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第1篇

自从初恋女友离他而去,他就一直闷闷不乐。

小方出生在一个家教很严的传统家庭。记得高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初中的一个女生,那女孩开始给他写信。信上不过是说些校园里的趣事。或托他买本书或买盒磁带,是些男女生之间很普通的交往。

母亲在帮他收拾房间时发现了这些信。父亲如临大敌,把他狠狠地训斥一顿,坚决制止他们往来,并威胁说,如果再发现他们通信就找到学校去。

找到学校小方倒不很怕,他最怕的是父亲找到人家家里去,事情闹开,那会让他在同学面前无地’自容。当然,他也理解父母的苦心,高考在即,升学压力很大,也容不得他再分心,不通信就不通信吧,反正他俩也没什么太特别的关系。

小方考上了大学,父亲一再嘱咐他不要过早谈恋爱。大学快毕业时,父亲才不再阻止他和女孩交往,但却给了他一道戒律式的忠告:“要把恋爱看得圣洁些,该结婚以后做的一定要留在结婚以后。”父亲特别强调:“不要伤害女孩子。女孩子的贞洁胜过她的生命。宁可人家负我,我不可以负人。”

父亲的话小方听得很明白,意思再清楚不过:恋爱就是恋爱,不管谈到什么程度,不到结婚绝不能发生性关系。其实,在恋爱问题上,小方一向受父亲和书本的双重影响,把爱情看得挺神圣。女孩子是天使,他时常会在梦中看到这样的场景:碧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阳光十分温和,一个身穿白纱的女孩从绿草茵茵的山坡向他走来……这梦境使他愉悦,使他浮躁的心境变得平和。

年轻的心总会要开始关注女性,小方也不例外。但他和别的男生不同的是不太容易被异性吸引。他很少和女生接触,也不像有些男生,总爱向女生献殷勤。这倒不是他故作清高,而是因为他向往专一的。纯洁的爱情,那梦境使他特别钟情于清秀、温和、衣着朴素的女孩。这样的女孩他还没有碰到。

大学四年级时他认识了比他小两届的晓婕。那是初夏的一天,是一个落日还挂在天边的傍晚。迎着晚霞,晓婕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向他走来。恍若梦境再现,他在心里惊呼:“天使出现了!”

晓婕性情温和,说话轻声细语,在他身边犹如小鸟依人,让他尽享做男人的尊严。越如此,他越像呵护一件珍宝,对晓婕倍加爱护。

他接受了父亲的忠告,没有让感情过快发展。考上研究生后,父亲才允许他正式谈恋爱,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就难以关起,他和晓婕发生了性关系。回顾过程,的确不是小方欺负人家,那是在一次十分和谐的相拥中非常自然地发生的,晓婕完全自愿且十分投入。

事过之后,小方一遍又一遍温习那梦一般的温馨感受,体会年轻女孩温热的体温带给他的无限愉悦,这种温馨和愉悦是他从未感受过的。对晓婕的付出他感动极了,他在心里发誓:晓婕爱我,已经把一切都交给了我,我绝不能辜负了她!

分手完全意外。晓婕的父母在她毕业时坚决要求她回父母身边。让小方惊讶的是,晓婕尽管也表现出依依不舍,但绝没有生死恋的意思。送她上火车前,小方如万箭穿心,晓婕却谈笑自如。

小方弄不懂了。他们是恋人,已经发生过性关系。这意味什么?不是意味着双方的爱已达到极点了吗?照小方的思维,晓婕应该比他更珍惜女孩的贞洁,应该至死不渝地跟定他,和他结婚,怎么就这么轻易地结束了?

小方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小方精神恍惚,父亲表面不说什么,心里却很急。母亲开始托人给小方介绍对象。

一位可爱的女孩出现在小方面前。父母都期望这女孩能以她的温柔体贴治愈小方破碎的心。但小方就是不投入。几个月后女孩不再来。

父母仍然在焦灼中做着努力,介绍了一个又一个,却一直没有结果。小方对初恋女友念念不忘,只要认识新的女孩,总要拿她和初恋女友比较一番,陆续交往的女孩受不了他的旧情难忘,结果都是摔袖而去。

通常有初恋情结的绝大多数是青年男子。即使嘴上不说,脸上有时也不一定挂出来,但受失恋之苦最深、影响最大的几乎都是青年男性。而大部分女性在恋爱过程中即使是全部投入,一旦受到伤害,虽不免痛苦,多数也能较快地走出阴影,另寻一个春天。

