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购计划管理

采购计划管理范文精选

采购计划管理

采购计划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信息化平台;采购管理

1引言

随着当前化工行业不断向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对化工工程机械设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设备技术性、多样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采购难度。因此,应健全完善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实施,以及项目建设质量提供有力保障[1]。

2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

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因此,信息化采购管理平台的构建应确保采购管理的科学化,实现采购管理的标准化、集中化、专业化,加强供应商管理的程度化和设备管理规范化,从而有效提高机械设备采购管理水平,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确保采购质量,为工程项目顺利投产以及项目建设效益的提升提供可靠保障。具体来说,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中,应包括标准化与数据管理(MDM)、寻源及供应商管理(SRM)、计划与财务结算(ERP)、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IBS)、电子商务采购平台等[2]。如图1所示。

3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优势

3.1实现集中采购,缩短采购周期。借助信息化采购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工程公司机械设备集中采购的顺利推进。在信息化平台中,工程采购业务流程能够实现标准化,同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采购管理制度规范,嵌入信息化系统中,增强采购管理规范的强制化、固定化,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落实。同时,在信息化平台中,企业采购计划、招标、合同、供应商等各环节管理都能够在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加强各环节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采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完成采购信息的查询、对比等各项工作,有效减少数据信息上报、确认的时间,缩短采购周期。

3.2提高采购管理能力,节约采购成本。利用信息化采购管理平台,能够优化传统采购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解决采购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实现采购成本节约。首先,信息化平台推动了采购管理业务流程化、标准化、组织化,以及数据标准化发展,有效提升采购管理效率。其次,信息化平台实现了采购工作的“管办分离”,确保采购管理制度、规范的贯彻落实,确保实现合规管控,为推动“阳光采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提高企业采购管理能力。最后,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工程机械设备信息、采购相关信息等的全面覆盖,最大限度地实现采购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并借助平台内的数据分析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快速分析,为采购工作的决策、管控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有效节约采购成本。

3.3实现采购管理内部全供应链的信息化链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采购管理平台实现对采购管理全供应链的有效连接。借助信息化系统为企业内部采购工作各个环节提供支持。包括采购计划管理、采购供应商、寻源管理,采购合同、物流管理等各项管理内容,同时,采购管理还可以实现与财务的耦合集成,实现采购内部全供应链的信息化链接,将采购全过程涉及的所有关键环节连接在一起,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采购管理规范化。

4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运营模式构想

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运营中,应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工程采购管理”运营模式,为提高采购管理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4.1构建智慧采购管控平台。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中,SRM(电子采购)系统是采购管理的核心,可以实现与MDM(主数据管理系统)、ERP(企业管理系统)、IBS(协同业务管理系统)等系统的有效连接,以此为核心构建智慧采购管控平台,能够实现从采购决策、管控、专业管理、系统集成等各环节集中的采购核心信息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对采购数据的多维度参数的分析查询,完成采购计划、寻源、合同、供应商、废弃机械设备、机械设备质量等各个方面管理数据分析。然后,配以现场专项检查工作等方式,确保平台数据与实际运行数据的一致性,切实保障采购管理各项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可靠性,最终实现采购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化、精细化。

4.2打造设备智能在线平台。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绿色理念的不断深入,未来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向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等方向转变,从而促使工程机械设备及生产服务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突破。因此,未来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必然向以机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的方向发展。打造以ERP系统为核心的设备智能在线平台,将采购管理融入工程机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实现机械设备供应链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在采购过程中,借助平台实现大数据分析,对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状态检修、寿命预测等各项采购管理关键内容提供在线功能,实现对采购管理数据的在线管控与分析应用,为实现机械设备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4.3建立工程采购协同管理平台。经济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控压力不断增加,在工程采购环节,加强采购成本管控是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以电子商务采购为核心的工程采购协同管理平台,能够有效解决采购决策信息不充分、流程不规范、渠道不丰富、处理手段不先进、供应商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还可以借助高效集成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以原有采购管理平台为基础,实现对采购供应商、市场、价格等各项信息的有效整合,顺应当前电子商务创新模式,实现采购管理的高效运行,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采购供应链的规范、透明运行[3]。

5结语

在化工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机械设备采购工作,是工程建设以及生产运营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质量、进度等各控制关键点。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采购管理平台为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手段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构建完善的信息化采购管理平台,是控制工程机械设备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顺应时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魏广铭.建筑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9,14(7):45-46.

