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艺术;全面发展;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266-01

美术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要以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为目标,不能单纯地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教学生依葫芦画瓢,具体地说,美术课上,也要教书育人,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学生们的身心技能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1.备好学生、备好课

上好一堂课首先一点你对你所要教育的对象要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年龄、生理、心理各有什么特点,有所了解,你才能上好这节课,低年级学生有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活泼好学,注意持久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概括水平处于概括事物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阶段,儿童早期的绘画是天真烂漫的,在他们的想象中,我们既看不到细节,也看不到透视变形,只看到一种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状,画出的东西飘忽不定,不能准确地到达应有的位置,但他们也能用他们所认识的方法表达出物体的样子来,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上,不要刻意去叫学生什么,怎么画,而是让他们发挥想象力随便画。

要备好课,教师要教什么,在这节美术课上要教学生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者心中要有底,要培养学生什么方面的技能,这就要备好课,例如:一年级的《春天的色彩》一课的教学,这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在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春天美丽的色彩,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春天大自然的美丽,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春天的美,我就把学生带到校园的小树林,花圃旁,让学生去观察草、花、树的色彩,再到公园里了解,蓝天、白云、小河、小路、绿树等,去找春天的色彩,加深对春天的认识,同时激起绘画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再通过对一些优秀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

2.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低年级学生在绘画创作时,开始不知该画什么,好似斗大的馒头无从下口,这时你千万不要告诉学生什么东西怎么画,而是告诉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美的,让他们尽情的画,小学阶段不需要画出多好的素描、速写,而是培养好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是,创作画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发展智力开拓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小学生不容易想象创造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画面,这是他们长期模仿而产生的结果,下笔程式化,思维过程化,不是自己观察想象加工主动创造出来的画,而是不动脑筋的记忆结果,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动脑让学生去思维去想象,例如:通过投影录像示范画,出外写生,还有把绘画步骤编成儿歌活泼生动又容易记忆。调动小学生作画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表现所想反映的内容,使学生心情舒畅,激发创作欲望,并对他们的作品及时予以表扬,使他们增强创作信心。例如:在《古代城堡》的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大家巧想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制作城堡,笔者不仅出示我示范的作品,而且利用废旧可乐瓶做成的成品让学生欣赏,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让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可以放在展台上让大家观赏,这样学生制作认真、积极,作品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极富创造性。

3.激发兴趣,兴趣是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轻松的课堂,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让学生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给学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1课堂激趣。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各个环节都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像写文章一样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即为课堂教学有一个漂亮、吸引人的开头。好的导语,三言两语,扣人心弦,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猪肚",即课中要像猪肚那样丰满结实,课堂节奏要有起有伏、引人入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要调控课堂气氛,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交往互动。教学语言(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幽默、生动、风趣、有磁性。英国学者罗素曾说过:"一切学科的本质上应从心志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能凝聚注意力,开发思维,使课堂鲜活起来。"豹尾",就是课堂结尾要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有后劲,既具有拓展学习兴趣和空间的功能,又能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3.2声像激趣。时代在发展,教学手段也要更新。声像激趣就是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集图、文、音、动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变不可见为可见。充分挖掘视频、声频的综合表现力,形象生动有趣。能创设赏心悦目的情景,再现有关场景,展示细微过程,刺激学生各种感观的参与,使单调、抽象的问题或事物趣味化、直观化。运用多媒体,手段新颖,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同时,可以刺激学生远离网吧,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电脑在网上搜集资料,参与课件制作,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审美情趣;能力教育;美术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370-02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要的艺术教育课程,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在整个小学过程,审美教育应该贯穿始终,以兴趣为先导,以技能为重点,以美育为主线。鉴此,我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作了尝试,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1.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告诉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性学习。而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形成、发展、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并能开展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活动。当然,强调"探究性学习"并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而是认为它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上佳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认知状况,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方式。例如:在教授《站立的折纸动物》这课时,采取让学生自己尝试摸索,了解不倒瓮不倒的原理。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感受美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的创造一个人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激情的过程进行审美教育,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望越强烈,渗透审美教育越能见效。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教态,只是和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看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一创造者是身份和学生一同进入教学情境中去。在这有声的环境氛围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无形中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感受美,认识美的兴趣。例如,教学《热带鱼乐园》一颗时,在我的引导下,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各种鱼的图片,并说出这些鱼的可爱之处。惊喜之余,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金鱼的颜色艳丽,比目鱼的眼睛出奇,鲤鱼的鳞漂亮,鲫鱼的形状美丽等等。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参与的兴趣高涨,在了解鱼的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美。有个学生在纸的前半部画了条金鱼的尾,在纸的后半部画了条鱼的头,纸的中间画了一条金鱼,在业批改中,受到了同学们的异议,我却把他叫上台前介绍自己的画,他说:"是在一次画展中学到的这种画法,表示无数条金鱼。

