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空航天知识

航空航天知识范文精选

航空航天知识

航空航天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航空航天领域;高中物理知识;运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一日千里的发展,我国在航空航天事业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成绩。有效为我国教育指明了发展道路,同时航空航天领域方面的知识也有效渗透到教学知识中。物理这门学科在了解航空航天知识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同时二者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纵观这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素材都是来自于航空航天方面。比如,力学知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与航空航天知识的应用原理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同时,近年来高考中的热点都是选于航空航天领域方面的知识点。因此,作为学生的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物理知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运用。

1分析高中物理与航空航天技术之间的联系

天文学在世界物理学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天文学作为物理学衍生出一个分支。在人类认识宇宙和物理学进步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天文学到了现代社会主要用在航空航天事业当中,每一次天文学的进步或是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社会进步发展[1]。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阶段教育事业中,航空航天知识也渗透到其中,特别是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在高中物理学科中,万有引力定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在高考中占据主导地位,作为一项高度融合的科学技术,航空航天逐渐融高中物理知识中,同时航空航天也渗透到热学、力学等知识中,并逐渐走进高中物理,作为航空航天技术原理支持的高中物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故而,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要深入探究高中物理知识在航天领域的应用[2]。

2高中物理知识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最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在太空探索领域研究方面的不断发展,2003年在万众瞩目下,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这次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外太空探索道路上一次质的飞跃。之后,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建设宇宙空间站,通过各方的不努力,通过“长征”系列运输火箭成功在太空组建了“天宫”空间站,有效地为我国航天工作顺利有序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高中物理知识在我国探索太空的道路上,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高中物理知识在神奇的宇航服的应用

在我们国家探索航天道路上,宇航员翟志刚身穿宇航服出舱活动让成千万名人们为之心动,这一伟大举措,告知世界人民,中国制造宇航服能够有效适应外太空,同时还能确保宇航员的安全。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我们深知太空环境属于高真空状态。宇航服在宇航员进入太空后,要及时为其提供同地球相同内部气压环境。故而,进入太空之后,宇航服的内外两侧就成释放出巨大的气压差。所以,设计人员宇航服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气压问题。唯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宇航服[3]。另外,宇航员的宇航服还有很多神奇之处,研究发现,其第一层为隔热层,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避免宇宙温度过热、过冷对宇航员所造成伤害。第二层,液冷层的设置隔热层主要是为了保证宇航员身体热量的稳定,以及有效地进行散热。液冷层同气体导热比较,液体的导热效率更高。第三层,主要是多功能层,由于这层在最外面。故而,具备防辐射、防磨等功能,除此之外,这层也是各种数字化接区。所以说,宇航服的功能不仅丰富,且其功能还较为全面。对于宇航员而言,宇航服就是保护伞,有效地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二)高中物理知识在人造卫星的运动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我们深知人造卫星,主要就是指人类发射的航天器,同时并围绕着特定星球进行运动。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人造地球卫星为例,我们通过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到人造地球卫星,根据卫星运行轨道高度的差异性,我们可其将其分为三种,即,低轨道卫星、高轨道以及中轨道[4]。一般来说,特殊人造地球卫星主要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种人造地球卫星,同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同时与地球赤道高度轨道以及同心固定,另外,特殊人造地球卫星还同地球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为什么地球与轨道卫星高度相同呢?对此,我们可以使用高中物理当中的万有引力定律来进行解释:上述公式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m是卫星质量,M地球质量;T地球自传周期;R0地球半径H是卫星地面的高度;因此,我们可以有效分析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高度同G、M、T、R0有关。所以,这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而言,G、M、T、R0这些数据都是固定不变的,故而,这就可以解释出为什么地球与轨道卫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三)高中物理知识在变轨方面的应用

