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文学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现代文学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韩彬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面对以上的现状,作为文学史的讲述者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让学生对文学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讲述现代文学史时感觉脉络清晰,而涉及到当代文学史,则总让人有一种散碎的感觉。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当代文学教学中隐去了太多的历史史实。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在不同的讲述者那里它可能是截然不同的面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尊重历史,我们中国作史的传统就是追求“信史”,讲求秉笔直书。刘知几说:“盖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不以毛嫱之面或有疵瑕,而寝其鉴也;虚空之传响也,清浊必闻,不以绵驹之歌时有误曲,而辍其应也。夫史官执简,宜类于斯。苟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3]具体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中,尤其像十七年中历次的文学运动、文学、知青文学,这都是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文学史讲述中特别加以重视的部分。如果我们因为某些禁忌而将部分历史事实隐去,那原本连续完整的文学史势必被割裂地支离破碎。

其次,我们在当代文学的讲述中要重视历史资料的挖掘。如与各种文学运动相关的历史资料,再如时期的手抄本小说、地下文学等等。如果不将建国后历次文学运动搞清,你就很难理解被高度组织化和政治化的当代文学,也很难理解意识形态对当代文学的制约。而要搞清这些文学运动则需要我们接触第一手资料,还原历史史实。另外对原始资料的发掘还可以让我们对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思潮、现象有更为准确的定位。可能我们过去会认为朦胧诗的出现开辟了当代新诗的一个新纪元。但是当我们发现了白洋淀诗群,以及北岛、舒婷在后期的地下写作,我们就会发觉朦胧诗的历史延续性。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接触原始资料,有时鼓励学生去阅读一些原始的期刊杂志,要强于让他们背诵诸多经过加工的文学史知识。再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必须尝试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以前讲到现代文学中茅盾的《子夜》,常常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可以将其与学生普遍喜欢的《大染坊》来做比较,这种比较可能会触发学生阅读前者的兴趣。为什么反映同一主题的两部作品会面貌殊异?为什么具有同一阶级属性的两个主人公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通过这种比较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及历史的认识。当代文学的讲述也一样,现在很多红色经典和样板戏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可以引导学生将电视剧与文学原著来作比较,看一下不同时代在演绎同一部作品时,其前后关注点发生了哪些的变化?文学史说到底还是要学以致用,在这种比较中我们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标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后,当代文学是我们置身其中的一种文学,它是介于评论和史论之间的文学。因此,当代文学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一种互相的交流和辩论中激发思想的火花。如鼓励学生关注和讨论新作,引导学生关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当代文学中的重大奖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当代文学的鲜活感。当代文学的教学虽面临着种种的困境,但这种困境同时也为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契机。相信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当代文学教学一定能获得新的视域。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在主体内容方面对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诸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成为突出的主题,这对现代文学内容和主体上影响意义很大,而现代文学家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的作品,将古代爱国主义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以笔为刀,化对祖国的爱国赤城之心为勇敢,用一篇篇的爱国作品,引领和鼓舞了一批批渴望自由的人去努力实现理想而反抗进取。《诗经》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实际苦难,鲁迅和艾青的作品中对《诗经》中的风雅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和应用。比如《阿Q正传》《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都将现实主义体现出来,表达了人民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二、古代文学对现代散文产生的重要影响

古代文学中古典散文在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中也涌现出很多的大散文家,比如,汉代的司马迁、张衡、贾谊,魏晋南北朝的陶渊明、建安七子,宋代的“三苏一欧阳”等,这些大散文家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文学对现代散文中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文学散文风格的影响。古典散文风格受当时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在表达生较为含蓄,语言情感细腻,书生气质浓厚,现代散文中也传承了古典散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在冰心的散文风格中与西方典范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散文风格;二是现代散文形式上与古代散文相似。现代的散文依旧和古代散文一样,情感至真、意境深邃,在现代散文为了读得更加流畅的押韵,这也是受到古典散文的影响。

三、古代文学对现代诗歌产生的重要影响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我国古典诗歌成就斐然,堪称诗的国度,现代文学中,诗歌不仅受到文学界的重视,还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古代文学中的古典诗歌对现代诗歌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古代文学对现代诗歌意境的影响。古代诗歌重视意境构造,李白、李贺、杜甫对诗歌的意境的描写犹如美画,他们诗词中体现的意境很容易与人产生共鸣,受古典诗歌的影响,现代诗歌虽然在形体上发生了变化,但继承了古典诗歌的这种意境,二是古代文学对现代诗歌韵律和形式上的影响。古典诗歌的韵律要求十分严格,对音调的搭配、字词的协调都十分讲究,现代诗词与古典诗歌比,对音调搭配、韵律的要求要灵活多变,注重实用美。在形式上也受到了影响,现代诗歌继承了古典诗歌的简短形式,蕴含丰富的含义。

