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寄宿制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农村寄宿制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寄宿制学校也开始积极践行“双减政策”,以此为初中生的知识学习、信息积累、能力训练以及素养提升创设一个有指导、有设计、有过程、有目标的科学认知阶梯。因此,“双减政策”推动了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提质增效、科学转型以及创优争先,努力为初中生提供一个品质化、策略化、效益化以及体系化的主体认知空间,践行科学育人观。

1践行“双减政策”的重要性

首先,践行“双减政策”能够为初中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探究任务与数学作业,因而能够直接提升初中生成长环境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这样,初中生就会拥有更多更好的闲暇时间,可以从事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因而非常有助于初中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化、优质化与科学化。其次,践行“双减政策”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行政指令与教育法则,因而能够提升数学教学以及作业设计的适宜性、指导性、合规性以及实效性,切实推动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与科学创新。因此,“双减政策”能够催发教师的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提升教学活动、作业设计以及作业评价的策略性、优质性与实效性。最后,践行“双减政策”能够有效推动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贯彻执行,鄙弃传统教学思想中的落后做法,以科学育人观为科学指导,为初中生建构一个科学高效的成长环境。因此,践行“双减政策”能够督促教师群体保质保量地完成素质教育使命,发挥个人的教学智慧实现初中生的快乐成长。

2“双减政策”对寄宿制学校的作业设计要求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初中生周一至周五在学校进行寄宿生活,而周六日又会在家生活,因而初中生面对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作业设计自然不同。

2.1“双减政策”对在校期间的作业设计要求

在校期间,初中生拥有较多的自习时间,因而教师可以立足初中生自习时间的多寡进行数学作业设计。“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为初中生设计的数学作业要在20分钟左右,因而如果初中生的自习时间较多,教师可以将时间最多拓展到30分钟以内。“双减政策”对于作业时间的具体要求属于硬性规定,20分钟以内属于“绿灯区”,教师可以自主安排;20~30分钟属于“黄灯区”,教师要谨慎对待;30分钟以外属于“红灯区”,教师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由于初中生拥有很多也需要完成作业任务的同学在身边,教师也经常出现在初中生的周围,因而教师可以为初中生设计一些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作业内容,以此开发同学之间集体交流以及团队合力的实效价值。而且,教师还要注意作业设计指标的难度,不能出现偏激现象,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实践性、探究性、体验性以及拓展性,能够让初中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获得强烈的愉悦感与快乐感,更能够使初中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与明显的才能提升。

2.2“双减政策”对在家期间的作业设计要求

在家期间,由于初中生身处农村,家长很有可能无法帮助初中生进行课业辅导活动,因而教师在设计初中生的数学家庭作业时就要控制好作业难度。数学作业的难度不宜过大,应以简易为主,具有一定探究难度的作业内容只能有一项,且难度要适中,能够有助于初中生借助充足的周末时间而深思熟虑、独立解决。因此,教师可以提升作业设计的实践性、生活性与拓展性,让初中生在自主学习与深思熟虑中将部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范畴内找到“归宿”,提升探究体验性。数学课程的周末家庭作业一般控制在60分钟左右为宜,不能搞题海战术,要为初中生预留足够多的家庭生活时间以及自主预习下周课程的时间。初中生在家需要完成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课程探究任务,因而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有全局观念与整体意识,不能随意设计、过于自由。另外,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还要考虑到农作物收获季节的特殊性,这段时间初中生的家长忙于收获农作物,工作压力巨大,势必影响到初中生,因而此时的作业更要讲究质量。

3“双减政策”下寄宿制学校的作业设计方法

“双减政策”是推动数学课堂走向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因而教师要注意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主体性、适宜性以及有效性,助力初中生的快乐成长。

