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计模式论文

设计模式论文范文精选

设计模式论文

设计模式论文范文第1篇

1考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的导向作用也在发生偏差。高校考试的意义应在于信息反馈机制的准确及时。在学期末试卷袋归档时,需要由任课教师插入一个重要的考试文件———课程考试试卷分析报告。试卷分析报告应由教师进行分析,但现在只是流于上交考试文件的形式。教师在教务系统中登完成绩后,教务系统会自动算好及格率和平均差,教师只要针对这个教学班写个教学小结即可。教师很少能静下心来研究试题的难易程度、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以及试题的科学性等方面的问题。

2考试内容过于规范,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制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考试的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匹配程度已经很高,考试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考核的部分很少,这种片面的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又受到《考试管理规定》对试卷中题型和分值设置的要求,命题教师只能趋于现状。

3受考试时间的影响

教师命题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制作内容。试卷的统一性使教师的自由空间变小。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最后在考试时只能使用统一的试卷,不能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其对本课程的潜质,与此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对课程探索的兴趣。

二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考试改革的建议

1关于教育管理的建议

1.1以系或者教研室为单位研究优化专业课考试的策略

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规范出该门专业课考试的方式及成绩组成方式学生看待考试一般只关注考试的最终结果———考试成绩,这是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要想打破这种只看分数的传统做法,就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应从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这种新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控,增加了学生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改变学生在考试前临阵磨枪的状态,促进学生一直努力学习。同时因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特色,鼓励学生个性化创作,不拘于课堂,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一般四年左右修订一次专业培养方案,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师是教学的第一线,应及时反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行业内新变化以及发展趋势,以便了解学生和业界的最新状态,在修订培养方案时能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现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

1.2充分调动主讲教师和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素质考试改革也是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独立部分。让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鼓励教师做教改课题,并将课题成果转化的日常教学中来。教师是教学一线的主人翁,也是考试改革成败的关键人物。考试改革的目的在于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且全面发展的人才。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应该是潺潺不息的活水,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自己应该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设置出符合培养学生能力的题目,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评阅学生的作业并给出指导意见。行业大环境在变化,科技在发展,教师也应该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培养出符合培养方案中能力要求的学生。为了能体现出学生考试的公正,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命题水平,保证命题质量。

1.3教育管理者应以培养合格

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制定考试实施办法,科学化评价体系教育管理者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辅助教师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管理者工作的教师一般不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要想更好的为师生服务,也应该不断学习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规律,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总之,一切工作的目标都应该围绕着培养合格艺术设计人才而展开。要使考试改革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管理部门应该重视考试改革这个工作,针对考试改革形成可行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改革,不断调整对教师教学工作上的管理。只有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考试改革才能顺利开展下去。

2关于考试改革的建议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高级人才为目的,因此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通常会根据社会行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适时调整。行业人士所要求的能力在发生变化,课程体系也随之变化,那么达到预期目标的检测方法也应该随之有新的改变。考试不光是检测理论水平更应该检测实际操作能力,逐步由重知识向重实践方向转变。在调研了几所高校考试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考试方式:

2.1改变成绩组成

目前的考试受到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还停留在基本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的检测上,对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相对来说比较少。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因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往往就被忽略了。考试改革更多是内容结构上的变革,加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的学业考试更加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同一门课程会交叉使用多种考核办法,最终评价出一个学习成绩。在一门课中学生可以以口试、分组讨论、课外调研、论文的形式进行考试,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性。通过多种考核分解了总评成绩的构成比例,期末考试不在总评成绩中起决定作用了,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从而促进学生由始至终的勤于学习。采用多种考核形式,综合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由于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知识点会在学生作业中体现,学生每次作业的学习态度不同,产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不同。因此,应该加重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比例。例如:降低最后期末考试或者类似期末考试作业的比例,大概占总评成绩的30%,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包括平时学习态度、课堂出勤率,大概占总评成绩的20%,剩下的50%左右可以由平时作业成绩所组成。我国的考试一向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也是如此。学生过度的重视分数,轻视锻炼实践能力。毕业时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抱怨学生能力差。因此,锻炼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不容忽视,要从每一个课堂做起。适当降低学生的期末成绩比例,加强对平时学生考勤、课堂互动效果、平时作业的比例。改变学生的成绩构成,让学生在平时也加强学习,在整个学期中不在有忙闲时的划分。

