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规划概念

旅游规划概念

旅游规划概念

旅游规划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时代特点;学术前沿

    3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的历程,2007年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创汇419亿美元,国内旅游16.1亿人次,收入7771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伴随这一过程的旅游规划为中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改进。

    1 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真正的旅游规划是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大众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是在全国各地旅游发展浪潮驱动下诞生的,以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中国科学院郭来喜教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丁文魁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敏感地认识到旅游发展与旅游规划的社会需求以及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性,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致力于地方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咨询服务和实践研究,对丹霞山、深圳市、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江南水乡古镇、海南岛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研究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尚清教授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等,可以说是中国旅游规划的先锋之作。回顾30年来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总结出4个明显特征。

    1.1 2000年以前双线并行,摸索前进

    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旅游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百废待兴,旅游研究刚刚开始,旅游开发实践既没有理论指导,也没有成功经验借鉴,更谈不上旅游规划专业,从事旅游开发研究与实践者均是从相关学科转行过来。以地理专业为代表的旅游开发策划与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代表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为地方旅游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两条路线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同时推进,2000年之后两者开始走向融合,这种融合表现在规划思想、规划队伍组成、规划内容上。

    1.2 2000年历史转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20世纪90年之后,国外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开始引进国内,国家旅游局为了适应旅游发展需求,开始邀请国外专家进行培训,1992年制定了《旅游资源普查规范》,2000年11月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2000年11月颁布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2001年公布了第一批甲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这些标志着中国旅游规划进入规范化管理初级阶段。此后国内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多类型、多层次、多学科介入是旅游规划突出的时代特点,旅游规划的商业化行为引起关注。

    1.3 国际旅游规划智慧的多层面输入

    1999年四川省率先邀请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国外旅游规划师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云南省、山东省先后邀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编制规划,此后一些城市旅游规划也邀请国外相关旅游规划咨询机构编制,在旅游度假区、开发区层面上很多国外景观规划设计公司进入,2001年《旅游学刊》编辑部在北京主办了旅游规划高峰论坛,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旅游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一些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规划着作被翻译引进国内。

    1.4 旅游规划的反思与理论总结

    2000年之后,中国旅游研究的全方位拓展积极推动了旅游规划水平的提高,一批关于旅游规划理论、方法的论文和着作相继问世,一些大学设置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体系与内容基本健全,旅游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旅游规划的技术含量是普遍的专业共识。

    30年来中国旅游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热点(图3),寻求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旅游发展不断走向新的台阶,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旅游规划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在全国各地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庞大需求推动下,中国旅游规划走的是一条市场驱动、内外结合的道路,从没有规则到制定规则,从没有理论到总结理论、引进理论,从没有方法技术到多学科踩着石头过河探路前行,从国内驱动走向国外驱动、内外结合,从高校科研院所到旅游规划企业、境内外相关规划设计咨询公司、政府、相关企业等,共同托起旅游规划这轮红日。

    主题公园为中国旅游带来了第一个兴奋点,度假区热带来了旅游房地产热,申报遗产热提升了对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认识,生态旅游热提高了学术界和政府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规划将承担日益艰巨的任务。

    2 旅游规划的价值观

    2.1 让每一个人梦想成真

    旅游规划是建立在旅游需求的基础上,需求推动旅游业发展,要求旅游规划必须满足、引导旅游需求,旅游规划首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让富人与穷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旅游梦想。

    2.2 让好地方更精彩

    对于具有先天优势的旅游区,通过旅游规划使其在空间拓展、结构优化、旅游形象、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旅游规划是一项管理系统工程。

    2.3 让落后地方有信心

    旅游规划的视野始终是需求导向的、向前的、区域性的、差异性的,在差异中寻求特色、突出优势,化平淡为特色,化腐朽为神奇,化劣势为优势,为落后地区寻求经济发展出路,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经济系统工程,针对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把地区整体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强调地区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把能耗降到最低。旅游规划为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了一条内循环与外向型相结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2.4 让目的地走向世界

    旅游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自然资源、挖掘整理地方文化,用地方文化丰富人类生活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文化生态系统工程。尊重生态环境,尊重地方文化,尊重社区精神。

