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素质要求

职业素质要求范文精选

职业素质要求

职业素质要求范文第1篇

财务管理一般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监督、财务检查、财务诊断等环节。这些环节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是一个完整的理财循环活动过程,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只有搞好财务管理,才能准确地把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各类资产的价值状况,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堵塞经济漏洞,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为中心点,紧抓财务管理这个“纲”,方能收到“纲举目张”的良好效果。

企业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企业财务主管在企业中职责重大,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财务主管职能

职能,它表示事物发挥某种作用时被赋予的权力。财务主管职能指财务主管这一职务应当拥有的功能。财务主管的重要地位与财务主管的职能关系密切,现代财务主管通常应具有以下主要职能:

1、进行财务分析

对财务资料的分析是财务主管的一项重要职能。财务分析是在会计分析基础上,应用专门的分析技术方法,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的评价剖析,以实现财务目标的行为。一般认为,企业决策的信息有60%以上来自会计部门。会计信息系统向各类信息使用者提供的应当是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发挥会计信息作用的关键是对真实的会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以揭示财务数据所涉及的经济活动所隐藏的经济行为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2、测算现金流量,合理运用资金

财务主管必须正确筹划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筹划得当,企业就可以经济有效地运用各项资金,避免风险,提高盈利水平,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现金流量筹划不当,就会降低资金的利用效果,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状况恶化,甚至丧失偿债能力,使企业陷于破产或倒闭境地。

3、适时筹措资金

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时,财务主管应履行筹措资金的职能,及时筹集资金,使流动的“血液”不致中断,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进行。

4、编制财务计划

编制财务计划是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财务主管的重要职能。财务计划是对企业在计划期内,以货币形式反映生产经营

??各个层次论文写作QQ:455265204活动需要的资金及其来源,财务收入和支出,财务成果及其分配活动的事先安排。编制财务计划有利于控制计划期内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有利于资金供应和调度,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进行。

5、参与投资管理

财务主管应在企业投资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金融投资,应了解发行股票(债券)企业的财务与经营情况,企业资产质量情况、发展趋势及各种风险的大小等情况;对于实业投资,应在立项、可行性研究、日常管理、收益分配及清算处理等环节上进行预测、分析和筹划,协助企业负责人做好相应的投资决策工作。

6、协调财务关系

财务主管应当较好地处理企业内外复杂的财务关系。无论是企业与财政、税务、工商、银行及其它企业等外部单位,还是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与相关负责人、其它部门及职工之间的关系,财务主管都应当进行有效的协调,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财务主管的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

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除了要有完善的法律和法规之外,道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一位哲人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财务负责人首先是会计人员,就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是技术方法与理念并重的职业,它与其它纯粹的技术性的职业不同,它大量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时时受到道德水准的影响和制约。尽管职业道德的力量对会计行为虽然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它对会计诚信问题的解决也绝非万能,但是一旦会计道德能普遍成为会计行业自觉行为,将会形成无比强大的道德约束和舆论监督力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前国务院总理朱?基要求所有会计人员恪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箴言,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新时期的企业财务主管更应以“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管理好团队,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好更多的经济效益。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1)良好的道德修养

财务主管随时应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对人诚实、正直、宽容,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理财活动牵涉许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财务主管应在理财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光明磊落、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和按章办事,始终经得住各种利益考验。财务主管一要干事,二要干净,干事就要勤干事、干实事,干净就要心干净、手干净。

(2)较强的敬业精神

财务主管的敬业精神是对财务事业执着追求的崇高境界,是一种维护本职且健康发展所要求的对社会、对自身负责的工作态度。财务主管应当热爱本职工作,把工作视为实现自身价值

的载体,努力做到勤恳踏实、追求卓越、自觉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企业的高层领导要求财务主管在企业理财工作中独挡一面,能分担企业经营活动中筹资方面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能对各种经营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财务人员希望财务主管能认真负责带领他们做好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就要求财务主管在困难压力面前不能畏缩和逃避,时时应以企业利益为重,不做任何不利于企业的事情,要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保守企业商业机密,自觉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为企业发展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

2、知识素质

现代社会,知识日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主要的经济增长源,财务管理将是一种知识化的管理。财务主管的能力大小,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知识水平的高低。财务主管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负责人,更要注重提高知识文化水平,掌握相关的理财知识。

