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农业论文

专业农业论文范文精选

专业农业论文

专业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1.相关理论明确城镇化将以何种方式影响

农业保险需求的增长,对今后政策的制定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镇化将从以下3个方面来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增长。

(1)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会使得原先破碎分散的土地逐步集中,进而使未来的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农村的土地流转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要完善农业保险范围和发展路径,提高农业保险效率,必须进行发展模式和服务等创新。樊帆则认为,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系密切。一方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广阔舞台。汤鹏主则主张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在当今制度下,土地流转制度必然改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因此,土地流转后形成的规模农业生产主体都将无一例外地迫切需要农业保险。

(2)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即农业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必然对农业保险提出新的要求。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保险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农业产业化会通过加强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组织两方面来提高农业需求、降低道德风险。唐瑾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要求构建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石晓军和郭金龙认为,农业产业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农产品生产与食品加工制造业的产业化和农业的本地产业化,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特色农业的全面保险。农业的产业化是一种必然,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3)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人力资本意识的逐步唤醒,就是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更多的要求。这里指的是“人力资本意识对保险需求的直接影响是认识到要对不确定的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保障,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全面的风险保障意识的唤醒。”这种意识的唤醒进而对于农业保险有着更多的需求。综上所述,笔者将城镇化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划分为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人力资本的唤醒三个方面的影响。为此,笔者搜集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各省农业保险需求即各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因变量,来衡量这3个方面在现阶段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

2.模型构建根据上述理论分析

可得到以下假说:假设1:土地的集中,农民的收入更多的从工资性收入转向于经营性收入。土地流转意愿越强,使得土地的集中趋势越高,进而使土地用于大型的生产。土地流转意愿越高,农业保险需求越高。假说2:生活环境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转变。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更多地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催生出多元化农业保险需求的增长。假设3:公共教育的普及,对于现有的生活,人们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会促进农业保险需求的快速发展。

(1)土地流转意愿。参照曹建华等采用的近似方法,土地流转采用土地流转意愿来衡量。农户土地的流转意愿和行为选择也有人探讨过,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度的指标进行评价。D=(R1/δ1)/(R2/δ2)=(R1/R2)×(δ2/δ1)①式①中,D为流转意愿度指标,D值越大,土地流转的意愿就越大;该指标由相对收益比值R1/R2和相对风险比值δ2/δ1共同决定;R1为非农生产经营活动的净收益和土地的流转净收益;δ1为非农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R2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净收益;δ2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根据上述公式,笔者对全国各省、市、区耕地流转意愿进行分析,以农户的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户非农生产经营活动收益的近似指标,以农户的经营性收入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收益的近似指标,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的波动标准差作为衡量风险的指标。

(2)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使得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保持基本不变。对于各省、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笔者选用各省、市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以下简称为第三产业占比)来衡量。即: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值/GDP

(3)高中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比重。教育规模的扩大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而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是城镇化的目标和愿景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的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对于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则采用各省、市高中以上文化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来衡量(以下简称为高中以上文化劳动力占比)。

(4)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反映省份农业保险需求水平的指标是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由于先是考察各省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时间序列,因此,研究中没有采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进行量纲化。

二、统计分析

1.数据来源本研究中各省的农业保险收入

来自于2006~2013年《中国保险统计年鉴》。各省城镇人口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第三产业值、高中文化以上的劳动力均来自于2003~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2.统计分析

(1)省份的农业保险需求变化。摘自2013年的《中国保险年鉴》,因为数据较多,只选取了由北到南的5个省(市)在2005~2012年间其农业保险保费的收入数据,全国范围内各省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景况。不同省份的增长速度与增长水平有着较大差异。黑龙江、安徽、湖南省保费增长较快且水平较高,北京市与海南省农险保费收入增长平缓且水平不高。同时,不同省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较早期水平出现了较大的“跳跃”,回归分析很难去涵盖不同省份的发展变化,因此,选用相关系数度量农业保险需求与三大因素的关系。

(2)相关性分析。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农业保险需求与流转意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教育水平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高,其绝对值可以比较不同现象相关程度的高低。

