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旅游会上讲话

旅游会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强力推进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泉平同志宣读了市旅游局的表彰决定,并进行了颁奖;少敏同志回顾了去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财政总收入175.4亿元,增长18.4%,地方财政收入72.7亿元,增长20.4%。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三位,人均GDP和人均财力居全省第一位。经省委、省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我市被评为全省三个优秀市之一。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规划编制、宣传促销、景区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稳步提升,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县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旅游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旅游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站在推进*跨越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强力推进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快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步伐,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由*年的390万人次增长到*年的650万人次,年均增长18.6%;旅游综合收入由*年的15亿元增长到*年的35亿元,年均增长32.6%;旅游综合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年的30.4%提高到*年的48.3%,上升17.9个百分点,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半壁江山。在看到我市旅游业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旅游业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县区政府、部门发展旅游业的意识不强,观念滞后,全民参与大旅游的氛围不浓,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红色旅游兴业”战略要求不相称;二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覆盖全市的旅游环线尚未形成,游客逗留时间短,与我市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不相称;三是旅游宣传促销投入不足,宣传的形式、手段仍处在初级阶段,与全国许多地方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不相称。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在推进*跨越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发展旅游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加大发展旅游业,是推进*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跨越发展是一种速度更快、效益更好、质量更高的可持续发展。市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红色旅游兴业”的战略目标,这标志着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这一思路的提出,顺应市场形势,符合*实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国际市场形势看,旅游业一路看好,日益壮大,已成为不少国家经济至关重要的支柱产业。从国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国际影响的与日俱增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这项新兴产业已走进了国人的生活。从旅游业的自身讲,它是一项融合度最高、涉及面最广、外向型最强的服务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直接带动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核心作用。我市属于典型的石油、煤炭能源开发型经济,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业振兴与农业发展、强市与富民、跨越发展与持续发展等诸多难题。而旅游业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点,是服务业与工农业的融合点,是强市与富民的融合点,与其它产业在我市相比,具有资源丰富、耗能较少、发展前景好等优势。因此加快旅游业发展,对我市来讲,其本身就是打造硬件、构建载体、优化环境的过程,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捷径之一。它不仅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面优化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快速形成一个接替有序、支撑有力的支柱产业,而且还可借助其传播文化与文明的特有功能,充分向世界宣传*、展示*,依靠先进文化引领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旅游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富裕*、实力*、生态*、和谐*、魅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实现强市富民目标的现实选择。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直接涉及14个行业,间接影响47个行业,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门类。据相关资料介绍,旅游业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收入4.3元;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就能间接带动5个就业岗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革命旧址365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品位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31.6%,旅游业在推进改革开放、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旅游反哺农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在农家乐、民俗村、生态村等旅游发展空间上有了新突破。因此,加快发展以红色为主的旅游业,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市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一项朝阳产业。

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重要软实力,以其价值观为核心,凝结着精神、信仰、知识、传统、道德、宗教、风俗、潜力的综合能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要获得可持续发展,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全国2952座中小城市中,*要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就必须亮出自己的特色,打出自己的品牌,塑造自己的文化。*城始建于战国,出名于隋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始祖”黄帝在这里教民稼穑,创造出深厚的民族创世文化,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党中央、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创造出世界上绝无仅有、光辉灿烂的*精神,革命文化驰名中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这里留下了黄河壶口瀑布和乾坤湾等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黄河文化丰富独特;陕北民歌、安塞腰鼓、陕北大秧歌、剪纸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就了黄土风情文化名扬天下,民间文化魅力无限。特别是集马克思主义、思想、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和革命文化于一身而创立的*精神就是现代*文化的精华,是历史和时代给我们创造和馈赠的众多的享用不尽的文化瑰宝。只要我们做大做强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业,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将蓄积时久的智能优势递增为经济优势,将伟大的*精神提升为发展动力,依靠先进文化的效能和力量,产生复合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使我市的发展竞争力得到全面增强。