    进一步提炼,旅游规划的价值观可以归纳为“锦上添花,差异取胜,梦想成真”12个字。

    3 旅游规划的方法

    3.1 旅游内涵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旅游是什么?对这个词的理解时代特色最明显,旅游是观光、休闲、游憩,旅游是度假、娱乐,旅游是会展活动,旅游是离家旅行,旅游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境界、一种心情,旅游是一种功能,旅游需要 服务,旅游是一种产业,旅游是经济。旅游具有多种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游法。如何规划?尽管旅游内涵丰富多彩,但经过这30年来的发展还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观光、休闲、游憩。只要地球上存在差异,就存在观光;只要地球上有人,就存在休闲游憩。访问者观光度假与本土居民休闲游憩是旅游研究与旅游规划历来关注的焦点。

    3.2 旅游规划的4个共性

    依附性:旅游本身是一种活动、一种行为、一种精神需求,需要特定的环境、空间、设施、吸引物来支撑。依附天成、依附经济,旅游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能动性:创意与创新是旅游规划的灵魂,发现差异,定位市场,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是旅游规划生命力所在。

    融合性:旅游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旅游规划的融合性,与景观、城市、产业、文化等各类物质或非物质文化的融合;

    灵活性与规范性:旅游的敏感性决定了规划的敏感性、灵活性,同时,为了保障旅游规划市场的有序性,旅游规划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3.3 旅游规划的多维性

旅游规划概念范文第2篇

“线性文化遗产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村庄等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人文内涵。”在欧洲,1993年,圣地亚哥・得・卡姆波斯特拉朝圣之路(西班牙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随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出“文化线路”概念,并在1998年成立了文化线路国际科技委员会(CIIC),召开一系列会议对文化线路进行系统研究。在美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廊道”是美国对于本土大尺度线性遗产区域提出的保护理念,1984年美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遗产廊道――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Illinois and 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丰富的遗产保护和开发实践,使之形成了一些基于廊道管理实践的研究。21世纪初,我国学者把“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两种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引入国内,利用线性文化遗产开展旅游活动,是实现遗产“保护、保存和展示”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其经济这一功能属性的主要方式。很多学者针对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基于这两种理念,通过对外文数据库所发表的关于“Heritage Corridor tourism”“Cultural Route tourism”的文献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文化线路旅游”“遗产廊道旅游”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以期对现有研究做一阶段性的总结和归纳。

一、遗产廊道旅游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1.遗产廊道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机构研究。由于遗产廊道的规划、开发、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地方性遗产管理局通常聘请旅游业的专家参与。如Harkness和Sinha受印度政府委托,对泰姬遗产廊道旅游者行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遗产廊道的景观规划设计。Conzen和Wulfestieg评述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16年来的发展,其中管理机构遗产廊道会议与旅游局,该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对廊道沿线商业、博物馆和休闲产业的准确营销,从而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行业。

2.旅游产品和市场研究。Curt cottle介绍了南卡莱罗纳遗产廊道的解说系统,它是由三级解说结构、两个解说主题和四个副主题构成,文中还列举了旅游者的典型特征和旅游产品,如水域休闲、艺术与文物游、徒步游、观鸟、观野生动物游、自驾游及探险游等,指出网络将是遗产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

3.旅游影响研究。Daniel Stynes等对俄亥俄和伊利尔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游客进行调查,得出人口学特征、停留时间、住宿类型、花费情况等旅游者行为特征,并运用MGM2模型,从销售、个人收入、就业机会三个方面评析了遗产旅游对当地的经济影响。

(二)国内研究

2001年王志芳、孙鹏首次介绍了美国遗产廊道的概念、选择标准、保护管理方法及规划中着重强调的内容。随后国内学者以遗产廊道的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丰富的遗产资源,进行了以遗产廊道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研究。

1.旅游价值评价研究。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是遗产廊道整体保护、整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前提。吕龙、黄震方基于遗产廊道的特点,尝试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态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建立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王金伟、韩宾娜考虑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发展环境三个综合层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熵技术构建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系统,并以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和长城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杜忠潮、柳银花采用层次分析法,增加了评价项目指标,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朱尖、姜维公、霍雨佳、詹嘉和崔俊涛也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2.区域旅游合作研究。遗产廊道跨区域、综合性的特点需要旅游的合作开发。梁雪松认为,对于丝绸之路这样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的线性遗产,“遗产廊道”保护理念和“增长级”理论及“点―轴”开发模式是较好的理论指导,文中对于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李创新初步研究了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模式战略,构建了空间结构分析、明确政府协作、推动产业合作、保障利益共享的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开发体系,并以丝绸之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王敏、王龙提出遗产廊道旅游竞合模式应选择“点―轴”开发与圈层开发相结合的梯级网络型结构模式。

