专业技能的重要媒介,兼有“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它综合运用各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写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从策划、构思到拍摄命名的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要懂理论,又要有实践。在摄影基础教学中,应强调审美观点、综合能力及实验技能的培养,并注重联系实际拍摄过程,着重基础,力求创新,增强专业适用性。

    摄影是一门科学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形式,强调视觉性是其又一个重要特点。探讨摄影的表达方式和视觉力度拓展主体意识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摄影语言、新的摄影方式正是视觉文化的基础。视觉素养的高低对个人总体能力的提高与专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把摄影作品的多样性表达出来,使其体现出传达性与表现性的本质。学生才能在摄影课之后利用摄影的特性,来为其视觉性服务。

    结合摄影基础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几大优点:一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是在较少学时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摄影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讲授抽象、费时等弊端;四是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摄影基础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多元化摄影人才和从事摄影艺术研究及创作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应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并培养其创造性。但是,纵观我国当前摄影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十数年前的水平。传统的摄影教育偏重于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摄影实践与摄影理论不能完全融会贯通,缺乏对现代摄影理念的传授和教育。因此摄影教育应孕育出新的创新思维,将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借助于新型的现代教学手段以保证中国摄影教育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乃至与世界艺术教育接轨。在摄影基础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把两者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扬长避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但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应注意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扬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应当是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多媒体教学能使摄影基础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和直观具体,而好的板书有提纲掣领的作用,还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以完成对知识的整理和总结,是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补充与完善。比如在总结传统相机与数码相机的区别时,第一个班级的教师已经用电子表格把框架制作好,以pp7,的形式直接将结果展现在学生面前,没有画表格的过程。而第二个班级中,当教师在黑板上绘制表格时,学生也在自己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表格,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和黑板上的相印证,师生交流互动良好。显然在这个环节中,手写的方式在黑板上呈现比电子ppt直接呈现更加适宜其效果更好。

    2.依据课程特点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集声、画、图、文等于一体的各种信息表现形式,但要依据课程特点,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认知角度,以知识构建、教学互动、学生为主体为基本要素实施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应具备教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教学课件是根据教学目的及教学需要而设计制作的,简单实用、突出重点、弱化难点是设计制作的原则。所以课件制作应以课程体系结构为切入点,重点解决好教学内容的总体安排,教学单元相互间的逻辑关系等;摄影基础涉及的素材较多,制作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各种素材,做到深人浅出,生动有趣。如相机的基本操作,对焦、曝光等重点、难点内容,可采用动画演示,摄影构图,需要大量典型的精美图片来直观的展现构图的形式,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更好地理解知识,进而引出结论。

    教学课件在制作时切忌过分华丽,因为过多的声音和动画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进而忽视内容的学习。画面应突出重点,要做到内容及形式的有机统一。如对课件中文字、图片以及动画效果等要做到合理搭配,使页面的视觉效果美观而和谐,以达到传递教学内容的最佳效果。此外课件制作应设计灵活的对话形式,开发交互性强的课件。这就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将教材划分为若干个知识块,找出各知识块之间的关系,并设计好各知识块之间如何跳转,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交互响应形式。

    课件制作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特点,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根据知识内容实时更新。要充分体现出多媒体课件表现力丰富、信息量大、知识点密集等特点,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

    3.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课件修饰过多,不能突出重点;不具有教师教学艺术的整体性,不能随机应变等。所以教学实践中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握课件的使用技巧。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好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努力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师生间的互动即教学相长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学互动。比如在讲摄影用光时,可以先观看一系列同一个景物的不同用光效果精美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光线变化后的拍摄差异,很快地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经验,激发起了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用光的特点,教师总结点评,最后展开对内容的讲解。所以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不应一味的灌输,还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启发、提问、组织讨论及点评等,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一方面,由于摄影基础教学内容涉及的图片素材多,课件信息量大,有的学生注意多媒体的观看,而忽略了所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过分注重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对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是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是否强调了教学的重点,是否给予课堂教学的“留白”等考虑不够,其结果是既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注意力,又削弱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多媒体课件,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技巧。

    4.优化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气氛。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是教授过程的主体,其相应的客体是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被多媒体软件所取代。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视觉与听觉带来刺激,并把学生带到无限的探索与想象空间,便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地活跃思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结果的机会,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自由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比如在讲人物摄影拍摄方式后的小结:先总结摆拍、抓拍的操作要点,然后由学生分享自己采用不同拍摄方式时的经验。学生们踊跃发言,是一种自我学习与交流学习的极好方式。学生能从不同方面总结,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是教师无法替代的。

    此外,摄影基础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应注意利用网络技术的传播功能、注意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等其他一些问题。总之,运用多媒体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摄影基础范文第4篇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3.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4.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5.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6.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7.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8.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 绿 )、蓝。

9.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 发光时间 ( 极短 )、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10.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 较高的快门 )速度。

