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村发展会书记讲话

乡村发展会书记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思路和目标,认真总结农业农村工作,科学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发展成果,进一步坚定巩固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势头的信心与决心

我们在省和市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确定的“一个率先、两个跨跃、四个加快”的总体要求,全市上下奋力拼搏,科学应对,克服了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历史性成果。

主要表现在实现了“六个新突破”:

一是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实现46.5亿斤,同比增长5.3%,保持了总产占全省1/20的地位不下滑,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按市里粮食生产的总体目标,两三年内要达到50亿斤,仍保持全省千亿斤总产的1/20,保证全国产粮大县的地位。

二是产业基地规模实现新突破,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有机食品总量不断增加,畜牧业产值比重不断扩大,水稻价格创历史最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农业总产值实现90.5亿元,同比增长9.7%;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7200元,同比增长18.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这是我们抓基础、抓品牌、抓龙头企业、抓订单的结果,农民收入的增加有效拉动了内需,纷纷进城买家电、买房、买车,去年第四季度,农民办理驾驶证1万多人,买车5000多台。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委、国土、水利、农业开发等部门分别争取了大量资金和项目,进行了土地整理、渠系硬化等工程建设,保障农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组建农机合作社15个,农机协会68个,农机保有量达4.9万台(套),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是农业科技贡献率实现新突破,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培训农民25万人次,全市标准化大棚达到1.5万栋,标准化育苗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占育苗总面积的63%。同时推广大棚钵体育苗200万平方米,农业科技贡献率由65%提高到75%。

五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各类专业村屯发展到276个,专业户2000多户。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达到158个,加入农合组织农户达3.4万户,占农民总户数的20%以上,牵动基地落实订单215万亩,牵动农户12.6万户,实现收入2亿元。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百村创建工程”,全市各级试点村总数达到10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9%。特别是在全省10个重点示范村中我市有1个,全省100个示范村我市有5个,形成了百村创建、百村示范、百村推进的良好局面。全年累计投入资金5.64亿元,全力开展农村道路、饮水、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五类典型示范村成为全省亮点,多次接待国家、省和哈市各级领导的视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典型市。

这六个新突破很有导向性,今年还要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努力。总的看,过去的一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在灾害频发、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成绩,关键在于我们紧紧抓住了产业富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不动摇,尽心竭力谋发展;关键在于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勇于破解难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够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始终保持了奋发向上的工作状态。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广大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和屯干部,向竭诚奉献的帮建帮扶部门,向所有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当前新形势和新特点,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对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市来说,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政策环境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三大机遇,凸显了我们自身的三大优势,同时也必将给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带来三大变化。

三大机遇:一是国家宏观政策带来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强化“三农”工作力度,连续6年下发指导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提出了财政支出“三个优先”、财政补贴“三个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城镇管理制度“三个突破”等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补贴范围在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其它方面拓展,特别强调了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化,实现统筹发展的要求。省和市对统筹城乡发展也做出了新部署,进一步强化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为农业农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国家和省启动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带来的机遇。今年是国家和省正式启动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第一年,我市作为农业大市,特别是产粮大市,5年内国家和省里将为我们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近18个亿的资金,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市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增产和提质增效。三是农产品价格走高带来的机遇。去年新粮上市以来,粮食销售价格持续走高。特别是我市的优质水稻价格从11月初每市斤1.9元,12月初2元左右,最高达到2.2元,而且是供不应求,全市仅水稻一项就实现收入49亿元,比去年增收14亿元,人均增收2200元。同时,养殖业已从低谷中走出,畜牧业生产逐步向好,畜产品价格稳步回升。特别是我们开发区新上的常庆乳业、谷石畜牧公司种猪繁育项目、制药厂疫苗用蛋鸡项目等,结束了我市养殖业有基地无龙头的历史,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农民发展生产的能力。

