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1篇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湖南大学 东南大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贵州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河海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石河子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长安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新疆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 青海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西华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长江大学 广州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专业等级的学校有:

济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中原工学院 平顶山工学院 辽宁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皖西学院 盐城工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黄石理工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茂名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南阳理工学院 榆林学院 孝感学院 台州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怀德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盟留学生;在华创业;文化适应;路径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05902

1引言

近年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并迅速发展,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与实施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同东盟国家无论在文化或贸易方面的交往都更加深入。中国每年与东盟国家互派留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通过在不同国家的学习,留学生掌握了两国的语言,了解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对两地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吸引东盟留学生毕业后在中国就业并生活对两地的经济与文化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在针对东盟留学生在华就业和创业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还没有为两地留学生就业与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研究东盟留学生在华创业的路径与策略有重要的意义。

2文献回顾

2.1东盟留学生在华适应状况

东盟留学生的在华适应状况大致分为日常生活适应、社会交往适应、语言适应和学术适应。社会交往方面主要体现在留学生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交通出行等方面。在日常生活适应方面一些研究认为留学生在来华初期适应情况较差,住宿和饮食均不习惯,并且多数在一年后仍感到不适应。在社会交往方面有研究将留学生交际圈分为三种:本国同胞提供情感支持的单一文化圈,东道国学生和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和工作信息的双文化圈,其他留学生提供休闲娱乐的多元文化圈。在语言适应方面由于中文属于较难的语言,在初期多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日常生活中与本地人交往对话都有一定障碍,这也制约了东盟留学生对中国的适应进程。在学术适应方面,学生克服了语言关后需要适应紧张的学习进程,有研究显示部分东盟留学生难以适应中国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认为中国的课程安排较多,学习时间过长,学习方面存在困难。

2.2留学生在华就业状况

留学生成功的就业和创业需要足够的激励因素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学者对激励留学生创业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的激励政策与企业的绩效有显著联系。针对国内关于外国留学生就业的政策,有研究表明中国在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方面的政策规定较为严格,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中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2000年在《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外国留学生结束在中国的学习后必须按规定时间出境,没有工作经验或学习签证到期的外国留学生只能回国。东盟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留在中国工作的签证问题难以解决,中国在针对外国留学生在华工作的政策配套还不够完善,应探寻新的外国留学生就业政策方案。

3东盟留学生在华就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底东盟在华留学生已达4~5万余人,到2014年在华的东盟留学生总数已突破6万人。其中广西的东盟留学生2012年底已超过9000人,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截至2012年底广西已成为国内与东盟国家互派留学生最多的地区,并力争在2015年双方交流学生人数突破3万人。东盟留学生按国别统计,来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是越南和印尼,而人数增长最快的也是越南和印尼。现在东盟留学生的求学目的不同于以前的短期学习和交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东盟留学生到中国以获取学位为目的进行求学,他们所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丰富。过去多数学生仅仅为了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在中国的学习时间只有几个月,现在许多东盟国家的留学生选择进入“金融”和“国际贸易”等专业进行学习,“中医”也成为东盟留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之一,他们通过几年的学习获得学位之后才回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对懂得两地语言并精通贸易和金融知识的国家化人才要求越来越多,因此两地对留学生交流互派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留学生在毕业后对于就业的选择也变得多样化,既可以选择回国工作也可以选择留在中国工作生活。

东盟留学生选择的职业与他们所学专业有着直接的关系,留学生来中国首选专业是中文,其他的如管理学、金融、国际贸易、中医也是留学生们主要的学习的专业,这也决定了东盟留学生在中国从事的职业主要是教师、翻译、导游等工作,也有学生选择做跨国贸易,另一部分留在中国的东盟留学生选择在华创业。东盟留学生创业的情况多数属于个人创业,成功创业的东盟留学生利用他们对所在国家的了解,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将家乡的特产或特色饮食引进中国,创办自己国家的特色店铺。他们经营的店铺既有当地的特色又结合了中国本土的需求,对中国消费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东盟留学生在华就业和创业的人数不多,规模也较小,近年来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东盟留学生人数增加,越来越多的东盟留学生愿意到中国深造,但他们毕业后会选择回国就业,只有少数会留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由此形成了来华求学深造的东盟留学生人数增加大大超过留在中国就业的东盟留学生人数,东盟留学生求学与就业的增长比例失调的现象。

4条件与制约因素

造成东盟留学生来华学习人数和就业人数增长不成比例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笔者在此分析了东盟留学生在华就业和创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4.1东盟留学生在华就业的有利条件

