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团队培养与管理

团队培养与管理

团队培养与管理

团队培养与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培养质量;导师团队制;信息化;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251-02

一、背景与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轨道转型,高层次人才日益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中,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关注的焦点之一。

构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国外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广泛采用健全而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以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监控体系主要包括管理系统、评估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该监控体系基于单导师制,从管理层面、导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监控,比较全面的涵盖了研究生培养的所有环节。

二、导师团队制

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单导师制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成为新时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客观需求。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27%的速度迅速膨胀,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我国有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近1%的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2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人。每位导师的精力有限,指导研究生人数过多,分配给每位研究生的时间不足,对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位导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期固定跟随一位导师学习不利于研究生学术视野的扩大,容易阻碍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该趋势必然对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导师团队的建立,有利于研究生形成创新的研究成果、提高研究生的合作能力,也有利于攻克大型的课题。因此,基本可以断定,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是未来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趋势。

构建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开发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模块并进行实践应用、获取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基础数据和管理经验对于未来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模式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解决目前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单导师制对研究生培养的局限性。研究生扩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解决研究生扩招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之间的矛盾,国内人才培养机构和研究学者对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和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关基于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的文献和成果报道。

三、研究基础

1.学校鼓励并实践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基于团队导师的研究生培养基础扎实,鼓励以团队方式开展科研课题。各研究生培养学院分别以研究室、技术中心等为单位,通过相近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自由组合的方式形成科研团队并在该方面已进行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尝试,从而为基于团队导师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实现基于团队导师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的信息化硬件条件优良。目前,重庆邮电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已普及研究生培养信息化管理系统(OA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研究生招生录取、日常管理、课程选修、学位培养、导师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并且该系统具有开放式接口,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功能模块添加和二次开发。学校建有万兆双冗余骨干、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覆盖全校所有区域、全网支持IPv4/IPv6双栈的校园网络。此外,学校已建成了“云计算与云服务研发平台”和“智能计算终端系统设计与集成测试实验室”,形成了集云、端技术于一体的学科优势实践平台。重庆邮电大学现有关于研究生培养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学校强大而便利的网络和平台为本课题基于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探索与实践的开展提供了优良的硬件支撑。

四、导师团队为基础的培养质量信息化监控模式探索

1.探索并实践以导师团队为主体,完成研究生招生、导师分配等环节,建立研究生进入科研团队基本素养质量监控体系。高校一般会设置基本的导师招生条件,而遴选过程大多是遵循“学生填报志愿”、“导师选择”流程,这种方式一般会导致大量学生志愿落空。导师团队招生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团队招生状态下,学生填报志愿时的关注点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而不仅仅是某一位指导老师,进入团队后再根据具体研究方向选择指导老师。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研究方向不适合,也可以在团队内部及时调整。

2.探索并实践以导师团队为主体,开展研究生奖助工作、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就业等教育管理工作,建立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方案和监控体系。目前,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一般是以学院为主的“集中式管理”方式,虽然有利于学院统一开展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建立一套基于导师团队为主体的研究生日常管理模式非常必要,将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引入导师团队的建设管理中,保证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学习科研的正常开展。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研究生在时间管理上有更大的自主性,这也导致部分同学以“个体特殊原因”为由不能按照导师的要求开展科研学习生活,而倡导导师团队管理则是基于团队、规模化管理,团队的管理模式,团队研究生执行统一管理的标准,有效保证研究生的正常科研学习生活。

3.探索并实践以导师团队为主体,开展研究生理论教学课程建设、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答辩等各环节,建立研究生学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生培养形成一定规模后,课程设置应更加细化且贴近研究方向,让研究生课堂学习效果落到实处,基于此,课程建设由团队来承担既能够保证开课,又可以通过团队师资力量对课程进行完善、创新。学位论文阶段,不能只通过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发现问题,而要进行质量把关,建议采取研究生团队指导论文写作、集中开题、中期检查,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集中答辩模式。应该发挥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阶段的作用,并且将这些环节放到团队中进行,研究生与团队指导老师共同商定论文研究方向,团队对开题方向和可行性进行把关,团队通过中期检查对研究进度和阶段成果进行评估和检查,最后通过统一的集中答辩,用统一的标准对各个团队的研究生论文进行最终把关。

