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方案

加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方案

按照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方针,为进一步做好今年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把“三改三化(划)一习惯”落实到位,规范有序的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及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为主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又要扎扎实实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确定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依靠群众,惠及农民。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维护好农民权益,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四)讲究科学,突出特色。按照农村经济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体现农村特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目标任务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进试点村和示范点建设,按照中央“20字”方针及市里关于“村庄规划、环境美化、生态绿化、改水、改厕、改路、一卫生习惯”(“三化(划)三改一习惯”)的要求为主要内容进行村庄整治建设,着重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力争年末使试点村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的目标。

四、试点建设内容

(一)突出“三化(划)三改一习惯”。抓好全乡5个试点村整治建设:

一是自然村规划规划内容总体包括产业规划、村庄规划和房屋设计,产业规划要按照“一圈二群三带”的总体布局,根据当地的特色产业结构及资源优势,确定主要产业及规模,重点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和壮大“一村一品”专业村,加快新产业发展步伐,组织实施适度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村庄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的原则实施,既要尊重科学,又要结合农村实际,尊重农民意愿,着力体现农村的乡土风情、自然风貌、人文古迹、产业资源等特色,注重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保护及公共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在村庄整洁建设工程中,要严格按照村庄规划实施;房屋设计应最大程度的体现建筑风格多样化、个性化和乡土特色。

二是环境美化大力实施“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搞好人畜分离,建立卫生长效保洁制度,保持村庄的卫生清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三是生态绿化进村公路及村内道路两旁植树绿化,大力推广发展庭院经济,使农家院落瓜果飘香。

四是改水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群众意见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确定改水类型,可采取集中和分散(有塔式、无塔式)两种方式,前者初期投资大,运行费用低,故障率也低,而后者正好相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试点村改水率都应达到全村总户数95%以上。

五是改厕改厕是“三改”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三改”中的难点,应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求是每户建一个水冲厕,不能以公厕代替冲厕,厕型选择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选用“三格式”水冲厕,也可采取“三瓮式”水冲厕,如果原有沼气池或准备兴建沼气池,可以建设计成“目”字型,有效窖基本为1.8立方米,池内净深不少于110厘米,三池之间用100mmPVC弯管连接,使用户每半年至一年清理一次,试点村改厕率要达到农户数的90%以上。

六是改路村内主干疲乏和通户路实施硬化工程。主干道路面应控制在3—4.5米的宽度,垫层10厘米,混凝土厚度15—18厘米之间。通户路宽度一般为1—2米,混凝土厚度8—12厘米,项目实施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

七是二到位一习惯即人畜分离到位、下水道改造到位。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基础条件好的村,抓好“五个之家”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思想首先教育、科普知识教育,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组织实施“新农村家庭计划”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和民主管理。

(二)加大试点村“一村一品”和产业建设力度。按照“培植专业村,建设特色村”的要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种养,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务工经济、“农家乐”经济,积极培养各类专业村、特色村,进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县域产业格局。

(三)坚持点面互动。重点抓好2个重点示范村建设。按照发展生态型、产业型、社区型新农村的思路,在今年试点村的基础上,有重点的选择2个生态环境好、产业经济好、交通区位好、规划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村委班子和理事会战斗力强的村进行重点打造,努力使这些重点示范村形成有特色产业、有文化内涵、有规划品位、有文明风尚的新村,成为拿得起、推得出、学得到的示范典型。对这些重点示范村的整治建设,要适当提高标准,重点突出“四改、四化、一中心、四到位”,既在试点村“三改三化二到位一习惯”的基础上,新增门塘改造、亮化、文体活动中心等项目工程,做到人畜分离到位、下水道改造到位、有线电视到位、卫生保洁制度管理到位。

(四)按长效管理的要求抓好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

在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长效管理。努力把规划落实到村,实现规划工作全覆盖。要加大对乡村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力度。建立环境卫生保法队伍,添置环卫保洁设施,建立并完善保洁制度,做到一手抓点上示范,一手抓全面的环境保洁,真正做到点面互动、建管结合,切实改善乡村的环境卫生面貌。

五、资金统筹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建设资金筹集政策,科学统筹、整合投放新农村建设支持资金。继续采取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直接统筹、相关单位项目资金衔接统筹为主的方式进行,但现有的投入总量与需求量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一)各级政府投入资金。仍然按照省、市、县三级共建的方式,按上级要求,今年5个试点村三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直接统筹资金共60万元:省奖补每个试点村8万元,市级以每年试点村4万元的资金给予奖励,县级配套资金主要与建设项目、政治工作量挂钩和扶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产业发展。

(二)受益群众投入资金。坚持农民主体的指导思想,按照政府投入资金的70%的总量配套,试点村农户要主动承担起门前道路硬化、整修房屋、美化庭院以及部分改厕改水费用,建设中应动员群众义务投劳作于搞环境整治、道路路基建设等。

(三)涉农捆绑资金。以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为平台,省级资金整合为切入点,县级项目整合为依托衔接统筹县有关部门等项目,资金支持配套,在不调整管理职能、不改变资金性质的前提下,将不同渠道的资金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捆绑使用,提高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在道路建设、改水改厕资金要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点集中。

(四)帮扶单位赞助资金。在前两年单位帮建扶助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采取接对帮扶的工作机制,争取帮扶单位在资金、人力、物力、技术和信息的大力支持。

六、基本措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乡政府要根据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周密、具体、操作性强的工作实施方案,试点实施方案要彰显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要体现新农村试点作为“三农”工作有效平台的功能,要融会“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方式和方法,要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划分工作阶段,完善配套措施,使之成为科学有效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的行动计划。

(二)大力宣传造势。宣传发动是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的首要环节,通过大力宣传,全面发动,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提高工作自觉性,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提高工作自觉性,激发建设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形成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要通过选点布点的申报过程,组织力量,进村入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目标、意义、要求和有关政策,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层层召开会议,全面传达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总结表彰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详细、具体的宣传实施方案,把宣传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特别是策划好推介试点工作中的鲜活经验和感人事迹,以身边的典型,身边的变化来洲发农民群众、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三)精心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实施阶段,要贯彻以农民为体的原则,组建农民理事会是发挥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民间组织,应以自然村为单位,推行有威望、有公心、能干事、肯办事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和农村中的能人组成农民理事会,通过有效引导和激励,使其在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村庄整治建设上,要按照改水、改厕、改路的原则进行“三改”建立奖励机制,上级安排的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三改”建设,对“六改四普及”中的其它建设项目,也要结合实际,因地因村明确适当的扶助标准,以奖代补,选建后补,奖补金额与建设的荼量挂钩;要强化技术帮扶力度,政府建设试点村的积极主动与有关职能部门配合,或者抽调专门力量对比,组建专业队伍,定期深入到第一线,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严格奖惩考核。乡政府已经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乡新村办也成立了督查考评组。按照上级检查验收标准和具体的考核办法,结合平时督查与年终考评进行奖励和表彰,对于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干部列为拟提拔干部和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形成促进机制和干部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