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劳动教育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精选

传统劳动教育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内容;载体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6]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2.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五育融合;物理教学;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回应的重要问题。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指出,中国教育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以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是“五位一体”而非彼此独立的,因此,在全面推进“五育”的过程中,应逐渐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不仅仅指向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更应该注重以个性和特色为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发展。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劳动教育既是有效途径,也是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小学教育来说,不仅应该开发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还特别应该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下,注重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物理学科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物理学科特性,寻找物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在物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

一、“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的内涵

“五育融合”体现的是综合育人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在传统教育中,存在“五育”发展不均衡,重“德育”“智育”“体育”而轻“美育”“劳动教育”的现象,这使学生出现整体发展失衡、个性发展不足等核心问题。因此,“五育融合”的关键在于寻求各育间的联结,以联结点为载体切实落实“五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劳动教育不等同于劳动,劳动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劳动教育,是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正确的劳动习惯、形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精神品质,教师采用的以劳动为重要方式来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个性、自由发展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主要方面。

二、“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础

(一)知识观———多元整合

无论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是劳动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知识的学习,如何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又习得劳动理论知识呢?“整合”是关键,应通过对物理学科知识与劳动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挖掘知识内核与价值内涵,对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性的改造,找到“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让最核心、最关键、结构化的蕴含劳动理论知识的物理学科知识成为教学的内容,以提升物理教学的深度和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质量。

(二)学习观———实践参与

物理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学习机制与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如何找到途径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在多元整合知识的基础上,实践参与是整合“五育融合”学习的最佳模式。在实践参与中,学生可以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可以在切身体验中展开高阶思维,可以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创生,可以说,学生的素养是在实践参与中发展起来的。强调实践参与,需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真实问题的分析、探究与解决,将“先学后用”改造为“学用合一”,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同时是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三)发展观———聚焦核心素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

新时代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与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相对的,主要指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追求。本文所探讨的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观下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此为契机,对全面发展观下的“五育融合”做出更多的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性、多样化、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三、“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体验性原则

劳动教育强调在“做中学”,这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感官,通过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愉悦感、幸福感。此外,深度的体验有助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因此,体验性原则是学生通过劳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升华的基础性原则。

(二)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首先是指在进行物理学科课程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实施劳动教育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脱离物理学科的课程范围,为了“劳动”而劳动,也要杜绝在学科教学中忽略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使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浮于表面。其次,由于不同学生在年龄、性别、个性以及心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要特别注意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注意劳动教育内容的适切、劳动方式的适度、劳动强度的适量。

(三)实践性原则

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最根本的方式是实践参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历实践过程,以此建构物理学科知识,发展核心能力以及形成劳动意识。可以说,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基本特性为实践性。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劳动教育的目标,拓展劳动时间与空间,创设学生参与实践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四)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一切教学工作的首要原则,尤其是在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其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的实践参与,这必然涉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而这些过程中都有可能由于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择、设备的操作等环节带来某些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在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必须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通过必要的方式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如在课堂上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使用工具、设备等操作环节,要制订相关的使用规则、操作流程和安全规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在实践环节要培训学生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穿戴必要的保护用品等。

(五)创造性原则

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不仅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样也是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因此,融合劳动教育的物理项目式学习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素养的培养有巨大的作用。在教学实施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进行创新探索,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设置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养成。

四、“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学习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唤醒劳动意识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的劳动能力却相对低下,究其原因,越来越好的经济条件让有些家长为了留给孩子更多的学习时间,觉得孩子没有必要参与劳动,家长为孩子包办了几乎所有的劳动,这让孩子们根本意识不到要参与劳动。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首先需要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介绍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劳动对人类生存发展、对物理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介绍物理学家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发明创造,通过介绍物理学发展史中具有劳动教育价值的史料、故事,以此唤醒学生的劳动的意识。例如,在讲解“内燃机”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内燃机的发明史,奥托为了设计指导一台全新的四冲程内燃发动机,进行了反复实验,历经了十多年二十年,终于将图纸上的原理研制成真实的机器。多次的失败,并没有减退奥托的研究热情,1876年,经历了14年呕心沥血的研发,奥托终于制造出了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冲程构成的发动机,人们也将内燃机的四冲程称为“奥托循环”。通过物理学家发明小故事的分享,让学生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同时体会到劳动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从而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开展物理学科项目式学习,提升劳动能力

