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改革创新的措施

改革创新的措施

改革创新的措施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建筑行业;创新观念

0.引言

随着房地产行业市场竞争力的日益强烈,整个建筑施工行业形成新一轮的洗牌阶段。随着建筑行业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发展,国际建筑工程项目参与的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如果想要在市场中占据着不败之地,笔者认为财务管理要改革、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为主导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当前应当考虑的问题。

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显著,为了应对时代形势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待改革。财务管理是通过价值形态对建筑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财务部门虽然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财务部门直接向管理层提供第一手信息。好的财务管理,可以减少建筑企业的财务税务风险,节约无需的财务和税务负担,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建筑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健康发展。目前形势下,建筑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趋势。

2.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还需进一步提升。有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可以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各项管理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体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财务管理模式还需更新。首先,在当今社会有一部分企业属于合伙、私营企业,企业的投资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采用的则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管理模式,然而在一些企业,企业领导的素质偏低,不能对财务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形成了职责不明确,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2)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不能为企业的财务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停滞不前,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财务人员的素质较低使企业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象。另外,建筑企业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缺乏监督,加上部分建筑财务管理人员道德操守意识淡薄,容易做出不正当的财务行为。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意识,是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整个水平提升的重中之重。

(3)内控体系不完善,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部分企业财务运行不够规范,权责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产品的生产和营销业务上,很少真正关注经营风险,缺乏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有的企业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务纪律的严肃性,任意干预企业日常决策,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4)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创新意识不足。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大多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沉浸于陈旧的财务管理观念,导致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及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以及内控不够全面。要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要求财务管理体系拥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对现代经济发展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让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得到全面的快速发展,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脚步。

3.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的创新观念与具体措施

3.1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建筑企业的盈利不仅要依靠业务的营销,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建筑企业要一改以往不重视财务管理的状况,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个个层面。建筑企业财务部门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管理的合法化、科学化。财务管理部门还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财务管理部门要适应市场要求,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信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决策,使财务管理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

3.1.1必须重视财务的风险管理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表现为潜在的、可能的,在财务方面主要表现为筹资及财务状况运行不畅,存在着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主要从培养相应的人员、制定适合本企业长远发展的风险管理目标、树立科学的策略观、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网络管理系统等方面。

3.1.2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财务活动对企业的业绩主要表现在对资金的有效管理上。资金是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保证,只有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合理分配资金及加快资金的周转,才能将这些资金得到有效的运用。此外,企业还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以防拖欠工程款项,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3.2实现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信息化

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了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新的内涵。国际上,跨国大公司的财务管理都是高度集中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网络技术,母公司可以随时掌握、监控遍布全球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这种管理、控制能力实际上也应当是公司大型化、集团化和跨国经营的一个基本前提。

加强对财会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若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领导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就是说一定要加强对领导层财务意识的提高,只有领导对财务管理重视了,员工们才会按照领导的旨意良好的执行,这样才有助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管理要实现突破,首先必定是财务人员自身实现突破。国有企业要更加重视财务人才的储备,并重新衡量财务人员的价值。

3.3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要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为强化建筑企业日常提供组织上的保证。财务管理过程的每一步骤都要严格制定,从企业的资金运转到民工工资的发放都要做到井井有条。各级负责人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避免出现问题后互相推卸责任的不良现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建筑企业要做到赏罚分明,出现问题后要进行彻底清查,对有关部门进行责罚,对于表现良好的部门则要进行表扬。适当的褒贬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还要不断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随社会进程不断更新财务管理制度。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以创新意识完善财务内部的控制制度,加强施工项目路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最少的资金完成项目的运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充分运用资金的每一分毫。

4.结语

总之,由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其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实现建筑施工企业长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谈怡.建筑装饰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视野[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委派制;管理体制;监督

会计人员是执法人员,会计部门是具体的执法部门,担负着贯彻国家的财经法规、制度,维护国家利益的任务,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会计人员委派制是大势所趋。明确委派人员的职责权限为了保证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取得实效,委派部门要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职责、权跟及与被委派单位,要大胆创新,处理好工作原则与方法策略的关系,在具体操作时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1 我国会计委派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会计委派制与现行 法律 、法规不协调

1.1.1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 企业 的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实行岗位责任制是企业内部事务,是企业的基本权利之一,这是任何人不能侵犯和干预的。

1.1.2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司的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是公司的基本权利和职责,由政府机构委派会计是侵犯公司权益、干预公司经营的行为。