理财过程中应当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

(1)必备的会计知识

财务管理活动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财务资料,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在会计账目中都会有所体现。财务主管进行财务决策离不开会计账目提供的信息。财务主管必须扎实地掌握会计知识,尤其是新颁发的与国际接轨的各项会计准则和各项财务领域的政策性规章制度,对财务会计工作更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应有的相关专业知识

财务主管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审计知识、财务管理、投资决策、股票、经济法、税务、证券等经济知识,以及应用写作学、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科学知识。财务主管知识越全面,思考问题就越细心,工作开展就会越得心应手。

(3)扩展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有助于财务主管把握经济形势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经济形势离不开宏观经济学中对政府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知识,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以及市场运作原理对于正确地进行财务决策同样至关重要。

此外,财务主管要了解企业环境、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等,还必须对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生产工艺流程有所了解。产品性质不同,所需资金的运转情况便不一样,财务主管应当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企业各种经济活动,才能向业务部门清楚地陈述即将作出的决策对财务指标产生多大程度影响,企业资源将如何有效合理配置,哪些企业财务目标将不能实现以及税收负担将产生怎样的变化等财务问题。

三、财务主管的能力

有知识而缺少相应的能力不能胜任财务主管工作的需要。优秀的财务主管应具备以下一些能力:

1、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财务主管的重要才能之一。为

了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最高首脑,应对被管理者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财务主管,应能够合理地使用手下的人才,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变成自己手的延伸,腿的延伸,身的延伸以及脑的延伸。财务主管不仅能够将所辖人员“撒”出去,放手让他们工作,“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而且要能够采用有效地控制手段,对它们的行动方向、行为方向和行为效果实行“遥控”,从而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内核”集体。为此财务主管应诚信做人,讲信誉,工作中激发出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热情,挖掘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潜力,让别人愿意合作,及时做好各自岗位的本职工作。

财务主管需按照既定的财务计划目标和考核标准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将财务活动结果与财务计划目标对照,发现偏差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确保财务计划目标的实现。当财务活动与财务计划不符或完不成计划时,财务主管要采取措施或调整原计划目标。财务主管的组织控制能力决定着企业财务计划和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2、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财务主管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一项基本功。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口头表达能力,即说话能力,表现为一个人对演讲、对话、报告、讨论、谈判等各方面的技巧与艺术的运用。书面文字表达能力,也就是文字水平的能力,对财务主官,主要是对发展规划、财务报告、总结等的写作能力。

财务主管主要是运营资金有关的事务,企业各种经济活动都会通过资金形式集中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往往成为各种矛盾的汇集地,需要有效地进行交流与沟通。财务主管表达能力强,易于协调平衡内外各种利益关系,获得别人和其它部门的支持,减少彼此之间的分歧,为理财活动争取一个相对宽松的内外环境。

3、分析判断能力

企业理财业务既专业又具有挑战性,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有多个解决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产生的后果很可能一样,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取决于主管的分析判断能力。分析断能力取决于财务主管对各种情况的了解以及工作的经验。

4、参与决策能力

财务主管对企业整体情况尤其是财务情况了解比较全面,财务主管的价值在于“正确地决策事情”,同时帮助每一位团队成员“把事情做正确”。因而,财务主管有可能也有必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财务主管应从尽可能降低耗费、用好资金,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出发,从财务角度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然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为企业决策当好参谋。

5、用人能力

总理说,领导者一定要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干事业。对待人才,要指导他们,使他们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提高他们,使他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水平。要正确对待他们,鼓励人才出成就,也允许人才犯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要严格要求他们,加强自律;要照顾他们的生活。

财务主管要注重有效地培养

职业素质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经济;物流管理;供应链;线上线下融合;交叉学科;国际视野

1引言

数字化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数字经济成为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引领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数字经济是在这一世界潮流下主动求变,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速换挡,为整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201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万亿元,其国内生产总值占比由21.6%跃升至39.8%。从2019年的“壮大数字经济”到2022年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支撑地方经济发展、降低社会经济运行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物流作为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就是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融合的过程。为了实现三流的高效融合,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物流发展的方向必然是数字化物流[1]。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物流服务要求的逐步提升,物流服务逐渐趋向于智能化、可视化升级发展。高智能、全覆盖、高柔性的智慧物流时代已经来临[2]。数字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提高了任何活动的有效性,极大地改变了它们。例如,在物流中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来确保最有效地交付货物和服务。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快培养数字化、智能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改进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成为当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2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