11.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 清晰地结像 )。

12.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 变焦 )镜头。

13.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 方向 )、不同的高度。

14.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5.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6.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39. 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边(薄)的透镜,起到使光线(汇聚)的作用。

41. (黄色)明度,(紫色)明度最低。

42. 黑白胶卷冲洗的主要工序是显影和定影。关键是( 显影 )。

43.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 景深小 ):光圈小,( 景深大 ):

44.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与影像的( 色彩 )。

45. 快门的作用是控制进光时间和影响成像的( 清晰度 )。

46. “DX”的含义是指( 胶卷资料暗码 )。

47. 滤色镜可归为三大类:彩色摄影滤色镜、黑白摄影滤色镜、( 黑白彩色通用滤色镜 )。

48. 常用摄影充电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

49. 二度空间,只有(长度)和(宽度)。

50. 拍摄位置,即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

51. 拍摄点由拍摄(方向),(高度),(距离)三者共同确定。

52. 摄影常用电池按外型可分(纽扣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三种。

53. 常用摄影电池按结构可分为(单体电池)(组合式电池)(叠层式电池)三种。

54. 常用摄影电池按充电特性可分为(一次性电池)(多次性充电)电池。

55. 主光是在摄影布光时占(主导)地位的光线。又称(塑型光)。

56. 照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A档,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档。

57. 镜头的焦距值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是(标准镜头)。

58. 中画幅120单反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后背)三部分组成的。

59. 1英尺等于(12)英寸。

60. 120相机一般比135相机(大)。

61. 凹透镜分(平凹)(凸凹)(双凹)三种。

62. 光圈小,通光量(少)。

63. 135单反相机由(机身)和(镜头)组成。

64. 120单反相机由(机身)、(镜头)、(后背)组成。

65. 120双反相机取景时(左右相反),(有视差)。

66. 照相机主要的附件有(快门线)、(遮光罩)、(电池盒)、(闪光灯)等。

67.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8)月(19)日。

68. 手动对焦镜头用(MF)表示。

69. AF镜头是(自动)对焦镜头。

70. DF相机是135(单镜头反光)相机。

71. 广角镜头焦距(短),望远镜头焦距(长)。

72. 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一般用(MC)表示。

73. 红色安全灯是洗,放(黑白)照片时的安全灯。

74. 感光度标志的国际标准用(ISO)表示。

75. 防紫外线滤色镜是(UV)镜。

76. 3号黑白放大纸比1号黑白放大纸(反差)大。

77. 枕形畸变是(长焦距)镜头产生的。

78. 桶形畸变是(短焦距)镜头产生的。

79. 黑白胶卷的冲卷配方是(D76)配方。

80. 黄昏属于(低)色温,偏(暖)色调,色温在(3200)K-(3400)K。

81. 荧光灯属于(高)色温,偏(冷)色调,色温在(6000)K-(7000)K。

82. 彩色正片又叫(反转片),冲洗工艺为(E-6)。

83. 色彩的三要素分别为(色别)(明度)(纯度)。

84. 黑白相纸的冲卷配方是(D72)配方。

85. 两边带齿孔的胶卷是(135)胶卷。

86. 后面带纸背的胶卷是(120)胶卷。

87. 双镜头反光相机用的是(120)胶卷。

88. 135相机的标准镜头是(50mm)

89. 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改变焦距的镜头称(变焦镜头)。

90. 中国制感光度制式用(GB)表示。

91. 尼康相机是(日本)产的135相机品牌。

92. 镜头焦距用(F)表示。

93. 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M档,是(手动控制)曝光模式档。

94. 凸透镜共分(平凸)(凹凸)(双凸)三种。

95. 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是(焦距)(物距)(光圈)。

96.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97. 后景深(大于)前景深。

98. 光圈系数越大,光孔口径(越小)。

99. 1英寸等于(2.54)厘米。

100. f/8光圈比f/5.6光圈(小一级)光圈。

101. 黑白胶片的主要特性:(感色性)(感光度)(颗粒性)(反差)。

102. 胶卷按不同规格类型可分为:(135胶卷)、(120胶卷)、(110胶卷)、(126胶卷)等。

103. 我国出版的有关摄影的杂志有:(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像摄影)、(摄影世界)。

104. (机械)快门的耐寒度较高。

105. 过期胶卷会产生(灰雾度大),(反差降低),(黑白两个极调)受到损失的效果。

106. 数字相机的白平衡起(调整色彩平衡)的作用。

107. 在没有自然光的室内按室内(光源)的类别进行调整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除外)。

108. 120相机可以使用的胶片画幅的规格有(6X4.5cm)(6X6cm)(6X7cm)(6X9cm)等。

109. 135胶卷的标准底片的规格是(24mmX36mm)。

110. 变焦镜头的优越性(操作方便),(易于携带),(构图快捷)。

111. 标准固定镜头视场角在(46)度左右。

112. 数字相机的存储卡有(CF卡)(SM卡)(XD卡)(MS卡)(MMC)卡。

113. 光圈的作用是(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减少像差),(调节成像质量)。

114. 正面摄影的特点是(平面感强)(立体感差);属静止性构图,(画面呆板)不宜表现动感。

115. 色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

116.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缘(薄)的(凸)透镜.