三、结论与分析

全国各省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是逐年增长的。但增长的方式和增长的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地差异。从各省(市)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来看,大多数省(市)的土地流转意愿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性并不强,只有黑龙江省、浙江省、湖南省等几个省份的系数达到了显著相关的水平并不能很好地验证假设2的猜想;对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农业保险需求的相关性有着较大差异,近似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有些省、市的相关性较高,有些省、市的相关性较弱;除广西、贵州外,其余省份的高中以上文化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对于以上结论分析如下:

1.原有农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方式

高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水平的几个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等都有着厚重的农牧业基础,有着广泛的种植或牧养面积,且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对于第一产业的依赖较大。

2.土地流转因素土地流转因素

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并没有假设中的那么大。可能受到以下原因的影响:一是逐渐消失的土地红利。在土地红利上,下降了太多。城市中心城区的土地被卖得差不多了。有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33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7平方米,再过两年,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会超过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农村的土地资源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再者,中国农村的土地红利价值低微,因为现今农村实行的集体土地制,缺乏基础设施的农村土地成本非常低廉。二是现今土地流转的制度并不完善。土地流转虽然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也存在土地用途改变、保障机制不健全、运作欠规范等问题。三是土地流转的后续安排欠缺。如土地流转必然使得土地集中化,大量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如何解决这部分劳动力亦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3.农业产业化因素

农业产业化表现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上升,许多省、市的农业保险需求增长与之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山西、江西、河南、福建、贵州、甘肃、新疆等地都表现出较低的系数,除福建省外,其余省、市的发展动力和所依托的产业模式相关,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省、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并不高,只有0.3%~0.5%。不同省份的工业化水平或者说发展阶段不同,因此,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发展乃至农业保险的推动就有所差别,这个因素许多学者都有研究。

4.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

人力资本意识的唤醒与农业保险需求的水平有着高度相关性。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业保险需求有着高度相关性,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教育也具有“迁出效应”。许多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们会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多会在学成之际,去大城市寻求更多的工作薪水待遇与深造机会。由此造成大城市人才的聚集和小城市人才的流失,从而拉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政策建议由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因地制宜发展

农业保险黑龙江、新疆等农业基础较好的省、区,土地流转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作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土地流转;现代化程度高的如北京市、上海市和海南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作用性较强。但教育是一个周期较长回报较慢的育才途径,应尽早开展教育改革,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

2.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

专业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等农村政策法规,使干部群众树立土地流转、资源盘活、收益提高的新理念。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民身边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流转、愿意流转、主动流转、放心流转。三是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集中土地、运作土地的能力,促进农业向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二、培育产业,增强需求动力

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农业支柱产业,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可以有效拉动土地流转需求动力。一是结合上村农业区位优势,瞄准市场,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经营大户,为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建立可靠的支撑点;二是鼓励乡村干部,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开辟新的农业产业项目,用大项目和大企业来搭建土地流转市场需求空间,从而激活土地流转需求不足现象。

三、要加强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技能

土地流转后,必然新增一批富余劳动力,需要重新安置就业。要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转移就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根据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和就业愿望,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依托企业等生产单位开展合同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工作,为我县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六、制定政策,鼓励流转。允许农户依法自由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转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并能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种养大户和各类经济实体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对提高地力等级的土地流转户给予奖励,对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要及时制止并要求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对到农村开发、经营的企业,要在资金和金融服务上给予支持,允许经营者用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获取贷款。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专业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覆盖面稳步扩大,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农业保险市场之一

农业保险覆盖地区从2007年试点的内蒙、吉林等6个省区稳步扩大至全国,保险品种覆盖了农、林、牧、渔业的各个方面。2007-2013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从2.3亿亩增加到11.1亿亩,占播种面积的45%;承保主要粮食作物从1.7亿亩增加到9.35亿亩,占播种面积的56%;保费收入从51.8亿元增长到306.7亿元,年均增速34.5%,参保农户达2.14亿户次。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农业保险市场。

(二)财政补贴不断增加,杠杆撬动作用

凸显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将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农产品纳入补贴目录。到2013年,补贴品种已经扩大到3大类15个品种,覆盖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棉花、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畜产品等。各级财政对保费补贴达到75%以上,其中,中央财政承担35%-50%,个别地方甚至由财政全额负担。其中,2013年补贴126.88亿元,为“三农”提供风险保障1.39万亿元,放大效应近100倍。