4.1.1中国的就业机会更多,市场更大

东盟国家如越南和柬埔寨等国经济发达程度不如中国,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双方的贸易往来增多,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中国在进行两地贸易往来中对既精通东盟国家小语种又懂得汉语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类人才需求加大,为东盟留学生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利的就业信息,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4.1.2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相通,地域相近

相比较西方国家,东盟国家的学生到中国虽然会有一定的不适应,但两地同属于东方文化,留学生更容易适应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加上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同东盟国家的交通会更加便利,往来更加密切,两地无论在国家层面的合作还是在民间的往来都会逐渐加强,这为东盟留学生留在中国就业提供了更多便利。

4.2东盟留学生在华就业的制约因素

4.2.1中国针对东盟留学生在华创业的政策配套不完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建立至今五年,对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之后两地的留学生往来呈现迅速增长。为了满足留学生交流的增多,中国开始针对东盟留学生建立了一些奖学金项目并提出了一些留学的优惠政策,两地的学校也开始相互建立交流项目,但这些政策建立的时间较短,并且针对东盟留学生来华就业的政策较少,留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生活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现存的政策多针对归国的华人留学生,对于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就业的管制很严,东盟留学生来中国就业和创业的签证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国内对外国人能工作的岗位也有许多限制,有许多毕业的留学生希望在中国就业,但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毕业后签证到期等原因使他们无法继续留在中国就业。

4.2.2东盟留学生在华的适应程度一般

研究东盟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学习和文化适应状况发现,由于汉语学习的难度较大,学习压力大,许多学生对中国的学习生活不太适应,很难融入本地学生的朋友圈,许多学生毕业后并不想留在中国就业和生活。来华留学的东盟留学生家庭状况都比较好,家庭可能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帮助,并且回国工作对就业环境较为熟悉,不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这都使东盟留学生更愿意回国工作。

4.2.3东盟留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

由于东盟留学生对中国学习生活的适应程度一般,他们的交际圈大多限于同一国家或同一批的外国同学,与中国本地学生交流不频繁,较少参加本地同学的就业信息交流活动,加上多数学校留学生宿舍与当地学生宿舍距离较远而产生了人为的隔阂,导致许多留学生在课余时间较少与本地同学交流,不能及时获得就业和创业的信息。国内学校针对东盟留学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和也较少有专门的组织进行整理和发送,这也使得东盟留学生不能很好的在中国就业和创业。

5解决路径

由以上的分析得出了东盟留学生在华就业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为了能改善东盟留学生在中国就业和创业的情况,创造更好地留学生就业环境,笔者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5.1政策的完善

中国针对留学生在华就业及创业的政策还不完善,应多借鉴其他国家,如美国、韩国、日本对留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针对外国留学生就业的签证问题,根据申请时间、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签证发放政策,在不影响本国毕业生就业的前提下,结合本国的特点和优势,为东盟留学生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另外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成立并发展良好,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正在进行,这些都必将为我国同东盟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带来便利,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来华的东盟留学生。

5.2建立畅通地信息沟通渠道

针对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沟通不畅的问题,学校方面应多组织国内学生与留学生交流,在学校各种本地社团活动中邀请留学生参与,而不仅仅是在留学生活动中让本地学生加入进去,鼓励学生在外语角活动中交到外国朋友。对于留学生本身,应多关注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与本地的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成立留学生自己的创业就业活动小组或社团,多做问卷调查,了解留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意向,对有意愿留在中国的同学,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让希望创业的同学得到应有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让他们为中国与东盟的交流、贸易、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5.3提高文化适应程度

东盟留学生在中国的文化适应程度不高,跨文化适应有一定的阶段性,要在留学生适应有困难的阶段多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学校应成立留学生社团,组织一

些学生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帮助他们度过适应的瓶颈阶段。留学生本身也应加强语言的学习,努力克服语言障碍,主动与本地同学交流,更好的融入留学生活中。另外留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也很重要,如果留学生很难融入国外的生活,他们就会缩回自己的圈子,高校应重视留学生的文化认同,这对改变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都有很大的意义。

5.4建立东盟留学生创业园区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留学归国的中国学生创办的创业园区,有的创业园区已经培养出了很优秀的企业,并逐步走向成熟,东盟留学生也可以组成创业团队成立创业园区,根据东盟留学生自己的特色,结合在东盟国家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共同在中国创办自己的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东盟留学生可以抓住机会,利用有利的政策,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中国的市场中开创自己的事业。

6结语

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在华的东盟留学生在就业和创业的情况一般,就业人数和规模与快速增长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成比例,针对这种情况分析得出了制约东盟留学生在华创业的几个因素,并根据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几个改进策略。只有国内的政策给予相应的支持,我国与东盟的学术交流和民间往来都更深入和密切,针对出现的问题多思考与研究,才能真正解决毕业学术的就业问题,这无论对国内的市场发展还是对两国的交流和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陶燕.广西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1):3944.

