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劳动教育

初中劳动教育范文精选

初中劳动教育

初中劳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五育融合;物理教学;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回应的重要问题。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指出,中国教育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以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是“五位一体”而非彼此独立的,因此,在全面推进“五育”的过程中,应逐渐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不仅仅指向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更应该注重以个性和特色为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发展。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劳动教育既是有效途径,也是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小学教育来说,不仅应该开发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还特别应该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下,注重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物理学科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物理学科特性,寻找物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在物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

一、“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的内涵

“五育融合”体现的是综合育人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在传统教育中,存在“五育”发展不均衡,重“德育”“智育”“体育”而轻“美育”“劳动教育”的现象,这使学生出现整体发展失衡、个性发展不足等核心问题。因此,“五育融合”的关键在于寻求各育间的联结,以联结点为载体切实落实“五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劳动教育不等同于劳动,劳动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劳动教育,是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正确的劳动习惯、形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精神品质,教师采用的以劳动为重要方式来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个性、自由发展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主要方面。

二、“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础

(一)知识观———多元整合

无论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是劳动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知识的学习,如何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又习得劳动理论知识呢?“整合”是关键,应通过对物理学科知识与劳动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挖掘知识内核与价值内涵,对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性的改造,找到“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让最核心、最关键、结构化的蕴含劳动理论知识的物理学科知识成为教学的内容,以提升物理教学的深度和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质量。

(二)学习观———实践参与

物理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学习机制与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如何找到途径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在多元整合知识的基础上,实践参与是整合“五育融合”学习的最佳模式。在实践参与中,学生可以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可以在切身体验中展开高阶思维,可以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创生,可以说,学生的素养是在实践参与中发展起来的。强调实践参与,需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真实问题的分析、探究与解决,将“先学后用”改造为“学用合一”,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同时是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三)发展观———聚焦核心素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

新时代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与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相对的,主要指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追求。本文所探讨的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观下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此为契机,对全面发展观下的“五育融合”做出更多的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性、多样化、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三、“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体验性原则

劳动教育强调在“做中学”,这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感官,通过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愉悦感、幸福感。此外,深度的体验有助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因此,体验性原则是学生通过劳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升华的基础性原则。

(二)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首先是指在进行物理学科课程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实施劳动教育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脱离物理学科的课程范围,为了“劳动”而劳动,也要杜绝在学科教学中忽略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使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浮于表面。其次,由于不同学生在年龄、性别、个性以及心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要特别注意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注意劳动教育内容的适切、劳动方式的适度、劳动强度的适量。

(三)实践性原则

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最根本的方式是实践参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历实践过程,以此建构物理学科知识,发展核心能力以及形成劳动意识。可以说,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基本特性为实践性。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劳动教育的目标,拓展劳动时间与空间,创设学生参与实践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四)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一切教学工作的首要原则,尤其是在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其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的实践参与,这必然涉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而这些过程中都有可能由于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择、设备的操作等环节带来某些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在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必须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通过必要的方式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如在课堂上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使用工具、设备等操作环节,要制订相关的使用规则、操作流程和安全规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在实践环节要培训学生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穿戴必要的保护用品等。

(五)创造性原则

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不仅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样也是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因此,融合劳动教育的物理项目式学习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素养的培养有巨大的作用。在教学实施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进行创新探索,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设置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养成。

四、“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学习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唤醒劳动意识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的劳动能力却相对低下,究其原因,越来越好的经济条件让有些家长为了留给孩子更多的学习时间,觉得孩子没有必要参与劳动,家长为孩子包办了几乎所有的劳动,这让孩子们根本意识不到要参与劳动。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首先需要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介绍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劳动对人类生存发展、对物理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介绍物理学家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发明创造,通过介绍物理学发展史中具有劳动教育价值的史料、故事,以此唤醒学生的劳动的意识。例如,在讲解“内燃机”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内燃机的发明史,奥托为了设计指导一台全新的四冲程内燃发动机,进行了反复实验,历经了十多年二十年,终于将图纸上的原理研制成真实的机器。多次的失败,并没有减退奥托的研究热情,1876年,经历了14年呕心沥血的研发,奥托终于制造出了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冲程构成的发动机,人们也将内燃机的四冲程称为“奥托循环”。通过物理学家发明小故事的分享,让学生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同时体会到劳动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从而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开展物理学科项目式学习,提升劳动能力

