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设生态城市群的设想

建设生态城市群的设想

本文简述了*城市群发展思路的演变轨迹,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群的设想。认为,*经济区具有成长优势城市群的基本条件;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也是水质最好的淡水湖,具有生物多样性优势和生态优势;*区4个中心城市及周边中小城市都有发展亲水、亲山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条件;发展生态型城市群符合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发展全国第一个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的城市群,具有定位准确并能充分彰显、利用这些比较优势,规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可能对本区生态产生不良影响的重大意义,对促进中部共同崛起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还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群具体设想和政策建议。

“十五”期间,*省委多次提出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中心城市聚集,逐步形成城市群的发展设想。*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赣中南、赣西三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以下提出重点建设*生态城市群的一些想法。

一,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城市群的核心特征是,以若干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在周边连接一批中小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一个城市密度高、人口密度大、产业实力强、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有明显界线的城市体系。城市群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共生、互动、共赢的发展机制。城市群的发展是领导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推进本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火车头,是当前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的较为普遍的发展趋势。

从工业化先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上看,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北美、欧洲率先发展起来了巨大的城市群。主要有: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以波士顿­——纽约­——华盛顿为轴线的城市群;五大湖地区以蒙特利尔­——底特律­——芝加哥为轴线的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伯明翰­——利物浦为轴线的城市群;欧洲西北部以阿姆斯特丹­——科隆­——布鲁塞尔为轴线的城市群。日本在东京­——名古屋­——大阪一带也形成了巨大的城市群。

从国内城市化进程上看,改革开放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进入21世纪前后,在东部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三大城市群: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轴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香港­——澳门为轴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北京­——天津­——唐山为轴心的京津唐城市群。

国内其它中心城市及周边在区也在逐步形成一些密度和级别相对较低的城市群。

二,*城市群发展思路经历了逐步深化、明晰的演变过程

*省经济区和城市群的发展思路主要以区域经济分工和生产力布局为表现形式。“七五”时期将全省划分为北、中、南三大经济区;“八五”、“九五”时期重点强调京九沿线和浙赣沿线产业发展,其中“九五”时期提出*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把京九经济带建成21世纪经济发展脊梁”的设想;“十五”时期提出加速区域经济整合,逐步形成赣北东、赣中南、赣西三大经济区,强调南昌市的中心地位,发展九江、赣州两大省域次中心;“十一五”在“十五”三大经济区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昌九景鹰饶)、赣中南(赣吉抚)、赣西(新宜萍)三大城市群的设想。

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分工实质上主要是以城市的区域组合和产业分工为特征的。从上述各时期我省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分工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省城市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大十字”布局到三大区域,从区域经济发展到城市群发展的变化,是城市群的发展思路逐步深化、逐步明晰的过程。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情况:

1,城市群的发展重点不够突出。“十五”期间,全省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各设区市城市发展很快,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热烈竞赛局面。在发展重点上相对突出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没有形成具体的城市群发展目标。“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三个城市群,一定程度上是以城市群替代经济区的提法,从城市群发展特性的角度看,城市群数量过多,重点仍不够突出。

2,城市群的推介力度较弱。对外宣传上基本上没有明确的城市群概念,外界不很清楚我省有没有城市群的发展设想,城市群的重点在哪里。这也是前不久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中,没有列出*重点城市群的重要原因。

3,城市群的范围强调全覆盖。无论是经济区还是城市群的划分,都强调了对全省各地区、各城市的全覆盖,从规划角度,有它的必要性。但如果把一些从地域和产业经济联系上目前相对还不够紧密的城市划为一个城市群,就会使人感到这些城市群体系比较勉强。

三,把*生态城市群作为今后*城市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

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我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城市群发展也将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发展亮点,并对全省乃至跨省区域的城市化起引领作用。在*各个区域经济板块或有可能形成城市群的若干雏形里,*生态城市群是最能担当此重任的一个。主要理由如下:

1,*经济区具有成长优势城市群的基本条件

一是基础设施最完善。*4大区域中心城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两两相距150公里左右,具有本省最完备的铁、公、水、航空综合交通体系,一旦已开工的景鹰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的九景衢铁路建成,则*高速公路环和铁路环最终形成。这是现代城市群发展的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条件。必须明确的是,*区的交通物流条件主要不是靠鄱阳湖的水运,而是靠现代高速公路和铁路体系。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年环鄱地区人均GDP14866元,是全省人均9439元的1.57倍。是全省率先进入人均1000美元的区域,具有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综合经济实力。

三是工业基础最好。4市几乎集中了全省工业的全部精华。其中汽车、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医药、纺织工业的骨干企业、产品产量70%-95%集中在这一地区。

四是科技实力最强。其中科技人员的70%左右,高校在校学生的76%在这一地区。

五是城市化水平最高。4市城市化率平均为42.9%,比全省城市化率37%高5.9个百分点。

六是经济联系最为密切。4市产业分工明确,产业链互有渗透。南昌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对其他3市辐射强烈,九江作为港口城市是3市大宗原材料和产品进出的集散地,是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纺织、造船等制造业基地,景德镇与九江历史上联系密切,至今汽车、电子、陶瓷等产业互相关联,鹰潭的有色冶金、基本化工与九江、南昌密切关联。

2,*生态城市群实力在中部地区与其它城市群具有同等地位

在中部地区已有的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中,除与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实力有明确差距外,与其他3个城市群的实力并不差上下。尤其是在各自省里地位,*城市群在一些指标上的优势更为突出。

*城市群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高校学生数在本省中的地位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经济密度、进出口、城市化率处于中间水平。

3,突出建设*生态城市群是非常必要的

其一,*城市群是客观的、正在成长的城市群。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周边中心城市正在迅速扩大,一些小城市和县城正在成长为中小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联系密切、互动共生,正在成长为与周边其他地区有明显分界的经济高地。这就是城市群,与其自由发展,不如规划它发展,用政策措施促进它加速发展,发挥它对全省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引领作用。

其二,突出*生态城市群对于中部崛起战略是必需的。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在21世纪初作出的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突出中部城市群的发展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在中部崛起大战略中,缺少*省的重点城市群的发展也是不完美的。特别是*城市群正处于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符合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设想,不仅具有率先崛起的可能,而且具有促进两大经济带加快形成的重大意义。

其三,突出*生态城市群的发展是对*省委“十五”期间关于建设城市群和生态*的设想,以及对“十一五”规划的最好贯彻落实。在发展资源有限,需要突出重点的情况下,在搞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突出*生态城市群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是对省委的设想、对“十一五”规划的切实贯彻落实。

4,把*城市群定位为生态型城市群是有重大意义的

第一,*城市群具有发展生态型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其生态优势之一是,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水质最好的淡水湖,其水质全年大部分时间可达到Ⅲ级或优于Ⅲ级的标准。二是鄱阳湖区具有生物多样性优势,是世界著名的候鸟越冬地,长江中下游最好的农牧水产基地。三是九江的庐山、鹰潭的龙虎山、景德镇瑶里或附近的婺源等都是我国最好的生态型风景名胜区。四是4个中心城市都有发展亲水、亲山的园林城市的基本条件。发展生态型城市群具有定位准确并能充分利用这些比较优势的重大意义。

第二,发展生态型城市群符合科学发展观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发展生态型城市群不仅符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根据这一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城市群发展规划,避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可能对本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同时,也可以消除人们在传统思维里,认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可能对鄱阳湖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疑虑。

第三,确立*城市群的生态型可以彰显它的特色、魅力和品牌效应。在国内,具有形成城市群的经济板块并不少,但具有*城市群生态特色的区域就不多见,确立生态型城市群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可以突出它在全国的两种明显优势:全国第一个以湖为纽带的城市群,第一个生态型城市群,从而把它做成中国最具特色、最有魅力和品牌效应的城市群。

四,*生态城市群建设的基本设想

建设*生态城市群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明确它的建设思路、目标任务,并制定切实可行政策措施。