2.2实行考试多样化

考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应用较多的考试形式有笔试、答辩、综合作业、调研报告等,一门课程可以根据课程需求使用任意组合的考试形式。对考式方式进行调整,根据教学需要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1)通过项目进行考核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给予一个项目,项目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主要通过学生完成项目的程度来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在项目中反馈出的效果作为成绩高低的依据。效果包括专业能力的应用水平和个人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的应用水平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中的测试,个人中和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完成一个系统化的项目作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且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逐步积累。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作品给任课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个人作品介绍、展览、或者学生作品集等办法展示学生成果。(2)加强过程管理考核加强过程管理考核能让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与实际能力的提高,不在停留在只关心成绩。学生在完成操作的一个阶段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给一个阶段性成绩,然后进行指导,再进行下一步操作。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专业技术熟练程度的掌握和应用,特别适用于操作过程长的课程和基础绘画课程。教师在布置作业或者任务时要有培养目标,并且要有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布置的作业能让学生使用多种方法去完成。比如前期了解用户诉求方、面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搜集有用资料和信息或者实验的方法。作业可以是一项任务也可以是一系列任务,最后由学生取得3个左右的学生成果作为最终的考核成果。

三结论

设计模式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的群体比较庞杂,一部分学生群体来自社会的企事业在职艺术设计类人员,岗位也不尽相同,他们具备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另一部分学生群体来自社会自由经营的个体青年;还有一部分来自高考的学生。总之,这些学生各自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梦想,有的是为满足补充学历的需求,有的想提高专业水平,有的因经济方面的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就业与择业并存的复杂的求学群体,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层面予以关注和了解,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根据学生情况准备相应的理论辅导材料,并完善辅助实践教学的设施。

二、激活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教学环节的结构,有的放矢

由于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的前提下,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使教学结构多元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设计课程直观生动的优势,采取一个问题方式多个方位解决,一个课题多个方案组合完成的学习形式。如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将实践课题纳入作业,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市场采风、调研等,再让他们将实践中的不同问题、不同答案带回课堂研讨,将实践性的案例教学与理论性的教学灵活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结合有效而合理,使艺术设计类的成人教育有的放矢。

三、调动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的自主性

培养创新意识受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潜意识里已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定式化、等待式的学习模式,有的学生由于在职工作等因素的干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甚至部分学生存在着修满学分即满足的敷衍状态,以及上网抄袭作业和论文的憜学行为,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早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实用型、技能型和创造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面的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专业探索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不是培养只能纸上谈兵,空有一纸文凭的应试型“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仅仅完成“传道”“解惑”是不够的,应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图形创意课程,应该根据不同的设计专业设置创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教师艺术素养,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教学过程

教师要切忌照本宣科和依赖PPT进行宣读式的教学,要将案例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充当角色,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做能使教师的艺术素养得以发挥,使学生从中得到学习要领,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教学中多种模式的实施,和任课教师的艺术素养和学识水平是分不开的,因此艺术设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一是不断储备自己的专业知识,厚积薄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添新鲜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使教师“教”和学生“学”形成良好的互动。二是在已有教学量化之外补充生动的案例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及时将课程内容付诸实践,指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作业方案,使学生的学习目标、领会程度、掌握技能有全方位的提高。三是教师应储备积累艺术设计纵向高、精、深的专业理论,广纳吸收横向学科的广、博、宽的相关理论,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将无限的知识储备资料发挥到极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结语

