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国文学的特点

民国文学的特点

民国文学的特点

民国文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强化音乐教学改革,深化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加强民族音乐教材建设

我国的民族音乐对着历史的推进积淀了大量的优秀音乐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音乐教学中,教材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知识的来源,而在以往的民族音乐的教材编写中,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随着音乐教学的改革,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深化民族音乐的文化特点,高度重视民族音乐的理论成果,将优秀的成果编写到民族音乐教材中,加强统一的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并形成系统化、全面化、科学化的教材能容,在教材编写中要选择具有优美旋律、美妙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与此同时也要选择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作品,向学生展现出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底蕴,继承与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内容,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掌握民族音乐的特点,从而形成对民族音乐的正确的认知,提升对民族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课程建设

在音乐教育的改革,要不断的强化教师的主导意识,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因而,教师需要计划和设计科学的课程安排,将音乐专业中每一门学科都建设最合理的课程设计,并且以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质为目标,设置民族音乐的课程系统,倡导母语演唱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摒弃外国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学习观念,形成具有我国特点的民族音乐的音乐思维,并且要强化民族知识的学习,民族精神是民族音乐的灵魂,只有充分的掌握了民族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其次要建设完整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全面化的形成中国民族音乐的学习课程,做到真正的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课程建设,并且设置完整的教学教材,开设民族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基础、中国传统音乐等民族理论课程,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民族音乐的特点,更好的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

二、注重音乐教学实践,加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继承音乐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艺术观

在人类生活的社会中,实践才能出真知,时间才能创新,音乐作为文化整体的一部分,能展现出自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而且这与物质和技术的价值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将民族音乐置身于文化的脉络中,借助文化的多视角特点,剖析音乐的形象,解释音乐的行为特点。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多样,也展现出不同的价值特点,音乐文化的传统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积淀下来,形成了目前的音乐艺术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面对无限活力的音乐文化特点,这种独特的艺术美只有结合传统的文化特征,才能形成独特的价值,音乐的本源动力也是文化基础,只有将艺术的创造深深的扎根与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创造出更加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音乐作品,形成独特的艺术馆,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能够不断的发扬音乐的形态。因而,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注重传承传统的音乐文化,帮助学生了解音乐本身的文化特点以及与技术的关系,从而奠定自身对于音乐作品文化根基、渊源和内涵的理解,更好的表现出自身的音乐审美观,展现出对音乐的表喜爱您。

(二)创造民族音乐文化表现舞台,传播民族音乐艺术

我国的传统的音乐文化和西方的音乐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异,我国的传统的音乐艺术经过了数千年的沉淀和流变,形成属于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我国的民族音乐讲究气韵和意境,要充分的表现出音乐中的内涵和情感。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则要创造民族音乐表现的舞台,向学生展示民族的声乐、器乐理论,将民族音乐中的精髓传授与学生。分享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流程,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所产生的时代背后的审美意识和音乐思想,准确的掌握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进行个人的民族音乐艺术的表现,传播我国独具魅力的民族音乐艺术,让学生与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实现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播,宣扬民族音乐的魅力,通过不断的创造力将宝贵的资源不断的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让民族音乐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民国文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一、音乐人类学理念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一)音乐人类学的理念中国民族音乐要想发扬光大,需要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下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探究。音乐人类学最初被称之为比较音乐学,最先被大家称之为民族音乐学,随着时间的变迁,将其定义为音乐人类学。当前,在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使得音乐人类学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现已涵盖了人类所有的音乐及音乐文化。通过田野调查深入考察、关注各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发展的环境及具有的历史特性,系统性的对各民族音乐文化作了一番细致分析与比较,从而推动各民族音乐文化未来中更好的发展。此外,在音乐人类学中,注重将民族音乐置于民族文化范畴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每一民族的音乐有着各自的表现形式,也有着近似的文化价值,因此,每个民族及其文化范畴中的音乐长期保持尊重、理解与合作的状态,同时,使我们对民族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民族音乐文化由于中国民族音乐学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就发生了对该门学科研究对象的争议。研究民族音乐学与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目的、意义是不是相同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具体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哪种研究方法更合适?这些都成为了争议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研究者应站在文化的视野,采用人类学中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探索历史分析研究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众所周知,中国属于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内容不同。要想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研究,了解各民族音乐的文化特性,就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全方位地学习各民族等音乐历程、独具特色的乐器以及遵循的音乐文化观等,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下对各民族的演唱演奏技能以及音乐作品的风格进行细致的比较,以此明确各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并且发掘所有音乐间的共同之处。实现文化视野的广泛性,促进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形式,尊重、理解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分析和鉴赏中国民族音乐的能力,从而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被大众所熟知。

