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范文第1篇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应如何界定,区别和联系又在哪里?理论界对此有了初步的探讨,表述大致是相同的。简单地讲,文化事业是公益性文化或非经营性文化;文化产业即非公益性文化或非经营性文化。两者共同点是,提供的都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是建设投入的资金来源不同,文化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文化产业单位则主要面向市场,吸纳社会投资,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二是运作的方式不同,文化事业单位主要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产业单位则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以批量生产为特征,以市场营销为手段。以此来分析,档案事业理应归属于文化事业,而不能归属于文化产业。

目前,在认识档案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有的同志以档案部门中存在某些市场运作的经营性活动、有偿服务项目为由,认为档案事业是文化产业,这似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这些经营活动较之整个档案事业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部分,各级综合档案馆的建设必须以政府投资为主,必须以公益性文化服务为主。因而部分经营性活动并不能改变档案事业归属于文化事业的性质。

当然,档案事业不归属于文化产业,并不等于档案部门不要发展产业化的文化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有偿的文化服务。恰恰相反,应该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和开展档案文化产品的经营服务。

第一,要确立正确的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服务产业化意识。开展档案文化产品的经营性活动,不是一种小打小闹的创收谋略,主要目的不在于增加档案人员的收入,也无法做到“以档养档”,而是为了档案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档案文化的需求。定位于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的上海科技馆正在探索市场化之路,该馆领导对此表示,为的是“两条腿走路”。政府每年对科技馆都有一定额度的财政拨款,而科技馆的实际运营成本却要大大“超支”。科技馆迈出一条腿探索市场化之路,说到底还是为了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思维值得各级综合档案馆思考。

第二,要找准培植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切入点。我国文化产业从整体上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营性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服务更是处于初始状态。因而找准培植的切入点甚为重要。这个切入点应该具有可行性和发展性。根据这一要求,可选择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一是档案会展服务。会展经济正成为城市经济中一个闪亮的增长点。仅据上海市外经贸委的统计,2002年上海举办了262个展览,直接收入18亿元,成交金额550亿元,会展业产生的相关经济带动效益超过200亿元,观众总数近500万人次。上海市档案局馆也开始尝试市场运作的方式举办档案展览。“2002年国际档案信息化暨现代办公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从寻找合作伙伴到展览策划、宣传、招商、广告、讲座等都按市场方式运作。诚然,档案部门不可能经常举办这类设备技术展览,档案部门更大的优势在于档案的人文资源及以此开发制作的档案展览。即便是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展览,也并非一概不能开展经营性活动,特别是在增加展览的附加值方面。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做法即是一例。该陵园变消极等待参观者为主动走出去宣传,制作和组织了《红岩魂》和《红岩魂形象报告会》,在全国巡演,并由此开发面向社会的展览服务等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档案中介服务。我国档案中介服务虽然起步不晚,但总体上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科技含量少,行政色彩比较浓的状况,尚未形成面向社会的开放型、市场化的中介服务体系。档案中介服务业要真正成为经营性的档案文化服务业,就要改变以上的状况。当然,这种状况的改变绝非可以一蹴而就。目前可行的是要做大三块,即做大档案咨询、档案培训和档案寄存服务。做大档案咨询服务,应该注重开掘咨询的内涵,提升服务的科技含量,在论证、评估上做大文章。在这方面已创建十年的上海档案咨询服务中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中心为上海地铁总公司、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大剧院等单位的档案管理和建设提供了咨询论证工作,内容涉及馆库布局、设备配置、管理体制、制度建设、文件归档、开发利用和工程项目文件形成积累、档案验收等各个方面。该中心在市场运作中注重创建品牌,规范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咨询服务项目合同总额达到638多万元,连续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咨询企业”。当然,档案咨询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好,取得跨越式发展,只有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催生并壮大了一个新的经济门类―――培训经济。截止2002年底,上海拥有各类各级非公有制创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就已达1800多个。档案培训,历来是档案部门经营性活动比重最大的一块。在行政的适当干预下,档案培训能经久不衰。要做大档案培训业,增强档案培训的活力,除了依托行政的优势外,还应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渠道,拓展培训生源,拓展培训课程,使培训的对象、内容不局限于档案系统和纯档案业务,使档案培训取得更为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稳定的投资回报。档案寄存服务起步不久,但已显现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打造品牌,扩大宣传,应该列入创办之初的工作要旨。