众所周知,宇宙航天中,卫星或是宇宙飞船从发射到升上太空,以及到太空正常运行。卫星和宇宙飞船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到成千上万次轨道变迁问题。这一问题同高中物理知识息息相关。同时这一问题也是我们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通常情况下,宇宙航天当中卫星和飞船都主要是从地面发射后,他们就会进入离地球距离最近轨道进行运动,倘若遇到卫星或是飞船速度发生较大的变化之后,卫星或是飞船就会迅速变换轨道,同时并自主进入椭圆轨道进行圆周运动。如果卫星或是飞船达到椭圆轨道远地点后,同上述一样,会进行再次变化轨道,并且还会进入到另一个圆的轨道当中进行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卫星或是宇宙飞船升空,再到之后进入太空运行中,如果卫星和飞船运行速度变化下降的时候,他们则会机械能贴心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他们又会回到原来的轨道进行之前的圆周运动。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这类问题是非常热门的,如下题目:已知,“嫦娥一号”绕地球运行中,需要经过图一所示的三次椭圆变轨。请问“嫦娥一号”在三次变轨的椭圆轨道上正常运行的时候,下A、B、C、D选项当中那一种是错误的。

(四)高中物理知识在太空飞船微重力环境的运用

如果我们有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我们经常会在科幻电影当中观察到飞船的中活动舱往往都是处在一种旋转状态的,并且飞船当中的宇航员以及工作人员并不是漂浮在太空中的,他们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行走。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这主要是利用了离心力的作用。我们在忽视动力来源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利用高中物理当中离心力公式分析,旋转角速度越来,就说明其离心力就越大,同时也表示抵消失重效果就越好。实际上,航天器工作人员所受作用力是双向性的,其不仅来自于地球,同时其受力还包括宇宙当中的其他星体,加之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故而,我们必须要通过微重力环境来选择航天器的旋转速度,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规避引力合力同离心力所发生剧烈变化。

3高中生进行航天知识学习的途径探索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往往更偏向于理论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习的机会不多,换言之,高中生物理实践能力相对缺乏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对航天知识的了解也显得比较缺乏,因此,加强实践学习,提升高中生航天知识基础对促进高中物理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一)在物理课堂上学习航天知识

航天知识看似深奥,实际上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很多课程都有所涉及,可以说,航天是一项与高中生学习和生活都联系紧密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在网络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自主查找学习,将课堂上学习到的诸如万有引力、宇宙速度等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带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更多的航天知识。同时,将互联网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其他同学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展现出自己丰富的物理航天知识储备,提升学习自信。

(二)建立并完善自身学习网络

天文学是航空航天知识的理论支撑之一,天文学与高中物理的渗透体现在电磁学以及力学等诸多方面。通过对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不难发现,万有引力、物体圆周运动等方面的试题都是高中物理与天文学知识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体现,这有助于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物理学科与天文学之间的关系。而在天文学中,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定律)也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熟悉开普勒三大定律,掌握“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而太阳则位于椭圆轨道的二个焦点之一”、“在相同时间内,半径向量所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及“二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周期时间平方之比等于二个轨道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之比”知识之后,对于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轨迹也能有所认识,对于有关航天知识的兴趣也更为浓厚。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基于天文学相关航天知识提升自身物理知识网络,不断完善自身综合航天知识体系。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航空航天知识作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与人们的生活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高中阶段培养自己对航空航天科学领域的兴趣,既是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下高中物理学习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实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延续辉煌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朱良宏.“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在高中物理宇宙航天学习中的畅想[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版,2016(12):32-33.

[2]陈昱至.小议中学物理中关于航空航天的问题[J].科技展望,2017,27(4).

[3]张玉涵.走出地球摇篮:人类飞天梦想的实现和对太空的探索与利用[M].科学出版社,2015.