1.1.3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 工业 企业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企业有权决定机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该法第五十八条又明确指出:“任何机关和单位不得侵犯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不得向企业摊派人力、物力、财力;不得要求企业设置机构或者规定机构的编制人数”。

1.2会计委派制与我国 经济 体制改革的总思路不协调

现代 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 科学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 发展 、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将彻底割断。企业作为理财主体, 自然 拥有自,包括企业的经营权、决策权、人事权等。企业不再受国家行政指令计划的约束,国家只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控,在企业合法经营的情况下,国家无权干涉企业的自。而会计委派制度的实行实际上正是干涉了企业自中的人事权,把原本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的会计部门控制在国家的手中,这种名为加强监督的行为,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代表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实行会计委派制,由国家行使监督权利,只能使企业又回到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老路上来。

1.3会计委派制违反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会计应属于企业,因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会计定位于企业内部,也就定了会计监督的外延只能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核算事项,其真正涵义是单位内部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自我监督约束的一种自律。

1.4会计委派制阻碍了会计职能的实现

“入世”后随着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的加剧,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树立正确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计划,强化对经济过程和成本的控制。这就要求各企业单位在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基础上,运用现代化会计工作在强化管理和提高效益中的作用。企业会计的职能必须得到扩展,从传统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是必然的趋势。会计委派制中规定,受委派会计代表政府的产权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的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这过分强调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容易对会计人员产生会计职能单一化的误导。

2 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消除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

采用会计人员委派制是可行的,会计委派制是由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向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并行使职权,派出的会计人员对派出机构负责,派出机构对会计人员实行统一考核、奖惩、任免及工作过程实施管理的一种制度,它具有权威性。

2.1会计委派制的主要形式

会计委派制大体上可归纳为三大类:(1)对行政事业单位委派,具体分为:a.“直接管理”形式。b.“财会集中制”形式。(2)对国有企业委派,具体分为:a.对国有大型企业委派财务总监。b.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委派会计负责人。c.企业集团内部委派制。(3)对乡镇集体企业和 农村 经济组织委派,具体分为:a.由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委派会计主管人员。b.实行账目集中核算管理。

2.2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

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委派会计受财产所有者委派为企业提供会计服务,同时约束和监督经营管理者的不良行为,由此可带来许多积极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为:(1)会计委派制能为企业财产所有者提供最佳的监督者。(2)会计委派制使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更为及时和有效。(3)会计委派制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和监督他们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4)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加强对会计队伍的统一管理,促进会计工作的职业化和社会化。实行会计委派制能够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委派制存在的不足表现为:容易忽略会计的管理职能、委派会计的工作易受企业经营者控制、难以建立会计人员的有效激励机制、有可能挫伤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

3 会计 人员委派制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明确会计委派制的实施范围,建立健全委派会计的再监督机制,明确界定委派会计的职权范围,既要做好监督,又要搞好管理,使委派会计人员能站在 企业 的经营角度来处理各方面关系,建立可量化的考核指标。

3.1建立健全会计委派制的 法律 法规

各级地方政府在委派制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委派制的总体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法规及管理办法,规范委派程序;规定委派会计的条件及任职资格,明确其职责和权利义务;建立委派会计的定期考核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实行委派会计人员回避制度和奖惩制度等。

3.2坚持分类灵活委派

对于那些业务简单、内部机构分工少或 经济 规模小的小型企业不宜实行委派制,而对那些财务业务量大、单位内部机构分工多或经济规模大的大、中型企业、国家控股公司、上市公司等,以及由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

3.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要通过会计专业资格 考试 ,凭证上岗,同时要按公平、公开、竞争、择优、德才兼备的原则公开录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和选拔会计人才,广泛地吸收会计人才。深入开展委派会计人员的后续 教育 ,每年组织至次培训活动,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 政治 思想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委派会计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3.4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改革;林地经济;发展;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的质量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经济协调发展中,林地经济占据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因此,为了进一步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强化林地经济的进步意义十分的显著。从林地经济的具体发展来看,其基础是林业,所以要想保证林地经济有突破性的进展,必须要实现林业改革的创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林业发展基础性较强,创新性和先进性严重不足,基于此,要确保林业改革,就必须对现阶段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才能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进一步的发展突破点。

