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合格公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其题中之义与核心价值。政治教师应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课程开发、学科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角度,探索加强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公民意识教育 有效路径

张洁华,女,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

培养合格公民是教育的基本职责,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书育人的直接同一。政治教师如果重教书轻育人,甚至只教书不育人,就会严重偏离政治课教学的方向与本质。因此,只有把育人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在教学的出发点和各个环节上都以育人为目标,始终做到为育人而教。

一、基于学科课程的公民意识教学内容开发

浙江省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新课改的最大亮点,是“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把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鼓励各学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发选修课程。以此为契机,我市高中思想政治课确立了“挖掘加拓展”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开发。

充分挖掘必修教材中的公民意识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但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些章节相对集中,而有些章节相对偏少。因此,有必要对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对集中的内容,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有效利用。为此,全市教师通过集体研讨,分工合作,对必修教材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集中教学点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利用校本研修、市级教研活动等平台,对各个公民意识集中教育点进行了实践展示与深入研讨,精心设计编制了每册必修教材中典型的公民意识教育经典案例集。

积极开发以公民意识培养为目标的学科类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延伸。适应浙江省深化课改新形势,抓住省教育厅大力推进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机,本市教师合作开发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选修课程,以弥补必修教材中公民意识教育内容零散不系统的缺陷。在此对选修课程做简要介绍:

(1)课程性质: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延伸。通过对高中生关于生命意识、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国家意识和世界眼光等知识的相对集中教学,提高当代高中生的权利与责任意识,明确主人翁地位,以合格公民的姿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课程内容:分两册共十二章编制。具体内容:第一册:前两章为公民意识概论和主要发达国家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概况;第三章开始到第十二章分别为当代高中生所缺失而又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内容,分别为以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为核心的生命意识、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国家意识和世界眼光。上下两册各18课时。

(3)课程实施:高一年级,一学年,每周一课时,共36课时,2个学分。

(4)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灵活运用小论文、演讲、案例分析、笔试等多种评价方式。

二、基于课堂效率的公民意识教学策略探索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一切设计的出发点和一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真正有的放矢。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各个层级的目标中始终贯穿了对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

首先,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其次,在分类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要求“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再次,在每个必修模块目标中又作了具体要求。如在《经济生活》模块目标中指出:“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最后,在每一课时教学的内容目标中又以“讨论”、“举例”、“模仿”等教学建议对各个内容中应落实的公民意识内容作了具体的要求。

因此,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体系,学科的最终价值追求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都聚焦于育人,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合格公民。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走出“把抓分数、提成绩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的误区,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真正把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作为第一目标。

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知识只有被内化才能真正被理解与运用,教育只有被内化,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为此,我们应转变原来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探索通过创设“外部事件”激发学生“内部学习热情”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悟公民意识。

当然,要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外部事件”,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愿意参与,能够参与,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如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教学中,有位教师引用新闻媒体上、网络上和学生身边频繁出现的“暴力抗拆”实例:政府用地拆迁、转移安置群众时,人民群众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是正当的利益诉求,应该受到政府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但是,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被拆迁的当事人不通过诉讼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而是拒不搬迁,制造“钉子户”,导致拆迁工程一再拖延,难以完工,也侵犯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些被拆迁户甚至以暴力方式抗拒拆迁转移,殴打政府工作人员,不但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触犯了刑律,要依法严惩。

选用活生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情境,学生如身临其境,通过对事件的了解、讨论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深刻体会到民主意识的提升应该和法制意识的提升齐头并进,行使政治权利要以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前提,政治参与的方式要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则和程序,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既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也要同时兼顾国家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才是公民意识的完整体现。

教学方法的灵动多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政治课教学中常用方法与手段,“情”是心灵的交融,教学中唯有以情动人,才能做到与学生共鸣;而“理”是学生自愿接受和自愿转化的根本所在,只有以理服人,才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付诸行动。但如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正是当前政治课普遍的困惑与症结。现实情况往往是:情动了,动的只是教师的情;理晓了,也只是教师的自圆其说,真正的师生互动共振的局面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真正切入学生的内在需求,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促动学生内在动机的公民意识培养必须创新培养方式。当某一理论观点学生难以认同的时候,教师不能进行强制灌输,而要循着学生的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采取迂回战术来达成教学目标。