四、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产生的重要影响

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结构产生的影响。古典小说的结构比较明显,二是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主题的影响。古典小说多以“爱国思想”“仁义礼智”为主题,是现代形势中所需要的,如《儒林外史》《红楼梦》从诞生至今,依旧受到众多读者的热捧和喜爱,现代文学中,老舍《家》《春》《秋》等都吸收了古典小说的主题内涵。

五、古代文学对现代话剧产生的重要影响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相对于中文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我国现代文学教学要求和目标均有所降低,再加上教学课时也相对较少(只有80个学时),不可能像中文专业的教学一样,文学史、文学思潮和流派及作家作品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侧重,做出取舍。下面以笔者近几年的教学经历为例,谈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我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及其经验教训。我曾给中文专业的学生讲授过几年的我国现代文学,初次给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讲授这门课时,虽然对两种专业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也有所意识,但考虑到汉语国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外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积淀了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到20世纪初期时迎来了一次剧变,我国文化由此开始走向现代之路,我国现代文学形象地记录了20世纪我国文化发生裂变的大致历程,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我国文学从古典演变到现代的过程,同时通过阅读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来认识中华民族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传统文化积淀,无论对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代文学素养,还是向外传播我国现代文化,都大有裨益。基于这种考虑,我基本沿袭了给中文专业的授课方法,文学史的梳理、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作家作品的解读等全面兼顾。但受课时所制,复杂的文学史过程只能作粗略化地处理;对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做大概的介绍;在作家作品上,除了鲁郭茅巴老曹等几位文学大师,包括萧红、钱钟书、张爱玲等这样的大作家也只能浅尝辄止。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无论对文学史,还是对文学思潮和流派以及作家作品都有所了解,却又都一知半解,他们收获的是一门混沌的现代文学课。文学史的过程本来包含了复杂的思想过程和历史过程,用简单粗略的方式处理,不仅无法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真相,还可能使学生对某些复杂文学现象的认识流于片面和武断。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的也不像一般现代文学史教材描述得那样简单明晰,并且,隶属同一流派的作家在创作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对思潮和流派的梳理需要相当的时间保证。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有助于学生感悟与领会现代汉语的语言魅力,但仅仅几个文学大师还不足以撑起一部复杂的文学史。现代文学的天空之所以星光灿烂,不仅有鲁郭茅巴老曹,还有胡适、周作人、废名、叶圣陶、冰心、丁玲、沈从文、赵树理、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穆旦等等。他们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的清朗与辽阔、博大与深邃。但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学习,既没有必要,也不太现实。然而,走马观花似的一带而过,实际效果与不讲差别不是特别明显。实践证明,用给中文系上课的方法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讲授现代文学是行不通的。

既然现代文学教学不能做到文学史、文学思潮和流派、作家作品面面俱到,就必须做出取舍,在“点”(作家作品)和“面”(文学史)中确定一个中心。在第二次授课时,我尝试以文学史为主,采用由面及点,点面结合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现代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形成一种宏观的文学史观,在评价作家作品时,始终有一个文学史坐标的参照。但随着教学的进行,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在文学史上用力过多,大大压缩了对作家作品的阅读讲解,学生难以充分地感受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从审美层面上领悟现代文学的存在价值。更大的问题是,对文学史的梳理需要相当的时间容量和知识积累,这种授课方式更适合对现代文学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而言,显然超出了目标范围。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在第三次讲授现代文学时,我将重心放在作家作品的阅读讲解上,由点及面,点面结合,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充分感受现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问题是,文学史的复杂面貌被简化之后,仅仅了解一些初步的文学史知识,可能会将学生引入一种误区,譬如,对一种主流文化运动做出评价的时候,常常会过滤掉一些不同的声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学衡派”和“甲寅派”等,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声音的参与,学生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片面的。另一个问题是,选择哪些作家和作品比较合适?尤其是一些文学价值不高、但文学史价值较大的作品该不该进入学习的视野?在讲授冰心的作品时,学生曾质疑她的问题小说幼稚清浅,像中学生习作,不应该进入文学史。不能说学生的质疑没有道理,只是缺少了文学史的参照之后,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而忽视了它的文学史意义。实际上,这样的作品并不在少数,像胡适《尝试集》中的大部分诗歌,早期现代白话诗,甚至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用现代眼光看来,其文学审美价值都不是太大,但它们对文学史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另外,以作家作品为主的教学方式还会留下一个后遗症,即如果学生缺少对现代文学史的全面了解,在后期学习当代文学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譬如,“左翼文学”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走向,如果学生在现代文学中没有厘清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当代文学的教学与学习。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关于东北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宏观意识

