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医学论文

社区医学论文范文精选

社区医学论文

社区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间质组织(interstitialorganizations)间质组织是普遍存在于美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建立这种组织的目的是为学院内部人员(教职工、学生等)和市场参与者之间搭建对接平台。大学创业中心即是一种间质组织,通过大学创业中心可以将学院内部人员与私人投资者和著名企业家联系起来。这些企业家通常对怎样在高校内部创建企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质组织一般是指在社区学院中教授创业教育的部门。除此之外,间质组织还有另外一项作用,即致力于增强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市场活动和类市场活动的能力,以提高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市场方面的积极性。

(二)中间组织(intermediatingorganizations)中间组织通常存在于学院和大学之外。这种机构的宗旨是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与其它实体之间的互利合作。就创业教育而言,中间组织主要指那些资助创业课程发展与完善的基金会和组织机构,或者指那些资助学院进行后续创业行为的基金会和组织。比如考夫曼基金会(theEwingMarionKauffmanFoundation)曾通过“考夫曼校园计划”出资数百万美元用于建立贯穿高等教育的创业教育机制。在考夫曼基金会的创业工作中,开发和支持为创业者提供教育、工具、技能以及其需要创建和扩大企业的联系的计划。与此同时,考夫曼基金会还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创业环境,包括降低创业成功的门槛和提高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

(三)新的知识领域(newcircuitsofknowl-edge)与学术资本主义相关的市场或类似市场的行为,有时也会包含高等教育机构内部与外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新的知识领域就是在这时应运而生的。倘若没有这些新的知识领域,市场参与者彼此之间将会失去联系。斯劳特(Slaugh-ter)和罗德斯(Rhoades)认为,伴随以市场为导向的互动与合作行为而产生的新知识领域,对学术资本主义有着直接的影响。新的知识领域通常贯穿在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模式里,创业教育与这些新的知识领域存在许多交叉点,大多数学科领域的教授和学生都在积极参与创业教育项目,并试图将研究成果商业化或创造一些商业机会,目的是为了与其他有创业想法的教学科研人员、学生和具体实践者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创业教育“关系网”与私人投资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与创业教育相交叉的知识领域可以为学院内部创业者提供相应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通过制度资本等多种方式(比如经济、社会、人力、知识等资本)加以运用。

(四)提升的管理能力(enhancedmanagerialcapacities)学术资本主义中固有的市场行为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社区学院为管理好这些市场行为衍生出一个新的领域———管理行业。在这个新领域从事工作的人员不是学术人员,他们不会代表社区学院管理市场交易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关系,比如技术转让董事、高校———市场关系管理者和开发官都是管理领域从业者。大学生创业中心的主管和员工也被看做是管理领域从业者。这些人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负责组织并维持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关系网。管理从业人员多在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和中心工作,他们在创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实践分析:基于学术资本主义的知识与学习机制

(一)间质组织(InterstitialOrganizations)社会学院创业教育协会作为一个典型的间质组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社区学院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与社会学院创业教育协会相关的企业孵化器就是对这种桥梁作用的最好佐证。企业孵化器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制度资本(经济、社会、声誉、人力和智力等资本),而这些制度资本向学生、教学科研人员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创业者群体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来发展他们新建的企业。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以社区为基础的创业者能够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则会获得社区学院的智力资本以及一些免费的或者只收取部分费用的有形资本(如办公室和设备等)。总之,企业家与学术机构建立联盟可以使其获得一定的权威。这种权威让企业家有能力影响社区学院的声誉与资本(如社会资本)。社区学院企业孵化器可以让一个新生企业家在完成一个商业构想时而不必担心所需资源与资金的问题,孵化器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即使毫无经验的人也可以参与其中,同时孵化器还鼓励企业家在家庭所在的社区实现自己的商业理想。企业孵化器不同于小型企业发展中心。小型企业发展中心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性的援助和咨询服务,而企业孵化器通常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给创业者提供各种创业资源。企业孵化器在社区学院中的出现虽然晚于小型企业发展中心,但它对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的活动和服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市场导向型的结构形式极有可能成为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最常见的组成部分。这一结构的数量将随着整体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美国四年制大学同样建立了孵化器的创业教育模式,但是从属于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的孵化器和大学企业中心运作的孵化器存在区别。大学孵化器通常注重产生于实验室的高科技企业,而且在这些大学孵化器中有时教授要多于学生;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操作的孵化器通常容纳了多种多样的小规模企业,而学术企业家(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和社区企业家都追求多元化。社区学院孵化器支持社区内小型的、集生活创业于一体的企业的发展,而这样的企业通常是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且水平低下。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内的企业孵化器也有助于加强大学与周边社区的联系。一般来说,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不是在学校而是在繁华的商业区内。这种创业机构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加强院校和社区企业领导人的沟通交流。虽然这些创业中心可能不在大学里,但是和大学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将社区和大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许多高校都愿意并确保自身和类似商业协会之类的机构保持密切关系。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复苏迟缓,小企业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源。这主要体现在小企业可以增加就业、是美国家庭的经济稳定器、可拓展就业的新领域。全国各地的社区学院已经注意到小企业在增加就业和提供经济发展机会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最大限度地为目前已存在的和新建的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全国将近1200所社区学院招收学生规模达1300多万人,主要为学生和工人提供教育服务和职业生涯路径。社区院校早已被冠以灵活、便利以及能够及时响应当地社区需求的美誉。目前许多社区学院正在试图扩展原有的服务范围,不仅包括寻求商业教育的个体,而且还涵盖小企业本身。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的教学基地也表现出间质性功能。所有的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部分依靠有时甚至完全依靠兼职教师。这些大多数的兼职创业教师本身就是正式的企业家,他们在创业课堂上可以更好地向学生教授适用的经验和获得外部网络的方法。然而,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社区学院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壮大需要平衡兼职教师和全职教师之间的比例。聘请企业家做兼职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宝贵的现实经验,但为了能够让学校认可创业课程,也必须保持合理规模的全职教师。兼职教师将大学的创业课堂与外部市场联系在一起,但他们使用的方法通常并没有更多地掩盖传统学术的劳动模式。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依靠兼职教师与整个社区学院都在使用的更广泛的教学模式是相一致的,这表明创业教育的教学基地有助于将社区学院和自由市场联系在一起,因此这和学术资本主义的间质基础具有一致性。