如在“正确对待金钱观”的教学中,为了破解金钱万能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们可采取课堂辩论的形式:金钱究竟是不是万能的。要求学生结合“郭美美炫富事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去阐述。通过正反两方唇枪舌剑的交锋,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中感悟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要尽可能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活处处有政治,学生时时是公民。针对无处不在、极其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关键是要基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用心采撷与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资源,细心观察与调用学生自身的成长轨迹,有心留意与袒露教师自己的人生阅历,都可成为公民意识教育最鲜活、最直观、最有效的资源。

如在执教《政治生活》“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有位老师向学生呈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1990年,大学毕业,在宁波汽车南站的广场中间,一个衣冠不整年近四十的乞丐,手中举着个铅碗,慢慢地走向站在广场中间的两位“老外”,看着他一步步走进并向“老外”伸手要钱。

场景二:去年暑假的一个晚上,我和女儿在江边喝冷饮,邻桌坐着一位“老外”和一个年龄二十左右的女孩。忽然从路的对面走来一位年近六十、驼着背、拄着拐杖的乞丐,径直地走向老外。在他快走近时,女孩吆喝起来,叫他不要过去,但他还是想走过去。此时,老板娘过来连骂带拖,把乞丐赶走了。

在我叙述这两个场景时,学生已有了如临其境的反应。当我实事求是地谈了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并声情并茂地描述了自己的表现:在乞丐慢慢地走向“老外”时,我的心理在呼喊:求求你!“木要过去,不要过去,向我来要吧!我给你!”在冷饮摊,我终于忍不住大声对老乞丐说:来这儿,我给你钱!老乞丐很快就走过来拿了我给的一元钱走了。

他是走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对此,你们有何感想?请各位谈谈你的看法。(可以相互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分析出人意料的深邃。有指出乞丐素质不高,有伤人格国格,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指出女孩崇洋媚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强的;有指出我国国情薄弱、贫富差距大,所以要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的;更有指出国家机构不作为的,在这场合不应该出现乞丐,应整顿社会秩序,强化政府职能。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溢于言表,国家意识油然而生。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公民意识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的内在多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是内容的充实、手段的丰富,还是课堂气氛的热烈?显然不能一概而论。政治课本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教学评价不能只停留在显性层面,更要关注其隐性功能。因此,基于学生发展的政治课公民意识教学评价更应关注学生在以下三个维度的提升与发展。

(1)认知领域的落实与提升。认知领域包括对各类一般知识的“记忆——理解一——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一节出彩的高效好课,认知目标的达成,主要不在于前三个维度,而在于后三个维度的落实,即在对教材知识理解明了基础上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新知创造。

(2)情感领域的内化。情感领域又依次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化(形成价值体系)——个性化。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为个性的一部分,这是真正到位的教育,也是德育的最高境界。一节课解决不了这一点,就不能算得上是好课。

(3)动作技能的自觉外显。动作技能领域又依次分为:知觉——局部动作——动作联系——熟练——行为自动化或创新,即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外化为行为习惯。

可见,对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正确评价应看:一是能否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二是能否引起学生的进一步关注,使之主动地去学习探究;三是能否在心理上真正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四是能否把习得的认知水平转化为个性的一部分,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和行为习惯。政治课的最高境界在于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内在感受与正确的行为导向,这也是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

评价方式的灵活多样。公民意识培养属于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达成与否很难用量化方式加以检测。基于新课程教学应采取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理念,公民意识培养的评价必须多元灵活。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种都是较为适切的评价方式。

(1)问卷测试。即通过设计高中生公民意识具体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笔试作答。这是最常规、最简便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对所涉问题的回答,能够大致反映其在某一方面的认识与行为取向。课题组分工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主要方面都编制了测试问卷。

(2)现场情境模拟。通过设计公民意识中某一方面问题有关的情境材料,选择合适的场所,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模拟,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学生的内在公民素养。有点类似大学面试中的“无领导小组合作”选拔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更直观、更全面,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探究性,是较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本课题组在检测学生的法律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的时候,都使用现场情境模拟的评价方式。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2篇