航空航天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航空航天生理学;专题讨论课

研究性教学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在研究性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课程相关问题的探索以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进行知识、能力的自主建构,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系统知识、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目的。研究性教学法具有探究性、过程性、自主性、互动性、灵活性、开放性及实践性的特点[1]。近年来,研究性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高等教育界所认可,并在多个高等医学院校的多门课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2~6]。航空航天生理学是研究航空航天活动中低气压、缺氧等多种异常环境因素对人体影响的规律及其机制,以及研究异常环境因素的防护或对抗措施的一门学科。它既是航空航天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生理科学向航空航天活动应用的重要拓展,对于保障飞行安全、维护机组人员和乘客的健康与舒适,提高飞行劳动效率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航空航天生理学作为航空航天医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学好该课程可为航空航天医学其他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该课程内容与日常航空卫生保障工作密切相关,学好该课程也有助于提升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航空卫生保障专业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问题,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障飞行人员的安全、健康以及工作效能,从而保障飞行部队的战斗力。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研究性教学的教学目的高度契合。多年以来,我们不断地将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理学课程教学,并取得明显成效。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转变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这两个方面,阐述在航空航天生理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并总结出两点探索体会,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开展研究型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转变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方式上,本门课程采用课堂授课与专题讨论课、综合案例分析课、“开放式”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模式,下面具体阐述这三种研究性教学模式。

1.1组织专题讨论

航空航天生理学课程中涉及的异常环境因素包括高空低气压、高空缺氧与供氧、冷热环境应激、航空航天辐射、航空航天毒理、时差效应等六大类。课程教学也是按六个不同模块开展教学的,每一种异常环境因素依次讲授环境因素的来源、影响机制、人体机能障碍、防护原理与对抗措施。由于航空航天医学的发展,对于异常环境因素的防护装备研制日渐成熟,理解防护装备特别是个人防护装备的原理及防护效果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同时,指导飞行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是学生未来第一任职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专题讨论主要围绕各种异常环境因素的防护装备与防护措施来开展。以高空低气压这一环境因素为例,人体突然暴露于高空低气压环境,可能会出现诸多不良影响,如高空减压病、迅速减压肺损伤,高度超过19000m甚至会出现体液沸腾。这些不良影响与暴露高度、速度及低气压环境内的暴露时间有关,轻者会使机体发生损伤,重者会威胁生命。为了防护高空低气压的不利影响,现代战斗机都配备了低压差的密封增压座舱,通过调整座舱压力的大小、变化速率等参数,来保证飞行人员飞行中的人身安全与工作效能。即便在高空发生飞机座舱的密封性丧失,飞行人员直接暴露于高空环境,座舱失密前的参数设定也可保证飞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在专题讨论课上,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飞行中发生的战斗机座舱高空失密的飞行事故案例。学生们分成3~5人的小组开展高空低气压因素的分析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要结合本专题的理论知识,分析这些案例中飞行人员可能受到哪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比较相关防护措施正常使用以及防护措施未能发挥作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影响差别。教师还会以案例为依托,更改其中的参数设置,增加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学生自主分析,梳理理论依据,并且思路清晰地进行表达。这一过程不仅回顾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解了防护装备的作用原理及效果,而且通过案例分析也学习到实际飞行工作中的各项规定,知晓将来工作中发生类似的问题应当如何处理和解决,甚至如何在工作中“未雨绸缪”,减少飞行事故发生后飞行人员的受伤几率。课后问卷调查显示,85%的学生认为专题讨论课很有必要,61%的学生认为通过专题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防护装备的作用效果,对于理解理论知识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因此,专题讨论课极大地夯实了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

1.2分析综合案例

在理论教学中,为方便学生理解与学习,按照不同的环境因素划分了学习模块。然而在实际的高空环境中,低气压、缺氧、低温、加速度、气流吹袭等多种因素同时存在,飞行员同时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影响,防护措施也必然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考虑。为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求,我们特别开设了综合案例分析课。综合案例选择了2012年极限运动员FelixBaumgartner完成的“3.9万米高空跳伞”[8]。在这个案例中涉及的异常环境因素不仅包含本门课程的低气压、缺氧、低温,而且还包括同步学习的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这门课程中的高速气流吹袭、开伞冲击过载等动力学因素。我们将“3.9万米高空跳伞”的基本信息在课程学习之初就交给学生,要求学生自由结组,分析在本案例的极端环境中存在多少种异常环境因素,每一种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程度,并制定相对应的防护与卫生保障措施。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查询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而在完成这两门课程的理论学习之后,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汇报。综合案例分析课的开设,从三个方面提高了教学效果。首先,以案例为牵引,让学生从分析案例入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主观能动性。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外部多种资源获得各种信息,这一过程可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问题探索能力。第三,在分析比较多种异常环境因素影响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纵向梳理所学的各类知识。例如,分析各种因素对心脏这一重要脏器的影响时,低气压造成的体液沸腾、暴发性高空缺氧、极低温环境、高速气流吹袭带来的离心力都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但哪一种因素的影响更大,哪一种发生得更加迅速,哪一种因素直接威胁生命安全,这些比较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课堂上从来不会进行讲授,必须由学员自己进行分析梳理。经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学生最终将对实际的高空环境拥有整体的认知,并将模块化学习的理论知识整理成为立体的知识架构,提高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问卷调查显示,72%的学生对综合案例分析课比较感兴趣或很感兴趣,55%的学生认为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能够更全面地认识高空环境,帮助自己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1.3撰写“开放式”论文

