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强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通知

加强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通知

我县自年实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以来,极大地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更加有效地保障患病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范围,不断提高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的针对性。

(一)实施门诊医疗救助。对城乡低保对象中的常补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按每人每年100元标准发放门诊医疗卡,主要用于常见病的门诊治疗。其中农村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直接拨入各乡镇敬老院,资金由各敬老院统一掌握管理,集中使用。救助资金于每年年初以核拨发放《定点医院救助卡》的形式下发,救助对象年内发生新增或核消,由各乡镇民政所到县民政局统一申报,县民政局审核后分别办理增发或停发手续。门诊医疗实行定点制,梅江镇户籍的定点门诊医院为县医院、县中医院,其他各乡镇户籍的为所在乡镇卫生院。

(二)实施住院救助。对城乡居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凡当年在县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取消救助病种限制,按城市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医疗费用,经县医保局、县农医局等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医疗费用,经县农医保局、县农医局等医保机构按规定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可申请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其救助比例如下:

1、城乡低保“非常补”对象,按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30%比例予以救助,原则上一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8000元。

2、城乡低保“常补”对象和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对象按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50%予以救助,原则上一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10000元。

3、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按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80%予以救助,原则上一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15000元。

(三)实施特殊对象救助。即对没有纳入城乡低保对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户(即“城乡低保边缘户”)中家庭成员患有恶性肿瘤、尿毒症(肾衰竭)、重症肝病(肝硬化急性肝坏死)、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外伤性重要脏器破裂、颅脑损伤、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红斑狼疮、脑性瘫痪等12种大病的,除县医保机构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外,个人负担医疗费超过2万以上(含2万元)的,凭县医保机构核实后可到所在乡镇民政所申请乡大病救助,救助比例为20%,原则上一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4000元。各乡镇在受理此类救助对象时,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核审同意统一上报,且对此类人员的救助资金全年应控制在本乡镇救助资金总额的10%以内。

二、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不断提高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的时效性

(一)个人向所在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村(居)委会核实其病情及医疗费支出后,由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同意后报乡镇民政所受理,乡镇民政所每月汇总后报乡镇政府大病救助评审委员会审核同意,再报县民政局汇总整理,在一个月内提交县城乡大病救助委员会审批。

(二)城乡居民低保边缘户的家庭成员患有前文规定病种的,由个提出书面申请,县医保机构核准病种,村(居)委员会、乡镇民政所进行调查和核实,并做好由调查人签字的书面调查材料,然后填写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经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上报县民政局提交县城乡大病救助委员会审批。

(三)规范凭证:个人应提交书面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一寸相片一张,县级以上医院疾病证明,城乡医疗救助申请审核表以及县医保机构核准的病种和医药费用报付证明。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城乡救助管理体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加强对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由各乡镇乡镇长任主任,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任副主任,纪检干事、民政所、财政所和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救助工作评议委员会”,明确职责权限和评议范围,并上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认真做好各类救助对象的调查复查和评议,切实维护救助对象的生存权和健康权,促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开展。

(二)落实部门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严格执行政策把好第一道关,特别是对“城乡低保边缘户”的救助要严格按照救助病种、救助资金总量从严控制,不能突破原则放松条件上报。民政部门作为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切实抓好救助政策的贯彻落实。财政部门要按规定积极筹措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资金,根据民政部门审批的对象和金额,及时将资金发放到对象手中,并加强监管,不断提高城乡大病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救助资金的社会效益。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督促医院出具真实可靠的证明。审计、监察等部门要积极做好医疗救助资金的监管工作,坚决查处不严格按政策办事,出具虚假证明材料,虚报、冒领、骗取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