有初恋情结的人交往模式不外以下几种:一是对女性失去信心,此后与女往都抱着怀疑态度,无法和对方维持良好稳定的关系;二是像小方这样,不明原因地被迫与女友分开,对女友仍念念不忘,日后再交女友,就总是会拿今日女友和初恋女友相比。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人依恋;婚姻家庭;主客体互倚模型

依恋理论的初始提出,最早其重点在于解释婴儿及其主要抚养者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在最初的社会经验中,婴儿将母亲作为自己的安全基地(securebase),尤其当自己遇到挫折或压力的时候,会寻求母亲的帮助。而“自己是否可以寻求帮助”以及“他人是否会给予帮助”这些观念渐渐内化,形成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working models),在个体毕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独特的内部工作模型都影响着个体对于自己及他人的评价,进而形成个体的依恋风格。可以说,内部工作模型是一种重建记忆,有很多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包括一生中所经历的关系、人格以及对现实的满意度,它并非静态地表征,而是可以变化发展的。内部工作模型可以调节、解释和预测依恋对象的行为、思想和情感,也在调节、解释和预测与依恋关系有关的自我行为、思想和情感。

个体的依恋风格影响着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很多方面,婚恋是尤为突出的一个方面。虽然一直有研究者认为依恋和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但是真正将成人依恋引入相关研究的是Hazan和Shaver。而后有很多研究者开始重视成人依恋在亲密关系中的影响作用。本文将介绍成人依恋在婚姻家庭研究中的研究发展。

1 成人依恋的概念及测量

很多研究者对成人依恋给予了自己的定义。Ha-zan和Shaver认为,成人依恋是指成年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Main定义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Brennan和Sperlingt认为,成人依恋是指寻求和保持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能提供稳定安全感的依恋对象的一种个体倾向。吴薇莉定义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对于成人依恋的研究,最初是将个体的成人依恋风格分类。

George,Kaplan,Main成人依恋访谈量表分数对成人依恋作了四种分类:安全一自主型,不安全一忽视型,不安全一先占型,不安全一遗留型。安全一自主类型的个体对早期关系的看法恰当,能较好地评价依恋关系。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不能整合评估过去经历的记忆与过去经历的意义,如不安全一忽视类型的成人否认或低估早期依恋关系的影响,他们回顾特殊事件有困难,常常将经历理想化,也常会描述他们早期被拒绝的历史;而不安全一先占类型的人,则表现出对过去经历理解的混乱,与父母当前的关系常常抱怨,可能表现为指责,也可能表现为暗自生气。不安全一遗留型由于童年时经历过与依恋有关的创伤性事件,这类个体在提及其创伤经历时,常出现明显的口误或忽然陷入沉默,或者在描述其死去已久的父母时,其口气俨然他们还活着并就在身边。这四种依恋类型被认为与婴儿“陌生情境”表现出来的四种依恋类型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四种类型并不是对成人生活事件本身的描述,而是从记忆和组织这些事件的方式中体现出来的。

Bartholomew,Horowitz把成人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倾注,回避,恐惧。这个模型结合了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包括自我的内部模型和他人的内部模型)的思想。自我模型以“对亲密的焦虑以及依赖于他人以获得自尊为特点,而他人模型以“对他人的回避”为特征。两个维度的高低产生了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反映了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舒适,认为关系有价值,既有亲近感,又有自主性(对自我和他人都是积极的观点);倾注型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过度沉浸和依赖(人际关系对自我是消极的,对他人是积极的);回避型的特征是崇尚独立(对自我是积极的),否认渴望亲近(对他人是消极的);恐惧型的特征是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对自我和他人都是消极的)。而对于依恋类型的测量,主要采用迫选法,要求被试在四种类型描述中选取与自己的状态最相近的一种,进而得到被试的依恋类型。

2 成人依恋对婚姻家庭的直接影响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依恋理论;家园合作;入园适应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3-0047-04

