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鉴赏论文

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精选

艺术鉴赏论文

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学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

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

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下面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关诗歌鉴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验和认识。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策略:

1.研读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有其内在规律。因此,在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中,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体察作品,培养对

诗歌的研读能力。一是扫除诗中的障碍,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的源头、特点以及发展的脉络。对不同时期的作品有所了解,

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诗词格律知识。二是要通典故。不了解典故就无法打通诗词精髓的大门,搞清典故的出处和作者的用意是理

解诗词的关键。三是查背景。要让学生读懂诗词,进而达到鉴赏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学生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才

能全面了解作者的作品。

2.感悟能力的培养

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

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引起心灵的共鸣,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方法一是学会捕捉意象,体会意境。诗歌主要是通

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的。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绪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融入作者思想感情后所构

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结晶。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

人所创造的艺术空间,体味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二是分析技巧。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并把它

传达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和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技巧分析,提高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这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察点。

3.拓展能力的培养

诗歌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情蕴蓄到最典型

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它是诗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表现。诗歌鉴赏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泡”开,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

“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即让学生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同时使艺术形象得到再造和扩展。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使鉴赏

主体(学生)与诗歌作品完美统一,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达到诗歌鉴赏的最高境界。

教学中一点方法拙见:

1.扩展延伸法。诗歌言简意丰,字虽少,却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可让学生在对诗歌内容、意境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经过合

理想象,扩展成一篇与诗歌相互辉映的散文。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表面看都是一些物象的组合,但这些物象的组合,又产生了一种不平凡的效果,我们在深刻领会了本

曲的意境后,我想,我们一定会有许多、许多要说的……

2.字斟句酌法。诗歌的艺术,也就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中的文字经过诗人的精心选择,大都是比较妥帖、精当的,杜甫就有“语不

惊人死不休”的诗句传世。但一首诗,选择这个“字”或“词”,是不是一定就是最合理的呢?我们是否还能找到更好的“字”或“词

”来代替呢?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不妨大胆一试,寻找相近或相似的“字”或“词”来代替,看看哪一个效果更好。

3.模仿再造法。诗歌里有许多使用各类修辞手法来创造意境的。例如:夸张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的“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对偶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等等,我们不仅可以模仿诗歌的这些修

辞,更可以模仿诗歌本身,再造诗歌意境。

4.追问添补法。有些诗歌,因字数的限定,使上下句之间,似乎有一些跳跃,对这类诗歌,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创设一个近似的情

境,在这个情境中,找到诗歌缺失的环节。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这

首诗里,“是谁问了童子”“问了童子什么”“师是个什么样的人”等等,这些内容,诗中都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要深入的理

解该诗,我们只有开动我们的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而且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找到理解该诗的钥匙。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

造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结

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术鉴赏形式欣赏比较欣赏社会方式欣赏美术作品

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后,美术学科由原来单一的欣赏教学,拓展到五个内容系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其中,作为必选课程的“美术鉴赏”,也有别于以往的“美术鉴赏”。以往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只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基本的介绍,比如作品的风格、流派,画家的生平、奇闻轶事等,也有教师对绘画作品的形式加以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少有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知、经验来评论美术作品的情况。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美术鉴赏”是这样定义的:“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美术作品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历史文化知识,陶冶审美情操,提高艺术素养,激发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当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美术作品时,怎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首先,学生自身应具备一定的艺术及文史知识;其次,教师必须让学生初步掌握几种有效而具体的欣赏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能力。本文将阐述在教学中最基本、也最行之有效的几种欣赏方法,这也是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仅供参考。

一、形式鉴赏(以形式为主的欣赏方法)

在美术作品面前,最先观看到的是它的表面形式。我们还没有看清它表现的具体内容时,它那强烈的或优雅的形式美感,已将我们的视线吸引过去。于是,从形式的角度来鉴赏美术作品便成了最基本的方式。就如同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尽管还不知道歌词的内容,但那优美的旋律已令人心旷神怡。这是因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形式本身就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它是形式美的体现。艺术形式,主要指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这种方式偏重于对作品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对形式的分析和把握。它适用于欣赏那些形式语言突出的美术作品。对这类作品,我们不一定非要读懂它所表现的内容才能去欣赏它。这是因为许多美术作品,艺术家创作它的目的,并不在于表现的内容如何,而是注重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或是通过形式语言传达某种内心情感与意象。正是这些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让观赏者感受到不同的美。比如说: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中,无论画的是房屋、树林还是小桥流水……这些都无关紧要。我们欣赏的是它对光感变化的扑捉所呈现出的丰富色彩变化,如莫奈的《持阳伞的女人》《鲁昂大教堂》。特别是欣赏抽象性美术作品时,更应以感受作品的形式语言为主。如蒙德里安的《红树》、德裤宁的《女人第一号》。在运用以形式为住的欣赏方法时,我们要尽可能反复的去感受美术作品中种种形式语言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并满怀丰富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验、品味作品所传达的意象之境与内在情感假如从宽泛意义上理解内容,美术作品中的“意象”、“情感”也应该是作品的内容,不同的是它不是通过故事情节来传达的,而是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因而,我们应注意学习掌握各类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特征及形式美法则,了解作者生平事迹和艺术追求,常读一些相关艺术家的作品评论文章,才能取得更好的欣赏效果。