(二)中间机构(IntermediatingOrganizations)美国四年制大学和社区学院共同存在的创业教育并不是孤立出现的。一般来说,外部企业为大学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比如考夫曼基金会资助了一系列由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发起的活动和倡议。考夫曼基金会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致力于促进和资助美国各地教育领域创业教育的发展。考夫曼基金会的资助活动主要包括业务计划和风险投资大赛,同时还资助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参与全球创业大赛周,使大学和非营利组织以更容易、更低成本的方式组织商业计划竞赛。所有这些及类似的公共活动让社区学院企业家有机会向外行人士展示他们的企业理念。考夫曼基金会认为创业者在维护经济长期健康和繁荣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者通过实践教育和培养能够提高成功的机会,一个稳定良好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培养成功的创业家。因此,考夫曼基金会努力推进创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制定新兴公司友好政策(startup-friendlypolicies),了解新建公司发展的需求。考夫曼基金会并不是为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发起的活动和倡议提供支持的唯一中间组织,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科尔曼基金会同样支持创业教育(以及其它项目),为社区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种子资金。这一资金用来支持那些对农业以及美国农业部门的营养项目有兴趣并想在此领域创业的学生。1981年,科尔曼基金会的最初策略是在各个高校建立一系列与创业有关的科尔曼教授职位,目的在于促进和确立创业教育在学术领域内的合法地位。经过二十多年种子和项目资助,有力地促进和发展了这一领域。资助基金的重点从意识培养扩展至实验活动,能让新生的企业家有练习和发展技能的机会。美国社区学院创业联盟作为第三方组织,通过组织间的合作以及私营部门间的伙伴关系促进了社区学院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这一中间作用体现了这一组织的愿景声明,即创新理念和方案要能够促进大学所服务的社区的经济增长和繁荣。这些中间组织是促进和保证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对社区学院更广泛的教育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三)知识的新循环(NewCircuitsofKnowl-edge)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在知识商业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知识循环,一些知识循环也被创业教育机构所使用。从局部层面来看,活跃于创业社区的周围的企业家们担任兼职教师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和企业孵化器明确的目标定位,有助于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和外部社区形成战略性联系,通过创业工作形成的关系可以让大学更好地意识到在过去可能没有察觉到的需求和机会。因此,将大学和周边创业社区联系在一起的局部循环的发展有时会产生富有成效的动态效果,而这一动态与之前对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的间质性功能的观察具有一致性。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潮流正在从个别社区学院向群体方向蔓延和扩散。社区学院创新中心不受制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因为它有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位置,许多的创业教育以一种虚拟的方式在无形之中进行合作。全国社区学院创业联盟对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实现的一切提供国家认证,并为在其它地区的复制提供最佳的实践模式。从最宏观的层面来说,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单位中的知识循环也可以放到全球化背景下进行观察。每一所社区学院都可以与存在于其它国家的组织或国际组织建立联系。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里使用的外部知识循环非常广泛,范围涵盖从地方到全球的网络。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也会使用产生于创业教育活动的知识循环。美国大多数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已经和特定院校的某个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创业教育为一些与创业原本不相关的学科找到了合作的理由,最为重要的是将创业精神带入了这一学科领域,而不仅仅是一个仅看似精致完美的商业计划。从另一层面看,将创业精神融入大学课程之中能够建立校园合作,让所有学生有机会成为已选专业领域内的企业家。社区学院创业教育的跨学科与四年制学院和大学中的创业教育代表的趋势具有惊人的类似性。尽管跨学科的创业教育有着显著的预期效益,但是这一领域在学院内部的扩大与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的过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已准备好而且愿意加入到创业行列中,部分相对传统的教学科研人员并不总是乐意接受创业课程,有限的资源、领域的不相关以及对创业课程和计划的质疑提高了建立跨学科网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毋庸置疑的是,跨学科知识网络对于社区学院创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形成这些网络的知识体系看似发展很慢,但是通过学生和创业教育者锲而不舍的宣传且常常不顾教学科研人员的怀疑和抵制,跨学科知识网络已渐成规模,影响力也日益扩大。美国社区学院和四年制大学之间在创业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在美国一些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社会也对社区学院的一些做法抱有不同意见,认为社区学院有时过多地迎合社区成员的低端想法,应该像四年制大学一样支持儒商和研究一些高端的商业问题。大多数社区学院已经意识到它们应该支持当地或区域性的创业活动,相反大学更应致力于提升国家经济竞争能力的科技实力,即社区学院和四年制大学应该根据各自的角色分工和定位谋取发展。社区学院应该把关注社区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大学应该更加关注校园和科技的发展。这一安排可以使以前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在学术资本主义领域下被忽视的地位得到改善。

