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业务培训;必要性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促使高校档案的内容逐年增多,类型逐渐复杂,传统档案的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阶段高校发展的要求[1]。因此,为了提高高校档案的管理效率,强化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转变工作重心,优化管理手段,组织相应的业务培训,保证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处于可持续性发展状态。鉴于此,本文针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的现存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部分高校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少部分高校没有设立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没有组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或直接以其它行政人员兼管档案管理业务,造成档案管理的效率下降,阻碍了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2]。同时,相较于传统档案管理办法,实施数字化管理手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便于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然而,从现阶段高校档案的管理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甚至,少部分高校存在压缩资金投入的现象。

1.2 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相较于其他档案管理,高校档案管理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高校档案内容的复杂性,涉及高校规划、建设及师生各个方面的内容,档案类型繁多,管理方法细致。因此,为了提高档案分类的效率,要求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了解各个专业知识,例如:高校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求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满足档案录入、存储、管理及调用的要求。然而,从现阶段高校档案的管理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需求,缺乏专业的新型高校档案管理人才[3]。

1.3 缺乏专业的职业道德精神

档案管理,指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同时,提供相应的检索查询服务的业务统称,属于档案管理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4]。因此,受档案管理工作特殊性的影响,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主要包括:政治觉悟、服务性、责任感及奉献精神。然而,从现阶段高校档案的管理水平来看,部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差,缺乏对于档案管理的责任感,保密及安全意识的反应不强,没有奉献精神,同时,不注重增强自身学习,业务水平无法满足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要求,甚至,少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管理疏漏,造成档案信息缺失,严重阻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 高校档案管理强化人员业务培训的措施

2.1 扩大资金投入

资金作为开展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的前提,离不开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高校档案管理人事培训的现存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扩大资金投入。同时,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对于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所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给予必要的资金及技术支持,便于本地档案管理的建设。在实施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的过程中,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值得注意的是,受资金匮乏的限制,为了促进高校档案部门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可对外实施有偿信息服务检索业务。

2.2 提高业务水平

档案管理,指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同时,提供相应的检索查询服务的业务统称,属于档案管理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一项服务性及业务性强的工作。因此,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具体措施为:(1)摒弃传统档案管理理念,对档案业务实行创新;(2)在熟悉高校档案管理业务的基础上,掌握不同档案管理的技术,例如:档案分类整理,指以档案内容为依托,实施细化分类的工作;档案保价评估;指评估档案的经济或科研价值;(3)具备良好的书法、写作、历史及语言知识;其中,作为档案管理及服务的基础工具,语言知识作用广泛,主要包括:汇编校内档案、编写校内大事记及汇编科研项目等[5]。

2.3 丰富管理知识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要求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断丰富档案管理知识,掌握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技术,满足新型档案管理的发展要求,具体措施:拓展知识结构领域,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引进先进档案管理理念,应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改进原有档案管理流程,同时,转变工作重心,由传统单一型管理模式向复合型管理模式转变,制定具有高校特色的档案管理人事制度,对人才的选拔提出明确的要求。

2.4 实行再教育培训

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强化对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从源头上,加快高校档案建设的进程,具体措施为:(1)重视定向培训;结合相关资料发现,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少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过于传统。如何在短期内提高其管理水平,实施定向培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结合人才结构情况,依据人数及文化水平,举办短期或长期的定向培训,逐步完善其知识结构,形成专业的业务骨干。(2)引进技术型人才;针对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于此类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出台后续相关扶持性政策;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大力引进技术型人才,满足短期缺口,提升其整体档案管理水平。(3)组织全员培训;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利用档案管理的专题讲座或学术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全员培训,在了解目前我国档案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学术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全员的理论知识水平[6]。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校档案管理的要求逐渐严格,因此,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转变工作重心,优化管理手段,组织相应的业务培训,具备显著价值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档案的内容逐年增多,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阶段高校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数字化水平的提升,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加大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力度。然而,从现阶段我国高校档案的管理水平来看,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重视程度不足、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及缺乏专业的职业道德精神。因此,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结合高校的具体情r,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扩大资金投入,重视引进及培养专业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构建新型高校档案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为推进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小园.论高校档案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3:27-28.

