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范文精选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范文第1篇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已经61年了。60多年来,内蒙古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日益繁荣的发展过程。自治区成立前,千里草原上文盲、半文盲率高达90%以上,全区没有一所高等学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深化各项改革,全区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而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本文笔者重点分析我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内蒙古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属于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1947年,自治区成立之时,内蒙古幼儿教育基本属于空白,全区仅有两所幼儿园。目前全区有幼儿园1504所,学前班5658个,其中农村牧区幼儿园334所,如今农村牧区的孩子已经不是在田间地头、草原荒漠中“野大”的了,他们也可以从小就在学校接受教育了。现在,内蒙古的幼儿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力量和示范模式、公办和民办相结合、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格局,为人的发展启蒙、为提高全民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二)义务教育

我区从1993年开始实施“两基”工程,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各项重大教育工程的机遇,累计投入资金378亿元,农村牧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逐步优化,办学条件和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到2006年底,全面实现了“两基”达标。2007年7月,我区顺利通过了“两基”国检,比原定规划提前了4年,成为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的省区之一,这标志着内蒙古从根本上改变了自治区成立初期落后的局面,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43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可以全部升入初中;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7个百分点;青壮年非文盲率97.3%;残疾儿童入学率超过80%。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覆盖,农村牧区中小学寄宿生补助标准逐年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校校通”。

(三)高中阶段教育

60年中,内蒙古培养普通高中毕业生累计达300万人,不仅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合格新生,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随着高中教育的改革,内蒙古的高中教育有所侧重地对学生实施了升学预备教育或就业预备教育,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区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规模显著扩大,到“十五”末,共有学校595所,在校生72.34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比“九五”末增加了24.3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以就业为导向多种形式办学,扭转了“九五”末期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下滑的局面,“十五”末在校生办学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为72.37:27.63。盟市所在地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

二、内蒙古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中西部不发达少数民族地区,我区基础教育在整体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升学率低。

基础教育阶段,我区“普九”达标人口覆盖率为65.68%,全国已达85%,整体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普遍存在着重高等教育的现象,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若不能得到尽早扭转,必将对国家“战略西移”造成障碍,给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以治愈的疾患,影响到全国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2.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低。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内蒙古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然,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经济落后、教育投资少是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地方财政用于基础教育的投资太少,导致许多适龄儿童被拒之门外,也造成办学条件和教师工资得不到保障

4.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

(1)择校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逐年提高,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择校现象已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学设施精良、师资力量过硬的学校成为群众的首选。择校现象造成了重点学校班容量过大,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择校现象已经波及到学前教育。随着一批批幼儿园移民、小学移民、中考移民的不断涌现,一些学校人满为患,一些学校门可罗雀,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发展不均衡。

(2)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各学段发展不均衡。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幼儿园数量多、档次低、规模小,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培训及教科研机制不完善。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社会对各学段的教育重视程度呈现倒“金字塔”状,学段越高重视程度越高。各学段教育受重视程度的影响,发展速度不平衡,学段越高发展越快,学段越低发展越慢,满足不了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教育需求。

(3)信息化教育水平偏低。信息化教育可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但是,由于设备、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化教育水平偏低。虽然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网络化教学设施,但设备使用率偏低,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主要政策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基础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搞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继续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中央决定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的一系列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抓好落实,将教育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际工作中,保证教育的优先、适度超前发展;要把教育工作列入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上级对下级考核,以及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二)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

基础教育要巩固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旗县人民政府办学、人事制度改革、学校调整等方面的责任;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民族学校实行以旗县管理为主、旗县和盟市共同投入的管理体制。

中科院院士钱伟长早些年就讲过,我们教育改革重点是拆四堵‘墙’,它们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各系和各专业之间的‘墙’,教学思想上的‘墙’。内蒙古也不例外,这四堵“墙”也在一直拆着。相信,拆完之时,必是内蒙古腾飞之时!