(四)提升的管理能力(enhancedmanagerialcapacities)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CCEEU)主要由具有创业背景的经理人或商业界人士进行管理和运营。他们利用自己的管理模式开展指导性活动。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的经理人一直强调在社区学院里开发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往往以一种较高的要求来提升和管理创业教育模式。发展创业教育模式的压力常常源于行政管理部门,如果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要在学校开始一项创业项目,就必须接受托管人的直接监视。基金组织和整体机构是社区创业教育机构领导者面临的两项重大挑战,比如社区创业教育机构的行政官员普遍感受到在特定时期内要变成自给自足的学术企业的压力。在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工作的人员认为,创业机构需要发展、成长为经济自立体,尽管社区学院高层管理者在体制上支持这种成长发展,但许多创业教育机构仍然坚持自给自足。这种在创业教育机构相似的观念和态度反映出在经济状况并非一直扩张的情况下,日益发展变化着的社区学院教育机构的活动和能力正面临诸多的矛盾和严峻的挑战。总之,社区学院创业教育机构常常主动加强生存管理能力以降低和规避商业冒险。

三、结语

社区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在制度设计上的区别

――结合新交通法的争论说明“以人为本”怎样落实在制度建设中

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之后,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这是一种历史进步。但在理论界和社会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些需郑重申明为本文原创网站要澄清的认识。有人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准还不是很高,提出以人为本有点为时过早;有人指出,以人为本具有人本主义的嫌疑;有人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的同义语,最好用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

一、什么是“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或者说“民本”思想,在不同历史时代是有不同含义的。在封建社会中,“以民为本”即“民本”,这里的“民”是与“君”相对的,有时“民”则是与“官”相对的。封建社会开明人士所说的“以民为本”,没有超出维护君权统治的范围。在现代社会中,使用“以民为本”的理念,或者用“民本位”提法,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我们目前的社会主义中所说的“民”一般也是与“官”相对的。所谓“民”就是人民群众,而“以民为本”或者“民本位”这样的表述是要说明,在我国社会中干部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以这样的原则来正确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这里说是“民”,并不是指全体社会成员,而是指社会成员中的“人民”这一部分人。在目前我国社会中,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之为“人民”的。一个人能不能称之为“人民”的一分子,这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都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就是在目前我国社会中,“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这两个提法也是有明显区别的。

二、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以及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以人为本中的“本”,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它把人当作主体。在今天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现象。所谓人的依赖,就是人对狭隘的“人情关系”和权力意志的依赖,人丧失其独立人格,成为依附性的人。物的依赖,就是人对金钱、物质财富和交换关系的依赖,人成为物的奴隶,成为只为物而存在的人,见物不见人。这两种人的存在方式阻碍人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消极影响。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郑重申明-本文来自的主体性。当然,这里的主体,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责任的主体。第二,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它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前提、最终的本质和根据。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人被边缘化的倾向,许多人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和人的维度。其实,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据和本质。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要求明确把人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根本和本质。第三,相对于把人作为手段而言,它把人作为目的。过去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人以外的世界,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认为人总是为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存在,而不是为自己而存在。社会发展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

所谓“以人为本”的本来意义就是以人为根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因为人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语)。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人们更加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幸福,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政党来说,都是第一位的任务。“以人为本”,从其近代形成以来,本身一直包含着这样一个实质性内容,即不能把人仅仅看作是工具,更重要的是必须把人本身看作目的。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在任何场合中,都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尊重人”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做起,对于提高我国社会的文明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三、“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在制度设计上的区别。

(一)“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在制度设计上的区别是反映的主体的内涵不同。“人”和“民”这两个概念,“民”是人相对的、特殊的概念。作为一种社会主体,它是特指的,或者说“民”是整个社会中的一大部分人。而“人”是个普遍性的概念,它是指任何一个现实的、有自然生命的、从事着实际活动的个人。这就是说,“以人为本”中的“人”没有社会身份、不分社会等级,没有“官”“民”区别,所以,“以人为本”理念中“人”这个主体,是指任何一个人而言的,是所有的人,它比“以民为本”更具包容性,外延更宽。

(二)“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在制度设计上的区别是理论基础不同。“以人为本”是以人人平等的唯物史观为基础,它是唯物史观的一种价值取向。“以民为本”是以“君权神授”思想为其理论基础。现在提出并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摆脱了历史局限性,对于反对特权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极为重要的。

(三)“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在制度设计上的区别是出发点不同。“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它意味着对任何个人的合法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也意味着对人的活动所面临的对象,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理念。“以民为本”维持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发展“民”的群体性,限制“民”的个性的道路,并以此为“民”建立生活原则和行为规范。