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应对新疆“”的渗透和影响,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力武器。新疆具有十分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元化的文化宗教背景和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的渗透,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在和我们争夺青少年。新疆高校在新疆稳定乃至祖国统一大局中具有的地位,决定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二)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尤其要特别指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公民内涵,树立现代公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超越狭隘的地方意识,真正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以各种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并将其转化为自觉建设法治国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

(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及和谐社会。公民意识所唤起的自主、平等精神,能使公民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的政治积极性。

(四)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应当通过高校公民意识教育帮助处于人生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达到身心发育、学业发展、人格完善,教会学生做学问更要做人,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二、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一)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纳入意识形态领域,形成公民意识教育的教育体制。通过公民意识的意识形态化在全社会培养良好风尚发挥引领功能,强化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合理性、合法性的内化和认同,从而激浊扬清,调动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积极性、参与热情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塑造尊重理性、弘扬正义、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公民意识,使这种公民意识成为一种社会洪流。

(二)发挥内地对口援疆和中央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宣传教育作用,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共同建设家园的历史责任感。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而奉献才智。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民意识教育;大学;高等教育

公民意识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实现政治文明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过渡到公民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条件。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大约在2000万左右,毛入学率也达到了15%,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

一、国内外研究

(一)国内研究

国内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主要起始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这一阶段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旧的社会规范体系及评价标准被打破,但是新的体系还未形成,因此,这一阶段大学生意识教育的研究主要是注重应用性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最初的应用性研究发展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均衡发展,表现在对大学生内涵认识更广泛了,从意义研究转入价值研究,从方法研究转向为对策研究。

1、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涵研究方面:张健在《公民意识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认同》一文中认为,在一般意义上,公民意识是关于公民现象的反思和对公民特质的认同。在具体意义上,公民意识包含国家观念、私权意识、主人意识和公共理念四个方面,。[1]纪从文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一文中从哲学角度概括了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共同属性,认为公民意识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逻辑上相一致的公民思想和观点,是体现爱国主义与公民自身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理论体系,[2]冯军等人在《从宪法视角看公民意识的内涵》一文中从宪法学的视角对公民意识的构成做了探求,认为公民意识包括四个层面:由于隶属特定国家而对国家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基于宪法规定而确立法治意识、平等意识(公民人格独立、正确行使权利并主张权利)和义务意识(公民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履行的法定义务的认知、判断及价值取向)。[3]郑杭生在《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文中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国家主人意识和祖国民族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公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延伸内容是培养公民道德与文明意识。[4]杨涛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探究》一文中认为,现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创新意识教育以及主体意识教育六个方面的内容。[5]而李尚旗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法制意识教育、道德意识教育等的四个方面说。[6]曹润花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主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权利、义务和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自由和平等意识。

2、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缺陷探因研究方面:周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然》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传统的封建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政府引导的失范性对高校德育实效的抵消,高校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缺少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以及高校缺乏公民实践的体验。[7]殷永贵、赵志国等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一文中,认为造成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传统的农业社会阻碍了公民意识的生长,二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对公民意识的消解,三是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错位。[8]曾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教育原因探析》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传统“圣人”教育的观念制约,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德育失衡,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偏差以及社会教育的正面角色缺位等四个方面。[9]

3、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研究方面:陈继红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淡薄、公德意识缺失以及民主法制意识薄弱等三个方面。[10]李尚旗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二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三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主体性和自觉性。[11]周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一文中,认为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偏传统观念,轻现代意识,二是教育形式重理论灌输,缺公民实践,三是教育评价重考试成绩,轻现实表现。[12]

4、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研究方面:肖永忠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探微》一文中认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路径,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二是与实践体悟相结合,三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网络,四是运用隐性教育方法。[13]周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一文中认为,改革的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学内容,主要是指丰富教育的内涵,更多的加入自律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创新意识教育以及廉洁意识教育;二是从授课形式上,要增强公民行为实践;三是从评价机制上,要注重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公民意识考评指标体系。曹润花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一文中认为在大学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要根据大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主张在英语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在参与行动和实践中培育公民意识,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公民意识教育。[14]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同时也指导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学者主要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公民意识缺陷的探因、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各各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今国内关于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大都都是采用定性的方法,而较少通过定量的方法来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

