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范文精选

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计色彩艺术设计表现方法

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包装中色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设计产品造型、图案纹样、材料加工一样,是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不同的产品设计本身就包括了不同色彩的设计。而设计色彩与绘画写生色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绘画写生色彩是以光照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为主、对表现物体瞬间引起变化的色彩进行敏锐的捕捉,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绘画者的科学认识与观察是表现写生色彩的正确方式。设计色彩则以绘画写生色彩为基础,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之空间,它更注重和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表现色彩的能力。绘画色彩是感性的、客观的、空间的、真实的,而设计色彩则是理性的、主观的、平面的。这就要求进行色彩学习时,要有侧重地做写生练习。设计色彩将视觉中观察到的色彩经过有目的地筛选、梳理、提炼、变化体现出来。设计色彩是绘画写生色彩与设计用色之间结合的桥梁,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及表现能力为主旨,经过绘画写生色彩训练,在具备正确观察和认识色彩的前提下,进入设计色彩表现方法的学习是从事艺术设计色彩的必经之路。

一、设计色彩的特征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基础课程,它对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如广告、插图、标志、设计、建筑外观、服装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它在美化生活、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色彩的协调与正确运用是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保证。正是由于色彩的特殊性,在绘画写生色彩中可以有个人喜好来运用和表现色彩,而在设计色彩中则不允许有明显的个人偏好。当人的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时,设计色彩也在随着时代而不断创新,并要符合时代性与环境、地域等不同的审美要求。同时强调以实用为前提,注重大众接受为目的,其要求色彩效果明确、清晰、单纯。设计色彩在绘画写生色彩的基础上通过高度概括、提炼、归纳等手段,夸张变化地表现出来。它不受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的影响,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满足于自然中客观变化的色彩,而要灵活地调配出比现实生活更理想的色彩,表现出更高境界的色彩。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控制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个人审美艺术修养。

二、设计色彩的配色

艺术设计作品的造型以写实和变形为主。写实是指比较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物象特征;变形是在不背离物象的基础特征以及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设计者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感受对物象进行概括、简化,改变其表现物象的外在形式,将“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它是对自然物象“形”的美化过程。“变形”是依据不同对象特征所进行的变形,是自然物象的升华。“写实”与“变形”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视觉的需要促使着形的变化,有韵味、意味、趣味的“变形”也满足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而设计色彩主要以表现平面、单纯、秩序的形式为了。在艺术设计中出现的形象,无论是二维形象还是三维形象,在构图上都处于平面状态;而物象色彩多采用单纯的颜色,使形象具有审美感染力和表现力,形成画面效果所具有的秩序感、韵律感、节奏感。这些形式设计者一般采用重复、渐变、放射、对比、统一等法则来体现,最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设计色彩配色原理,艺术设备者设计色彩时在颜色选择上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只选几个颜色,甚至用一种颜色来表现。设计色彩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不在于色彩是否强烈,而是色彩的丰富变化上。即使用一种颜色通过黑、白、灰变化其明度或纯度,作出等级色组成的画面,使画面效果产生秩序感、节奏感。设计色彩的配色,要求色彩的形式和内容应该冷暖对比协调统一,通过形与色的结合来实现色彩传递和表达感情的目的。不同表现主题具有不同的韵律,不同的色调可以给人不同的美感。设计色彩的调和方法主要包括同类色调配、类似色调配、邻近色调配、对比色调配、互补色调配等。

三、设计色彩的表现方法

1.变换环境、物象引起的色彩变化学习:任何物体的色彩面貌呈现都是与周围色彩比较的结果,它是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综合体现。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直接而生动地认识局部与整体色彩的关系,从中发现并掌握一些变化规律与表现形式,为日后理性地运用色彩语言表达设计思想奠定有力的基础。要求对一组静物进行写实色彩写生,然后变换静物组合。如:a.变换光源色(由日光变为白炽灯等);b.变换少量物体;c.变换和拆除静物组合的部分衬布等,使该组静物产生局部变化。最后将前后几张作品对照,从中感悟局部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整体色彩变化。在此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对色彩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把握,以及自由运用色彩语言的能力,可以继续进行色彩组合默写训练、变调训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设计色彩知识。

2.色彩归纳表现:通过掌握对自然色彩的分析、概括与提炼,从中了解如何将画面由三维向二维方向转化的方法,了解由写实表现形式向设计表现形式转化的过程。也便于更加理性地用色,为日后走向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在写实的基础上,对同一景物、风景、花卉进行色彩归纳,并进行概括和提炼的实践。由于客观物象的色彩千变万化,因此在做这一练习时,先画一幅写实性色彩作业,然后再完成两幅不同处理方法的归纳色彩写生作业。色彩归纳训练,是沟通写实与装饰色彩画法的有效措施。归纳色彩写生同样重视色彩感受中的第一印象,只是更进一步地表现对象色彩的本质特征。其表现形式的不同之处是,归纳色彩写生是在排除了光色影响下的色彩作去伪存真的处理,有意识地追求平面化的画面效果。

归纳色彩写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保持原有光色关系的基础上,将几种邻近距离范围内的近似色都转化成它们的平均值色,以平均值来代替它们,尽量以平涂式处理,但并不是将对象单纯地用固有色来代替。二是在保持写生物象色调特征下,加强对色彩的主观处理,作必要而适度的夸张,如加强色线的曲直对比、色彩分布的疏密对比等。丰富的景物组合适宜作为写生对象,处理画面的方法除以平涂色块,还可以勾线填色,或对局部进行繁化处理等。同时还应注意色块之间的着色边线必须肯定、明确,颜色在色块内一般不能渐变、渗化等变化。