开放式论文撰写是要求学生们在6种异常环境因素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知识点,结合实际或者影视作品中的航空航天活动,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和知识拓展,而后结合教学内容、课外资料和个人见解形成认识,写出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部分学生思考了目前航空飞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防护装备和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针对飞行人员空中生理参数监测技术和指标的选择,有学生根据发生急性高空缺氧时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提出选用呼吸频率、心率等参数进行快速便捷的监测,同时又不影响飞行人员的飞行工作。而部分学生以科幻大片中的航天活动为例,深入分析了这些活动涉及到异常环境因素,并从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的角度分析影视作品对这些因素的艺术表现是否合乎理论。其中“复仇者联盟”“银河护卫队”等多部影视作品,进入了学生们的论文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57%的学生对“开放式”论文撰写表示认可,在表示认可的学生中64%的学生认为通过撰写小论文可以开拓思路,79%的学生认为锻炼了个人的写作能力。通过小论文的撰写,学生们提高了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其岗位任职能力。

2改革考核方式

教学模式的转变,必然带动考核方式的改革。由于研究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因而考核时更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因此,本门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在专题讨论课和综合案例讨论课中的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对小论文的打分评价以及其他人体实践课的亲身参与体验度的打分也归属于形成性考核成绩。终结性考核除了卷面考试成绩,还包括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相比于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多元化的考核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3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两点体会

3.1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研究

性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在学识、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教师具备扎实而广博的学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不断追踪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不仅能够为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创新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也要通过教学科研的互相促进,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系统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3.2研究性教学需要配套建设丰富的信息资源库

航空航天知识范文第3篇

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应用对象包括卫星、飞机、导弹、炮弹甚至还包括舰船和潜艇。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工科教育都是基础教育和应用基础教育的结合,航空航天类专业亦不例外。这一特点引导着高校教师在航空航天类专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也决定了高校教师必然与军方及大型的航空航天研究院所联系密切。从上述应用对象可以看出,除了为数不多的民用产品外,大都与关系国家国防安全的军用产品有关,尤其一些尖端科技产品更是如此。事实上,即便是那些民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往往涉及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如民航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一直为几个军事强国所把持。这些特点意味着许多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的研究场所和实验场所必须遵守人员出入受限、接触范围受限的法令法规,为“卓越计划”的充分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航空航天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很多航空航天类专业的课程都是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以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自动控制原理来说[12],不仅要讲授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自动控制知识进行飞行器制导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需要基于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来进行辅助。虽然各航空航天高校均已建立了各级别的专业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仍主要为研究生所用,且其承担的多是一些国防科研任务,不一定适合本科生接触和参与。这也是导致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另一个因素。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和地方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强,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不管是研究型高校(985工程大学),还是教学研究型高校(211工程大学)都唯恐落于人后,争相设立与航空航天方向相关的学院或专业。这在造成每年毕业的本科生数量与日递增的同时,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建设的进度滞后,也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进一步凸显了他们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卓越计划”的推进,教学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加强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并建立有效、开放的运行机制,将是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有必要建立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室,用以承担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和各类竞赛、创新计划等任务。

3航空航天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建于1940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建校70多年来,一直以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为己任,秉承“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风,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诸多辉煌成果。结合我校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前述特殊性,以我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实验室建设经验为例进行说明。