3.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李小波指出三峡遗产廊道的旅游研究的三个层次:文化基因,人类迁移过程中的文化积淀,旅游品牌的形成。施然尝试构建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时空模式,即空间的微观层次为设计游线,宏观层次则符合“点―轴”模式,时间上应遵从一定时序开发,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例做了具体研究。彭珊珊总结了遗产廊道旅游开发要素、定位、评价、空间格局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红军长征湖南段红色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初步构想。钟行明以山东运河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政府为协作主体,重组运河遗产,构建主题性旅游联盟,创新旅游产品等旅游协作路径。

二、文化线路旅游的相关研究

199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马德里召开了“线路――我们遗产的一部分”的专题会议,提出“文化线路”的概念,并对“文化线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必要的界定:文化线路是一条交流之路,可以是陆路、水路或其他形式,具有实体界限,以其特有的动态和历史功能特征,服务于特定、明确的目的。

国外对于文化线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线路精神及保护区域、方法等,由于旅游并不是文化线路的本质属性和天然使命,针对文化线路的旅游研究较少。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文化线路》中指出,文化线路与旅游活动的关系为可持续的利用,即在开展旅游活动前,要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避免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线路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而历史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又是文化线路传达给旅游者的关键要素。同时指出,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优先考虑当地社区的利益,禁止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或企业的垄断行为。2005年李伟、俞孔坚把文化线路理论引入我国,阐述了文化线路的概念、特征及其在欧洲的发展历程,并和遗产廊道理念进行了比较。刘小芳在其论文中初步构建了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保护和旅游价值利用的机制。

三、我国学者的创新

(一)廊道遗产

李飞提出融合“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理念的“廊道遗产”概念,与发源于“尺度虽大,文化缺失”的美国的遗产廊道规划理念相比,此概念强调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属性,而与产生于“文化丰富,体量不足”的欧洲的文化线路相比,此概念从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展到文化、自然和非物质文化多种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二)线性旅游空间

汪芳、廉华提出“线型旅游空间”概念即依托于河流、山脉、古道、交通线、现状构筑物及主题性历史事件等文化线路的旅游吸引物空间类型。此概念是在“文化线路”这一遗产保护新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强调从旅游研究角度对空间实体、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进行关注,而远非若干个景点简单串联起来的游览线路。

(三)文化廊道

陶犁提出“文化廊道”理念,指出“文化廊道”与“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的核心理念相近,与前两者相比“文化廊道”则更强调基于廊道文化本身的影响及扩散的时空范围,并指出“文化线路”的旅游开发的创新性体现在:以线路为中心的开发模式,以文化为中心的规划重点,以线路文化品牌打造的营销模式,对旅游交通的理解,上升到动态的、活态的、强调交流互动的具有“线路精神”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王立国,陶犁等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进行文化廊道范围计算及旅游空间构建研究。

四、结论与展望

发源于美国的遗产廊道保护和规划理念形成时间最早,现阶段主要是景观学、城市规划学等学者运用田野调查、景观分析、文献检索等定性方法对遗产廊道规划、开发、管理经验的总结,虽然有一定的积累,但缺乏系统的针对线性遗产旅游特征的旅游开发、遗产管理等理论研究。

旅游规划概念范文第3篇

1.研究背景。

旅游产业与活动就应运而生。当代社会,交通四通八达给人们旅游提供了极大方便。交通事业的发展极大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旅游产业已经成功进入各行各业,并与各行各业产生了明显的链接关系。

2.研究意义。

笔者主要研究政府在促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的思路变化与不足之处。首先,通过研究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对现实意义。对于“旅游”这一词汇大街小巷的普通民众都不会陌生,因为随着交通的发展我们随时都可以去旅行。但是对于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大则一个国家小则一个地区如何发展旅游业这样深刻的问题,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的。而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再次,研究这一题目,对于更好的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有极大的意义。在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常常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诸如资源配置较难,利益协调较困难等等问题时常出现,这就需要政府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再有研究这一问题对综合研究旅游行政职能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二、旅游产业化的概念

1.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概念。

要想理解旅游产业化之一概念,首先我们先理解一下产业化的概念,“产业化”源于产业的概念,而产业起初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来逐渐拓展了它的含义,泛指各种制造业。换言之,产业是指具有统一属性的企业或者组织的集合。而旅游产业化是根据市场方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布局生产、会化服务与企业管理。

