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处理方式

档案处理方式

档案处理方式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第1篇

一、科学化管理措施

1.基于计算机文书档案管理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无纸化资源的出现,使得档案管理模式从手工操作转化为计算机操作,使得文书档案的存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纸质形式转变为电子资源形式;文书档案的归档等操作过程均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基于计算机的文书档案管理按件随即整理归档,减轻了档案工作者的劳动量,提高了文书档案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传统文书档案管理中,在归档整理后若要对文件进行修改处理,就必须对已整理的文书档案进行拆卷重做,这就浪费资源和劳动力,而采用计算机进行文书档案管理根本不会出现该问题,文件的修改只需通过键盘操作就可以,且随时修改显得方便快捷。再且,基于计算机的文书档案处理,使纸质的文书档案转变成电子版的文献信息,加上网络技术应用,使得文书档案资源随时可供检索,大大提高了查准率,这些都是传统管理方式所无法能及的。同时对文档进行计算机化处理也是解决文档分离,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根本办法。

2.电子文件的归档与接收

档案的形成是文件有条件的转化,是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和法律效力的原始记录。文件的收集、接理、鉴定是传统的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形成的工作起点,也是检验档案真实有效的关键。电子档案主要来源于库存档案的数字化和现行产生的电子文件。库存档案数字化后的电子原件可以构成纸质原件的副本,而电子文件所具有的与传统文件的不同特性,其收集、整理、鉴定等过程是一个交叉操作过程。虽然电子签署,数宅签署等技术是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的凭证,但形成后的电子文件在相对离开它的原载体后仍然可以编辑、修改,而且在转化为电子档案时没有文件到档案的明显界定,完全依靠归档人通过网络上传或复制,其真实有效及原始性无法确定。因此电子文件归档的同时还要有附属于每一份电子文件的静态数据信息和动态、数据信息。静态数据信息包括主要满足普通用户查询的原件属性信息以及原件存储格式、处理工具、版本等生成环境的记录.动态数据信息包括创建、校审、审定、归档、接收、变更、下载利用等贯穿于该文件一切处理过程的记录,以加强档案原始性的认定,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利用.同时电子文件的数据信息也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电子原件时进行核对、审验的依据,不符合要求时发回归档人.数据信息应该以系统自动提取为主,减少人为干预。

3.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备份

电子档案是现代科技产物,它的生存和可读性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对归档的各种类型的文件。如: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音频视频文件等,应采用通用的主流存储格式,对非通用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提供格式转换功能;对电子档案的存储设备应考虑其成熟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对不公开的机密电子档案应具有脱机保管的能力;电子原件的存储方式也是关键,应该提供多种方式。

4.文档一体化

长期以来,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属于不同的部门负责,档案管理只由档案部门执行,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分离由于被操作于不同部分以及不同工作者,就导致了档案管理较容易出现错误,或者出现文书档案管理程序过于复杂出现,甚至出现难以修改已管理好的个别档案的复杂情况,最终影响了文书档案的管理效率,降低了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鉴于此,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文档一体化成为了一种新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把过去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独立的分散状态,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去进行管理。文档一体化的科学化管理模式意味着公文处理和文书档案两者归入为文件运动的整个生命过程,从而使文书档案得到科学处理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文书处理工作成为了文档管理大工作中的前端任务,文件处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将影响着文书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文档一体化真正的实施将对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带来崭新的发展空间,将使得文书档案管理进行一个更加科学,有序的管理阶段。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院 档案管理 信息化 优势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以及信息存储方式的变化, 人类真正进入了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当前,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医院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中心环节。同样,信息化手段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它逐步成为医院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环节。

随着我院管理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在医院各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文件反映我院建设与发展,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提供便利、快捷、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源。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处理改变了医院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其使用价值日益彰显。笔者通过近6年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经历,逐步总结出其日益凸显的优势。

1 档案信息化有利于保护珍贵的档案原件

将医院的各类档案进行信息化手段处理后,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可以避免档案原件被过多地直接使用,或过多借阅、使用原件而造成原件的损坏,以达到保护档案原件的目的;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避免重要资料丢失的风险。例如,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某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文字资料和照片资料等。将重要、珍贵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应用计算机对原件进行电子扫描,之后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收藏、管理和使用,就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再如,某些疑难病例的医学档案是非常珍贵的,具有重要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价值。将其进行信息化处理后,就可以将原件在病案室进行妥善的长期保存,而将其电子文件形式的档案多次重复地应用于各项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

