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创新教育

体育创新教育

体育创新教育

体育创新教育范文第1篇

要想提升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就要求教师在了解创新教育理念内涵的前提下,明确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强化创新教学理念在体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体育教学;理论;研究

21世纪人才战略的基本点在于创新,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式教学、培养创新式人才,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才能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社会希望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孩子快乐生活、快乐学习也成为创新式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1创新教育理念体育教学的基本内涵

创新式体育教学是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对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式的优化与探索,使学生从体育教学中感受到创新理念,培养出创新思想,继而成为创新式人才的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师生,每个学生在体育锻炼上均存在一定的发展潜力,并且都享有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的资格,因此,创新教育具有全面性的发展特征。创新教育理念还具有综合性,创新教育理念影响下的体育教学必须结合课内教学知识和课外体育训练,将学生的智力和体力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水平。创新教育理念影响下的体育教育不仅要在理论上寻求创新,其实践活动也必须具有创新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智力和体力上的进步,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实际目标。

2创新体育教学理念的落脚点

2.1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应注重思想的创新

对于教师而言,要冲破原有的教学禁锢,从思想上进行革新。教学方式由教学思想决定,教学思想上止步不前,教学方式上就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类历史数次的思想启蒙运动,都是首先从思想上进行自我解剖,进而创新出新的思想理论。体育教学的创新也要从教学思想上进行改变,突破原有的分数论思想,以新的思想面貌迎接教学方式的变革。

2.2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应注重技能的创新

对于创新主体而言,创新技能是其最根本的体现。教师创新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创新性技能包括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方面包括:信息加工能力、一般的工作能力及手动操作能力。创新技能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能否学习到创新技能是进行创新性体育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习得创新技能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教学的学习在其他科目上举一反三,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习质量。

2.3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应注重情感的创新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娱乐的状态中学习,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成为其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基础上,应进行情感上的创新培养,使学生不仅获得同学间的友谊,更能够从教师身上获得优秀的品德教育。情感上的创新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通过多种创新性教学方式,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4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应注重思维的创新

创新思维的形成对于创新性体育教学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也是学生养成创新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具有多个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想象力、知识结构等。在以上的几个方面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想象力。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没有教室的局限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加强想象力的提升,从而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性思维的产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创新性体育教学,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牢固,有利于多种信息的整合。

3创新体育教学理念的实施策略

3.1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性建设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搭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优秀的教师能够把“桥梁”打造得更加耐用、美观、科学,从而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有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对于整个创新性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应该坚持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

3.2转变教育观念

在创新性体育教学中,首先应该进行教育理念的革新。随着时代的巨大变迁,信息资源日趋丰富,需要对原有的教育进行深入改革,使创新理念注入到原有的教育理念中。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体育教学的效果难以最大限度得到实现,只有对原有教学观念进行创新性改革,才能激发课堂活力。体育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又能保证教学质量或分数的提升,还要兼顾学生的感觉与体验。因此,创新性体育教学要从教育观念的革新出发,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该从理论教学方面促进创新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身的综合能力,只有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力求寻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友爱及平等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朋友的身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

3.3创新性教学场景设置

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多种创新性游戏进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开发,避免游戏的重复与单调,使学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完全可以成为体育教学的服务人员,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创作、实验与执行,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实现思维的开发。从实践方面促进创新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理念的实际要求,从更新教学方法、课程安排、体育设备及教学内容上进行体育教学。在实际活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挖掘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作者:杨浩鹏 单位: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洪.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探析[J].科技风,2014,(11):74-75.

体育创新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特征关系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以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

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势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的影响,“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

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唯上、唯师、唯书”,反对的是“唯师命是从,唯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辨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辄指责、喝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

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那么,培养其创造新精神和能力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

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

再者,身体活动外在表现(技能)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生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3《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200005

4《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08

5《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山东教育科研200006

6《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江西教育科研200006

7《试论创新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8《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探索与求是200004

9《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吉林教育科学199908

10《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民教育200008

11《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天中学刊199904

体育创新教育范文第3篇

一、初中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未打破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但长期以来,初中体育教师教学前的初中体育课程设计都是围绕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程中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活动,缺少自主发挥的空间,在这种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失去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其次,部分体育教师教学时仅进行理论教学而没有实践教学。而体育锻炼是长期的,仅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并不能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也无法得到提高,体育课程就没有作用。

(二)缺乏初中体育教学资源

初中体育教学资源是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包括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械、体育教师的人力资源。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标准的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器械是保证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但很多学校由于对初中体育课程的忽视,体育器材不但严重缺乏,仅有的体育器材大部分零件也是损坏的,这样的体育器材并不能给体育教师上课带来帮助,也不能提高体育课程上课的质量。而在部分偏远的学校,体育教师相当缺乏,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也是其他课程教师教学的,难具备专业的初中体育教学知识。

(三)忽略对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培养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年龄、兴趣等不同,体育特长不同,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要进行分组教学。但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常常忽视了学生各不相同的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因家族遗传患有心脏病,就不能安排做耐力类的活动。由于很多体育教师没有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习惯,也就无法发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点及特长,不但难以实施分组教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也会挫伤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中体育的创新教学