一、林业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

1.方向性不明确

在目前的林业改革中,方向性不明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实践发展来看,方向性不明确有两方面的显著缺陷:第一是方向性不明确会造成发展资源的浪费。因为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所以在资源的投入上会存在严重的集中性不足问题,这样,资源利用得不到集中,浪费在所难免。第二是方向性不明确会影响发展速度。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目标确定也会受到影响,而在目标受影响的情况下,整个发展的动力便会出现不足的问题。动力不足,很难支持后续的发展,所以林业改革的效率便会受到影响。

2.改革调整的手段利用缺乏

改革调整缺乏手段利用也是目前林业改革当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应的手段来确保改革措施的施行,而如果手段利用较为单调,那么整个改革调整的布局便会受到影响,所以改革的效果也会受到牵制。从目前的林业改革来看,一方面是手段利用存在着单一性,另一方面是手段利用与其他方面的配合作用体现不出来,所以整个林业改革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这是目前林业改革效率和质量都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

3.改革执行力度严重不足

改革执行力度的严重不足也是目前林业改革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目前的情况分析来看,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执行机构不够完善。所以在整个措施执行的过程中,督导工作的效果没有得到明确的发挥,由此就出现着执行不强的情况。第二是执行的体现建设存在的缺陷。在执行机构的作用下,实施完善的执行体系,执行的效果会得到提升,但是目前的执行体系流程衔接不畅,部分环节存在缺失,所以整个流程的实施效果被严重压缩。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改革执行效果不佳。

二、林地经济发展的强化措施

1.明确发展思路,确定改革目标

在林地经济发展的强化措施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发展思路的明确,并确定详细的改革目标。就经济发展来看,目标明确,发展方向才会更加的具体,措施执行等才会更有力度,整个发展节奏才能变快,因此说目标明确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林地经济的发展改革中,要进行目标的明确有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认真的分析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保持一致的发展目标,改革的阻碍才会达到最低,所以在积极发展社会经济变革大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林地经济自身的发展目标,可以为其持续化发展提供动力。第二是在目标制定的时候要有阶段性,这样便可以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有序的调整,这样,林地经济的发展会更加的稳健。

2.积极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革手段的丰富

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革手段的丰富对于林地经济发展强化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改革而言,实现手段的丰富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计划改革手段。这种改革手段主要是利用实现规划来调整林地经济的发展。此种改革手段的稳健性较好,但是固定性比较强,灵活能力不足。第二种的创新性改革手段。这种手段的利用主要是在现有经济发展手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突破,进而实现林地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此种手段的动力性较强,但是在投入成本方面偏高。第三种是市场化手段。此手段主要是利用市场的作用进行经济的调整。在实际利用中,此种手段的灵活性比较强,但是风险性也比较大。综合而言就是在多方面手段利用的情况下,林地经济的改革会更加的全面。

3.加强执行,加大改革力度

加强执行,加大改革的力度也是林地经济发展强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改革力度加大,执行强化的过程中主要要做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要积极的进行经济发展状态的基础分析。改革措施的实施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基本状态上进行,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去除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行实现对缺陷的补充。换言之就是在经济状态分析强化的基础上进行漏洞的全面改革,这样,经济发展的基础状态会发生较大的沾边。第二是要全面的分析经济发展的结构,然后在结构基础上进行大力的调整。总而言之,无论是经济状态的分析强化还是经济结构的系统研究,最终的目的都是对缺陷进行弥补和修正。

4.强调创新,实现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强调创新,实现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是目前林地经济发展的又一项有效措施。在目前的社发展中,创新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第一动力,由此可见创新的价值非同一般。而在创新强调中,两方面的措施不容忽视:第一是理念的创新。理念是提供指导的基本要素,只有理念创新,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才会实现措施创新,所以在林地经济改革中,理念的创新不容忽视。第二是进行方法的创新。在理念指导下进行方法的研究,从而利用全新的方法进行林地经济改革体制以及发展的建立,这样,林地经济发展的先进性会得到明显的优化。总而言之,从理念方法入手进行创新调整,林地经济的发展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三、结语

以林业为依托的林地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和谐,林地经济需要进行快速的提升。实现林地经济的快速提升,根本性的措施就是进行林业改革,所以进行林业改革问题的分析,并强调其解决措施的探讨,可以为林地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障碍。

参考文献:

[1]陈艳.上海推出林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J].政策t望,2016,(04):54.

[2]吴盛财.金秀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5,(11):112-113.

[3]潘福民,王欢,费平.浅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制度[J].中国地名,2014,(12):70-71.