3.形象教学课中接受美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是劳动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美学原理设计物件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如教学《灯彩辉映》一课时,要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悟到彩灯的提线和彩灯的灯须装在什么位置才是美的等等,除此之外,学生在教室美的熏陶下,学生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如:利用活性乳瓶、塑料垫板、吹塑纸、纸板盒子、带子、眼药水瓶的塑料瓶盖、彩色线或毛线、开丝米等,自制具有风格的《小宫灯》。又如教学《面具》一课时,就指导学生面具基本形是方的,就要配上圆圆的大耳朵向上翘,椭圆形的眼睛向下垂,在半圆形的嘴巴上面再画一个三角形的小鼻子。这样,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张笨乎乎的熊脸蛋,显得幼稚而滑稽。通过形象教学,学生都能根据面具的基本形状和所要画的动物画面和人物画面进行互相搭配,使面具更加生动美观。要使美术手工制作品形象更美,还得注意物件的色彩美,如在教学《瓶子变个样》一课时,针对不同颜色的瓶体,运用色彩的对比,塑造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娃娃头,如果教师示范的瓶体是白的,就要运用黑白对比,用黑纸剪成黑头发、黑眼睛、黑眉毛,这样黑白一对比,感觉非常强烈。但色彩欠丰富,再剪出一个红红的小嘴,绿色的大蝴蝶结,下面再贴一圈窄窄的蓝边,好似娃娃的领圈,装饰后的娃娃色彩对比强烈而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还产生了艺术效果,增强了美感,学生看了老师的示范教学和形象教学后,各自根据自己所带的瓶体、乒乓等材料,设计制作起来,一会儿、一件件美丽的作品呈现他们的面前。

4.走出课堂,感受自然美

走出课堂,感受自然美。表现自然美,艺术来源于现实。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寻找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教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一个想象丰富的人能听到大自然的花开花落,能看到大自然的绿肥红瘦,一个善感的人能体会到燕子筑巢的艰辛;蚂蚁搬家的合作团结;破茧成蝶所经历的痛苦及小草那"夜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顽强的生命力。大自然是学生美术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想象力又是创造的源泉,在美术创造中,无论是表现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是其貌丑陋的毛毛虫;是光彩突目的鲜花,还是"容颜惨淡"的枯草:是张牙舞爪的螃蟹,还是"软弱"的蜗牛,在细致的观察中均可发现其不同特色的美,在细腻的感受中体会其蕴含的内在美。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而在他们的笔下,蝴蝶是那么漂亮可爱,花儿的笑容是那么灿烂,长颈鹿是那么温顺慈爱,连枯草在他们的画笔下也显得那么独具风韵。大自然把一切美好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现美的源泉。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新的教育学理念指导下,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看学生的进步,少盯学生的不足;多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少看学习结果。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审美素养,有健全人格,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笑夷.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小学时代(教师),2010(01).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第3篇

一、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呼应

1.综述美术课程内容

要开展好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研究,首先必须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纵观现行小学美术教材(苏教版),不难发现,经过改版的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从基本的绘画、手工制作到造型设计,从纸板画制作到图案设计,从泥塑到建筑设计等,涵盖了中国画、剪纸、图案、桥梁设计、美术欣赏等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观点和设计意识,为将来孩子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2.比较课程内容的衔接与呼应

课程内容在低年级(一、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画记忆画、想象画,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和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中年级(三、四年级)主要学习图案设计、冷暖色、包装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高年级(五、六年级)主要学习飞机桥梁设计、泥塑、配插图、版式设计等,从三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爱护和发展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有机结合,教材的连贯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在第五册有水墨游戏“青花盘”,第八、九册就有水墨游戏“扇面”“山水丛林”,第六册有泥塑“我做的鸟和家禽”,第十、十二册就有泥塑“外貌有特征的人”“泥柱雕刻”,等等。小学美术课程内容的相似,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一致。高年级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侧重美术观点的讲解,低年级强调“儿童个性”的发展、突出“情、趣、美”的展示;前者要求客观世界的“理性”表现,后者追求儿童心灵的“纯真”表达。毫无疑问,教材所编写的教学目标各异的相似内容,就是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教学。教者应在找准教学衔接点的前提下,作好学生美术学习的平稳过渡。比如,小学二年级在“叶子片片”7教学中就通过学生的对各种树叶形状颜色的描绘潜移默化地渗透图案知识,与三年级的“花头花叶纹样”教学相呼应;第三册的“画触觉”就以突出人对世界的感受为主,并学着用色彩表现,而十一册也有“画情绪”和它相呼应。不仅如此,为了解决好美术课程内容衔接,小学美术教材在中段把高段美术教学中常用的美术名词术语和造型知识做了简单的解释和运用练习。如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的明度渐变”“鸟的纹样”“原色和间色”就与高段美术教学的图案、色彩、表现等教学内容相互衔接,直接为课程内容循序渐进敞开了方便之门。