(三)农险供给形式多样,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各地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的实现形式。目前,全国有23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除上海外,每个省市都有多家保险公司经办农业保险业务,适度竞争的农业保险市场逐步形成。例如,江苏省实施了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联办共保模式;浙江以政府推动为主,实行共保体统一经营形式;中国渔业互保协会通过创新互助共济的体制与机制,探索了互助农业保险模式。陕西、湖北也在局部开展了农机互助保险。与此同时,在全面推进农作物生产成本保险、满足农民基本需求基础上,各地还创新开展了蔬菜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制种保险以及淡水养殖保险等试点,取得一定成效。

(四)保障水平有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难满足

目前大部分省农业保险的保额都是参照2007年的直接物化成本确定的,远远低于农民的实际成本支出。例如,黑龙江省大豆保险每亩保险金额120元,小麦125元,玉米145元,水稻200元,不足物化成本的1/3。很多省份农业保险设定了高达30%左右的免赔率,导致农业风险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补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植面积大,生产成本中还要加上每亩几百元的土地流转费,资金投入量很大,他们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保险保障。在上海,水稻的保险金额虽然已提至每亩1000元,但是新型经营主体仍感觉保障力度不够。

二、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保险发展关系

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规模化土地经营的同时,也带来了比分散经营更为巨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农业风险。农业规模经营对于农业保险有更高的要求,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

(一)农业保险促进土地稳步流转风险补偿和稳定生产是农业保险的基本功能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已经在基本功能上逐步拓展衍生出防灾减损、信贷支持等多种功能。通过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生产稳定功能可以有效转移和分散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生产的意愿和信心,促进土地流转。

1.风险补偿和稳定生产功能。农业保险在补偿损失、帮助农民恢复生产、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2013年黑龙江省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共为46.8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1.04亿元。2014年辽宁省发生特大旱灾,农业保险赔付金额达9.7亿元。2014年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全省农业保险估损2.2亿元,已赔付3745.64万元。农业保险为农业灾后恢复再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2.防灾减损功能。农业保险将政府临时性的被动救灾救济行为,转化为一种市场机制参与的制度化的主动灾害应对,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采取了必要的防灾防损措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客观上起到防灾减损的效果。黑龙江农垦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构建了由357门高炮、135部火箭发射装置、8部气象雷达、36台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和1200多名作业指挥人员组成的独具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已累计为农户减少损失14亿多元。安信农业保险股份公司在2012年“海葵”台风来袭前夕,设立2500万元奖励资金,鼓励投保大棚设施的农民主动割膜,既为农民保住了大棚设施,也为公司避免近2亿元预期赔付损失。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针对2014年小麦赤霉病高发态势,在农户实施“一喷三防”基础上,出资159万元购置农药对丹阳市48.5万亩小麦进行统一防治,遏制了小麦赤霉病的大面积爆发,既减少了农民损失,也大大减轻了灾后赔付压力。

3.信贷担保增信功能。与分散经营相比,土地流转后的规模化经营需要金融业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服务,特别是信贷资金方面的需求。农业是高风险行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会减少对于农业的信贷额度并严格信贷流程。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通过信用保证保险为农业经营主体增加信用,探索和创新农业保险与信贷结合的机制,能够充分发挥金融业对于土地流转的驱动作用,解决了困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在上海市“银保联合”项目支持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公司从2008年开始开展支农贷款保证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最高可获得200万元贷款,家庭农场可获得不超过50万元贷款。截至2014年10月底,已累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实行基准利率的贷款2247笔,贷款额达到14.4亿元。中国人保江苏省分公司也于2014年9月在徐州、镇江、宿迁等三市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帮助1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无需担保和抵押的贷款资金近400万元。