设计模式论文范文第3篇

家纺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伴随家纺行业的兴盛,家纺设计专业以服务产业为目标在相关职业院校均有开设,但各院校发展状况和水平存在差异。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较早提出并建立家纺设计专业的职业院校。本院家纺设计专业以南通地区家纺产业为服务对象,紧密结合国内及南通地区家纺产品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并实践了“一线三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行业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完成了国家重点示范建设专业的任务。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该院家纺设计专业紧跟家纺产业的发展及人才需求,对专业方向进行了细分,目前包括面料艺术设计、款式配套设计及督导陈列设计三个方向。根据各专业方向就业岗位差异建立并完善了相应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职业能力递进发展的教学模式,而毕业设计正是课程体系的最终环节,是设计开发能力的综合体现,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体现,并且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可以说,毕业设计直接反应学生三年的学习情况和家纺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2家纺设计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2.1家纺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家纺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实际上就是家纺产品的开发过程,艺术化的表达与表现必须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依附于产品来实现。构筑起家纺产品风格的图案、工艺的设计,实际上是体现家纺设计的价值所在,也是评判家纺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优劣的标准。所以,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就是指导同学设计开发产品的过程。当然,设计的类型和形态不做僵化的要求,提倡丰富的表现手段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但学生必须能够具有较为明确的设计目的,并且在实现设计的过程中把握步骤,解决问题。家纺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步骤和程序内容基本包括:市场调研、灵感来源与设计构思、设计内容(图案、款式)、成品工艺(面料生产流程、款式工艺设计、裁剪缝制工艺、排料图、绣花制版图等)。家纺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的范畴包括床上用品主题型设计、区域空间配套设计、纺织品装饰设计等。这些设计内容和实现流程比较适合面料和款式方向的设计,督导陈列方向的同学采取何种形式开展毕业设计还需要思考和探讨。

2.2家纺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分析

2.2.1质量问题毕业设计质量是毕业设计最大的问题,质量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家纺设计的毕业设计以家纺成品的形态展现,需要以团队形式来完成。在毕业设计过程之中,由于学生都在工作岗位,因此在小组合作上面存在操作难度,或者根本在整个顶岗实习期间都没有考虑毕业设计的问题,也存在小组成员职责不明确造成的设计品质下降的问题。主观原因: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报以随性的态度。对于毕业设计与答辩考核存在侥幸通过的心理。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联系不够紧密,没有起到实质上积极的指导作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记录材料徒具形式。

2.2.2时间问题一般而言,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是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学生从顶岗实习到次年毕业设计及答辩时间跨度很长,学生在出去顶岗实习阶段主要精力集中在工作上面,对于毕业设计态度较为松懈。在要求集中指导的时候学生往往也因为公司不准请假而不回校参加指导,还有的学生在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后还是没有积极地修改,最后导致时间仓促。在争取岗位和完成学业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然而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较差的同学即使是较早时间进行顶岗实习也不见得有较好的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

3家纺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路

3.1改革内容

3.1.1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以创新、创意为主要的设计目标,消弱纯粹乏味的迎合市场所造成的设计品位低下的设计定位,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能力,毕业设计作品应该达到在符合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水平。

3.1.2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方面:改革粗放的教学组织方法和形式,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企业招聘、参加比赛等环节涵盖到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之中,将四者互相结合。加强过程指导控制,按照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将毕业设计划分为若干个情境,严格按照时间阶段完成相应内容;将指导重点放在开题部分,强调开题的新颖性和创造力,每两周时间进行集中汇报指导,巡回指导要求指导教师切实做到帮助同学解决设计困难;强化较为优秀的企业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的角色影响,将企业项目与设计创新要求结合,将创新作为主旨要求。教学侧重点方面:改变原先过于强调企业真实项目所造成的毕业设计造假和水平下降的状况,侧重于以设计创意为本源,同时兼顾企业生产需求和生产工艺实现的可行性,注重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程度。

3.1.3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转变原有的一次性毕业答辩的单一性,将过程指导、作品质量及作品展示计入综合考评成绩。答辩内容要求有过程材料、汇报演示(PPT)、设计方案(完整的设计开发过程)、及成品展示四个方面。此外,聘请家纺设计行业内经验丰富的企业研发设计人员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的教学和评价。

3.2改革目标

①梳理整合课程体系与毕业设计的关系,确立家纺面料设计、款式配套设计及督导陈列设计各方向具体的毕业设计目标和作品形式,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改变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情况;