【2】杨永军.解析工程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0):188-189.

采购计划管理范文第2篇

一、在采购品目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拓展采购范围

本着“先易后难、探索创新、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做好*年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内的采购项目基础上,积极拓展采购范围,实现政府采购的扩面增量。一是逐步开展100万以下的市政建设工程的招投标采购。二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性投资项目实施中所需钢材、水泥、玻璃、涂料等建筑材料和机器设备等采购。三是完成市级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和定点保险采购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四是搞好定点饭店的政府采购,并协助市财政局与中标饭店签订好协议书,提高对定点饭店的动态管理和监督检查。

二、在采购流程上有新突破,进一步规范采购程序

进一步完善采购流程和办事程序,规范采购事项申报、采购方式核准、采购标书制作、采购信息、供应商报名及资格初审、评标专家抽取、开标、评标、采购结果备案及公示、受理置疑和投诉、采购合同签订、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回访等工作程序。

进一步扩大供应商库名录,收集评审专家信息,完善评审专家抽取方式,推行分类归档和微机管理,指导采购单位填报《政府采购申报表》,完善不指定品牌公开招标的评分办法和采购文件制作及工作,制定评标业务费、标书出售费、没收投标保证金等管理办法。

公开采购过程,统一采购程序,做到“七个必须”,即:必须将全部采购信息在四川政府采购网等指定媒体上公开,必须按财政监管部门核准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必须依法抽取评标专家和组建评标委员会或谈判小组,必须按法定的程序开展采购,必须在市招监办、市财政局、市监察局的监督下进行采购活动,必须依法对采购合同的签订和履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验收,必须由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统一支付采购资金。

三、在采购方式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提高采购质量

大力推行公开招标采购,公开招标采购条件不成熟的采购项目继续推行行之有效的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进一步探索一轮谈判两轮报价方式,积极试行多轮谈判多轮报价,以确保政府采购的最佳效果。

逐步推行集中审批、集中采购的方式,避免零星采购,降低采购频率,提高单次采购数量、金额,增强对供应商的吸引力,减少流标,发挥规模采购效益。扩大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强对分散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的业务指导,防止采购单位将采购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政府集中采购,切实发挥政府采购功能作用。

政府采购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到采购大户、实力雄厚的供应商进行调查走访,了解产品性能、企业业绩,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探索电子化政府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四、在机关建设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加强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大力推进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市政府采购中心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管理办法》,制定印发《*市政府采购活动工作纪律》,进一步约束规范采购各方人员的行为,严防商业贿赂在政府采购领域发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做到用语文明,待客热情,对询问和质疑认真调查,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地耐心回答和回复,积极投入“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树立政府采购新形象。

加大政府采购工作政策和业务宣传力度,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政府采购制度和法律法规,宣传采购中心工作职能和工作成效,形成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群众对政府采购的关注和认可,扩大政府采购影响力。

采购计划管理范文第3篇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近几年,一些地方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政府采购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政府采购是一场重大的分配体制改革和分配格局的调整。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政府加强对采购物品的预算管理并严格了采购程序,从而削弱了部门的采购自主权,直接威胁行业垄断。一些部门和少数人从部门利益和个人私利出发,对此产生抵触情绪,在工作上不配合,故意拖延,给采购工作人员寻麻烦,给供应商出难题,为政府采购工作设置障碍。同时,有的干部群众对此项改革能否成功仍持有怀疑态度,信心不足,甚至担心政府采购会出现由“分散腐败”转变为“集中腐败”,这些情绪和疑虑给正在实施的政府采购工作造成一定的阻力。