初中物理学科主要学习力、热、声、光、电、电磁六大方面的内容,涉及的物理现象渗透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且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这为开展丰富多样的物理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物理实践活动不仅对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生动有趣、参与体验的探究活动更为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可设计强调动手实践的项目式学习,根据物理学科内容规划来创设生活或生产的劳动情境,设计真实的劳动任务,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通过以“做中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实验、观察、制作等教学活动中掌握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明确工具的操作规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到物理知识与技能,提高劳动能力。例如,在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的学习时,可以设计名为“比一比:谁能吊起最重的货物”的起重机模型制作比赛,学生通过设计并制作一个起重机模型,不仅可以学习到杠杆和滑轮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理解不同机械的机械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设计起重机模型图纸、制作简单的起重机模型过程中,能够学会合理选用材料,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提升劳动技能,强化劳动知识的理解,并能在设计方案并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劳动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物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强化劳动体验

很多物理知识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运用物理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例如,学习了电学相关知识,可以进行小家电的维修;学习了光学相关知识,可以解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可以通过基于物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思维。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要进行深度探究与思考。实践中的问题本来就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品格等素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此外,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将展示其个性和创造力,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高阶思维得到培养。例如,在学习了“家庭电路”后,学生可以对家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进行简单的排查和维修,检查插座中的火线、零线、地线是否连接正确,学会灯泡的更换等;再如,学习了“摩擦力”以后,可以解决如何在冰面上行走不打滑的问题;有的时候喝奶茶,吸管却总是插不进去,如何解决?口罩是我们如今出门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如何一秒辨别医用口罩的真假?如何拧开玻璃瓶上太紧的铁盖?大多数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都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因此,可在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在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其劳动体验,为树立劳动观念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形成劳动观念

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训练物理思维,提升探究及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好奇心与求知欲、实事求是与敢于质疑的态度、科学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识[1]。而劳动观念则是对劳动所持的基本态度,即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不难看出,无论是学生科学责任与态度的培养,还是劳动观念的形成,都不是通过短时间知识的学习就能获得的,需要经历漫长的内化过程。因此,可以在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进行思想浸润,同时向学生不断输入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最终使学生在养成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与价值判断。总之,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丰富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还能发挥劳动教育的文化价值,使“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因此,在进行物理学科教学时,要不断挖掘物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素材与资源,积极践行物理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以此为基础,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人本价值,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地、个性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学阶段;教育管理者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劳动教育与一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4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天津首先成立了劳动关系干部学校,后于2003年,改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秉持以培养和发展中国劳动特色精神作为建设理念。1995年3月18日,在第七次课程教学改革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4月28日,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所处新时期下,要完成新时代的奋斗目标,要从根本上依靠劳动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地奋斗。同年7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社会所需要的人、有时代担当的人。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贯彻与执行从根本上影响着下一代的劳动精神面貌。由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下加强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时代需求性。时代的向前发展,劳动教育的也应顺应时展不断提出新任务、新课题。然而,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了只注重智力教育、轻视劳动教育,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的劳动观念渐弱、劳动习惯不良、劳动能力减退。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初中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应被视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研究意义

劳动教育与班级经营融合不仅对培养初中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其生活自理发展能力,笃行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实际践行着以劳动教育促进其他四育协同发展思想。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学校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是对学校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在班级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主要通过课堂和班级来实施。为实现劳动育人的目标、班级劳动育人理念,坚持二者有机融合,既符合政策中提到的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培养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劳动实践的最优途径。从而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崇高的观念,意识到劳动不分高低,培养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由此看见,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具有天然的可结合性,通过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可以实现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实现复合育人价值。