(二)国外研究

公民意识教育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并受到高度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以来,发展较快。美国前总统布什签署《关于全美教育目标的报告》要求全美“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与提高和显示良好的公民意识、社区服务与责任心的活动”,1991年颁布了《公民教育大纲》,1994年制定了《公民学与政府》,其公民教育包括:政府及其职能、政治体制的基础、民主在政府中的体现、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参与意识。澳大利亚教育部于1997年颁布了“发现民主”计划,开发公民意识教育的资源,并将公民教育渗透在社会科学课程中。日本战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以培养民主的和平的国家及社会建设者为目的,内容涉及国家、政府及其运行、国家意识、个人权利义务等。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它的公民教育以儒家的“八德”作为治国纲领,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开设《儒家伦理课》,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5]

就纯粹的公民教育研究来说,西方国家这方面研究远比关于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研究要早。近代就有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著名的《论公民》一书,其中就谈到了公民的教育与培养问题。在当代,公民教育理论形成四种代表性观点: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1、关于公民教育内容的研究方面:凯兴斯泰认为公民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入职业社会承担国家所赋予的历史使命,进行公民权利与义务教育。这种教育。在由近及远的多种层次的集体组织中进行,近如身边的小集体远如国家大集体。(2)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3)进行权威感教育。(4)进行民族感教育(5)劳作教育。杜威认为公民教育内容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公民民主素质,以更好的发展,民主。贺拉斯·曼改进了教学制度。根据公民教育的观点,公立学校开设了阅读、书写、算术、英语文法、历史、地理、人体生理学、公民道德、宗教常识等学生将来必须适应他所在的社会生活的实用课程。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美国的公民教育》指出民主社会中公民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公民知识的组成一般是围绕着五个中心问题而构建的,既政府及其职能、政治体制的基础、民主在政府中的体现、美国与世界事务的关系、公民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公民技能包括知识和智力技能,此外公民教育还必须注意参与技能的培养。

2、关于高校公民教育现状研究

李萍在日本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浅议中,认为现今日本公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结构的脱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16]

陈清芳在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研究中指出美国高校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缺乏,课程枯燥,强调个人主义导致的校园失控以及以美国为本位造成的霸权。[17]

3、关于高校公民教育策略研究

博耶以“形成联系”作为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各种联系的基础上,针对美国大学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大学培养目标定位原则。并提出通过开设增进公民素养的核心课程、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中增进公民责任感和提升公民参与能力、提倡教师的言传身教等途径来培养“受过教育的公民”。

2003年,美国公民学习与参与信息研究中心与卡耐基,了《学校公民教育使命》,其中包括提高公民教育质量的策略包括①教授政府、历史、法律与民主制度知识,学校应避免简单枯燥的知识背诵②把当前发生的有关本地、本国以及国际上的问题与事件,特别是对青少年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带到课堂上讨论③计划并实施与正式课程相关的社区服务,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应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公民知识④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为青少年融入学校或社区创造条件⑤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⑥鼓励学生参加模拟民主体制过程与步骤的情境。[18]

公民教育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公民教育被完整的嵌入在高校的显性课程以及隐性课程之中,涉及到了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等文件来贯彻实施公民教育,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国实施公民教育的策略中,参与式的公民教育是美国独创的一种课堂加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社区的方式、亲自体验到公民教育的内容以达到深刻了解其内涵的目的。这种实践方式正是目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所缺乏的。

二、总结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其确立与培育是公民个体成为现代社会主体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程度、公民素养的高低无疑对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还相当滞后,大学生公民意识欠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找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健.公民意识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认同[J].人文杂志,2009(1):41-46

[2]纪从文.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J].东岳论坛,2009(3):151-155

[3]冯军. 从宪法视角看公民意识的内涵 [N].人民日报, 2008-03-26(07)

[4]郑杭生.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J].学术研究,2008(8):19-22

[5]杨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33

[6][11]李尚旗.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36-38

[7]周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然[J].江苏高教,2009(6):100-101

[8]殷永贵,赵志刚,程家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2):171-173

[9]曾熙.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教育原因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95-196

[10]陈继红.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2003(1):94-96

[12]周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42-145

[13]肖永忠.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探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126-128