2.旅游产业化的特征。

旅游产业化概念并不空洞,它的特征及其明显,具有多维性、统一性、开放性等特点。

三、旅游产业化过程中政府作用的特征

1.行政主体的泛化。

在促进旅游业展中,政府的旅游行政职能主体主要包括所有的旅游行政机构的人员以及该行业的行政公务人员。而除此之外,我国旅游行政职能的主体是十分的广泛的,具体而言包括国家以及地方的旅游局、旅游协会等等的旅游行政机构及其人员。

2.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

在传统意义上,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是以市场调节为基本前提的,当然同时还需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控。受传统思维与观念影响,我国的政府主导作用还仅仅局限于组件高等级别的、高权威的旅游管理机构以及一些重点的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方面。但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政府的旅游行政作用及职能已开始拓宽。比如解决信息不对称、提供公共物资、制定规则等。

3.作用更加趋向于专业化。

就目前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旅游政府行政职能开始拓宽领域,不再局限于传统方式与方法上,而比传统方式更加具有综合性与专业性。所谓政府职能领域的专业化,是指政府既能够对传统的旅游社、酒店进行管理与规划,还能够对区域性的旅游进行区域规划与统筹定位、节假日旅游活动的策划等等。举例来谈,政府参加旅游产业化营销就会包含具体的作用。它的具体作用:政府对旅游产业化区域进行整体上的结构设计与形象设计等等,同时进行相关方面的战略统筹与全局性规划。

四、政府在进行旅游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

1.旅游产业化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现状与分析。

现行旅游管理体质的现状而言,它严重制约与限制了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就宏观方面来说,首先,现行的旅游管理的宏观体质还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还没有一个跨行业的旅游管理机构进行产业政策以及产业布局的规划与统筹。这就造成了旅游行业局限于区域内,成为了分割局面,不利于旅游产业的拓展与进一步发展。其次,由于政府对与旅游行业的引导与领导不足,造成多数旅游投资从一开始就不能很好的正确评估旅游区域的项目价值,这导致盲目的投资与拓展,从而极容易引发恶性的竞争与恶意竞争的死循环。最终导致旅游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损害了旅游行业的利益与进一步发展,破坏了整个市场的秩序。最后,利益关系与地方保护主义也是影响旅游事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又一重大原因。它极容易造成景区人为的分割与划分,使得整个旅游行业竞争力严重下降,行业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2.政府管的过死,忽略企业主体地位。

从实践经验看来,政府制定的一些规则与法规违背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政府本意是想加快旅游事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严重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尤其目前有些地区浓厚在长官意志,对旅游产业管理的条条框框太多,管得过严过死,只听从政府的命令,完全不顾市场规律的指挥,更严重的有政府包揽一切事宜,严重约束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3.政府的服务意识差,长官意志较强。

目前旅游管理多数是企业服务与政府,而政府服务旅游企业的情况少之又少。多数为长官意志所服务。政府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在一个自由市场上,鼓励商业活动并制定活动规则与条例,职能方面,应注重法律法规,而不应该是听任长官意志,避免旅游产业发展不稳定性,促进旅游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持续发展。

4.分割管理,缺乏合作意识。

政府代表广大人民利益,是整个社会利益代表。目标是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政府内部包括多种多样的部门,他们追求本部门绩效好评,所以彼此之间会产生竞争,引发诸多问题。目前我国主要是由旅游局等各级相关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旅游行业进行行业上的管理。它既包括箱柜旅游政策的具体实施问题,也包括市场机制如何保障与规范等问题。

5.片面追求政绩,缺乏整体科学化的规划。

各地方政府领导人员的任职期限有限,他们为追求任期间政绩,片面实施快速有效的经济政策,忽视长远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的管理与规划。而在旅游产业方面,整体结构与长远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是十分的必要的。而目前这种缺乏长远考虑的发展模式只会造成旅游产业生命力不强,不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无法长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只会造成经济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长远发展。

五、结语

旅游规划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节庆旅游;研究进展;中国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06)-01-0045-05

节庆旅游是以某种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新型旅游产品,因其对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节庆旅游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CNKI和CSSCI数据库的检索获知:19941999年6年间和节庆旅游相关的文章只有32篇,而20002005年(上半年)不到5年的时间,搜索到和节庆旅游相关的文章达324篇,足以见这种发展趋势。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发现,国内对节庆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概念界定、特点功能等)、影响机制及策划管理等几方面。