(二)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不规范。

目前,政府采购在全国各地虽然已开展起来,但在机构设置上却自行其是,缺乏统一规范。其职责各地都不相同,管理权限也不一样,各级采购机构都制定自身的管理办法。同时,各地政府对采购机构的管理也不尽相同,全额预算拨款、财政差额补助和自收自支三种体制都有。这种局面,对内影响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统一,对外影响政府采购工作的协调,不利于政府采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在操作上缺乏统一的配套政策。

政府采购工作与现行的预算制度、国库支付制度、会计制度等存在着许多需要衔接的地方。主要有:1.由于传统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实施政府采购的项目资金无法从整个预算拨款中分离开来。同时,由于预算编制时间晚,随机修改较多,无法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各部门、各单位所要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因此,影响科学编制采购计划。2.现行的国库支付制度是预算资金按预算由国库拨付到各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层层下拨到各基层单位,这就与政府采购需要直接支付机制相矛盾,难以做到集中采购、统一支付。3.迄今为止,国家尚没有颁布一套适应政府采购工作的财务核算会计制度,造成政府采购会计核算与总预算会计核算和各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相脱节。

(四)采购管理亟待完善。

1.关于采购机关的管理。存在编制采购预算内容不完整,上报不及时,造成事后人为的急购现象的产生,有的单位还出现投标后要求改变购买品牌及技术参数等现象,给政府采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被动,增加了工作量。

2.关于供应商的管理。在供应的商品质量和提供的售后服务质量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给政府采购带来负面影响。

3.关于采购招投标的管理。有的项目由于标底偏低,出现没有供货单位中标现象,有的采购项目中标单位过少,或供货单位来源单一,产生了独家经营的状况。同时,在招投标过程中,常出现缺少评标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

(五)采购队伍建设尚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我国目前对政府采购机构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方式,政府采购队伍的整体力量不足,特别是县级采购队伍力量还很薄弱,难以适应大量的政府采购工作。特别是在人员业务素质方面,大部分同志都是从财会岗位上选调而来的,专业技术人员极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买方市场的政府采购涉及的招投标、市场调查、商品特性、商业谈判、合同法律等了解不够,有的甚至很不熟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政府采购的速度和质量。

二、规范政府采购工作下步打算

实施政府采购要本着先易后难、先大后小、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推开。针对当前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政府采购工作。

(一)强化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加大宣传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意义,不仅要强调其经济意义,而且要强调其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二是大力宣传实行政府采购的优越性、采购取得的实际效果以及先进地区的经验;三是注重宣传效率,宣传的内容要有目的性,宣传的方法要有灵活性,宣传的对象要有针对性,既要有舆论上的声势,又要有实质性的内容。通过宣传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消除各种思想疑虑,排除干扰和阻力,为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统一机构设置,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实质上是财政支出管理职能的延伸,财政部应该是主持全国的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部门。借鉴国际上通行的政府采购管理模式,着手构建中央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同时统一规范地方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设置,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应包括:采购预算编制、制定采购法规、对政府采购事务进行协调和管理、采购统计、采购分析和评估、直接进行采购等。

(三)做好立法工作,完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政府采购素有“阳光交易”之美称,它是以公开、公平、公正、依法为进行条件的,无规则、无法律就谈不上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为了更好地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必须通过一系列政府采购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政府采购的目的、原则、主体、程序、立法、管理以及质疑、申诉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最终形成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如:对供应商准入政府采购市场管理的规定,对社会中介组织政府采购业务的资格管理规定,对政府采购投诉或仲裁程序的规定,对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和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对大型工程采购、大型复杂设备采购、服务采购以及本国产品采购的规定等等。随着我国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需要通过的法律规范的对象将更加具体。同时,必须抓紧相关配套改革工作,搞好预算编制细化,做好预算编制时间、方法的改革,在年初预算总盘子中单列政府采购预算。要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允许财政直接办理国库拨款,要尽快出台一套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财务制度。这些都是进一步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前提和保障。