[2]孙彬彬.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的必要性[J].科技视界,2016,13:249.

[3]田欣池.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05:15-17.

[4]黄雅君.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以河南大学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01:105-109.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范文第2篇

1.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员工教育与培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并对培训中的各个环节的利弊和得失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嘉庆,可以有效的评估培训的成效,有助于切实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并且员工培训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使管理人员学习更多先进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理念,也可以通过技术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而且在组织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以及业务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管理人员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其次,通过员工教育培训有利于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形成良好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进而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2.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员工队伍水平的建议

2.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的宣传

目前,很多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参与员工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培训单位的效能低下,很难有效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水平。高校应该全面调查、了解、分析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并且充分明确培训对象、员工培训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同时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问答”双向沟通平台,客观的评估员工培训成效,研究拟定相关的员工培训计划。高校应该采用多元选择、高质量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特色课程,吸引更多的人事档案管理员工参与到培训中。

2.2激发人事档案管理员工的学习热情

想要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员工培训效果,应该激发他们的培训学习热情。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鼓励人事档案管理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讨论问题,和培训师共同研究、探讨,争取能够找到新的论点,获得关于业务方面的新知识,培养人事档案管理员工的创新意识,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革。其次,为了确保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员工培训效果,应该选择具有专业态度,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以及员工培训课程的培训师。

2.3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员工的业务培训

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员工的业务技能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高校应该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到专门的教育培训教育接受系统的专业化人事档案管理教育课程,学习更多关于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应该鼓励人事档案管理员工定期进行交流活动,比如经验交流活动、研讨会或者培训班等,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借鉴其他人的经验,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其次,高校应该采用相应的措施激励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断钻研人事档案管理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2.4稳定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员工思想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范文第3篇

随着时代的进步,档案部门掀起了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服务制度的工作热潮。社会化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档案的收集保管、查阅利用基本功能,还有政务信息查询、人文历史和现代文明展示、社会教育、学术交流等社会功能。因此,对过去由传统的公务活动的技术资料转化而来的档案的收、管、存、用,和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与不断扩大的社会化服务范围,及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不相协调。如今的档案工作不再只是一般事务管理,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难以胜任。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熟悉大量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仅由国家颁布的现行行业标准已达56项。许多法规、标准、规范只有通过培训解读才能被档案从业人员准确掌握和运用。这就给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加大对档案人员培训的必要性

档案人员培训是档案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档案事业改革发展服务, 为指导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其中,“两个服务” 是岗位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整个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 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培训工作的核心内容。档案人员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和提高不同层次各种岗位档案人员对现实工作和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造就一支适应档案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

长期以来人们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再加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首先新型档案载体(光盘、磁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出现,使档案管理走向自动化,档案信息服务走向网络化,因此原有的适合手工管理的传统档案业务环节必将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相适应的、与信息采集、传递与利用有关的环节如鉴定、著录标引、检索、电子文件的保管等都需要从档案实体管理员向档案信息管理员转变。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档案专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二、强化档案工作的整体素质

由于,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文化修养、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信息化生存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档案工作人员无法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再加上由于档案从业人员与外界交流较少也形成了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亚文化,如自我封闭、不讲效率、不思进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等都直接对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使档案人员的业务行为规范、准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 为档案人员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与技能,使其知识、技能与档案事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开发档案部门的人力资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决定档案信息工作的质量。而对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在信息时代,通过加强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自律精神,制定档案从业者偷规范,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是信息时代做好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培训机构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在职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负责抓好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规划与部署、组织与管理、检查与监督;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成立非赢利性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中心,分层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工作;县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作为实践性培训基地,为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提供服务;鼓励和规范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举办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班。

四、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属于成人非学历教育,在培训方式、方法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培训应从提高受训者的工作能力、改善受训者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出发,经过对培训方式、方法的科学运作,最终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档案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以增强培训实用性。搞好需求调研,了解档案人员的培训需求。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应从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两方面,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制订教学,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培训专题,专题设计应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认真组织专题讲授。构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和以公选课、基础理论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环境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式体系。档案培训师讲授内容要精,要管用;要做到讲授知识正确性、分析问题前瞻性、传递信息新颖性,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注重档案人员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认真组织开展问题研讨。要善于把档案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遇见的问题带到培训班共同研讨。通过研讨,既使问题得到解决,又能提高学员的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构建科学的档案培训评估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范文第4篇