3.1在校期间的作业设计方法

3.1.1数学作业要突出自主学习性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立足“双减政策”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机会,能够让初中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处理、深思熟虑中将数学作业任务处理完成,有效训练与提升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处理能力以及自立意识。因此,初中生能够在自主处理作业任务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核心素养。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的在校作业设计中,初中生已经在小学时期对“正数和负数”有所了解,因而作业任务的活动难度自然很小,非常适合初中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独立完成。如“在数轴上,+3与-3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各是什么?”初中生立足课堂学习的知识积累,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慢慢探究出问题答案。因此,初中生可以先画出一个数轴,然后在数轴上标出“+3”、“+2”、“+1”、“0”、“-1”、“-2”、“-3”等点,再进行细致观察与积极思考,自然能够很快找到答案。“+3”与“-3”的相同点是距离“0”的长度一样,而“+3”比“0”大3,“-3”却比“0”小3,从而使问题解决。有些初中生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习惯于对一些数学规律如“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对称性等”进行死记硬背,虽然规律烂熟于胸,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难以得心应手地去运用。究其原因,还是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欠佳,关于“正数和负数”的数学规律自然需要初中生能够记住,还要自己画一下“数轴”,亲自动手将数学规律验证一边。这样,主体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达到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因而根植于自主学习的数学认知较为有效。3.1.2数学作业要突出合作探究性。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还要立足“双减政策”,注意为初中生提供一些合作探究任务,推动初中生与身边的同学与教师一起交流、积极合作、共同探究,借助集体智慧去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任务。这样,初中生就会切身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以及战胜困难的喜悦,进而激发初中生的认知兴趣与探究动机。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平行线及其判定”这一节的在校作业设计中,“平行线及其判定”主要有3个判定方法,分别是“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因而初中生能够以此去解决作业任务。而且,初中生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去判断所给的角与其他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去选择判定方法,并以此解决问题。而且,初中生还会在合作探究中慢慢发现上述三个判定方法其实是“内涵相通”,可以整合为一个方法,就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也就是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证明“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基础性论证方法,是其他两种判定方法的理论根基,因而展示出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另外,初中生还可以在合作探究中引入引入竞争机制,分别为对方从教辅用书上选取一些高质量的对应习题,然后进行解题比赛,看看谁能够第一个完成探究任务。为了公平竞争,初中生可以将教师提供的关于“平行线及其判定”的作业内容作为竞争项目,以此刺激初中生的认知力、表现力以及竞争力,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认知兴趣与探究动机,点燃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参与激情、竞争欲望,自然也会提升初中生作业活动的实际质量。3.1.3数学作业要突出拓展创新性。初中生不仅要掌握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主体能力,也要学会拓展创新。因此,教师要立足“双减政策”为初中生设计一些难度不大却需要思维拓展、创新思路的作业内容以其点拨初中生的认知思维,提升初中生的思维素养与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自然也是作业设计的重要考量之一。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的这一节内容在校作业设计中,“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是将一个不规则的平面图形折叠成一个立体图形的探究过程,因而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本部分内容非常适合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与拓展创新,因而初中生就可以进行集体讨论、友好交流与互助认知。因此,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初中生能够得到两个创新性解决方法,一是采用逆向思维,先制作一个长方体,然后再将长方体拆解成平面图形,即长方体的拆解过程为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的“可逆过程”;二是先研究较为简易的正方体的组合过程,再研究长方体的组合过程。这样,初中生就利用集体智慧完成了本次作业任务的拓展创新活动。对于初中生而言,拓展训练与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初中生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才能够激发出初中生较强的拓展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提供以此“展示机会”,让初中生在讲台上为其他同学进行展示讲解。这样,初中生在展示机会与表现机会的驱动下自然就会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觉拓展、大胆创新,不仅有助于初中生实践能力、拓展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也能够为其他同学输送一些拓展思维与创新灵感,实现初中生的快乐竞争、互助成长。

3.2在家期间的作业设计方法

周六日的时候,寄宿制学校的初中生一般可以回家,由集体生活转变为家庭生活,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也要有所转变,要突出作业内容的生活实践性。寄宿制初中生生活在农村,那么比城市初中生更接近大自然,因而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推动初中生去验证数学知识,切实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家庭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为初中生设计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现实问题,让初中生在家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进行解决。如“在房子的外墙面上打一个孔,如何判断房间里面孔的具体位置?”于是,初中生就使用粉笔在墙面上点一个“点”,然后进行个人的思维活动,去积极思考这个“点”在房间里面的“对应点”应该在什么位置。很快,初中生就会发现,借助窗户的边缘(房子里外都有的公共参照物)构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测量出“孔”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再到房间里面借助窗户边缘建立一个对称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孔”的具体位置就会被确定,从而使初中生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实践运用。因此,初中生利用数学知识、家居环境进行理论验证与实践活动,为初中生提供低难度、大跨度的趣味性探究活动,引导初中生开动脑筋、大胆拓展、创新思维,因而能够有效锻炼与提升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与归纳能力。

4“双减政策”下寄宿制学校的作业评价研究

农村初中生拥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以及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动机,因而教师应立足“双减政策”而多激励、多表扬,强化初中生的认知兴趣与学习热情。

4.1注重过程性评价,挖掘思维过程

在数学作业评价中,教师不能对探究任务进行结果性评价,要立足初中生的数学作业内容积极挖掘初中生的思维过程、探究依据、重要考量、解决方法、剖析角度等细节元素。这样,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初中生的作业任务完成过程,立足“双减政策”对初中生的作业任务作出较为精准、细致、全面的科学评价。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第一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作业评价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有“SSS”、“SAS”、“ASA”、“AAS”以及“HL”等五大法则。因此,教师在作业评价时要关注初中生是否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而选对“判定法则”、是否条件准备充分、证明过程是否符合要求等细小环节。如果初中生在作业任务完成中出现问题,教师还要立足初中生的解决方法去具体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有效解决方法。这样,教师的作业评价就会具有较高的针对性、精准性以及实效性,切实帮助初中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4.2注意赏识性评价,激发生命活力

教师对初中生思维方式以及认知能力的主动探寻以及客观评价还能够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能够适时渗透赏识教育,借助初中生的思维亮点去表扬、激励初中生。赏识教育具有特殊的人文价值,能够燃起农村初中生对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告别落后的信心与希望,助力初中生的继续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单元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作业评价中,本部分内容主要是考核初中生对“平行四边形”在“角”、“边”以及“对角线”三大元素上的相等关系、或互补关系、或平行关系去解决问题。因此,只要初中生展开了积极思维,或找对了“角的相等关系”或“边的相等关系”,即使初中生没有成功解决问题,也要肯定初中生已经取得的思维成果,借此为初中生打气加油,持续强化初中生的探究热情,为初中生的主体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为教师进行数学教学、作业设计以及作业评价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以及新目标,因而教师应立足“双减政策”重新考量与设计数学教学中的诸多实践环节。因此,教师应立足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的特殊情况,不仅注重“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的实施要求,还重点研究“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方法的科学实施,更深度考量教师进行作业评价的实施方法。这样,初中生就会获得一个更加人性化、品质化、有效化的成长环境,助力初中生早日成才。

作者:赵振锋 单位:庆阳市西峰区肖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