(三)继续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中央专项投入。国家需继续采取专项教育拨款方式,加大对基础教育等领域重点项目的投入。我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专项资金重点倾斜。

2.集中自治区财力,确保教育投入较快增长。强化政府保障责任,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人民政府要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逐年提高全区财政支出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到2010年用于教育经费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0%;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18%左右提高到20%。

3.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各方面资金兴办和支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

4.拉动教育消费,发展教育及相关产业,增加教育发展资金投入。目前居民教育消费的愿望强烈,关键是提供满足不同层次教育消费群体需要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教育消费信贷,全方位拉动教育消费。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办好教师教育

1.落实对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推进“跨世纪园丁工程”、“111人才工程”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形成教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有效机制。

2.培养一定数量、质量合格的师资队伍,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满足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全员聘任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优化教师结构,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改善用人环境,优化用人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热情。改善教师待遇。

(五)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加速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开放非义务教育市场,实行社会化和多元化投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办学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接受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2.整和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基础教育要继续完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完全由旗县一级管理。在高中阶段,要打破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校、职业高中之间的界限,统筹规划配置资源。

(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积极推进以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学校内部引进激励和竞争机制,全面推行聘任制,建立教育人力资源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的制度。

2.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减轻学校负担,为各类教育发展创造条件,基本满足办学需要的市场化、社会化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

3.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教育的发展要逐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真正赋予学校作为办学实体拥有的办学自主权。

(七)健全教育法制,加强督导评估与监督

要进一步完善我区地方教育立法,及时制定或修改我区的实施办法,适时修订、出台我区教育改革发展急需的自治区政府规章,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建立地方教育执法和执法监督检查制度,每年各级政府及其教育、发改、财政、税务等部门都要将教育执法情况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作出报告,自觉接受监督。健全政府督导机构,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在加强对“两基”攻坚及其巩固提高的督导检查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旗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评估制度。加强教育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促进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教育廉政建设。

令我们欣喜的是,内蒙古作为西部开发的战略要地,为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已经把教育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而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深化各项改革,办好全力我区的基础教育事业,为内蒙古经济腾飞作出更大的贡献。

内容摘要: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发展前景的一项重要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基础教育、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而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我们要全力建设好我区的基础教育事业,为内蒙古经济腾飞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基础教育现状问题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李正明《公共事业管理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徐双敏《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公共事业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

公共事业管理范文第3篇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过去的20几年里,我国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令世界瞩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GDP持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农村的建设发展我们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但与此同时,新的社会矛盾也随之凸现出来,例如:社会保障的不完善、贫富差距拉大、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等。面对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就此片面的评价一个制度的好坏。

矛盾可以说是由差异引起的,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里,市场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市场必然有差异,而市场的差异必然造就社会的差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差异的市场才是有活力的市场。作为一个竞争场所,优胜劣汰导致了经济上的差异,随后是社会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一段时间来中国社会巨大活力的结构性来源。在改革过程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中都包含了差异机制的作用。从哲学的角度看,市场是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其中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和谐。古典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其实质性的主张就是寻求一只从差异中促成和谐的手,一只市场自发的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差异与和谐并存,和谐社会作为特定社会的公共目标,需要依托公共领域的力量来实现,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组织早日完善。

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美好远景,也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国政府也一直在不断的尝试与努力,制定各种方案、采取多种措施以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现代社会是由国家、市场与社会三大部门构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任何一个方面,它需要所有的部门共同努力,当然,人作为各种活动的主体在中间起决定作用!人们素质的高低、个人的认识、责任感、使命感等决定了人的意识与行为活动,人们素质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政府、个人、社会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公共事业的建立与完善也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事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就要求社会机制早日完善。

1正确认识公共事业组织

建国以来,政府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在任何一个社会,政府的力量都不可能是无所不及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和不断发展,由政府统管一切的方式所导致的弊端越来越多,也就随之出现政府失灵的问题。在市场与政府同时失灵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呢?我认为,这些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事业问题,当政府与市场在一些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面前都感到乏力的情况下,公共事业组织也就应运而生。公共事业组织作为管理公共事务的主体,把公益性目标放在首位,没有企业那样的盈利目标,所以可以用主要精力为弱势社会群体服务,解决公众的问题;它也不像政府那样必须考虑税收、安全等多方面的事务,公共事业组织可以只专注于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管理并解决问题。