三是档案技术服务。档案部门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技术人才、技术设施,运用经营手段开展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已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例如,根据上海市档案馆研制的“档案库房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开发的产品,被上海市经委列为2000年度上海市新产品,已在上海和河南、海南、深圳等省市的29个档案馆、室应用;该馆研制的“真空冲氮杀虫灭菌档案消毒容器”已在黑龙江、新疆、江苏、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市和上海地区45个档案馆、室应用。但目前这种经营活动还停留在档案馆技术部门的一项辅工作范围,离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的形成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是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服务。近年来,档案部门对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各地档案馆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制作了电视片,拍摄了电视剧,出版了图册,但大都未走市场运作之路,投资回报率较低,社会认知度较低。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引入市场机制,不仅是要赚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市场作定位,以市民为视角,来整合配置档案资源,选准开发的项目,扩大产品的经营,使档案文化产品具有经典性和社会性,能够拥有广大读者。

第三,要加强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管理。要营造良好的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法制环境,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特别是档案中介服务,目前已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态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繁荣和规范档案中介服务市场,需要法规政策起积极的保障推进作用。要理顺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体制。目前,由于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规模较小,大多还没形成经济实体,只是档案馆等事业单位的一些经营性活动。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促进经济实体的形成,以使“政企分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善于经营档案文化产品的专门人才。

文化事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 保护 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深化文化改革,要在事业与产业内在关联的“合”上做文章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任务后,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亟需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点。经过笔者多年来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我认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仍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具体说,就是要以解放和保护文化生产力为诉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对党的文化政策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2003年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是在“两分法”基础上的“分类改革”,党的十之前的成绩就是在此基础上取得的。经过十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这表明党中央不单纯认为文化是一种工具性手段、一种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力量,更将文化视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引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文化繁荣本身就是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十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一些困境和矛盾使改革举步维艰,亟需理论突破和思想观念认知的深化。事实上,正是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导致文化体制改革走了不少弯路,也曾因理论准备不足导致改革难以突破。面对新的改革“瓶颈”我们必须寻求适当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深化对文化产业观念的认知,在市场机制下注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渗透与融合,是一条可行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如果说前十年的改革功绩主要建立在事业与产业相区别的“分”的基础上,那么深化改革的突破点就要在事业与产业内在关联的“合”上做文章。所谓在分的基础上着重内在关联的“合”上做文章,就是肯定此前的成绩及其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通过改革思路重心的调整,积极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如公共资金的使用、税收减免、版权保护、投融资体系的完善等),使文化发展一方面朝着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方向努力;另一方面建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这里面的一个关键点是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注重事业与产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提出着眼于内在关联的“合”的理论构想及其政策配套,并非主观臆想,而是基于实践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某些部门、领域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的实际。这种理论思考的前提是肯定前期已普遍形成共识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市场化价值取向与维护文化的独立性与公共性,在此基础上来思考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的分与合。因而,着眼于内在关联的“合”不是退回到此前的事业单位框架中,也不是此前曾有人提出的O立“准公益组织”,因为一旦认同“准公益组织”的合法性,很多担负改革任务的文化单位就会一股脑的选择“准公益组织”,改革就会在原地打转转。此前厘清事业与产业的界限主要是在文化投入环节上,区分出政府财政投入(公益性事业)和市场驱动(经营性文化产业);当下提出“合”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分配环节上的赢利与非赢利之分,其理论上的突破是肯定文化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和积极性,进而大力培育和扶持文化非营利组织,从而夯实文化发展之基和激发文化创造之源。其中的难点是对非营利机构的理解和定位,确切地说是“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与可行性问题。此前我们普遍认同就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而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运行方式的差别,其承载的精神内容是一致的。无论是文化事业单位还是文化企业,都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重视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化内涵,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文化事业也要讲成本预算和效率,并注重投入与产出;文化产业也要追求文化产品的公共价值及其对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传播。