二、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

(一)各民族的独特风格与特点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大国,其多样性的文化形式对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而多元化的内容使得文化形式呈现出了多样性。无论是哪一时期阶段中,中国民族文化都不可避免的被其他文化所干扰。比如,佛教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化;五四时期,中国涌现了大量的外国文化;二十世纪,由于中国民族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多元化、开放性的特性。中国民族音乐就是从这种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而形成与发展的,为此,音乐成为了各种文化同时存在与互补的桥梁。中国从事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学者综合了音乐和各民族文化背景,认为一切有关于音乐活动的时间、环境、人物等是明确音乐意义的有力依据,使得音乐和中华全民族文化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为音乐人类学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造就了民族音乐的区域性特点由于我国民族众多,使得我国拥有品种纷繁、内容丰富的民族音乐。如古称“西域”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存在着各种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下,使得文化逐步呈现出了多元化特点,从而推动了各有风味的民族音乐。音乐人类学是随着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多元文化的特殊性造就了人类音乐学必须以中国特色为核心思想持续发展。随着音乐人类学的理念形成,将极大的促进了各民族音乐文化间的交流,利用音乐这一重要桥梁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推动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此外,要想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下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继承,还应强化学科建设力度,拓展学科领域,树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观念,不断提高相关学者的专业性,努力寻求各民族音乐蕴含的特有规律,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手段,主动和国际学术界良好沟通交流,保证音乐人类学在中国有效实践。为了使中国民族音乐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应时刻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保障各民族音乐文化应有的个性,构建多元音乐文化,严厉禁止文化的全球化、西方化的观念。

三、结论

民国文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是200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最终的研究成果。全书近55万字,200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主编包和平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民族文献学研究,他在文献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民族语言文字诸领域都有良好的学术功底。由他组织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少数民族文献学的专著,既填补了我国文献学理论研究的空白,又发展和补充了民族学的研究领域。该书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献为契机,对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产生发展、本质特征、外延范围、分类构成、载体形制、分布保存、价值特点以及收集整理、鉴定统计、技术保护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对正确界定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内涵与外延,确定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科学地构建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的学科理论与实践体系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同时,该书对我国民族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献卷帙浩繁,种类众多,从内容看,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美术、语言、地理、经济、天文历算、医药、生物、冶金等多方面。从文献形式看,有结绳记事、说唱口碑、碑铭、石刻、贝叶经文、竹木简册、丝帛素书到线装典籍;从文献文字看,有蒙、藏、维、满等近20种文字文献;从文献版本看,有刻本、印本、抄本、写本等;从文献品类看,有史集、文集、诗集、经集、文献、档案、小说、丛刊、戏曲、格言、谚语、目录、拓片、岩画、壁画等。

经过近百年来全国研究机构的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的辛勤工作,目前,搜集、整理和出版了一大批少数民族文献,特别是古籍文献。目前,我国已抢救、整理出少数民族古籍12万种,出版了近6000种(册、件、部)。同时,近年来大量新的民族文献不断出现。《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运用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我国少数民族文献分成十大类,即:民族宗教与哲学文献、民族学及相关文献、民族政治与法律文献、民族经济文献、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文献、民族语言文字文献、民族文学文献、民族艺术文献、民族历史地理文献和民族科技文献。再把这十大类文献按纵向发展的历史分成不同的层次结构,整理出各个层次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并把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纵向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层次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揭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的特征和运动规律,为正确把握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的历史发展进程,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更重要的是,它为广大从事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献学的研究者查阅民族文献提供了便利,具有重要的工具书意义。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该书有其鲜明的学术特点和运用价值:

一,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文献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献工作实际,对少数民族文献的概念作了全新的认识和阐释。

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的体系结构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其体系结构包括:理论民族文献学、应用民族文献学、专门民族文献学和交叉民族文献学。理论民族文献学是指人们对中国少数民族文献这一特定研究对象的抽象分析和理性说明,它内容包括研究中从较高层次和整体上对中国少数民族文献进行抽象分析,总结的是一般发展规律。内容包括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本质、构成要素、类型、特征、价值、功能,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历史演变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工作原理,比较民族文献学等。应用民族文献学是以理论民族文献学的原理为指导,具体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生产制作过程以及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手段与技术等学科。专门民族文献学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献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具体学科包括民族古籍学、民族期刊学等;具体地域包括西藏民族文献学、内蒙古民族文献学等;具体民族包括蒙古学文献学、藏学文献学等。交叉民族文献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理论与其他领域和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种交叉学科。如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管理学、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教育学等。