公共事业组织也可称为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组织(NGO),它们是社会力量的粘合剂和润滑油,及时应对各种问题,并且时时激发、显现出人性中最温情和柔软的力量。这一点,也是政府的刚性力量所难以达到的境界。NGO作为公民自我完善自我救助自我服务的公民自治组织中的一种,能够充分地激发人性中真、善、美的情怀。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越来越向有限政府靠近,迫切需要NGO组织在政府缺席的地方及时伸出温暖而有力的大手。比如面对SARS这样的危急时刻,我们就充分暴露出NGO组织缺乏时的无序、涣散和混乱局面。即使在日常的帮贫扶困、救死扶伤等过程中,NGO的身影也应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国家结构中只有政府和民众,而没有“社会”这个中间层,根本就在于缺乏NGO这样的中间结构。NGO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巨大的弹性力量,这个力量越强大,社会的抗震荡能力就越强。

2完善公共事业的管理

纵观各个社会和国家,我们可以看到越是现代、发达的社会,NGO(民间组织)组织结构也越发达、越复杂,对NGO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目前,中国90%以上的NGO实际上未获得现行法律的认可,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发展受到制约,这对解决社会矛盾与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尽快完善发展非政府组织,这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制度的支持。

政府应该全面开放NGO,对于NGO实行登记制而非准入制,同时建立法律规范,打击非法行为。一定要充分相信民间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一定要相信NGO只是政府的左右手,他们不具备任何国家强制性力量,绝不可能对政府造成任何“威胁”。在这里我们可能会想到法****组织以及它对社会、对国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我认为这是与其组织自身的性质问题有关,它的本质从根本上就是反人类、反社会,而不像其他一些组织(香功、气功)一样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当然,法****事件的发生也暴露出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这就要求政府应尽早完善对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实行,而不能因此停止发展非政府组织。

我国的社会公共事务日益丰富,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政府事业已不能适应社会公共事务发展的需要,按社会公共事务自身的规律去发展公共事业已是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的不足,以及和谐社会对它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对于大多数的准公共产品来说,走市场化的道路是合理的发展趋势。作为政府,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就是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只要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公共领域,都应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如今年初国务院通过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是这样的一部很好的法规;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管,引导企业走良性发展的道路。作为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来说,一方面通过合理的价格机制获得适当的利润,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企业和公众的双赢,加快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建设。

完善了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各种社会组织有责任的、按规范、法律等有效的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缓解各种社会压力与矛盾,协助政府完善管理。只有各个部门、组织各尽其能,协调、协作发挥好其自身的功能,实现内部的和谐,才能使社会早日和谐!

参考文献

[1]梁树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公共事业管理范文第4篇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战略是对全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向所作的谋划,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略一经确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整体格局的发展演变起指导作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于对战略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其所著《竞争战略》(1980年)和《竞争优势》(1985年)两书已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著作。书中所提出的通用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已经成为竞争战略的经典理论。资源配置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是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目标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主题是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认为战略是由目标、意志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按照战略的本义来判断,关于企业战略的上述三类观点只是这些观点分别强调了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企业战略的不同侧重点,相互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在激烈竞争环境条件下,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得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全局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战略的重点自然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当竞争的强度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竞争均势已经形成,竞争者相互都无法击败竞争对手时,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在此之时,企业战略的重点理所当然地转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谋求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离不开对竞争发展态势的判断和对企业资源配置的考虑,目标战略理论只是抽象掉竞争重点或资源利用重点等具体情形而对企业战略所作的抽象。它们的共同特质是都没有脱离战略的一般涵义。正因如此,在管理领域,一般将战略理解为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一个单位所应用的战略是为使该单位的技能和资源与在外部环境中发现的机会相适应所作的谋划。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二是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

前者是企业战略中的成本侧面,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而对成本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等所进行的谋划。

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战略中的成本问题作了有效的说明。按照波特的理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聚集战略三种。在波特的三个基本战略中,有一个半战略是以成本领先为基础的。

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企业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手段,降低企业的成本,成为市场竞争参与者中成本最低者,并以低成本为竞争手段获取竞争优势。成本领先战略实质上是以成本战略作为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目标聚集战略分为成本聚集战略和差异聚集战略两种形式。成本聚集战略是在细分市场的成本行为中挖掘差异,寻求其目标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而差异聚集战略则是开发细分市场上客户的特殊需要,追求其目标市场上的差异优势。目标聚集战略中的成本聚集战略实质上是一种低成本战略,针对广设目标的竞争对手在细分市场上满足某一特定需求方面所支付的成本高于所必需的成本而采取的竞争措施。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在其目标市场上获得持久的成本领先(成本聚集)或者处于差异聚集地位,它便有可能获取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利润。