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文化体制改革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基于对内在关联的“合”的理解,继而从企业利润视角做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的区分,目的是涵养文化生态和培育文化创造力与市场活力的基础。十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经验,和当前遭遇的困境表明,兼顾在生产投入和利润分配环节上的公平与效率,既要公益性事业单位激发效率,也要经营性文化企业追求社会价值,就不能止步于单纯的鸿沟式的“分”。事实上,不仅一些文化机构早在实践中打破了事业单位不能经营的“束缚”;而且中央的一些政策已经体现出这样的导向,如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在新出台的《博物馆条例》中注重创意产品的开发等。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和改革思路上更加清晰化,通过政策配套来完善它,使改革真正突破困境进入新境界。

以此思路来看,就现有文化机构而言,可以说只有极少数单位需要政府保护(10%左右),大量的文化单位需要划入非营利组织(50%左右),担负起文化价值传承、文化创造力培育、艺术实验创新、企业孵化等使命,而那些发育成熟有一定市场基础的文化单位要真正成为文化企业(40%左右),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作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就预期效果来看,以激活市场机制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导,在各自有所偏重的基础上形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梯次结构和分类布局,从而有利于健全文化生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真正解放和培育文化生产力,从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因此,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文化资源的全国流动,使文化机构从功能上科学地划分为:非营利组织(含部分事业单位)、营利性文化企业,二者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既有利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有利于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从而为文化发展繁荣夯实生产力之基。在实践中,为了应对改革的“一刀切”政策和鸿沟式的“分类改革”,很多省市文艺院团(包括一些研究所、杂志社等)为完成改革任务,不得已以“非遗保护”的名义成立非遗传承院,重新纳入事业单位,这是院团改革中的尴尬和无奈。因为在既没有积累(原有的事业体制仅有办公经费)、面临人才断档(老人出不去、新人进不来)、场地和办公设备老化(缺乏好剧本和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尤其在没有培育市场的情形下,把它们全部推向市场,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以非营利机构来登记,既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公共资金的扶持、国家艺术基金会),又可以享受社会机构、个人的捐赠与企业的赞助,还可以获得减免税政策扶持(这一点对非营利组织发展太重要了),版权保护的法律支撑和投融资政策的支持,从而使其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非营利不是不要市场,而是不能谋私利(用来私人分配),其收益用于文化单位的积累和发展。这样,文艺院团就有一定的预算保障,可以安心生产(打磨剧本、排新戏、实验新剧目、开发周边和衍生产品等),而不是为生存奔波,甚至为迎合市场上演低俗剧。没有生存之忧,就可以创作生产一些高品质或者高雅文艺产品,去追求文艺的卓越性,在产品成熟有一定的受众认可度后,再完全转化为商品,由精英文化演变为流行的商业性大众文化,作为文化产业体系中的商品在市场上赚钱,并在市场上提升大众的消费品味;同样,一些市场化的大众文化商品,经过市场不断检验和修改提升,也会成为文化精品甚至积淀为文化经典,如《大河之舞》、《猫》等,作为公共产品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民所共享。

因此,文化企业不仅可以在经济上反哺文化事业,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公共产品服务大众。可见,以文化产业为轴心、以文化非营利组织为基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但激活了文化发展的创造力源泉,即文化非营利组织以其艺术创作、创意创新意识,以及消费者的培育,为文化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性基础;还可以把流行的大众文化积淀为公共性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积累和传承的一种主导方式,从而进一步夯实文化发展的根基,使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境界。

文化产业是文明视野中的一种文化积累和传承方式

对文化机构以营利与非营利划分,更多地是着眼于事业与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对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其实,真正需要被政府保护起来的应是极少一部分单位,主要在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引导作用;大部分要面向市场,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但并不都是商业性文化机构,而是承担了更多的文化传承、文化实验和文化创意创新的社会功能;其余部分则是为市场提供主流文化产品的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进而有利于遏制“三俗”产品的市场泛滥。