一、基本理论问题

1.节庆旅游及相关概念的探讨

目前我国学者在研究节庆旅游及相关问题时,经常提到 “事件和事件旅游”、“节事和节事旅游”等概念,这些概念西方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了,根据戴光全、保继刚等对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事件(event)是短时间内发生的(transient)一系列活动项目(activity program)的总和,根据事件影响的范围和规模将事件分为3类:标志性事件(Hallmark events)、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和重大事件(Megaevents)。在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研究过程中,标志性事件(Hallmark events)又常引申为节庆,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合起来统称为节事(Festival & Special Event)(戴光全,保继刚,2003a)。不管是事件、节事还是节庆,图1节庆旅游、节事旅游和事件旅游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对其进行系统规划、开发、营销,使之成为旅游吸引物,为目的地旅游业所利用,就相应出现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三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纵观我国近年节庆旅游的研究,直接对其概念界定或者内涵探讨的文献几乎没有;从其相关的研究来看,对节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很大分歧,突出表现在对节庆旅游概念外延不确定性的探讨上,例如:吴书峰、罗秋菊(2003)认为:事件旅游是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也称其为节事旅游或节庆事件旅游。这里把节庆旅游(节庆本身就是事件的一种)的外延扩展到等同于节事旅游和事件旅游。类似的观点还有黄翔(2004)在界定旅游节庆活动,庄志民、赵睿(2000)在界定节庆旅游资源时,把节庆外延扩展到除各类旅游庆典、节日外,还包括各类交易会、展览会,以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这种界定把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大型事件旅游等旅游形式全部囊括在节庆旅游的范畴。还有文献借鉴西方的观点,认为节庆就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事件,即依托目的地社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方面的独特资源,加以整合包装,能够产生具有目的地标志性的独特形象和吸引力,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重复举办的事件旅游活动(刘俊,2004)。

另外,张彬彬(2003)在界定事件旅游的基础上,把旅游事件按内容划分为博览展会型、节庆活动型、文体赛事型和商务会议型。可以看出,在这种界定中,节庆旅游是有别于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和体育旅游的。但是,目前国内很多研究会展旅游的文献往往把节庆旅游归入会展旅游的范畴(林茂,2004)。这些分歧、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促使部分学者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旅游节庆,例如:吴必虎(2001)认为广义的旅游节庆等同于旅游节事,狭义的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举办的(一般1年1次)节日等活动,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一次性结束的特殊事件。戴光全(2005)也把广义的节庆等同于节事、认为狭义的节庆专指各种节日;徐舟(2005)也从狭义节庆的角度来理解旅游节庆,认为旅游节庆只包括目的地根据其资源实际情况,人为策划举办的带有浓郁地方民族文化氛围的节庆活动,不包括传统节庆和特殊事件。

2.节庆旅游特点和功能的探讨

目前,国内对节庆旅游特点或特征直接论述的文章并不多,章平(2000)在探讨大型节庆活动与宁波旅游发展时,提出节庆活动作为专项旅游活动和一般的旅游形式相比具有:季节性、规模性、综合性、效益后续性等特点;王保伦(2004)把节事旅游的特点总结为:旅游者身份的二重性、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强大的吸引力、当地的认可度、旅游市场的促销性。此外,还根据蔡梅良、吉文桥、杨兴柱、金辉等人的相关论述,节庆旅游还具有趣味性、复合性、文化性、交融性、地方性、多样性、参与体验性等特点(蔡梅良,2005;吉文桥,2003;杨兴柱,陆林,2005;金辉,2004)。特别是其具有趣味性、参与性、综合性的特点,使之受到了大量游客的青睐。

至于节庆旅游的功能,赵睿(2001)曾系统阐述了节庆旅游的经济、文化两种载体的功能;秦美玉(2004)进一步认为旅游节庆的文化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营造”的功能;其二,由于旅游节庆活动的关联性很强,具有较明显的经济牵动效应和文化传承功能。她特别指出:独一无二的举办地文化特征为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先机;文化主题鲜明创新是节庆旅游的灵魂;文化的多样、多元性是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在动力,大众文化是旅游节庆所依托的主要内容,文化定位为旅游节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节庆活动经济功能的体现,目前国内研究文献较多,下文将单独论述。另外,石玉凤(2001a)还对节庆旅游经济和文化两种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节庆活动作为文化现象的载体功能和经济现象的载体功能是同时进行、同时实现和不可分割的。