②制定并实施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毕业设计指导流程,将设计创新与产品市场要求联系起来,建立并实施校企合作机制背景下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和考评体系;

设计模式论文范文第4篇

我省的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于80年代,是国内较早成立协会的省份,然而协会的工作开展艰难:一没有较自由宽裕的资金来源和财政权,二没有决策权和话语权,这就形成了说了不算,算了也办不了的状况。而省内的工业设计公司自2008年“黑龙江省彩格工业设计公司”成立以来也再也没有出现第二家。在这种状况下,若省政府牵头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关于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扶植政策,并给予相应的资金等资源投入,必定能使我省的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得到良好的、有效的促进。在2014年7月,由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举办的“国家设计政策与促进发展工业设计事业的高级研修项目学习”中,与会人员不仅有教师,还有很多政企代表参加,这说明,我省工业设计的发展正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

2、灵活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体现的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我省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多数设置在“机械学院”、“工程学院”这样的理工类二级学院中,受工科影响严重。其正面影响是培养学生规范性、技术性,但其负面的作用似乎也有不少。例如:受院系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很多工业设计系不能按其教学内容自由选择校外实习时间,往往错过企业学习参观或风景采风的最佳时机;有的特色教学模式不能给予学生学分上的承认,也不能兑现指导教师相应的劳动报酬,打击了师生的创新性。针对这种现实问题,学校层面上如能针对本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各种需求,从专业特殊性出发、学生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不走形式、不走过场,让学生真正能够从中受益,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校企交流工业设计

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然而,学校资源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训练的要求,学生就业后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来学习新技能。校企合作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一方面能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与环境,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训有机结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在浙江、广州等工业设计发达的省份,这一模式早已启用,企业甚至还向学生购买设计专利,进一步实现了互惠互利。

4、不断提高教师水平

设计模式论文范文第5篇

一、建立“过程考核”教学考核模式

随着高职生源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综合素质和学习主动性有所下降,传统的理论考试或理论+实践的考试评价方式只能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如果复习不到位,还往往造成大面积的不及格局面。高职教育以知识够用,掌握职业技能为导向,所以,评价方式应以学生是否掌握专业技能为主,兼顾学习过程及学习态度。过程考核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能够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操作的体验,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包装造型设计》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掌握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能力,过程考核的评价方式是该课程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课程教学上要求学生自主或团队完成15个工作任务,前面12个工作任务是每个5分,共60分,学生完成每个工作任务中相应包装容器的设计与制作,设计图为3分,成品实物为2分,学生完成任务后老师当场对作品进行评价和给分。后3个综合工作任务为每个10分,共30分,综合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学生小组的形式完成,每组中组长分配每个组员不同的小任务,之后选取一个学生对本组的完成的工作任务在班级中进行陈述,其他组学生进行分析评价。最后还有10分为学生平时分享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表现。同时,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很轻松,只要讲解适当的理论知识,之后整个课堂就以学生为主,老师只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进行全面掌控,充当评价的角色,待15个工作任务全部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也结束了,学生的成绩也出来了。整套过程考核设计中体现了更加公平,以及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过程即结果”的正确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二、结合专业竞赛

以赛促学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开展技能竞赛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学生通过对《包装造型设计》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常规包装容器的设计和算法,在这样的基础再进行包装类设计大赛不但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考察,同时也是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的一个机会。因此,在教学的后三分之一的时间,举办院级的包装结构设计大赛,比赛时间为五周,学生根据大赛主题设计作品,作品交给评审组后统一评审,得出各个奖项。为了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各奖项不但设有奖金,还将比赛结果与《包装造型设计》课程成绩相结合。在参加的艾司科全国包装结构设计大赛中先后有2人获优胜奖,12人获优秀奖,参加全国轻工类包装设计大赛获一等奖三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参加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获优秀奖2名。通过竞赛的激励,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获得荣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就业,而且将比赛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为目的的教学设计,“过程即结果”的考核方式及以赛促学的激励措施使得《包装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在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中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同时课程组老师们编写了《包装设计》实训指导书,该指导书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充分满足教学的需求。通过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连续3年达到优秀。

作者:郑美琴涂亮单位: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