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恋的生物意义在于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和安全感,社会意义在于奠定儿童日后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当家长把新入园幼儿送到幼儿园并离开之后,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而产生入园不适应问题。幼儿入园产生的种种不适应现象,不仅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让家长感到担心和焦虑,而且给幼儿教师带来许多困扰。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创设“陌生情境法”测量幼儿的依恋行为,将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和焦虑一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积极的依恋,而焦虑一反抗型和焦虑一回避型依恋则是不良、消极的依恋。由于母亲是幼儿主要的照料和抚养者,母亲的照看态度对儿童依恋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在面对亲子分离时,不同依恋类型幼儿的焦虑表现是不同的。幼儿在入园初期表现的入园分离焦虑反映了幼儿与母亲不同的依恋类型特点。幼儿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新入园幼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时以及母亲离开后自由活动时的表现情况,根据幼儿分离焦虑的不同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幼儿稳定入园情绪,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一、不同依恋类型幼儿的入园适应表现及分析

(一)安全型依恋的幼儿

案例一:找妈妈的聪聪

聪聪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在妈妈带领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他对幼儿园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兴趣,看到班上有许多玩具就迫不及待地玩起来,嘴里还兴奋地说着话。聪聪妈妈在老师示意后离开了。聪聪玩了一会儿发现妈妈不在,带着哭腔问老师“我妈妈呢?”听到老师说“妈妈去上班了,老师带聪聪去外面玩游戏哦”,他虽然不太情愿,但很快转移情绪投入到户外活动中去。下午离园时间,聪聪一直朝门口张望,问老师:“我妈妈来了吗?”看到妈妈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赶快跑过去抱着妈妈,告诉妈妈自己“上幼儿园没哭”。

聪聪是属于安全型依恋幼儿,这类幼儿从外在的行为特征来看,情绪稳定、有自信心、与人友善、乐于探索,比较遵守规则。初入园时,他们对陌生环境表现出十足的兴趣,并能进行积极地探索。与母亲分离后表示伤感,但并没有出现强烈的分离焦虑,与母亲团聚时能寻求其亲近和安慰,主动引发交往。这类幼儿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虽然会在入园分离时哭闹或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有情绪反应,但经过教师稍作安慰就能缓解,焦虑反应强度较低,入园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安全型依恋幼儿的母亲在情感上往往给予孩子恰当、足够的关注,在态度上给予肯定、接纳和鼓励,在行为上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这类幼儿把母亲看作是探索的“安全基地”,对周围环境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友好游戏,能遵守规则,较少出现反常的行为问题。当他们面对陌生人时,也能与其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焦虑-反抗型依恋的幼儿

案例二:矛盾的凡凡

凡凡是家里的“小公主”,由于父母亲工作较忙,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照看。上幼儿园对她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她会找各种借口不上幼儿园,总是由妈妈抱着来幼儿园。凡凡一到教室就生怕妈妈离开,警惕性特别强,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不肯松手。老师将凡凡从妈妈手里抱走后,凡凡会大声哭闹,不能安心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凡凡胆小,在园闷闷不乐,不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当遇到进餐等困难时会哭泣。等到下午妈妈来接时,凡凡就会冲进妈妈怀里要求抱抱,可妈妈刚把她抱起来,她却又挣扎着要下来,抗拒妈妈的安慰和接触。

凡凡属于焦虑―反抗型依恋幼儿,这类幼儿从外在行为特征来看,情绪不稳定,排斥与接纳并存,依附性强,缺乏自信。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困惑和谨慎,过分依附母亲,怯于探索环境。他们对母亲的离开表现出极大的伤感和焦虑;与母亲团聚时,又表现出寻求亲近与拒绝两种相互矛盾的行为,有时甚至对母亲表示出愤怒。一般来说,焦虑一反抗型幼儿的母亲看护不连贯、不规律,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对待孩子的态度也视自己的心情而定,对孩子有时很亲近,有时又很冷漠,导致孩子的情感出现混乱和矛盾。幼儿对外界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增强了他们寻求安全的需要,在这种需要得到适当满足之前,幼儿难以进行自我环境的探索和社会环境的开拓,并且容易形成攻击、多疑、孤僻、畏缩的性格,表现出对幼儿园新环境的严重不适应,难以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

(三)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幼儿

案例三:“省心”的佳佳

佳佳是一位让家长和老师很“省心”的孩子。与班上那些哭闹的孩子相比,她显得很“平静”。入园后,老师拉着她的手,提醒她跟妈妈说再见,似乎妈妈的离开对她没产生任何影响。佳佳自理能力较强,进餐、午睡都能自己完成,但不关注老师组织的游戏和提供的玩具。在与同伴交往时比较主动,但是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动手抢,根本不管同伴的反应。当妈妈来园接她时,她也不理会,继续玩自己玩具,有时会对着妈妈笑笑。佳佳的妈妈骄傲地认为孩子“不粘人”。