20世纪的东北文学也被人为地“断裂”为“东北现代文学”和“东北当代文学”。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识之士就提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构想,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试图以现代宏观意识重新构筑这段历史,让文学回归本体。尽管关于“贯通”的具体效果的争议之声不绝于耳,但我们认为,不管怎样,“它的宏观视野和整体的审视角度,促进和深化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因此,“贯通”是非常必要的,这个观点对于东北文学的研究同样适用。东北文学也不能只是满足于分阶段研究,因为“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必然要求寻求东北现代文学的历史孕育过程,探源东北现代文学的延续性,打通近代、现代、当代文学的格局”,把20世纪东北文学视作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深度一体化,“系统研究20世纪文学的规律性特征,揭示历史的连接与影响,必将会导致东北文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研究者要着眼于全局,以东北现代文学为起点和基点,从文学现象、文学观念、主题演变、创作方法、文体消长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对20世纪东北文学做总体性流动性开放性的考察与书写,有效地勾勒出东北文学在那样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流变。还要沟通融合近代与现代,搞清东北社会系统转型过程中文学子系统所呈现出的状态与特征,探寻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地域特色形成的深层原因,新旧文学的转换境况以及转换变迁中知识分子的精神激荡变动过程。这些都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深入开掘。以上属于纵向的考察。横向来看,有必要考察东北新文学与“他域”文学的相关性。首先与关内“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之间所存在的内在深刻联系。

众所周知,从总体上看东北新文学是在“五四”文学的召引下诞生并迅速成长起来的,对关内新文学,有吸收,有融汇,也必然会有自觉和不自觉的“拿来”与创造。这方面的研究不乏丰盈厚重令人耳目一新之作,如高翔的《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既有文学发展历史的纵向书写,又有文学发展特征的横向剖析,使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东北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个别与整体二者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的发展关系。然而,该项课题在史料挖掘和学理探讨方面的工作仍需继续,在已有学术资源和学术积淀的基础上做更高层次的理论审视和进一步的历史还原。其次,东北新文学尤其沦陷时期文学所受“外来”影响的途径是多向的,除“五四”新文学,还有日本文学、俄苏文学、欧美文学等,这些互动关系有必要一一梳理,从宏观上做冷静细致的研讨与剖析。尤其要以沦陷时期“滞守”作家甚至所谓的“附逆”作家为中心来梳理文学关系,以批判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对东北新文学做出更为客观和动态的判断与评价,在科学辨析中揭示出历史真相。另外,与东北新文学并存的旧文学的发展状况,东北新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东北新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现代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等等,都需要在宏观意识的引领下做整体的鸟瞰、建构与掘进。

宏观意识主要表现为开放的姿态,以新文学为基点,既在一个时间段上做整体考察,又要在时间性上向两端延伸,在视线上做内外变换与流动,“把研究对象放在文学史的长流中,对文学的整体进行历史的、能动的分析。”走出封闭型的研究道路,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视野,在中国文学和东北文学整体格局中勾勒东北现代文学的历史演变,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寻找多元对话,发现现代东北社会和东北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和独特意义之所在。

二、关于东北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微观意识

东北现代文学研究是从微观开始的,在对作家作品的评述和史料的整理中使得东北现代文学的整体脉络得到日益清晰的梳理。然而在走向宏观之后,微观意识似乎淡弱了许多。由于与关内相比东北现代文学总体水平并不太高,所以导致了许多研究者习惯于做文学元素和作家作品的整体研究与考察,微观的观照力度不够,很多作家总是作为集体的一员而出现,许多作品则只闻其名不见其貌,缺乏鞭辟入里细致独到的分析阐释文章,一些研究空疏浮浅,缺少客观性与科学性,有些甚至属于历史的误读,或真相的遮蔽,研究中有整体美而无个体形状。人们往往习惯于关注那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的知名作家及其作品,如东北流亡作家群,尤其萧红等人,对在本地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作品或置之不理,或浅尝辄止,或似乎认为找不到可以切入深层的文本。笔者认为,既然是地域文学,那么大多数作家作品也只能是具有地方影响的,对他们的关注恰恰是地域文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重中之重,对有特色者不能忽略遗忘或者置若罔闻,应该以微观意识烛照之,作出客观的剖析和实事求是的评价。那么,东北现代文学是否存在可以切入深层的文本?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沦陷时期作家爵青的作品。抛开敏感的政治身份不谈,作为“艺文志派”中艺术思维最为复杂的一个,爵青习惯于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思考生命的议题和展示精神的困惑,他的小说“追求问题意识和思辨色彩,由观念或问题意识来营造小说,小说中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同时,“爵青的作品还具有极强的文体意识,……他推崇文体创新,进行各种文体实验”,企图展现文学的高度的艺术性,并努力在文学的场域中执守着“生活之本义”。爵青是一个不能仅仅远观也不是一个让人轻松近视的“天才”作家。爵青的创作是真诚的,爵青本人及其作品却是孤独的。

