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华容县农机局夏金明

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先进性,总是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一)是几代领导人的政治交待:

第一代:毛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件好事:一是推翻了蒋家王朝;二是发动了。前者,拥护的不少,反对的不多;后者拥护的不多,反对的不少。但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方面,很早就作出了安排。1949年6月30日,毛在纪念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大会上作了一个著名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他郑重其事地说:“革命取得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我们熟悉的东西(打仗、军事)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经济建设)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帝国主义算定我们办不好经济,他们站在一旁看,等待我们失败(不当内行,不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行)。

第二代:邓小平,1989年6月16日给第三代的政治交待。他说,他这一生主要办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拨乱反正,就是把毛做错了的改正过来(否定);二是改革开放。是把毛想做而未做的做好,把经济搞上去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敬一丹说过:“在中国要吃饭靠二平,邓小平给了一个好政策,总设计师;袁隆平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杂交水稻)。

邓在给第三代领导人的交待时也是两件事: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二是抓党的建设。他说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领导这么一个国家不容易啊!乌尔开西娃娃(邓亲自审定,最后删去了)给他一个国家他也干不好,责任不同啊。并说,进入政治局的人,都要不再是过去的自己,不再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因为责任不同了(邓第三卷)(国际局势: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蹈光养晦)。

第三代领导人也是两件事:

坚决改革开放,加强党的建设(邓说中国要出问题就会出在党内),政治交待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出台,深圳高州镇的讲话,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发表了一篇文章。座右铭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钩鱼船。

胡总书记2003年7月1日(七.一讲话)P24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具体地说有四个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一、国内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历史使命有三个:建设现代化、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艰巨任务是P263页,14个如何。要完成这些使命与任务,面临很多挑战,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如台湾问题、三农问题等。

二是突出矛盾的考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一些制约因素还较多,我们都无法回避,如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三农”问题突出、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不完善等。

三是发展阶段的考验。我国已进入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000美元的阶段。根据国外的经验,这个时期的发展往往面临两种结果,两种前途。搞得好,经济会快速增长,迈入新阶段;搞得不好,社会会动荡不安,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倒退。发达国家的经验,资本在原始积累时往往带有不合法性,带有血腥味,原始积累完成后,又有一个发展与治理的问题。目前正处此时,环境污染、不顾成本的增长、腐败横行。现在我国正处在爬坡、创业、竞争、挑战的新时期,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国际形势──维护国家发展和生存安全,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是发展和安全的压力问题。面临发达国家经济占优势的压力,国家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综合实力的较量。面临着敌对势力“西化”,美国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权力经济(计划)、“分化”的政治图谋;台湾问题,美、日国家制定反分裂法主要针对台湾。

二是能否抓住战略机遇期的问题: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多极化,步履艰难,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这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散失机遇,则有可能由盛变衰(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评价)。

三、党内形势——党的自身状况及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夺取政权到长期执政的转变,从闭关自守、实行计划经济到对外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转变。由此,我们党面临两个历史性课题,一是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老按以前的老办法,肯定是行不通了。传统的执政观念: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少数服从多数、无私不能无置,量变质变。要学新知识、新本领,革命有革命的特点,建设有建设的规律,夺取政权有夺取政权的办法,执政有执政的要求。老一辈打仗冒得说的,但他们是否会用电脑就无法说了。二是有一个拒压防变和抵御风险的问题。市场经济诱惑重重,陷阱也较多,如何提高拒压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毛的两个“务必”P130:“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是党的自身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地方

不适应:知识水平、能力、本领的问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懂,不会。不懂游戏规则,不会做和用。主要表现是观念不适应,心中无数,用老眼光、老思路、老办法看问题;方法不适应: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好的办法。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面对改革,开拓精神不足,遇到矛盾、突发事件底气不足,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一种能力恐慌,真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去年省委党校对县处级干部搞了一个调查。调查表明,在受访的县级以上干部中,66.9%的表示自己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在开民主生活会时,也说过这个不痛不痒的缺点),58.1%的表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比较弱,35.7%的表示应对复杂局面不强,43.4%的表示依法行政不够,19.9%的表示总揽全局能力不强。试想:在战争年代,毛领的是一支有66.9%不懂军事的军队,仗还打得赢吗?有这么多的中层领导不懂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能有作为吗?WTO谈判的代表之一龙永图,他深有感触,谈判结束后,他说中国部级干部中,有一少部分人懂经济,我算是其中之一(意味有一大部不懂,因为他不好直接批评同级的别人),最初的,他与荷兰谈农业协定时,羊毛的进口问题、市场配额,国家计委只给他12万吨进口数量(多了会影响牧民的利益),而荷兰政府提出20万吨/年(中14万吨—荷18万吨),谈不拢,拖了七年。回国后专门调查,发现中国从荷兰每年进口羊毛不是14万吨,也不是18万吨,而是31万吨,说明有些人根本不懂。你不懂,不上当,不吃亏,那才怪。

三是知识水平(先进文化)不适应

知识更新可以日新月异,软件。过去,文凭=知识=能力;王朔的我是流氓,我怕谁,无知者无罪,玩的就是心跳(厕所文学);还有用身体写作的木子美,不描写内心,专描写内分泌。北京有一个记者要采访她,她说:“要采访我,必须先和我上床,在床上有多长时间,采访就给多长时间。”简直是乌七八糟。一个伟大的民族现在的状况是:有文凭、冒文化;受教育、冒教养。有才华、冒理智(胆子大得出奇);高智商、犯罪多。人事改革,中央出台了一个文件:想干事的给机会,会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一个伟大的时代,不但要生产出伟大的产品,而且还要生产出伟大的思想。