(二)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1.提升农业保险发展需求基础。农业保险需求主体保险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促进农业保险深入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主体为分散的农户,生产规模小、投入总量小、受灾损失小等特点,加上农户本身缺乏农业风险分散的意识,导致其对农业风险保障的需求相对较小。农村土地的加速流转、农业适度规模和专业化经营导致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风险更为集中。加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多采取市场化方式决策,固定资产投入多、生产规模大、市场风险被放大,承担的风险水平更高,因而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高。而目前的“保成本”式的农业保险不能满足农户对于风险分散的需求,势必寻求更高的保障水平,这有利于推进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

2.改善农业保险发展的环境。一是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土地经营,有效降低了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农村土地逐步向少数种粮大户、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集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减少,单位承保规模提升,保险机构在展业、查勘、理赔、承保宣传等业务中的投入减少,降低了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二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主动风险管理意识,降低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土地流转集中后形成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客观需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提高投入的同时,积极采取防灾防损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抗风险能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注重风险防范、高效收益的理性行为,能够有效降低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三是农业保险需求主体的转变,抑制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效提高农业保险市场的效率。在传统的农业保险市场上,存在交易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严重。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展开以及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增加,农业保险的需求主体由个体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的意愿更加明确,风险管理的意识和交易的约束力更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有效提高了农业保险市场的交易效率。

三、新形势下改革完善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提高产品多元化水平,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需求

针对农业保险需求主体的转变,开发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需求的保险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需求开发产量保险、价格保险、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可按保物化成本、保完全成本、保基本收益等设计多档次多样化保险保单,各级财政应给予适当补贴。

(二)发挥农业保险的金融增信作用,建立银保互动机制

一要大力推动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的深入合作,建立银保互动机制。探讨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的多种合作形式,鼓励银保互动机制和模式创新,促进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的深度融合。二要鼓励开发银保合作产品,推广“生产保险+信贷保证保险+农村信贷”的合作模式。合理设计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银保合作中的权责分配和制约机制,政府对保证保险提供保费补贴,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提供贷款担保,银行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低利率、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

(三)加快农业风险区划,合理厘定保险费率和保险金额

专业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1.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是农业转移人口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环境基础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和理念,已经从最初的理论形态转变到现在的实践形态。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终身学习理念并没有广泛普及和被接受,这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的重要思想障碍。要扫除这个思想障碍,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农村社区实施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和有效载体,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实用的、便捷的教育产品和信息。这样农民想学了,就能马上学,遇到问题了,能通过学习马上得到解决。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学习能够解决问题,推动致富,帮助自己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素质和能力,自然又会带着新的问题去学习,最终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的理念就会扎根他们的思想中。这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能让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便捷地学到他们需要的、实用的知识,满足众多农村人口的多样性、多元化学习需求,显然那种定时、定点、高门槛、长期连续进行的传统教育形式是无法达到的,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其具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资源的多样化、学习的个性化,及其成本较低、辐射面广的独特优势,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各类人员随时随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能力,已被越来越多地人们认识和接受,将会为农业转移人口树立坚定的终身学习理念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企及的。

2.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理想选择终身学习倡导的是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出的学习时间就是人一生的时间,贯穿于人生每个阶段,它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模式,没有年龄、地域、时间的限制,真正的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习目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前提和基石。现代远程教育独有的特征,是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理想选择。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多种媒体课程载体为手段,形成了受众社会化、共享教育资源、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可提供多维的实时与非实时学习支持服务等特点,不仅有利于农民开展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化学习,也有利于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和远程学习技能的提高,更好地适应各种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农民终身学习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束缚的现代远程教育,融合了原本相互隔离、相互分割的各级各类传统教育资源,使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实现有效沟通,让广大农民群众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实现建立农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目标。

二、现代远程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1.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承担着生产、生活等家庭重负,学习时间有限。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肩负着家庭致富和子女教育的重任,农村妇女和老人也承担了繁重的家庭劳务,参加学习时间少,困难大。然而,面对科技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学习知识与个人家庭致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地位、求得个人发展、融入城市生活,甚至是对子女教育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民又容易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以追求科技进步带来的显著效益。现代新型农民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劳动、学习,再劳动再学习,不断交替的循环的。新型农民身上的多重角色压力,使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因而追求实用性和个性化成为他们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农民学习的实用性表现为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以致用的心情迫切,他们希望所学知识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发展有实实在在的帮助,特别注重学用结合,希望所学知识,不仅具有新颖性,更要具有实用性;农民追求个性化学习,是因为他们要自行安排生产劳动时间,没有统一的作息制度,劳动场所分散,学习时间不易集中,所以农民希望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农民能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家庭实际情况和自身的需求选择学习方法,确定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安排学习,甚至于学习的效果,对自己是否有帮助,都可以由农民自己来评价。另外,农民希望开展个性化学习、学有所用的同时而不增加他们更多的学习费用和经济负担。