目前学界对爵青作品的解读是不透彻的,甚至是简单而无力的,“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重要作家,爵青及其作品不该被忽视。”作为个体,在宏观视野下,经过微观考察,在不断的解读与审视中,爵青的作品一定会获得具有超越自身时空局限的永恒性质。当然,对爵青的研究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充分认识其人其文的复杂性,辨伪存真,对其发表的不当言论必须要有清醒的认知。微观意识不仅仅关注单一的文学元素或某一个作家及其某一部作品,还包含着一种对于作家作品的解读的姿态和态度,要建构微观的“小语境”话语模式,做好微观的文本细读,并且要把社会时代的宏大背景与文本的微观研究结合起来。文学史基点下的文学研究最根本的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阐释,回到文本自身,文本细读引发的必然是多种解读视角,多维认知取向。因为一个文学文本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和独立的存在,包含各种不同阐释的可能性。作为文学批评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一方面要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一方面要将解读重点聚焦到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上,对一些重要文本切切实实地实现研究方法上的“内部”和“外部”的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大而化之草草而谈的文学研究不能探寻到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深邃性,这种局面必须改观了。

目前,有学者提出,东北现代文学须向细部开掘,笔者认为这种开掘既包含着对一些“不被入流”的作家的关注,也应该体现为文学研究的微观意识,因为做细才能做足,见微方能知广。微观研究是宏观研究的基础,对“许多课题来说,倘若微观研究还不充分,宏观研究所得的成果就含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总的来看,“从事宏观研究必须尊重微观研究的成果,并不断据以修正自己的看法。”总而言之,东北现代文学的研究不能趋于两端。既不能一味注重史料发掘或微观呈现,更不能一味注重理论探讨或宏观论述,两方面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宏伟而扎实的论著和健康的学术风气应是两者的并存共荣和有机结合。各执一偏,必然去之甚远。

作者:周青民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二篇: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象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中产生“空洞化“的表现形式

就当前来讲,研究对象的个性与特点是进行文学研究的主要落脚点,具体而言,相关研究者不仅注重对象本身的个别性质,与此同时,对于艺术创造而产生的差异性也是非常注重的。就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而言,二者也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讲,文学研究侧重于作品本身所融入的创造性,而文化研究则对艺术创造的一般性与共性较为重视。这点于当代文学研究而言,则外化为对文字个性化的追求之上,而片面的个性化追求往往导致研究出现空洞化。

二、导致文学研究空洞化因由以及

改善这一现象的措施分析如前所述,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中存在着某些因素导致了文学研究空洞化现象的产生,而究竟是何因由导致的这一现象?又如何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其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审美情感的忽视,导致的空洞化现象。我们知道,随着当代文学热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广大文学研究者他们注重将研究目标置于作品自身的相关理论之上,而对情感体验有所忽视。在研究方法层出不穷之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局限性所在,比如对文学的理解与感悟等,特别是许多文学研究者在对作品进行研究之时,并未从审美角度出发,因而文学作品的效用被大打折扣。一般来讲,文学作品本身即为一种有效的情感体验,其情感不仅包含作者自身对于事物与人生的看法,同时,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其也是他们情感寄托的一种有效工具。因此,对于现代当文学研究而言,必须从情感审美出发,只有如此,才能切实体会作品当中所传达的各类情感体验,以拓宽文学研究横向及纵向两个层面,避免文学研究产生空洞化现象。其次,对理论操作的过度重视,加深了文学研究的空洞化。随着当前对于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就文学界来讲,对于理论操作的过度重视已然产生了词穷现象。

当前许多传统的理论资源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文学研究相比,早已无法对其中的文学现象加以解释了。我们知道,在进行当代文学研究之时,适当的理论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作品本身而且也有助于掌握现代文学普遍,但如若对其过度重视,反而对文学自身的文学形式与表达方式有所忽视,那么势必出现唯理论是从的现象,最终反作用于文学研究本身。基于此点出发,笔者认为,广大文学研究者必须对理论研究的这个度进行有效掌握,除了对个别热点现象加以研究之外,个体之外的普遍性与共同性也要加以重视。从理论出发,进行发散式思维,不唯理论是从,尊重个性化、多样性结果,唯其如此,才能尽可能降低文学研究的“空洞化”,提高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最后,笔者认为,避免文学研究“空洞化”现象的产生,还是要从源头抓起,特别是对文学出版要强化限制管理,从根源处阻断不良作品流通到市场当中来,不能让广大读者来进行作品优劣的区分。相关部门以及出版商必须强化管理,在不影响文学自由的情况下严把质量关,给文学作品搭建一个兼具开放、包容与严格的出版平台,从根本上提高受众及作者本身的文学素养,以最终服务于当代文学研究。

作者:周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三篇:现代冲绳音乐文学研究

一、何为“冲绳文学”