(四)完善管理措施,形成科学的操作规则。

第一,理顺管理体制。政府采购业务由现在的“官办”逐步转为由社会中介机构,使政府职能从政府采购的具体商业活动中解脱出来,着重负责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第二,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一是政府采购的三个当事主体即管理者、操作者、使用者相分离的制度;二是招标人、使用人和定标人相分离的制度;三是采购、付款、验收三权分离的制度,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第三,明确采购范围。一是政府采购范围必须包括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购买行为,凡是动用政府性资金,包括政府贷款,基层赞助等都属于政府采购范围。二是必须包括所有用于公共性服务的物品和服务的采购,只要是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的货物、工程、劳务都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三是必须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条管部门和单位的采购行为应纳入地方政府采购范围。第四,强化约束机制。既要细化供应商提供商品、服务质量的标准,又要落实采购机关的责任措施,要明确领导负责制和奖惩考核责任制,并推行公示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五)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监督约束机制,确保采购工作规范运行

要建立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必须坚持四项原则,一是监督者和操作者相分离的原则;二是依法监督的原则;三是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四是事前和事中监督为主的原则。具体内容:

(1)建立政府采购的监督法律体制。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制订统一的《政府采购法》;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订的《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三是财政部门制订的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配套法规,如《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程序规定》、《政府采购资金拨款管理办法》等。

(2)建立采购环节的日常监督制度。一是建立政府采购预算制度,提高政府采购计划约束力;二是建立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竞标主体的监督;三是建立评委库制度,加强对指导投标环节的监督;四是建立采购与付款相分离制度,加强货款结算环节监督。

(3)建立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体系。包括人大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的执法监督;纪检、监察、工商、财政、审计、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行政监督,司法部门对大额采购的司法公正监督;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

(4)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在内部建设上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监督机制,包括以评标、定标等为重要内容的集体决策制度,内部重要岗位的轮换制度,重大采购事项的请示报告制度等。

(六)加强采购队伍建设,推动采购工作健康发展。

采购计划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设计

2020年春节,病毒肺炎疫情肆虐,这场疫情让许多企业猝不及防。随着疫情的不断加重,政府采取了各类措施进行疫情防控,由于疫情有人传人的特点,很长一段时间,员工不能上班,企业无法复工。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社会大部分企业处于停摆的状态下,很多企业还要承担房租、水、电和员工工资等重担,但企业的营业额收入却基本为零。显然,这样的打击是巨大的。这次惨痛的教训引发了很多反思。如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足够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足够先进,相关企业之间建立起很好的信息化关联机制,这样的话,可以在疫情和突发情况发生之时,将损失降到最低点。因此,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建设十分必要,它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还是一件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对维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必要性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1.1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信息化采购系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对许多企来说,融资困难、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问题。通过开发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操作和办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将各类审批、产品质量分析、数量清点、价格分析、出入库监测管理等相关操作完成,可以节约很大一部分人力、物力以及有关资源。另一方面,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可以应对突发事件等风险挑战。在面对诸如疫情等社会突发事件,只要提前将有关单位和人员通过系统进行连接,就可以在家实现会议召开、物资采购、库房监测管理,甚至是非接触式生产加工等工作。可以在关键时段保障物资供应,减小企业运营成本和经济损失。

1.2技术可行性分析

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基础为B/S结构,也就是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WEB浏览器作为客户端,是我们熟悉的一款操作软件。这种软件和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将系统的客户端进行整合集成,而服务器则承担了系统里面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这使得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都变得更加简洁有效。只要在电脑上安装一款市场上常用的普通浏览器,服务器端安装SQLserver、Oracle、MYSQL等成熟的数据库,客户端通过webserver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就可以实现预期操作。本设计采用JSP作为主要端口的开发工具,可以将Web逻辑与Web设计和显示分离,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并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开发变得快速而简单。因此,从技术层面来分析,开发本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1.3系统功能概述

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便捷企业采购管理渠道,并在应急状态下实现快速反应保障机制。本系统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商品管理、商品入库管理、商品出库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库存统计等几个模块。从功能评价方面来说,从商品物资进入一个企业或单位开始,该系统就可以对这些商品物资的来源渠道和供货商进行准确详细的登记,在商品入库的过程中对商品进行入库记录,对每个订单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可以通过系统客户端管理人员查询到每件商品采购的时间、地点、数量以及价格等有效记录。同时,在商品出库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填写详细出库记录,管理人员还可以对商品数量进行实时统计,时刻进行状态管理。这样的功能特点不但可以避免人为清点记录时造成的错误和误差,也可以对库房进行实时监控,对商品数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实施评价。同时,对采购以及出入库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处理。