[2]李秀珍.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政策改善方案[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25128.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 中亚;东干族本科项目;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13-03

一、引言

东干族华侨华人主要聚居在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现约有1~2万人,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之一。甘肃也是东干人的故乡,100多年来他们乡音未改,风俗依旧,将中国西北回族文化中的习俗、语言保留下来。自百年前远离中国西北故土后,他们从未中断过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寻根问祖。有一位东干诗人曾饱含深情地写道:“百年来,我们就像离群的羊,不知何日才能回到大羊群里去。”与中国血浓于水的亲情联系,让大量东干族后裔渴望回到祖国,回到故乡归宗认族和学习深造。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是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通道,是汉文化圈毗邻中亚国家的前沿,自古以来就是中亚文化、西域少数民族文化与华夏文化交融荟萃之地,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交流融会的通衢走廊。甘肃与中亚地区同属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具有悠久的人文交流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中亚东干族本科班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团结海外穆斯林华人力量,有利于我国与中亚各国建立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新一代建设者和友好使者。

二、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留学生本科班招生情况

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甘肃省侨办的领导下,在我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使(领)馆的支持下,在中亚各国华侨华人协会和东干人联合会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协会推荐―审阅材料―现场面试等环节,圆满完成东干族学生的招生录取工作,从2013年起,连续四年从中亚国家招收东干族本科生200名,西北师范大学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接纳东干族大学生就读人数最多的大学。

为遴选优质生源,由甘肃省侨务办公室和西北师范大学联合组成的招生小组三次赴东干族人口较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两国、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全面展开东干族学生招生工作。访问期间,招生小组成员在三国东干人社区走村入户,当场面试招生对象,并与当地老少群众共话东干族百年历史变迁,向他们介绍祖国和甘肃老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与即将赴西北师范大学中亚东干族子女本科班学习的学生座谈和交流。当地侨民对“娘舅家来人”不远千里看望他们非常感动,表达了对祖国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难以割舍的情感,有些家长甚至带着孩子从百里之外的家乡赶来,表达了渴望送子女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强烈愿望,盛赞祖国为其子女提供四年免费本科汉语教育的机会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好的很的事情”。代表团在两国东干人社区走村入户,同东干族学生及家长座谈,宣讲东干本科班招生政策,对协会推荐的生源进行面试,在全面掌握生源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东干族华侨华人子女本科班招生对象。

三、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留学生本科班教学情况

在东干族本科班获批以后,华文教育基地多次组织专业教学人员,专门针对东干族学生的特点,讨论、制定和修改东干族华侨华人子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班教学计划,明确东干族本科班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为东干族青年量身定做,为学生打造扎实的汉语言知识和全面的汉语应用能力为基础,强调学生专项实用语言技能的培养,突出中国文化特色,开设了大量内容丰富的介绍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高水平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了解中国社会情况,热爱中国文化,能够从事华文教育、汉语商贸及文化交流工作,愿为中外交流做出贡献,能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实践型国际汉语教育人才。

本专业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初级汉语(上、下)和初级汉语读写(上、下)两门主干课程,主要针对东干族学生已有的汉语口语基础,着重培养东干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能力和读写能力。同时,还开设了汉字书写和中国文化体验两门选修课。

二年级为学生汉语能力快速发展阶段,语法知识趋于完善,词汇量扩大,表达能力迅速提高。除了^续开设中级汉语(上、下)和中级读写(上、下)两门主干课程,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汉语语法知识,提高汉语使用技能之外,针对学生的水平和需要,开设了五门教学目标清晰突出的选修课。