[14]曹润花.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8):88-90

[15]鲁延安.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6(10):94-97

[16]李萍. 日本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浅议[J].道德与文明,2003(1)::58-61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4篇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者基本一致的认为主要包括权利与责任意识教育、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公平与公正意识教育、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等内容。大学生是公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公民身份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突显差异性并突出针对性。经过调研掌握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后,我认为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四个方面。

(一)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

一般来说,公德意识是公民对公共道德的认识、理解与态度。道德品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道德品质的最低层次要求是公德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②公民的公德意识状况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体现了公民对他人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是民主法制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公民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是社会的精英,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升,大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能促进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高。大学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形象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通过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逐步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良好公德意识。

(二)强化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学生能否拥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诚信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科学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必须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公民对他人、社会集体和国家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实现和中敢于担当、敢于献身。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四)强化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始终贯穿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之中。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法律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使大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

教育的路径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等。但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迫切需要大学生具备公民意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主要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承担,其别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综合运用政治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规律,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科学教学活动来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主要有三条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前设定的预期成果,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受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为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很少有教师意识或者关注到该课程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公民意识淡薄也制约着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基本都成长在传统环境中,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授课教师公民意识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授课教师除要不断提升自身公民意识外,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应该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其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

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2006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统编教材虽然多次改版,但基本内容变化不大,主要包括四大模块教学内容,分别是入学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在这个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在不过度打乱教材章节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达到重点穿插和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在入学教育模块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增强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思想教育模块中,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调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立志;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中华民族的“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辱”优良爱国传统为引导,以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骨肉同胞和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人生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为中心内容,强调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模块中,将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作为主要内容,重点培育大学生公德意识。在法律教育模块,通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权力和义务观念教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等。在课程结束时,适当安排一定时间总结这门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系统地向大学生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教育 内容

近年来,公民意识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学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公民意识理念为主。但这些理念同样适用于社会上的其他人群,具有普遍性,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应更具有针对性。为此,笔者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缘起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既是一个法律概念,又是一个政治概念。在现代社会,公民作为理性主体,不仅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而且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在国家、社会中权利、地位、责任等的认知,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观念、理念和情感的总和,它实际上是公民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识和认同。一般来讲,公民从一出生就具有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身份。但是,公民对这种身份的认识、理解和认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这就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领域改革的逐步推进,公民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其主人意识逐渐增强,公民教育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预示着中国的公民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报告多次强调加强公民各方面的教育和建设,尤其是公民道德教育,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关注并加强对社会各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公民意识的强弱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高低,公民意识教育关系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群体,观察这一群体公民意识的现状,探索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截止到2014年3月3日,笔者以“公民意识”为篇名,在中国知网共搜索到1225篇论文。以“大学生公民意识”为检索词,共搜索到286篇论文。2000年以来,对“公民意识”的研究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2007年之后,以“公民意识”为题的论文数量大大增加。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发现,目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闵素芬等人认为,“必须在大学阶段设置必要的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纪律教育、公民法律教育和公民政治教育”。[1]周静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内涵广博,至少包含爱国意识、社会主义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与文明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内容”。[2]

综合学界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的研究,笔者认为,当代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一)公民与国家关系的维度。在现代意义上,公民与国家密不可分,公民身份本质上体现国家与其成员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从这一维度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公民的国家意识是国家团结和民族振兴繁荣的内在前提。目前,从幼儿阶段、小学、中学到大学,国家意识教育贯穿于我国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在大学阶段,这一教育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国家的密切关系,并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更理性有效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增强大学生对自身所属国家的认同感,激发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可以增强其法律意识,但不能取代法律意识教育,因为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的意志,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普遍的适用性,但同时,法由统治阶级制定和认可,更能体现统治的阶级意志。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所体现的阶级性越来越被公共意义上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取代,并且将会愈来愈多地体现出社会性和经济性。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调整人们行为的作用。法对人们的行为做了明确规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都是对人的外在行为做的规定,并不裁定人的思想观念。大学生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新的阶段,更易于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提升为法律精神。大学阶段是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只有知法、懂法,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才能真正适应当今的社会,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应更注重法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规范教育,使其树立法治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

