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景交融的作文

情景交融的作文

情景交融的作文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第1篇

一、 “情景交融”命题的形成

“情”和“景”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在文学创作的萌芽时期便已显现。例如,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诗歌本质“言志”与“缘情”之不同说法。《礼记》中“物感说”的提出,庄子“虚静”认识论(侧重内心体察)所主张的在艺术创作中应达到物我不分的状态等。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情”、“景”元素的影子。在其后的文艺理论中,关于情、景元素更是备受人们关注,如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主张;刘勰反对“为文而造情”,主张“为情而造文”,并进一步概括为“神与物游”;钟嵘认为“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而形成“滋味”;殷所谓的“情来”,即是强调“兴象”中应寄寓作者充沛、强烈的感情,能够感染读者等。

以上这些认识,虽然都点出了情、景的重要性,但并未将情与景合一。情景合一的认识是自唐代开始。如在《文镜秘府论》南卷中,元兢《古今秀句序》的有关论述,已明确提出创作中应借景抒情的观点。因此,他反对将谢的“行树澄远尹,云雾成异色”列为秀句之最,而力主将该诗的另外两句“落日飞鸟还,忧来不可极”列为秀句之最。原因便是前者为单纯写景,后者则由景抒情。其后,在元兢的诗歌情景理论基础上,王昌龄进一步提出“情景交融”是优秀诗歌创作的普遍要求,并在《诗格》中对情景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明确地提出了情景相兼、情景相惬的观点,认为“诗贵销题目中意尽。……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紧,虽理通,亦无味。”(《论文意》)

关于“情景交融”的认识,王氏之后直至南宋中后期,才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姜夔、周弼、范文诸人的主张。如果说元兢和王昌龄的“情景交融”是强调情与景的搭配、和谐和感发的话,那么有宋一代则侧重于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突出情与景的一体化,互相融合,认识到情与景是不可分的。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周弼则认为“要须景物之中情思贯通,斯为得之”(《选例》),即主张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感;并认为“景物、情思互相揉绊,无迹可寻”(《选例》),即强调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而稍后的范文则明确提出情与景不可分离,主张“情景兼融”。他在《对床夜语》中认为“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景中情也;“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情中之景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景相触而莫分也。这里谈到的三种情景交融的情况,都强调的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密不可分。

明清时期,情中有景,景中含情的说法与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该时期,王夫之在南朝刘勰、宋代范文、元代方回和明代谢榛等人论述的基础上作了重大发挥,对情景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意;‘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在此处,王船山正式提出了文学作品中“情”、“景”二者的“妙合无垠”、不可分离,即情景之交融。自此,“情景交融”这一重要命题正式形成。其后,人们在此基础上对“情景交融”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如王国维先生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等等。

二、 “情景交融”的类型

在正式谈及“情景交融”的类型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来谈谈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先秦时期老子就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对此刘勰认为:“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在这里的言与美,即是文与景(境)了。其后,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其实是接受了语言的矛盾性,认为语言是传达那不可传达者的不充分却必要的工具。这对后来的严沧浪的思想影响巨大,于是有了“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老庄之后,陆机论述了物、意、文的关系,刘勰也对思、意、言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他们所说的“意”,都是指构思过程中与物象相联系的具体的意,就诗赋等纯文学来说,即是指构思中形成的意象。刘勰所说的“言”即是陆机所说的“文”,指语言文字。陆机所说的“物”是指构思中形成的“意”的客观内容;而刘勰所说的“思”,即指神思,亦即“神与物游”之“思”,是就构思过程中“意”的主观内容而说的。以及其后王昌龄的“意境论”;司空图认为的“近而不浮,远而不近,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并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论。不难看出以上所述,皆为创作层面,其中语言与表现景物(含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那么我们在这里谈到情景通过语言的表现,则是基于阅读层面而非文学创作层面。

