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志办公室总结

地方志办公室总结

*年,*市、区地方志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地方志工作指示精神,把搞好市、区两级地方志编修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完成省史志办和市政府布置的任务和办公室其他工作,努力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一年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认真组织学习《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上级有关修志文件精神

今年五月,国务院总理*签署颁发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使地方志编修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我市各级地方志部门认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领会《地方志工作条例》精神。并结合实际,对照《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组织讨论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省提出了地方志工作立法的具体修改意见。并组织办公室人员认真学习省领导有关地方志工作的讲话。

二、认真做好地方志编修工作,努力解决修志遇到的各种困难

*年,*市及*、*、*区开展修志工作三年有余。*市志共分三十一篇和180章,约300万字。承修单位130个多个,涉及到全市各机关和各个行业。《*市志》除个别章节未完成以外,各单位的送审稿已进入总纂。其中,有相当多的志稿已完成二审,部分志稿审核还在加紧进行。

*区属66个修志单位已有61个单位交送了志稿。未完成单位,将在近期交稿。目前,已通过区编审人员初审的稿件有163篇(占两区志稿总数181篇的90%),《*市城区志》的“概述”部分,经十多次修改和补充,定稿后已报区政府审阅。12月,*区方志办根据草拟《*区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报区政府审定下发各单位,通过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为修志工作积累、保存更多的资料,促进地方志资料收集、整理、积累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为*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除此,还认真完成市志布置的工作任务。

*区方志办先后3次修改和完善《*市志(*~*)》篇目。志稿初稿分纂达72.9万字,占全书计划总字数125万字的58.3%。全区106个市志承修单位有104个送交了市志分志资料长编,53部部门(专业)志有39部完成了资料长编,完成志书初稿10部,18部镇(街道)志有14部完成了资料长编,完成志书初稿2部。

*区方史志办在认真做本职工作外,认真完成市方志办布置的《*市志》*部分内容的编写任务,并协助相关单位完成志稿撰写和资料补充。

*区方志办认真,做好第一届修志的扫尾工作。

*年,审验了《*司法志》,并于年内出版。对《*人大志》的送审稿进行验收。并撰写了《*市志》(文化分志)“地方志与年鉴(*部分)”稿件;为《*市志》撰写《*报》内容;为《广东省百科全书》撰写*区内容。

*区本届地方志编修工作已进入总纂阶段。目前,《*市志》初稿已完成50%;部门志(专业志)已出版17本、进行排版13本、修改返回有48个单位、退回没返回的有16个单位的志稿。*区方史志办在还认真完成市方志办布置的《*市志》*部分内容的编写任务。

在修志过程中,市、区地方志部门都遇到不少困难,经过认真组织,并积极争取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克服了人手少,修志工作面广,时间紧张、任务重的问题。市、区方志办部门也积极帮助各承修单位解决修志过程所遇到难题,使本届修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三、认真做好人物志的组织编修工作

*市及*、*、*区地方志部门认真组织人物志编修,市、区方志办制定人物志编纂规划,草拟编修人物志的有关文件,组织人员认真资料搜集和编写。目前,市方志办已对人物志初稿进行多次修改,进入最后的审改编纂工作。

*、*、*区方志办也在按计划进行人物志资料的收集、编写。

四、加强修志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总纂人员理论素质

*年,为了搞好志书总纂工作,市、区方志办都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定期组织全体修志人员理论学习和工作交流,努力提高修志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10月市方志办通过组织全体修志人员到*参观学习,开拓眼界,为搞好修志工作鼓舞士气。11月底到12月初,市、区方志办先后分两批派员参加了省史志办举办的县(市、区)志二审人员培训班,重点学习了志书审查验收工作的程序、操作方法及要求。通过培训学习,使修志人员对志稿编纂的总体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

*区办鼓励编审人员积极参加省、市地方志机构组织的学术研究。编审人员刘新生结合我区修志的实际情况撰写的论文《浅谈区志编写》,参加了*市方志办在*区举办的论文研讨会。

*区方志办发动修志人员利用工作之余,结合实际撰写学术性论文10篇,分别为:《谈谈方志索引》、《浅谈新式词汇与修志》、《新方志应深层次记述精神文明建设》、《试论志书的政治质量》、《浅谈将部门(专业)志改写成分志》、《志书的“灵魂”》、《编余琐谈》、《编纂镇(街道)志大事记的几个问题》、《如何提高志稿编纂质量》和《浅谈方志文化》,其中有1篇在《中国地方志》上发表。此外还积极参与省地方志法规文件的意见征求工作。

其他各区方志办也结合实际组织有关同志开展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修志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地方志工作的活力。

五、抓好部门(专业)志、镇(街道)志编修工作

*市方志办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编修专业志,把各单位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史进行详细记载,以补市志之不足。市志办的同志还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有关单位审改志稿,严把志稿出版质量关。受到有关单位的好评。

