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地理教学

小学地理教学范文精选

小学地理教学

小学地理教学范文第1篇

一、德育经常化,就是要全面贯彻教学方针,对学生经常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

二、德育制度化,就是突出一个“管”字,加强管理,健全相应的制度、目标,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制定“振兴奖学金”条例、学生立功受奖条例、学生操行评定条例、学生宿舍卫生条例、学生劳动条例等。

三德育管理量化,就是以贯彻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为主要内容进行量化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更好地、准确地考查学生行为表现,及时表扬好人好事,纠正不良倾向。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五章四十条进行常规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并分别以自尊自爱、注重仪表、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守社会公德、生活勤俭、尊敬长辈等项计分,前三项为常规检查内容,后几项为阶段性内容,对见义勇为、扶老携幼、拾金不昧、自觉维护治安者进行表扬加分。将每条内容进行量化,便于检查,对违纪的学生按规定扣分,按优等、良好、及格、不及格分为4个等级,以班为单位,每周一小结,学期中进行初评,学期末总评,公布结果。

四、德育学生化,就是德育工作让学生参加、处处考虑学生的需要,通过自治、自愿、自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学生满意、高兴。德育学生化突出一个“导”字,开展各种活动,发扬民主树新风,为学生办好实事,引导和疏导学生积极向上。如,开展班级卫生评比活动、国庆书画展览、校庆征文,定期出版学生报、举办革命歌曲比赛、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形成助人为乐、互相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几气。

小学地理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模块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阶段地理课程一直以来多采用讲授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形式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才能改变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模块化教学能够将地理课堂分解为几个部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基于模块化教学需求的教学目标设定

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来说,其基本目标通常包含了三个维度: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过程方法。而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目标则要求其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系统完整性,在情感价值方面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知识讲授方面要求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授“大气的受热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模块的学习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具体目标可设定为:阅读“大气受热过程图”,能够合理归纳出底层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能够合理归纳出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与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的成因,等等。

二、基于模块教学提升课堂效率的具体策略

(一)测试评价模块的完善

试题训练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方法,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疲倦感,从而失去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模块教学模式下的试题训练更加注重试题的准确性和实践性,希望通过少量的题目来实现学生知识强化的目的。通常来说,模块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选择的每一道训练题都应当是多年积累的好题目,包括全真题、模拟题等。值的注意的是,教师在测试模块开展习题训练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选择直观而清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模块的时候,可以引入2016年年初“霸王级寒流”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而讲解大气气流在循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在练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一些“奇异”题目的讲解,这些题目往往比较奇特且难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这一模块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讲解和检查工作。

(二)活动模块的促进与发展

1.加强学生思考活动。

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离不开学生的思考,因此,要保证学习的高效性就必须要注重学生的思考活动,强化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地理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记忆关注度较高,对学生的情感需求却常常视而不见,导致整节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等情况的出现。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与学生的内心交流,通过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同时,教师还要通过积极的评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其次,高中地理知识中有很多规律性知识,比如说气候分布规律、洋流循环规律、大气水循环规律等。这些规律的提炼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探究性活动训练。

对于高中地理来说,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理解,甚至很多时候需要学生结合一些特殊的案例来进行研究。因为个体的差异性,每一位学生的探究过程都不尽相同,所得到的答案也自然是多种多样。为此,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包容,本着宽容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位学生。

3.注重生活实践活动开展。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后,应当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或者根据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社会调查,进而为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进行生活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知识辩论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或者开展主题班会、交流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加以完善。

三、结语

模块化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必须从学生主体出发,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入手,并通过教师积极的课堂引导、氛围营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辉,覃燕飞.百年地理教科书中区域地理内容选择的变迁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41-43.

[2]林培英.论张相文编撰的中小学地理教科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45-151.

[3]王民,何亚琼.民国时期我国的中学地理教科书(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9):54-57.

[4]王民,何亚琼.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演变特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12-14.

[5]杨宛芸.中美初中地理教科书学习目标难度比较研究:以“天气与气候”为例[J].地理教学,2014(5):78-79.

小学地理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高校;地理教学;整合

0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互联网产业化、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给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2018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建设开发一批交互性、情境化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然而,传统的教育教学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优质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如何选择优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做到以人为本?这些是当前迫切要回答的问题。通过瞄准智慧学习环境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基于教育学方法论,并借鉴地理学及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思想和方法,结合慕课、微课、翻转学习等,探索智慧学习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学的整合,研究成果对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1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主要是课程信息化[1]。然而,地理学是研究行星地球表面的科学,又是研究关系、强调位置和考察分布的科学[2]。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具有明显综合性、区域性和时空多维性的特点。

1.1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育教学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高度融合而产生的新型模式,智慧教育代表了未来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智慧教育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3-4]。智慧学习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来全面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从而有效支持人们的终身学习、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智慧学习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初步应用。例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雷汉姆小学开展了教育云计算项目。目前,国内正在掀起基于智慧学习的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关于智慧学习的研究主要涉及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学习学术平台、智慧学习资源、智慧学习模式、智慧学习体验、智慧学习服务等方面[5-7]。与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相对应,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极其复杂;而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慕课、微课教学及学习不受时空限制,让学习者能根据自身条件开展地理学习,对于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探索慕课、微课课程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高校地理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8-9]。