三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步伐逐步加快。我市是传统的资源大市,近400万亩的耕地、600多万亩的林地、3000万立方米的木材蓄积量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我们近年来的精心培育,这些资源优势已经逐步转化成了可观的经济优势,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龙头产业带动优势已经形成。我市的水稻产业无论从播种面积到商品量,在全国县级单位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随着中粮、东方、北大荒等全国知名大企业的进驻,带动了订单农业和专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发展,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全市稻米产业的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成为立市富民的支柱产业,这种产业优势是其它县市无法比拟的。三是品牌高效益优势初步显现。由于我们不断加强大米品牌的整合,采取各种行之有效形式,不断加大“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三块“金字招牌”的宣传和影响,进一步扩大大米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去年稻花香二号水稻价格之所大幅度攀升,比其他地区的大米价格还要高,就是品牌的价值属性所带来的高效益优势。

三大变化:一是产业大发展。我市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之当前国家宽松优惠的富民政策,各种投入的增加必将推动我市的粮食、林业、畜牧、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大发展和快发展。二是农民大增收。产业的大发展、品牌效应的不断提升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将不断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加速农民的增收步伐。三是县域经济大增强。农村形势的持续好转,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目前看,我们还面临着“三个严峻挑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稳定增产面临严峻挑战。我市农田水利设施控制性工程少,抗旱水源和设备不足,大型农机占有率低,粮食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粮食稳定增产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持续增收面临严峻挑战。我市农业产业化有龙头无基地,有基地无龙头的问题还很突出,产业链还不够完整;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在农资价格上行压力加大、生产用工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靠务农种粮增加农民收入受到明显制约。三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社会稳定面临严峻挑战。今年我市将全面铺开农村产权改革,长期存在的土地矛盾纠纷和林农、林水等矛盾是制约我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最棘手的问题。有些矛盾历史久远,错综复杂,解决难度大。

可以说,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成效突出、振奋人心;挑战非同寻常、不容乐观;机遇多年未见、十分难得;工作相当繁重、任务艰巨。我们要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和市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重大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要求上来,充分估计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在逆境中把握主动,从变化中捕捉机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

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市“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战略契机,按照“一个率先、两个跨跃、四个加快”的战略部署,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围绕“强基础、建基地、兴产业、创亮点”发展目标,建设稻米、奶牛、蔬菜、北药四大产业基地,全力打造“十大亮点工程,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主要指标是:力争全市粮食总产达到48.8亿斤,农业总产值实现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10%。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年要重点抓好四大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十大亮点工程。

(一)抓好四大产业基地建设

按照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有特色、有效益、有市场、能增收、促发展的特色产业,加速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竞争力。突出抓好稻米、奶牛、蔬菜、北药四大产业,全力打造、省乃至于全国的重要绿色食品产业聚集区。

1、做大做强稻米产业。按照抓好“三个经济带”建设的要求,以“做大做强稻米产业规划纲要”为统领,充分发挥我市水稻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稻米产业这篇文章。今年要以民乐、安家、二河、常堡、卫国、志广、龙凤山稻米产业经济带为重点,将所有涉及水田生产的项目和资金集中捆绑到一起,集中到稻米产业经济带上进行实施,通过培育一个大产业、打造一个大品牌、依托一个大集团、搭建一个大平台等措施,努力实现规模、品质和效益三大要素的同步提升。规模要再扩大,三年内实现200万亩的播种面积,形成宏大的规模优势,全力建设中国最大的优质单季水稻生产基地;品质要再提升,要加快中国驰名商标的申报,发挥市场竞争优势,打造中国大米第一品牌,形成大米独一无二的品质和品味,保持国内领先的位置;效益要再突破,以葵花阳光米业、中良美裕、大仓米业、中粮集团、东方集团和北大荒米业集团等知名企业为龙头,形成稻米产业的“联合舰队”,合力开拓市场。以东方现代物流交易中心为基础,全力打造集品种展示、货物仓储、质量检测、工商管理、税收征缴、现代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稻米产业平台,推动稻米产业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富民强市。

2、做大做优奶牛产业。发挥常庆乳业的龙头企业牵动作用,大力推进以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加快推进“主辅换位”。要鼓励和支持北部乡镇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力争三年内奶牛业实现大发展。要加快牧业小区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大、水平高的现代化养殖场(园区),形成现代化生产基地示范群体,带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年全市奶牛存栏要达到2.4万头,实现日产鲜奶100吨,奶业产值达到1.5亿元,畜牧业产值达到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