1,*生态城市群的建设范围

*生态城市群空间范围以南昌为核心,昌九工业走廊为重点,以环湖设区市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主要支点,环湖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辐射周围50公里左右范围。以县域为单位,大体包括南昌市9县区,九江市10县区,景德镇市4县区,鹰潭3县区,上饶市的鄱阳、余干、万年3县,抚州市的东乡县共30个县市区。这是*生态城市群的基本区域,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可以扩大辐射到上饶、抚州、宜春市的其他部分县市。但近期范围不宜扩大过多,以保证中心城市有足够的经济密度和辐射力。

2,*生态城市群的形象定位

*生态城市群的形象就是亲湖性、生态性和现代城市群。突出鄱阳湖作为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优质淡水湖、生物多样性淡水湖的特色,突出鄱阳湖周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环湖中心城市昌九景鹰可以建设亲水生态园林化现代城市的特色。其中南昌为滨湖生态英雄城,九江为港口生态旅游城,景德镇为园林生态陶瓷城,鹰潭为山水生态铜业城。有这三大生态特色和四个主导产业各异的生态型城市的支撑,基本可以确定*生态城市群在全国首个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的城市群的地位。

3,*生态城市群的发展目标

继续保持*经济区领先全省发展水平,保持其对全省工业化、城市化的引领作用,保持其生态环境示范效应,是*生态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目标。“十一五”期间*生态城市群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其中二、三产业增长速度高3~5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高0.5~1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生态利用水平较大幅度高于全省水平。在城市体系发育方面,“十一五”期间,九江(已进入)、景德镇市进入大城市行列,瑞昌、乐平进入中等城市行列,环湖沿轴线出现10个左右的县级市;“十二五”期间,鹰潭市进入大城市行列,5-8个小城市进入中等城市行列,所有县城驻在镇进入小城市行列。

4,*生态城市群的产业分工合作

*生态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既要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发挥二、三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大工业和城市化进展对环境破坏,发挥生态优势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使用,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按照促进中部崛起的意见中“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建设要求,在南昌、九江、鹰潭3市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在南昌、九江、景德镇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鹰潭建设铜产业加工制造基地。滨湖各县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水产业及其加工业,做强县域经济。加强各市县的产业联系,物流联系和旅游业的联系,实现共生、互动、合作、共赢。

五,加快*生态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措施

1,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群的设想

“十一五”规划已提出*城市群的构想,并在制订专项发展规划。这里提出两点调整建议:第一,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生态城市群的设想。主要是突出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优势,形成特色和品牌效应。全国第一个以湖为纽带的城市群、第一个生态牌城市群,这一魅力品牌作用将为环湖经济区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商业机会。第二是*生态城市群的基本区域近期最好确定在以昌九景鹰为主的30个县市区范围,上饶、抚州仅部分县包括在内,以后再逐步扩展。在这两点调整设想下,根据城市群发展的内在规律抓紧编制规划,并由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城市群的实施意见的文件,争取尽早实施*生态城市群的建设行动。并争取列入国家规划重点支持的城市群范围。

2,大力推介*生态城市群

利用各种传播媒体、专家论坛、各种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的机会,宣传推介*生态城市群,特别突出它的亲水性、生态性和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带的交汇性;对*城市群建设中各种问题、课题展开研究,形成*生态城市群的舆论热潮。同时,尽快准备生态城市群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生态产业的项目向外招商,为生态城市群的建设争取更多的商业和投资机会。

3,继续配套完善环湖基础设施

尽快促使九景衢铁路开工建设,加快景鹰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度,抓紧港口、航站、铁路、公路集疏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

4,引导产业分工协作

依据4个中心城市及所属中小城市的产业基础,尽可能在城市群内展开产业链,寻求产业配套支持,特别是汽车、机械、电子、有色冶金及精深加工、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应尽量在*城市群内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清洁生产。通过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城市群内互动、合作、共赢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5,加强与东部、中部地区其它城市群的交流合作

*生态城市群不是独立、封闭的城市体系,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体系。加强与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国外和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要素,学习东部城市群的发展建设经验。加强与中部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中部共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