初中物理学科主要学习力、热、声、光、电、电磁六大方面的内容,涉及的物理现象渗透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且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这为开展丰富多样的物理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物理实践活动不仅对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生动有趣、参与体验的探究活动更为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可设计强调动手实践的项目式学习,根据物理学科内容规划来创设生活或生产的劳动情境,设计真实的劳动任务,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通过以“做中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实验、观察、制作等教学活动中掌握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明确工具的操作规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到物理知识与技能,提高劳动能力。例如,在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的学习时,可以设计名为“比一比:谁能吊起最重的货物”的起重机模型制作比赛,学生通过设计并制作一个起重机模型,不仅可以学习到杠杆和滑轮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理解不同机械的机械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设计起重机模型图纸、制作简单的起重机模型过程中,能够学会合理选用材料,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提升劳动技能,强化劳动知识的理解,并能在设计方案并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劳动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物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强化劳动体验

很多物理知识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运用物理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例如,学习了电学相关知识,可以进行小家电的维修;学习了光学相关知识,可以解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可以通过基于物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思维。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要进行深度探究与思考。实践中的问题本来就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品格等素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此外,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将展示其个性和创造力,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高阶思维得到培养。例如,在学习了“家庭电路”后,学生可以对家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进行简单的排查和维修,检查插座中的火线、零线、地线是否连接正确,学会灯泡的更换等;再如,学习了“摩擦力”以后,可以解决如何在冰面上行走不打滑的问题;有的时候喝奶茶,吸管却总是插不进去,如何解决?口罩是我们如今出门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如何一秒辨别医用口罩的真假?如何拧开玻璃瓶上太紧的铁盖?大多数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都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因此,可在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在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其劳动体验,为树立劳动观念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形成劳动观念

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训练物理思维,提升探究及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好奇心与求知欲、实事求是与敢于质疑的态度、科学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识[1]。而劳动观念则是对劳动所持的基本态度,即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不难看出,无论是学生科学责任与态度的培养,还是劳动观念的形成,都不是通过短时间知识的学习就能获得的,需要经历漫长的内化过程。因此,可以在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进行思想浸润,同时向学生不断输入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最终使学生在养成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与价值判断。总之,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丰富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还能发挥劳动教育的文化价值,使“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因此,在进行物理学科教学时,要不断挖掘物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素材与资源,积极践行物理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以此为基础,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人本价值,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地、个性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劳动教育范文第2篇

鉴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设置,高校公共课程《法律基础》仅是对中国法律体系的大致介绍,与大学生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体法知识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几乎为法盲,怎样依法订立、解除劳动合同、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异同、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工伤等基本劳动法知识,对于就业过程中涉及到的这些劳动法相关知识茫然无知,甚至不了解试用期的基本法律规定。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的严重匮乏,大致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无法有效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二、高校普及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迫在眉睫

大学生毕业流向为实现就业或进行自主创业,而高校现行就业指导工作基本全部偏向于招聘信息,大学生创业教育则侧重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大学生就业因为缺失劳动法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导致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在订立与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产生大量劳动纠纷,同时因为不懂劳动纠纷仲裁与诉讼称序,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护法权益无法得以有效保护。高校只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大学生才有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对人才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更加需要及时进行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强化教育。目前,全国各高校纷纷兴起创建“创业学院”的浪潮,创业教育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创业浪潮伴随着的却是低成功率,导致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一方面缘于大学生对市场规律把握的欠缺,另一方面则缘于大学生对于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匮乏,法律意识薄弱,对创业中法律风险认识不足,因此,普及与强化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教育,有效防范和控制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风险的发生,降低其危害,迫在眉睫。