二、比较式鉴赏(比较式的欣赏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方法去鉴赏美术作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较是美术欣赏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我们不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那么就不能很好的理解作品。比较的方法很多,比较式欣赏一般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对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流域、甚至是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欣赏。把作品横向比较,能更加鲜明的看出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不同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比如将中国的花鸟画与西方的静物画相比较,或将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相比较,不仅在审美趣味和精神内涵方面,而且在双方的自然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法方面,都显现出东西方之间的巨大差异。纵向比较,就是将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环境中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欣赏,比如将中国画北宋时期的文同的作品《竹子》与清朝时期郑板桥的《从竹》相比较,同是画竹,宋代文同画倒垂竹枝,茎杆以淡墨写成,圆浑虬曲,桠杈繁密劲拔,茂密枝叶分浓淡两色,以表现新叶老叶,从中可见“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清代郑板桥画丛竹迎风,茎杆近浓远淡,疏密有致,偶杂以新篁几枝,浓淡叶依次而列,远近叶互衬,依稀能感受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纵向比较也可把同一艺术家一生中不同时期作品摆在一起欣赏,比如把毕加索立体主义作品与他早期写实作品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他的艺术探索是从写实走向抽象的。通过比较式鉴赏,可提高我们审美判断力,培养以联想思维去认知事物的学习方法。

三、社会方式鉴赏(以内容为主的欣赏方法)

拿到一副作品,人们首先看到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进而再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创作目的及其他等等,逐步地加强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最后探讨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传统的欣赏方法。这种方法较适合于欣赏那些有经典故事情节,富于文学色彩,再现作品。如表现历史题材的《夜巡》、《狼牙山五壮士》;宗教题材的《最后的晚餐》、《逃亡埃及》;神话题材的春、《阿波罗和达芙妮》;世俗生活题材的《韩熙载宴图》。像这类作品他的内容形象比它的形式美感更引人注意,且容易识别和把握,因此能引起大多数人的欣赏兴趣。但欣赏者要真正读懂这类美术作品,需要有丰富的综合文化知识。你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涵。同时,在欣赏这类情节性较强的美术作品时,还应注意不要忽视了对作品形式美的感受。这类作品形式结构往往隐藏在作品的内容形象之中,不易察觉。许多美术作品,都有着特定内容和意义,从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抓住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就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通常人们在观赏美术作品时偏重于对作品内容的了解,没有视觉艺术语言为基础,这只是一种文字式的分析理解。单纯偏重于对作品形式的关注而忽视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又回使美术鉴赏流于感性和肤浅。因此,美术鉴赏既强调从形式出发去欣赏,又要对内容主题进行深入理解和认识。如果是为了获取知识,可选择以内容为主的欣赏方法;如果是为了学习表现技法或是为了提高自己对形式美的感受力,启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可选择以形式为主方法。如果为求全方面而深入读懂美术作品,在鉴赏活动中往往是两三种形式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2]尹少淳,美术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

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文情可鉴的可行性———“博观”、“六观”、“沿波讨源”