二、基本理论与概念界定

(一)“劳动”与“劳动教育”释义

1.劳动。从实践角度看,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它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按照中国以往对劳动类别划分来看,可将其分为脑力性质劳动和体力性质的劳动两大类。2.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有关劳动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其劳动动手能力,也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班级管理”与“班级管理内容”释义

1.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主导的,动态管理班级的工作过程。班主任根据相应管理目的,采用合适的管理措施,整合、安排班级中的各类资源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实现。2.班级管理内容。班级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人、事、物等各个方面,范围广泛,内容繁多,主要包含以下六个部分:(1)行政管理。班级中班级常规的制定、班级目标设定、班会活动的组织等行政工作的处理。(2)班级环境管理。它既包括物理教学环境也包括心理发展环境的管理。(3)课程与教学管理。通过有效管理,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4)班级常规辅导。学生在校生活中的规则,包括课堂礼节、集体公约等,目的在于辅导学生实践日常生活规范。(5)自治活动管理。教师引导下,学生形成自治管理模式,从事自我管理活动。(6)偏差行为应对。学生正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教育管理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改变行为偏差,回归正途。

三、初中学校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融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政策落地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印发了《意见》,然而在学校贯彻执行上,劳动教育依旧很难扎根到实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整个应试大环境无法改变,各所初中学校依旧要面临“升学率”排名压力,只要中考指挥棒在,各个学校“唯分数”的宗旨便不会消失。2020年10月,为从根本上打破“五唯”的束缚,解决中国教育指挥棒问题,扭转我国教育发展功利化倾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虽有政策支持,但学校在贯彻执行上仍面临新的挑战,如贯彻落实不到底、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学校管理者束手束脚,暂未能从实际上解决教育功利化倾向。2.专业管理教师队伍欠缺。当前初中学校的劳动教育,授课上既缺乏专门的教师,管理上也没有经过劳动教育相关培训的管理者,使得劳动教育教学方面停留在泛化层次上;学校管理上也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学校架构不清晰、分工职责不明确等问题。3.班级管理方式脱离实践。大部分初级中学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劳动教育,采用的方式都是说教形式和纯粹的理论灌输式,没能将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深度融合,未能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劳动锻炼中,班级劳动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喊口号、表表决心的形式化阶段。4.家校共育难实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新时代下,家庭的溺爱和家长的包办下的劳动代劳,阻碍了学生习得良好劳动习惯,导致学生劳动观念淡化,从而养成懒惰思考,使得学生四体不勤,失去劳动意识。更有家长认为,“五育并举”是口号,只要智育其他皆可是陪跑。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不但家校共育很难达成共识,还会导致学生自我认知及自我管理产生偏差,从而产生轻慢劳动、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因此,在家校共育下,家庭和学校对劳动教育缺乏共识,会使得双方教育没有形成凝聚力,价值观的混乱使得学生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拉扯,陷入自我纠结和怀疑中。出现上述问题,便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没有重视到班级管理和家校联系这关键的一环。

(二)问题成因

1.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制度缺位。目前教育的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善。尽管云南、上海、湖北、河北省、市地区相继贯彻政策之后,天津市也于2021年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地方性政策文件,劳动评价将成为天津各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但由于各地教育评价体系制度尚未健全,一旦把劳动能力素养评价与学生升学录取相挂钩,将会引发评价标准是否公平等新的问题。评价标准的偏差,是引起不公正的源头。要真正做到破“五唯”,不单是要淡化功利性考试分数,更应该制定完善的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调研、制定好评价体系,同时为保证其可操作性,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保证各个学校的落实实施。2.学校管理缺位。学校在劳动教育管理中的缺位,这跟我们长期以来的“唯分数”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强力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未真正发挥实效,尤其是劳动教育观念淡化,导致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局面一时很难从实际中扭转。受其影响,学校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只注重升学率,忽视劳动教育,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这不是我们培养人的初衷。学校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并且应将劳动教育纳入日常班级管理体系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学生成长中最初的一环,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满足学校的要求,家长劳动代劳屡见不鲜,这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剥夺了孩子认识劳动价值的机会,阻碍了孩子习得良好劳动习惯的机会。正是因为部分父母功利化的教育,家校共育的目标没能实现,对学校提出的家校共育的劳动要求,采取敷衍了事态度,甚至有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更是走进了“以劳代罚”“有劳无教”的教育误区。