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差异聚集战略的企业也不排斥成本战略的重要性。差异化战略的基本特点是突出产品为客户所看重的某一方面的特定功能,力求在为客户所重视的产品性能的某一方面独树一帜,以便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实施差异化战略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这种成本有时很昂贵。要想获取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便必须增加成本,以追加成本为代价。判断差异化战略成败的标志之一是实现差异化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为此而追加的成本。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必须通过降低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成本,力图保持与竞争对手相近的成本,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维持产品的差异性。这一原理可以同样适用于实施差异聚集战略的企业。

从竞争战略理论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论企业采取何种战略,成本问题始终是企业战略制定、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如何利用成本战略为企业赢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与战略成本管理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实施成本控制的战略。成本控制战略以成本管理过程为轴心展开,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措施的构造与选择。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管理、成本规划与设计等具有长期成本降低措施成份,带有对成本管理的具体战略进行选择的倾向。这个层面是成本管理的战略旨在构造一个基础宽广的、具有长期性持续效应的降低成本的措施体系,以期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提供保障。现代成本管理不仅要有取得成本优势的明确的战略思想,还需要有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措施。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规范着其思想体系,制约着其方法与措施体系的建立。到目前为止,成本管理目标,特别是成本管理战略目标,还不是一个明确的主题,在这方面存在着太多的误解与歧义。人们对成本管理目标的理解和表述主要集中在成本降低方面。成本管理的直接功能表现为降低成本。将降低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的目标并没有引起不同的看法,只是在具体的表述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通过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来降低成本。这种观点将成本管理过程理解为实现既定成本目标的过程。另一种观点认为,将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以既定条件为前提的,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各种创新措施,改变成本发生的条件,使成本不断降低。笔者曾经提出,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径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日本学者清水的论述较为清楚地反映出了这种观点的思路,他认为,企业存在两种成本结构的成本降低:(1)尚

公共事业管理范文第5篇

1.恢复和重建时期。

国内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由大学管理学科的行政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在国内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为适应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改变,以及复杂的政治体制和公共事业管理存在交织的问题,国家的重点大学开始各个院系学科重建或恢复公共事业管理学科,这个时代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包括的范围较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只是针对国内人才需求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也就是所说的计划性人才培养,从而达到治理国家公共事业的目的。

2.整合与发展时期。

到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行政管理学会,之后由各个省份和地域自行成立专门行政管理学会,从而使国内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踏入了整合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国内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理论大多数都是通过引进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管理理论进行学科教育的。改变了以往的人才培训方案,因此,之前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开始转变为经济政策、管理经营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3.优化与提升时期。

在2005年的时候,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开始以国内的政治体制为标志进行改革,从以往的公共事业盲目发展时期,逐渐转变为正式的优化和提升阶段,这个阶段开始注重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发展质量,强调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从而计划培养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人才。这个阶段比较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及人才动手操作能力,把培养综合人才设为目标。

二、国内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1.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厘清和优化。

国内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发展,是以行政管理为基础,从而形成独有的学科体系。但是,从目前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政府部门、社会及市民参与和国内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对社会管理学科进行了厘清和优化,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目前的公共管理学科要以动手操作能力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以现在公共管理学科存在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解决和改善当今公共管理学科存在问题,从而正确的进行公共管理学科的改革,用为社会服务的态度,进行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改革,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做贡献。

2.国内外融合。

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公共组织和国家相关组织管理社会事务问题,主要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矛盾,提供管理理论和实践管理手段为目的的管理学科,由于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多元性,因此,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先进理论才能完成的。因此,在进行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推进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综合化,以及融合更多的学科,例如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以建立一个特色的专业群体,更好的解决实际运营过程中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存在问题。

3.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得到更好发展,那么我们就要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基本人群入手。从人才培养体系来看,首要就要克服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强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重视特色发展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法。从师资队伍建设来说,要注重学科教师队伍的梯形结构的建设及完善先进的教学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还要建立相应的培训体制,对教师队伍进行定期专业培养,从而提升教师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建立相应的教师考核制度,对于学科教研突出者进行表扬和奖励,进一步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