下面结合结合新交通法的争论说明“以人为本”怎样落实在制度建设中。

今年5月1日起,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连日来,全国许多城市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这部法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以及对交通执法人滥用职权的惩戒。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这些规定否定了“撞了白撞”,体现了对行人的充分尊重,与国际上通行的规定一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同时,为了敦促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更好地遵守交通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大幅提高了相关处罚标准。

为体现对生命的尊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基金将用于抢救车祸中的伤者。如果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这些条文都充分体现了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这一交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

为了保障机动车驾驶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驾乘人必须系安全带,否则罚款二百。守法的驾驶人将受到奖励。一年内没有违章,无累计积分的司机,可以延长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驾照的审验期。

这部法律对违章驾驶员的处理,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驾驶员在现场的,按规定处罚,不得拖车。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如果拖车不当造成损坏,还要依法赔偿。

北京青年报在评论新交通法行人通行为先这一原则时是这样写的:“《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有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立法体现。对行人在人行横道以及没有交通信号的情况下赋予优先通行权,主要是考虑行人是道路交通的重要参与者,在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目前大多城市还是以混合交通为主的交通现状下,行人作为弱势群体相对于机动车来讲,没有相应的保护设备和防护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行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将受到巨大威胁。从立法本意的角度来讲,相对于机动车的通行权,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则是更为重要的。”其实,更重要的是对生命和人格的尊重。

北京市在制定新交通法实施细则时召开了首次立法听证会,其意义深远,它标志着北京在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政治参与、保证立法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新交通法中大多数的规定是应该得到大家的肯定的。至于最敏感的是第76条,即有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方面的规定,还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既然这次立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宗旨,为何还有如此之大的争议?我想,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积极的,是应该提倡的,但新交通法在这方面的处罚和责任判定,令车主们牢骚满腹。我们不应该以此来全面否定新交通法。但是,严格约束机动车不应该等于放任行人和非机动车,否则,交通法就真的成为机动车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新交通法的实施还应有相应的宣传、教育相辅。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各类人员的交通意识和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行人和非机动车人员的交通意识,加强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目前,在我国只有司机学习交通规则,而行人、非机动车均不用学习,以至于他们成为交通法盲,经常违反交规。

二是建立真正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目前,保险公司实行“商业三者险”,即机动车有过错才赔偿,导致保险赔偿矛盾重重。

社区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01)04-0017-05

我们知道,雇佣劳动概念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性概念。由此出发,马克思相继提出了生产价格、利润、平均利润、利息和资本的有机构成等概念,通过对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完成了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严格的经济学分析和批判。然而,文本显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在从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概念出发去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同时,又重新提出和使用了“劳动的异化”。这种情况使许多研究者感到困惑不解,而随着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主要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问世,由此出现了把《资本论》予以“人道主义化”、进而是“人本主义化”的解释思潮。这种情况在“西方马克思学”研究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前者以M·吕贝尔、伊·费彻尔等人为代表,后者则以卢卡奇、弗罗姆等人为代表。按照他们的理解,在马克思数十年的经济学研究工作中,一直到《资本论》的写作,他都没有放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所做的,不过是使这一理论更加深入和细致化而已。

历经人道主义思潮、实践唯物主义以及实践本体论的争论,国内学术界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有所批判,但是,由于这种批判主要局限于哲学原理或唯物史观的层面,以“实践”或“生产”为基础性概念而展开,而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学语境。事实上,开人本主义的解释思路之先的卢卡奇当时并没有看到《1844年手稿》,他主要是从《资本论》中读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在哲学原理和唯物史观层面,卢卡奇和我们持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的许多学者并无根本分歧,我们甚至可以由实践唯物主义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对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解释。因此,暂时撇开一般的哲学争论,从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关系入手,通过一些具体的文本学分析,或许能为上述争论理出一种新的场地。