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类旅游企业一定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红色旅游兴业”的战略决策上来,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强力推进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开创我市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把*建设成为陕西旅游次中心、陕北和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之地、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的总体目标,突出“红色圣地·魅力*”的主题形象,培育品牌产品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为做大做强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预期目标是:接待来延游客达到7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力争达到37亿元以上。为此,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实施《总体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去年11月,《*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正式颁布实施。这一规划确立了未来十五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发展原则、产品布局和发展重点,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把《总体规划》的实施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抓好《总体规划》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工作。市旅游部门要聘请国内一流专家,分层次、分期、分批举办从县区委、县区政府主管领导、县区旅游主管部门、市直相关部门到各类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总体规划》培训班,对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说明,使全市从事旅游工作的管理层面对《总体规划》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总体的把握,吃透精神实质,把规划的思路、理念应用到指导工作的实践中去。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总体规划》核心内容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总体规划》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形成一个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规划实施氛围。要围绕《总体规划》,聘请一流的旅游规划设计团队,对各重点旅游景区(点)控制性规划、建设性详规及其它各项配套规划进行深度规划,提升品位,建立起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旅游业规划体系。目前,全市13个县区只有安塞和洛川编制了专门的旅游规划,今年黄陵、宜川、延川等旅游重点县和重点景区也要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到2010年全面完成各重点县、重点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要进一步加大规划执行的监管力度,坚持一切发展都要服从服务于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先导地位。

(二)拓宽旅游融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高效益的产业。在旅游业发展初期,大量资金投入是前提,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是关键。要抓住国家把以*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列入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的机遇,搞好我市旅游项目库建设,认真策划一批质量高、吸引力强、投资效益好的旅游项目,积极寻求上级的支持和金融部门的信贷合作。要打破“守着资源受穷、端着金碗挨饿”的局面,从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入手,制定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采取“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办法,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开发,重点对黄帝陵中华始祖园、壶口黄河祭坛、乾坤湾、安塞黄土风情文化国际艺术中心、桥沟鲁艺文化名人园、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等重点景区景点实行招商开发,实现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促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今年要切实抓好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的景点景区建设。完成宝塔山居民搬迁,开展景区综合整治;实施黄帝陵古柏防火墙工程;加快乾坤湾、钟山石窟等重点景区规划建设;开工壶口景区部分项目、凤凰山上山步道工程、子午岭部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工程;统筹抓好黄河秦晋大峡谷、洛川万亩果园、延川万亩枣园和吴起、志丹、子长、洛川等红色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建设安塞腰鼓部级文化示范基地。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增强*旅游的招徕力。

(三)强化宣传营销,稳步扩大客源市场。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知名度越高,越有吸引力,经济效益就越好。成功的宣传营销是赢得市场的保证。在宣传营销上,要采取“四取消、四借助”的办法,即取消大轰隆宣传、取消地摊式宣传、取消支离破碎宣传、取消东拼西凑宣传,必须借助省内外主流媒体宣传、借助网络力量宣传、借助节庆宣传、借助名人效应宣传,把*整体旅游形象作为全市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策划,统一包装,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联办,多层次、全方位、高密度、立体式的旅游宣传促销网络,运用大手笔、舍得大投入、造出大声势、推出大品牌、吸引大人流、打开大市场、促进大发展。要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市徽、市歌、市树、市花和城市名片(城市主题宣传口号),编辑出版与*文化旅游相关的丛书和画册,摄制展示圣地岁月、轩辕文化、黄河文明、黄土风情、北国风光等为主的*旅游专题片,制作播放有*代表性的DVD音乐套碟,营造革命圣地*的神圣氛围,不断提高*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把办好旅游节庆活动作为旅游促销的龙头来抓,精心策划举办好“黄帝祭祖大典”、“*红色旅游节”、“四季看壶口”、“*黄土风情文化旅游节”、《红色经典》文艺晚会、两岸四地中秋赛歌会等节庆活动,扩大旅游宣传的效应。今年要紧紧抓住“奥运年”和*至上海旅客列车、飞机航线开通的历史性机遇,在国家和省级媒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播放*旅游形象片;在中国旅游网、中华行知网、陕西旅游网等网络传媒上打出*旅游的响亮品牌;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大中城市开展红色旅游宣传系列推介活动;在我市境内的高速公路沿线,规划建设一批突显*旅游资源特色的雕塑群和广告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高密度的宣传攻势,营造深厚的*旅游氛围,促进来延游客持续增长。要建立促销激励机制,市旅游部门要抓紧修改完善《关于加快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早日出台直补政策,鼓励市内外旅行社多组团、组好团,包专机专列来延观光,最大限度地挖潜和拓展客源市场。