由于遵循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逻辑,理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梗阻,打通了一些人为的壁垒,也使一些“玻璃门”自动消解。文化发展和文化机构各归其位,从而在市场上真正培育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这样的企业才经得起市场搏击,其产品才能真正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大众差异化需求,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样,可以围绕产业链和上下游带动大量相关中小企业集约化发展,从而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进而抬高海外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有效捍卫国家文化安全。

因此,事业、产业的分与合,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更是制度上的创新,同时需要深化认知来完善其配套政策措施,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不是简单地向市场一推了之,或者期望一蹴而就就可完成的事情(如某些传统媒体的网络化)。所以说,文化产业不是文化市场化和文化产业化。说到底,它是当下阶段的一种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是一种文化甚至文明的积累,同样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文化产业虽然表现为市场化运行的商业文化,并取决于市场灵验功能的发挥,但它的根却扎在整个民族的文化土壤和健全的文化生态中,需要全社会全民族都砉匦墓刈,担负文化创新实验和孵化,它不仅有经济价值,更有文化和社会价值。文化体制改革凸显“分”看重的是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有其现实价值与思想解放的意味;注重“合”则看重的是文化产业的社会文化价值,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文化产业说到底是文明视野中的一种文化积累和传承方式。只有夯实民族文化的根基,用文化创意来激活其灵魂,文化产业才能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不就是文化吗?它根本不是文化的“另类”。所谓事业与产业之分是文化的运行方式不同,营利与非营利之别是利润的分配不同而已,它们共同构成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因此,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说到底是文化软实力弱,是中国文化发展体系缺乏竞争力!当前存在的诸多文化产业乱象,多是不懂或对文化产业理解不到位,乃至扭曲文化产业、误读市场所致。

文化体制改革在“改革”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

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决定了文化产业根基的培育和产业链的延伸(好莱坞电影的强势就有国内众多民众的支撑)。从生产力视角看,文化产业绝不单是显现于市场上的商业文化,而是扎根于广阔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中的创新创意。它与“文化例外”(以高雅艺术为核心)和文化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联,也仅在商业文化生产的意义上,才可以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为理念不清晰、关系不顺、管理失当,实践中我们即使有好的创意和好的产品,可是文化产业链依旧做不长。只有以文化产业为轴心重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才能推动转企单位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一旦建构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则有利于文化企业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跨地区发展(资源的全国流动)、跨行业以及跨所有制发展,甚至通过上市培育战略投资者,推动文化企业成为从产业集团跨越式发展到价值链高端的财团。一旦打通了市场环节,不再自我捆绑而着眼于大产业视野和全产业链结构,则所谓市场导向(企业生死线)和舆论导向(宣传红线)相冲突的问题,就是一个误读市场或者说是一个人为制造的伪问题。

由于不理解市场和文化产业何为,一些问题被人为扭曲,抑或扭曲市场,从而导致:思想性强的文化内容产品因开放度低而供应不足,低俗搞笑的产品因开放度高而大量同质化泛滥。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护航。它要求建构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文化企业运营的体制机制,即建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由此深入就可以破解“市场准入壁垒”与微观主体不合理的“二元结构”,正是它阻碍了中央提出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通过多元投资主体相互参股控股实施兼并重组促使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当前,中央把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由培育合格市场主体转变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就意味着在“改革”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旨在处理好存量释放与增量发展的关系,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的协同交融发展,而不是各自为战的单兵突进。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是针对所有文化企业的,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一视同仁,未来的现代文化市场是开放的、公平的。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改革推进到什么深度,文化产业发展就能达到什么高度。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参考文献】

①[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刘成富等译:《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文化事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意义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77-01

文化事业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重要要求。但是,制约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全面分析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有利于新型农民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可以将先进的知识和文化带入广大的农村和农民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能够利用科学的信息和方式促进农业发展,从而发展成为有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农民,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目的是促进全体社会公民的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城乡和谐、邻里和谐以及家庭和谐的环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队伍结构配置不合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文化队伍是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承担和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主体。在农村或是乡镇缺乏具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长期以来,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没有专门人才进行文化建设的管理,使得在文化事业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甚至是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