1.2混合教学与地理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形成的具有理论性、系统性、操作性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融为一体的综合策略体系[10]。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主体的一些知识被内化为主体自身的一部分,成为主体解决类似问题的个人知识和智慧。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最早是由加拿大学者DaveCormier和BryanAlexander在2008年提出的,有助于学习者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优秀在线课程资源及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彻底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等。MOOC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课程学习的影响极大[11-12]。随着MOOC的兴起,翻转课堂便以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的形式在高等教育中风靡[13-14]。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将“课上传授知识、课后内化知识”的教学过程,转变为“课前传授知识、课上内化知识”的教学过程。翻转课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自下而上”的认知提升和“自上而下”的思维创新,革新教育理念,关注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15],尤其适合综合性较强的地理学教学的实施。因此,结合MOOC和翻转课堂,探讨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混合学习,实行创新驱动的高校地理课程智慧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1.3智慧学习环境与地理教学的系统整合

以往智慧学习环境运用于地理教学方面的研究往往过于注重技术层面,多侧重于智慧学习环境单个方面的研究,而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及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理论方法方面较为不足。另外,以往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主要是与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的整合[16-17]。然而,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如人工现实、人工智能与地理教育教学的整合方面研究有限[18],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潜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人工现实技术在地理学的时空多维性表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如何整合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学,开展地理课程慕课、微课研究,建设地理教学资源库,构建虚拟学习情景,系统推动地理教学改革,是当前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育教学整合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方向。

2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学整合途径

智慧学习环境包含3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智慧教育技术、智慧学习及智慧教学。借助Web技术、人工现实等技术,本文从教学资源、课程形式、教学模式优化等方面提出实现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学整合的路径。

2.1基于WebServices的分布式地理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要发挥地理教学信息化、网络化、开放化的优势,就必须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的支持。地理教学资源库能为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主学习及教师组织教学材料提供支持服务。因而,地理教学资源库是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基础。通过分析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等教育理论,提出利用3S技术、WebServices技术构建分布式高校地理教学资源库,进而实现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学的系统整合。

2.2基于人工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虚拟学习情景的构建

人工现实技术不仅为学习者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还丰富了教与学的表现形式,对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本文提出基于人工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利用三维仿真建模工具软件MultigenCreator和C语言构建地理虚拟学习情景,这为搭建智慧学习环境,实现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学的整合提供基础。

2.3高校地理慕课、微课网络课程开发及应用示范

慕课与微课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热点,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较果。本文提出在已有地理数据及教育教学资料基础上,结合地理学课程特点,各高校通过开发地理学微课与慕课网络示范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平台,实现初步应用和示范研究,进而揭示和辅助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学的整合。

2.4结合慕课、微课和翻转教学的混合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模式的选择通常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的特征选择及教师的自身特点有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混合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之一。通过设定合理的信息化学习方式,结合慕课、微课地理课程和翻转教学的特点,开展混合教学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借此分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在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实用性,寻求提高高校地理课程教学质量,揭示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智慧学习环境与高校地理教学的高效整合。

3结语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地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是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和教学发展的需要。当前智慧教育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19]。如何实现智慧教育发展背景下高校地理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摆在高校教学改革领域的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地理课程本身及教师、学生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地理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往往具有高度复杂性。本文针对当前理论前沿,提出开发地理慕课、微课网络课程并进行应用示范;促进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学习方法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基于人工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虚拟学习情景;基于WebServices构建分布式地理教学资源库,从而促进智慧学习环境在高校地理教学的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2):54-57.

[2]李容全,邱维理.地理学的特点[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6):79-82.

小学地理教学范文第4篇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由此笔者认为说:地理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最活跃的动力;是产生地理学习强烈求知欲的“激素”;是学生能否较好掌握地理知识的关键。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然而,促使学生能否具有学习地理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笔者认为,教师形象(这里的形象不仅包括教师的外在的,还指教师内在的素质)树立的良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现代教师而言,首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博学的理论知识,还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精通大纲,关注社会发展,勇于创新,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对教材有驾轻就熟的能力。例如:黄河为什么会断流?应如何解决?为什么很多专家呼吁要炸掉三门峡水库?成语“泾渭分明”在地理当中怎样解释?根据材料和现实分析造成2007年我国大面积冰冻灾害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光靠课本的一点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保持高度的热情,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更高。“我们不能拿昨天的知识教学生为明天服务”。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我们的教学才会有足够的素材,才会被学生佩服,学生才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最后,对待学生要用“心”。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幸福的家庭当中,都是很有个性和叛逆心理的人。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用真心、爱心、耐心与他们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用诚心去理解他们,才会博的学生的喜欢,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以“形”诱“趣”。

二、以“法”为“基”