四、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学校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整合机制,学校要以点带面逐步改变,除了需要有上级的政策保证实施,学校还要以班级管理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以班级学生为核心,实行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深度融合。不只停留在政策宣导、订立目标、班规制定层面,还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制定管理制度、班级管理深度融合,使得家校联动共育。

(一)搭建家校共育平台

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提供一些相关的政策进行支持和保障,还要为搭建可操作性的家校共育专门性的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学校要负责整合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意见,整理出现实可行的方案并与教育行政部门双向沟通,保证家校共育的平台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家长要积极配合平台的建设,保持与班主任的沟通畅达,利用家校共育平台形式,深入推进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使劳动教育内涵得到家长的支持、学生理解和认同。

(二)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劳动教育中坚力量

学校的管理者需要研读相关政策并且结合本校实际,采用目标管理模式与任课教师、班主任共同制定每学期劳动教育的教学、管理目标,使其明确各自责任和目标;还要制定完善劳动教育的规章制度,使管理人员、授课教师、班主任对学生日常活动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三)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参与制定班级劳动管理制度;制度制定后,整个班集体都要严格执行,一切按照制度管理、一切按照程序办事。制度的制定、执行,从形式上保证了“强制”地让学生进行劳动,但是这种“强制”参与劳动前,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建设。在劳动结束后,班主任要给予一定的积极评价和鼓励,并在班中颁发“劳动模范小标兵”等荣誉作为鼓励措施;同时,班主任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针对劳动实践在思想上给予升华,以防后期学生仅是为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没能从内心理解和支持制度。

(四)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

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自政策实施至今,各地学校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有的还被评为先进典型,其相关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如:中国教育新闻网曾报道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通过创新形式,开垦学农基地,开展了农田耕作、修补桌椅、志愿服务、烹饪美食等活动,让学生们走出了教室、走向了勤劳的劳动舞台,较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在潍坊市的劳动教育典型案例中,潍坊新华中学开设餐育课程,以公益劳动为切入点,让学生从一名被服务者转变成服务者,体验收拾餐具、引导文明用餐等环节,体会劳动光荣的重要意义,取得了较好成效。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习典型案例,汲取先进经验,以志愿服务、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劳动、尊老爱老等为切入点,结合传统节日、节气、假日等,利用好学校具备的相关资源,才能更好地将劳动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中,才能发挥出劳动育人的实效。

五、结束语

传统劳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实习实训教学;问题;对策

职业院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7号)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校教学全过程,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设劳动教育课,其中与有关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专题教育不得少于16学时[1]。这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实习实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思路,形成了“学习生活知识、练习专业技能、感悟生命意义”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实习实训中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养成与岗位能力相匹配的劳动素质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为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奠定基础。

一、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教学的价值

(一)有益于职业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a认为劳动教育能让青少年在劳动中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幸福。也就是说,劳动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劳动者素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开拓进取,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的品质。因此,职业院校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要以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目标,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要结合岗位要求及行业标准评价劳动全过程,让学生重视劳动过程,形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让学生从事相关劳动,又要在劳动内容设计上体现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劳动潜质,以及积极向上的劳动品质。

(二)有助于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依托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教学标准,设置符合行业企业特点且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多学科课程,通过课程实践教育着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劳动品质。学生通过实际劳动既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可以在真实情境中掌握劳动技能和方法,高效完成生产任务。诚然,在实训过程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既可激发学生开展创新性劳动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2]。劳动教育让职业院校学生在参与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自愿参与劳动生产,学会融入社会的沟通、自我调节等技能。

