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7 00:25:46
项目实施总结范文第1篇
一、项目概括
项目共投入万元,市科技局提供科技经费.万元,剩下资金由合××县基层办负责自筹。于年月底,在××县××镇、××镇建立具有平方米电子显示幕信息网络站,并投入使用。
考核指标:()在××县××镇、××镇建立具有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幕。()年、收集农村使用技术条以上,推广引进农业新品种——个以上,培训掌握上网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查找技术资料的农民人以上。
二、项目完成情况及效果
(一)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
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网络系统。系统作为信息服务应用体系的基础架构,具备节点动态扩充、灵活接入、开放式服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搜集最新信息。经过电脑处理之后,利用户外电子屏幕信息。信息馆向群众提供以下服务:产品供需信息、种养加工技术、交换数据信息、生产生活指南、电脑咨询服务等。
在信息馆建立专门的办公室,配置了宽带接入和科技信息所需各类软件硬件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户外电子显示屏幕。
对各信息馆的信息操作员举行业务培训,已掌握了传送技术,可以开展业务工作。自建馆以来,××镇、××镇共搜集各类信息多条次,农副产品信息多条次,推广引进农业新品种个,培训农民人次。直接、间接为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多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订立工作职责和制度。信息馆制订了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从制度上保证各个岗位上的工作正常运行。做到应用服务策划、组织协调和开展科学、规范、有计划、重实效和过程资料完善。
(二)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网络
由县科技局牵头,县基层办协助,督促项目示范乡镇,建立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信息联系人人,技术服务队伍人,按项目实施方案开展、组织和协调应用服务工作。
建立起××县现代农业信息港为中心,以××镇、××镇信息馆等乡镇信息馆、站为依托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在××县信息港网络基础建设成果和与县科技信息服务资源、农业专家系统等信息共享下,借助全县强大的信息网络、人才队伍、技术资源与运行良好的联动,开展丰富的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
(三)精心组织,深入调研,认真实施“××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项目工程。
我们坚持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方针,结合我县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把农村信息馆、站项目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县基层办会同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信息港等有关单位人员对××镇、××镇农村信息馆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召开了有关科技信息建设的专题会议,制定了××县农村科技信息实施方案。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设了个农村科技信息馆,个信息站。随着这些信息馆、站的建成使用,收到良好的信息效果。在去年春季,禽流感肆虐,广大养殖户忧心忡忡、心急如焚。廉州镇、山口镇科技信息馆组织人员、精心策划,通过互联网下载国家权威网站有关禽流感防治知识,及时利用电子屏幕向广大群众,广大养殖户利用获取的有关禽流感防治知识,认真做好防护工作,预防了禽流感的发生,群众连声叫好。××镇、××镇科技信息馆为杜绝禽流感发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镇是传统的海养大镇,过去海养大户总是为有产品没市场而大伤脑筋,××镇科技信息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向全国各地本地最新最快的海养信息,想方设法联系全国各地的客商,积极争取外地客商到山口投资海养项目,拓宽本地海养产品的销售渠道。到了海养产品收获季节,××市场外商云集,产销两旺,海养产品供不应求,一举解决了过去有产品没市场的矛盾。群众自夸:“没有科技信息馆的信息,我们养的鱼虾蟹卖不了这么好的价钱,也不会卖得这么快!”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
项目实施总结范文第2篇
1、成果
项目已实施一年。实施面积20亩,总产值:100000元,平均亩产量2000公斤,平均亩产值5000元,人均净收入1000元。
2、工作方法
(1)组织成立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长:崔伟彪副组长:王拥伟,成员:朱崇胜、卢秀友、朱崇元。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多次碰头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难题,促使项目进程有序展开。
(2)制订《保健食品紫莳药的引种示范》实施计划。
项目计划实施年限为两年,实施计划如下:
1.紫莳药品种的引进、筛选。利用1-2年的时间,引进并筛选出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等栽培条件的紫莳药品种。
2.紫莳药种苗脱毒技术研究。
3.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包括紫莳药露地和大棚栽培技术。
1.继续开展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2.产业化示范,推广。印制标准化栽培技术宣传材料,做好技术培训。
(3)对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检查落实。
对除草、施肥、控水;搭架、引蔓、培土;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等各个阶段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由专人负责,落实工作责任制。