2.现代远程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共享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新型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远程教育环境下运用优质的网上资源去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素质,适应社会和职业的新挑战。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利用农闲或空闲时间安排学习,闲时多学,忙时少学或不学,使农民免除因脱产学习耽误生产、影响家庭收入的后顾之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让新型农民在家就能看到(听到)优秀专家、学者的授课,享受到过去只有在学校才能获得的知识的好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为新型农民提供所需的新知识、先进生产技术,还可提供其他市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导新型农民就业和创业,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随着有支持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教与学的实时、非实时互动沟通的实现,新型农民在家也能跟专家、学者进行个性化沟通交流,实实在在地为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提供服务。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和特点能极大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能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任何想学的知识内容,随着远程教育不断发展,促使新型农民“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美好理想和愿景将变成现实。

三、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为开展农业转移人口远程教育培训奠定了基础

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使之可以走进村寨,零距离地接触农村居民,为开展农业转移人口远程教育培训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村村通工程”的推进,以及科技部开通的“中国星火计划网”,农业部开通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工程的落实,我国农村信息网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完善,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网络状况大为改观,为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农村地区有充分有利的条件,大力发展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将全国优秀的、适合农村居民的各种优质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地区的村村寨寨,输送到农村居民身边,以便他们能随时随地接受文化教育和先进技术教育,开展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从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全面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四、现代远程教育为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束缚,融合了各类教育机构的优势,整合了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提高提供了最有力、最全面的智力支持。人口学家指出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内容,文盲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是衡量其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开展教育培训,降低文盲率、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是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革新了传统教育,融合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多向交互于一体的新颖有效方式,将最新的知识、技能、信息、理念及时地传到城镇化农村的各个角落,使农业转移人口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知识时代日新月异的各种信息,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业转移人口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现代远程教育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化的学习模式,为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宽松的、自我导向性的学习培训,降低文盲率、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现代远程教育能有效地发挥用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资源效能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有一半多的人口在农村,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会有众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工作、生活。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解决好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可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增强进城谋生能力和融入城市的生活,解决好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这个问题是最关键和核心的问题。“人”的户籍等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配套政策解决,而“人”的素质和能力问题,与农业转移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息息相关,需要加大教育培训来提高。我国目前还不是一个十分富裕的国家,国家财政无法包揽每位农业转移人口都能有更长时间在校接受传统教育的费用,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在一涨再涨的传统教育学费、培训费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国情,在对农村成人教育投入不多的情况下,如何用好有限的资源,开展教育面广、量大、教学基础薄弱的农业转移人口继续教育,提高他们对文化科技知识的需求,来大幅地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素养、政治、法律素养,塑造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是我们开展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考虑的重要因素。而现代远程教育具备的辐射面很广、规模效益高、成本较低、课程资源丰富、信息量大、方便快捷、适合开展个性化学习等特点,具有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益的经济功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用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有限资源的效能,是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继续教育面临的资金、资源不足等困难的最有效途径。