(一)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应明确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时也应为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主动去学习,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并给予学生空间去尝试一些新的体育项目。例如,有学生喜欢跳健美操或者舞蹈的,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制合适的动作,丰富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二)开发初中体育教学资源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想要创新初中体育教学,就需要不断地开发初中体育课程资源。但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初中学校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严重不足,而体育教学项目又是多层次的。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初中体育课时,可以根据体育器材的特点来开发其他的功能用途。例如,接力跑的接力棒不但可以用作接力跑的传接棒,还可以用做学习哑铃操的手持器材、学习指挥时的指挥棒等。初中学校体育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与学生利用废旧物解决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在学习成长阶段,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兴趣及特长。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观察学生活动中出现的这种差异,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应呈现多样化,避免出现身体素质差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学习难度相同的体育项目等问题。再者,体育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比如,有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但是却喜欢篮球、足球运动,教师也要给予鼓励与表扬,只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并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进步,才能达到体育课程教学的真正预期目的。

三、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阶段,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要想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体育教师不但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并在创新教育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所喜欢的体育项目锻炼,让学生有机会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充分发挥潜能。而体育教师的引导还可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欣美.试析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9:206.

[2]周鸣.初中体育创新教学方法探究[J].创新教育.2014.32:219.

[3]黄碧珊.浅谈初中体育课的创新教学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4.08:107.

[4]张磊.基于创新角度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学研究.2014.02:131~132.

体育创新教育范文第4篇

多年来的体育教学课大多是体育教师作口头阐述和简单的示范动作,同学们照样子做或模仿的动作像就可以了,动作的原理并不明白,教师在这一点上也不会太重视或关注,只是传授给同学们即可了。因此同学们并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动作要领的要点,当然也就不注意动作是否规范到位了,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只是舒展了一下身体而已,起不到锻炼体能,增强体质的作用,其实是教学目的并没有很好的达到。因此针对以往的这种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下就需要体育教师进行改革,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即创新教育,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1)体育教师在作示范动作前要向同学们先讲明此动作的要领及要点,并讲解此动作的原理,旨在锻炼哪一方面的骨骼和肌肉以及这样的动作需要规范到位来做后可以增强同学们哪方面的体能素质,道理明了了,同学们做起动作来就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2)教师示范动作做完之后,可以让同学们分成小组来练习,5-10分钟后教师让每一小组推选出认为动作规范到位的同学来个小竞赛,让同学们来打分评出动作做的最规范的三名同学,老师再指定这三名同学作为全班同学的小教练来指导同学们更加规范的完成教学动作,这样以来,同学们各个跃跃欲试,信心十足,做起动作来都很认真,这就是教师抓住了中学生的表现欲和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来设计这堂体育活动内容的。在体育教学内容编排上采用这样小竞赛的教学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增强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以后也就不会把体育课当作是自由活动课了。

(3)教师利用一堂课的三分之二时间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之后,接下来可组织同学们进行一些小的游戏活动,让同学们感知到体育活动是快乐体育的宗旨,使同学们明白体育是终身的体育,体育锻炼是每个人需要自觉来完成的一项活动,不是别人强加于你的一项负担,体育是一项使每一个人快乐的健康的活动。

二、在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体现在教师主体地位的改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课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学习状态,因为是被动学习,所以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更别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发挥他们的潜能了。因此教师需要在新课改下,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授课主体地位,把体育课的教学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为同学们解放思想、释放压力,增强他们锻炼的求知欲和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现在的中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现状,为他们制定一系列适合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并通过精心地课堂教学设计来改变他们对体育课的偏见和不正确的认识,充分调动同学们对体育课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例如,在体育教学设计中,可将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大组,根据男女同学进行体育活动的差异来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有的男同学喜欢足球,教师就可以把喜欢足球的同学分成一组,进行兴趣训练。

而有的女同学喜欢打羽毛球则把这些同学细分成一组,仍然是进行兴趣训练。这样以来体育课成了同学们的兴趣课,同学们在完成体育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可以按兴趣进行活动,这样就真正的可以达到发挥自我能动性的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辅助者的作用,虽然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此有所改变,但却提高了同学们在体育课中的学习积极性,使体育课堂变得的生机且有活力。因为这一阶段的中学生处于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和接受度比较高的阶段,所以只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还需合理地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和体验,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进行符合中学生发展的体育竞赛或社会实践活动,去进一步开拓他们的眼界和拓展他们的知识范围,进而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素养水平。

三、总结

体育创新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高中毕业生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由于我国建设发展的需要,大量的职业技术院校开始兴办,逐渐成为社会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土,是为我国建设输送重要力量的一种途径。相比于其他的普通高校,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特色在于根据社会建设发展的需求培养专业人才,保证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牢靠、职业技能过硬,从而造就为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而通过体育锻炼才能获得的健康体魄是保证健康生活、社会顺利运转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职业技术院校也应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根据实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职业技术院校在体育教育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疏漏和缺陷,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教育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一门课程需要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以保证我国职业技术院校人才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建设发展的步伐。