三、四年级为学生的语言技能飞跃阶段。在高级汉语学习阶段,学生的词汇量进一步扩大,学习内容更多涉及习语、虚词、近义词辨析等比较困难的内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沟通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日常生活层面,而会更多地关注文化现象和社会焦点事件。在高级汉语(上、下)和高级读写(上、下)的基础上,为专业课学习阶段特别开设了商务汉语(上、下)和华文教育(上、下),教授与经贸及华文教育相关的应用汉语知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丰富的选修课是这一阶段课程设置的一大特色。同时,学生将在四年级完成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汉语,基地将东干族本科班的学员按照汉语等级考试成绩分为两个教学班进行小班教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由具有海外教学经历的教师担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和生活环境,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学校为每一位东干族学生起了汉语名字,并为每一位同学安排一名中国同学,建成“一对一”结对帮扶伙伴关系,帮助东干学生了解中国国情,熟悉学校和周边环境,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尽快融入中国文化。

除正常教学活动外,学校还为他们安排了很多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体育活动,基地举办了“华韵子衿”迎新晚会、“汉语架桥梁、五洲共欢歌”留学生文化艺术节、汉字听写大赛、世界各国文化风情展等活动,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东干族同学登台献艺,表演了东干族传统歌舞节目,受到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哈萨克斯坦东干人协会主席安胡塞先生、哈萨克斯坦东干人联合会主席王英彩先生、吉尔吉斯斯坦华侨华人协会主席虎玉梅女士、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尤索波夫教授、乌兹别克斯坦东干人协会主席白东山先后来校代表吉、哈两国华侨华人组织和学生家长看望学生,对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东干族学生的教学管理和生活安排表示满意。

目前,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本科班学生已全面适应和融入校园生活,大部分学生学习刻苦、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与中国学生和其他各国留学生友好相处,对中国文化有较强认同感。华文基地近期对在学习和文体活动各方面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了表彰和奖励。他们对国侨办全额资助他们本科学业心存感恩,决心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中国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和厚爱。

中亚东干族在历史、文化、语言、民族学、人类学等方面极具学术研究价值。西北师范大学基地已开始与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东干族历史、方言、民族身份认同、心理认知特点和双语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课题研究。

国侨办西北师范大学华文基地项目也引起了强烈而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央电视台、中新社、香港《大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甘肃日报》等境内外媒体竞相报道。

东干人绝大多数均认为祖籍地在甘肃,对甘肃怀有强烈的认同感和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称甘肃为自己的“娘家”或“舅家”,认祖归宗的愿望非常强烈。在与甘肃省侨务教育代表团出访期间组织座谈会上,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东干人青年学生及其家长们们表达了强烈的来甘继续学习汉语的愿望。因此,华文教育在中亚东干人中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泛的需求。为保证东干族本科班项目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着眼于培养一大批真正了解中国、热爱中国、致力于我国与中亚地区友好往来的社会经济文化使者,让东干族高端人才培养形成规模效应,建议国侨办今后继续批准并全额资助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连续滚动招收东干族本科班学生。

四、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留学生教育特色做法

东干族华侨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经过100多年的历史,虽已深深融入当地的文化、社会、政治之中,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文化精神的传承延续,使他们与故土中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认同感。东干族侨胞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心理,是丝绸之路文化多元融合、包容互鉴的见证者、体现者,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东干族侨胞能够依托自身优势,发挥独特作用。为了促进东干族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了解中国、认同中国、亲近中国,成长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者,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留学生教育主要有以下特色做法:

其一,特色汉语教学。东干族学生的日常语言中有许多汉语的构成内容,生活习俗中也有许多的中国元素,他们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学习的热情也超过其他外国学生。为因势利导的引导他们学习,为每一位东干族学生起了汉语名字,引导他们实现身份与文化生活场景的转换,将生活以及日常文化体验与学习结合起来;采用小班教学方式,并要求教师主要采用情景教学、迁移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本身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将学生本身的“中华元素”激发出来的;安排具有海外教学经历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发挥他们自身的教学经验,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的技能,适应异域的文化与生活。

其二,教学科研一体过程。中亚东干族在历史、文化、语言、民族学、人类学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时空迁移特征,也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代表,对其研究,不仅能够了解东干族本身的文化习俗与文化心理的特征,为汉语以及文化教学提供科研支撑,也能在一般意义上揭示文化在时空迁移中所变现的特征,更能够较典型反映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路径与机理,为全面认识丝绸之路文化整体提供良好的素材。西北师范大学已经依托自身力量并与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了中亚东干研究所,开展东干族历史、方言、民族身份认同、心理认知特点和双语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为实际教学培养提供科研支撑,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变迁与交流方面更广泛的研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其三,特色主题活动。为了提高东干族学生对汉语、对中华文化、对他们在中国的方方面面的亲近感、认同感,我们秉承多元教育、快乐教学的理念,除正常教学活动外,还为东干族的同学们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体育交流活动,如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国学馆,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展民族文化体验之旅活动,参加兰州新区植树活动,组织东干族学生参加“汉语架桥梁、五洲共欢歌”留学生国际文化艺术节以及留学生各国文化风情展。在这些活动中,指派专门的教师指导东干族本科班的同学排演多个具有东干族传统特色以及中国文化特色的歌舞节目,让他们在节目排演中快乐的、自觉的体会、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能力和水平,全面展示了东干族学生的学习成效,受到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4篇