佳佳属于焦虑-回避型依恋幼儿,这类幼儿从外在的行为特征来看比较独立,情绪活动水平低,缺乏对爱的反应。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能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游戏,但显得不专注、浅显、缺乏情感投入。他们能够接受陌生人(如教师和同伴)的关注,在母亲离开时未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与母亲团聚时也不力图去接近。(也称之为“无依恋”幼儿。)表面上来看,他们能比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虽然他们能够接受陌生人的关注并能主动地进行探索和游戏,但是关注和探索的程度并不如安全型依恋幼儿。焦虑一回避型幼儿的母亲对孩子的情绪与行为表现不敏感、反应迟缓,倾向于拒绝,有时缺乏耐心。由于发出的需求信号得不到回应,久而久之,幼儿对母亲的情感也变得冷漠。有研究指出,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的婴儿比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以后的幼儿园环境中表现出更多敌对的、愤怒的、侵犯的行为。

二、家园合作,促进不同依恋类型幼儿的入园适应

(一)重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确保良好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

1 提高母亲照看的质量是关键

母亲照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依恋的安全性。因此,要使儿童获得安全型依恋,母亲应该做好两方面努力:

第一,及时满足孩子各种合理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安排孩子的生活。包括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满足孩子进食的需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食;满足幼儿的各种心理需求,增加与孩子身体接触的机会,如拥抱、抚摸、亲吻;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关心,经常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多对孩子微笑,以温柔愉快的声音与孩子交谈,用信任支持的眼神与孩子交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触觉、视觉、听觉的刺激。

第二,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做出合适、积极的回应,温柔细致地照顾幼儿。当幼儿发出各种社会信号时,母亲应正确理解并给予及时反应。母亲要经常关心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如当孩子哭时,能根据哭声判断出,孩子是肚子饿了还是尿布湿了,亦或是因为寂寞需要有人陪伴,从而采取恰当的行动给予回应。

2 父亲的作用不可或缺

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中国家庭模式和现实社会竞争激烈的影响,父亲往往缺乏教育子女的认识,把教育年幼子女的责任全推给母亲;或是以应充当“严父”或扮演“黑脸”的角色去教训子女,无视孩子的人格,导致孩子对父亲敬畏有余、亲爱不足。其实,幼儿不仅会依恋母亲,也会天然地依恋父亲,与父亲建立安全依恋的年幼儿童在同伴互动中较少表现出焦虑和退缩行为,能较好地调节学校的压力,这表明儿童对父亲的依恋和他们在学校的社会情绪能力具有一致性。研究发现,形成双亲依恋的孩子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父亲的安全依恋甚至可以补偿与母亲的不安全依恋关系的负面影响。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不安全依恋者,其子女为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可见,父亲应当多与孩子互动,发挥父亲的作用,呈现男性特色,扮演孩子的玩伴,开展独特的亲子方式,积极培养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如,带孩子到户外去,到大自然中去,教孩子踢皮球、打篮球、打雪仗、爬山远足、捉迷藏、摔跤等运动和游戏,满足幼儿对探索外部世界的需要。

3 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氛围在个体成长的历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温暖、和睦、互助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形成;而冷漠、疏远、拒绝的家庭氛围则易使幼儿形成不安全依恋。父母应尽可能地为孩子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爱与关怀。目前祖辈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婴幼儿的看护中,这种非母亲看护的出现意味着母亲和幼儿的相处时间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会削弱母亲对幼儿的熟知程度以及幼儿对母亲可得性的自信程度,进而导致亲子依恋的安全性降低。为此,母亲在不得已与幼儿分离时应持谨慎态度,尽量在情感上进行一定的关照和补偿。同时,母亲要为孩子慎重选择替代看护人(祖辈、保姆),如果替代看护人的基本的生活习惯、教养信念等方面与父母能保持一致,将有利于幼儿良好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关注师幼间信任的建立,逐渐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按照鲍尔比的幼儿分离焦虑三阶段论(即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教师应逐步成为幼儿的替代依恋对象。由于儿童在学校和教师、同学一起度过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师生关系会成为儿童建立同伴关系的模式,而且良好的师生依恋关系能够对安全性低的亲子关系起到补偿作用。