1、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调查显示,肥胖人群越来越多、疾病多发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全民健身迫在眉睫,作为培养人才的学院,更应该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然而在我国大部分的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当中,存在着长期以来体育教育滞后的情况,这对学院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根据实际的调查发现,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学院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了解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困难。

在我国遍地开花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的标准也越来越低,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等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练抱着轻视的态度,也有着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较低,使得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而教师在面对这种教学情况时缺乏足够的教学思考和经验,容易陷入无从下手的困境当中,造成了体育教育过程中只是重复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明显缺乏创新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形下,体育教育的实质难以在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学当中发挥出来,同时倡导体育教学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也得不到广泛的认知,使得职业技术院校当中的体育教学的效果与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标准相脱轨,将体育教学变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不利于职业技术院校长期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教学水平一直停留在较低的初级水平,阻碍了其教学目标的实现。

1.2 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较少,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对其缺乏重视。

由于学院对体育教育重要性的忽视,在教学安排上对体育课程的安排不够重视,无法进行科学的教学。在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课程安排较少,有的院校甚至直接取消了体育教学,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全面培养的进程,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而安排了体育教学课程的院校往往也都是时间短暂,造成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讲解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要腾出时间为学生安排体育技能的练习,这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实现正常的体育教学安排,造成了正常的教学过程被打破,体育教学无法顺利展开。同时体育作为一门需要场地和器材来练习的课程,对外部的许多因素要求较高,但是我国大部分的职业技术院校无法在这一方面满足教学的要求,造成了体育教学的器材陈旧落后,这也成为了阻碍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1.3 教学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当中,许多教师因为种种外部原因无法实现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在教学安排上固守旧有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创新和改革,例如:部分院校当中的体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本体育知识的时候,还是单一的重复中学体育的课程内容,没有在此基础上作出思考和创新,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消。这就造成了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轨的情况,无法有效地发挥体育教学的目标。另外,在教师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也没有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着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将基础的体育知识与具体的专业技能操作相结合。这就难以形成一个师生互动、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自然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被调动起来。

1.4 对体育教育成果的考核无法准确反映教学实效,过于偏向应试化。

教学过程当中师生之间是否能过积极互动、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否有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都决定着体育教育的教学成果。然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学院对体育教育成效的考核,还是处于较为表面化的水平,还是存在于“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当中,无法准确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和整体素质。而如果一直采用这样过于表面化的考核标准来对体育教育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无疑是违背了倡导体育教育的真正用意。作为在职业技术院校当中推行的体育教育,其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致力于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向上的专业型人才,将“终身体育”的态度树立在个人的三观当中,贯穿人的一生。

2、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的目的

作为培养专业型、技术型的人才,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倾向于实践型的专业人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着职业的针对性,不同的职业应该具备不同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以及相关思考能力。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表形象以及姿态礼仪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当中,而建筑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具备良好的平衡感和灵敏度,这些都是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必不可少的潜在能力。基于目前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许多企业和公司不仅需要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员工,其工作内容也对员工自身的智力、体力以及毅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往往存在大量的工作任务积压在一名员工身上,这就造成了我国企业的普遍工作现状。因此在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时,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这一双重目标,大部分的职业技术院校应该具备在体育教育方面分门类、多功能的教学模式和特点。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课程,应当为学生未来走入社会和职业规划最好准备,因此满足学生对体育教育以及职业技能的要求十分重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也应当依据不同的专业来制定不同的体育教育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体育技能和职业素养。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应该向着实用性体育的教学目标和定位改进。

3、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对策

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们的积极探索和大力倡导,从而努力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推行,大量职业技术院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改进工作不断深入,结合实际本文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3.1 科学安排教学流程,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

推行于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能否明确这一问题成为了能否顺利实施体育教育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标准,同时也将体育素质列为考评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不仅仅是一种锻练的方式,同时也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需要在全社会普及。因此,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也应该将自身的教学目标与社会的高标准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学院的体育教学目标需要让学生在掌握一定体育基础知识的起点上,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和锻练经验,并且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练当中体会到体育所带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活理念,进而树立“终身体育”生活目标。因此学员可以根据此目标,来科学合理地规划体育教育在学院的整体教育当中的比例和地位,为学院之后的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3.2 学院应该重视体育教育,加快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大部分的职业技术院校当中,并没有对体育教育的足够重视,这就造成了院校本身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并且学生自身也对体育教学抱着轻视的态度和偏见。因此学院不仅要将体育教育的单一课程复制过来,还应该将体育教学的核心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加大对体育教育精神的讲解和宣传,从而更好地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院校也应该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增加的课时合理的利用起来,更好地安排教学任务,真正的将体育教育的精神与实际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另外院校也应该在原有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加大投入,完善一些急需的健身器材,积极地建设体育活动场地,如乒乓球场、排球场等等。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体育教育地课堂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