(4)做好项目验收工作。
在11月上中旬,进行验收。选取示范块抽样调查,测产单株产量、亩产量,检查农事记录,派专人进行称重、记录,并进行数据汇总,项目总结。
技术总结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科学合理的进行了示范点的选择布局,然后通过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加强对示范户的技术引导,使示范点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紫莳药的生产技术要点如下:
1.生物学特性
黄岩紫莳药属于块状薯,块根呈不规则团块状,表皮薄且脆,褐色,中上部生有较多须根,肉纹细,肉质细嫩柔滑呈紫红色。茎为右旋性缠绕,四棱,长2-3m,叶腋处抽生侧枝1-2根,叶片三角状卵形,单叶互生,叶面光滑无缺刻,节长5-10cm。它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条件,块根在14℃时左右开始发芽,25-28℃生长最适宜。在轻松、肥沃、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生长良好。
2.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紫莳药宜行2-3年轮作,可以减少病害,提高产量。由于其吸收根较浅而块根入土深,所以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和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能力强,排水容易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结合翻耕,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kg左右,注意要与土壤混合,否则容易引起种薯腐烂。采用高垄栽培,垄宽70cm,高20cm左右,在垄中部开沟亩施三元复合肥60kg左右。再按株距30-40cm打穴。并穴施焦泥灰或草木灰等待移栽。
选种播种紫莳药属于块状种根,只有顶部才能发芽,在选种时,应选择无病虫损伤块茎的上半部切块种植,分切后的块根大小要基本一致,为二两左右为宜,并保证有表皮完好的芽眼3~4个。切出的种块放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中浸5分钟进行杀菌消毒后在切口处涂上草木灰或者粘附部分钙镁磷肥,然后再凉干待种。播种选择在3月下旬晴天,单行种植,深度8-10cm,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紫莳药喜温暖,为使出苗早、出苗整齐,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可以提早苗床催芽。方法:将种薯切好消毒,晾干后将种块的种皮向上排列在苗圃中撒5-7厘米厚的无菌泥土,待苗长5厘米左右开始炼苗,7-1O厘米时起苗移栽。
田间管理技术
①除草、施肥、控水。紫莳药定植之前,要通过翻耕将田间杂草清理干净,也可用草甘磷清除地面杂草。紫莳药苗期不耐杂草,待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一次。出苗后及时检查是否齐苗,如有缺棵,应选择阴天或者午后移栽补苗。苗齐后施一次稀粪肥,促进蔓叶生长,第二在5月下旬~7月份,用尿素10~15千克冲水浇施,促枝叶生长;第三次在8月中旬亩施硫酸钾10千克,以促进地下块茎膨。中耕除草仅在早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宜浅,以免损伤根系。生长期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一般情况下不浇水,如遇特别干旱的天气,可少浇一些水。在块茎生长后期,不可沟灌。
②搭架、引蔓、培土。紫莳药是蔓生植物,在生长期一般蔓长可以达到2~3m。紫莳药出苗后几天就开始甩条,需立即支架扶蔓,否则会严重影响产量。一般用人字架,高80-90cm或者用三角、四角架。为增加受光面积,架高1.3m为好。当苗高1m左右时培土1次,用沟土在根部培2~3cm厚泥土。有条件的地方,再用杂草覆盖在根际部畦面,具有保湿、减少杂草及提高产品品质的效果。
③病虫害防治。为害紫莳药的虫害以地老虎、斜纹夜蛾、蚜虫为主,病害以菌核病、炭疽病、褐斑病为主。病害防治:原则为综合防治,预防为主。注意轮作,做好种薯消毒,选用无病田块留种;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做到雨天沟不积水,雨停水干,及时清除田园。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带离田块深埋,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防治菌核病,每10d喷一次,连喷3次。炭疽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防治,每7~10d喷一次,连喷2~3次。虫害防治:斜纹夜蛾、地老虎,每亩用5%锐劲特30g或用90%晶体敌百虫100g加10%吡虫啉15g,冲水50kg喷雾防治。喷药时间应在下午4时后进行,对植株基部要尽量喷足药液。
3.收获贮藏
紫莳药立冬前后可收获,为赶市场,一般9月上、中旬可陆续采收上市,须在初霜来临之前采收结束。采收过迟,露在地表的块茎受冻后肉质发黄变僵,易腐烂,不易贮藏。紫莳药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6-20℃,贮藏期应重点做好保温防冻工作。紫莳药块茎受到冷害后,受冻部位会出现水渍状,手指轻压有弹性,切开可见肉质变异。
项目实施总结范文第3篇
一、履行岗位职责
作为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单体楼1#、2#、3#、4#的总楼号长,我注重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协调以及班组的管理协调、主动配合安全科完成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狠抓材料管理以节约工程成本。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工程质量管理。
针对望湖城项目的特殊性,故工程质量要求高标准、高起点。施工前期,注重对班组的技术交底,给班组人员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在技术上了解本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安全要求,为后期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4#作为第一个施工的单体,同时结构和2#楼一样,严格要求木工、钢筋工、泥工班组按图纸施工,并且预留下影象资料(照片等),要求其他单体的班组负责人上来观看,提出自己意见,并且要求其他单体按照4#的要求施工。此措施取得良好作用,也为了后期的施工质量带来的良好的效果。各单体在后期的质量管理上,达到监理单位验收,全部通过,取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好评。