三、劳动法教学指导大学生就业及创业的意义

劳动法教育是高校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维护,但并未引起高校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如火如荼开展,指导大学生依法就业与创业的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逐渐引起高校的重视。市场经济既法制经济,市场的核心是交易,交易的基础是契约,契约精神的核心是诚信意识的建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是法律行为,涉及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在尚未创造财富之前,就已经开始创造法律关系,引起法律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当涉及大学生与劳动法相关权益受到侵害时,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如何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却一无所知。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进行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储备,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只有掌握必备的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长期有效规划。所以,加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法律意识培养,尤其是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对于保障大学生依法就业与创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法律指导探索

大学生业已成为我国就业大军的主力,但因为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产生的劳动合同纠纷比较多,针对劳动仲裁与劳动诉讼的案件类型,高校劳动法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职时掌握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三方协议”是指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有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主体,当事人约定为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劳动合同而达成的允诺或协议。劳动合同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所以三方协议并不等同于劳动合同,劳动者订立三方协议后,仍然要签订劳动合同.有些大学生将三方协议视同劳动合同,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权利义务不明确,合法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另外,需要大学生注意的是,三方协议同样是法律行为,一经订立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应该谨慎签订.

(二)依法全面履行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法的劳动合同受法律保护,一经订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内容分为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必备条款依法订立,约定条款在合法的前提下,依约订立,关于试用期、服务期、竞业限制、保守商业秘密等条款,必须认真审阅订立;了解经济补偿金、违约金、赔偿金的区别与各自的适用范围;掌握工伤与医疗期的相关法律规定,合法维权;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如若变更或解除合同,必须履行合法程序;

(三)普及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与途径

大学生作为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非法律途径可以协商与调解,法律途径则需要进行劳动仲裁与劳动诉讼。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劳动仲裁程序必须前置,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才可以提起劳动诉讼。因为是法律途径,所以必须了解仲裁与诉讼的时效。同时,仲裁与诉讼程序对于案件的审理重证据,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进行裁判,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如何有效收集及保存证据,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以有效维护。

五、对高校开展劳动法教育的思考

综上,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对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都未建立大学生劳动维权教育模式与教育体系,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通过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两门课程了解劳动保障法规。但是这些课程知识简单介绍法律基础知识,涉及劳动维权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同时,授课教师基本为非法律专业教师,无法理论联系实际,普及大学生普遍比较关注的劳动就业与创业的相关法律问题。虽然高校已经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绝大多数均是围绕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应聘技巧、简历制作等内容展开,基本未涉及劳动法及相关法律内容。但是要求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也不现实,笔者认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教育:

(一)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一些劳动法律法规课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等法律法规,各专业、各年级可以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掌握法必备的劳动及相关法律知识。

(二)经常性地开展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的培训讲座

讲座可以由本校法律专业教师承担,也可以邀请劳动仲裁委、法院、检察院的专业人士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承担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有关的主要知识的讲授,不能仅仅局限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巧,还必须讲授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使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成为就业指导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高校开辟就业指导网站

在宣传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同时,开设专门的劳动法就业与维权专栏,加大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的宣讲,结合实例进行法律法规讲解,劳动维权途径介绍,使大学生熟悉掌握劳动法及相关法律,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奠定法律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教学工作尚未进行有效对接,综上,我们急需进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学生需要,弥补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欠缺,使劳动法教学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现实情况相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同时能够运用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依法就业和创业,如若发生劳动纠纷,能够运用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有效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娟,施玮.应届高校毕业生适用劳动法保护的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2015(11).

初中劳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学阶段;教育管理者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劳动教育与一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4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天津首先成立了劳动关系干部学校,后于2003年,改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秉持以培养和发展中国劳动特色精神作为建设理念。1995年3月18日,在第七次课程教学改革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4月28日,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所处新时期下,要完成新时代的奋斗目标,要从根本上依靠劳动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地奋斗。同年7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社会所需要的人、有时代担当的人。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贯彻与执行从根本上影响着下一代的劳动精神面貌。由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下加强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时代需求性。时代的向前发展,劳动教育的也应顺应时展不断提出新任务、新课题。然而,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了只注重智力教育、轻视劳动教育,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的劳动观念渐弱、劳动习惯不良、劳动能力减退。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初中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应被视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研究意义