二、节庆旅游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研究

1.节庆旅游的经济因素分析

地方节庆活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的产生首先考虑以地方经济为目的。近年来,从一些资料来源:据张伦书(2002)有改动。成功的节庆品牌,诸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等的举办情况来看,特色节庆活动的举办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容置疑的。张伦书(2002)认为举办节庆活动的实质是以发展为宗旨,以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转换为手段,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是其追求的目标。从这一定义上讲,节庆活动就是节庆经济,对此他提出节庆经济定量评价的基本框架及指标设计(见图2)。

李玉新(2003)认为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对节庆本身经济效益的影响,对目的地经济的直接影响和对目的地经济的总影响,并以此建立了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的测算模型。另外,石玉凤(2001b)还以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节庆旅游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指出节庆旅游的价值增值完全由人才投入带来的,故若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在降低经济投入的同时,提高人力投入的管理水平和实施力度。

图2节庆经济定量评价体系

2.节庆旅游对区域和城市发展综合效益的研究

我们在注重节庆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社会、文化、环境等综合效益的体现。郭胜(2005)把节庆旅游的作用概括为:宣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吸引更多得海内外游客参加,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几方面。

王子新(2003)指出旅游节庆对河北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展示河北旅游的良好形象,提高河北的知名度,丰富旅游资源和产品结构,有利于缩小旅游淡旺季的差别,带动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兰铁民(2003)还指出特色节庆活动的举办改善了区域的自然、人与环境,提高了地方的经济管理水平,还对区域内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蔡梅良(2005)、杨雅玲(2003)等人为民族特色节庆活动还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扩大民族对外交流等功能。此外,刘亚禄、徐铁夫(2004)通过建立模糊统计数学模型,以北京大兴西瓜节为例对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进行多角度分析和综合价值评价(见图3)。

三、节庆旅游的策划和机制运行

节庆旅游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建立在对旅游节庆的成功策划和开发基础之上的,策划是旅游节庆活动成功与否的前提。在节庆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结合目的地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运用一定的策划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黄翔(2004)认为旅游节庆活动的设计应遵循:根据本地特色、扬长避短的针对性原则,民族性、参与性原则,雅俗共赏原则;范春(2001)在探讨我国节庆旅游资源的开发时指出,开发“节”与“节庆”旅游资源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企业性原则、优势互补原则、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杨香花(2005)还提出了民族传统节庆开发的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对比性原则、特色原则、参与性原则等。

目前国内对节庆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和城市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提出其节庆旅游发展的策略。例如郭伟(2001)在对上海节庆旅游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节庆旅游的发展策略:节庆旅游产业化,以节创收;节庆旅游内容注重海派特色和创新,以节推旅;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以旅兴节;开发旅游纪念品,节旅互动;合理进行时空布局,以节促旅;创名牌旅游节,树上海国际都市旅游形象。另外,王子新(2003)对河北、杨柳(2004)对成都、章平(2000)对宁波等区域和城市的分析,分别提出了其相应的发展策略。节庆旅游作为一种专项的旅游形式,其开发的策略具有一定共性,例如: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专营公司、市场化运作,宏观调控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意识,群众参与等,都是在旅游节庆策划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市场化是指在节庆实施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完全考虑投入产出的因素,而不是单纯的节庆。旅游节庆的利益性决定了它最终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最终目的。郭胜(2005)对节庆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指出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要注重:策划过程面向市场,管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企业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转变等;他还从节庆活动的转化运作模式、组织观念、管理模式,提高受众参与度,壮大志愿者队伍等几方面对节庆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进行展望。从马聪玲(2005)的文献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岛国际啤酒节运作模式从“官办”到“民办”、再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转变过程。

此外,李力、崔卫华(1999)把节庆旅游的构成要素概括为:兴奋要素、娱乐要素、炫耀要素;余青、吴必虎(2004)等对中国城市节事时空分布的研究;戴光全、保继刚(2003a; 2003b;2003c;2004)等对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文献等进行了系统总结。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是对以上重点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四、讨论与展望

从1993年,保继刚等学者首次在国内提出“事件旅游”的概念,短短10多年,国内节庆旅游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中国节庆旅游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基本概念不统一、缺乏相应的理论背景和指导、可行性分析研究缺乏等诸多缺陷。但从节庆旅游概念的探讨过程中可以看出当前给节庆旅游下一个完美的定义就很难,张凌云(2003)认为可以从节庆活动的共同特点:时间暂时性、举办的频度性、活动的主体性来理解节庆活动的内涵,这种理解也过于模糊。不过从节庆旅游的形成来看,有几点已取得共识:都强调目的地区域特色是节庆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区域特色通过节庆形式的系统规划、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吸引物,这是节庆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节庆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社会、经济、文化效益是节庆旅游开发的主要目的。