三,运用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总结了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所特有的工作规律和特点。①从文献的内容、表述、运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特点,即内容的广泛性、载体的多样性、表述语言文字的多种性、运动状态的散布性、传递的局限性及老化慢、生命力强等。②根据我国少数民族文献工作的历史和现状,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概括了我国少数民族文献工作的特点,即地域的边远性、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传递形式的特殊性、文献布局的分散性、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国际影响的广泛性、宗教影响的长期性、事业发展的落后性等。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文献及其工作特点的研究,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文献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进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与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四,坚持从直观到抽象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认识途径,在经过调查掌握了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现有少数民族文献管理机构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文献的有益经验,借鉴文献学的有关方法、手段、原则和措施,并根据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的实际状况,探索出一套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和统计少数民族文献的科学方法。这一管理方法既保持了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的内部有机联系,又可对我国少数民族文献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从而为实现管理我国少数民族文献手段和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五,从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的特色和优势上寻找突破口,重点探讨了少数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问题,从编制目录、译注出版、馆内查询、文献研究、举办展览、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开发利用我国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可行性办法与措施:①加强宣传报道,吸引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献的重视,改进服务方式,实现读者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②在现有馆藏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补充、收集工作,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文献收藏体系;③合理布局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实现馆际协作与共享;④分析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现有目录体系,提出改进、调整方案,最终实现少数民族文献检索现代化和信息一体化管理;⑤开展少数民族文献学研究,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体系,促进少数民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⑥建立一支素质高、知识丰富、具有敬业吃苦精神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开发队伍。

六,在总结少数民族文献开发利用现状和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构想出未来少数民族文献开发利用的基本轮廓和特征①少数民族文献服务功能综合化;②少数民族文献结构网络化;③少数民族文献交流国际化;④少数民族文献检索手段现代化;⑤少数民族文献队伍专家化。

总之,该专著在少数民族文献学的理论研究领域独树一帜,为少数民族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在弘扬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献学、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民国文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特点;学习方法;试题类型;答题要求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1

中国传统音乐,一般是指历代传承、没有受西方音乐影响的,且具有我国农业文明时期典型文化特征的音乐类型。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形成于20世纪以前,诚然,还包括其后按自身规律而发展延续至今的那一部分。20世纪以来,受西方音乐影响而产生的各类新的音乐形式(亦称“新音乐”或“近现代音乐”)不包括在内。中国传统音乐有多种类别;但民间音乐,即原“民族音乐五大类”(除少数例外)则是其中之主体。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尽管长期的封建社会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音响资料和理论文献,但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代民族音乐学者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该领域已取得不少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其中既有大量资料性文献诸如收集、整理、记录的各种音响、乐谱与文字,也有大量研究性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音乐也是各类音乐艺术院校中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它是实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石。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而言,或是其必修课程,或是其必考科目。为了给大家提供一本研习并备考的参考资料,特编撰这部《中国传统音乐习题集》。以下将从“学科特点与学习方法”、“试题类型与答题要求”两方面介绍本书的编撰主旨和研读要求。

一、学科特点与学习方法

从我国音乐学学科建构的角度看,中国传统音乐并非一个学科概念,它只是我国民族音乐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他还有诸如世界民族音乐、城市音乐等等)。其学科特点既有对原“民族音乐理论”学术传统的继承,也有对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一般而言,音乐理论有“一般理论”与“学科理论”之分。前者是指“研究音乐怎么样的理论”;后者是指“怎么样研究音乐的理论”[2]。显然,中国传统音乐属前者而非后者,属“知识”而非“方法”。

不同音乐学科(或领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特点。这些特点,将也决定着该学科特定的学习方法。鉴于上文的表述,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三:

(一)明确音乐类别

如果说,音乐史的学习更侧重时间线索的话;那么,传统音乐的学习则侧重空间范畴。这里的空间范畴主要是指不同传统音乐的类别归属。目前,中国传统音乐可按社会阶层分为民间、文人、宫廷、宗教四大类别[3];也可按体裁特点(或表演特点)分为歌曲音乐(含民间和文人的)、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含民间的、文人的)、仪式音乐、综合性乐种等七大类别[4]。此外,还可按“搬演场所”和“地理空间”分类等等。在以上的几大类别中,还可根据不同标准再作进一步细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无论是对某一具体的音乐作品也好,还是对某一抽象的学术概念也好,首先要明确类别归属,然后才谈得上对其作深入了解。类别归属没有弄清楚,自然也对其后的深入学习造成影响。

比如,原“民族音乐五大类”——民歌、歌舞、曲艺、戏曲、器乐等,即为一种体裁分类。这五大类(除少数例外)若从社会属性上看,又应归为民间音乐这一范畴。其中的信天游、山曲、乌日汀哆、海菜腔等概念,当属民歌;秧歌、花鼓、花灯、赛乃姆、囊玛等,当属歌舞;京韵大鼓、苏州弹词等,当属曲艺等等。

再如,民歌中的号子、山歌、小调为体裁概念,是着眼于民歌音乐形式特征的一种分类;而信天游、山曲、花儿、爬山调、客家山歌、桑植小调等则属歌种概念,其不同点在于因各自的流行区域所形成的不同地方特色。其中的要点,在于正确理解民歌的体裁与歌种的关系。

还有,昆山腔、高腔、梆子腔和皮黄腔等,是戏曲音乐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声腔——被具有渊源关系的不同剧种所吸收的,且具有共同风格特点的唱腔。而京剧、昆曲、秦腔、豫剧、黄梅戏、越剧等等,则是指流行于某一地域内的,在声腔、语言等方面独具特色的戏曲品种——剧种。其中声腔与剧种的关系,是理解这些概念归属的关键。

此外,不少音乐类别的归属还因划分标准不同而各有所别:唢呐音乐与古琴音乐,如作为器乐形式,它们可归为民族器乐一类;若考虑其社会属性或文化属性,二者又分别归为民间音乐与文人音乐。如此等等。

综上所述,明确音乐类别的归属,这是我们研习和备考这门课程的第一步。

(二)注意知识要点

民国文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双语教育;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中图分类号:G7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04-03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科研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民族教育科研体系已初步形成,研究领域涉及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纵向上看,涉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从横向上看,涉及民族教育基本理论、政策法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以及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宗教、跨文化研究等。这些研究及其成果的广泛运用,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内蒙古地区长期以来蒙汉民族聚居,蒙汉双语教育也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草原文化的兴起,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双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议题。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双语教育的重任和必然趋势。内蒙古自治区(简称“我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教育由来已久,这也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70周年,这是举国上下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蒙汉双语教育发展历程进行认真的回顾与展望,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教训,为新时期蒙汉双语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动力。

一、双语教育与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相辅相成密切相关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从战略高度审视和谋划民族教育工作,坚持以研兴教、以研促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双语教育和民族文化相辅相成。2008年某学者在“民族高等教育中蒙汉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中也提到了“蒙汉双语教育尤其是在民族高等教育中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的使命”的观点。2012年有学者在“加强蒙汉双语教学传承蒙古民族文化”一文中提出了“蒙汉双语教学传承、研究、丰富、发展民族文化”的观点,也同样受到的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自治区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也是体现民族性的载体。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蒙汉双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有宪法的依据和保护。内蒙古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汉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水平,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经济的振兴,也影响着民族文化传承。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必然走向。

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了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医学等各个领域。他们以物质文化,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形式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享誉国内外的呼麦、马头琴、长调等;这些蒙古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同和喜爱,每次国内外的演出和汇演都取得了震惊四座的轰动效应。近些年来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并且国家合政府也下大力气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的“两会”中提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要求。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就像国家的利器和门面一样,建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须结合教育来实现文化传承;在内蒙古自治区必须把蒙汉双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促使蒙汉民族共同交流互动,建设民族文化特色的繁荣昌盛的内蒙古。