根据我们的分析,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所论述的异化劳动实际上是他在还很不熟悉政治经济学的情况下用以表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人本主义哲学概念。(注:参见孙伯@①:《探索者道路的探索》中对《1844年手稿》的有关阐释。)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它兼有社会认知和主体价值批判两种功能。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首先在社会历史观的视域中解构了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从而通过清算以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为代表的德国意识形态哲学,创立了以劳动的社会分工为理论线索的唯物史观。他已经意识到,采取异化等概念来进行历史分析事实上只能涉及社会经济关系的现象层面。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话来说:“把一切现实的关系都宣布为异化的”,只能把“这些关系和现实的个人都变成关于异化的完全抽象的词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6-317页。)随后,以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性继承为基础,在《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和资本》这两个文本中,当马克思重新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时,他开始以经济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概念为逻辑基点展开分析和批判。只是由于尚未发现劳动的二重性原理,这里的雇佣劳动概念还主要是一般地指称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价值的劳动。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不但没有再使用异化劳动概念,他甚至连“异化”这一概念都很少提及。只有在《共产党宣言》中,在讽刺和嘲笑德国的真正社会主义者的时候,他在否定性的意义上提到一次“外化”。他说:“大家知道,天主教的僧侣曾经在古代异教的经典著作原稿上写了一些荒诞的天主教圣徒传。德国著作家用正相反的态度对待了法国的不信神的作品。他们在法文的原文下添进了自己的一套哲学胡说。例如,他们在批判货币关系的法文原稿下面添上了‘人性的异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95页。)这表明,在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和《资本论》以前,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彻底地否定了异化劳动概念的社会认知功能。因此,有理由认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和《资本论》(以下简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只是在主体价值批判的意义上提出并使用劳动的异化概念的。那么,仅仅在主体价值批判的意义上,劳动的异化概念和《1844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是否有根本的区别呢?回答是肯定的。为了清楚地说明这种区别,我们首先对马克思在前后不同的经济学手稿中关于劳动的对象化特征的主体价值设定作一些必要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界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1-202页。)因此,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包含着双重的对象化特征:活动本身的对象化和劳动的客观条件(劳动对象和劳动原料)的对象化。一方面,发生活动的对象化,通过对象化、人的愿望、构思和意图的客体化和物质化得以实现。没有这一情况,就不可能有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而且,人通过劳动即通过“消失在产品中”的活动而维持其肉体的生存,别的道路是没有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物质从原料状态变成今天人们常常讲的“第二自然界”即构成社会环境的对象。因此,主体活动的对象化,同对象性和客体之被提到社会水平,同自然资源、能量和信息的社会历史化紧密相连的。对于上述这种一般哲学人类学意义上劳动的对象化特征,在马克思前后期不同的经济学手稿中,他的有关分析和阐述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而只是在具体内容上有着详细和简略的不同。但是,我们这里要指出的是,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在把劳动概念一般地规定为体现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的对象性活动的同时,他又赋予这种对象化活动以先验的价值设定。也就是说,在《1844年手稿》中,劳动对象化实际上有着二重含义,即它包括劳动活动本身的对象化、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对象化和“真正的人”的“类本质”的现实确证方式。而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则明确清除了他关于劳动的对象化特征的人本主义价值设定。劳动的对象化依然被赋予了主体价值设定,但这种设定仅仅限于实际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它不再包含人的先验类本质对象化的含义。马克思认为,劳动活动之体现为对象性结果,同时意味着劳动者能力和劳动者主体意识(自觉的劳动目的)的“外化”,而通过这种对象化,劳动者主体不断超越自己本身的自然界限,发展自己的个性。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又将这种对象化称为“人的内在本质的充分发挥”及其在客观的物质材料上的显示。很显然,无论就其基本含义和实际批判功能而言,这里所说的“人的内在本质”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类本质”已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根据对劳动的对象化特征的不同价值设定,在马克思前后期不同的经济学手稿中,虽然同样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的非人道性和它对人的个性的压抑为现实指向,但是他对劳动的异化的规定却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首先表现为判定劳动异化的方法论和标准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有关劳动异化的内容的不同理解。在《1844年手稿》中,以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为方法论根据,马克思着眼点主要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理想统一关系,因此,它判定劳动异化的标准实际上是非历史的。通过把一般哲学人类学意义上劳动的对象化特征理想化,以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为先验价值悬设,马克思认为,所谓“异化劳动”,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雇佣工人”、“谋生的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工人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异化。而在《资本论》中,以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方法论指导,马克思则主要是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基础或起点时提出“劳动的异化”的。也就是说,一般的主体价值判断是以对客观的社会历史事实的研究为基础的;对象化劳动之所以异化,并不是因为和人的先验的类本质相背离,而是因为对象化劳动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实际性质使然。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事实上的基础和起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26页。)。在此意义上,他认为,所谓“劳动的异化”,仅仅是指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中伴随着劳动与劳动的客观条件彻底分离而产生的劳动的客观条件对活劳动本身的支配和奴役现象。他说:“劳动把劳动客观条件——因而也是把劳动本身所创造的客体性——看作是他人财产的关系:劳动的异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9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客观条件表现为劳动产品、即对象化劳动,所以马克思又把劳动的异化和劳动产品的异化看作同义词。