中国关于冲绳的研究起步其实并不晚,国内知识界自1960年代起,便开始了有关中琉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尤其是1980年代以后,随着中日邦交关系的正常化和运动的终结,论及冲绳的国际关系、政治、军事、经济、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都日渐增多。但是,关于冲绳文学方面的研究却直到80年代后期才开始少量出现,且仅限于“民族音乐”、“乡土歌谣”这一范畴。1995年以后,关于琉球汉诗的研究才零星出现,此后逐渐形成国内以琉球古典文学研究为主的冲绳文学研究倾向。其中,涉及到冲绳近现代文学(例如小说等)的相关研究,即将琉球变为冲绳县后,由本土“普通话”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作为考察对象的相关研究,直到进入21世纪,才渐有屈指可数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冲绳文学定义难,却绝不代表其研究不可行。若以日本的研究状况为参照来进行观察,日本的冲绳文学研究其实起步很早,并且一直贯穿于日本自明治维新到冲绳经历“本土化”的整个进程中。回溯历史,1879年首里城被交付日本政府管辖,琉球王国衰败;1880年,日本本土普通话课本《冲绳对话》出版,曾经以琉球方言作为日常用语的琉球王国,从此开始了用“普通话”叙述的新的历史。正如冲绳文学研究者仲程昌德所言,“冲绳”的出发,正是与“普通话”的习得这一课题同步开始的。这种通过需要后天习得普通话才能写就的冲绳人的文学作品,第一次在日本文学界内获得好评的,是1911年山城正忠发表于《杜鹃》上的小说———《九年母》。然而,自柳田国男于1921年正月第一次踏上冲绳土地,并且折口信夫也在同年7月渡岛冲绳之后,冲绳土地和冲绳文学更多地是被广泛视作为一块支持日本民俗学研究、日本民族文学研究的特色乡土土壤。直至今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冲绳知识分子、日本本土的知识分子,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一些持批判态度的知识人,都在致力于积极地倾听冲绳,不断揭示出冲绳文学的言说话语和冲绳人的社会实践中内含的诸如“加害与被害”、“暧昧的独立性与特殊性”等问题,试图“通过冲绳体会日本本土所没有经历过的自由精神和顽强的生活意志,学习不局限于国民国家这一单位的感觉”。然而,单就目前的冲绳文学研究现状而言,冲绳文学之于日本文学的研究意义,还依然更多地停留在将其视为充实日本民族文学研究的一部分这一层次上。

二、中国的冲绳音乐文学研究

(一)研究类别中潜在的阶级性

中国最早给予冲绳音乐文学以关注,并以“三弦歌(琉歌)”为切入口进行文学研究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王耀华教授。1984年,他在《人民音乐》上发表了《琉舞和三味线———冲绳之行散记二则》;1985年在《乐府新声》上发表了《日本琉球“工工四”谱溯源》;1987年,在日本东洋音乐学会研究会上,以《琉球三线“一扬调子”考》为题演讲,并由日本那霸出版社出版了论文集《琉球、中国音乐比较论———琉球音乐源流探究》;1991年,出版了著作《三弦艺术论》(海峡文艺出版社),该著作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被誉为“中国琉球音乐研究的集大成”;2000年以后,以《琉球御座乐〈福寿歌〉》(2001)和《琉球音乐对中国音乐受容的两种样式及其规律》(2004)等为题发表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当然,对“三弦”和“琉歌”的研究并非仅限于王氏,还有诸如载于《音乐研究》1992年第4期的孙星群的《三弦的地位———读王耀华著〈三弦艺术论〉》和载于《福建艺术》2003年第9期的王州的《中琉音乐文化交流之花———日本琉球的三线》等研究成果。只是从研究范围和视角来说,该部分研究都受到了来自王氏研究的较大影响,而其他的从不同视角来研究琉球音乐的论述则十分罕见,大多局限在与“琉歌”具有相同阶级意义的“组踊”方面,即停留在“宫廷音乐艺术”这一意义中。具体研究可见《福建外语》2002年第3期上余秋萍的《琉球“组踊”名剧〈執心鍾入〉的创作特色》,以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上的刘富琳的《从〈使琉球录〉看琉球宫廷舞蹈的发展变化》等。从以上的状况不难看出,中国目前对于冲绳音乐文学的研究,并非致力于琉球、冲绳音乐艺术的全貌把握,而是侧重于“为了款待中国册封使”的“宫廷音乐”和“国剧”等,即倾向于被视为“王宫侍从和贵族子弟”、“士族阶层”等此类“身份较高”的“传统型”音乐艺术形式的研究。某种意义上也可认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只属于当时被“阶级化”的政治表演类的音乐文学形式,若将此类文学类别重新置于琉球音乐文学的发展背景中去考察的话,必须认识到这实际上是在王权确立后才得以形成的比较新的音乐文学,在很大程度上疏离于更丰富的冲绳民间音乐文学,研究焦点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