就“情景交融”的类型而言,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分类,如三类型论:“寓情于景”、“缘情写景”、“情景混融合一”;又如“绘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入境”等。对于这些“名词”的运用,特别是在语文教育界往往存在着“拿来即用”的情况,很少细致加以体会、领悟、辨别。因而,可能出现学生对于这些术语“生搬硬套”及认识上的糊里糊涂等情况。尽量将“情景交融”类型进行简单、清晰的划分,在各自的内涵上做较为细致的补充,或许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对于“情景交融”这一命题的迫切需要。对此,笔者认为不妨“崇古”一些,就古人的一些论述作为“源头”来加以运用。正如王船山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可以说“情景交融”的状态是一种妙合无垠的,是物我不可分离的一种状态。若我们将此命题做一细致辨别,“情景交融”简单可分为“情中景”和“景中情”两类。“景中情”是以生动的写景为主,是指在比较客观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生活景象的过程中,能较为隐蔽地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方法。表面看来似乎是纯客观的描写,但实质上又不可避免地流露着作者的主观情意(因纯粹的客观描写是不存在的)。而“情中景”则是主要以写情为主,是指作者在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中,来使作品中描写的物象皆带有浓厚的主观感彩,且表面上淡化甚至掩盖了客观物象本来的面貌。这也即反映了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在文学作品中的侧重问题。

(一) “景中情”类

“景中情”就是指景的主体化, 即景融化着情, 饱含着情, 成为情感的对象化形象,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合一的存在表现。其实,此“景”是“情”所寄存的客体,当人们看到此景时所感受之情,是景中之情,是此景诱发而来的。说白了,即无此景亦无此情。《乐记・乐本篇》曰:“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王船山在谈及“景中情”时,举例“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意;‘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可见都是以景物自身之“心”与“我心”相映发,即客观之景暗含主观之情。而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可见景中之心已存,待观者而定。对于同一客观之景,不同之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且同一人在不同之时所感亦或不同。另外,王船山在《姜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同样是通过景物自身所代表的信息,来较为隐蔽地表达心中之情。只不过在此是哀乐颠倒,突出反衬效果而已。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也被借用为“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二) “情中景”类

“情中景”是指情的对象化, 即主体之情渗透到客观的景中,借助于景而形象、具体地来加以表现。其实质是主体在表现自己情感时,将景物附上浓厚的主观色彩,而淡化或掩盖景物的本来面貌。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要须留连光景,即物见我,如我寓物,体异性同。物我之相未泯,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故物仍在我身外,可对而赏观;情已契,故物如同我衷怀,可与之融会。”

王船山在谈及“情中景”时认为“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这与明代谢榛的“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卷三);清代吴乔云的“夫诗以情为主, 景为宾。景物无自生, 惟情所化”(《围炉诗话》卷一)之语相合。这里说的是,作品中的景通过其自身个体特征,契合了作者之心,从而将情加以形象化的展现,这即是“情中景”。王国维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我之境”说,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他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便是有我之境。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作文写作;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115-02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石一岩,一水一鱼,本身毫无情感可言,一旦被妙笔生花的作家写成文章之后,便点石成金,成为含有特殊韵味并赋予一定象征性的意象了,有时更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众所周知,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写出好文章来。摹形传神、千载如生是我们对司马迁《史记》的褒奖,其实,在写景抒情类的文章中也要学会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古人常用这种方法,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用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魄力写景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抒感,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人和事的深沉感慨。整首诗既有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全诗句句精彩,情景交融,妙绝千古。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接抒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那么,日常写作中如何才能做到情景交融呢?情景交融法,是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作者主观感情。运用这种方法写作,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日常的写作中,描绘景物往往离不开抒情。运用情景交融法,最主要的是抒发作者的感情。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或触景生情,或因情设景,但都必须融情于景,景中含情。

一、用眼观察,用心体悟周围的生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把文章写得景美情更美,就必须认真观察生活。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即使是同一事物,不同的人观察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因为观察生活的本质受每个人生活、知识、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高中生观察生活更需要一双慧眼,也就是在大家都熟悉的、平凡的生活现象中观察和捕捉别人没有甚至不能发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所以,观察生活时,要努力思考生活的本质和深刻的内涵,挖掘别人没有发现的道理,真正形成自己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带着一颗能思考的“妙心”而来。为什么每个人对同一个场景的感受不尽相同呢?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个人阅历、人生观等实际情况不同,对事物的感知程度也有差异。既然如此,那么观察事物时怎样思考呢?一方面,要用美学的观点发掘事物的美。我们常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本着“自然、社会都是美的载体”的观念,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另一方面,要把握灵感闪现的机会。不然概括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思量的阶段;“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寻寻觅觅的阶段;“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最终茅塞顿开的阶段。因此,只要灵感出现,就要及时记下来,付诸于文字。