3.1立足校内,建立实验教学基地本科生教学仍以高校校内为主要场所,在校园内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实验教学基地是重中之重。我校与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相关的专业教学实验室或工程教学中心有三个,即航空航天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力学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宇航学院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是学校的“985”计划项目,已持续投资近200万元,2002年开始组建,2005年建设完成后至今仍不断补充和完善。面向全校尤其是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近20门实验选修课程,每年平均接纳学生1000多人。同时承担国家教育部、北京市创新项目研究5项,参与学生30多人,为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北京市电子竞赛培训八届学生计300多人,获奖15项,为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培训了近200人。该实验教学基地为航空航天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科教互融,掌握技术前沿教学与科研的交互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有助于学生了解工程技术的难点和前沿领域,这需要确立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原有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实验内容陈旧,多是原理性的验证实验,学生和老师均缺乏动力和兴趣。为此,航空航天类专业的责任教授和管理、实验人员一起重新规划了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在原理性验证实验的基础上,更注重在强化基础理论的情况下结合学科发展前沿,鼓励学生分组、分工完成课题。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同时,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鼓励教师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环节中,甚至鼓励教师把自己的在研项目经过处理后引入实验教学。经过几年的运行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实验课,并在飞行器现代设计方法、飞行力学、飞行器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3兴趣牵引,建设专业社团我校航空航天类专业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认为这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良好催化剂,同时也是激励创新的原动力。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的特点,2001年成立了学生科技创新社团———航模队,共有队员100余人。为了更好地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学校还定期举办与此相关的讲座和竞赛,并为每组参赛选手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航空航天类专业在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系统的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体系:加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引导科研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和支持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探索意识,发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热爱科技创新,投身科技创新。自2005年以来,多项学生作品在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大奖,尤其是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已获得三个全国一等奖。

3.4校企合作,打造部级实践中心为了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更切实地贯彻落实“卓越计划”,我校一直注重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每届学生大三学习结束的暑假,都会安排两周~三周的毕业实习,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精心遴选实习单位,让学生亲临生产第一线,感受工程产品的真实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经过多年的坚持发展,实习地点已覆盖诸多大型航空航天及兵工企业,并在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兵器工业西北工业集团、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8359所、航天519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卓越计划”的推动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从2012年开始每年选派4名学生,在学校及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于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完成毕业设计,充分体现了企业深度参与培养的特色。中国兵器第二〇三研究所一直是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尤其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近十年运行下来,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目前,我校已与该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部级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获批为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学校还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建立了部级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这些部级教育中心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校企深度合作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5国际合作,拓宽学生视野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到海外著名大学的实验室学习和完成毕业设计。以宇航学院为例,每年到海外高校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比例为10左右,包括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鲍曼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弗莱堡大学、马德里理工大学等均与我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本科生接触并融入世界一流的航空航天实验室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运行十多年来的成果积累及参与该项计划的学生的发展来看,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目的。在“卓越计划”实施的五年内,计划将每年去海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比例推进到30左右,同时制定了去海外高校进行毕业设计、去海外大型企业参观、再直接进入国外企业实习的三步走方针。并积极引进海外大学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完善学校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4航空航天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思考

结合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教学实验室建设经验和已经取得的成果,今后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4.1加强实验室的体系建设航空航天类专业尽管名称和方向各异,但却是一个围绕应用对象不同功能的有机整体。从学生的培养角度来说,尤其是本科生的培养,需要全面了解和通盘考虑。如北京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经构建完成或部分完成了包括飞行器总体设计、制导与控制技术、半实物仿真等在内的多套与飞行器设计相关的实验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4.2加强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师是实验体系的主体,实验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在整个实验体系运行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应在培养本科生的实验与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应充分意识到师资队伍在实验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实验教学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4.3加强合作与开放力度航空航天类的本科教学实验室不应该仅仅着眼于自身校园内的若干平台,而更应该把目光放眼于整个高校圈、相关企业及相关的国外大学实验室和企业。作为教学实验室建设的一部分,在加强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合作的同时,更加切实地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力度,同时加大开放力度,真正做到设备共享、人员共享和资源共享。