(三)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且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通过提高职业技能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专业实习是通过技能培训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实习实训也成为职业院校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校企双融共育的推动下,学校不仅可以培养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双师型素质型”教师,也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实习实训教学中,结合行业标准,将劳动教育的元素融入专业技能的学习中,让学生熟知劳动生产过程规范,明确劳动教育时间的分配,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各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专属实践教学平台,促进学生提高技能水平。

(四)有助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比如被土木工匠尊为祖师的鲁班在劳动中发明了曲尺,让当时的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赵州桥历经1400年还稳固如初,其敞肩圆弧拱形式是桥梁工匠李春的一大创造;再比如说当代的大国工匠管延安、胡双线,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定位臂”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平台。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丰富劳动教育内容,锻造“三大”师资队伍,深化校企融合,让每位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得到锻炼,在实习劳动中提升素养。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应该有新的使命,需要依托校内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四大载体,加强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造”支持。

二、职业院校实习实训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劳动教育内容认知片面化

一般来说,劳动教育应该是包括家庭、社会、学校整个系统的一门课程,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对劳动教育内容还局限于手工课程或体力劳动,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重要载体的时代特征。劳动既没有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也没有被看作知识和技能,学生不用想如何学习劳动,教师也不需要考虑如何教授劳动。一方面学生没有将实训课与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相联系,对劳动教育不重视、敷衍了事,课堂纪律较为涣散。另一方面,受学校教学实际限制,实训指导教师较多关注教学内容,而对安全教育、设备保养等环节能省就省,以便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训练。有的学生不会劳动,缺乏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一切父母包办,当然也不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劳动教育元素融入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也需要有一段适应期。

(二)劳动教育保障体系淡化

目前,关于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案在职业院校还不够健全,没有将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活动内容、实习设备的使用、考核评价重点、评价内容、安全防护等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没有形成科学的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劳动教育的元素没有真正融入专业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技能竞赛中。在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形式较多,但集中表现为卫生评比、活动竞赛等与物质奖励相关的劳动教育,忽略了对劳动教育内容的设计,导致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没有得到真实体现。基于生产任务实施的项目教学法多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内,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利用多元化实习实践环境条件和一线生产管理实践岗位,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提升技能,提升劳动素养。

(三)劳动教育地位弱化

虽然有些劳动教育元素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教学,但多数职业学校只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未体现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中“劳”的独特性,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独立课程地位。以数控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为例,训练中也有一部分“7S”方面的要求,但事实上劳动教育元素还未明确列入实践教学实施计划中,也没有形成科学、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侧重于技能获得和职业训练,学生只要参加了“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就算作劳动教育,没有再进行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的专门化劳动教育,导致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没有专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机制,教师的劳育能力不足。对职业学校而言,师资培养与劳动教育同向同行、“工匠”引领育人、思政与班主任工作融合等方面都需要提升和锻造,以提升劳动育人的实效性。

三、劳动教育融入中职实习实训教学的“四化”策略

(一)劳动价值“校本化”,培育工匠精神,让学生尊重劳动

在中等职业学校以实习实训为载体,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和提高劳动技能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劳动教育的价值,达到培养学生劳动品质的效果。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重点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能“只教而不劳”或“只劳而不教”。结合本地区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培育工匠精神的系列实践活动,使工匠精神、劳动光荣理念深入育人工作各个环节。首先,创设学校环境氛围。利用口号、标识、板报、宣传公告等形式,促进工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环境,并将劳动精神渗透学校文化建设。同时,在实习实训场所悬挂“大国工匠”的图片或与励志名言,强化中职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识,感受校园文化的微妙力量。其次,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中职学校在实习实训中可以开展各种以劳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和劳动技能比赛,如劳动活动安全周、技能节、志愿者服务日等,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最后,根据职业教育的层次要求对学生进行劳动基础知识教育。既能让学生掌握劳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了解有关劳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形成尊重简单劳动、重视岗位劳动的价值取向。