二、一字一词总关情,要使用浓情的字词点染生活图景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的典故让我们知道古人在写景时尤善字斟句酌,至今还有许多句子值得我们学习。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古人炼字的结晶。那么,我们在写景的时候,不妨也学学古人,尽量选用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浓情字眼来描绘景物。

例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中,粗线条的绘景,不刻意追求用文字表达何种情感,努力刻画出鲜活的生活图景,在具体的画面中展现生活气息,以画面的色彩传递表达情感。郁达夫在文章中绘制了四幅色彩鲜明的图景:郊外散步图、江南雨景图、江南雪景图、旱冬图。所绘之景“历历在目”,绘出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社会生活图景。“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恩惠。”“北方的冬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作者以“恩惠”和“清福”点出自己对冬日江南的深情。描写江南雨景图之后,作者又饱含深情地说“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迷人”抒发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这种用精确的字词点染景色,寄情于江南,含不尽意与景色之中的手法尤令人称道。

三、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以景写情,以景衬情

观察是写景的前提,需要抓住写作对象的特征。什么是特征?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特征对于各种作文都很重要。写景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这样才能写出此景与彼景的不同之外。抓住特点就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善于捕捉和发现景物的特征,使所写的景物有特色。

景物的描写还要嵌入感情的烙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杜甫借景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诗人借酒表达了慷慨悲壮的情怀和对残酷战争的厌恶之情。这些情景交融的写法,有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和奠定基调的作用。在日常作文训练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精炼,忌冗长而无物;二要有意蕴,使人情有所感;三要做到景象与心境的契合,不能游离于外。

四、要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必须着力细节刻画,融情于景

练习情景交融的写法,下笔之前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由此决定写景材料的取舍、详略及顺序。例如,同是写登山,如果是为了表达“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美好的顶峰”这种精神,文章就应突出山路之险、困难之大、意志之坚及登峰后“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任何写景的文章,并不是单单为了写景。大凡写景的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喜怒哀乐。因此,写景时要根据写作需要,用细节展现景物之美,用细节展现情感之美,用细节展现语文之美。细节的展现,可以让纤细的景色与情感自然流露、宣泄,这是其他手法所不具备的。

例如,《江南的冬景》一文中,透过细节表达情趣。作者抓住江南冬天的细节详细描写,如冬至过后,树叶不至于脱尽,清晨老翁小孩仍要在屋外隙地曝背谈天。写出了江南冬天的暖和。细致观察,源于喜爱之深,景如在眼前,情自现其中。

五、要移“神”换景,在描写中注意变换描写角度,使描写主体化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天人合一;古典诗歌;表现手法;比兴寄托;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信念,此种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不过对于“天人合一”的含义,今日学界则是众说纷纭,分歧的焦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天”.二是“天”与“人”究竟如何“合一”的。冯友兰、张岱年等前辈先生对此曾有过精彩的论述.笔者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发表一下个人的粗浅之见。所谓的“天”,义有两种。一是“自然之天”,山水草木、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日月星辰等皆属此列;一是“精神之天”,神仙、鬼怪、梦境等皆属此列。而所谓的“合一”,意义亦有两层:一是“天人相类”.即人和宇宙万物存有相识点和共通之处:二是“天人相应”,即人和宇宙万物能够互相作用。“天人合一”强调的便是人与天地万物相类相应.因而存在沟通的可能性。

“天人合一”观念渗透在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中.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人和物的关系上,为比兴寄托之手法;在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上,为情景交融之手法;在现实和虚幻的关系上,为虚实结合之手法。这三种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皆有广泛运用。