4.广泛联系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为研究生开拓多形式实习场所,培养贴近企业需求的研究生人才。导师团队负责建立与研究领域相符的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学生自动联系实习实训地点,需要分散较多精力,并且自发的实习实训缺乏生活、安全等保障,基于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可有效地避免这类问题,探索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专业―企业”“实验室―企业部门”等方式,筹建一批研究生实习基地。这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方面有更积极的作用,减少研究生个体联系实习企业的代价,规避安全风险。

5.筹建研究生校友信息资源库,为学校研究生人才培养长远目标做出贡献。网络功能和大数据的优势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校友搭建交流平台。校友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就像高校向社会散发出去的一张张名片,是学校的公共关系、信息和育人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资源库,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交流平台,积极与校友在高校领导、工作体制、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教育及就业等方面进行交流,听取意见建议,让校友为高校办学提供更加广泛和优质的综合资源。

参考文献:

[1]腾克难,张翼,贺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6):77-80.

[2]宋洁,王贵平,贺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J].管理观察,2009,(1):88-89.

[3]杨静.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浅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5):28-31.

[4]曹菱红,胡戬,白云利.督导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的有效举措[J].理工高教研究,2009,(6):90-92.

[5]鲁娟,王悦,刘斌.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调查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75-177.

团队培养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四位一体;专业团队;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36-02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专业团队建设主要集中在“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团队建设两大类,缺少针对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化专业团队建设。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保卫专业依据“就业导向谋改革,开放合作创机制,德法能技育人才,服务政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立德明法、重能强技”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前几年专业建设和“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内在要求,针对专业整体打造“校内教师、企业专家、学管干部、学生”四位一体,专兼结合、教管联动、师生互动、双师素质突出、双师结构合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的专业团队”。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专业团队建设取得一定实效。本文详细介绍我院安全保卫专业团队建设的原则、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专业团队的建设原则

1.明确团队建设目标,为团队成员指明方向。团队依据行业企业需求,以专业为指向,以学生的全方位的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各方在教学育人方面的优势,铸造专业特色和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品牌学生。

2.打破原教学、管理条块化体制,从专业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构建一体化专业团队。安全保卫专业团队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人格形成特点、具有专业指向性的通用能力与综合素养、专业素质与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多元性规律,以及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由“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优秀学生”组成的多元的、多种学科背景、多种工作背景的专业团队。

3.明确责任、相互协调,形成“整合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细分人才培养环节、项目,如: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校政企行”职教联盟等,将团队的成员依据工作岗位、学科特点,工作背景分属于不同环节和项目,明确每个项目的任务,实行项目负责制;当项目之间有交叉融合,项目组间沟通协调,通力合作,使人才培养无死角。

4.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进专业团队运行机制的建设。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团队的各项制度,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系统。主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四种机制:①定期联席会制度:团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业带头人,各项目组负责人通报专业各方面新情况新进展,以及各自项目开展中遇到的困难,需要的帮助,大家协商解决,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②阶段性总结制度:每半学期最多延长到一学期,各项目组要总结归纳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与不足,深入思考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③团队成员评价制度: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根据教师贡献大小,合理拉开分配差距,鼓励和支持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多做贡献。④保障督促制度:为保障专业团队的生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保证团队高效、有序、稳定的发展。《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专业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管干部管理规定》、《专业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等。