(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是进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主要的支持力量。政府投入的数量、投入的持续性是决定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首要因素。当前,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总量增加,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首先,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投入比例占政府财政总支出比例没有随着国家经济和财力的增长而增加。其次,由于投入的不稳定性,难以充分保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所需要的业务经费。最后,与其他产业投入相比,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明显偏低。

(三)农村文化建设基层设施落后且利用率低

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权益,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是进行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支撑。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基本需求。并且,在一些地区乡镇文化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充足利用,很少对农民群众开放,影响了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三、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教育,促进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不断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文明整洁的环境,倡导新生活方式。要实现这些都需要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这是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合理调整和优化文化工作人力资源,保证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结构合理性,充分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性,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其次,将具有文化专长,热爱文化事业的群众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并且还要运用多种手段留住人才、善用人才。

(二)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专项资金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有利于满足农民群众对于基本文化的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并且设立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增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活力,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三)根据农村实际发展状况,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必须有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能够为群众进行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不断加强乡镇、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例如,乡镇可以利用资源组建图书馆,大力推广科普培训、文艺演出、科技下乡等活动,在村级设立文化活动的基地;农村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文化宣传和文化活动基地;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配置流动文化车,展开灵活的文化服务。

四、结语

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肯定我国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要综合分析现阶段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建设高素质的文化建设队伍,不断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事业范文第4篇

每个企业都不乏创业“神话”

正如对于什么是管理众说纷纭,对于什么是企业文化,管理者也是各有各的理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每个初具规模的企业都有自己创业中的故事,当管理者试图用创业中的故事对员工施加影响时,那就是在进行企业文化基因的克隆。自觉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将一般的管理故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一个“神话”。

国内某机构最近公布了2009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卓越表现企业名单,其中每一个卓越企业的文化理念,都可以视为一个“神话”。比如吉利集团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到“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就实现了一个完美的转身。践行“让世界充满吉利”和“快乐人生,吉利相伴”的理念,从外界传闻、到成为现实,吉利集团的成功跨越颇具有传奇色彩,在企业内部无疑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同时获奖的阿里巴巴集团、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名企也是一样。

问题在于,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对自己的管理故事加以积极的利用。惠普在1989年过50岁生日时,搜集了100多个口耳相传的惠普故事,其中最为员工所熟悉的,是公司创办人之一比尔·惠利特与门的故事:一天,惠利特发现通往储藏室的门被锁上了,身上没有钥匙,于是他就用小螺丝刀将门锁撬开,然后在门上留下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此门永远不再上锁”。这个故事告诉所有的惠普人,惠普是重视互信与规定的企业。IBM公司广为流传的是一个门卫露西的故事:门卫露西的任务是检查人们在进入安全区时是否佩戴了身份标识。一天,董事长沃森违反了这条规定而被露西拦在安全区外,沃森的陪同人员表示不满,但沃森却转身取来了应该佩戴的标识。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传播了一条重要信息:即使是董事长也必须遵守企业规章。

毫无疑问,对管理故事的积极利用,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在一定程度上使之成为“神话”。其间对故事里主人公的作用难免有所夸大,这对于发挥管理故事的激励作用十分有益,正如民间神话往往以生活中的英雄人物为模特儿,创造了一些经过夸张的人力奇迹,战胜自然灾害的故事一样。按照马克思的概括,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为了表达集体的愿望,把一些客观事实演绎成为一种神话是必要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是一样。尽管企业的创业“神话”只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朴素形式,同样能反映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本能,为员工提供一些应对竞争的办法,从而有利于避免市场风险,延续较好的生存状态。

“神话”的成功激励在于传神

著名演员唐国强在谈到扮演的体会中说,拍《长征》时,我扮演的主席一头长发,很清瘦,这是符合历史了,却不符合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史料记载,打了大胜仗,主席表现得很平静,但在《建国大业》中,唐国强扮演的主席性格张扬,却符合观众的审美标准。这就告诉我们,神话的“造神”其实是为了神“化”,“化”就是产生激励作用。企业的创业“神话”也是一样,成功的激励在于传神,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