不过,刘勰不是简单的指出知音难遇的种种原因所在,他的论述也没有仅仅停留在“知音其难”、“文情难鉴”这些现象层面上,而是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个相反的理论命题,即“知音”可遇,文情可鉴。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的论述了人们能够克服偏好,作出公正而全面批评的可行性。对此,刘勰提出了具体可行性的方法: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此处,刘勰对鉴赏者在品鉴作品时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现这种要求,他提到两个方面:一是批评鉴赏者的修养,一是批评鉴赏者的态度。具体来说,就鉴赏者而言,首先应针对“圆照之象”,提高自己的修养,“务先博观”。所谓“圆照”,是指与偏好相反,能进行全面而合理的批评。要做到“圆照”,必先“博观”。所谓“博观”,则含有多积累、多观察、多体验的意义。鉴赏者还应摆正自身的态度,通过阅读考察大量文学作品及其情状,加以仔细的比较研究,摒除个人的爱憎好恶,评价作品不存私心,鉴赏态度上不带偏见,从而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鉴赏者的修养和态度,是做好文学批评鉴赏工作的根本条件。但要解决“文情难鉴”的现实困难,最终实现“文情可鉴”,还必须有较为具体的途径可循。接着刘勰指出鉴赏者还应从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考察来判断其优劣。其文曰: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一观位体,注重考察作品所采取的体制问题,见于《体性》篇;二观置辞,注重考察作品如何运用辞采的问题,见于《丽辞》、《比兴》、《夸饰》等篇;三观通变,注重考察作品的因革问题,即考察此部作品与前代作品有何承继关系,又有什么独创之处,见于《通变》篇;四观奇正,注重考察作品在奇与正两种表现手法上的表现,即如何“执正以驭奇”的问题,见于《定势》篇;五观事义,注重考察作品如何“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的问题,见于《事类》篇;六观宫商,注重考察作品的声律问题,见于《声律》篇。“这六个方面中,位体、置辞、宫商都是属于形式方面的,通变、奇正、事义三者和内容有关,但又与表现手法有密切的联系。”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中提出判断好的诗文作品有“六义”即六条标准,首列“情深而不诡”;在《附会》篇中论述作文的四要点,首列“以情志为神明”。他在《知音》篇中论述评论作品的“六观”,主要着眼于形式与艺术表现,却没有直接提及“文”与“情”的关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刘勰轻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其实,《知音》篇所谓“将阅文情,先标六观”,就是说若要了解文情,先得从“六观”入手,但又不是止于”六观”。《知音》篇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他要求批评鉴赏者“披文以入情”。位体、置辞等六个方面,主要是就作品的形式和艺术表现而言,也就是作品的“文”;鉴赏者就必须通过“博观”,“六观”,循着作品的文辞去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如“沿波讨源”,是“虽幽必显”的。所以说,刘勰在这方面并没有轻视作品思想内容的倾向。

二、创作者与鉴赏者的潜在交流过程———“情动辞发”、“披文入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两句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欣赏过程之间的逆反过程。刘勰强调文学鉴赏过程的实现要以情感投入为前提,这是非常独到的见解。诚然,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是饱含情感的精神活动,而正是在这一契合点上,鉴赏者通过阅读与创作者也才有了潜在交流的可能。历史上众多的文学鉴赏实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世说新语•豪爽》言:“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引文所载,晋朝大将军王敦与曹操一样,有着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故常常吟咏曹诗来宣泄一己之情怀。南宋文天祥读杜甫诗时,亦有同样的切身体验。其《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所欲言者,子美先代为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至于刘勰将“知音”作为文学鉴赏活动的目的,强调鉴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更是精到之见,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序》云:“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亦弗得。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意谓不能以杜解杜,也不能单从别人的诠释中领悟杜诗。揭示了鉴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然而,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欣赏过程又是相区别的。就创作者而言,应先“情动”,有了思想感情,然后“辞发”,并把它体现在一定的文辞形式中;就鉴赏者者而言,首先“披文”,接触的应是作品的文辞形式,然后“入情”,通过它来领会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是所谓“沿波讨源”。二者的过程虽然相反,但文辞形式这个要素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必须凭借优美的文辞形式来表现思想感情,从而实现打动和教育读者的目的;鉴赏者只有仔细考察文辞形式,才能较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度,最终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合理而公正的判断。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谈文学的创作问题,刘勰在《镕裁》篇就有所论及,提出了“三准”之说:“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馀于终,则撮辞以举要。”所谓“三准”,是指写作过程中的前面三个步骤,也就是先假定作者已有了一定的思想感情,然后考察如何采取恰当的文辞形式来表现它。与“三准”说不同,刘勰《知音》篇的“六观”,是从批评者的角度来谈文学鉴赏问题的。鉴赏者接触的首先是作品的文辞形式,因此必须通过文辞形式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六观”之外,刘勰还指出了关于鉴赏者的鉴赏能力问题。他说:“事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弃?”刘勰认为,能否真正做到觇其文而见其心,关键不在于作品的深奥难鉴,而在于鉴赏者“识照”能力的高低。所以他又说:“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这样,刘勰便把鉴赏者主观方面的能力问题作为鉴赏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提了出来。正因为在文学作品和鉴赏者之间,鉴赏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他提出“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的问题。所谓“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是说由于鉴赏者“识照”能力不够,导致文学作品鉴赏中典雅深奥的作品遭弃,而平庸浅薄的作品却得以兜售的不良现象。在刘勰看来,这是由于鉴赏者修养、识见低下所致,因而他提倡鉴赏者自身鉴赏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提高鉴赏能力,才能正确地进行鉴赏并且获得艺术美感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文学作品才能充分显现出它的艺术魅力。至此,刘勰的《知音》篇为我们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一个包括创作者、作品和鉴赏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者“情动辞发”是该系统的重要前提,鉴赏者“披文入情”是关键途径,“觇文辄见其心”则是鉴赏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