劳动的异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它又以何种方式而消亡?在《1844年手稿》中,由于其哲学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的制约和经济学知识的缺乏,马克思提出了但却没有解决上述问题。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则通过对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社会历史分析,对此作出了严格的经济学分析。他首先区分了两种形式的“物化”:一种是我们刚刚分析过的具体劳动的对象化即劳动产品的生产;另一种物化则是指商品经济中劳动的社会性即抽象劳动的物化。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种形式的物化是指,在商品社会中——他的前提是以私有制和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分工,彼此全面依赖的和相互漠不关心的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社会接触,因而,个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实际上只能表现在交换价值上,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又把这种物化称为商品拜物教现象或商品生产关系的异化,即“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8-89页。)正是由于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的物化,商品生产过程的实质在于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者实际关心的问题,首先不是劳动产品对自己的具体有用性,而是它能换取多少别人的产品,也就是说,他所关心的不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其交换价值。但是由于竞争的自发性和由此而来的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动,交换价值的确定不以交换者的意志、设想和活动而不断变化着。在交换者看来,他们本身的社会运动具有物的运动形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控制和支配着每一个人的活动。“活动的社会性,正如产品的社会形式以及个人对生产的参与,在这里表现为对于个人是异己的东西,表现为物的东西;不是表现为个人互相间的关系,而是表现为他们从属于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是不以个人为转移的,并且是从毫不相干的个人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互相关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无关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因为商品的价值形式必然发展为货币,劳动的社会有用性物化为货币,这样又产生了货币拜物教或金钱拜物教。在货币这种纯抽象财富的形式上,任何特殊的使用价值都消失了,因为所有者和商品之间的任何个人关系也消失了,它作为一种抽象人格,同商品生产者的个性发生“完全异己的和外在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也即仅仅在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情况下,由于商品生产关系并没有成为整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和劳动的客观条件仍然处在直接统一的关系中,或者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同时从属于另外一些人,或者劳动者本身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所有者,虽然作为劳动的社会性的物化形式的商品和货币已经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控制和支配着商品生产者,但这种异己性还没有在生产体内部表现为劳动的客观条件和活劳动的直接对抗。而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中,由于商品的价值形式已经从货币发展为资本,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采取了全面的物化形式。与此相对应,劳动和劳动的客观条件彻底分离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二者通过劳动力买卖的方式重新结合在一起,但这种结合是以“歪曲的头脚倒置的形式”出现。我们已经知道,与简单的商品生产过程相比,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本质在于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的客观条件取得了与活劳动能力相对立的主观的存在——从资本变成资本家,另一方面,劳动能力与它自己的条件相对立的单纯主观的存在,使劳动能力具有对于这些条件来说只是无所谓的客观形式——劳动能力只是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价值,而与实现它自身的条件本身,即与具有别种使用价值的各价值相并列。因此,并不是这些条件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劳动能力的实现条件来实现,而是劳动能力仅仅作为增值和保存这些条件的价值(与劳动能力相对立的自为存在的价值)的条件从生产过程中出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9-460页。)劳动的社会性的物化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在劳动和劳动的客观条件相分离的条件下,物化劳动成为活劳动的统治者和支配者,这就是劳动的异化。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价值增值过程和实际的劳动过程不过是同一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与《1844年手稿》中那种从人的先验类本质出发的纯粹的主体价值判断相区别,他认为,劳动的异化和劳动的物化一样都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历史事实,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的物化同时就是劳动的异化。当然,正如我们已经多次指出的,否定从人的先验的类本质出发的纯粹的主体价值判断,只不过是要把这种主体价值判断建立在对社会历史事实即客观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并不就意味着否定主体价值判断本身。马克思进一步认为,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必须把劳动的物化和劳动的异化区别开来。劳动的物化是指劳动产品的生产,是从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来讲的。这种物化是人的生存、发展的基础,因而也是整个人类历史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的异化则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的物化发展到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必然后果。也就是说,劳动的异化只存在于“个人的活动”不表现为“直接的一般活动或社会活动”、即只存在于个人劳动只有迂回曲折地通过交换才表现为社会劳动的历史条件。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由于劳动的社会性的物化,劳动的物化才同时就是劳动的异化。因此,马克思认为,随着以私有制和以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分工的废除,因而也就是在劳动的客观条件归公共所有的社会中,由于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的计划性的实现,“个人的活动被确立为直接的一般活动或社会活动,生产的物的要素也就摆脱了这种异化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61页。)

具体说来,消除劳动的异化现象的现实可能性存在于何处?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异化只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即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客观地发生和存在的,因此,它也必须是在这种经济结构本身创造出客观的物质条件以后才能得到消除。在他看来,在其现实性上,个人个性的充实而自由的发展以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个人能力的发展和个人自由时间的增加为前提的,而这又是以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的。

这样,在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全面物化这一现象时,必须同时避免两种观点:浪漫主义和实证主义。马克思这样写到:“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存为前提的,这种生产在产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利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相信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的空虚之中,也是可笑的。资产阶级的观点从来没有超出同这种浪漫主义观点的对立里,因此,这种浪漫主义观点将作为合理的对立面伴随资产阶级的观点一同升入天堂。”(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109页。)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谈到劳动的异化现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物化的消除而消除以后,也即在未来的人类社会第三种形态中,活劳动在具体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时,马克思提出了“真正自由的劳动”。在其表层语义上,这一概念好象只是《1844年手稿》中“自由自觉的活动”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个人自主活动”的另一种说法,但在马克思前后期不同文本中的主体价值视域中,“真正自由的劳动”、“自由自觉的劳动”和“个人自主活动”这三个概念的具体含义和实际功能却有明确的区分。关于后两个概念的不同,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了分析,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马克思从“真正的人”的“类本质”出发先验本体设定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概念,“个人自主活动”是马克思根据对人类历史各个发展阶段个人个性的活动方式的概括提出的唯物史观概念,但总的说来,这两个概念皆担当着主体价值尺度的方法论功能。而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真正自由的劳动这一概念却主要是一种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学分析为理论基础的价值理想,它既不一般地指称人类历史各个阶段上个人个性的活动方式,也不蕴涵任何先验的人本主义含义。也就是说,马克思这里所规定的“真正自由的劳动”,只是一种特定历史阶段上即人类社会第三种形态中出现的个人以个性实现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按照马克思的描述,“真正自由的劳动”是以高度发展的物质生产方式为社会历史基础的,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化生产成为普遍的形式,活劳动不再直接地参与产品的生产,人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的。在这里“(1)劳动具有社会性;(2)劳动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活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113页。)

社区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女,现年岁。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任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荣获湖南医科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数篇,科研项目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她所领导的科室由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于年荣获“省表年文明号”称号。该同志现为中华医学会邵阳分理事委员、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省脑瘫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兼副教授。