1 允许家长陪同入园

对婴儿依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幼儿在妈妈在场时能与陌生人一起玩。这说明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园)、见到陌生的人(教师)时,通常也不会产生分离焦虑。因此,可以让幼儿在家长陪同下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使他们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探索和认知外部事物,逐步建立依恋关系。另外,在家长的陪同下,幼儿更容易与教师在潜移默化的交往中建立起信任,从而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具体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在幼儿早晨入园时,教师应热情迎接幼儿和家长,并与家长主动交谈,让孩子了解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离园前家长来接孩子时,家长不要急于立即带孩子回家,可先带着孩子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上玩一会儿。

2 表现出对幼儿的关爱

依恋对象不是单一固定的,幼儿可以建立多重的依恋,依恋对象可以是父母,可以是祖父母,甚至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教师是幼儿入园后的“重要他人”和“权威人物”,幼儿对父母的依恋情感是否能转移到教师身上,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照料态度和方式。对孩子来说,当他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觉察到有一位或多位被称作“老师”的成人,关注自己的生活,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对自己温柔友好,就会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并会逐渐把老师作为自己新的依恋对象。

因此,教师应关注幼儿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由于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教师可多与幼儿通过身体接触进行互动,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幼儿,和幼儿说几句悄悄话等,都可让他们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当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时,幼儿就会喜欢上幼儿园,从而顺利地实现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生活的过渡。

3 营造幼儿熟悉的氛围

为营造一个幼儿熟悉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墙面开辟专栏,粘贴幼儿的全家福照片,缓解幼儿焦虑的情绪。在区域布置时,教师可以模拟家庭布置,如布置娃娃家时,允许幼儿带自己的玩具来幼儿园;请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一起看电视、听故事、玩玩具;还可以设置母子对话的情景,一起说说悄悄话,让幼儿有在家的感觉,感受家的温馨。此外,还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兴趣等进行分组活动,使之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朋友。

教师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安排一定的户外活动,让幼儿自由玩耍,如玩沙、玩水、滑滑梯、做游戏等。此外,让幼儿学习一些他们容易接受的儿歌、故事、舞蹈,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缓解幼儿想家的情绪,让幼儿在自由、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逐渐感受在幼儿园里的乐趣。

(三)家园共同努力,帮助不同依恋类型的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

教师与家长双方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在教育方式与措施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做好幼儿入园之前的各种物质和心理准备;根据幼儿在适应过程中的不同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不同依恋类型的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一般分离焦虑程度最低,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面对这类幼儿,可采取转移注意法或表扬鼓励的方法,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在教室里投放丰富多彩的材料,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新奇的事物中去。另外,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玩具、图书,组织有吸引力的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让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中去。家长对幼儿的入园表现要及时加以表扬、肯定,如“今天你得了一朵小红花,真棒!明天我们上幼儿园,再得一朵好吗?”“老师说你能自己吃饭,可喜欢你了。”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以帮助孩子和教师、同伴之间建立情感联系,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不安全型依恋;应对策略

引言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Bowlby)于1969年正式提出了依恋的概念。他认为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的联结。他认为依恋是人类从“摇篮到坟墓”所有经验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人的情感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1]。婴儿通常都能与母亲建立依恋,但性质不同: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到2岁时会有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更复杂和更有创造性的象征性游戏,而不安全依恋的婴儿到了学前期和学龄期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敌意和攻击行为。研究[2]证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在问题行为上显著地高于安全型儿童;在成人期则表现为恋爱关系不和谐,婚姻质量较低等,举例说来,矛盾型依恋的个体恋爱类型通常表现为霸道的爱,这种类型的特点为与伴侣关系不和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因此笔者认为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应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关爱,父母或监护人应帮助他们调整依恋类型,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本文将从不安全依恋的类型、影响因素、解决策略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不安全依恋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艾因斯沃斯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安全型依恋,二是回避型依恋,三是反抗型依恋。1990年,Main和Solomon又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3]。后三种都是不安全依恋型,下面是对这三种不安全依恋的具体介绍。

(一)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所以,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作“无依恋婴儿”。这类儿童约占20%。

(二)反抗型依恋

这类儿童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约占10―15%。

(三)混乱型依恋

这类儿童表现为与母亲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混乱,不适宜。这种儿童依恋行为表现为一定的情绪、行为上的反常,不规律化,难以监控和预测,对抚养者表现出恐惧、过分任性,这类儿童容易发展成为某些精神障碍。这被看作是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4]