研修班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双边班,即只针对一个国家的官员进行培训。如第一期,我们开展的是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的档案管理工作培训。参训对象主要是老挝中央办公厅从事档案、信息管理的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有20人。双边班根据受援国需求以专业技术培训为主,除了向他们介绍中国和云南档案事业概况之外,重点讲述中国档案现代化管理、档案保护技术、机关档案工作、照片档案、声像档案、人物档案管理的方法、档案库房管理、破损档案修复技术等等。由国家重点院校、国家档案局的资深专家和云南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以上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学和实习指导。培训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实地参观、实习、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使受训学员基本了解中国档案管理业务基础知识以及中国在计算机管理档案和档案保护技术、管理方面的技能和方法。

另一种形式是多边班,是将多个国家的官员组成一个班进行培训。第二、第三期我们采取的就是多边培训形式,共有54个国家97人。多边班的研修人员主要是各发展中国家的档案及与档案、图书、博物、文秘有关的管理官员。培训内容主要是由我国政府有关部委领导和资深官员,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向他们介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所取得的成就和应吸取的经验与教训。具体介绍了中国的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中国档案法制建设,档案行政管理知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现代保护技术、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开发利用、云南省档案管理概况、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与抢救、世界档案工作发展现状与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研修期间,也请参训的一些官员介绍他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共同探讨发展中国家之间档案部门交流与合作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为增强参训官员的感性认识,除了参观云南省档案馆的各项工作流程、展览之外,我们还安排三期研修官员分别到云南省大理市、丽江市、楚雄州档案馆、石林县档案馆、昆明市官房集团档案室、云南大学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辽宁省沈阳市档案馆参观考察,让参训的官员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云南,了解了中国的档案工作。三期培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得到了国家商务部、国家档案局和受援国参训官员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中国档案界广泛参与国际档案理事会等档案组织的活动,积极扩大与世界各国档案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云南省档案局为促进发展中国家档案工作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一方面不断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服务大局的视野,把服务眼光从省内扩展到国内、国际,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援外培训项目。

提高了中国档案工作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增强了云南档案工作的知名度

从参训官员的学历来看,有博士、硕士、学士;从他们所学专业来看有史学、法学、政治学、档案学、情报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管理学、数学、工程管理学;从所工作的部门来看有来自各国的国家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国家信息中心、中央办公厅、国家文件中心、外交部、内务部、教育部、计划投资委、财政部、总理办公室、副总统府等等,从官员身份看有国家档案馆馆长、博物馆馆长、中心主任、司局长、档案业务部门主任、一等公使、参赞、律师、副总理秘书、副总统秘书和部分专业技术管理官员;从年龄看,最大的54岁、最小的21岁,30~45岁年龄段的官员居多。

为了解办班质量与效果,我们就研修班的组织工作、专题讲座、参观考察和生活服务对参训官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在反馈材料中给予培训工作高度的赞扬和评价,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他们这样写到:通过研修班的工作,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真诚、和平、友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得如此迅速表示惊讶;对家庭档案、电子档案管理及数字化管理特别感兴趣,对中国的传统修裱技术表示惊叹,希望以后在国际档案援助立项方面能够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计划组织管理都很到位,特别对云南省档案局的各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尽心竭力的工作作风、态度和热情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观学习收获很大,以后如果可能,希望能安排中国的首都北京或者更发达的城市如上海作为考察地点;希望中国政府每年都能举办一期档案管理官员研修班,以便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更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希望以后仅仅邀请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官员参加,这样更能加强档案信息的交流合作;希望准备一些反映中国文化背景的资料,如云南地图、中国地图、英文旅游文化手册等。

斐济国家档案局局长回国后在给我们的电子邮件中这样评价到:如果没有你们扎实的专业管理技术功底作支撑,推动整个培训计划,发展中国家档案管理官员培训班是不会成功的。而事实是,这在我们的预料之外。培训班是对中国如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的一个成功的检验。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了解中国如何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训,让我们看到了斐济的档案工作水平在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位置。