一、刻苦钻研、苦练本领

××同志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儿科疾病的诊治工作。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儿科医生,为年幼的患儿解除病痛,为患儿的家庭拂去忧愁,她总是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埋头工作。在虚心向老同志、老专家讨教临床经验的同时还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探索新的科研项目。她在这种进取精神的激励下日渐成为一个技术精湛的儿科大夫,并于年晋升为儿科副主任医师,成为儿科医师队伍中的当家花旦。二、言传身教、严谨行医

××同志从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做一个让患者觉得可亲又可敬的医生。在医疗技术上她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治疗效果上要好上加好,在诊治疾患的过程中应该严肃认真,尽职尽责,这样才可以在患者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可敬的形象,而平时与患者的交谈又要亲切自然、态度和蔼,要把患者及其家属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去交谈,这样才可以让患者又觉得可亲。多年以来,××一直就这样要求着自己,同时也要求着自己带教的学生。××同志工作所在的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湖南医科大学(即湘雅医学院)的教学医学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来到该院进行临床实习。正是有着象××同志这样严谨行医、言传身教的好老师,湘雅学子在这里才得到了良好的临床锻炼,既丰富了自己的临床知识又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日后担负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伤风体现在每一次的带教工作中而使她连续多年获得湖南医科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的荣誉称号。

三、心血浇灌、铁树开花

由于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重,又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与领导意识,××同志在年全院中层干部大调整时成为当之无愧的儿科主任,全面负责儿科的工作。年以前,由于众多的原因,儿科在我院所有的科室中是出了名的差科室、累科室,患儿哭哭啼啼,家属骂骂闹闹,医务人员忙碌了一年却还得不到一分钱的奖金。多年以来的这种状况致使在儿科工作的医护人员思想不稳定,总想有朝一日跳出这个火坑。××任儿科主任后深知重任在肩,为了改变儿科的现状,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调整病房布局、开创新的项目、挖掘服务空间、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扩大行业影响……能想到的她都去做了,能去做的她都做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心血浇灌的儿科这棵铁树终于开出了喜人的鲜花:该科目前已形成了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心为主的特色专科。高超的医疗水平和完美的服务理念改变了儿科当年的“火坑”局面。如今的儿科,医患关系融洽、就医环境舒适,工作人员笑容灿烂,最值得一提的是儿科全体工作人员在××的带领下竟创造了年收入连续翻几番的经济效益,从年全科年收入的万增加至××年的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儿科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万元,增长。成为临床科室业务总收入和增幅位居第一的科室。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同志于年在全市各大医院中率先创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数年来治愈了各种新生儿重症疑难病例数千例,特别是在超低体重早产儿的救治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她曾救治的一位孕期只有周,体得仅为克的早产儿是目前为止我市救治的一位体重最轻、孕期最短的一个早产儿。该例患儿的成功救治标志着我市在超低体重患儿的救治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更让人惊喜的是她在最近又成功抢救一例呼吸停止个小时的新生儿,为我市重症儿的救治工作再谱篇章。××同志在取得临床医疗效果的新突破的同时,更有医学理论方面的新成就;年《大剂量东莨菪碱抢救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顽固性呼吸衰竭例临床分析》获全国首届基层医学理论与实践论文优秀奖;同年《中西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例临床分析》再获全国首届基层医学理论与实践论文优秀奖;年《大剂量维生素及鲁米那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新生儿黄疸例的临床分析》又同获全国现代基层医学论文优秀奖;年月《高危儿的随访与超早期诊治脑瘫》在《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第卷第期发表;××年月《高频射通气治疗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在《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第七卷发表;抚触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临床疗效观察(《综合医学杂志》第六卷第七期);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婴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观察《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年月第卷);年月,××同志被邵阳市医学会聘为儿科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摘获串串硕果,××不但没有觉得可以松口气了,反而更激起了她勇往直前探索科学领域的斗志。创建邵阳市第一家小儿脑性瘫奖康复治疗中心!这成了她的又一个奋斗目标。凭着她的毅力与能力,××又一次成功了。到目前为止这家邵阳市唯一的小儿脑性瘫奖康复治疗中心已成功治愈了多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为孩子赢得了健康的生命,为患儿家庭驱散了忧虑的愁云,也为社会减少了负担和拖累。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这一项目的开展填补了我市在该领域的空白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年月《高危儿的随访与超早期诊治脑瘫》这一科研项目获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年月,湖南省医学会特于新宁举办由××同志讲述的《小儿脑瘫的超早期诊治与早期干预》继续教育学习班以肯定××同志在这一领域所取得成就促进该项目的继续发展。本文转载自网

××同志深深扎根在儿科这块土地上,多项目的深入研究有如繁茂的枝叶,渐次而获的成绩正如累累硕果。

五、救护生命、忘却小家

××同志十分敬业,她曾说:“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她以院为家,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医疗事业上。她担任科主任以来,从款休过探亲假及工休假,节假日也总要到病房去巡视。年初,武冈老家的母亲脑溢血病危,当时工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她正在救治一例体重克的早产儿,为了挽救宝宝的生命而没有请假回去照看母亲。最后,宝宝获救了,而母亲却离她而去了。