1.4系统数据库E-R模型设计

数据库E-R模型设计是本系统设计的关键和核心部分,是实现系统功能运转的主要方式。E-R图(EntityRelationshipDiagram)代表实体联系图,可以提供实体联系的类型、方法和模式等等。E-R图可以明确表示出数据库中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图1为本系统的E-R图。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可以科学体现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按照角色进行需求分析,可以将角色分为库房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供应商、收费员几大类。每个角色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能职责以及用户权限对有关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管理。在此过程中,有关用户可以对其中的表格等进行下载和修正,而系统则会对所有数据进行实时更新。

2主要模块功能设计及功能实现

2.1登录管理设计及功能实现

一般来说,登录是系统的最基础功能,本系统提供了两种用户管理权限,包括管理员权限和普通用户权限。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对所有用户的用户名以及密码进行修改,对商品以及出入库信息进行成批量的导入、导出等一系列功能。普通用户权限主要是一般的库房管理员使用,可以对库存商品进行日常维护和数据更新。同时,普通用户还可以查询商品的出入库时间、价格以及质量层次等。登录功能的实现操作简单,企业用户只需要在显示界面输入登录口令即可,正确填写用户名、密码以及验证码就可以进入操作管理系统。用户一旦完成系统登录,就可以在相应权限内对有关模块信息等进行管理和监测。

2.2供应商管理设计及功能实现

供应商的管理首先应该包括新供应商有关信息的管理,在对供应商管理板块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增加供应商的联系人名称、联系方式、所在地址等情况,同时,这一模块对供应商有关信息具有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等功能。具体功能实现如图2所示。从功能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商品管理员登录系统以后,可以进入供应商管理界面,在这一界面可以完成新增供应商管理操作,在对新增供应商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合规性和准确性检查之后,就可以进行更新,增加新的信息模块。

2.3商品管理设计及功能实现

实现商品的快速有效管理,是设计本系统的初衷和核心要素,对一个需要具备抵御风险能力的企业来说,利用本系统实现商品物资的精准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系统在此模块设计了以下功能:商品的添加、商品的修改、商品的删除、商品信息的导入导出以及信息查询,同时还可以检索商品信息以及供应商的状态信息,具体功能图如图3所示。

2.4入库管理设计及功能实现

入库管理模块主要对新进入库房商品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记载,这一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对进入库房各类信息的录入、修改等,同时可以对批量导入和导出的有关数据进行查询。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管理员登录入库管理界面后,可以实现四个方面的功能,即添加、修改、导入和导出。作为核心模块之一,从入库管理界面可以辐射新增入库界面、修改入库界面、系统显示导入界面以及浏览器显示下载界面四大板块,完成新增、下载、浏览、重置等一系列功能。

2.5库存管理设计及功能实现

库存管理模块是本系统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是对商品的库存量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情况,对成本进行全面核算,以便对经营进行全面指导。功能主要包括对所添加的商品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同时对成本价格以及销售价格进行实时监测,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从图中看出,库存管理界面可以辐射四大板块,新增库存信息界面、修改库存界面、系统显示确认删除界面以及主界面显示查找后的结果,通过这四大板块,可以实现更新库存界面、更新主页面库存信息、更新库存信息界面以及价格搜索等功能。

3系统测试

3.1测试目的

对系统进行测试,主要是为了检验系统功能实现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判断有关数据的精确性。在进行系统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可以进行重新调试,包括对存在问题模块的有关程序进行重新检查和验证,通过修正有关程序后,确保有关功能和数据能够正常运行。