二、美术课程内容改进建议

1.分析学生年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课程内容调整

小学低年级与高年级儿童各方面差异很大,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上来,对学校学习还不是很适应,画画以表现直观感受为主,想象力丰富,而高年级学生已经受到几年的学校教育,受到老师及书本的影响,“真实”成了他(她)们评价和表现艺术的标准。因而,把握儿童成长的心理,设计课程内容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绘画积极性很高,画面构图大胆,概括能力很强,令人吃惊。而且绘画速度很快,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而高年级学生拿到绘画题目通常会考虑构图是否美观,色彩是否协调,绘画速度较慢。而美术课以课堂完成作业为主,课程安排上看,一到二年级美术课较少,只有十七、八节,而高年级美术课较多,有二十七节。这样差异就更大了。通常在低年级课本内容上完后,我会另外找一些内容来教,但还要注意不能与以后的内容雷同,因此我认为应给低年级美术课本增加内容,统筹安排。关于这个问题,我也请教其他学校的老师,他们也有同感。

2.课程难易分析调整

在课程的难易程度设置上,有些地方也需要调整。例如第六册已经学到“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第十一册再学习“冷色和暖色”,就显得过于简单。第三册就学习泥塑“老人和儿童”,学生就比较吃力,很难从上下左右三维空间塑造人物。泥塑课贯穿小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我认为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先从捏简单的类似几何形体的物体,慢慢增加难度,到捏动物再到人。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有的课太难或太简单。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意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倡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小学美术创意教学实施“五化”策略,即“同课异策化”、“氛围宽松化”、“传媒多层化”、“操作多元化”、“评价宽容化”,这是发展自我、实现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开展创意教学,强调个性表现,提倡独出心裁,在孩提时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小学美术课堂开展创意教学的意义

“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这是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是传统美术教学课堂上的现象,它特别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扩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原本是很有想象力的一个群体,对于他们的这种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应该给予保护与鼓励。孩子是可爱的,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株充满生机的小树苗,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浇灌。但是,传统的美术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临摹,这种做法只会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忽视艺术中的多元化表现,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开展创意教学模式,就是在科学地对待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创意教学,强化了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顺应了学生的成长规律,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提高,将祖国的花朵培养成适合新时展需要的高能型人才。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美术,其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美,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它的这种美,并且主动去学习这种美?这是小学美术课堂上老师首先需要去解决的问题。美术课堂,重要的是氛围,如果上课伊始,老师就能将学生引入这节课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自然就会沉浸在课堂学习中。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上《青花》这一课时,首先,就要给学生们展示那些漂亮的瓷器,让学生知道这些美丽的瓷器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青花”,视觉上就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接下来告诉学生,2007年11月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个明代永乐年间烧制的青花扁壶以10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小姐的礼服,其设计灵感也来自于这完美的青花瓷。围绕“青花”,从欣赏图片到实际事例,感受青花之美,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因势利导,及时启发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小学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小学生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在潜在状态,萌芽状态,所以需要被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可能会有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教师就要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例如,苏教版的二年级美术教材有一课是《画感觉》,它需要运用抽象的色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不容易掌握,所以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因势利导,引导其多看、多想、多说,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感受力、创造力,提高思维的想象能力和作品的审美创作能力。学生用美术表达了自己的感觉后,接下来教师就要及时启发他们,交流心得,让学生记住对美术的感觉,将他们的创新意识充分挖掘出来。

3.积极鼓励,创意花开 罗恩菲德在他的专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指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用于生活和职业上,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已达成。”所以对于孩子们而言,在美术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学到的绘画技巧,而是通过美术这门学科所获得的创新意识。思维的扩散,想象力的发达,在各方各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积极鼓励他们思考,想象,不能仅仅局限于外形,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将创新意识唤醒,听到创意花开的声音,这样的美术课堂,就是真正的成功。

美术教育重在创新,小学美术教育更应如此,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体系下,更应该改变旧的脱离学生生活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教学模式。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学校的教学方式也就发生了变化,我们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美术教育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独特优势,帮助小学生开启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一种较为广义的形象思维文化的构建与形成,让这些祖国的花朵灿烂绽放。

【参考文献】

[1]马骥.《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青春岁月.2011(11)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知识技能Optimizing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room Teaching

Peng Yetao

【Abstract】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teaching in class, the teacher must full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strengthen their subject consciousness, make them fully into the classroom learning, to complete the teaching mission. In this way, the teacher not only to teach students to “learn” the knowledge skills, more important is to let students “will study” knowledge skill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Art;classroom teaching;knowledge and skills

如今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它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全身心地投人到课堂学习中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技能。于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准思维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上《魔幻的颜色》一课——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我就运用了这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水彩,分别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颜色调配成的,我就拿试管做实验。这种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学生们像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然后再做实验:红色+黄色= 色,红色+蓝色= 色,蓝色+黄色= 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利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的同时,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2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德育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从而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其艺术修养。

3 实施美术和音乐的配合

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因此在小学美术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给整个教育过程增色添彩。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真善美”的艺术真谛。

4 适时地运用鼓励,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对同一个审美材料,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就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自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欣赏徐悲鸿的《群马》时,我先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然后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最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在启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的理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5 加强自我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教”不一定只靠教师“讲”,“学”不一定只是学生“听”,“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积极性和内在潜力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进行艺术创造。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我体验,给学生思维活动的成功架起了桥梁,给学生带来信心、创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意识,是学生作品成功的保证。

6 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