(二)研究中隐含的历史认识断绝问题

这也可以说是潜藏在目前中国其他类别的冲绳文学研究中所共通的问题。在此,以冲绳音乐文学的代表论者王耀华教授的论述为例,展开具体分析。围绕“三弦歌(琉歌)”的成立与发展,王氏阐述如下:“冲绳历史上出现过这样的转变,即曾经作为主流的神事祭祀音乐(祝女音乐),被宫廷礼仪音乐(士族男子音乐)所取代。”在这个转换期即“尚真王(1477-1526)的时代”,“音乐方面的特征体现为,在神歌的变革过程中,伴随着三弦的传播,三弦歌也应运产生这一点”。此后,“三弦歌(琉歌)”作为宫廷音乐,其“形式”、“构造”、“流派”、“记谱法”、“三弦制作技术”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迎来“兴盛期”。另外,以“废藩置县”为契机,“三弦歌也迎来一次转换期”。“这个时期里冲绳的三弦音乐,由原来占据主流的宫廷三弦音乐,转变为大众百姓的三弦音乐”。此后,在大正时期时,“日本的民族学者柳田国男、折口信夫等”“相继访问冲绳,对其开展学术考察,其研究成果揭示提高了冲绳文化、艺能、三弦音乐的重要性”;并且,战后冲绳人“得以从曾经轻视方言和乡土文化的错误思想中解放出来”,“变得能够深入思考固有的传统文化”,“当时虽说冲绳还处于美军支配下,但是介于当时由美军方面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机构的存在,对民族文化、三弦音乐的维持、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72年,冲绳复归日本以后,日本的《文化财产保护法》得以适用”,“冲绳的乡土艺能、三弦音乐”迎来了“最繁盛期”。

在这些论述中,首先不容忽视的是,冲绳在变迁过程中所经历的多次“琉球处分”已被巧妙地搁置这一事实。虽说“废藩置县”后“宫廷音乐”向“大众民间普及开去”,然而在整个普及过程中,宫廷和民间有过怎样的对立和连结,作为叙述和记录方式的音乐文学背后有过怎样的内容变迁,此外,在经历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当冲绳开始大规模地实施日本普通话政策时,那些置身于日本的异化与同化冲击中的冲绳人,究竟是如何采用自己的艺能演剧和文学形式,来表达和声张自我的独立意识的,诸如此类的追问和讨论,都尚未能在研究中得到展开。相反,当研究者把沉淀了无数历史感觉的音乐文学形式简单地归结和回收为一种得到了美国法律保护的“民族文化”,或是一种在复归日本后适用于本土法律的“文化财产”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对于冲绳至今尚未受到保护的那些部分的关注,有没有被就此搁置和故意忘却呢?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在中国的大部分研究者都将精力侧重于对“宫廷音乐”和“国剧”等进行讨论时,若不同时留意到这样的研究有可能同时忽略和隐蔽掉冲绳民众在他们更多形式的“歌”中所传达的历史叙述的话;若不深入情境去分析在冲绳的音乐文学演变过程中、在冲绳的各种“琉球处分”和冲绳人自己的斗争过程中,“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古典艺能”和“大众艺能”之间到底有过怎样的对立和对抗关系的话;并且当研究者试图用“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去褒扬和回收琉歌等音乐文学时,若不主动警觉到这样的叙述方式实际上是以试图表象作为“特有的乡土文学”]的冲绳文学这一目的而作为前提的话,就会直接导致我们对冲绳理解的简单化,造成对于冲绳认识的政治性的消逝以及历史感的断绝。

(三)于美学价值中被表象和消费的冲绳艺能文学

阅读各位研究者针对冲绳音乐文学的论述,还发现:有的研究者擅长把话题自然关联到当下冲绳的旅游观光表演中,把冲绳的各种音乐、舞蹈、演剧等艺术形态用作实例,以此来佐证冲绳民众的“能歌善舞”;或是采用一种以冲绳的蓝天和音乐为表征,旨在将其塑造为“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治愈之岛”的论述视角。在这样的论述方式中,研究者往往侧重于对冲绳美学价值的强调,用审美消费的方式来接近冲绳的文学艺术,而对于“治愈”和“观光之岛”这些概念背后有着怎样的权力关系构图等问题却不作深入追问和考察。诚然,正如诸位研究者所述,冲绳岛自古以来形成了多彩的文学艺术形式,这与岛民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品位息息相关。但是,冲绳今日形成的以旅游观光客为对象的艺术“舞台”,是否还能等同于昔日属于岛民自己的艺术“现场”?当冲绳被理所应当地消费为“治愈之岛”时,如果研究者们不致力于走进历史,去分析岛民在岛屿发展的过程中有过怎样的自我主张,岛屿本身承担了哪些复数性质的区域意义的话,表面上已渐渐开启的冲绳文学研究入口,实际上只是借助艺术性这一美学价值来消解了冲绳历史社会的政治意义,最终重复地生产出去历史化的冲绳认识。