劳动教育与班级经营融合不仅对培养初中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其生活自理发展能力,笃行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实际践行着以劳动教育促进其他四育协同发展思想。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学校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是对学校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在班级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主要通过课堂和班级来实施。为实现劳动育人的目标、班级劳动育人理念,坚持二者有机融合,既符合政策中提到的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培养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劳动实践的最优途径。从而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崇高的观念,意识到劳动不分高低,培养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由此看见,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具有天然的可结合性,通过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可以实现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实现复合育人价值。

二、基本理论与概念界定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释义

1.劳动。从实践角度看,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它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按照中国以往对劳动类别划分来看,可将其分为脑力性质劳动和体力性质的劳动两大类。2.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有关劳动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其劳动动手能力,也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班级管理”与“班级管理内容”释义

1.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主导的,动态管理班级的工作过程。班主任根据相应管理目的,采用合适的管理措施,整合、安排班级中的各类资源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实现。2.班级管理内容。班级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人、事、物等各个方面,范围广泛,内容繁多,主要包含以下六个部分:(1)行政管理。班级中班级常规的制定、班级目标设定、班会活动的组织等行政工作的处理。(2)班级环境管理。它既包括物理教学环境也包括心理发展环境的管理。(3)课程与教学管理。通过有效管理,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4)班级常规辅导。学生在校生活中的规则,包括课堂礼节、集体公约等,目的在于辅导学生实践日常生活规范。(5)自治活动管理。教师引导下,学生形成自治管理模式,从事自我管理活动。(6)偏差行为应对。学生正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教育管理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改变行为偏差,回归正途。

三、初中学校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融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政策落地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印发了《意见》,然而在学校贯彻执行上,劳动教育依旧很难扎根到实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整个应试大环境无法改变,各所初中学校依旧要面临“升学率”排名压力,只要中考指挥棒在,各个学校“唯分数”的宗旨便不会消失。2020年10月,为从根本上打破“五唯”的束缚,解决中国教育指挥棒问题,扭转我国教育发展功利化倾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虽有政策支持,但学校在贯彻执行上仍面临新的挑战,如贯彻落实不到底、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学校管理者束手束脚,暂未能从实际上解决教育功利化倾向。2.专业管理教师队伍欠缺。当前初中学校的劳动教育,授课上既缺乏专门的教师,管理上也没有经过劳动教育相关培训的管理者,使得劳动教育教学方面停留在泛化层次上;学校管理上也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学校架构不清晰、分工职责不明确等问题。3.班级管理方式脱离实践。大部分初级中学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劳动教育,采用的方式都是说教形式和纯粹的理论灌输式,没能将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深度融合,未能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劳动锻炼中,班级劳动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喊口号、表表决心的形式化阶段。4.家校共育难实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新时代下,家庭的溺爱和家长的包办下的劳动代劳,阻碍了学生习得良好劳动习惯,导致学生劳动观念淡化,从而养成懒惰思考,使得学生四体不勤,失去劳动意识。更有家长认为,“五育并举”是口号,只要智育其他皆可是陪跑。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不但家校共育很难达成共识,还会导致学生自我认知及自我管理产生偏差,从而产生轻慢劳动、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因此,在家校共育下,家庭和学校对劳动教育缺乏共识,会使得双方教育没有形成凝聚力,价值观的混乱使得学生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拉扯,陷入自我纠结和怀疑中。出现上述问题,便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没有重视到班级管理和家校联系这关键的一环。