5结束语

航空航天知识范文第4篇

航空航天生理学实验课可分为验证性实验课、人体体验课和讨论课三类。这些实验与其他学科的实验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是在这些实验中,体验性人体实验所占比例较大,且会涉及一些异常的环境因素;另外,除了在实习中会采用普通生理学实验设备外,还会使用一些航空航天医学所特有的大型实验设备,如低压舱、歼击机供氧装备等。而且每一类实验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就三类实验课的特点和改进意见进行详细论述。

1.1验证性实验课验证性实验课主要是通过实验加深学员对航空航天生理学重点、难点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理论课内容。以低气压对小动物机体的影响为例,该实验课通过实验要求学生:①观察高空减压病、高空胃肠胀气以及体液沸腾的表现特征;②了解高空减压病、高胃肠胀气以及体液沸腾的发生与大气压力和气压高度之间的关系。该实验每4-8人一组。各实验组进行合理分工:主持实验、减压操作、时间掌握、上升高度观察、动物解剖、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动物情况观察与报告,以及实验记录等。让学员分别观察:①18000m高度上升实验:观察高空低气压后血管内气泡的形成及特征。取一只正常大鼠放入低压舱,快速上升至18000m并停留6min,在气压高度上升过程中观察动物缺氧致死的表现。快速下降后解剖动物,仔细观察血管内有无气泡形成。②25000m高度上升实验:观察高空胃肠胀气及皮下气肿。取正常大鼠一只放入低压舱,快速上升至25000m并停留6min,在上升过程中观察动物腹部膨胀的情况。注意观察皮下气肿发生的时间、部位,是否扩张及扩张的顺序和停止扩张的时间。待低压舱降至地面后,取出动物剪开气肿部位皮肤,观察皮肤剥离后形成的空腔。③25000m高度上升实验:直接观察高空胃肠胀气及血液沸腾现象。将第2步中解剖过的大鼠直接剪破其心房、血管,使血液流出积聚在胸腔内在将其放入低压舱。快速上升,观察胃肠胀气和血液沸腾的发生与气压高低的关系。然后缓慢下降低压舱并观察上述现象消失与气压高度的关系。通过实验使学员直观地看到高空减压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高空胃肠胀气和体液沸腾的发生与大气压力和气压高度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学员在航空军医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空保障工作不仅要求航医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更要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精神。我们将改进现有的验证性实验课,通过启发教育,设置一至两个开放课程,积极鼓励学员自己提出需要验证的现象,教员只提供实验设备和必要的指导,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1.2人体体验课人体体验课使学员亲身体验航空特殊环境因素(如缺氧)对人体的影响,使学员了解书本上不能精确描述的个人感受,并对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如缺氧和加压呼吸训练,通过亲身体验加深理解。以低压舱模拟上升体验与观察为例。本系建有低压舱,并配备了相关设备,可在缺氧耐力的检查时测定呼吸、脉搏、血压、心电、脑电、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旨在通过低压舱模拟上升,让学员:①体验和观察低气压对人体的物理性影响;②体验和观察高空缺氧对人体的影响。该实验每舱上升由6-9人分为3组进行。低压舱上升时采用我教研室制定的上升方案。上升人员地面高度吸纯氧排氮10分钟后,开始以20m/s的速度上升至8000m,短暂停留后以同样的速度上升至11000m,短暂停留完成低气压体验后,以15m/s的速度下降至7500m进行缺氧体验与缺氧耐力检查。完成后以10-15m/s的速度下降到4000m,再以10-15m/s速度降至地面高度。通过该实验使学员对抽象的知识点有了主观感受,加深了理解并且认识到学习航空航天生理学对航空军医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在学校和本系的支持下,人体体验课的教学设备投入越来越大,我们力争做到每个学员都能成为人体体验课的被试,使学员对理论课的学习内容及时温故知新,对航空中不利因素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影响的危害性及防护手段,以及对航空中常用仪器设备有一个充分认识。