积累了经验,加强了交流,锻炼了干部,增强了云南档案工作援外培训的组织能力,加深了中外双方的深厚友情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 教学档案 档案管理

一、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档案的意义

目前,政府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的决策越来越受到欢迎,从笔者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可以了解到,小至18岁大到43岁的农村群众都非常积极踊跃地参与职业技能培训,都渴望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一门实用的技术。像焊工、电工等涉及农机的专业尤其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而将农民工的培训资料(花名册、信息表、考试成绩、考核结果)收集整理归档,作为农民工从业资历的有力证明。农民工通过参加一些职业技能的培训,就能更好地驾驭自己,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服务。

农民工培训档案的建立和完善,使相关部门更全面地了解了农村群众渴望学习和掌握的实用技术。方便今后继续面向广大农村群众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围绕促进农村群众增收开展培训,帮助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认真开展农民工培训建档工作工作,对将本校建设为全省一流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民工培训档案的含义和内容

培训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材料的总称。它真实地记录了培训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反映了培训教学的主要职能,对今后的教学与研究,包括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源。

农民工培训档案资料包括:培训协议书,培训方案,培训对象档案表(即《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基本情况和培训情况登记表》,培训的相关课程资料,培训相关管理制度,教师授课记录,有老师签字的学员考勤表,培训对象经培训后所取得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复印件,培训对象实现就业后的劳动合同或其他有效证明的复印件,以及教学设施设备、训练场所全景图片、培训现场(有会标)等图片、影像资料。

三、加强农民工培训档案管理的措施

1.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资料的认知及反应度,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主动意识和严格保密意识。培训教学档案是培训教学工作的历史记录,首先,要增强教学相关部门教职员工的教学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教学档案是单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单位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其次,档案部门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并在其档案查阅过程中,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促使他们关心参与档案工作,主动完成档案资料的移交归档工作。第三,加强档案利用工作的宣传,引导单位教职工正确使用教学档案,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效用,为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服务。

2.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培训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与其他工作一样,也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应根据单位各部门的具体业务职责,确定相应的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和档案归档范围,从而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档案工作规范。如《农民工培训教学档案工作规范》、《农民工培训教学档案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都是做好教学档案工作的保障。各部门应明确一人专门负责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主动接受档案管理业务部门的指导,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提高,确保教学档案管理的质量,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化、正规化。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人是关键因素。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单位要根据实际构建一个档案工作网络,由培训办公室负责档案工作的同志牵头,各部门一名兼职档案员组成。建议选拔年青、懂电脑、熟悉管理专业,且具有责任感、热爱档案事业、默默奉献的人担任各部门的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对其业务范围内的教学档案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另一方面,要通过在职学习、短期培训、函授学习等多种渠道有目的地对教学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此加强档案管理基础教育,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领域,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4.注重培训材料的收集

培训教学文件材料的收集是农民工培训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就会影响教学档案的质量。要加强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十分重要,而主动性来自于爱岗敬业的精神。由于教学工作烦琐、零碎,要注重日常分散形成的教学档案的收集,每个班次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否则一些产生于日常教学中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就会流失,要想弥补就会非常困难,而且也会失去档案的真正意义了。因此,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科学分类、系统地整理档案

科学分类、系统地整理教学档案是实现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分管教学档案的工作人员,在及时、认真收集各类教学档案材料的基础上,要依据国家档案法规定的标准,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编目和系统排列,以便为开发利用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做好准备。

6.加快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更是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和档案工作效率的必然措施。加快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对纸质载体的各种教学档案,通过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其次,对电子载体类的教学档案的管理,实行纸质和电子两种载体的双轨制归档与双套制储存。第三,运用网络实现教学档案资源共享,逐步实行教学档案远程服务。最终达到教学档案数字化储存、网络化传输、在线化利用。

结论:

作为农民工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通过强化档案制度建设,将农民工的培训资料有效和全面的收集整理归档,可以促进培训工程规范化,确保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规范操作,切实做到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

参考文献

[1]张丹.建立农民工档案的可行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02): 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