[4]刘列军.加快林业改革强化林权管理全力促进林地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10):66.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格局调整 国家政策调整 金融改革创新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出现多年未有的同步衰退。本文拟从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和国家政策调整两个层面,分析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

(一)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层面

从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法兰克福、东京、迪拜等国际金融中心的逐次崛起可以看到,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常常产生新的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使得华尔街迅速崛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70年代美元衰败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欧洲大陆国家的金融中心崛起,而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等亚太国家经济兴起导致的国际金融格局变化,产生了东京、汉城等亚洲金融中心。同样,此次金融危机中世界金融格局虽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世界金融格局会进行调整,国际金融市场调整、国际资金流向的调整、国际金融和实业资本转移、国际金融巨头区域战略布局调整、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国际金融人才的迁移等都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带来新机遇。

1.国际资金流向调整带来的机遇。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市场进入调整期,撤离美国市场资金需要寻求新的安全投资地,可能出现资金转移流入中国情况。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月度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见图1),国际资本净流入在2007年11月达该年最高水平1354亿美元之后,开始下滑,到2008年3月因股市大跌降到最低点-520亿美元,出现净流出,其后缓慢回升,7月份又因股市波动净流出250亿美元,其后快速回升,到2008年10月国际资本净流入达到2863亿美元。这些数据反映了近两年国际资金受到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总体表现外流迹象。

在美国金融市场进入调整时期,中国经济受到冲击小,相对安全,撤离美国市场资金可能流入中国,这对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金集聚提供了新的机会。但是,还应关注国际金融机构出于自救而撤离部分资金情况的发生。

国家外汇储备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际资本流动在中国的总体态势。2008年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以7月份美元开始升值为界,表现出“冷暖两重天”的态势。2008年上半年延续着2007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趋势,下半年增长趋势明显放慢,甚至出现自2003年12月份以来首次的负增长,这种趋势正好与8月后美国国际资本快速回流相吻合,反映了国际金融机构出于自救而从中国撤离部分资金。

2.国际资本转移带来的机遇。由于国外经济陷入衰退,实业投资需求降低,迫使大量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需要找到新的资金出口。中国经济相对发展较快,可能成为产业和金融资本转移目的地,这为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集聚提供了新的机会。2002年以来,全球资本流动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8年全球资本流动规模达到16773亿美元,但是,全球经济面临重大下滑,国际资本流动将受到较大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全球资本流动2009年总体规模将回落至14861亿。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渠道是国际直接投资(包括创办新企业、直接收购、国外企业股票购买、利润再投资四种主要形式),国际证券投资(主要包括国际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和国际借贷。近年来,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跨境投资发展迅速,成为一种国际资本流动新渠道,其投资方式包括风险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和收购三种形式。然而,我国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国外资本进入方式和渠道受到限制,因此,为抓住机遇,可以考虑以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疏通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的渠道。

3.国际金融巨头区域战略布局调整带来的机遇。欧美经济的衰退迫使国际性金融机构加大其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投资,这就为上海国际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带来机遇。目前,国际金融巨头的收入来源基本已经全球化,收入来源区域分布相对平衡。在新的经济和国际市场形势下,国际金融巨头可能调整区域战略布局,将亚太地区作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加大投资,提升在亚太地区机构的层次和能级,调整内部功能和职能部门区域布局,这将为加速高能级机构和功能性部门集聚浦东提供新的机会。

4.国际金融人才的迁移。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首先依赖的是具有全球视角的国际金融人才。美国金融人才市场在金融危机下产生巨大的人才溢出效应,这可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金融人才的集聚带来积极影响。

5.国际货币体系调整带来的机遇。国际货币体系调整中,人民币国际地位得到加强,国际化可能加快,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开放加速,离岸金融业务发展前景可待。这些将为上海作为外汇改革试点提供新的机会,也为提升上海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机会。

(二)国家政策调整层面

金融危机以来,为保经济增长,国家密集出台新的经济政策,先后出台了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条政策措施和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新经济政策的出台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希望以金融发展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国家政策调整为上海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和相对宽松的创新环境。因此,上海应抓住国家政策面调整机遇,积极实施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1.货币政策的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外部环境有利于金融发展和创新。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条政策措施中第一条就提出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资金供给增加,债券市场和证券市场可能因资金供给增加,规模得到扩大,有利于上海金融发展。其次,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金融创新,资金成本过高可能会抑制金融创新积极性。