(二)问题成因

1.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制度缺位。目前教育的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善。尽管云南、上海、湖北、河北省、市地区相继贯彻政策之后,天津市也于2021年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地方性政策文件,劳动评价将成为天津各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但由于各地教育评价体系制度尚未健全,一旦把劳动能力素养评价与学生升学录取相挂钩,将会引发评价标准是否公平等新的问题。评价标准的偏差,是引起不公正的源头。要真正做到破“五唯”,不单是要淡化功利性考试分数,更应该制定完善的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调研、制定好评价体系,同时为保证其可操作性,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保证各个学校的落实实施。2.学校管理缺位。学校在劳动教育管理中的缺位,这跟我们长期以来的“唯分数”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强力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未真正发挥实效,尤其是劳动教育观念淡化,导致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局面一时很难从实际中扭转。受其影响,学校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只注重升学率,忽视劳动教育,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这不是我们培养人的初衷。学校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并且应将劳动教育纳入日常班级管理体系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学生成长中最初的一环,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满足学校的要求,家长劳动代劳屡见不鲜,这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剥夺了孩子认识劳动价值的机会,阻碍了孩子习得良好劳动习惯的机会。正是因为部分父母功利化的教育,家校共育的目标没能实现,对学校提出的家校共育的劳动要求,采取敷衍了事态度,甚至有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更是走进了“以劳代罚”“有劳无教”的教育误区。

四、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学校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整合机制,学校要以点带面逐步改变,除了需要有上级的政策保证实施,学校还要以班级管理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以班级学生为核心,实行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深度融合。不只停留在政策宣导、订立目标、班规制定层面,还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制定管理制度、班级管理深度融合,使得家校联动共育。

(一)搭建家校共育平台

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提供一些相关的政策进行支持和保障,还要为搭建可操作性的家校共育专门性的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学校要负责整合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意见,整理出现实可行的方案并与教育行政部门双向沟通,保证家校共育的平台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家长要积极配合平台的建设,保持与班主任的沟通畅达,利用家校共育平台形式,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使劳动教育内涵得到家长的支持、学生理解和认同。

(二)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劳动教育中坚力量

学校的管理者需要研读相关政策并且结合本校实际,采用目标管理模式与任课教师、班主任共同制定每学期劳动教育的教学、管理目标,使其明确各自责任和目标;还要制定完善劳动教育的规章制度,使管理人员、授课教师、班主任对学生日常活动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三)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参与制定班级劳动管理制度;制度制定后,整个班集体都要严格执行,一切按照制度管理、一切按照程序办事。制度的制定、执行,从形式上保证了“强制”地让学生进行劳动,但是这种“强制”参与劳动前,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建设。在劳动结束后,班主任要给予一定的积极评价和鼓励,并在班中颁发“劳动模范小标兵”等荣誉作为鼓励措施;同时,班主任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针对劳动实践在思想上给予升华,以防后期学生仅是为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没能从内心理解和支持制度。

(四)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

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自政策实施至今,各地学校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有的还被评为先进典型,其相关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如:中国教育新闻网曾报道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通过创新形式,开垦学农基地,开展了农田耕作、修补桌椅、志愿服务、烹饪美食等活动,让学生们走出了教室、走向了勤劳的劳动舞台,较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在潍坊市的劳动教育典型案例中,潍坊新华中学开设餐育课程,以公益劳动为切入点,让学生从一名被服务者转变成服务者,体验收拾餐具、引导文明用餐等环节,体会劳动光荣的重要意义,取得了较好成效。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习典型案例,汲取先进经验,以志愿服务、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劳动、尊老爱老等为切入点,结合传统节日、节气、假日等,利用好学校具备的相关资源,才能更好地将劳动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中,才能发挥出劳动育人的实效。

五、结束语

初中劳动教育范文第4篇

劳动教育课程属于“定制课程”“菜单课程”“资源课程”的一部分,其特色在于有机结合了高中学段学生特点,学校的艺术特色有效融入“五育”课程之中,形成了学校独特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以德育为背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学校将五一国际劳动节作为契机,开展劳动主題班会活动,通过德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学生在班会课中收获了精神财富: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学生们开展了全校大扫除活动。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爱生活,爱美味”家庭动手能力大赛。

以校园建设为主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劳动光荣的成就感。学校的戏剧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别样的艺术体验,同时,我们着力探索让学生参与校园建设,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本学期舞台美术专业的同学,开展了润艺楼彩虹楼梯作画,以及学校追梦墙的绘制。润艺楼是学校艺术专业教学的主阵地,其楼梯是同学们通往画室的必经之路。在绘制过程之中,同学们上下分工协作,每一笔都透露着学生艺术的灵感,凝聚了同学们共同创作的友谊。追梦墙由学校高一同学亲手绘制而成,代表了他们初入校园的梦想和青春的期望。在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开放曰”活动中,戏剧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戏剧影视文学、舞台美术四个专业的同学充当志愿者介绍校园,通过一系列的志愿劳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劳动自豪感。