117. 负透镜是中间(薄),周缘(厚)的(凹)透镜。

118. 焦点是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镜头)后相交于一点,这一相交点称为焦点。

119. 通过两个(折射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也称主轴。

120. 感光度是胶卷的(感光性能),数码相机上的“影像传感器”的感光度是相当于传统胶卷的(“感光度”)。

121. 数码变焦是在成像(CCD)影像信号范围内,裁取(一部分影像)进行放大,使(影像)充满画面的效果。

122. 爱德华 韦斯顿是美国摄影家,(F/64)小组成员;创作受(斯蒂格里茨)重大影响,摄影上独创(“摄影视觉”)观念,作品是典型的(高科技现代)摄影。

123. 静物摄影主要通过(构图)、(布局)、(光线)、与(影调)及(色彩)的处理来表现被摄体的(质感)、(立体感)及外在特征。

124. 新闻摄影的五个要素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什麽事件)、(为什麽发生)。

125. 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126. 当光圈,焦距不变的情况下,(物距)越大景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

127. 米吐尔是重要的(显影剂)。

128. 黑白摄影上,曝光不足负片(密度)达不到正常标准,使(影调层次)受损,(影像反差)也发生变化。

129. 滤光镜可用来校正(色差)。

130. 摄影用光造型的目的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既“真实感”和( 美感 )。

摄影基础范文第5篇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测绘航空摄影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测绘航空摄影,是指在飞机、飞艇等飞行器上搭载摄影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以民用测绘为目的的摄影、扫描等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的活动。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绘航空摄影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规定的职责,负责做好测绘航空摄影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测绘航空摄影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测绘航空摄影成果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实施相关测绘项目。

第六条 测绘航空摄影包括基础航空摄影和非基础航空摄影。基础航空摄影项目由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非基础航空摄影项目由项目出资人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第七条 基础航空摄影应当纳入全省基础测绘规划,相关预算应当尽量满足基础测绘工作急需,基础航空摄影所需经费从预算安排的基础测绘专项经费中统筹解决。

第八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本部门工作需要,按规定向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基础航空摄影项目建议。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报送的项目建议进行综合平衡后,编制全省基础航空摄影年度计划。

第九条 实施测绘航空摄影项目应当遵守《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在实施测绘航空摄影项目前,测绘单位应当向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

凡登记的项目已有适宜测绘航空摄影成果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议有关部门、单位利用已有的成果资料。

第十一条 测绘单位应当建立测绘航空摄影成果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测绘航空摄影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成果资料的质量。

第十二条 测绘航空摄影项目完成后,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将成果资料送军队有关部门进行军事保密审查。

第十三条 使用财政资金实施的测绘航空摄影项目完成后,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委托法定授权的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测绘成果质量检验;使用其他资金实施的测绘航空摄影项目完成后,项目出资人根据需要委托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测绘成果质量检验。

测绘航空摄影成果未经质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提供他人使用。

第十四条 使用财政资金实施的测绘航空摄影项目,由测绘单位向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成果资料;使用其他资金实施的测绘航空摄影项目,由项目出资人向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成果资料目录。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汇交的测绘航空摄影成果资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移交给测绘成果保管单位保管,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成果资料目录,促进测绘航空摄影成果资料的社会化应用。

第十六条 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应当依法建立测绘航空摄影成果资料的归档保管和保密制度,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成果资料的完整和安全。

第十七条 基础航空摄影成果应当定期更新。城市规划区的基础航空摄影成果更新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其他地区的基础航空摄影成果更新周期不超过5年。

用于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以及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航空摄影成果,应当及时更新。

第十八条 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航空摄影成果开发生产的产品,未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保密技术处理的,其秘密等级不得低于所用测绘航空摄影成果的秘密等级。

第十九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个人需要利用测绘航空摄影成果资料中含有属于国家秘密的基础测绘成果的,在利用前应当提出明确的利用目的和范围,报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其提供含有属于国家秘密的基础测绘成果的测绘航空摄影成果资料。

第二十条 向境外提供本省行政区域内属于国家秘密的测绘航空摄影成果的,应当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征求军队有关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使用财政资金完成的测绘航空摄影成果用于国家机关决策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应当无偿提供。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军队因防灾、减灾、国防建设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无偿使用测绘航空摄影成果。

除前款规定外,测绘航空摄影成果依法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利用财政资金完成的测绘航空摄影成果有偿使用取得的收入上缴同级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测绘航空摄影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测绘航空摄影成果提供、利用单位的信用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第二十三条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收到汇交的测绘航空摄影成果资料后未按规定移交的;

(二)不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

(三)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不及时、不依法查处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四条和第十六条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基础测绘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规定有关测绘航空摄影成果利用保密规定的,依照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