所以,我们认为节庆旅游就是区域自然、人文、经济、历史文化特色,经过节庆形式的系统规划、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吸引物,从而被旅游业所利用,为当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效益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见图4)它有两大来源:第一,对目的地传统节庆日的提升和扩延,如傣族的泼水节、迎春灯会等;第二、依据目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对现代节庆的开发和策划,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这种界定也只是一家之言,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在论述节庆旅游时,其相关概念仍然模糊不清,存在相互包含、混用的情况。因此,今后还应加强节庆旅游概念、内涵、外延及其形成、演进规律的研究,构建规范的节庆旅游理论体系。

对于节庆活动的功能,我们认为文化是节庆的灵魂,经济是节庆生命,正是通过节庆的文化内涵显示其经济效益,通过旅游经济的开发进一步体现其文化内涵。在同一节庆活动过程中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功能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其内在联系错综复杂。我们重视其经济功能,但是其经济功能的体现要以其文化功能的体现为前提。

对于节庆旅游的影响机制,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目的地经济、文化、环境的积极影响方面,但是还不完善、不系统,国内相关的专著还很少。最近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戴光全的《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专著,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包括此书在内国内对节庆旅游负面影响的研究很少。其实,节庆期间,大量人流、物流涌入目的地,给目的地的资源、交通、环境、社区文化等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想打造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国际节庆品牌,实现节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对节庆旅游效应研究的全面性、综合性,特别是加大对节庆活动负面影响的研究力度。

节庆旅游的策划、运行及管理都是一个节庆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认为节庆活动的策划只有立足于本地的文化基础,宣泄本地人的快乐,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于怎样对本地文化精确策划,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市场化运行机制并不适合所有的节庆活动,把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的节庆活动推向市场,交由企业运作,才有可能带来较大的效益;基于节庆活动的综合性,节庆活动的组织管理并不是单个部门、单个企业所能够协调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立节庆活动管理的专门机构来协调节庆活动所涉及的各个部门的关系。

此外,在节庆旅游的研究方法上,应该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的概念、理论、原理与方法,对节庆旅游的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实现节庆旅游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彭华. 旅游地理学(第一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8.

2.蔡梅良.论湖湘民间节庆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0-154.

3.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3a(5):26-33.

4.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下)[J].旅游学刊,2003b(6):111-118.

5.戴光全,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文献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3c(12): 78-83.

6.戴光全,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时间旅游的研究方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3-21.

7.戴光全.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6-31.

8.范春.大力开发我国“节”和“节文化”旅游资源[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73-75.

9.郭伟.上海节庆旅游的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2001(2):45-47.

10.郭胜.旅游节庆的策划与市场化运作[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111-114.

11.黄翔.旅游区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20-236.

12.吉文桥.关于“节庆经济”的思考[J].学海,2003(2): 56-60.

13.金辉.会展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6-167.

14.兰铁民.从南宁的实践谈特色节庆文化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1):41-43.

15.李力,崔卫华.城市旅游节庆的构成要素及牵动效应[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11-14.

16.李玉新.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的测算与管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3-55.

17.林茂.对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的再认识[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9):100-102.

18.刘亚禄,徐铁夫.节庆活动的综合评价[J].中国统计,2004(8):21-23.

19.刘俊.山东省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分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9-65.

20.马聪玲.事件旅游:研究进展与中国实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5-79.

21.秦美玉.旅游节庆及其文化性因素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11-115.

22.石玉凤,单博诚 .对节庆活动文化与经济内涵的思考[J].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2001a(2): 64-65.

23.石玉凤,李建国.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的经济学原理及内部结构数学模型,[J].科技进步理论2001b(8):95-97.

24.王子新,樊中红.河北旅游节庆发展浅析[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26-129.

25.王保伦.会展旅游[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94-95.

2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65-267.

27.吴书锋,罗秋菊.大型事件旅游的开发与管理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6):87-90.

28.徐舟.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规划方法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5(1):7-10.

29.杨雅玲.利用民族特色节庆活动推动民族旅游业的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1):66-68.

30.杨柳.成都市周边地区节庆活动发展之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9):103-105.

31.杨香花.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73-75.

32.杨兴柱,陆林.大型节事旅游节事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5(2):47-50.