二、不安全依恋类型儿童的应对策略

(一)抓住依恋形成关键期建立安全感

Bowlby的研究表明,婴幼儿期是形成依恋类型的关键期,只要抓住这一时期给孩子提供形成依恋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就可以事半功倍的促进孩子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根据bowlby的依恋形成三阶段理论,婴儿在3―6个月开始对刺激出现有差别的反应,在6个月至2`岁左右时会对特定的抚养者形成特殊的情感联结。所以抚养者不可忽视在这一时期和孩子的接触,孩子的需要多是通过哭、笑、喊叫或身体的偎依等方式表达出来,父母在接触中了解了孩子的达方式才能给予适当的满足。

(二)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

每个儿童具备不同的气质类型及性格特点,有些幼儿从出生起就喜欢多与人接触,各种反应较为积极,且容易得到监护人喜爱,较为容易抚养。而相对应的有些儿童不喜欢身体过多接触,易哭,反应过激,这样的儿童常常被认为不易于抚养。上文中的“良好匹配”模型表明,只要父母对儿童特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采取适当合理的抚养方式,任何气质及性格的儿童都有可能形成安全依恋。例如,对于困难型气质的儿童来说,父母要付出较大的时间和精力,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孩子的需要,耐心寻找他们的生活活动规律,保持抚养方式的稳定性。

(三)提高父母的养育质量

了解并满足幼儿的需要是提高抚育质量的第一步。幼儿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并同时存在的,大多数的父母对生理需要能及时的给予满足。心理需要主要指幼儿对父母注意、关爱、照顾等的情感需要和活动需要,这些需要通常是隐性的,因此,父母要想提高抚养质量,必须在注重儿童生理需要的同时也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要,对儿童发出的心理信号能敏锐地觉察,并及时给予满足;在儿童需要安慰时给予他们温暖的拥抱和温柔的安抚,给儿童一种归属感和信任感。Ainsworth通过对母亲在儿童出生后最初3个月喂养方式的研究,发现高敏感性的母亲能使1岁的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那些低反应性低敏感性母亲喂养的儿童大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

(四)发挥父亲的作用

父亲要认识到自己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与儿童沟通交流,带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丰富儿童活动空间等,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五)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氛围将在个体成长的历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成员为孩子营造一种温暖的、和谐的、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孩子获得较好的依恋经验,从而有助于孩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相反,冷漠的、疏远的、拒绝的家庭氛围则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的依恋经验,这些早期的依恋经验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所以,父母应尽可能的给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儿童在这样的背景中感受爱与关怀。

参考文献:

[1]Bowlby J.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New York: R outledge.1979:129-130.

[2]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科学,2010,33(2):318-320.

我的初恋交给了母亲范文第5篇

女儿进入青春期,慈母杯弓蛇影窥隐私

2010年1月18日,由于自己的车还在修理厂维修,史蓉下班后坐公交车回家。在公交车上,史蓉看见一对身着校服、年约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情侣,旁若无人地在座位上亲吻,全然不顾周围乘客的诧异目光。史蓉不禁摇头,在心里感叹:现在的孩子实在太开放了。那一刻,史蓉想到自己正上高一的女儿林睿智:“女儿会不会也背着自己早恋呢?”她心里不由生出一份担忧。

时年42岁的史蓉是厦门一家银行信贷科主任,丈夫林运斌开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1994年,林睿智出生。史蓉对女儿管教得非常严格,从小学到初中,林睿智的学习成绩都是优秀。

当天晚上,史蓉和丈夫谈起了公交车上的“遭遇”,忧虑地说:“要是女儿也背着我们早恋,那可就完了!”

“不会吧?!”林运斌听了妻子的描述也有些担心,他叮嘱史蓉:“以后女儿的事你多操点心。”

此后,史蓉特别留意女儿与异性的交往。2010年4月下旬的一天,临近放学时,史蓉接到女儿的电话,说晚上要补课到9点,让母亲不用接她,她自己打车回家。

虽然史蓉满口答应,但到了晚上8点多,她还是放心不下,开车到校门口等女儿。9点刚过,只见女儿和一个男同学说说笑笑走出校门,史蓉赶紧迎上前去。只顾与男同学说话的林睿智,一时没察觉,突然看到母亲出现在身边,她有些惊讶。男同学见了史蓉,叫了一声“阿姨”后便知趣地离开。这一“意外”发现,让史蓉心里一惊:难道女儿真的早恋了?