二、专业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依托“三大体系、一大平台”,合理分工、通力合作,专业团队全面开展工作。①专业教学体系,专业团队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出发,分析出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引入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融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构建专业教学体系。校内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双师”的优势,依据专业教学体系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开展实习实训,打造“教、学、做、训、评”一体化课堂。使基础课、公共课具有专业指向性,在培养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综合素养的同时,为专业课程服务,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开拓出多个新领域。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立德明法,重能强技”的人才培养特色,将政法特色、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融合,借鉴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模式,构建了安全保卫专业职业素养提升体系。学管干部依据本体系的要求,对安保专业学生进行准军事化管理,注重学生生活秩序、教学秩序的管理的同时,通过系列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全方位提升,从而搭建起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桥梁,缩短学生入职后对工作、对社会的适应时间,使其满足行业企业用人的现实需求。③专业团队培训体系,首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教师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其次,依托系“校政企行”职教联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作为我系的兼职教师,校内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实地培训,参加行业企业竞赛。第三、架构了国内、国际两个培训平台,三年内专业团队人员国内交流培训人均3次以上。先后选派14人次教师出国考察学习,并由澳大利亚康普利斯学院为安保专业按照国际安保管理四级标准培训师资,现已有16名教师获得了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职业培训与评估师”(TAE)职业资格证书。④构建了“校政企行”职教联盟,搭建了专业团队活动平台,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与命脉,以学习者为中心,背靠政府、依托行业、融合企业、联合院校,构建了全国首个“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校企共同成立了伟之杰、政博安、华信中安等不同层次的安保培训学院,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建设格局。为安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核心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分级制改革、各类课题研究、交流、培训与项目合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平台。

2.实施学生培养“四伴随”,全方位发挥专业团队育人育才作用。安全保卫专业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在学生学习期间专业团队全过程“教学伴随、企业伴随、管理伴随、党务伴随”陪伴学生成长成才。①教学伴随,学生两年在校期间,校内外专兼职教师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任选课)、第三课堂(社团活动、技能竞赛、实践活动)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行业企业顶岗实习一年间,专业团队共同研讨实践教学方案,制定实习任务,创建“顶岗实习实训项目课程学习包”,并为每名学生指派一名校内教师、一名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依托实训岗位进行实践学习,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伴随学生成长。②企业伴随,从新生入学专业讲座,职业规划指导讲座,到专业实践课堂,大型项目、大型活动实践,顶岗实习阶段,就业指导均有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陪伴,为学生顺利走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③管理伴随,校内两年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军训,课外活动,班队生活,学生心理问题处理,配合专业组织各项活动,均有专业团队的学管干部完成。实习一年间,学管干部会通过Q群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班队要求的传达,就业信息的,就业招聘的安排,就业心理指导,三方协议的签署,学管干部对学生的管理始终伴随。④学生需求反馈伴随,专业团队中的学生主要负责学生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就业、以及就业后的需求调查与反馈,及时反馈对学校、对企业的意见与建议,与教师、企业、学管队伍形成良好的互动,以便为专业团队教育教学改革依据提供一手的支撑材料,更好的推动专业发展。

三、专业团队的建设效果

1.成果丰厚,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保卫专业是北京市示范专业,安保专业团队成功申办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聘职教专家一名,安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安保管理职业教育分级制项目》成功申报了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项目,《安保防卫术》成功申报为国家精品课程,《安全防范技术应用》成功申报为司法部精品课程,四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室一个,建成全国首个安保专业“校政企行”职教联盟。

2.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企业认可,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安全保卫专业从2007年只有几家合作单位,四处为毕业生找就业单位,到现在已有包括故宫、国家会议中心、侨福、中石化华孚物业公司等70余家合作单位,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认可,20余家单位连续三年上门选人才,并不断有新的用人单位到校洽谈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选用事宜,学生就业岗位已从基本的安保岗位,提升到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而且已经从国内走向国际,两名学生在新加坡就业。

3.构建了多种社会服务载体,创新服务形式,社会服务能力得到行业企业广泛认可。安保专业不断丰富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通过立足政法、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形成了政法系统在职培训、安保在职人员分级制教育、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成人学历教育等多种稳定的社会服务载体,广受行业企业认可。

4.搭建安保专业国际合作平台、引进了国际安保职业标准,推进安保专业国际化建设。几年来,安保专业坚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国际职业教育对接,通过与英国、以色列、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安保公司、院校开展广泛交流,整合来自国际间“行业、企业、院校”三方的资源,搭建了安保专业的国际合作平台。2012年正式将国际安保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证书引入中国安保市场,2013年将实现安全保卫与风险管控双文凭证书国际班和面向国内安保行业的在职人员培训项目的落地实施,使安保专业建设接轨国际,推进了安保专业的职业化。