三、从何探寻冲绳理解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关于中国冲绳音乐文学研究尚未得以展开的原因,一方面,的确可以关联到冲绳文学概念本身的定义困难去思考。当我们遵循着当下某些有规可循的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去面对冲绳文学时,既往的讨论框架如果不能真正适用于和反映出该地域历史经验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的话,我们首先应该反思如何克服既往的定义和研究框架。另一方面,除了归因于现代学科机制本身的局限问题,当我们面对来自冲绳的叙述和冲绳人自近代以来的诸多历史经验时,很多认识上的失之交臂和理解上的绝缘不通,更大程度上不如说是受制于中国社会自身这几十年发展变革中所遭遇的自身经验束缚。因此,应该把目前冲绳文学研究中存在的种种局限,看做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综合作用之下而最终导致的结果。例如,不仅要考虑到由于日本(本土)文学研究长期以来占据的中心性叙述位置而导致的冲绳文学研究的周边化的问题,同时也必须考虑中日邦交正常化和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内部形成的某种对于冲绳和冲绳文学认识的去历史化、去政治化倾向等问题。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基于国民国家叙述的认识框架,和日本本土文学研究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心性叙述方式之后,当我们终结了“革命”的年代并试图用新的经济和政治逻辑来处理地区乃至全球关系时,最直接的结果,必然是失去倾听冲绳叙述时的某种切肤之感,也很难得到契机去反思自身的认识框架中存在何种瓶颈,进而导致在面对冲绳历史,以及在思考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种地区关系时,无法通过有效的思考论证,去深入走进那些被权力话语所隐蔽和排除的历史场域,因此也存在着失去与冲绳历史进行真正对话的可能性的危险,并失去了解和反思自我过往经验的可能。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帮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一样,日益受到冷落。较之上个世纪80年代,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身为中文系学生不明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名家名作的大有人在,不了解当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数不少的学生并不通过阅读体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厚意蕴,当然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时也动了些脑筋,作了些尝试性的教改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注意授之以法,提升学生理论素养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现象、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知识把握其内在联系,即把握文学发生发展规律,从现象、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思辨,给学生以理论武器,使之学会用以观照、解读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在教学中凡能联系上升到理论的地方我们尽量突出理论色彩,讲出理论高度,力求以文学艺术规律来贯穿史的脉络,按规律来整合文学史的建构。如讲朦胧诗,不重于详尽解析某几位诗人及其诗作,而重在对朦胧诗整体性的理论阐释上,重心放在讲授朦胧诗的产生原因、概念界定,特别是审美艺术特征上。诗人诗作只在讲审美艺术特征时作为例子举出,与理论观点相印证。最后再讲朦胧诗何以为美-模糊认知、模糊美、美与模糊的“血缘”关系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新崛起的诗群有个宏观上的理论的认知。再如讲新时期探索戏剧时,先讲探索戏剧的概念、类型、审美艺术特征、价值评估,然后再讲代表作《屋外有热流》、《野人》、《狗儿爷涅梁》、《桑树坪纪事》,学生就可以对戏剧探索潮流态势、成就有较为完整全面的了解。再如讲王蒙小说,如果用较多篇幅分析他的作品,介绍他的“敏锐感知、发现问题”、“既有传统手法,又有现代手法的文体革新实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与多向性”,如此论述固然面面俱到、全面完整,但点到为止,理论穿透力不够,王蒙最突出的特点还是没能揭示出来。我讲此专题时把王蒙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突出他“第一个吃螃蟹”借鉴外国现代派手法写作意识流小说的开创之功,着重介绍其意识流小说三种主要技法,即追求感觉印象、内心独白以及自由联想的基本手段、梦幻描写、时空交叉的放射型心理结构形态。

讲这些观点时把王蒙的诸多作品作为例子穿插结合进去,这样既评介了王蒙作品,也显示了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理论,使学生不独了解一位作家、几部作品,而且懂得意识流小说的精义,以后再读此类作品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再譬如讲一部作品的主题,倘若就题论题,单讲该作品主题必显单薄,如果探源索流,挖掘一下文学史母题,从主题学的视点审视该作品的主题,就深刻丰赡得多。如讲《红高粱》以“童年视角”为本体,从父母——当时13岁的豆官的感觉记忆中来写抗日斗争,从孙子“我”的追忆中回叙爷爷、奶奶的浪漫人生、在扭曲中蓬勃生长的人性。由此引申出文学史上的父亲主题。从最早的原型、荷马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流年后回乡与妻儿团聚的父亲讲起,讲到近现代流浪汉小说的寻找父亲——斯丁小说的恭维父亲——司汤达小说的敌视父亲——巴尔扎克小说的嘲笑父亲——卡夫卡小说的顺从父亲——乔伊斯小说的呼唤父亲,联系到中国文学的孝父主题,最后串连起当代文学王愿坚小说《亲人》的将错就错假认父亲、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渴望父亲、主人公在黄河找到了父亲周克芹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关爱父亲、洪峰小说《奔丧》的冷漠父亲,这样便把作为父权文化产物的父亲主题的发展线索梳理出来,使学生从中了解文学主题自身的演变进化规律。