(二)公民与社会的维度。在这一维度,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公民的公共意识指其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基础上,基于公共关怀所产生的对社会、他人负责的社会意识。它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和自觉性等特点。公民的公共意识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群体的特征,因此具有社会性。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公民的本质特征;公民公共意识的形成受集体的影响,它超越了单个公民个体,融入了社会公共生活,其内容的设定也以公民整体利益为重,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公共性;自觉性是指公民在公共关怀的基础上,自觉地关心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3]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是公民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处理好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属于公民道德意识的重要方面。公民道德意识是公民在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各种道德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概括。公民只有对外在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社会规范等转化为内在的认同和信仰,才会自觉地履行公民的各项义务,遵守道德规范。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是成为一个“好公民”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主要由基本道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构成。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规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五方面的规范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然,强调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并不意味着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道德规范就不重要,相反,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能够反映个人整体的道德素质的高低。目前,从总体上说,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德意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公共生活中,功利主义倾向比较严重,这种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有道德地参与公共生活。可见,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待于有针对性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是提升其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新领域,网络生活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化、信息化是时展的潮流和趋势。网络因其信息广、效率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然而,也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不确定性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在网络生活中,要诚实友好地交流,不侮辱欺诈别人;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的程序;不、浏览不良信息等。总之,要做有社会公德心的网络公民。

(三)公民个体之间的维度。在公民个体之间进行交往时,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即责任、责任心和责任感,这是人们对自身行为负责任的一种积极的主观意识,同时是社会整体利益对每个社会成员的指令性要求。责任与义务的含义相近,但义务更侧重于法律意义,是“必须”做的,带有强制性。责任也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更侧重于社会成员对自己行为应承担的后果。责任意识是主体将各种外在的客观要求内化为一种主观的自觉意识。责任往往与公民的社会角色相连,一个人扮演的角色越多,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将奔赴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并将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产生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自觉履行责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人格完善的标志。个人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一个具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心怀他人,在利益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社会、集体和自我面前寻找到合适的度,从而在感受人生尊严和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具有责任意识的公民能较好地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因为从一定程度上讲,责任意识也是一种角色意识。它要求公民明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从而正确处理好在社会、工作、家庭中的关系,做到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而这也正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高尚品质。

诚信意识与公民的道德意识相关,但又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诚信,即诚实、守信,其程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诚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孟子曰:“诚者,天下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将诚信看做最重要的德性之一。诚实守信不仅是公民个体道德之本,也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行为准则。诚实守信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道德要求,社会风气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要创造一个具有诚实守信风气的良好社会环境。然而,近年来,社会各界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最令人痛心的是,大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也成为学者频频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美丑的辨别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形成极端认识,做出有失理性的事情。因此,需要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其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在传授其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人格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经受各种风险诱惑的考验。

总结以上,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从公民与国家维度、公民与社会维度、公民个体之间维度,分别强调其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共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六个方面。当然,以上对公民意识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这三个维度中所涉及的公民意识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它们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对公民的行为选择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具有较强公民意识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更理性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也能更好地处理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相反,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关系到公民社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三、明确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的意义

具体来讲,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能够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潜移默化的精神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公民以平等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及利益的分配,从而形成权利、义务和利益的有机联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备契约经济、竞争经济和法治经济的特点,它要求公民具有诚信意识、平等公正意识、理性规则意识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等公民意识。近年来,公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开始确立,如追求个人正当利益、讲求效率、平等竞争等。但同时,受传统封建文化和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也受到不良影响,一些人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膨胀。这些消极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大学生。因此,要关注和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强化其诚信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使大学生形成与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现代公民意识。

其次,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利益多元化、各种矛盾交集并凸显、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和信仰并存、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激荡和交融。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成员宽容的品质、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民主法治意识,而这正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公民训练,造就其宽容的品质和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素养的当代大学生,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过多地侧重于政治性、思想性教育,缺乏吸引力。公民教育往往重视大学生公民情感的培养、公民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时,这一教育不断总结经验,将其渗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其实效性和生命力。这在客观上也能够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促进其成长成才。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张扬、思想多元、重己发展,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开发和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一目标,不仅可以因材施教地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使其真正懂得作为一个公民所拥有的权利、义务、利益,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成长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闵素芬,胡穗.论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J].求索,2005,(5).

[2]周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然[J].江苏高教,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