(二)劳动教育内容“课程化”,重构实训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劳动

劳动教育一般有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劳动价值观、文化观以及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应贯穿实习实训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以实践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让劳动育人真正落地生根。从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融合的角度,将劳动教育元素与专业技能学习进行整合,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职业院校有效实施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3]。在行业、高校专家的指导下,可将劳动教育相关专项课题纳入学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中,并参照课程思政对实习实训课程体系重构开展持续系统的研究,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训劳动”。一是可以在学校开设的专业实习实训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序化和重组,包括校本教材、工作任务单及岗位培训工作包;二是结合岗位需求,与行业接轨,开发安全教育、工匠精神、劳动知识等专题教育资源。对内容枯燥、耗时较长且有体能要求的训练项目,要求实习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将劳动素养融入教学各环节,让学生苦练基本功,形成追求卓越的劳动品质。在大数据时代,职业院校教育形式多样,根据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各种需求进行分析,形成可视化的线上课程资源,实现以劳促行。

(三)劳动教育实施“项目化”,对接行业标准,让学生学会劳动

每个训练项目都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由学生按生产任务要求分组讨论并提出工艺方法,重点开展产品的制作、推广与应用实践,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劳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生产实践中,向学生普及专业知识,助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学校通过车间训练场可以将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入劳动课程中,使学生将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到具体项目中,真正让劳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劳动教育实效。为了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提升专业技能,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可依托校内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让学生按岗位标准进行分级专业训练。对数控专业学生而言,从模拟仿真到实际生产加工、从光轴加工到配合件的生产,让每位学生亲身体验岗位生产技能,并围绕真实任务进行工艺分析、编写加工程序,并对产品进行质量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分阶段实习实训中,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将劳动纪律、安全常识、绩效考核等内容纳入实习考核评价中。按照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即从功能上推进劳动资源与实训资源的对接融合,形成校企协同劳动教育模式,以保障在实际操作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1]。比如淄博理工学校推行创新创业和职业技能比武的项目竞赛文化,把比武、PK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给予相应学分。以科学的制度体系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大力支持,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竞赛,发挥特长,学习致用,以劳促学。

(四)劳动教育评价“常态化”,确保“质”“量”同步,让学生敬畏劳动

学校通过建立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保证学生的劳动时间,并将学生的劳动实践成绩纳入实习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劳动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精准评价,对促进职校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习实训中,可以从学习过程评价、项目评价、综合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形成企业、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利用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立学生学习过程跟踪档案。注重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评价,根据学生实习态度、实际、产品质量等考核指标,形成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评价数据,并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情况、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参与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方面的信息录入系统,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全过程,确立不同专业劳动教育考核方案,规范学生不同阶段的劳动质量评价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劳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记录,体现出学生在学同生产任务中的评价项目和指标,发挥学生优势。对数控专业而言,要想实现“质”和“量”同步,评价的一级项目会涵盖劳动安全、岗位规范、工量具的使用和保养、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生产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生产现场管理等方面,并在学习过程中开展“技能之星”“劳动标兵”等评定;而在综合评价中,依托信息技术,根据校内外专业训练、社会实践、顶岗位实习等环节使学生劳动素养变化,形成跟踪报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同时,要科学分析学生在校期间劳动能力提升的全过程,激发其劳动积极性,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是人类基本的教育,职业院校实习实训课中有效渗透劳动教育,需明确“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对活动的形式、策略不断加以丰富,形成稳定的、常态化劳动教育的融合方式,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从而有效促进职业院校实习实训中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付达杰,何先应,唐琳.劳动教育融入高职实训教学的基础、障碍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29):71-74.

[2]魏晓波.破解劳动教育“有劳无教”的难题[J].教学与管理,2021(21):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