一、比兴寄托

比兴手法,为《涛经》所开创。宋代朱熹曾言:“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有的诗是个别地方用比,如《卫风・硕人》中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形容庄姜;而有的诗则通篇是比,如《魏风・硕鼠》以硕鼠比剥削者。“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兴”作为诗歌的发端,除渲染气氛、引出下文外,往往兼有比喻象征等意义;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诗经》之后,屈原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屈原之后,比兴寄托手法在古典诗歌中亦被频频运用。如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开篇“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晋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清郑燮的《竹石》等等.都是运用该手法的佳例。

二、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近代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日情,日景。”情景交融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清代王夫之曾说:“情境虽有在心在物之分,然情生景,景生情,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日:“情景名为二,而是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可见“情”与“景”的结合,有这样三种方式,即触景生情,借景传情和情景并茂。所谓触景生情,指在某种景物的触动下产生的特定感情的抒发。如唐王昌龄《闺怨》诗云:“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所谓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即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谓情景并茂,是前两种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如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情景交融,关键在融。传统观念有一个显著特色,即认为世界万物具有类似人的精神、意识、性情的表现,因此,诗人们往往迫求一种“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的理想艺术境界,物我同一,浑然无迹。

三、虚实结合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第4篇

命题人常常会选取情景交融的诗篇作为测试材料,让考生赏析其“情”与“景”的关系,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懂得诗歌意境究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

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作品,同学们须注意赏析的思路:一般是先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景的特点),然后分析这样的景又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情的特点),情景交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的特点)。如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12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露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从上面的参考答案可知,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一般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或描述画面;然后点出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会用到“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等鉴赏术语;最后抓住重要意象的特点及关键字眼揣摩诗人的情感。《春行即兴》三四句中的“自”“空”二字即关键字眼,花自飘零无人管,此中即有诗人的伤心怀抱;好鸟空啼无人赏,则更是一派凄凉!

上面这个例子是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来赏析整首诗歌的,也有只摘取诗中极富艺术性的诗句加以赏析的情况,如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14题的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

【注】① 蔡家亲: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之中)

这道试题只要求考生分析“独到之处”,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情景关系的角度来看,此二句有何独到之处呢?“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全是写景,全是悲景(景的特点),不着一字言悲而悲情(情的特点)已跃然纸上,此即“独到之处”。这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分别就“景”与“情”的特点加以概括,然后将答题重点放在二者关系的特别处。

摘句赏析的试题,又如2009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5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 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情景交融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意境 构思 神似 情景交融

中国自古以来都以意境品评绘画作品,画作的意境体现了作品的深邃精神内涵,在风景写生中营造意境是教学的重要要求。

意境是绘画基本要素的综合反映,它以各种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营造出浓烈的画面气氛和超脱自然的客观物象,表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贯通,无比广阔的艺术的化境。

意境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且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是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①这指明了绘画的意境。然而不同的艺术家对意境的理解不一,如:北宋郭熙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可”之境;李可染说“意境”是绘画的灵魂;唐代刘禹锡的“象外之象”“境生于象外”;有的艺术家重“实景”,有的重“真景”,有的重“梦景”,有的重“神景”。在今天的色彩风景写生中,笔者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以景表情,以独特的构思达到画面有序,气氛浓烈,物象神似,感人至深。色彩风景写生时要求充分的投入,完善画面元素优化,增强画面的意境表达。

写生时营造意境,要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要做到这种境界,就要处理好由景生情,以情表意,由意入境的关系,必须在色彩写生时从多方面进行创造。

第一,格调高雅,深思周密的构思。一幅色彩风景写生作品的格调优雅,耐人寻味,它直接体现了作者的精神气质,因此加强自我修养必不可少。面对自然景物在营造意境时首先是选景,选择你感兴趣的景,由景生情,以情观景,从而把看到的繁杂的景物在大脑中加工成艺术形象,确定立意和表现形式。立意或是明快的、简朴的,或是秀美的、苍劲的……不同立意应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笔触的运用、色彩的薄厚、调子明度高低……通过点、线、面、色有机变化组合的视觉造型语言营造意境中的具体形象。立意与形式确定后采取相应的构图方式,如边角构图,三角构图,s形构图等。从构图的规律和法则净化画面中的各种构成元素,如区分物象均衡、对比、节奏、变化统一、主次、虚实、前后、藏露等巧妙的经营位置,以虚求实,以真求神,以有求无,无限寓于有限之中营造象外之境。在这个过程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寄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的妙境。