2、1#、2#、3#、4#四个单体楼的管理。
3、班组的管理协调工作
(1)施工管理员是所内最基层的管理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是领导意志、意见的体现,也是基层问题的反馈者,因此更要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在工作中成为同事的榜样,在感情上成为同事信任伙伴。要求大家加班自己一定第一个到,要求大家树立高质量的标准,所以各个单体在每个隐蔽工程我都全程参加,注重过程控制,对一些质量通病控制的萌芽状态。
(2)关心同事:遇到同事有事,主动帮助替班并组织全班一起关心,慰问,形成一种大家庭气氛。
(3)注重对四个单体的楼号长的培训,在每次的会议上,针对施工配合存在的问题,我尽量使每个同志至少占主导地位一次,以增加其经验,使每个同志都能独当一面,处理各种问题,使整个班组的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整体的提高。
4、安全管理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主动配合安全科完成施工人员的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在建设单位的几次检查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第四季度的安全检查上,明确了1#作为本项目的安全管理示范单体。
5、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协调
作为一个施工管理人员,望湖城项目开工以来,我就注重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配合协调工作,针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出的好的建议,自己带头研究落实,取得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6、材料管理工作
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控制,在模板、混凝土、钢筋的使用上,每一分钱都使用在工程上。例如小料钢筋,每层楼施工完毕,注重要求钢筋班组整理收集,在下层施工时全部使用掉。节约成本的思想,落实到了各个班组的行动中,在项目的建设中节约了成本。
7、技术管理
在工作中,对施工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在工作的一年中,提出工作联系单37份,为工程的工期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本年度12月份在人防施工中,我主动和项目部领导协商,提出后浇带改为加强带的施工技术,在得到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后,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院多次协商联系,终于达到预期目标,为人防工程的施工抢回了一定的工期。
二、新建工作
在工作上,遇到一些新的工作,我总是积极配合公司、项目部门,在年5月20日的演戏中,积极参与。此次的演习为本项目部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深远的影响。
三、出勤情况
今年我坚持出满勤,无迟到、早退和旷工现象。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都能按时到达,积极参加。
四、思想情况
为了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有更大的提高,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公司的方针。注意学习新的技术以带到现实工作中来。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计划
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本人在工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质量通病还是存在的。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人在下一阶段的施工中会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各种政治学习,提高个人修养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质量。
项目实施总结范文第4篇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强化监管。
根据有关要求,市卫生局认真组织,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年9月18日-9月21日,市卫生局对市属各医院实施卫生工程项目的4个县级医院和8家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展情况,赴实地进行了专项的督导检查,并对各医院人员派出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全年不定期利用电话巡防、督查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在岗情况进行督查。
二、深入开展、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市属各医院与受援单位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书,并针对受援乡镇卫生院的需求,选派了一批业务素质好、热心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医生下乡工作,在支援医院与对口县医院、乡镇卫生院间建立起了对口支援关系。各医疗队员结合受援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帮助受援单位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开展了教学查房、手术示范、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等工作。