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扩大社区服务范围,她还经常利用节假日还领医护人员深入到福利院及县、乡医院进行随访义诊,使重病的患儿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挽救了许多儿童的生命。

××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科技工作者,她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为医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年月被湖南省政府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及“帼国建功标兵”同年月获得邵阳市专家突出贡献奖。

社区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中文医学期刊特有的市场优势

1医学研究的广泛性

医学期刊不同于最基础的学术科技期刊,其报道的学术成果不仅有基础科研实验成果,而且有更多的临床试验发现。因此,医学期刊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型基础研究机构可以开展较大规模的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多中心合作的临床试验,同时小型的基层单位也可以进行独具特色的基础理论探索和小规模临床试验;相应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英文医学期刊可以有好的稿源报道国内外重大研究发现,而影响因子相对较小的中文医学期刊也可以有适当的稿源来报道国内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点滴经验和成果。总之,成果无论大小,都可以发表来实现传播、交流与共享价值。

2我国医学资源丰富

我国的医学科研和临床队伍非常庞大,各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甚至各社区服务中心等都有成千上万的医药卫生工作者;同时中国的医学研究对象即患者-健康人群更是世界之最,医药卫生工作者会不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来深入探究。因此,中文医学期刊会有源源不断的医学研究成果来发现和跟踪报道。

3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发掘

相对于基础研究人员而言,临床研究工作者更具多样化特点,他们有的精于研究,有的精于手术,个人工作侧重不同则能力不同,往往工作多在临床上的医师,其临床工作能力很强,但科研设计或论文写作能力不足。这一现象,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常常深有体会。但是如果我们中文医学期刊能够在这些医师的论文写作上给予更多服务的话,那将会发掘出非常丰富的作者队伍和稿件资源。假若优秀的英文期刊会选择优秀稿件,那么优秀的中文期刊就应该立足于本土,更多的发掘或培养优秀稿件。

4中国读者市场巨大

虽然中文期刊由于语言局限,较难走向国际市场,但是中文期刊一方面可以努力尝试各种途径的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即使只是在国内市场也是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现代人类对医学知识的普遍需求日益增加,人们渴望通过各种渠道更专业地了解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因此中文医学期刊的读者市场将不仅是医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者,还会有更多的读者后备军。通过对国内市场的深入了解与剖析,结合自己期刊的本有特色或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做强做深,只要能够抓住某些群体读者的强烈关注和特定需求,中文医学期刊依然会有光明的前途。以上是中文医学期刊相比于其他科技类期刊具有的特定优势,尤其在国内市场上其先天条件更为明显。我们在了解后自然能增加自信心和乐观情绪。但这些优势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加以深刻挖掘和充分发扬,力争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位置,才能够充分利用或实现这些优势。

中文医学期刊应确定自己的独特市场定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文医学核心期刊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做大做强,其关键前提就是须审时夺度,衡量自身特点,最大可能的扬长避短,创办有特色的高水平精品期刊。总而言之,就是明确中文医学期刊自身的市场定位[4]。确定一本中文医学期刊的市场定位,首先是在具体的专业领域内设定自己的大市场。但是同一专业的中文医学期刊往往有很多种,目前还处于重复办刊、分散市场资源的境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文医学期刊整体及各自的竞争压力,不利于其生存和发展。因此专业领域相近的期刊还必须再细分,突出自身的风格和特色,找到与其他同类期刊相竞争的特有优势以及市场空白点[5]。期刊的市场定位归根结底是要立足于期刊本身的条件和特点。通过进行一些必要的市场调研,在充分了解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现有的或通过开发可以获得的各方面有效资源和优势,认真分析,寻找到适合本期刊发展的市场切入点,然后深度剖析该市场领域里本期刊能够进行的最大限度的服务内容。合适恰当的市场定位应该是准确而细致的,而其目标就是抓住读者眼球,扩大市场影响力。另外,中文医学期刊在学习借鉴英文期刊或国外期刊的优秀办刊经验的同时,也不要盲目地拿SCI或PubMed来衡量或要求自己。因为,立足于中文期刊的自身定位后,盲目跟进的后果只能是舍本逐末,而模糊了自己的方向,丢失了自己的市场。只有在客观、敏感而细致地把握本期刊的特定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把作者和读者市场做大做活,这样才能赢得真正高、精和多的稿件来源,最终通过期刊稿件质量的提高来挺进国际著名数据库。也就是说,确立适合中文医学期刊的市场定位,其最终目标还是为赢得期望的稿件质量和期刊质量。决定期刊命运的根本还是质量,而不是影响因子或检索指标,后者相对于期刊质量来说只能是果,而非因!因此,中文医学期刊在目前被动的稿件市场情势下,可以考虑通过首先提高期刊的策划和经营质量,来提高自身的学术及社会影响力。中文医学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也应该先从中国社会开始,立足于国内市场,通过赢得广大读者的钟爱,赢得更多作者的支持,获得更多优秀稿件,最终提高本期刊的整体质量。相信,中文医学期刊如果以一种立足于本土的国际化战略来在中国创办自己的世界一流期刊[6],那么必然能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主动把握国内医学期刊市场,直至以主动的姿态挺进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也占据主动地位。

中文医学期刊社的相应服务力探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