第二,画面的色调营造一种气氛,就是说要有境。色彩的不同倾向可传达不同的情境,如倾向大红色调让人感到热烈、兴奋,充满激情,使人联想到中午或夏天等;倾向黄的色调让人感觉成熟,使人联想到秋天;冷色调让人感觉凄凉、阴冷,使人联想到雨天或早晨。不同的色调让人感受和联想到不同情境。色调对于作者更能表现当时的感受和情绪,更能使观者身临其境,感受画作的整体魅力。

第三,建造画面秩序和情景。提炼所画物象的各种关系,一幅画中所有表现对象的主宾、空间、透视、轻重等各种对比关系突出体现了其思想内容。反之画面对象平均、秩序混乱、思想模糊不清,让人看不清、没启迪,更谈不上美,这样的作品没有任何意义。因而我们画画时要从大小、前后、虚实、远近、高低、冷暖等对比关系;视角变化,画幅大小长短等构图的形式,语言表达形式,材料运用及笔触变化等方面,通过概括、加减、聚散、夸张、重叠等艺术手法的处理给画面建造秩序和情景,清楚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情感,使画面有更深的精神内涵。

第四,注重“神似”。神似是中国画的理念,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强调山水画的“畅神”概念,强调主观作用,抒发胸怀,发挥以形似传神的写意功能。在风景写生中自然物的繁杂不可能都画出,这时我们为解决此问题,应简洁地概括追求形似,以画印象,画感觉取代客观对象。在风景画中忽略或放弃具体的自然景物的细节描绘,取而代之的是意象描绘,注重抒发主观情绪,强调“意”的表达,不拘泥于“形”似和“笔”到,但有时意到,笔不到,形不似,则减弱意境成分。对于“神似”要恰当地把握,才能加强意境。总之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如北宋范宽的《蹊山行旅图》,树丛掩映之下的小人及驴马,人与自然的比例充分表现了人对自然崇敬的高远意境。西方画家也不例外,如法国画家彼爱尔·波纳尔风景油画《棕榈之枝》的空间意境表现独具匠心,他画中光线强烈,色彩纯度很高,画面中间色彩略有变化的红房子,画面上方棕榈叶从头到尾画出许多变化。远处明亮蓝色背景映衬出高高低低不同的造型,细微多样的描绘使画面层次丰富多彩,近景与远景的区分造成空间气韵,色块对比和光影效果引人入神。画中人物很“虚”,隐约的轮廓造成人物“神似”和蓝色背景相协调,中景的房子清晰可见,这种虚实对比和高纯补色对比,使整幅画处于阳光明媚人物闲逸意境中。画中虚实情境和空间韵致的高度意象化和精神化,有如闲逸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作者心里荡漾。这是巧妙地利用虚与实、藏与露的艺术处理手法造成的一种高境界;相反,则境界愈小。从中外大师物象处理中可以看出,各种物体在情境中相互包容、渗透与变化,从而构成深远的意境,使之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幻觉和相应的情趣。审美的愉悦不仅在于美的直接反映,而且在于反映过程中美的再创造。在创造性的意境想象中,审美者能获得无穷之味、不尽之意。意境是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融合的结晶,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意境的营造是绘画的灵魂,也是构图艺术的最终目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最终目的,融情于景是构思、营造意境的绘画构成方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宋·苏轼),既达到了意境的造化,又不失构图艺术的美感内涵,借景抒情,完美契合,超以象外。色彩风景写生不论是油画还是水彩画、水粉画,在写生过程中需注重构思构图、情感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写生是一种绘画综合能力的训练,大家要重视结合各知识点的综合利用,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因素融合一体。面对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优美动人的风景,画出佳作来,顺利地完成写生课程任务。

注释 :

①夏征农主编.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p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