1、教学查房制度得到落实。对口医院严格按照支援工作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本着注重实效的目的,积极建立教学查房制度,提高医务整体水平。如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开展专业技术指导,通过规范查房、专业知识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手术带教等方式,逐步提高专业科室技术水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骨科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开展教学查房,并对查房的形式、内容进行规范,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综合素质。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共同开展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并完善了查房制度。市中医医院与海原县中医医院积极沟通,建立相应教学查房制度,进行中医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完成教学查房79人次。
2、手术示范工作顺利开展。市第一人民医院帮助受援医院加强专业科室建设,以普外科、骨科等专业为主,帮助受援单位开展了适宜的新技术项目,如手外伤指残端修复术-vy皮瓣修复、手外伤肌腱改良缝合术、椎体球囊成形术等。
3、专题讲座收到成效。针对“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素质。如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了《颈椎病诊疗的新进展》、《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心肺复苏》、《骨科常见骨折的处理原则》等专题讲座。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急诊急救知识、常见病诊治等方面进行培训,还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人群的发病特点开展了18次的专题讲座。
4、技术培训取得成果。市属医疗机构积极研究分析农村适宜临床技术的需要,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努力做好对口支援卫生院适宜技术的培训工作。如市妇幼保健医院对受援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规范无菌操作技术及“三基”、合理使用抗生素培训等培训。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了以中医推拿、按摩、拔火罐等中医药特色疗法为主的技术培训,规范了无菌技术、清创缝合术、换药术等常见诊疗技术,得到当地卫生院及群众的好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指导效果不显著,受援单位的病历、处方书写和抗生素、激素使用等仍发现有较多不规范的问题。
2、部分受援单位对派驻的医务人员管理比较松懈。
四、下一步的工作
1、加强与受援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派驻医务人员的管理。
项目实施总结范文第5篇
一、以政策宣传为重点,营造专项整治氛围。
一是注重企业层面的法律法规宣传,着力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8月下旬,区质监分局专门召开了全区食品生产企业《特别规定》宣贯会,宣传和讲解国家法律对食品企业的要求。结合排查和执法检查,质监人员每到一家就把《特别规定》和《南湖区不安全食品召回实施细则》送到企业主的手中。区工商分局为贯彻《特别规定》,专门印制了5000份“告食品经营单位”的书面通知,对辖区内的所有食品经营单位挨家挨户进行上门发放。
二是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在注重正面宣传的同时,加大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8月底以来,嘉兴电视台、嘉兴电台、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嘉兴广播电视报等媒体先后20多次报道了我区专项整治的工作情况,一些严重的食品违法违规行为被及时曝光。
二、以食品安全为重点,开展全面整治。
一是各部门行动迅速,按照责任分工实行了地毯式检查。质监分局以糕点、豆制品、酱腌菜、饮用水、冷饮等五类食品为整治重点,分区域开展全面的执法检查,共出动人员452人次,检查小企业、小作坊127家,并对其中的6家进行了立案查处。工商分局开展了农村放心店“回头看”活动,组织各农村放心店、监督站(点)进行自查,再由各工商所复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予以整改处理,确保农村放心店、监督站(点)符合标准和要求。市卫生监督所积极配合南湖区的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加班加点。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他们还专门制作了餐饮行业的规章制度,并送户上门。
二是部门协同,联合执法。在实施分头检查,分别整治的基础上,区领导小组先后三次组织工商、卫生、质监、农经、三产等部门,对余新、大桥、七星等重点地区的食品企业和经营户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
三、以迎接国家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检查为重点,加快推进专项整治。
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把全国现场会的检查作为检验前一阶段专项整治成果、全力推进全区专项整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机遇,予以高度重视。
一是根据上级要求,部署任务,落实责任到镇、到村、到部门,并确定了以余新、大桥、七星三个乡镇为整治重点。各相关部门和延线各镇根据分工和整治方案的要求,对三条线路的沿线企业和经营单位,加强了监督检查的力度。质监分局由局长亲自带队,挨家挨户检查企业落实整改的情况,并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台帐。工商分局由主管局长挂帅,组成三个执法检查组,确保车辆、确保人员,并落实责任区,逐点进行检查部署。区卫生部门抽调力量,放弃休息时间,对余新、大桥、七星等区域的小餐饮、学校食堂、小副食品店等重点行业加强整治力度,全力以赴投入整治行动。
在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各部门、乡镇街道的通力合作下,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