参考文献:

团队培养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团文化 团队精神 现状 途径

高校社团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在学校共青团领导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宗旨和行为规范的学生团体。社团文化建设对整个校园优良文化的传承、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成才理念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社团文化是在社团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全体成员所共同造就及认可的精神方面以及管理理念、规章制度、宗旨使命、行为规范等物质方面的总和。”就精神层面来说,社团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发扬团队精神。

一、团队精神在社团文化中的作用

注重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团环境,有助于提高社团的活动效能,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团队人才。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趋严格,用人单位在招聘期间除了看重学生的学业水平之外,无一例外地要求团结协作能力。社团的育人机制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课堂的自主学习延伸到社团的团体协作,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管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共建和谐社团的必要条件,是社团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

二、社团文化建设中的团队精神现状

为适应高校学生不同的专业水平和兴趣爱好,社团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文娱体育类、兴趣爱好类、志愿服务类、网上社团、综合类”。社团成员大多数为大一、大二本科或专科的低年级学生,其规模为几十人、上百人不等。我们对所在学院社团中的团队精神状况做了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250份,收回有效问卷969份,从调查结果来看,社团文化建设中的团队精神现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团队精神的意识有待提高

调查中,有65%的学生认为,“现今社会中团队精神非常重要”,有22%的人认为一般,13%的人认为不重要。可见,超过半数的社团成员重视团队精神,但仍有一些人对这一理念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当问及“在社团中是否有归属感”时,只有36%的人认为“有”,多数学生没有团队归属感。同时,我们对所在学院的19个社团进行调查,发现没有一个社团把“培养团队精神”列入其办社宗旨。由是观之,社团文化建设中的团队精神意识亟待提高。

2.促进团队精神建设的活动较少

在众多的社团种类中,学生最偏爱的是文体类,认为最能培养团队精神的是社会实践类,然而后者在社团种类中所占比重较少。同时,只有57%的人认为“学校社团活动促进同学之间团队精神培养”,只有23%的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团队精神”。由此可见,大多数社团活动重视成员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在活动形式和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其他附加价值。以培养成员团结协作为目标的活动还需大力开展。

3.影响团队精神建设的因素颇多

影响社团团队精神建设的因素主要有社团的管理机制、活动形式、成员的个人主义、社团骨干的领导能力、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以及社会风气等。多数社团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这极有可能在开展活动和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有损大家的协作精神;同时,现今高校的学生多为80后、90后,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并且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往往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全大局;另外,社团骨干的个人素质及其领导能力对整个社团的运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之大多数成员相互间缺乏沟通交流,这势必影响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三、高校社团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的途径

团队精神是社团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根据目前社团的状况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凝聚力,才能充分利用社团的有效资源塑造优良的文化内核。

1.加强社团机制建设

在共青团的领导下,近几年的高校社团建设蒸蒸日上,从社团的审批、规章制度的创制、人员的发展、活动的开展等各方面,都有较为严格的程序。然而,一些社团在机制上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团队的管理制度、领导者的管理水平以及活动的规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内部成员的团结协作。人力资源配置的统筹合理以及考校的公平公正能激发所有人的激情与活力,反之,有可能会出现内部矛盾重重和人员间的勾心斗角,社团活动的开展将寸步难行。此外,大多数的社团都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社团的发展。因此,全面加强社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是提升社团文化水平和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基础。

2.有效利用竞争机制

保持社团的文化活力需要有效地利用竞争机制,其效应犹如著名的“鲶鱼理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竞争也无所不在,它能激发个体的潜能,能让各成员为了集体和各自的荣誉而拼搏进取。各高校的社团与社团之间,同一个社团内部,都需要以人为本,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树立“永争第一”的信念。因此,在日常的活动开展中,社团领导者应抓住社团间的竞赛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如开展社团间同一个主题的辩论赛、文体竞技活动、争优创先活动或野外拓展训练等,这些活动能让学生为了团队的总体愿景和成绩指标而互助互爱、共同奋进,逐步转变某些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