2 档案信息化使文件的归档方式得到改善

在医院工作中,档案部门要对各类文件进行及时的著录。在纸质文件时代,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档案人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埋头于整理档案和登记目录,工作量大。如果遇到信息改动,改动一处就要发生连锁反应,相关的地方都要改动,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将档案信息化处理后,可以使档案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作,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信息改动时只需输入指令就可以自动完成系统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医院的各类档案文件中,有不少需要完成年度归档工作,需要在年底前对全年的文件和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登录,造成年底工作特别繁忙。档案信息化处理后,可以利用档案软件提供的统一信息格式,随时进行录入,通过网络进行档案信息的转换和提取,并对其进行档案管理。档案人员可以利用系统检索和排序功能,随时查阅文件的归档情况,发现未及时归档的或不符合归档条件的材料可以及时发出信息,督促和整改,大大改善了档案的归档方式,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3 档案信息化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档案资源整合重在体现档案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共享性,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档案资源的使用范围,这是档案事业顺应社会信息化潮流的趋势所在 [1]。以往在医院的各个不同部门,不同的医疗科室,需要随时调阅有关档案存在一定的不方便因素。将档案信息化处理后,利用医院全院电脑联网,就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电子文件比档案原件更易于导航,可增强对原始档案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更有利于医院各部门、各医疗科室按需浏览,并保持随机存取,提高了档案原件的利用率,更有利于档案部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潜能,对过网页陈列和导航,向各用户介绍馆藏,进一步促进馆藏档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4 档案信息化使档案的检索和使用更加快捷方便

以往手工查询档案资料,往往费时费力,有时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将档案信息化处理后,采用了电子目录和电子文档归档,提供快捷的电子信息查询系统,使用时只需输入关键词,相关资料信息就可一一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这种智能化检索方法,检索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同时还可采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机密处理。

在档案的使用上,信息化更让用户感受到方便。首先电子档案的保存年限达到了100年以上,这是纸质档案难以比拟的。其次,医院各部门、各医疗科室,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一台医院联网的计算机中方便地使用档案信息,获取更为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而且查询速度快,一次查询只需几秒钟,就能得到内容全面完整的档案信息。不仅包含档案目录信息,也完整包含了具体的信息内容。再次,它也真正实施了在线,授权使用者可以从全球任何角落访问我院的网站,然后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以上种种给档案的检索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真正实现了“一点通”。

5 档案信息化改善了档案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档案归档方式中,档案资料大多是以纸质化的形式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资料日积月累,数量越来越多,占用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另外,由于纸张的特性,档案库房还要按不同季节做好各项温度、湿度控制和防虫工作,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管理成本高,使用效率低,原件容易损坏等问题。仅以我院病案室出院病历为例,我院每年的住院病人数达4万人次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要新增4万本出院病案需要保管。而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出院病人的住院病历,医院必须保存30年以上。可以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每年住院病人数的不断递增,医院需要多么大的空间来保存这些病案,而妥善保管好这样大量的、逐年递增的病案资料又会给医院增加多么大的困难。所以,推行电子病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各类医院档案信息化处理以后,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档案的运行效率,使档案信息更加形象、直观,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档案检索和利用,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储存空间,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又保障了档案的安全备份,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信息化处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较之传统的档案管理有着明显的优势。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档案工作才有生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第3篇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人类的沟通和交流由传统书信的传递到现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得信息传递,这一革命性的举措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改变,数字化时代也为档案计算机的管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对于数字化时代的档案计算机的管理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未来人们对于在数字化得时代下计算机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管理;档案管理

在数字化的时代下,人们的信息的处理和传输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档案计算机的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在档案计算机的管理方面改变了以往的档案计算机的管理的方式,为档案计算机的管理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改变了单位办公的主要的方式,现在多是实行了无纸化的办公模式,计算机办公可以让传统的档案的工作人员从传统的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同时又节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笔者接下来为数字化时代下档案计算机的管理进行主要的分析。