二、把握学科动态,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大量西方新潮文论被介绍进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诱发了深刻的变化,带来了不少新课题、新方法。事实上,如今许多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学、叙述学、女性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研究分析方法都已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里。在学术研究中,人们正用多向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多视点的研究,这众多的研究实绩在课堂教学上并没有充分被描述和运用。课堂上我们充分吸收这些最新学术成果,根据课程情况为学生讲解这些新理论、新方法。因为一种批评方法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学观念、一种批评视界。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丰厚意蕴,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批评方法后有不一样的名著名篇,文学史中的名家常常会受到质疑,而未进入文学史的可能随着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转换能使人们重新发现它的价值。比如通俗文学过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史几乎不涉及它,但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又譬如对沈从文这样一位倾心于原始风情的作家,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将之排斥于文学史之外,然现今换一个角度,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则可以发掘出其作品隐含的民间原型意象,并从中体味到为何《边城》及“边城”类作品会获得超越时空限制的艺术魅力。张爱玲同样如此,她的一篇篇带着苍凉意味的人生传奇小说,在主张写人生飞扬一面的时代里常被认为是市井小说而被漠视,但现依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便可发现其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她虽然写的大多是家庭婚姻,不写重大政治主题,但绝不是所谓市井小说。她以女性的深刻洞察力以及出众的才华对处于男权文化压力下的女性作了全面的描写,揭示了女人作为弱势群体既可怜又可厌的性格层面。而余华、残雪、格非等先锋派作家的作品则更是需要依据存在主义理论才能彰显出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先锋派作家们在文本中大多沉迷于写暴力和死亡,但他们书写的暴力和死亡与过去的文学描写不同,在先锋文学中,暴力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生存景观,死亡也是一件轻易发生的、日常的事件。先锋作家们这样描写暴力和死亡最终目的在于揭示生存的荒诞与虚无。这样的讲述学生觉得新鲜,课堂效果很好。当然在讲述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中,应非常谨慎,不盲目拿来大肆“推销”,而是尽量做到自己理解不透的不讲,不切合我国国情的不讲,与中国现当代作品分析本身关系不密切的不讲。

三、完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早在2002年,我们便尝试着把教学内容做成课件进行讲授,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约了时间,加大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第一,能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如小说《围城》的情节是以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线索展开的,由于其经历复杂,所以叙述起来颇费时间,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其经历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避免了烦琐的叙述。这不仅对于一般比较复杂的叙事作品行之有效,而且对于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尤为实用。第二,能将相关背景材料文字图像化。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到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很能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譬如,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像他那样执着地体味北京城文化以及在里头生生死死的中下层人群。他用他的大部分小说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市民世界”,并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到我校学生大多生长于南方小城,如果仅凭对小说文字的解读,确实很难深入且全面地理解老舍作品中如此丰厚的京味文化,因而在教学时,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剪辑了电影《骆驼祥子》以及《离婚》的一些片断,借助于这些多媒体背景材料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加大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深度,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能将婉曲的诗歌意象直观化。在诗歌教学中,有些诗歌的意象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减少课堂语言,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了几幅不同情态的康桥的画面,并配音朗读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蕴藉的“不忍离别”的感情,之后又推出《是否》这一首具有伤离别情味的歌曲,这样既把诗人那种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意蕴揭示了出来,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诗歌意境、意象的感知和理解。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课外阅读、突出鉴赏能力培养

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深化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仅靠课堂内有限时间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课堂授课的效能最大化,必须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首先,编写课外阅读书目和教学指导书,对课外阅读内容作明确要求,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其次,在具体授课组织上,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完结时,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又超越课堂教学的问题。专题性的教学课节之后,一般会要求学生自拟题目,查阅资料写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评论、小论文,例如在“余秋雨的散文”课节讲授之后,我们让学生各抒已见,发表对余秋雨散文的看法,学生表现得相当活跃。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主动读书的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评论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师范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其教学能力,合适的章节还让学生自己写教案讲课。一般是“教师给定章节、分组——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备课——学生写出教案——教师检查指导(要求做成多媒体课件)——学生上台讲课——学生反馈教学感受——师生共同分析得失”。这样的教学过程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在听课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反观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总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课堂教学是深化、指导、解疑、答难,课外阅读是拓展、补充,是思考的延伸,是知识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