“你怎么会和男同学走在一起?”上车后,史蓉严肃地问道。

“我们计划两人一起打的可以省钱,正说着你就来了。”林睿智并没有意识到母亲在怀疑自己,如实回答。

“你一个女孩子,晚上尽量不要跟男孩子在一起,那样会有危险。”史蓉“警告”女儿。

“老妈,你不会那么恐怖吧!那可是我同学!”林睿智有点莫名其妙。

尽管没有发现女儿与男同学有亲密举动,可史蓉觉得未免太巧合了。她甚至怀疑女儿打电话不让自己来接就是为了能单独与男同学在一起,这让史蓉原本担忧的心变得更纠结。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史蓉趁女儿不在家,小心翼翼地检查女儿的书包。虽然没有检查出“情书”之类的东西,但仍有意外发现――一本加锁的日记本。因为带锁,史蓉无法看到日记内容,这更加让她胡思乱想。

当天晚上,趁女儿在写作业,史蓉装作帮女儿整理书包,无意中发现带锁日记本,掏出来问女儿:“这里面写的什么?”

“这是我的秘密。”林睿智翘起嘴巴,一脸神秘。

“打开给老妈看看,看你都写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史蓉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不行!这是我的隐私,老妈应该尊重我的隐私。”林睿智理由十足地回答。

女儿越神秘,史蓉就越怀疑:除了早恋害怕父母知道,女儿还能有什么秘密?史蓉越这样想,心里就越紧张,但一时又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请家教做“卧底”,女儿识破真相很生气

转眼到了2010年8月。一天中午,史蓉与女同事李君竹聊孩子。李君竹的女儿比史蓉的女儿高一届。李君竹告诉史蓉,她从上学期开始就给女儿请了一个家教。

“你女儿学习成绩那么好,还请什么家教?”史蓉不解地问。

“主要是帮她缓解压力。”原来,李君竹考虑到女儿长大了,有些心里话不愿意跟大人说,眼看高考临近,她担心女儿压力过大,特意为女儿请了一个女大学生当家教。两人像姐妹一样,可以说说心里话,缓解女儿的心理压力。

得知李君竹请家教的目的,史蓉的脑海里很快冒出一个念头:是不是也可以像李君竹那样给女儿请个家教?如果请来的家教真能做到与女儿无话不谈,到时让家教变成“卧底”,自己就可以知道女儿是否早恋了。

这一想法产生后,史蓉颇为得意。当天晚上,史蓉便与林运斌商议,林运斌听后也认为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良策。

几天后,史蓉把请家教的计划告诉女儿。开始,林睿智并不赞同,觉得凭自己的成绩,没有请家教的必要。后来听母亲说是帮自己缓解压力,她想了想,同意了。

半个月后,史蓉通过中介聘请了厦门某大学的大四女生杨依萍。当史蓉私下要求杨依萍做“卧底”时,杨依萍有些犹豫。经不住史蓉的再三请求,再加上不存在帮家教对象提高学习成绩的压力,杨依萍最终答应了。

杨依萍“上岗”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拉近与林睿智的关系。她每次来都热情地与林睿智聊天,谈自己考大学时的学习体会,有时也拉上林睿智一起去参加大学里的社团活动。一个月下来,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2010年10月上句的一个周末,杨依萍来给林睿智“上课”,林睿智提出一起去影院看新上映的电影。在影院门口,林睿智刚好遇见初中同学黄星,中考时黄星考上了另一所高中。同学相遇格外高兴,两人便站在影院门口聊了起来。林睿智见自己的“老师”杨依萍站在一旁搭不上话,便好意让她先进影院找座位。

几天后,林睿智与黄星的“叙旧”,被杨依萍如实地向史蓉作了“汇报”。由于杨依萍先进电影院,林睿智与黄星单独聊了些什么,杨依萍并不知晓。

史蓉认为女儿见到男同学就支开“老师”,女儿和那个男同学之间肯定有“情况”,必须及时加以引导。

当天晚饭时分,史蓉装作不经意地问女儿:“前几天你在电影院门口和那个男同学都聊些什么?”