(四)依托资源优势,倾力打造特色品牌。特色就是优势,经典就是品牌。特色需要挖掘,品牌需要培育。*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就必须突出“红色圣地·魅力*”的主题形象,使“红色”(革命文化)和“古色”(古代文物遗址)、“绿色”(自然生态景观)、“黄色”(黄土风情文化)有效整合,以“红色”为龙头,以“古色”为纽带,以“黄色”为底色,以“绿色”为衬托,用“红色”感召市场,用“古色”、“绿色”、“黄色”拓展市场,更好地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使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形成综合型、复合型旅游产品,实现红色旅游与绿色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要按照“统筹规划、优化资源、合理开发、打造精品”的思路,以市区“红色旅游”为核心,重点开发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精品线路,组合包装中部红色文化区、北部黄土风情文化区、南部黄帝文化区和东部黄河文化区四大板块,打亮“圣地*”、“华夏第一陵”、“黄河壶口瀑布”、“陕北过大年”四大老品牌,打造鲁艺文化名人园、南泥湾大生产园、安塞黄土风情国际艺术中心等新品牌,有计划开发培育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和万亩苹果风光、延川黄河乾坤湾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和万亩红枣园风光、吴起志丹子长红色旅游、黄河秦晋峡谷漂流、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以及甘泉崂山、宜川蟒头山、黄龙山三大森林公园等潜力品牌,通过“争星创A”等有效途径,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形成3-5个国际国内知名旅游品牌,推进旅游业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要通过政府部门搭台、学术组织唱戏、旅游产业借光等形式,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魂”,系统整合黄河文化的“脉”,主题提炼黄帝文化的“根”,动态展示黄土风情文化的“奇”,注重把文化气息渗透到旅游的各个方面,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独特的文化色彩,加深对*的旅游印象。

(五)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改善旅游环境。优良的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按照“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的要求,在“吃”与“住”的环节上,加快地方风味小吃的开发,规范引导“农家乐”、“民俗村”等特色旅游,在有条件的景区建立集中展现地域文化特色、荟萃地方名优小吃的主题酒店,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餐饮企业投资发展连锁经营,优化本地旅游餐饮格局。改造提升现有的宾馆饭店,在*市区要新建1-2个五星级宾馆饭店,黄陵、宜川、安塞等重点旅游县要建设1家以上四星级宾馆饭店,其他县至少要有两家以上的三星级宾馆饭店,逐步形成以星级宾馆为龙头、定点饭店为主体、家庭旅馆为补充、地方名吃为特色的档次齐全、结构合理、价格适中的住宿餐饮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使游客吃得可口,住得舒适。在“行”与“游”的环节上,以实施精品景区建设为重点,各景区内部要从完善陈列展示出发,挖掘历史人文典故,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打造旅游新亮点,提高讲解、宣传、展示水平,增强景区吸引力,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景区外部要紧紧围绕“一号工程”、“三山两河”治理等建设项目,完善配套建设景区道路、通讯、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环保公厕、旅游标识、安全救护等各种设施,下大力气构建公路、铁路、民航等旅游交通立体网络,组建专业旅游汽车公司,开辟城市、郊区、景区营运旅游专用线路。要主动配合民航部门做好*至北京、*至上海航班客源的组织工作,促使航班正常运营。争取开通*至武汉、重庆、广州等大城市的航班,大幅度缩短游客进出*时间,真正使游客行得方便、游得高兴。在“购”与“娱”的环节上,要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在市中心区、重点景区和旅游县区配套建设地方土特产品旅游购物中心,方便游客购物。要积极扶持旅游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倾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位较高的大型歌舞剧,深度开发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剪纸等民间艺术,重点开发一批游客参与性强的寓游于教、寓游于乐的项目,让游客购得满意,玩得欢心,使“观光”旅游同时成为“消费”旅游,多渠道增加旅游综合收入。

