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实施意见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会议精神,积极顺应我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趋势,现就进一步加强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基层党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以凝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社会为重点,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工程”,吸引机关、企事业以及社会各领域的资源向农村集聚,与农村融合,形成推动东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合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总体目标:通过努力看,到2013年,在全镇构建起基本符合城乡统筹要求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活动方式和领导方式不断创新,服务功能、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力量进一步充实。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成长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激励保障机制日趋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村干部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

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党员思想观念和宗旨意识显著增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更加规范,党员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党内关怀帮扶机制不断健全,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村级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不断健全,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农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

二、具体措施

1、创新组织设置,健全组织网络。在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基础上,按照“因村制宜、务实管用、灵活有效”的原则,在条件符合、党员自愿前提下,尝试互补性强、有共同利益关系的村企联建党组织;在企业聚集、外来人口较多的工业园区,推行建立区域化、网格化党组织;在产业链健全、行业发达的专业领域,建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细化农村党组织组建单位,设置功能性党支部(党小组),使党的组织设置更适应农村基层党员工作、生活的不断变化。

2、开拓活动平台,改进活动方式。加强农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每村基本达到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功能齐全的办公活动场地。按照“集约利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将镇乡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与“公共文化明珠乡镇”创建以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完善中心功能设计,提高中心“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加强党员志愿者品牌建设,建立志愿者服务积分制度,提高志愿服务热情。拓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途径,在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党员志愿者等活动的基础上,以镇乡为主体,划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相应区域,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活动,切实提升党员服务群众水平。加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投入,建立健全远程教育电视与网络双重播放平台,做好远程教育入企、入社区、入户工作,提高远程教育网络和工作覆盖面。

3、统筹城乡党建,提升“造血”功能。依托各类结对共建活动,把帮扶活动中的资金、技术、项目和信息等资源整合起来,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入“三农”建设,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村级造血功能,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为农村党建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4、培育农村人才,选拔后备干部。实施农村人才队伍“百千万工程”,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骨干,建立每村10名左右由年轻党员、村民代表为主体的村级工作骨干力量,运用集中轮训、“村企联培”等方法,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选拔力度,采取个人报名、组织推荐、公开招考等形式,扩充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实行跟班实岗锻炼,注重上岗能力培训。

5、拓宽选人视野,优化干部选配。积极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从优秀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出创业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和机关干部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基层情况熟、管理经验足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不断加强“领头雁”队伍建设,坚持村党组织书记“两推一选”主要方式,逐步推行“两推直选”,扩大书记任职的群众基础,新任职书记要求年龄在4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严格实行书记到龄退职制(一般不超过60周岁)。加大从高校大学生中选聘村干部力度,规范大学生农村工作者日常教育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创新基层干部选任方式,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公推公选”、跨村任职,村脱产干部“跨村竞聘”、选聘分离,非公企业专职党务工作者市场化选聘等新方式,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6、完善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建立区、镇两级分级培训体系,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定期轮训,要求每年参加区级培训不少于8个学时,参加镇乡培训不少于40个学时。继续执行好村干部培训学分制、机关干部同步学习制等,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通过三年努力,使现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80%达到高中及以上学历,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稳步提升,40周岁以下村干部基本达到高中及以上学历水平。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各级党校、高校、成校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等教育机构和资源,通过联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共组师资力量等方式,组织开展村干部学历再教育和短期进修班等活动。通过“基地培训、实践锻炼”模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送优秀村干部到重点部门、实力较强企业、建设任务较重村和先进示范村驻地学习、跟班锻炼,不定期组织优秀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培训,拓展视野、提高实效。

7、统筹干部报酬,落实激励关爱。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统筹机制,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基本工资报酬区、镇两级统筹,村干部社会保险集体缴纳部分由镇村承担。继续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并推荐能力实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直接提拔进入镇乡领导班子。加强对离职村干部的关爱,落实村干部离任补助、离任村党组织书记定期补助等制度。支持和保护村干部依法履职,大胆开展工作,坚决惩处对基层干部的诬陷、打击、报复等不法行为。

8、完善考核激励,加强日常监管。完善村党组织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推行行政村“一村一考”、村干部分线量化考核等制度,强化村党组织书记任期审计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提高考核成效。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规范村干部上班作息时间、财务报销、招待交际费用支出、外出报告等制度,落实村干部定期接访群众,结对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等相关举措。完善星级村创建、党代表督查暗访、村班子动态预警分析定期通报等制度,加强外部监管,促使村干部民主规范理事。

9、严格党员发展,优化党员结构。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优化农村党员素质结构,保持每村每年1名以上的党员发展常数,农村3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发展比例不低于发展总数的50%。各行政村党组织每年组织一次以上入党培养对象公推活动,并严格执行好培养联系责任制、集中教育培训制,以及党员发展预审制、公示制和票决制等制度。积极推行流出地与流入地、行政村与企业双向“选苗”、双向培养、双向考察、双向公示等党员发展制度,拓展党员发展领域,提高在新社会组织和高知识群众中的党员发展比例。

10、加强动态管理,促进城乡一体。按照“城乡一体、部门联动、资源整合”的目标,建立健全城乡流动党员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建设,积极推行流动党员“接力式”管理。尝试城市党员下乡、农村党员进城过组织生活。组织农村党员一年一天以上的镇集中轮训。试行党员中心户模式,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分子作用,为支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11、保障党员权利,深化党员关爱。强化党员主体地位,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议事决策原则,落实“三会决策”、“群众提议、干部承诺”等制度,推进党内民主,推行村级事务党员首议、党员提案、党员参与群众接访、党员干部设岗定职等制度,引导党员在实践中提升主体地位。深化党员关爱机制,特别是加大对农村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的关爱力度,组织和凝聚社会力量,尽能力为他们提供生活、就医等服务,并建立定期走访、交流机制,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12、加快制度建设,强化领导核心。创新党建工作制度,为村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灵活运用“一村一策”工作思路,健全和完善一套符合本村特色、利于本村发展的党建工作制度;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信息反馈和分析排查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班子四级预警动态分析机制,定期排查、及时整改,动态管理,防微杜渐;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议事制度,每周一次召开村三委会联席会议,每月一次召开村党员大会,每季度一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干部工作汇报,积极试行重大村务决策“听证会”、党员议事会、“五步决策法”等工作制度,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民主决策。

13.带领群团组织,共创社会和谐。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等工作力度。村党组织要领导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老年协会等组织和行政村辖区内的企业工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切实发挥各线组织的作用,致力于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为开拓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奠定基础。

三、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基层党建城乡统筹新格局的形成,首先要以观念统筹为前提,以资源统筹为重点,以工作统筹为保证,着力于形成城乡互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要坚持把抓党建工作与抓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镇党委积极协调、努力探索,切实发挥好主体“龙头”作用;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积极参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贯彻深化“三级联动”各项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镇党委要主动加强同上下各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研讨举措;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及时总结经验,分析情况,加强同上级部门和其他单位的沟通交流;各职能部门要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主动提供支持;各群团组织要及时跟进,形成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方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3、勇于创新,及时总结。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认真对照上述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的要求,找差距、找问题、找不足,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工作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本支部党建工作。对在工作中形成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思路、新办法要及时总结、汇报和加强沟通交流,确保该工作在执行中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城乡统筹的凝聚力作用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