3.2测试方法

常规的测试方法有许多种,本文主要采用单元测试、动态测试和黑盒测试相结合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测试。单元测试的核心是对所有模块进行测试,主要是对每一个模块的输入按钮、输入框以及显示页面进行逐一测试。这一测试方法可以将该系统的所有连接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梳理,可以及时纠正连接功能环节存在的问题和故障特征。通过这一测试,企业用户可以避免出现功能连接失效等问题。动态测试实际上是为了完成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实时数据的动态检查和监测,尤其是对关键功能的运行是否符合企业用户需求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动态数据监测,可以将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同时与实际数据进行全面比对,通过比对得出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情况。黑盒测试主要是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盒子,在对系统内部结构和模块不清楚的情况下,有关人员根据所提供的功能特征,采用一些实际例子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测试的特点主要是关注临界值,如果临界值发生错误,那么根据所采取的案例,可以对系统的边界值进行重新评估,通过多个案例分析,求出中间值,与理想值进行比对,最终提高测试效率。

3.3性能测试

由于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本系统开发的初衷主要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风险。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在使用该系统过程中,一般人数不会超过100人,所以我们选择100台主机进行测试,在局域网环境下进行性能测试,如表1所示。通过表格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该系统的系统负载、平均响应时间、系统事务通过率三项重大指标均满足要求,全部通过。证明该系统性能以及应用稳定性均达标,全部通过,可以用于所有公司的企业管理系统。

4结语

采购计划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产性企业、税收筹划、节税

生产性企业,就是从事商品实际生产的企业,主要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工业;能源工业(不含开采石油、天然气);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不含客运)等。而采购,就是企业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好供应商、经过商务谈判确定价格、交货及相关条件,最终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付款的过程。在像机械制造业这样的传统制造业中,采购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50%~70%。有统计表明,采购环节每节约1%,企业利润将增加5%~10%,采购环节管理的好坏,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对生产性企业的采购环节进行税收筹划是很有必要的。[1]

采购环节的税收筹划

一、企业进货渠道的税收筹划

企业采购物品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二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自身不得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为其代开专用发票。许多企业武断地认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的材料不能作为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掉。于是对于许多可以选择进货渠道的企业,在购货单位筹划中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即总是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作为购货单位。然而一些不能随意选择进货渠道的企业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十分必要的要接触很多小公司或者个体户,和这些小规模纳税人的合作是长期的而且是重要的,而要求每一个小规模纳税人都开具专用发票是比较困难的。在与这些小企业往来的过程中,大企业往往因为拿不到一般发票或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徒增了税务成本。

针对这两类企业,笔者认为:

1、第一类企业的做法是一个筹划的误区。增值税是一个中性的税种,如果是管理科学、核算精确的小规模纳税人,其专用发票可由税务机关核准后代开。而且盲目的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购货单位不一定能节税。

案例1:企业向一般纳税人采购价值2000元的物品,进项税额应为340元(2000×17%=340),若不含税销售价为2200元,则销项税额为374元(2200×17%=374);企业向小规模纳税人采购时,价格浮动可能更大一些,如采购价为1700元,则进项税额为102元(1700×6%=102),若同样以2200元的销售价出售,销项税额为374元。比较两套方案,会发现从小规模纳税人(2200-1700-374+102=228)处采购的产品税后利润比向一般纳税人(2200-2000-374+340=166)采购多62元(228-166=62)。

2、第二类企业只要进行科学的筹划,其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笔者认为,既然经常要和小规模纳税人合作,大企业不妨在企业以外再开设一个单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这样,当需向大企业采购时,就用自己一般纳税人的身份;当需要向小企业采购时,就用自己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因为作为小规模纳税人:

⑴可以不建立帐簿(零散繁杂的业务对建账的企业来说是一项麻烦的工作);

⑵定期定额征收税款(不用精确的算出收入支出,税务管理简单)

⑶无须收取专用发票(可以与各种客户往来)

二、企业购货规模与结构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会非常重视其产销规模与结构,而对其采购时的购货规模与结构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同产销规模与结构一样,购货规模与结构存在一个大小与合理与否的问题。市场需求决定了企业的产销规模和结构;而产销规模与结构又制约着企业的采购规模与结构。一方面,企业不能花钱购进利用率低下甚至闲置的产品,存货管理的要求便是以最少的资本控制最大的资产。另一方面,我国是属于生产型增值税国家,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是需要计征增值税的,所以为了减轻税负,为了有效利用资产,企业应该依据市场需求及自身的生产营运能力确定一个适当的采购规模和合理的采购结构。