2021年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显示,数字经济创造了新的就业形态,在新增就业规模和优化就业结构等方面形成新的重要作用。2020年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达1100万,而且这一缺口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需求增加将持续扩大。除此以外,数字经济还突破了空间和时间差异,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和资源重新配置和效率提升,不仅创造出新的岗位,还提供了有效的公共服务,形成协同、开放、多元的经济态势。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支撑,需要大量数字人才参与经济恢复重建,这些机遇和挑战都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背景下企业对物流人才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再是传统物流所需要的劳动密集型岗位工人,技术可操作性较弱。熟悉智慧物流技术和设备的操作和应用,熟悉物流信息技术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懂管理并具备国际视野成为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

2.1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数字经济的强渗透性具有强大的融合特征。数字经济具有多种特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数字经济的发展具备交叉和前沿属性,交叉学科是复合人才培养的新平台。科学发展的规律表明,各学科交叉和边缘地带往往是迸发创新发明、理论观点和工程技术的聚集地。因此,重视学科交叉,发掘新的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既可以使学科自身向更深层次、更高层次发展,又可以适应当代数字经济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特点。要保障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我们需要更多的符合时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影响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最新趋势包括区块链交易处理、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自动机器和无人机以及预测分析。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表明,劳动力市场尚未适应新的挑战,员工和管理者仍缺乏必要的能力和技能。数字物流是货运的数字化,包括智能管理系统和所有运输阶段的货物跟踪、无人技术、文件流(电子货物和运输文件)的全自动化、跨境交通中的快速清关。在物流业和供应链中,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有机会带来许多变化,并引领行业的创新。人工智能对物流和供应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规划和预测分析、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汽车、计算机视觉等创新。可见,数字化新兴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持续走高,同时对物流专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既有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的工作岗位要求,需从更高层面进行较为完善和系统的交叉学科知识及实践体系培养设计。

2.2综合型国际视野人才坚持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传统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以及全球供应链发展,使得中西部地区也逐渐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这些变化要求更高素质水平的人才以满足新的需求。对于中西部内陆高校物流专业来说,当前以国内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内陆地区从对外开放的纵深区域转向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一深刻变化的需求[3],不能满足供应链全球化发展变化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因此,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物流人才是当今高校,特别是中西部高校物流专业建设改革的重中之重[4]。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物流系统由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系统等组成,物流产业是跨行业的复合产业,涉及到物流经济和物流技术专业知识的综合学习。需要同时具备实践和专业技能,要掌握和能够综合运用各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法律、外语沟通、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电子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系统。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高水平的综合人才是教育的担当。同时,物流又是一门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型学科,其实践性和社会性均很强,且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点。随着企业走向全球化经营,物流管理国际化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国际采购管理、国际货物运输管理、国际港口、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管理、国际仓储管理、海关作业、国际货物的包装和检验检疫及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等,与此相适应的原有的物流知识也必须做相应的更新和提升,从面向区域本地的客户和大宗货物运输的技能和知识,逐步向国际性的跨国公司甚至是国外的本地化物流、精细物流和特种物流转变[5]。因此,从整体综合素养上来看,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进取心,善于沟通协作,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大数据思维并拥有国际视野。

2.3高质量创新型人才随着数据要素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物流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及人才培养层次的要求也快速提升。总体来说,物流相关领域缺乏中高端人才,但对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数据治理等相关联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未来几年中将持续大幅增加。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增加导致对这种人才需求的结构性调整,这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之所以能够颠覆传统产业,在于它所拥有全领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它与物流行业融合,颠覆传统物流产业,形成智慧物流体系,甚至出现新的物流组织模式。数字技术迭代升级和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深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适应未来商业模式和经济社会数字转型发展的需381要,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国际商务规则等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6]。

