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改革推进交流

改革推进交流

我国改革初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自上而下的方式,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目前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等,都是下一步改革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是当前和今后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

改革共识的底线,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二要坚持改革开放;三要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使全体人民受益。

我国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中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举世公认的成绩,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经济社会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体制弊端尚未根本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关键时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两大突出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二是人们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矛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差距扩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改革任重道远。

我国改革初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自上而下的方式,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基本上完成,目前改革已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等,都是下一步改革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革的社会基础正在发生分化,利益群体也在分化,改革初期各方面普遍受益的局面发生变化。此外,非经济的因素对改革的制约明显,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触及社会、政治、文化、司法等非经济领域。如何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是当前和今后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因素使深化改革的难度加大,复杂性加深。

改革已进入到全面调整利益关系的新阶段,一些改革在各种利益的诱导下"走形变样",如行政权力支配了部分资源配置。行政性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市场化是社会财富占有和分配不公的最主要因素,其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市场调节机制本身的缺陷和社会调节机制的不完善,而且还使后者产生严重扭曲。权力市场化导致了许多领域仍然是血缘和裙带关系盛行,抑制了基于个人能力的公平竞争,市场运行中的优胜劣汰机制往往演变为逆向淘汰,从而加剧了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权力市场化也对改革本身构成严重扭曲和制约,在一些本不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出现了利用市场化牟利的"假改革",而在一些应该大力推进市场化的领域,市场化改革却步履维艰。

前进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有

人认为现在改革共识基本破裂,改革动力基本消除,这太悲观了。从总体上说我国改革是成功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大家认为,不改革是死路一条,不能回到计划经济。但现在改革的杂音比以前增多了,因为当前改革范围之广、内容之深刻,分歧意见之多,在以前是没有的。

现在取得改革共识虽较困难,但不取得共识也不行,杂音这么多,没有共识就会影响改革。改革共识的底线是什么?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们要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传统的社会主义的特征是计划经济,不能回到计划经济;二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是死路一条;三要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使全体人民受益。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我们寻求共识提供了指南。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议》还提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总理在"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改革开放分不开的。这是我们统一思想、寻求改革共识的基础。

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改革造成的还是改革不到位?这要做科学的分析。前不久,我看到常修泽教授的一篇文章,讲他去调查人们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结果发现,90%的人存在不满。但是,究竟不满意什么?是不满意"改革",还是不满意"不改革";是不满意"改革不到位",还是不满意"假借改革搞别的名堂"?经过深入分析后,他发现,主要是对四点不满意:第一,对城乡分割、公共医疗体系不健全、超标等级制、公立医院效率低下、服务态度差等不满意。这些都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惯性运作到今天造成的。第二,对当前社会上的腐败势力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所形成的腐败风气不满意。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转轨过程中由于改革不到位,出现制度性的真空和漏洞造成的。第三,对医疗卫生改革中的某些做法不满意。如部分地区把公立医院全部卖掉。第四,对改革中一些新的正当的举措不满意。如原来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大包大揽,现在福利降低了,个人要交费了。但是,即使在高福利制度的北欧国家,也在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由过去政府包揽一切费用到目前由政府、个人及家庭共同负担。这是合理的激励机制。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必须用科学的态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能正确评价改革。我们要在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中寻求改革共识。

要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中

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既是一个发展的《建议》,也是一个改革的《建议》,是指导今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提出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思想。

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总书记最近在中央政治局强调:"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要通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制度;认真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积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十一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重点推进以下改革工作: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这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体制保障;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努力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措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十一五”时期,应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共同支持农村发展的有效模式。规范和引导民间信贷,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鼓励金融创新;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监督体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制度。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继续发展土地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各种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不合理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有利于就业的市场环境。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加强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完善市场法治等改革和发展工作。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逐步实现要素的市场定价。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受整体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制约,我国出口增长有明显的数量扩张特征,出口的质量和效益都有待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贸易冲突,我国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更加追求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贸易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鼓励进口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重视进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制定和实施重要资源进口战略;重视引进国外关键技术和智力支持。推动加工贸易升级,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的加工深度,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要提高对服务贸易的认识,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缩小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从维护人民利益入手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前提下,造就每一个人都能全面发展的体制环境。目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也面临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的问题,收入差距较大,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要把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四个着力点。这四个着力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防止某些权力主体或垄断利益集团假“改革”之名行“牟利”之实,直接对“困难群体”进行剥夺;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领域,要防止权力“寻租”现象。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就是要坚持为经济主体和广大人民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也要强调对结果不平等进行矫正的分配调节,使广大社会成员能够普遍地分享改革成果,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改革获得“合法性”即社会公正性的基本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改革观。

加强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规范化。

为确保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对改革的方式作出了科学的安排,明确指出,“要加强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这对处于攻坚阶段的改革至关重要。攻坚阶段的一个特征就是各方面的改革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职能部门进行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在实施中可能会衔接不好,影响整体改革的进展,乃至成为维护部门利益损害改革开放大局的工具。因此,加强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是改革开放顺利实施的保证。

对于在实践中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要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这是对改革成功经验的肯定和巩固,也是少走弯路、降低改革成本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