1、由声乐曲过渡到器乐曲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考课后习题

【论文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后习题的教学十分重要,但是又是常被忽视的方面。本文以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对高中语文教科书课后习题教学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一、教学中强调把握宏观

粤教版教材非常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几乎每一篇课文的练习都会有1~2道宏观把握文章内容的题目。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主要包括对文章的整体内容、重点语句、中心思想、层次结构和写作特色的把握。

例如,《冰心:巴金这个人……》一课练习的第一题:作者认为冰心的“巴金这个人……”这句话包含很多东西。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学会在零散的材料中做出分析和概括,训练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本文主要描写巴金这个人,而“巴金这个人……”一句是文章的线索,总结出巴金的性格,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如《华罗庚》一课练习的第一题: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领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从而领会华罗庚为学为人以及他取得科学成就的关键因素。《汉乐府两首》一课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上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诗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独特的情感内涵。这首诗抒发了一个女子即使海枯石烂,仍然坚贞不变的炽热爱情。诗中的女子借用五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物来盟誓,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与执着。在粤教版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中非常重视对文章的宏观把握和整体感知,几乎每篇课文都有1~2道这方面的练习题。但是有的练习题设计得不科学,出现了重复的现象,有的两道题完全可以合并为一道题。课后练习题本来就不多,平均每篇课文只有3~4道练习题,如果有两道题的答案出现雷同,就会极大地浪费练习题的空间,降低练习题的质量。

例如,《我的回顾》一课练习的第一、二题。第一题:作者的宗教信仰在12岁那年突然中止,中止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中止了宗教信仰后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第二题:作者为什么说“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第一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较为切实地把握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念的不断转变。第二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准确把握爱因斯坦思想变化的历程。两道题的命题意图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而且第二题的答案正好是第一题中爱因斯坦12岁突然中止宗教信仰的部分原因。那个时代,大多数人崇奉的是有定论的宗教观念,并因此束缚了自己的创造力,陷入到“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情感所支配的生活中”,很多人缺乏真正的思考,仅仅是去努力追求他人设计好的东西。因此,作者在相当早熟的少年时期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正是由于他相信宗教故事中有很多不可能是真实的,正是由于他对社会存在的一切信念持怀疑的态度,正是由于他的脑海中充满了一种狂热的自由思想,才使他在12岁那年突然中止了自己的宗教信仰,选择了科学的研究工作。

二、加强学生鉴赏与评价能力的培养

鉴赏与评价,是指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欣赏与评判,辨别它们的是非、高下和雅俗。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思维品质的健康发展。

鉴赏能力是对作品中所蕴含的美的感受、鉴别、赏析和评说的能力,它是读者进入作品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要求读者驱遣想象、反复涵咏,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评价能力是对阅读材料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表现形式等的合理性进行有根据的评价与判断,它是读者跳出文章之外的一种理智判断,是一种科学活动。如果说鉴赏性阅读是“入书”,是敬重作品的“仰视式”阅读,那么评价性阅读则是“出书”,是裁判作品的“俯视式”阅读。阅读鉴赏要求读者深入作品,贴近作者,“见得亲切”;阅读评价则要求读者跳出作品,与作者保持距离,以便“见得透脱”。“阅读评价”是阅读过程的高级阶段(认读→理解→鉴赏→评价→创造)。就读者对作品的认识程度而言,阅读评价比阅读鉴赏的程度要深得多,因为阅读评价不同于侧重审美享受的阅读鉴赏,它要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是非、优劣、美丑作出客观的理智判断和价值评估,然而阅读鉴赏又是阅读评价的基础,有了主观印象,才可能有客观判断,严肃负责的阅读评价必须以正确的理解和鉴赏为前提。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言艺术的品味,人物形象的鉴赏,结构布局的赏析,表达技巧的评析,思想内容及社会意义的评价。

在《阿Q正传》一课中,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文章的重点。在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找出阿Q五次动手打人或被人打的内容,并说说阿Q每次动手打人或被人打时的心理、语言、动作等是怎样的,比较一下五次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刻画了阿Q怎样的性格特征。本题的命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在鉴赏分析阿Q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评价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三、强调培养拓展应用能力

所谓拓展应用,是指就阅读材料的某一内容进行拓展,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研究,从而对该课文描述的事件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进而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灵活地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它使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完善。粤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系统强调对学生应用拓展能力的培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