---2018年青西新区高职校大事辑要

1.荣膺称号再添新名片

2018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授予我校等13所学校为“山东省优质特色中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我校评选成绩名列山东省13所优质特色学校首位;

2018年10月,青岛市教育局授予我校等6所职业院校为“第二批青岛市品牌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单位”;

2018年12月,青岛市教育局授予我校为“青岛市文明校园”称号;

2018年12月,学校被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妇联授予“2018年青岛市示范家长学校”称号;

2018年12月,被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联合授予“首届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先进单位”称号;

2018年11月,学校被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体育局、新区妇联授予“2018年西海岸新区示范家长学校”称号;

2018年1月,学校被青岛西海岸新区爱委会局授予“2017年度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2018年3月,学校被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体育局授予年度“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18年10月,学校被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体育局授予“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8年12月,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学校”称号。

2.对口升学再续新辉煌

2018年共有596人升入高校,其中326人参加春季高考,93名同学达山东省春季高考本科录取资格线,本科达线率为28.5%;94名学生通过3+2升入专科高校; 176名学生参加单招被专科高校提前录取。续写了我校对口高职升学的新辉煌。

3.技能大赛再蹬制高点

国赛以3金2银2铜完美收官: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参加七个国赛项目全部获奖,其中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通信控制集成与维护赛项、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获得3枚金牌,网络搭建与应用、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获得2枚银牌,汽车应用与维修、网络空间安全获得2枚铜牌。

参加省赛六个项目获1金4银2铜;

参加市赛22个项目获16金24银23铜,其中9个项目获一等奖第一名。

4.承办大赛再获双丰收6月23日—25日,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大赛在我校举行,这是我校连续三年承接该项赛事。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的800名选手在我校同台竞技。我校参加的七个赛项均获得一等奖,夺得9金2银2铜。取得了办赛和比赛的双丰收。7月15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首届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技术大赛在我校举行,国内职业教育界的著名学者、专家、中外各地的选手和领队、指导教师及企业界技术骨干等200余人齐聚我校。学生组获中职组中国赛区决赛一等奖第一名, 教师组获中职组中国赛区决赛一等奖;学校获最佳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获得赴南非总赛区晋级总决赛和争夺世界技能护照争夺赛资格!取得了办赛和竞赛双丰收!

5.产教联盟再搭新平台

2018年1月7日,我校成功加入全国增材制造(3D打印)企学研教育联盟,全国首批共46家成员单位,我校为山东省入选的首批唯一成员单位。成功加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成员单位,标志着我校的国际化办学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8年1月17日,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职校合作十五周年庆典暨海信通信工匠学院揭牌仪式举行。青岛市教育局职教处李一鸥处长、山东电子商会秘书长侯海亭(现代学徒制指导专家)、校企双方主要领导,部分教师代表,企业导师代表,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庆典暨揭牌签字仪式。

6.高端论坛开启新时代。

2018年我校成为清华大学大数据职业教育十所示范校之一。1月31日, 由清华数据科学研究院主办,清华数据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和我校共同承办的“清华大学大数据职业教育示范校启动仪式暨大数据职业教育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共同就清华大数据产学研结合实践、大数据基础人才培养与中职教育的衔接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开启中等职业教育大数据新时代。7. 专业建设对接新产业继2017年学前教育、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四个"三二连读"或“五年贯通”专业点被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2018年又有4个“三二连读”或“五年贯通”专业点被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分别是影像与影视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至此我校共有八个三二连读专业,可招收初三毕业生846人。新增社会文化艺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三个专业。

8.师资队伍再获新提升

邓来信、吕江花、韩文瑛三位老师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徐清、李学政、王守涛、赵存生、陈彦芬五位老师被评为青西新区教学能手。马晓燕老师入选青岛市第三批名师工程人选;李华峰主持的精品课程获评青岛市精品课程;李泽敬主持的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邓来信、李泽敬、殷丽丽提交的数字化资源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数字化资源;刘泽艺主持的《珠山窑》被评为山东省传承技艺创新平台,