四是党员教育管理不适应,作风不实的十种表现

“不符合”的问题,就是不符合党章与“三个代表”的要求。如腐败问题、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有个别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等。

四、党外形势──—些大党、老党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借鉴。一是吸取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兴亡的教训。苏共执政期间,曾经取得巨大的成就,卫星上天、国力雄厚,但红旗落地了。苏共执政74年,最终垮台,原因尽管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党内民主,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最终失去了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去年印度的大选,前总理瓦杰帕伊选掉也是这么回事。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他是一位国际政坛上重量级的人物,一个敢于同超级大国美国叫板的领袖,78岁了,执政50多年。美国暗杀他637次,他的议员都生活在社区里,没有专门的别墅,人民拥护他。这警示我们,一个政党要保持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健全党内民主。汲取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兴衰的经验教训。像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一些大党老党,曾长期执政,后来因为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而失去了政权,教训深刻。这提示我们,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借鉴世界政党执政的一些基本规律。“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既不能只靠“打江山”的历史功绩来维系执政后的政治合法性,也不能只靠过去已有的执政资本来支撑现实与将来的执政合法性,既不能用历史的选择来为现实的执政合法性进行辩护,也不能用人民过去的选择来代替人民永久的政治认同和信任(爷爷选择的)。也就是说人民可以继续进行选择,历史也可以不断地进行选择。党只有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创造新业绩,在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始终获得人民的拥护。如果不及时创新能力,执政地位就可能动摇。

世界上政党林立,约5000多个,真正执政的不多,垮台的也不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顺历史潮流者得天下,逆历史潮流者失天下,这是政党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律。

二、深刻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执政能力建设将成为全党全国关注的焦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执政能力、执政理论以及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内涵。

(一)、执政能力的内涵:

执政,就是执掌政权的意思。要履行好执政的职能和责任,除了构建一个好的制度框架、好的组织体系、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所谓执政能力(P55),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党,执政的宗旨和内容是不同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所以我们所讲的执政能力,就是中国共产党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全心全意地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能力和水平。

“执政能力”四个字中,关键是“执政”。它的所有“能力”,或者说,它与其他能力的不同之处,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而执政本身,包含着丰富和复杂的内容。所以,执政能力如果展开来说,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①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②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③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④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⑤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⑥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⑦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⑧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能力;⑨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⑩从严治党、拒腐防变、保持执政党自身先进性和生命力的能力。

当然,这10个方面,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和划分的。作为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主要是明确为什么要干、干什么、怎样去干。

(二)、执政理论的内涵:

①为谁执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证,我们党执政的宗旨和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强化这一理念,用以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强化公仆意识,始终把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②怎样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次要突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党的执政能力集中体现为科学发展的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本质上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执政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程序规则下进行,依法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突出这一理念,用以解决怎样执政的问题。

明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必须强化科学、民主、法治意识,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运用民主的方式管理社会事务,摒弃“替人民当家作主”,习惯于发号施令、直接控制的做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实现由“做主”向“民主”的转变,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到党的各项工作中;按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原则,把党的各项工作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轨道,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行使权力,在依法执政的理念下实现共产党执政与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③怎样确保执政地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要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求真务实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开拓创新是提高执政水平的根本动力,勤政高效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清正廉洁是保持执政党本色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弘扬这一理念,用以解决怎样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变的问题。

明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党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要求,担当起历史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勤政廉洁,加快发展,努力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必须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对自身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三)、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

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指导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

1、指导原则:六个必须

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不可能预见100多年后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样,他当时也是为了和平演变资本主义而作的。老祖宗不能看,但我们不能要老祖宗来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促进弘扬中华文明和借鉴国外文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政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执政是基础,民主执政是核心,依法执政是保证。

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适应时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成效最终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

这六条主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2、指导思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总体目标

四个成为。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4、主要任务

五个能力。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三、党员干部如何提高执政能力

党员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也是完善党员干部自身素质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提高学习能力,在完善自身素质上下功夫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是提高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前提。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大兴学习之风。一是要向书本学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打牢理论功底。要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反映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新知识,打牢业务功底。同时,还要学习管理、法律、历史和外语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二是要向他人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各有所长,都有他人可以学习的地方。只有善于吸收他人之长,才能加快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试着关注一下,别人是如何成功地运用新鲜想法的。如果你能把这些想法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无疑也是一种创新”。三是向社会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社会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只要深入细致地留心观察,对比思考,在干中学、学中干,一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二、提高实干能力,在“三干”上下功夫

实干兴帮,扎实工作既是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扎实工作。

1、把心事集中在想干事上。就是要有干事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干;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实在;少琢磨一些人,多想一些事。

2、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不仅要会谋划,而且还要会操作,会实践,不能只会唱功,而不会练功。

3、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把事情办成,才是目标。因此,我们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愿望,会干事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办成事的目的。

三、提高创新能力,在战略全局上下功夫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注定要被动挨打,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只有创新,才能超越历史,超越自我,才能赢得发展,赢得未来。副职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全局观念,工作起来是很难有起色的。因此,提高副职领导的创新能力,在战略全局上下功夫,这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要有全局意识,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如果不能站在单位全局利益的角度出主意,提出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见解,就不能算一个称职的副职。因此,副职必须要有全局意识,要经常分析思考问题,全面了解情况,心中便会无数。

二是要有超前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善于洞察,观察正职意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平平常常,随波逐流。在贯彻上级精神、执行正职意图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分管工作的实际,确定好自己的工作思路,并采取得力措施使之落实到实处。

三是要有开放意识。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面临许多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想问题办事情,都不能拘泥自己的小圈圈,小范围,要在大环境、大背景下来考虑。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吸收各国建设的优秀成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00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