管理要学会讲故事,已不是什么新发现,只不过这里需要强调传神,即重视企业创新所需要的精神气的凝聚和传承。如果说营销故事的着力点在于品牌,那么企业文化建设中“神话”的着力点就在于传神;营销故事要善于发现“故事”的商业价值,创业“神话”则要产生精神动力。营销故事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受众的情绪,使之产生购买冲动;创业“神话”则是要让员工明白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例如上述惠普惠利特与门的故事,是在告诉惠普人应当重视互信与遵守规定。IBM公司门卫露西的故事是在告诉员工不要试图在规则面前搞特殊,即使是董事长也必须遵守企业规章。

创业“神话”的传神,除了故事要有“神”,也要便于“传”。一方面,它的重点不是说理,而是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提供一种做事的榜样。天底下没有新鲜的道理。但天底下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却可以不断地以新面貌出现,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另一方面,它不能满足于管理者单方面灌输,可以用员工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表现,以利于口口相传和二次传播。创业“神话”一般有角色、有情节、有人味,不仅是领导人用以分享、传达观点的方式,同时也是企业员工凝聚情感、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正如哈佛大学历史学家路易斯所指出的那样,故事不仅是领导的工具,也是大家共同的根。企业组织成员从流传的故事中能够感悟企业文化,也因为彼此能够分享共同的故事而使得情感凝聚。

创业“神话”的传神不是迷信,也不是个人崇拜,却需要以信为基础。古人所谓“祭神,如神在”,就是以自己相信神的存在为基础的。创业“神话”的传神要想让员工相信,管理者自己要相信,而且要对善有善报和前途光明做出明确的承诺。创业“神话”于绘声绘色中传情,在出奇不意中达意,要想收到仅靠硬性管理难以达到的奇效,离不开管理者当期的身体力行和信守承诺。在市场的风云变幻面前,当管理制度不可能事先做出规定或者监督难以覆盖时,应该怎样做合适,就需要员工自己做出判断;这时候的所谓“随心所欲不逾规”,就是依靠文化的力量,包括创业“神话”的启迪。企业员工对创业“神话”由信到行,那也是对管理者扬善抑恶能力的一种投票。

企业文化与敬畏之心互为因果

创业“神话”的传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理想境界是产生一种无形的敬畏之心,其影响力要远远超过其它的表达方式。正因为如此,西方企业管理界有“故事大王”美誉的斯蒂芬·丹宁在《松鼠公司》一书中强调:能够在正确的时间讲述正确的故事,将成为在新世纪应对挑战和获得成功的重要领导技能。丹宁同时指出,企业故事不仅是在讲述公司的历史,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同时也在告诉员工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

这样看来,在创业“神话”的传神魅力方面,企业文化与敬畏之心是互为因果的。有个神话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个英俊的少年每天都到一个湖边欣赏自己的美貌,他对自己的容貌如此痴迷,以至于在一天不小心掉进湖中溺水而亡。他落水的地方长出了一株花,人们把它称为水仙花。水仙少年死后,山林女神们来到了湖边,发现这个淡水湖变成了一个含有咸味泪水的水潭。“你为什么哭呢?”山林女神问湖。湖回答:“我为水仙少年而哭。”山林女神们不相信:“说到底,尽管我们所有女神总在森林里跟在他的后面奔跑,但唯有你有机会能从近处观看他的美貌。”:

“水仙少年长得美吗?”湖问道。

“有谁能比你更清楚这一点呢?”山林女神们惊讶地回答道,“他每天都趴在你的边沿欣赏自己的美貌。”湖静默了片刻,最终说道:“我从未注意到他长的很美,我为水仙少年而哭,是因为每次他趴在我的边沿时,我都能从他的眼睛深处看到映出来的我自己的美丽。”这个故事是美的,如果说其中少年的美是创业“神话”的美,那么湖所看到的它自己的美丽则是企业文化的美,两者是相互应证和映照着的。