3.培养社团学生骨干

优秀的社团学生骨干在社团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社团指导教师与社团成员之间的纽带,其人格魅力和管理才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社团的形象和成员间的关系。优秀的社团骨干往往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他们能人尽其才、统筹安排;能明确社团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能懂得沟通交流,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定位;能有效激发团队士气,事半功倍。因此,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是发展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社团指导者慧眼识珠,同时需要在社团学生干部的评选和评优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

4.注重学生社会实践

团队精神的培养还需要大学生走出校门,在校外的社会实践中感悟社会,施展才华,提升境界。团队精神的培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教导上,纸上谈兵永远不会获得现实的真理。各社团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走进社区或农村志愿服务行动”、“革命老区支教活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专题调研活动”、“就业创业见习计划”等。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如何团结协作、优势互补,逐步树立“以我所学,服务社会”的实践理念。

团队精神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也是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一把有用的钥匙。它在整个社团文化建设和学生自我培养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在学校上好这一课,高校毕业生在步入社会的时刻,才会有十足的信心和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毛立刚,蓝廖国.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贺州学院学报,2009,(9).

团队培养与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协同创新;教学团队

0 引言

教学团队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实施主体,承担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实施课堂教学等诸多教学任务,对于学校教学运作、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存在着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教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由于当前高职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着“双师”结构不合理、管理薄弱、缺乏协同创新性等问题,使得教学中出现偏理论、轻实操的现象,从而影响了高职教育质量。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依托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一支理念先进、具有行业影响的“名企+名师、具有国际视野和协同创新能力”的精英教学团队,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1“名企+名师”协同创新教学团队内涵

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具有行业影响的“名企+名师、具有国际视野和协同创新能力”的精英教学团队。健全与完善符合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制定教师岗位管理、教学管理及激励机制等相关规章制度,实现教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加强培养具有电子商务物流行业背景、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备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能力、并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的骨干教师;形成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习实践制度化、常态化,“双师型”教师达100%;团队成员取得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达90%,正高职称在岗教师达到50%以上;参加境外学习教师比例达到30%;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开展的应用技术的研发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聘用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40%。

2“名企+名师”协同创新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在现有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完善“双师”教师培养、考核评价及聘任制度。完善专业带头人选拔机制、骨干教师认定标准、及兼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实行“三专业带头人”制,在电子商务物流和移动电子商务两个方向,培养和引进省级教学名师;专业教师通过参与“教师工作站”、“技师工作站”及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自身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教学专题学习加强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在职教师培训面达到100%,全面提升在职教师双师素质;通过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应用技术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从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引入优质师资力量,建立兼职教师库;依托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定期安排校内专职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挂职锻炼。

3“名企+名师”协同创新教学团队的构建

联合行业中知名企业,共建教学团队。建设一支在校企专家组建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统筹下的、“名企+名师”的、以具备国际视野、协同创新能力的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具有双师素质骨干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的精英教学团队。

3.1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健全与完善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

在教师管理中,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教师晋升制度,重视情感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科学的薪酬制度,强化教师管理中的责任激励机制,真正建立起适应高职院校发展、具有电子商务行业特色的、开放的教师管理机制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2 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培养双专业带头人

在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中选拔具备较强教学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其中从事移动电子商务方向、跨境电子商务方向和电子商务物流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各1人。通过安排专业带头人到部级示范院校或国外职业院校访问和学习,提升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理念和专业建设能力。通过“校中厂”、“园中校”形式、与知名企业开展技术及经营项目合作,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及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使其成为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与团队领导能力、国际化专业建设视野、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省内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专家。

3.3 实施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实践能力、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中培养骨干教师。通过学院“名师工程”和“三百工程”建设,培养教学名师、省级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安排教师到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经验和技术,立足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物流特色,跟踪电子商务行业及物流行业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通过考取专业技术认证证书,促进自身专业技能提升;积极吸纳骨干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改;培养骨干教师担任多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并主编或参编核心课程教材;参加专业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及相关建设。