所谓以“法”为“基”,就是指教师应以传授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为教学的基础和根本目标。俗语云“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去学”。因此,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才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最终目标。由于地理具有时空性、广阔性、遥远性、运动性及循环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三条:一是“列举问题法”,即预习时提出问题、听讲时针对问题、看书时巩固问题、作业时检查问题、总结时反思问题。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内容时,通过预习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几类?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控制下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再重温课本和笔记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作业检验问题和反思总结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地理而言,地图是其第二语言,而且在地理考题中,无图不成题,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去看图、读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从图中寻找切题点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如果掌握了这种能力,在考试中将会受益匪浅;三是用歌诀及形象事物替代法帮助记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例如,记忆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时,可以编歌诀为: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记忆我国某些省级行政单位轮廓时,可以用一些形象事物代替,如江西像人头、内蒙古自治区像翱翔在空中的老鹰、山东像翘起的大拇指、台湾像纺锤等等。。。。。。

三、以“具”辅“教”

地理可谓海纳百川,文理兼容,包罗万象。上至广袤的宇宙空间,下至地球内部几千千米处。有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光凭语言很难解释清楚,所以必须借助于一些地理教具来辅助教学。如地图、地形图、课本插图、影片等,尤其是多媒体课件能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非常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学习行星运行轨道特点时,可用flash动画演示一下,就能让学生感受的其特点。再如,在学习《旅游资源欣赏》时,可用些照片展示,同时也能通过地理的“美”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综上所述,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益的前提和动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质量升级的关键,而教师形象树立良好与否则是学生是否学习兴趣的根本保证。这是笔者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些观点,其中必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同行们予以指出与批评,笔者将会感激万分;也会不断改进,与时俱进,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小学地理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新课程改革;现状;对策

从自然到人文,从人口到资源,从中国到世界,初中地理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通道。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这需要我们探讨有效教学的对策,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知识。

1有效教学的特征

1.1教学效率高。

师生互相配合完成教学目标所用的时间短,投入精力少,完成教学任务速度速度快。

1.2教学效果好。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理解教学重点,掌握教学难点,知识点掌握牢固,学会举一反三,不仅有知识的收获,还有能力的提升。

1.3教学效益显著。

有效的地理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解决问的能力,而且在课堂中所学的地理知识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课本知识与实际需要接轨,增强生存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2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现状与问题

教学当中有预设有生成,但是预设和生成往往存在差距。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还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课堂偏离教学目标:

新课程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但是有的课堂没有达到三维目标的教育要求,只注重了对知识的灌输,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技能开发不够,缺乏对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的培养。

2.2学生探究性不够:

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内容应该丰富多彩,但是有些学校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讲课只讲概念,知识点,缺乏的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探究性不够。比如,在讲地球仪让同学们通过地球仪认识世界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乒乓球,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按照地球仪在乒乓球上画出经纬线,找出南北东西半球,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同学们在探究中就认识了地球,既方便又高效。

2.3对课本高度依赖:

“万变不离其宗”,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和根本,但是过度依赖课本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兴趣的激发。学生也有一定的地域性,并且初中生阅历浅,见识少,仅通过课本的介绍和图片可能不会完全理解,此时教师和学生不能高度依赖课本,应该通过浏览书籍,上网查阅等方式开展学习。

3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对策探讨

3.1正确认识地理教学目标:

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一定的地理知识,了解人口与自然的关系,还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生存技能,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活中时刻可见地理知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不仅在环境和气象方面存在差异,在饮食和文化上也各有不同;给在外国生活的亲戚朋友打电话需要注意时差;理解中国和世界的人口和资源状况,节约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等等,都是地理的教学目标。当学习和兴趣一致,当知识和需要吻合,学生们学习起来才有动力,才能把知识学会,学好,才能灵活自如的掌握和应用。

3.2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指导性文件,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教师备课、上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的依据。教师应该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人教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介绍所在地区的资料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然后让同学们收集身边的资料,利用地理学习的方式方法,同学们可以自主探究某一课题,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3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涉及的方面广,问题多,与实际联系密切,教师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依据实际情况创设类似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部分抓住学生们的眼球。在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时,可以穿上少数民族的服装,唱一首民歌或者跳一段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让同学们对这个民族有了初步的认识,再进行深入的学习,剖析重难点。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也越来越普及和常见,教师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图片的放映,配合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刺激学生们的好奇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资料展播,丰富学生们的见识,增长课外知识,激发阅读兴趣。

3.4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也需要鼓励。课堂上的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自觉遵守纪律,课下的乐于助人,热爱集体都应该给予适时恰当的鼓励和称赞。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还能够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带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纪律氛围,更利于班风和校风的建设。综上所述,教师要认真钻研有效教学的方法,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地理,学会地理,学好地理。

参考文献

[1]郭晓,杜伟.关于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9):139.

[2]徐燕.初中化学实践题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2(3):100.

[3]孙一富.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与对策[J].俪人:教师,2015(2):119.

[4]赵红玲.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4(8):146.

[5]郭晓,杜伟.关于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