3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由于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限制,传统的线下教学或传统的线上课程难以满足数字经济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拓展了产教融合的视域范围和生态环境,通过访问线上教学资源,有助于增强多样化产教融合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线上教育领域中,移动化学习、语音识别、社交网络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被应用于学习平台,这些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也同时在教育场景、资源配置、学习方式等方面重新定义了“教”与“学”的意义。要想推动教与学模式的变革,应对现有课程进行个性化改造,充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向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方向转变,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通过线上资源、线上课堂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学生学习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答疑,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动态,确定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制定教学计划,调整方案。同时,还可通过实时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案例,组织线上线下讨论、演示,进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等多元化教学资源集成,探索产学研用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时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线上和线下相融合,可以更充分地将信息资源综合利用起来,作为课程设计和课程建设的支撑。通过针对性和融合性的课堂设计,完善物流场景教学、物流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线上线下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2交叉学科知识融合,优化课程设计物流专业知识和训练应该覆盖两个或更多的门类,比如信息科技+物流工程、大数据+物流管理、人工智能+物流、区块链+医药卫生、网络工程+物流。此外,复合人才包括上述的学科专业的复合,还应该包括科研与产业的复合、工程与管理的复合、政务与科教的复合、研究与应用的复合[7]。因此,需要在现有教学内容体系上打破学科界限,在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引领下,调整、更新物流管理专业学科课程内容,紧跟时代脉搏,适度提高体现新技术、新理念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人机工程等交叉性学科课程的设置比例。物流人才培养应该更加重视学院间的合作,激励学科间的合作,在招生、培养模式上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各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叉学科和双学位培养平台,开拓他们的视野,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方向,吸引学生进入跨学科知识领域,培养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交叉复合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双学位培养要努力摈弃主从的禁锢,真正实现从交叉到融合,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完善双学位的培养方案。构建以物流管理专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学科、综合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培养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具有智慧物流技术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设置,开展多种数字化特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当前数字化技术发展前沿和趋势。在学校课程设计上,要目光长远,推进多元化专业课程设计,针对学生的优势和兴趣,开设小班培养特色专长。同时可以针对某些具体的商业需求,开展深度培养,开设专业课程以满足相关细分领域的需求。结合数字经济下智慧物流技术发展变化,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动态更新与调整,保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前沿科学性,从而保障课程体系与时展、行业发展一致。

3.3深度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创新研究型物流人才需要在实践中通过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从实践回归理论知识体系的方式实现理论升华和创新。高等院校复合型、创新型物流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不脱离岗位的物流师、供应链管理师等职业人才培养,需要培育校企合作基地等产教融合的生态环境。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和开发产业技术为基础,强化实践教育,打破藩篱分割,开展合作育人[8]。产教融合是校企双向互动与整合的过程,也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校企合作深度交融,校企双方都是合作主导者,形成发展的共同体。数字技术迭代更新很快,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在数字技术应用下的迭代更新更快。物流最终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有着众多的分支,因此需要积极与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得比较前沿、已形成一定数字化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探索建立一批产教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教学和实践基地。主动对接学校和物流企业,搭建协同育人平台,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邀请物流企业中有交叉学科背景或是了解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跨专业的人才加入教育队伍,共同进行物流相关的课程开发、案例研讨、科学研究,打造持续的、具有竞争力的师资队伍。构建良好的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学校聘请数字化、智慧化物流领域的成功企业家进入课堂,通过校外导师、兼职教授以及实践讲授等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与组合,紧跟理论与产业发展前沿,共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终实现高校、企业、教师、学生的多方共赢。

4结语

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数字科技的发展为基础。数字科技本身就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门类,科学原理、技术突破和应用普及比其他学科门类发展更加迅猛。站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的高度,我国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国家建设,加快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未来的需求还会持续不断增长。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而言,需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并对物流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构建和创新物流管理专业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对加快现代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俊发.对中国物流机器人的几点认识[J].中国储运,2017(6):30.

[2]欧阳小迅.智慧物流的发展特点及技术体系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10):1-3.

[3]刘名武,谭雅心.内陆高校国际视野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11):147-149.

职业素质要求范文第3篇

一、公司对文秘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秘书,他一定要是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是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被访问的领导的第一个想法。虽然“责任心”是个非常笼统的概念,但一位副经理这样说道:“我认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不会是个做事半途而废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永远不会失去对工作的热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办事领导肯定很放心。”从他对有责任心的人的看法与评价中,我们了解了其中的重要性。不过,这并不是说学历不重要。现今大多数的领导都有较高学历,就我们所访问的几位领导中,没有一位是在本科以下的,因此,他们对贴身工作的文秘人员,其学历要求相对也更高些,一般应在大专以上,最好要有2到5年的工作经验,这似乎成了现代企业招聘人才的共识了。当然,作为秘书,不同的秘书工作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但最基本的也应该具有一些关于文字处理及电脑操作的基本能力。