3、做大做精蔬菜产业。我市已经被纳入市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范围,要把蔬菜生产做为今年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重点,制定和完善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规划,以无公害瓜菜、绿色有机瓜菜为主攻方向,依托我市白黄瓜、油豆角、西红柿、秋白菜等地产蔬菜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以牛家、拉林、背荫河等乡镇为中心和重点,大力发展露地菜生产,不断扩大露地菜生产规模。目前,拉林哈五路沿线的几个村露地菜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而且效益十分可观,一亩露地菜的效益是水稻的4倍,是玉米的20倍。而且,拉林和兴隆已经被纳入市蔬菜生产“一圈两带”范围,因此,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加快水源、棚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备辟建蔬菜批发大市场,提升蔬菜发展水平,对于投资建设批发市场的企业和个人我们将提供优惠政策。把兴隆、牛家、拉林、背荫河等乡镇建设成哈南重点蔬菜生产基地。

4、做大做好药材产业。借助葵花、华雨、万盛堂、三木等制药企业的拉动作用,发挥我市山林资源丰富、药材种类多的优势,在冲河、向阳、沙河子、小山子等山区和浅山区乡镇大力发展五味子、充山参、平贝等药材生产,力争药材面积和种类实现重大突破,全力打造北药生产基地。

(二)打造十大亮点工程

立足于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打造十大亮点工程,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抓住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投入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以渠系建设和土地整理为重点,切实加强民乐、安家、二河、常堡、卫国、志广、龙凤山稻米产业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完成干渠硬化3条16公里,支渠30条25.6公里,使稻米产业经济带覆盖面范围内干渠硬化达到39.24公里,硬化率达18.2%,支渠硬化达到32公里,硬化率达7.4%。要加强土地整理规划的调整和修订,将项目和资金集中到市里确定的稻米产业经济带上来,加快水田方田化和小池变大池的步伐,为实现全程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今年要完成民乐、安家、二河、常堡、卫国、志广、龙凤山七个水田乡镇土地整理45万亩,新增耕地2.8万亩。可以说,各级领导一致认为我市的水稻品质好、品牌响、社会认知度高,但是农田水利工程不配套、土地不平整、机械化水平低是我们的弱点,因此要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

二是农业全程机械化工程。要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用好用足补贴资金,特别是要大力争取农机合作社补贴资金,积极鼓励和扶持兴办大型标准化农机合作社,实施合作社牵动、合作经营、跨区作业等新模式,解决农机不足,机械作业面小等问题,切实提升我市农机化水平。今年要组建10个以上旱田大型标准化农机合作社,使旱作区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在民乐至龙凤山稻米产业经济带乡镇组建水田大型标准化农机合作社15个,新上水稻插秧机(摆栽机)1670台,大型联合收割机550台,使稻米产业经济带乡镇机械插秧面积达到94%以上,机械收获面积达到90%以上。这个指标任务很重,项目涉及乡镇要与相关部门搞好配合,抓紧落实。

三是标准化水田示范区工程。按照“做大做强稻米产业规划纲要”的要求,在继续打造民乐乡这个点的基础上,全力开展民乐至龙风山水稻标准良田建设。今年要在规划纲要确定的62万亩水田中启动实施20万亩标准化水田建设任务,新建集中育苗小区52处,标准化育秧大棚1.1万栋,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万亩,通过方条田建设新增水田有效面积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亩,不断加快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步伐。按照全程标准化的要求,把民乐至龙凤山稻米产业带打造成市和全省的标准化水田生产示范区。

四是旱田高产创建园区工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实施规划、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契机,在牛家和拉林落实2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以高产攻关为目标,重点在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上下功夫。通过现代化农业设施、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真正实现高产创建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北部旱作区粮食生产的发展,确保单产增加15-20%以上。