9.党建工作再创新发展

2018年被黄岛区委评选为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开展《争当职教先锋,助力学生人生出彩》党建活动,被黄岛区教育体育局评为首批党建品牌,《知-情-意-行四部曲奏响校企文化融合的交响乐》被评为2018年区局党建工作十佳创新案例。青西新区高职校解放思想大讨论创新发展案例《立足职校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职业幸福感》,被青岛市委评为优秀案例。

10.领导关怀亲临视察忙

2018.3.9省教育厅安全督导组组长任泽涣到我校进行安全工作专项督导;2018.3.27教育部规划发展司付司长郭春鸣到我校进行职业教育考察;2018.6.25国家督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曙光到我校视察;2018.7.1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行业分会副会长周明到我校视察。2018.1.2青岛市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李岷到我校进行办学情况调研。

11.示范幅射范围再升级4月27日-28日,在济南市山东教育大厦,山东省教育厅召开2018年度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我校作为全省唯一中职代表,在会上做了题为《产业引领  塑造专业建设新形态  流程再造  培育学校发展新动能》的典型发言;

9月2日,全国轨道交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高峰论坛”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轨道交通产教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举行。我校在会上做了《以大赛为引擎,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经验分享主题报告;

12月27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学士硕士创新工作站主办,终成国际和学硕世纪协办的“2018产教融合—产业人才培养输出创新模式研讨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我校在会上做了《深化产教融合办学,助力学生人生出彩》的专题报告,分享了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输出技术技能人才的经验做法。

12月14日,青岛市五年贯通培养工作会议在青西新区高职校举行,我校在会上做了《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助力学生人生出彩》的经验交流。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5篇

全国各地开学时间陆续确定,那么2021年华东交通大学具体开学时间究竟是什么h时候,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华东交通大学新生开学时间2021最新,欢迎阅读!

2021华东交通大学开学时间新生开学时间: 8月28-29日 非新生开学时间:8月28日

华东交通大学简介华东交通大学(简称华东交大,East China Jiaotong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会南昌,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江西省属重点大学,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原名上海铁道学院,后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

该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江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国家招收和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签约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部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中俄交通大学联盟。

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以及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大学新生报到需要带的证件1、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是新生入学的关键凭证,几乎所有大学都要求新生报到时要带录取通知书报到。

2、身份证

身份证原件要带好,毕竟坐火车还要身份证的,另外,复印件可以多准备几分备用(要正反面都有,正反面印在同一张纸上)

3、户口本

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带户口本主要是针对要迁户口的同学而言的,其他新生可带可不带,要是担心会用到的话,也可以带着。

4、档案

档案转接有多种情况,一般来说,新生档案将直接由高中或当地教育局转接到大学,但也有很多地方是由考生凭借录取通知书自行取出后带到大学去。需要注意的是,档案袋封条不要拆开,更不要遗失,拿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在规定时间内交到学校手里,不要一直放在自己手里。

5、准考证

各个学校要求不同,有些学校会明文要求携带,有些学校则没有要求,不管有没有要求,带着总没有坏处。

6、照片

一寸照、两寸照等多准备几张,会有很多地方用得到。

7、银行卡

出门在外,少带现金,可以将钱存在银行卡里,很多学校学费都是通过固定银行收费,有些在通知书里会附带一张银行卡,大学期间可以使用。

大学新生报道流程:1、报到处,确认报到

新生来到学校后一般都会在学长或学姐的带领下,来到本院系的新生报到处。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新生报到。主要是收取学生本人的录取通知书。有的学校还会让每一个前来报到的新生进行签名等事物。

2、录入本人信息,领取校园卡等物品

来到新生报到处后,除上交录取通知书外,学校还会根据新生所提供的姓名以及身份证等信息,进行新生的信息录入,并查找出新生的档案。根据学校的安排给学生分配宿舍。

3、宿舍分配,钥匙领取

大学新生进入学校报到并领取校园卡后,就可以根据报到时所发的宿舍凭证前往宿舍楼,到时会有学姐学长带领你们。进入宿舍楼后,应该先将宿舍凭证交给宿管阿姨或者宿管大爷。之后宿管会给你们所在宿舍的宿舍钥匙。接下来新生就能带着自己的行李前往宿舍。并且开始收拾自己的床铺。

4、贫困生所属“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