1数字化档案计算机管理带来的改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行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数字化档案管理,是将档案以电子文档的方式进行归档,这种归档的方式便于对档案的查找保存时间长,同时能够使信息快速地传递,又能快速地实现资源的共享,相较于传统的纸质的档案管理具有很多的优越性。数字化时代下的档案计算机的管理与传统的通过手写的归档的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档案计算机管理可以做到对于文件级别的管理,其中具体的操作的流程有:档案部门对档案文件进行归纳整理之后,会根据一定的文件的编号和相应的文件的整理的标准,对文件进行唯一的命名,然后根据文件的特殊性和保密性进行相关的文件的保密的处理,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标引。在平时如果需要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查阅时,可以电子档案的系统的输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相关档案的调阅,这种调阅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纸质版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又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传统的半自动化转变成全自动化。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电子档案全文,其中店址档案全文可以从网上下载或者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的查找。其中档案的数据库包括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其中全文数据库是一个比较大的文件其中包含很多的文档,这些文档没有具体的大小的限制,可长可短,其中也可以包括声音、视频文件。全文数据库中包含声音、视频等文件时就是多媒体数据库。其中档案数据库会面对很多的对象,其中只是用来存储文件的数据库是关系型的数据库,对于数据的处理要用另外的程序进行。

2数字档案计算机管理的未来的发展

数字化需要一定的网络来实现,其中在数字化网络的环境下,计算机将要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数字档案网络的计算机的管理对于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也依赖于一定的办公的软件。在档案的二次信息的管理时,一般都是采用专门的针对处理档案计算机的软件来进行处理,这种软件一般都是单机版的,同时功能简单、易于维护和操作。由于网络的出现,网络运行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种网络自动化改变了以前的单一的档案处理的模式。可以将文件从形成到归档到系统的管理的整个过程都涵盖在其中,但是这种办公自动化得文档的管理比以前的计算机的档案管理系统要复杂。在未来档案计算机管理会实现文档管理的一体化,在网络的环境下,文件中生成到归档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文件在生成文档之后的电子档案,这种电子档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这种特性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系统维护和整理,以确保电子档案在保存的过程中的安全性,电子档案能在长时间处在可读性的状态中。其中在对电子档案的维护中的管理的工作可以在计算机的软件的平台上,查找电子档案的位置和信息,但是查找的前提下要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网络载体的安全性等问题,进行定期检查,检测,同时定期进行转存和对电子档案的维护的工作。电子档案的保存的过程需要依靠一定的计算机的硬件,而且不同的电子档案的保存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会产生对于电子档案的可读性的问题,因此可以将不同的文件转化成标准的格式进行保存。

参考文献

[1]范英.浅谈运用计算机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的利与弊及其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5):64.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第4篇

1 档案利用信息反馈

我国的档案利用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吴宝康先生首次提出,他在1985年向南京档案工作者作的学术报告中强调“只有做好档案利用工作,开放档案信息资源,才能使我们的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跟上时展的步伐”,

档案利用信息反馈是指“在档案利用这一连续活动中,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利用者将发现的问题和情况、提出的要求、意见、评价和效益等,以信息的方式反过来传输给档案部门,档案部门据此来调节档案工作诸环节,使其逐步完善,在满足利用者需求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

档案利用信息反馈不仅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还包括信息的反馈控制,即根据利用者反馈的信息,对档案工作中的偏差或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制定出新的科学决策,并及时地再次反馈给社会,因此,档案利用信息反馈是一项连续性、循环性的工作,需要各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在对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相关概念进行系统梳理的同时,国内外学术界也开始探讨档案信息反馈的重要性。

2 目前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制度保障。

虽然,国家和各级档案部门制定了有关档案利用方面的法律规范,如《档案法》、《开放利用档案办法》等法律条例,为档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但总体来说,还未有一部系统性的有关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标准制度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规范管理,没有严格的反馈登记手续及处理时间上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很可能将反馈信息随手搁置,更谈不上有效利用了。因此,这项工作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就变得可有可无,而档案利用者本身似乎也没有义务进行信息的反馈,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主要来源:档案利用者和档案工作者反馈动力欠缺,信息反馈工作带有浓厚的被动性色彩。