*为有效地推进了部门(专业)志、镇(街道)志编修工作的协调开展我,我区成立和调整*区镇(街道)志、部门(专业)志审查验收小组;组织人员审阅了26部部门(专业)志和镇(街道)志资料长编,并提出书面修改意见;组织和落实了《*市体育志》和《*市物价志》稿的初审工作,《*市政协志》、《*市精神文明志》、《*市审计志》正在审查。

六、收集整理地情资料和编辑出版《年鉴》

市方志办组织编写了*年《*市大事记》。并将有关修志的文件、论文及修志的动态消息等内容录入和挂网。

*区方志办经过认真的筛选、整理和核对,至10月份,收集两区《大事记》共40多万字,初步整理成8万多字。

*区积极开展地情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利用报刊、互联网、信函等途径,大力收集“*风俗”、“*人物”、“*人文地理”、“*古村”以及各镇(街道)最早开村的自然村等文化价值较高的地情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保存,并根据各镇(街道)方志办及志书编辑室填报的“自然村情调查表”,重新编辑和出版《*姓氏概况》(修订本)1000册。重印《*县志》(宣统版)。

*方志办收集、整理和编辑《*年*地情资料》。并借鉴*市、*区、*区、*区等地年鉴的精华,力图使下一年的地情资料从内容、格式等方面向年鉴靠拢,为后年正式出版年鉴作准备。

七、对上届志书进行纠错补遗

按本届修志要求,市方志办认真组织力量开展对上届修志的纠错补遗工作,现已完成原*地区机构设置补遗和《*市志》勘误表等有关内容。并安排专人负责政治纪要部分编写工作。

八、宣传读志用志,服务各类读者。

*,市、区地方志部门都热情接待了来自新闻、学校、研究单位等同志前来查找资料,回答有关地区方面的询问。

*区地方志部门积极开展读志用志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读志用志人数达10000人次。认真做好地情信息咨询服务200人次。接待区内、海南、广西、广州等地前来查阅地情资料或来函来电要求协助查询各类信息的约200人次,较好地提供地情咨询服务。开展了自第二轮新方志编修工作开展以来各镇(街道)发现的文物调查统计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志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功能。

*方志办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方块的开发利用。为区委宣传部、龙江镇等部门和地方举办有关七一题材的展览提供资料。为《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珠江时报》、《珠江商报》和*电视台等提供方志方面的材料。为马来西亚华侨陈洪发先生提供《*地名志》、和《*县志*人口》篇中的《人口分布》和《姓氏》的节目资料,为他研究*旅马华侨来源提供依据。

十、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年,市方志办认真组织各区方志办的同志讨论省有关地方志立法的问题,并向提交了地方志立法的补充修改意见。还组织推荐论文的讨论会等。市、区地方志部门还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除此。市方志办认真做好与省内外地方修志同行联系工作,通过交换、购买等方式,不断丰富方志地情库馆藏。

*年即将过去了,在当地党和政府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各级地方志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全体修志人员共同努力,使新方志编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年底,区划调整,机构变化,给修志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使一些修志任务难以落实承修单位。一些熟悉本部门情况的同志提早退休,有些单位撤并、资料丢失等等,都增加了地方志编修工作的难度。尤其是经济管理部门的变化、职能的转变,给我们修志工作带来的困难更多,承修任务难以安排、资料数据难以收集,还有银行、证卷、保险等部门开展修志的问题都遇到不少麻烦,特别是区一级的修志对银行、证卷、保险等内容的记载更难开展。

二、*、*两区没有启动修志工作,给《*市志》编修也带来不少麻烦。因本届《*市志》是编修的一部大市志,缺一区资料不可,市、区修志工作不同步,使市直等有关单位在修志任务安排上带来不少困难。

三、修志人员变动大,给修志工作了造成不利影响。为了保证本届志书的编修质量,市、区地方志部门都加强对修志人员的业务培训,但是,许多受训人员回去后,没过多久因工作需要又调到新的岗位,修志人员不稳定影响了修志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四、部分单位对地方志编修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同志编写人员和审改同志工作水平良莠不齐,有些稿件修改难度很大,有些好稿被改差。使志书记述不够详实,没能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点或专业特征等,有的志稿还出现缺项、断线、内容空洞、时间、数据不准确等现象。

五、市、区地方志机构普遍存在地位低、编制少和经费紧张及号召力不强等问题,与担负繁重的修志任务相比不相称,编纂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不能达到合理搭配,一些骨干编纂人员经常都处于满负荷工作。为了解决这样的窘急,各级地方志部门只好在社会上临时聘请修志人员应付工作急需,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很难达到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要求。这些都给修志工作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