(六)实施区域合作战略,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区域合作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点。我市旅游资源甚多,但大多单体小而分布散,特别是我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与甘肃、宁夏、山西等地联系得很紧,如果不注重区域合作,就形不成合力,形不成优势。为此。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理念,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直通、客源互送、线路互连”的原则,自觉把我市旅游产业放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大格局中去谋划、去开发。首先,要通过政府牵头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协议约束规范等合作形式,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红色旅游资源堪称世界驰名,国内第一,我们要主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成立“全国红色旅游联盟”,加强同西安、宁夏、甘肃、山西等周边省市县区的合作,强化*在相应景区中的主导功能与中心地位,拔高自身景区“点”的亮度,延伸合作线路“线”的长度,拓展辐射区域“块”的容度,做到点点相映、线线相交、块块相融,形成联合规划设计、联合开发建设、联合宣传促销的有效合作发展格局,实现“无障碍旅游”,真正把*建设成为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其次,要围绕旅游业配套发展,搞好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统筹各相关资源的开发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千方百计提高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关联度,联动开发、整体提升,推动旅游方式由单一型向复合重产业方向发展,推动旅游经济向富民经济转变,实现旅游效益的最大化。

三、强化政府主导,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我市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类旅游企业都要紧紧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采取非常规措施,倾注全力,强势推动,做到决策层次要高,谋划理念要新,人才队伍要强,工作力度要大,切实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一项新型支柱产业。

要加强组织领导。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宏观和微观建设管理任务都十分繁重,工作量大面宽,仅靠一两个业务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提高对“红色旅游兴业”战略决策的认识,真正把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上下齐心,左右齐力,合理组织,积极协调,大手笔谋划,大动作实干,一旦规划到位就必须实施到位,确保决策的权威性。

要深化体制改革。没有灵活的体制机制,就没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的旅游工作面临两个新的变化:一是按照中省要求*纪念馆及各旧址、洛川会议纪念馆要实行免票开放;二是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取消了“五一”长假,并实行严格的带薪休假制度。这两个变化既蕴含着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将会形成更多旅游小高峰,降低景区的接待压力。纪念馆及旧址免费开放将会对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形成较大的冲击。迫切需要我们面对新形势,建立新体制,采取新举措,激活新亮点。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原则,实行政企、事企分开,项目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办法(即所有权归政府,管理权归旅游执法和管理部门,经营权推向市场),积极引导饭店、旅行社、旅游运输企业等相关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改组、改造、改革等方式,组建新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和经营合作网络,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龙头企业,盘活资产,激活机制,搞活市场,带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建立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机制,积极筹集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基金,推行市场诚信度经营,推进旅游产业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针对我市旅游人才匮乏的现状,要树立“人才致胜”的观念,整合*文化旅游人才,利用研究会或研究院的形式组建一支规模适度、优势明显、结构互补、富有创造性的人才队伍。要加强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依托西安旅游培训学院*分院、*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抓好旅游业发展急需的讲解员、导游和职业经理等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完善旅游行业的职业准入制度,对全市涉旅行业的服务员、厨师、导游、经理等各层次从业人员,推行持证上岗,规范管理,全面提升旅游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要加强廉政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查处各种旅游违法违纪案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我市旅游业创造健康文明的发展环境。

同志们,新形势、新任务对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以更加解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大发展,为实现*跨越发展和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