文化事业范文第5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年来,中国的文化在传承延续中开拓前进,在汇合交流中求同存异,在上下求索中百家争鸣,新中国成立65年来,文化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当下,中国文化发展展现了巨大的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文化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学艺术创作呈现繁荣局面,多种文化媒介共荣共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出生机。继往开来,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寻求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文化建设现代化

65年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从几乎一无所有向丰富多彩转变;人民的文化生活从严重匮乏向比较丰富转变。政治文化从传统的专制文化向民主法治文化转变,从官僚文化向公共文化转变。民主、法治已经构成政治文化的主旋律。社会文化从落后的封建文化、半殖民地文化转向了以公平正义为主旋律的现代文化。公平正义取代过去的等级服从与权力膜拜,成为人民心中最深层次的价值观。经济文化从过去追求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文化转变为以效率、创新为主旋律的市场经济文化。道德文化从传统的三纲五常为主体的封建文化转变为开放、开明、包容的新型道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道德规范正在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阶段。从发端的中国新文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成为了当时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国后的前三十年,虽然经历过一些曲折和困难,但新中国的文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时,新中国处于“冷战”的国际环境之中,艰难地探索着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动员全体人民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它的功能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从1978年开始,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题,由此开始了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1979年10月30日开幕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党中央作了《祝词》,全面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的文艺发展,并在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新的阐述,明确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为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创造进入了新的活跃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而十七大报告更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放到了重要位置,进行了全面阐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命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整个社会对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化,形成了新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开始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卓有成效。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开始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由于有了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有了高速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凸显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大,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有了重大的进展。2008年的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国家文化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现。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枝独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文化发展多样化

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在最近的十年中都有引人注目的变化和发展。这些艺术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临市场化转型的压力,原来被国家“包”起来的许多文艺部门,经历了市场化的挑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创造为新时代的受众所认同和接受的文艺作品,跟上时展的需要,保持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时代的要求。这些艺术类型无论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还是在“多样化”的探索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实绩。

以文学为例,2009年全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1000部左右,就数量而言是历史上最高的。同时,许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新时期作家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写作能力,他们在传统文学的领域中仍然是主力军。而一批新生代作家也在迅速成长,所谓“80后”作家已经成为文学写作的新的重要力量。像话剧小剧场艺术的兴盛,美术领域艺术品市场的发育和前卫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均衡发展,电影领域以本土“大片”为代表的市场化走向使得电影得以复兴、主旋律电影的纵深开掘和“第六代”电影的探索等等,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43.41亿元,其中60%来自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更达到406部。这些亮点都说明,文艺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足以代表新世纪中国文艺发展的新水平和新境界的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是可以期待的。

同时,我国文化发展中多种文化媒介共荣共生。首先,广播电视高速发展。作为中国主流的电子媒体,广播和电视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对于公众的作用巨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电视普及的过程,到九十年代才真正完成。此后电视剧一直是一种主要的大众文化形式,制作水平提高很快,类型愈加丰富,是相当成功的本土艺术门类。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就是一个例证,从1983年直到今天,已经成为大年三十全国人民同乐的舞台。

其次,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极快。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期人类科技的最为重要的成果。它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结合的巨大前景。中国因特网的发展不过十余年时间,但其发展的速度却让人震惊。网络改变了我们接受和信息的方式,为新的文化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它的快捷、方便、灵活、自由的特点,正好可以包容各种文化新形态。如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博客文化、跟帖文化的兴起,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游戏产业和网络社交新兴产业的兴起,都刺激了文化的发展。当然,提升网络的文化品格,建立健康网络环境,仍然是努力的方向。第三,新闻出版业持续繁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的阅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出版业规模很小,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的文化发展,新闻出版发展迅速。

文化成就世界化

建国以来,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无数。从1989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到2013年《后宫・甄传》获得第41届国际艾美奖提名,制作成英文版,走向世界。中国的影视作品不断获得世界认可,在与世界接轨中走向全球。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惊艳世界。2008年奥运会更好地展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深刻内涵,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谐”两大主题,精彩阐述了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

2012年10月11日晚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一消息不亚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让国人感到无比的振奋和自豪。中国的文学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文化再一次震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