“就聊他们学校和我们学校的事。”林睿智开始并没在意。

“没聊别的?”史蓉紧追不舍。

“你怎么知道我在电影院碰到男同学?”见母亲神情怪怪的,林睿智才反应过来,觉得母亲的话问得有点奇怪。

“电影院那么多人,还会没人看见你?”史蓉不想暴露自己安插在女儿身边的“卧底”,有意卖关子。

“我们就只聊了学校里的事情,老妈干吗不相信我?”林睿智有点生气,把碗筷扔在饭桌上就要起身离开,史蓉赶紧解释说是为她好。

事后,林睿智也怀疑是杨依萍告诉母亲的,可想到她与自己算得上“掏心”的朋友,不太可能背后告自己“黑状”,何况电影院里那么多人,说不定是老妈的同事告的状。这样一想,林睿智也就释疑了。

十几天后,林睿智告诉杨依萍学校里有一个男同学暗恋自己,经常给自己送点小礼物的事情,又被母亲知道了,还被母亲特意找去“谈话”。然而这件事情自己只告诉过杨依萍,没有其他人知道。虽然母亲一再否认不是杨依萍说的,但林睿智坚信是杨依萍出卖了自己。母亲越在自己面前维护杨依萍,林睿智就越怀疑杨依萍是受母亲之托来监视自己的,不禁觉得受到侮辱,心里很生气。

她想,既然母亲不相信自己,就偏要气气她。最后,本想让母亲辞退杨依萍的林睿智,决定让杨依萍留下来,利用她传送“情报”。于是,林睿智主动找到班上暗恋自

己的男同学顾毅超,提出想看看他写情书的文采能否打动她。

林睿智的话让顾毅超激动不已。当天晚上他就写了一封情书交给林睿智。

“卧底”家教遭毁喉。到底毁了谁的人生

2010年10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当杨依萍来给自己“上课”时,林睿智称需要她帮忙出主意,把顾毅超的情书拿给杨依萍看。

“你和顾毅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想到几天后,母亲果真把自己叫到房间里,追问她与顾毅超的事。

“你管那么多干吗?什么事都爱管!”见自己的“反问计”奏效,林睿智很得意。可一想到是杨依萍告密,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从小到大女儿都十分听话,这是女儿第一次当面顶撞她,史蓉很窝火,看来早恋害人不浅,要是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她大声责骂林睿智,甚至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林睿智心里很委屈,她一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杨依萍,就恨不得扇她两耳光。林睿智觉得杨依萍太虚伪;就像“披着羊皮的狼”一般可恶。

第二天上学,顾毅超发现自己的“心上人”心情不好。放学后,他拉住林睿智,问她是否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他愿意替她分担。与母亲吵架后,林睿智心情低落,又找不到倾诉对象,便把杨依萍这个家教告状的事向顾毅超和盘托出。

“这种人就是嘴巴臭。”想到心上人受委屈,顾毅超嚷嚷着要替林睿智打抱不平。最后他提议弄点稀释硫酸,冲到开水里让杨依萍喝,治治她那爱告状的嘴巴。

“伤到她怎么办?”林睿智起初有点顾虑。

“不要弄太多,加水稀释后浓度不高,不会很严重。”经不住顾毅超的怂恿,再想想杨依萍这个“间谍”给自己惹的麻烦,林睿智最终接纳了顾毅超的“建议”。两个懵懂少年自以为找到了一个整治“告密者”的好办法,洋洋自得。几天后,顾毅超帮林睿智弄来了一小瓶硫酸。

2010年10月30日,到了杨依萍来给林睿智“上课”的日子。那天上午11点多,林睿智和杨依萍聊了一会儿,便非常“体贴”地给她倒了一杯开水,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硫酸倒入茶杯中。接过茶杯的杨依萍并没有感觉到异样,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正要下咽,忽然感觉从嘴巴到喉咙火辣辣的,她赶紧把正要下咽的茶水吐了出来,只见地板顿时冒烟,杨依萍痛得哇哇直叫。正在另一个房间上网的史蓉,听到杨依萍痛苦的叫声,跑过来一看,不禁惊出一身冷汗,赶紧拨打120求助。

120急救中心的医生赶到现场后,经初步检查,判断杨依萍是被硫酸所伤,立即把她送到医院进行紧急抢救。医生诊断杨依萍喉部声带受到严重烧伤,日后说话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自知闯祸的林睿智,面对母亲的责问,嗫嚅着说出事情的经过。当天下午,安排杨依萍住院后,史蓉带着女儿向警方自首。

2010年11月9日,检察机关以故意伤害罪对林睿智批准逮捕。考虑到林睿智是未成年人,父母又积极赔偿,检察机关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