专业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黑龙江农垦辖区总面积5.76万km2,占黑龙江全省土地面积的12.6%。其下辖宝泉岭分局、红兴隆分局、建三江分局、牡丹江分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齐齐哈尔分局、绥化分局和哈尔滨分局9个分局,114个农牧场。根据垦区实情和农垦区域布局特点,提出构建“四五”城镇化体系,以5个分局规划建设5个中心城,并确定城市发展产业定位。如宝泉岭分局打造成食品工业产业城;建三江分局打造成中国绿色米都;红兴隆分局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窗口;牡丹江分局打造成生态旅游城;九三分局打造成北方生态园林城。以农场级别并结合农场发展规模,建设50个重点镇、50个一般镇,以农场生产作业区建设500个规范化管理区,个级别定位贯穿于农垦城镇化发展,分别承担起大、中、小城镇职能。小城镇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和人居必要生活设施;中等城镇发展商贸服务业,为垦区小城镇的物资流通提供中转站;大城镇集聚人才与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这一发展定位已经初见成效,农垦城镇初具规模,形成独具特色、宜居、宜业、生活幸福的农垦城镇,逐步实现“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城镇中”的梦想。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代表,是我国农业开发形成的以农为主多种行业组成的经济社会系统。近年来,垦区采取“撤并生产队,建设管理区,发展小城镇”发展思路,快速推进了垦区城镇化建设,也增加了垦区的耕地面积。由于体制、机制的优越性和农垦的经济实力做保障,黑龙江农垦城镇化走在全省前列,引领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农垦小城镇景观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城镇建设的靓丽风景,吸引各界人士参观学习,也为推进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黑龙江农垦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2.1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黑龙江农垦小城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农场都需要建设城镇绿化养护的专业队伍。根据黑龙江省垦区2011—2014年人才需求计划,2011—2014年垦区的园林相关人才有所增加。从园林专业相关需求方向看,主要需求园林绿化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城镇规划、林业、旅游、园区规划管理等专业人才,其中园林绿化和养护需要的人数和旅游方向需要的人数增加较大。

2.2农垦农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2012年暑期,园林专业教师组成调研小组行程6000km,对黑龙江农垦部分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情况、园林绿化队伍建设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农场小城镇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如嫩江农场、鹤山农场、云山农场、八五七农场、七星农场、前进农场、洪河农场、红旗岭农场、八五二农场,这些农场园林绿化已经完成,急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绿化养护队伍;一些农场小城镇建设正在进行中,如尖山农场、大西江农场、海林农场、八五三农场、浓江农场、创新农场,一些住宅小区和农场公园、广场及主干道附属绿地都需要建设,他们也急需园林专业人才。未来几年,海林农场将利用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农业休闲旅游,七星农场拟建三江绿色米业和现代化大农业开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八五三农场利用燕窝岛景观开展农垦文化旅游资源,这些农垦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都需要引进园林相关人才。另外,农场很重视农业园区建设,农业园区具有现代农业展示、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的功能,如尖山农场农业园区、鹤山农场的万亩大豆田、七星农场的部级农业园区、洪河农场的农机展示区等,这些平台也需要园林专业相关人才。

3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由上文分析可知,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园林专业人才。通过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7级园林专业学生座谈发现,基本没有学生打算去农场就业,都希望留在城市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农场不了解———园林专业课程中没有与垦区建设和发展相关的内容,园林专业实践中没有到垦区调研实践,导致学生对垦区的了解少,有的学生想去垦区又有所犹豫,导致农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二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垦区发展不对接———垦区城镇化进程中以小城镇建设为主,要兼顾考虑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功能。同时垦区近年来建设各种科技园区、示范区及观光农业区,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得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还要懂得一些农业栽培、宏观管理的相关知识。一方面企业需要园林人才,一方面毕业生工作难找。为了推动学生到垦区就业,逐步实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与垦区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良性对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为黑龙江农垦城镇化提供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第一,进行课程体系调整,增加有关垦区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与规划、农垦科技园区规划与管理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垦区的绿化建设。第二,调整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到垦区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垦区的城镇化进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已与垦区100多个农场建立联系,先了解农场每年的人才需求计划,然后根据农场需求情况,从园林2008级、2009级、2010级的学生中选派2~名学生到农场实习。这种做法既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又使农场根据需要选留到合适的人才。截至目前,到农场就业的大学生2007级有1人、2008级有4人、2009级和2010级各有6人。第三,培养学生到垦区、到基层就业的意识和情感。以走下去(学生主动到垦区实践锻炼)、请进来(垦区的专家领导到学校报告、交流)的模式,培养学生到垦区、到基层发展的意识。第四,建立垦区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与农垦大学园林专业教学实践信息互动平台。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垦区的城镇化建设、园林施工养护的方案,锻炼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园林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农场园区规划项目、居住区景观规划等社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相互了解,学生得到了锻炼。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