二、在求职面试中,公司会如何考查我们小陈老师工作室

根据我们的调查,几乎所有的领导都回答,他们会对来应聘文秘工作的人员,进行各种能力测试,而非“智力”测验。如应变能力,当公司遇到紧急事件,此时领导又不在,秘书是否能应付得当,及时采取措施等等。

有些领导还提到,也许他们会测试应聘者是否诚实,因为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个灵活的秘书,他还需具备诚恳踏实的工作态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看应聘者是否对工作有一颗热诚的心。领导们认为,“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才能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哪怕处在再困难的境地,也会知难而进。”上海易生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这样说道:“这既是一种对事业的热爱,也是一般的青春活力。”

三、公司对人员试用后,会根据什么来决定是否录用

大多数领导的答案都是大同小异。如日常事务的处理、安排,办事的效率及能力等等。一位副总经理说,看一位秘书工作得是好还是不好,就要看他的“回头率”高不高。如果你是一位接待秘书,由于你工作的出色,许多顾客都希望与你公司再次合作,且下次合作时仍由你来做接待;又如,你是一位专门帮公司搞业务的文秘人员,由于你有善于交际的个性,使新顾客成为今后可能的老顾客,使老顾客仍从不间断地与你谈生意进行贸易往来,这就是高“回头率”了。企业是要讲效益的,有高“回头率“的人员,企业当然会很欢迎。

四、在工作中应如何处理好与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在调查中,各公司的领导给了我们许多建议:在与同事交往时,要表现得合群些,如下班时与同路的人一起回家,有时也跟大家一起出去玩,互相交流交流感情,增进彼此了解。平时做人不要斤斤计较,要有一颗宽容的心,遇事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想,这样你就会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人。在与领导的交往时,他们谈到,作为秘书要经常适度地给领导以关心,要能够掌握领导的大致思路及意图。如果他正在忙,那么就请务必不要打扰他。当领导遇到困难时,秘书应主动帮助分担,甚至能够帮着解决问题。一位老总说:一名好的秘书在与领导的交往中,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比成为他的朋友来得更实在些吧。

五、想成为文秘人员的职校生,应在哪些方面尤其需加强修养

职业素质要求范文第4篇

一、职业指导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分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校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2.以调查、测试及在生活中发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其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今后升学和就业的大方向,主动发展自己。

3.对学生进行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方法和途径,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业绩的一代新人。

4.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5.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并向社会推荐学生就业。同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在职业指导课程构建过程中,需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落实和实现以上目标与任务。

二、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主要是指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课程体系要避免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也要避免只注重某几个问题,或某一阶段的指导内容。要注意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它是专指职校学生这一层,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层次性,是逐步完成职业指导目标与任务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是指课程如何设置,具体指在每个年级实施的主要内容、完成的主要任务、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不能笼统集中在某一阶段完成指导内容。

4.系统性原则。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不仅要求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自成一体,而且要求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三、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内容体系

1.一年级“择业指导”内容及分析。一年级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又一次重大转折。此时,大多数学生对职校感到无以适从,不知如何学习,不知如何走好三年职校之路。虽已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职业指导应从学生一进校就抓起。在构建“择业指导”课内容体系时,应首先采取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找到学生“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由专业级组(部)和职业指导专职教师分别进行指导。一年级“择业指导”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放在“学生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上,重点应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等问题上。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这样才能为今后创业、就业教育打下基础。“择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认识职业,寻找职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2.二年级“创业指导”内容及分析。“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个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而且还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与完善。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是时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创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就业思路,提供了广阔的成才天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和市场已不可能再给学生一个现成、舒服的职业,学生要靠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谋取职业,谁愿创、敢创、会创,谁就有出路。然而,由于当前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磨炼的机会较少,不愿、不敢、也不会去创业,对今后就业,更多的是想得到父母、亲戚、学校的帮助,严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据调查统计,职校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的占62.9%,不知道今后如何创业的占91%。因此,在二年级进行创业教育十分必要。重点应放在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能力的形成上。“创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应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意义、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创业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创办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等。