33.余青,吴必虎等. 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J].地理研究,2004(6): 845-855.

34.章平.论大型节庆旅游与宁波旅游[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3):92-94.

35.张伦书.论节庆经济持续创新力与评价指标体系[J].桂海论丛,2002(3):85-88.

36.张凌云.旅游景区景点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107-108.

37.张彬彬.城市时间旅游活动的地域差异[J].旅游科学,2003(4):35-37.

旅游规划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智能化;智慧旅游;信息化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在旅游行业得到了创新运用,智能手机、个人掌上电脑的普及,促使人们对信息化旅游和个性化旅游的渴求程度在不断提高,作为现代服务行业的大头旅游业也在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加快自身发展。在2008年11月美国IBM公司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此后,我国学者在对“智慧”二字进行充分理解后,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的概念。“智慧地球”是对“智慧城市”的引导,“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举措。“智慧旅游”是对“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二者在旅游产业与旅游活动的具体运用。

2011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我国智慧旅游发展提出了方向,智慧旅游被正式提上发展日程。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确定了北京、南京、镇江、无锡、武汉、苏州等18个城市作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已有62个省市提出智慧旅游发展计划,其中16个省市出台了相关规划。[1]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业发展主题定为“智慧旅游”,要求各地旅游局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以信息化技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我国不少省市正在如火如荼地构建自身的智慧旅游系统,发展旅游产业。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关于智慧旅游的概念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定义:一是“新旅游形态论”,;二是“技术应用论”;三是“管理变革论”。笔者认为智慧旅游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借助智能设备,实现旅游信息的广泛采集、挖掘分析、实时传输和自动感应,培养旅游者从旅游信息搜集、旅游决策、旅游购买、前往旅游地、在旅游目的地消费全过程的主动性、自主性、智能性和交互性,最终实现旅游体验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与旅游管理的数字化。“智慧旅游”不能等同于“智能旅游”,“智慧旅游”是对“智能旅游”的升级。

二、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一)智慧旅游将开阔我国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满足我国庞大的旅游需求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三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和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32.6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1.29亿人次,共计33.89亿人次,这庞大的人数规模带来了2.9万亿元的收入。根据艾瑞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204.6亿元,同比增长29.0%;中国在线旅游OTA市场营收规模117.6亿元,同比增长26.2%。[2]这些数据说明了智慧旅游在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的同时将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智慧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对旅游业的“二次革命”

智慧旅游是新技术浪潮下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应时之举,被称为中国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是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化。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服务产业,可以说,旅游的发展就是服务的发展。而智慧旅游将通过政府集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深入挖掘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旅游资源,满足不同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以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旅游服务为宗旨。

(三)智慧旅游是旅游城市发展的适合路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未来十年,中国旅游城市的直接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城市旅游环境,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城市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智慧旅游是旅游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集中体现。借助发展智慧旅游,可以使城市的旅游条件和环境系统地提升与完善,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等,还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善。

三、城市发展智慧旅游的建议

(一)提高对智慧旅游的认知度

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旅游产业已进入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黄金机遇期,发展以高度信息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势在必行。所以要高度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确立“智慧旅游”发展新理念,将其贯穿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之中。同时,注意避免对智慧旅游认知向过度智能化甚至机器化偏移,明确智慧旅游建设并不是忽视人工服务的环节,相反,对人工服务的需求在量和质上都要求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制定城市智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逐步推进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兵伐谋,规划先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智慧旅游发展规划,才能有条不紊地指导实践,促进智慧旅游的发展。“以游客为中心,满足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后的各种需求”要作为智慧旅游总体规划的核心,智慧旅游建设范围除涵盖政府部门、景区、旅行社、酒店等相关旅游产业环节,还应将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安全等城市配套保障体系有机整合。

(三)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加强各部门协作和协调

智慧旅游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还需要统一各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和行动。“智慧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在整体范围内有效整合和协调规划、建设、旅游、公安、工商等政府部门资源,以及网络、电信、数据处理、电子商务、金融、交通等要素资源和食、住、行、游、购、娱等必备条件,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政府统一规划、监督和指导,由企业进行项目建设,举全体之力共同实现“智慧旅游”建设目标。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旅游的实现受制于城市各地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城市要完成智慧旅游建设,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景区、景点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深化旅游信息化的程度,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将整个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灯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旅游工作人员行迹和相关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将旅游数据中心建成为旅游资源公共云服务平台,通过数据整合和利用各种智能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提供旅游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