1.3讨论课讨论课是通过实例引导和教员指导下的课堂讨论、资料查询、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航空航天生理学问题,学习航空航天生理学知识。这种授课方式既加深了学员对大课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实验课以学员宣讲为主。教员提出与大课理论相关,并且与航空军医实际工作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由学员自己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亲自讲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员通过宣讲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且由被动学习转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提高了学员在未来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作为航医的主要工作内容航卫保障宣讲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宣讲积累了经验和原始材料。随着战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防护装备的不断改进,原有的讨论案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课程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员要努力寻找更新、更好的讨论素材。讨论课需要学员自己花大量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这些资料的来源又大多依靠学校图书馆的现存藏书作为保证。但就学校现存的有关书籍来看,还不能完全满足学员的需要。此外最新、最前沿的讨论素材也需要教员通过网络资源才能得到。因此,学校完善网络建设、开放网络资源并且给学员更多的自由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2总结

航空航天知识范文第5篇

学历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基础性教育。侧重传授完整的知识和提高学员整体素质的学历教育不同,任职教育主要是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着眼军人晋升职务的需要,培养能够胜任各种岗位工作的专才,不断提高其岗位任职能力,满足其岗位任职需要,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实践性强。任职教育因其着眼点是岗位任职需要,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强调的是教育的职业指向性。它关注的是教育对岗位的指向性和适应性,而不关注一个人能否在其一生中持续地获得教育的机会。而是使学员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强调通过实践来理解和运用理论;通过实际操作锻炼来提升能力;通过培训培养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部队,突出培养学员解决任职岗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员成为能够满足部队实际需求的高技能军事人才。综合性强。学历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打下扎实的基础功底,从而为部队输送合格的具有宽厚基础知识的通才,以增强军人在职业上的可塑性,为军人在晋升过程中进一步接受任职教育打下基础。通过任职教育使学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做到知识与修养、能力与素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如何深化航空航天生理学实习

课教学航空航天生理学实习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与其他学科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是在这些试验中,学生体验性教学所占比例较大,且会涉及一些异常的环境因素;另外,除了在实习中会采用普通生理学实验设备外,还会使用一些航空航天医学所特有的实验设备,如低压舱、供氧装备等。

1针对性的教学航空航天生理学实习课

主要是通过实验加深学员队航空航天生理学理论的重点、难点理论的理解,更好的掌握理论课内容。本科生的教学方式就是结合大课理论,对每一个实习课逐一进行讲授。而对于参加任职教育的学员来说,他们来自不同兵种,不同的地域,所要保障的对象也不尽相同。所以,针对他们的教学不能照搬本科生的教学方式。应针对他们的工作特点,制定更加深入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使学员能够学到与其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知识。例如:对于工作点处于南方的航医,《热暴露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应该重点讲解,和其他班相比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应该有所偏重,加深他们对热负荷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处理热负荷对人体带来不利影响的能力。而对于来自高原和保障对象为直升机飞行员的航医来说,缺氧是他们航卫保障的主要内容。所以,就应该重点给他们安排《低气压对小动物机体的影响》以加深他们对缺氧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卫保障也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航医不仅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观察、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讲授一般实习课的同时,也应该鼓励他们将工作中发现的一些新的问题拿出来和教员一起分析,并制定实验方案予以验证。以提高他们处理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人体体验实习课

人体体验实习课是航空航天实验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航医工作非常贴近的一项内容。让进行任职的学员通过人体体验课亲身体验航空不利环境因素(如缺氧)对人体的影响,防护及其对抗措施,加深学员印象,使学员通过实践来理解和运用理论;通过实际操作锻炼来提升能力,使学员达到能解决任职岗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加压呼吸训练实习课,传统的学历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安排部分学生进行人体体验,其余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而参加任职教育的航医学员在工作中就需要对飞行员进行训练,所以要求全部学员都要参加体验,熟悉加压呼吸的呼吸方式,掌握加压呼吸的动作要领。其次,参加任职教育的学员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理论知识,有些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教员就需要在课堂上和学员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清楚的讲解体验实习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使学员不留一丝盲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讨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