以必修课程为抓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匠人精神的责任感。高二年级学生参与了劳动技术课程,此课程为普通高级中学的必修学科。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了基本的农业和工业劳动技能,体验了匠人精神的内涵,通过体验生活,从而完成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责任惑

在“五育”学科课程之外,学校的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艺术特色的传播,辐射了其他学校和社会大众。学生从狭义的劳动课程,走向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用具有艺术特色的劳动实践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劳动实践带领艺术特色走入母校。“情系母校恩情,艺展附中风采”是学校的特色活动之一,旨在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采用丰富的形式,回访初中母校、感恩初中母校、汇报高中生活的义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从制作PPT到开展宣传,动手制作海报和宣传手册,培养了学生对母校深深的感恩之情,与此同时,将艺术特色带入了自己的母校。

参与社会公益演出活动,劳动实践带领艺术特色辐射社会,2021年3月30日,第二届中外家庭戏剧大赛在大宁国际拉开帷幕,学校有4部作品进入复赛。内容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从经典戏剧,到梦想,从校园弱势群体.到家庭等广泛的视野。通过学校学生和家庭的表演,这次的特殊劳动实践征服了台上的评委和台下的观众,让“上戏附中”大家庭的温暖感染了每一个人。

2021年5月1曰学校高一学生的舞蹈《漫漫红路》亮相静安公园,参与“2021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一全域有戏”公益演出活动。这是一次特殊的劳动实践,学生们培养了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展现了学校的艺术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向建党百年献礼。

此外,学校“公益之旅”课程成立于2013年3月4日,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团委学生会为引领、学校党团员教师共同参与。在助老扶幼爱心公益活动中,学生们用艺术的形式协助老人康复,照料小孩,奉献爱心、践行公益劳动实践。在自然人文公益中,学校先后与静安戏剧谷、M50艺术创意园、自然博物馆等场馆达成公益共建关系。2018年暑假,学校自然博物馆的公益志?活动更是接受了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的走访调研,得到了高度费扬。

初中劳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实践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应牢牢把握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进一步研究劳动教育与高校现有教育体系的内在契合点,真正把劳动教育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并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的劳动教育路径。

一、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

新时期高校的劳动教育有更高的立意。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劳动来获得教育,而劳动又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可以锻炼人的体能,在劳动过程中提高劳动能力,懂得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脑力劳动可以调动人的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参与。国外研究发现,在学校教育培养的能力中,非认知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得到80%的回报,而认知能力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相关性较弱[1][2];我国研究表明,大学期间个体非认知与认知发展对初职月薪均产生显著影响[3]。可以看出,手脑并用时的劳动教育可以使非认知能力提高。简言之,劳动教育在青年大学生能否把握人生获得成长与成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上,新时期高校的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让青年大学生从中得到发展。本文的劳动教育是指通过手脑并用所带来的青年大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现实中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实中,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第一,高校有关劳动教育课程缺失。这里的劳动教育课程,指的是两方面,一是学校教学计划里的劳动课程;二是老师和学生们的劳动教育意识。目前高校暂未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材料内容也较少,不能够给青年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系统的学理性劳动课程,要对青年大学生施以劳动教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和学生们的劳动教育意识指的是,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生将劳动教育看作是提升自身素养的一种途径。目前,老师和学生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有限。第二,劳动价值观被异化。受中国古代传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思想的钳制,许多青年大学生认为一线劳动者就是社会地位低的表现。高校不是一座孤岛,其开放与包容让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了可乘之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炫富等思想容易导致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从而其劳动价值观被异化,主要体现在很多青年大学生图一时之快,在网上进行网贷、裸贷等。第三,劳动能力水平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今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至25岁之间,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是全家几代人的希望,他们成为家里的“小皇帝”,从小就没有劳动的机会,不会打扫卫生、不会洗衣服,从而导致了青年大学生劳动能力水平有限。

三、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