五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深入开展科技之冬活动,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训方式、活化培训载体,强化农民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落实农民培训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参与科技培训的积极性。要加强与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开展农业技师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要在总结去年生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好三大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培训,尤其是要加强水稻大棚育苗技术和钵育摆栽技术的培训,提高大棚育苗质量。加快水稻大棚育苗、钵育摆栽、玉米通透密植栽培等新技术推广,重点要抓好水稻病害防治措施的宣传和落实,坚决避免因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给我市水田生产带来影响和损失。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农机作业合作社人员培训力度,增强实施标准化作业的能力,春耕前要全面完成培训任务,达到每户都有一个高产栽培技术明白人,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六是良种繁育工程。良种繁育既关系到稻米品牌能否继续保持,更关系到稻米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专门的良种研发机构和研发体系,建立专职良种研发队伍,建设高标准良种试验示范基地,特别是水稻二所、田永太研究所和葵花水稻研究所都要落实自己的良种繁育基地,以松粳系列和五优稻系列优质品种为重点,加强优质良种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的研发,力争培育出3—5个适合种植的水稻当家品种,为稻米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加强种子市场管理,严厉打击经销劣种假种等坑农害农行为,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责任制。今年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如果再出现问题,要坚决追究责任,绝不姑息,切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七是大米品牌整合工程。农委、工商、技术监督、绿办、大米产业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密切配合,依法使用“大米”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两项认证,保护稻米资源。凡是境内所产的商品大米,集中打“大米”一个品牌,企业注册的小品牌只能在“大米”整体品牌的统领下加以标注,把“大米”打造成中国稻米驰名品牌。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坚决打击用外地水稻打品牌的现象。

八是新农村建设工程。继续实施“百村创建”工程,按照“打造精品亮点、抓好示范工程、建好试点村屯”的总体思路,通过科学规划、以奖、捆绑资金、整合项目、重点扶持、典型带动、合力帮建等措施,重点抓好“哈五路、五二路、石龙路至方通路沿线”示范带建设,要突出乡镇所在地建设,精心抓好扩点带面,把乡镇政府所在地打造成精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灯下黑”的问题。要全力打造牛家镇政新村、拉林镇北土村、民乐乡富胜村等各具特色的精品亮点工程,带动示范带其它试点村加快发展,把这条示范带打造成市和全省的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要坚持各类建设项目以农民自建为主的原则,开展好“一事一议”,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绝不能举债搞建设。要把农家乐旅游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精心培植,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环境的整治,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小城镇,为农民进入城镇创业和增收提供更多的商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九是绿色长廊绿化工程。随着哈五路拉林至舒兰段的竣工通车,制约我市多年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人流、物流将逐渐增多,哈五路两侧的绿化问题,也就直接代表着的形象。为此,交通局、林业局要密切配合,抓紧制定好绿化实施规划,高质量抓好哈五路牛家至山河段公路两侧的道路绿化,打造一条绿色长廊。同时,要实施好哈五路两侧的村屯绿化和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做到哈五路第一视野范围内村屯全部实现绿化,提升我市的整体形象。

十是产权制度改革工程。结合试点工作成果,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扎实开展好确权颁证。确权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办理,选择条件成熟的村屯率先启动,整体推进,坚决不能因确权不实而引发新的矛盾。要加快制定配套政策。政策配套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加快建立农用地、林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逐步完善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应的教育、卫生、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确保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要积极促进产权流转。产权流转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快完成各类农村产权流转的制度设计,建立我市农村产权流转的有形市场(即建立流转平台),建立健全流转价值评估机制,规范流转交易行为,促进农村土地和房屋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有序流转。

四、强化组织领导,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

一要切实搞好服务。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明确农村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认真履行领导责任,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相关部门要把支持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政策、资金、技术、科技、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农业发展提供服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高效的服务环境。各帮扶部门要深入到所包乡镇、村屯,认认真真地帮扶,合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积极探索完善基层治理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职能,不断拓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空间。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开展好在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工作,在条件具备时逐步开展提高村干部工资标准、将村干部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要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在对农民补贴资金问题上,不能弄虚作假,挪用挤占,真正使各项惠农政策惠及于民。要多关心农村弱势群体,解决好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着力化解农村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研究发展思路,更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狠抓工作落实。要充满激情干事,带着感情干事,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认真解决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广大乡村干部要结合本地实际,认认真真谋划好、实实在在办好老百姓得利益的实事好事,力戒浮夸,力戒浮躁,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按照市委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的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为进一步开创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