蒙汉双语教育是我区民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蒙汉双语教育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教育中的特色,本课题研究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教学,传承和发扬蒙古民俗文化,促进内蒙古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构建和谐的多语言环境,增强民族认同感,振兴内蒙古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规划(2014-2020年)中把双语教育与民族文化作为重点研究项目,这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蒙汉双语教育以鲜明的民族特色焕发着勃勃生机,以其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虽然双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教育科研规划中的重要科研项目,但是从目前来看把双语教育与民族文化相联系起来研究的并不多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独特视角研究内蒙古双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是具有创新性,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三、呼和民族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简称呼和民族)是我国唯一一所具有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学校,也是我国较早的实施蒙汉双语教学的普通高校。它的前身是原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到目前为止建校已有六十三年的历史。学校以其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简称“呼和民院”)开设很多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如:蒙古学(宗教文化)研究所、蒙汉翻译研究中心、草原环境与生态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等民族教育和科研部门。学校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研究,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学报《蒙古学研究》蒙文版是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影响力的蒙古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期刊,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学术水平。中国蒙元文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学校现有的两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翻译学、蒙古民俗、新闻传播学、蒙古文书法、蒙古文学、蒙文信息处理、哈撒儿、草原生态与环境研究是也都有民族文化特色专业。学校科研力量强大,先后承担并成功完成了十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十五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项目、二十三项国家民委项目、二十二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百四十项内蒙古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哈撒尔与科尔沁历史研究”团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培养团队”的发展计划。部分优秀教师承担了中国蒙古学文库选题,参加编撰《蒙古学大百科全书》的工作。呼和民院被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等部门确定为民族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蒙古语翻译重点研究基地、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中心、民族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基地和内蒙古语言与翻译研究中心。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也经常举办富有民族文化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2015年12月20日下午,由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联合主办,以“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题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文书法笔会”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隆重举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副院长阿拉坦仓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白玉林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蒙古文书法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蒙古文书法的共同保护单位。同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获批成为国家民委第二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蒙古文书法研究。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每年一度的那达慕文化节暨运动会,经过历史的积淀,已发展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盛会,是增进全院师生团结、创造和谐氛围的纽带,是展示蒙古族优秀文化和我院繁荣发展的窗口,更是发展民族教育、民族文化、民族体育事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盛会。本届那达慕文化节又将充分展现我院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新风采,检阅仪式后,进行了圣火传递仪式以及祭火仪式,各系学生表演了民族安代舞、由学生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走秀、马头琴合奏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集中体现出了民族特色文化和学生的艺术才华。那达慕文化节设有很多蒙古族传统竞技项目,射箭、搏克、布鲁、蒙古象棋、包根吉日格、沙嘎等穿行艺术展示与交易活动,并召开那达慕研讨会。呼和民院那达慕文化节经过历届的举办,始终坚持以推进校园民族文化教育,发扬和传承“崇尚自然、关爱生命、和谐共生”的蒙古族那达慕文化为宗旨,不仅是呼和民院师生中的盛大节日,更是新形势下推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举措,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高校中的品牌活动,吸引了区内外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蒙古语授课学生培养和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和白向群副主席到我校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生(尤其蒙语授课学生)培养和就业创业工作,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在广大学生中积极开展了“创新引领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教育指导工作。

近年来,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先后赴全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北京中关村创业孵化基地、天津职业技能实训中心、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园和区内外兄弟院校进行了学习考察,并开展了系列工作。从2011年起,学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先后孵化了民族皮雕艺术工作室、民族服装设计工作室、摄影摄像文化中心、“指南针”蒙文系息处理工作室、孛儿只金部落牧业有限公司、“金智慧”考试专用书店、快鸽快递服务团队和计算机软件维护服务团队等创业孵化项目。其中,民族皮雕艺术工作于2013年10月与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民族工艺创业一条街成功对接;在2015年4月―10月期间,学校组织工商、税务、银行等机构、优秀毕业生代表和企业界人士进校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和咨询活动;2015年底,学校在内蒙古大学生创业园合作共建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大学生众创空间――蒙元素馆”。

目前,通过学校孵化基地孵化的民族服装设计工作室、皮雕艺术工作室和“指南针”蒙文信息处理工作室已通过认证,成功入驻“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大学生众创空间――蒙元素馆”。近期,学校将创建创投咖啡众创空间,继续帮扶和指导蒙语法律援助中心、环境和室内监测创业中心、水资源监测创业中心等具有一定潜力的特色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联系区内外创业孵化基地进行推广和研发,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进一步营造出“创新引领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培养和创业就业工作,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实践,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已经开创了历史新纪元。学校一如既往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民族院校文化特色,把学院建设成民族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民族文化传承存在一定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势在必行,但双语教育与民族文化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我们提倡用教育来传承文化,以及内蒙古地区双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有其积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温开照.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的思考[J].广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4):2.

〔2〕娜仁塔娜.浅谈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J].时代报告,2012,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