3.三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及分析。职业指导课程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生就业,这是当前社会和学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现实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就业指导中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巧。因此,“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应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当地经济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等。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全体教师、家长、有关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指导[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陈绍奇,叶梓效.毕业生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职业素质要求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针对旅游职业素质要求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为旅游人才的培养及旅游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形成,旅游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素养显得越发重要,它关系到旅游专业学生的出路和前途。当前在校的旅游专业学生将是几年后旅游服务行业的主力军,而社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提高。据调查,目前旅游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知识基础、实践技能,更要求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旅游职业素养的养成是学生适应旅游工作岗位乃至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古罗马的一位作家也曾说过:“在任何事情上,习惯总是极其有效的主人。”一个人职业素养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其品德、人格的体现。注重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才可能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风尚。

一、旅游职业素质要求

(一)一般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容。

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维护正常的职业活动秩序,可以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旅游职业道德就是旅游企业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奉献社会。

(二)旅游职业素质要求。

1.高尚的职业道德。

2.强烈的服务意识。

3.崇高的敬业精神。

4.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5.良好的礼仪礼貌修养。

礼仪礼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仪容、仪表。仪容、仪表主要是指人的外表和容貌。(2)仪态。仪态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举止、姿态。(3)礼貌。礼貌是待人谦虚,恭敬的态度,是服务最重要的职业基本功之一,具体表现在微笑服务和敬语的使用两方面。微笑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友善,可以融洽客人与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服务人员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服务敬语是礼貌服务的外在表现,一句“早上好”,“谢谢”,可以给客人心中送上一片温馨。微笑和敬语是员工与宾客之间心灵沟通的金钥匙,在服务中,客人可以原谅服务员的操作失误,但绝不能容忍服务人员的无礼、冷漠。

二、加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养成教育

作为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需要,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决定竞争胜负的首要条件。旅游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的先决条件,旅游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旅游专业学院应根据旅游企业的需要和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培养优秀旅游人才。

所谓“养成”,不仅是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是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修养,即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行为。在这里,学校的教育是重点,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基石,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养成教育,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二有利于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三有利于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加强旅游专业教师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

旅游专业教师是学生接触到的行业中的第一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气质修养、学识风度、文明素质,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举止粗俗、不拘小节、粗暴冷漠的教师,如何去给学生畅谈礼貌礼仪、文明卫生、热情服务,因此,旅游专业的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塑造学生良好素质的重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在课堂上,都应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良好的服务意识,整洁的仪表、端庄高雅的举止,文明得体的谈吐,丰富渊博的学识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教育他人。(二)改革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旅游服务也日益个性化,学校课堂教育更多的是传授规律性、秩序性、标准性的服务方法,很难提供解决各种服务的应对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在教学中,应加强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找答案,找方法,养成勤于思考,举一反三的习惯,为提高应变能力打下基础,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灵活主动地去满足客人的各种服务需求。

(三)营造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环境和氛围。

职业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旅游专业院校应创造一个有旅游专业特色的文明、卫生、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事业、热爱学校、热爱服务工作的高尚情操。可以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星级宿舍”的评比,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互相关心、互相服务的素质。注重对学生服务意识、实践意识、劳动意识的培养,把旅游企业规范与旅游高等教育融为一体。

(四)加强旅游专业学生文明素质教育。

旅游专业必须强化文明教育和文明训练,为振兴旅游事业,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一代新人,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文明是旅游产品价值的充分和必要的构成部分,文明教育是旅游培训教育的“基本功”,要从最寻常,但又是最重要的谈吐、礼貌、举止、服饰和卫生习惯做起,成为职业行为习惯,使旅游行业真正成为文明礼仪的窗口和楷模。可以在校园里开展不吸烟、不酗酒、不随地吐痰、不乱杂物、不说脏话等文明行为的倡议活动,让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从这些最平常的小事做起,慢慢克服一切不文明行为。同时,可以根据专业开设的一些旅游礼仪、形体训练等课程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职业修养,培养文明素质,帮助学生塑造文明形象。

(五)加强旅游专业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

旅游从业人员在国内宾客面前,代表着企业;在国外宾客面前,代表着国家。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一些腐朽的东西也会趁虚而人,腐蚀员工的思想,旅游业一些员工片面追求金钱,贪图物质享受,主人翁责任感不强,这些不良风气,对旅游院校的学生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要针对青年学生和专业特点,,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和强化、世界观、价值观。思想素质不能抽象地讲大道理。注意

在课堂教学中,教书、育人相结合,循循善诱,将思想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启发学生自尊、自爱、爱祖国、爱企业、爱本职工作的思想品德。

(六)加强旅游专业与旅游企业的联系与沟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