2.2 反馈模式单一。

通过借鉴相关领域的反馈模式,我们可以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模式概括为三种:直接反馈模式、间接反馈模式及复合反馈模式。直接反馈模式主要由利用者承担,它是指利用者在利用档案过程中对服务的要求、意见或建议直接反馈给档案工作者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直接、方便,有针对性,利用者大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和目的。缺点是:内容单一,价值有限。间接反馈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种延时的信息反馈,它的反馈来源包括档案利用者、档案工作者、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等,反馈内容来自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后所取得的效益,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学者的研究等。这种反馈模式的优点是,避免直接反馈有可能给档案工作者带来的尴尬局面;信息来源广泛,真实性、可靠性大;经过过滤后的信息价值较大,且较容易执行。缺点是:时效性差、回收率低。复合反馈模式是直接反馈模式和间接反馈模式的结合体,兼具两者的共同特点。

目前,大部分档案馆采用的还是直接反馈模式,社会大众利用完档案后会对档案馆的资源建设、服务质量等提出口头意见或建议,或现场填写“档案利用效果登记表”,构成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内容的主体。档案工作人员作为联系档案馆和利用者的桥梁,他们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决策者无法预想到的问题,这部分信息往往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对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等方面间接信息对于做好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提高档案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社会大众满意度意义重大,但是,这部分信息往往容易被忽视。

2.3 信息反馈枢纽机构欠缺。

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具有综合性和协调性的特点,它的贯彻落实需要多个部门参与,比如,法规处首先要制定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相关规定,由利用处负责反馈信息的收集,编辑处定期将收集的典型事例进行汇编,由对外宣传处负责宣传,等等。但目前来看,各处大都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主要由利用处承担,其工作主要局限在反馈信息的收集方面,至于如何处理、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未落实到具体的部门。

3 提高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对策

3.1 加强制度建设。

要做好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制度体系,使档案工作者在进行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归档等基础性工作时有章可循,使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真正成为档案工作者和利用者的一项责任和义务。

作为国家来讲,首先,应对档案利用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把握档案实践的发展变化,在宏观上对档案利用实践进行指导和监督,配套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和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为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各级档案部门作为提供档案服务的直接主体,应根据档案利用的相关规定,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制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力求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纳入本馆的日常工作轨道,使该工作合理、有序、规范地进行,同时吸收借鉴同行的工作经验,避免走“弯路”。

3.2 建立复合反馈模式。

无论是直接反馈模式还是间接反馈模式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复合反馈模式兼具直接反馈模式和间接反馈模式的双重特点,兼二者之长,既可以通过直接反馈及时获取第一手信息,又能通过间接反馈动态地把握好档案工作的变化发展规律。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复合反馈模式应成为未来档案馆收集反馈信息的主要模式。

3.3 完善信息反馈机构。

在档案馆内,应专门设立一个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调研部门,负责对反馈信息进行收集、调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本馆利用部门提供资料,作为预测利用需求,改善服务质量的依据。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还能使该工作责任归属明确;在人员的配备上,可以从各处选出一位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兼任,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收集、调查、汇编。

3.4 拓宽反馈渠道。

档案处理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文档一体化

引言

档案是社会发展的记载器,记录着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尤其文书档案更是记载着各单位的发展历史,反映了以往单位所遇到的问题处理手段,单位建设进展,领导决策等等。随着文书档案管理模式的更新变化,采取新颖的管理模式对文书档案进行科学管理,以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水平,保证文书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本文提出文档一体化、基于计算机的文书档案处理等建议,以提高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并针对当前发展新形势,提出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并提出档案管理现代化呈现出的新发展趋向,具有较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1 科学化管理的措施

1.1 文档一体化

长期以来,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属于不同的部门负责,档案管理只由档案部门执行,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分离由于被操作于不同部分以及不同工作者,就导致了档案管理较容易出现错误,或者出现文书档案管理程序过于复杂出现,甚至出现难以修改已管理好的个别档案的复杂情况,最终影响了文书档案的管理效率,降低了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鉴于此,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文档一体化成为了一种新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把过去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独立的分散状态,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去进行管理。文档一体化的科学化管理模式意味着公文处理和文书档案两者归入为文件运动的整个生命过程,从而使文书档案得到科学处理和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文书处理工作成为了文档管理大工作中的前端任务,文件处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将影响着文书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文档一体化真正的实施将对文书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带来崭新的发展空间,将使得文书档案管理进行一个更加科学,有序的管理阶段。而文档一体化的有效真正实施必须依赖于规范化的公文处理,即从文书处理工作开始实行规范化。通过对文书档案实行超前控制,这样一来使得文书档案在经过规范化的前处理后,形成一个最终归宿和最长久的价值体现,从而充分发挥文书档案的真正效果。