3.4 实施“三百工程”,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教师职业素养进修以及专业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以学院“三百工程”建设为契机,通过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参与校企合作技术研究项目等形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实现专业教学团队中能主持或参与校企合作技术项目比例达到80%以上;通过鼓励教师考取更高级的专业技术认证证书,使得取得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到70%以上;通过参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改革、职业资格鉴定、先进职教理论培训等项目,提升专任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引进行业知名企业具备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经验丰富的技术精英;实现团队具备“双师”素质专任教师达100%。

3.5 实施“名企合作”战略,打造专家型兼职教师队伍

引进企业一线专业技术骨干、优秀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开展兼职教师教学培训,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完善兼职教师培养制度、管理制度、聘任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兼职教师库;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学时数达到40%;吸纳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定期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4 结语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及行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校企共建一支理念先进、具有行业影响的“名企+名师、具有国际视野和协同创新能力”的精英教学团队对于解决当前高职教学团队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提升高职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有着积极的意义。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循序渐进地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徐 龙海,刘殿红. 高职教学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2):75-76.

[2] 崔翠.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高职教学团队建设研究综述[J]. 职业时空,2015(12):97-100.

团队培养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团队精神;德育;校风;班风

现代教育观视德育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不断自我构建的过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有效地将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起来,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在学生团队内部逐步形成。

一、通过对初中生团队意识现状的客观分析,提高师生对团队意识在初中生培养中重要性的认识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初中生团队意识的现状是初中生对团队精神的认知与实践有差距,对团队精神重要性的认知尚可,但实践较差,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由于学生团队精神实践较差、培养途径单一、对团队精神认知不够深入造成的。要想缩小学生团队精神的认知与实践的差距,还得让学生深入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集体意识。有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能自愿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会受益,最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素质。

二、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有目的地创设良好情境,给学生品德以积极的陶冶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这一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聆听音乐和小故事给学生美的感受,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如,在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八课中“团队精神”这一知识点时,可选用《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曲做背景音乐并精选一个小故事:荒草丛中,数百头牛羚在悠闲地啃草,突然蹿出两头狮子,牛羚群顿时一哄而散,各自逃命,落在后面的牛羚就成了狮子捕食的对象,一头狮子抓住机会,避开牛羚锋利的犄角,一口咬住了牛羚的喉咙,另一只狮子则紧紧咬住牛羚的后腿,前后夹击,密切配合,牛羚在耗尽体力之后,轰然倒地,成了狮子的美味。在学生听完之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与启发学生,提出几个小问题:(1)从牛羚与狮子本能行为的鲜明对比中,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2)在竞争中合作需要什么精神?其核心是什么?(3)背景音乐中的哪些词句可以体现这种精神?学生通过思考各抒己见,发挥自主性、创造性,自觉地吸收情境中的有益影响,培养自身的团队意识、良好品德和作风,促进学生健康

成长。

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针对思想品德的学科教学特点,利用教材中现成的内容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如,在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时,可以辩论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辩论赛前确定好辩题:网络的利与弊。组建好辩论赛的正方团队和反方团队,正反方各由四人组成,各自形成主辩和二、三、四辩,由各方主辩先组织本团队的自主活动,明确团队奋斗目标,搜集相关信息,向团队成员提出任务与各项要求。辩论中各团队成员内部应形成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家合作共享、乐于奉献,使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辩论后团队成员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优与劣,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离不开团队,团队精神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

四、通过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相融合,进一步缩小团队意识与实践的差距

传统学科教学重纪律教育和约束性管理,很少真正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挖掘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互助合作。一旦所教班级管理混乱,很容易简单地归结于班主任的不负责任和能力不高。其实,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深入认识团队精神对班集体的建设作用,这一局面是有望得到改变的。只要教师不遗余力地、有效地组织这些活动,使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互助合作,对周围的学生充满爱心和责任心,有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同时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团队精神,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适应了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综合上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团队意识培养应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来实施才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