三、企业签订经济合同时的税收筹划

企业在采购环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签订经济合同,合同一旦签订,就必须按照上面的条款进行相关的经济活动。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性,签订经济合同时的陷阱也很多。这里,我们就与税务相关的两点问题作简要地分析:

1、分清含税价格与不含税价格的税负

签订合同时,要明确价格里面是否包含增值税,因为含税与不含税的价格将直接影响企业缴纳税额或抵扣额的大小。许多不懂得税务管理与筹划的采购人员只注意合同中写明的价钱的高低,却没有看清楚合同里面的价格是不是含增值税。

案例2:一种原材料,售价100元的与售价102元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含税价格,后者不含税。生产型企业作为买家,按100元的含税价格购买,支出100元,可以抵扣14.53元的进项税,实际成本是85.47元;按102元的不含税价格购买,直接支出102元,可以抵扣17.34元的进项税,实际成本84.66元,显然卖价高的原材料划算,所以采购时一定要注意分清卖方提供的价格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

其实,通过对以上的案例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同样的价格条件下,价格含税对卖家有利,对买家不利;价格不含税对买家有利,对卖家不利。

2、分清税法与合同法

采购固定资产是生产性企业采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金额大,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十分谨慎,当合同中有关税收的约定与税法相冲突时,要以税法为准。

案例3:企业为销售建材而购买了一间临街旺铺,价值150万元,开发商承诺买商铺,送契税和手续费。在签订合同时也约定,铺面的契税、印花税及买卖手续费均由开发商承担。按合同规定,企业付清了所有房款。但不久后,企业去办理房产证时,税务机关要求企业补缴契税6万元,印花税0.45万元,滞纳金5000多元。企业以合同中约定由开发商包税为由拒绝缴纳税款。但最后企业被从银行强行划缴了税款和滞纳金,并被税务机关罚款。

税法与合同法是各自独立的法律,税务机关在征收税款时是按照税法来执行的,在我国境内转让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在上面的案例中,买房的企业就是契税和印花税的纳税人,是缴纳这些税款的法律主体,而企业与开发商所签订的包税合同并不能转移企业的法律责任。

开发商承诺的契税等税费,意思只是由开发商代企业缴纳,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但当开发商没有帮企业缴纳税款的时候,税务机关要找的是买房的企业而不是开发商。所以在签订经济合同时,不要以为对方包了税款就同时也包了法律责任,对方不缴税,偷税漏税的责任要由卖方承担。

四、收取发票时的税收筹划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在经济活动中拥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采购时要注意,一定要索取发票并且一定要取得正规发票。

案例4:企业采购部为了为公司节省2万元的材料费,没有向采购单位索取发票,只拿了一张收据。结果财务部一算,不但没有节省成本,还让公司实际上亏损了3万元。这包括价值10元材料本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1.7万元和缴纳企业所得税时,由于没有合法凭证的成本10万元,企业要多交所得税3.3万元。原来以为是节省了2万元,实际上损失了3万元。

由案例可知,若企业要缴纳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用来抵扣所采购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有发票也可以使这部分材料的成本在税前扣除;况且发票是消费的合法凭证,有什么消费纷争可以发票为凭据。

案例5:某建材公司在年度税务检查中被查出有价值1000万元的进货发票不符合要求,这些发票存在同一个问题:销售方名称与发票章公司名称不一致。据建材公司交待,这些发票出自同一供应商,但该供应商经常更换名字,并开具其他公司名称的发票来偷逃税款,但建材公司认为发票不是假的并可以获得一定“好处”,于是发票照收不误。结果税务机关作出决定:建材公司取得的该部分货物的发票全部不再税前作为成本。

其实生活中这种案例有很多,有些企业平时规规矩矩,认真纳税,结果因为做生意交往的供应商偷税而多缴许多冤枉税。其实,主要问题在于对方提供的发票可能违背税务法规,企业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规定,不能抵扣增值税,不能在税前作为成本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