1.2 基于计算机的文书档案管理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无纸化资源的出现,使得档案管理模式从手工操作转化为计算机操作,使得文书档案的存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纸质形式转变为电子资源形式;文书档案的归档等操作过程均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基于计算机的文书档案管理按件随即整理归档,减轻了档案工作者的劳动量,提高了文书档案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传统文书档案管理中,在归档整理后若要对文件进行修改处理,就必须对已整理的文书档案进行拆卷重做,这就浪费资源和劳动力,而采用计算机进行文书档案管理根本不会出现该问题,文件的修改只需通过键盘操作就可以,且随时修改显得方便快捷。再且,基于计算机的文书档案处理,使纸质的文书档案转变成电子版的文献信息,加上网络技术应用,使得文书档案资源随时可供检索,大大提高了查准率,这些都是传统管理方式所无法能及的。同时对文档进行计算机化处理也是解决文档分离,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根本办法。

1.2.1 电子文件的归档与接收。档案的形成是文件有条件的转化,是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和法律效力的原始记录。文件的收集、接理、鉴定是传统的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形成的工作起点,也是检验档案真实有效的关键。电子档案主要来源于库存档案的数字化和现行产生的电子文件。库存档案数字化后的电子原件可以构成纸质原件的副本,而电子文件所具有的与传统文件的不同特性,其收集、整理、鉴定等过程是一个交叉操作过程。虽然电子签署,数宅签署等技术是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的凭证,但形成后的电子文件在相对离开它的原载体后仍然可以编辑、修改,而且在转化为电子档案时没有文件到档案的明显界定,完全依靠归档人通过网络上传或复制,其真实有效及原始性无法确定。因此电子文件归档的同时还要有附属于每一份电子文件的静态数据信息和动态、数据信息。静态数据信息包括主要满足普通用户查询的原件属性信息以及原件存储格式、处理工具、版本等生成环境的记录.动态数据信息包括创建、校审、审定、归档、接收、变更、下载利用等贯穿于该文件一切处理过程的记录,以加强档案原始性的认定,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利用.同时电子文件的数据信息也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电子原件时进行核对、审验的依据,不符合要求时发回归档人.数据信息应该以系统自动提取为主,减少人为干预。

1.2.2 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备份。电子档案是现代科技产物,它的生存和可读性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对归档的各种类型的文件。如: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音频视频文件等,应采用通用的主流存储格式,对非通用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提供格式转换功能;对电子档案的存储设备应考虑其成熟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对不公开的机密电子档案应具有脱机保管的能力;电子原件的存储方式也是关键,应该提供多种方式,如:数据库存储、目录存储、光盘存储等,用户根据实际建设从中选择。电子档案备份、恢复是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应建立一个从系统备份、数据库备份、网络备份到电子原件备份的有效备份、恢复系统。

2提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2.1 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

文书档案工作由于其工作特点以及环境的因素,决定了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缺乏活力,一般都是长时间枯燥乏味地工作,正因为这样,往往职员从事该项工作时间不长,缺乏一种积极;另外,由于文书档案工作毕竟是较沉闷,职员记录信息时由于麻痹较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了以后所用信息的错误性,影响文书档案信息的质量效果。因此,文书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档案工作者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应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苦,从而确保文书档案的准确性。

2.2 拥有专业知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鉴于文书档案工作对服务对象的重要性,以及其较强的专业性,决定了文书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档案管理技能。其次,要求工作者熟练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在档案管理中得到体现,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深化,如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二次开发等,以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2.3 做好文书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失误将影响其以后使用的正确性,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做好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先要求从基础工作入手,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好堆”,应不断的完善原有的档案。保证现有档案工作无错误的基础上,要求档案工作者对原有档案应进行核查,以防之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失误,从中发现错误时,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使失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全心全意地进行档案工作管理,从基础抓起。

3 结语

新颖的管理模式、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等自然而然地成为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的重点。正是基于这点,本文提出了文档一体化、基于计算机的文书档案处理等是实现文书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文书档案管理的效率性和正确性,使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对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