2.财政政策的调整。国家制定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国家投资项目兴建将推动融资需求扩张,推进融资模式和产品创新。首先,国家投资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资金来源将是多样化和多渠道的,这将有利于融资规模扩大和金融市场发展。其次,创新融资模式和产品也将得到利用。例如以涉农贷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贷款等为标的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试点。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推动上海债券、股票等各类金融市场发展,推进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为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3.外汇政策的调整。近期,面对出口快速下滑,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出口企业的外汇改革政策,同时也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境外机构和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在港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发展、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等业务试点开办,将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上海可争取作为试点,发挥先行先试优势。

4.金融改革创新的政策调整。在《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显透露出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的信号。农产品期货、延迟纳税型养老保险、项目收益债券、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对基础设施和国有大型龙头企业股权投资等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措施将在2009年实行或试点,可见这次金融改革力度之大。国家金融改革步伐的提速和逐渐宽松的金融环境将为上海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新的金融市场组织形式、新兴金融机构、创新型产品集聚上海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

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抓住政策调整机遇且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

上海应借助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提速和金融经济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发挥浦东“先行先试”优势,实施地方政府参与推进型金融改革创新,加速上海金融改革创新。这里有四层含义:

一是金融改革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重要的核心手段之一。虽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是明显的,但还有不足。比如金融市场规模能级不够;金融国际化程度偏低;金融人才严重不足;金融创新相对抑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金融改革创新。而在目前的国内外环境下,更需要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破除各种难题,开创新的局面。

二是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国家经济政策相对宽松、金融审批管理相对宽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的便利,加大上海金融改革和创新力度,实现转“危”为“机”。

三是利用地方政府在金融改革创新中的能动性,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效应,做金融改革创新的推手。在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在近几年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地方政府也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在中国现阶段体制和制度下,地方政府的参与和推动是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

四是以重点创新项目和金融改革措施落实为契机,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推进上海金融改革创新。根据国家金融改革方案和上海市政府安排,考虑抓好重点创新项目和改革措施落实,使金融改革创新得到稳步推进。例如区域OTC市场、金融租赁业务、全国性信托登记中心、REITs试点、外资PE法人化、政府融资模式创新、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期货保税交割试点、并购贷款试点、资产证券化等改革创新项目和措施。金融改革创新是长期的工作,但是金融改革创新项目和措施的成功实施有助于开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局面。

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第5篇

                           ——防治水队  仇勤旗

近日,防治水队党支部组织学习,改革开放,奋发有为,大讨论。,就六个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进行意义对照检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不足与欠缺之处,并认真筹划相应的工作措施。

一、在破除僵化保守中,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问题,坚持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改革意识不强。

改进措施是,从党员作风上入手,抓村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认真学习新思想,真正做到业务能力提升,不断更新自己的党性修养。

二、在破除因循守旧,着力解决创新精神不足问题,坚持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创新意识不强。

改进措施是,加强学习培训新方法,以身边的老党员,老职工身上学习闪光点,让自己当天事情,当天解决,当班事情,当班解决,积极配合队部的工作。

三、在破除封闭狭隘,着力解决扩大开放不够的问题,检出以开放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视野不广。

改进措施是,向别人学习,向网络学习,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学习扎un也探放水专业知识,尽快提高专业水平。

四、在破除自我满足,卓立解决服务意识不强问题,坚持以服务打开发展新道路,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深入职工少。

改进措施是:充分利用周一,周三班前会上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了解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多关系职工,在生活中多帮助工友。

五、在破除随遇而安,着力解决工作标杆不高的问题,坚持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目标不高。

改进措施是,多向老职工学习,向优秀员工学习,平时多听,多做,吸取在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增强合作精神,学习优秀职工的工作方法,取其精华,借助其优点来不断完善自己,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步修正自己不足,让自己更优秀,

六、在破除慵懒散漫,着力解决作风不实问题,检出以过硬的作风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作风不硬,能力不高。

改进措施是,把安全第一,杜绝三违,学好专业知识,切切实实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中遵纪守法,认真按照规章制度来做一名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优秀员工。

指出,伟大的梦想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姓党就应该有一副敢于担当的铁肩膀,作风决定作为,进则全面振兴,。退则必然落后,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拥有先进的理念和体制,过硬的本领和作风,需要打造担当作为,勇当先锋的队伍。

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凝聚,动员,引领全队员工参与到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大讨论中,解放思想,勇力潮头,改革创新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补齐职工动力不足,思维僵化等方面的短板,进一步推动改革创新,创业,创优,为队组,矿山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要按照,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提倡敢于抗事,愿意做事,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接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