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意义与实现浅析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意义与实现浅析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

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归国家所有,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派驻人员进行运营管理,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决定国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类型的生产经营组织,其相关活动兼具商业性和公益性:商业性体现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益性体现为调节经济运行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决定着国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制衡着国外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经济入侵,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撑、支柱产业的主体、出口创汇的主力。做大做强我国国有企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常说来,企业文化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层,主要包括生产环境、设备工艺、外观造型、产品质量等;二是制度文化层,主要包括体制机制、管理团队、工作纪律、规章制度等;三是精神文化层,主要包括价值理念、行为规范、文化素质、传统延续等。究其本质,企业文化是通过长期严格和规范地执行企业各项制度衍生而成的,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会促使企业员工产生行为自觉,企业员工行为自觉的集体化、统一化便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是推动企业持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一定是和民族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一种文化必然是一种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其中承担主体任务、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一个个的微观组织,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微观文化,但却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实际上就代表着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和文化观。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无为而治”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都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内的思想演进脉络和特点。不仅对于后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而且在很多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北京同仁堂集团,长盛不衰,在中药行业享有盛誉,其企业文化核心就是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同仁堂集团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坚持“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才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戮力同心、艰苦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无论是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还是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其出资人都是国家,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归国家所有,都理应服从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企方向。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自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良好的国有企业文化,向世人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事关企业员工作用的发挥。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组织单位,是由众多员工汇聚组合而成,员工是国有企业的主人翁,他们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承担者,也是企业文化成果的享有者。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各自的价值和作用。一是能催生员工使命感。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未来,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国有企业的使命感是所有员工的目标和方向,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二是能凝聚员工归属感。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从日常的管理和运行中总结提炼出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并进行有效的分散和传播,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企业员工为实现同一个梦想而共同努力工作。三是能加强员工责任感。企业文化依托通过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工作团队、打造命运共同体,引导员工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四是赋予员工荣誉感。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每名员工在各自岗位的坚守与奉献,企业的成绩和荣誉自然也是员工的成绩和荣誉。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员工及时感同身受,共同分享企业的光荣。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及其建设也是历史的产物,有各自特点也有时代特征。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方法的不同,历史传统、发展目标、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淀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领导必须体现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方方面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也进一步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力部队,涉及到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国有企业党委(组)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扎实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做好顶层设计,确保落实到位。

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思想建设。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注重的是“以文化人”,核心内容就是突出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做好企业管理的同时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位工作就是要端正思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协稳定的有力保证”,“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科学配置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做出了明确部署。国有企业要按照上述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思想政治要求,以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引领,打造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企业文化。

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打造专业队伍。企业文化及其建设,于我国而言,属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是从西方学习借鉴而来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方工业化进程加速,大机器生产和流水线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企业主们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基础,关心的首要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步入20世纪20-30年代,著名的“霍桑实验”使企业管理者开始注重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企业效益的正相关性联系,人的社会性需要逐渐走向前台,“社会人”假设逐渐成为主流。企业文化理论的正式提出是在美国,但作为一种主流管理思想则最早出现于日本,威廉·大内、彼得·德鲁克、稻盛和夫都是个中翘楚。文化建设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建设过程。相较于国外同行而言,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立足国内企业发展实际,充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做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国有企业文化,是实现迎头赶上、弯道超车的有效举措。

四、结束语

作为管理哲学的企业文化,既来源于管理实践经验,又升华于管理科学理论,其基点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强调企业管理应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重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注重运用共同的价值观、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等文化观念,打造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使管理从技术上升到艺术。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长期无形浸润的方式,使企业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认同,引导企业员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于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之中,追求企业的整体优势以及企业整体意志的实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也逐渐为世人所熟知和重视。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经营战略。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力量,企业文化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是凝聚人心、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增强企业凝聚力,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陈娜 单位: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