3.色彩的装饰性表现:要求这一环节是继“色彩的归纳训练”之后的又一个培养具备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表达手段的重要命题,它分别以风景、花卉、人物为对象进行装饰色彩的技法练习。以主观性为主,以美化画面为核心,运用归纳、变色、象征等表现手法,讲究色彩自身的韵律效果。装饰性色彩表现是印象派和现代画派画家常用的手法,如高更、劳特里克等。练习应循序渐进,由归纳写生开始过渡,在色彩归纳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强调其装饰性,将形体与色块较大程度地整化。第二步可以尝试“限制用色”的方法,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只用数种色彩根据不同搭配形式,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彩样式。第三步“借用色彩”,吸收古今中外优秀装饰作品的手法,尤其是装饰绘画和图案设计的主要手法。与色彩同样重要的还有体现色彩效应的描绘手法如色点缀,勾线描边、渐变、间隔色块等可以增强画面色彩的丰富性与装饰性,使画面色彩呈现出循序感,从而色彩效果达到调和。

4.色彩抽象化表现。要求摆脱视觉对形象直接识别的依赖性,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是设计表达手段的重要环节。使形象与色彩取之自然,逐渐脱离自然,最终又作用于自然。使色彩与形式具有暗示、象征、传递意念的功能。通过一些命题设计(如:激越、和谐、生命等进行锻炼)来完成。学生由于自己的经历、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等因素导致命题对其有着不同的心理响应,在进行抽象练习时,根据个人的理解不以任何具体形象为装饰的对象,而运用单纯的点、线、面作为表现的形象,来组成作品的面貌。

5.色彩肌理效果表现。要求选择归纳、装饰、抽象中的一幅作品,在不改变其形的前提下,进行肌理效果的处理。如将水粉纸更换为木板,颜料中加入沙子、木屑、碎玻璃粒、石膏粉等方法以取得很好的质感效果,用油画在画面上运用拓印、渲染、磨擦等技法,使画面达到新的境地。

通过对绘画写生色彩、设计色彩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练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绘画写生色彩的科学观察认识到主观理性地归纳设计色彩。从而培养学生理解与把握色彩、生动表现设计色彩的能力水平,使其掌握不同设计色彩方法在今后从事的不同艺术设计领域中发挥作用,为将来从事的艺术专业正确地使用色彩、设计色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健亲.色彩.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

[2]马也.色彩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

设计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计色彩艺术设计表现方法

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包装中色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设计产品造型、图案纹样、材料加工一样,是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不同的产品设计本身就包括了不同色彩的设计。而设计色彩与绘画写生色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绘画写生色彩是以光照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为主、对表现物体瞬间引起变化的色彩进行敏锐的捕捉,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绘画者的科学认识与观察是表现写生色彩的正确方式。设计色彩则以绘画写生色彩为基础,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之空间,它更注重和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表现色彩的能力。绘画色彩是感性的、客观的、空间的、真实的,而设计色彩则是理性的、主观的、平面的。这就要求进行色彩学习时,要有侧重地做写生练习。设计色彩将视觉中观察到的色彩经过有目的地筛选、梳理、提炼、变化体现出来。设计色彩是绘画写生色彩与设计用色之间结合的桥梁,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及表现能力为主旨,经过绘画写生色彩训练,在具备正确观察和认识色彩的前提下,进入设计色彩表现方法的学习是从事艺术设计色彩的必经之路。

一、设计色彩的特征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基础课程,它对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如广告、插图、标志、设计、建筑外观、服装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它在美化生活、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色彩的协调与正确运用是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保证。正是由于色彩的特殊性,在绘画写生色彩中可以有个人喜好来运用和表现色彩,而在设计色彩中则不允许有明显的个人偏好。当人的审美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时,设计色彩也在随着时代而不断创新,并要符合时代性与环境、地域等不同的审美要求。同时强调以实用为前提,注重大众接受为目的,其要求色彩效果明确、清晰、单纯。设计色彩在绘画写生色彩的基础上通过高度概括、提炼、归纳等手段,夸张变化地表现出来。它不受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的影响,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满足于自然中客观变化的色彩,而要灵活地调配出比现实生活更理想的色彩,表现出更高境界的色彩。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控制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个人审美艺术修养。

二、设计色彩的配色

艺术设计作品的造型以写实和变形为主。写实是指比较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物象特征;变形是在不背离物象的基础特征以及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设计者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感受对物象进行概括、简化,改变其表现物象的外在形式,将“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它是对自然物象“形”的美化过程。“变形”是依据不同对象特征所进行的变形,是自然物象的升华。“写实”与“变形”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视觉的需要促使着形的变化,有韵味、意味、趣味的“变形”也满足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而设计色彩主要以表现平面、单纯、秩序的形式为了。在艺术设计中出现的形象,无论是二维形象还是三维形象,在构图上都处于平面状态;而物象色彩多采用单纯的颜色,使形象具有审美感染力和表现力,形成画面效果所具有的秩序感、韵律感、节奏感。这些形式设计者一般采用重复、渐变、放射、对比、统一等法则来体现,最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设计色彩配色原理,艺术设备者设计色彩时在颜色选择上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只选几个颜色,甚至用一种颜色来表现。设计色彩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不在于色彩是否强烈,而是色彩的丰富变化上。即使用一种颜色通过黑、白、灰变化其明度或纯度,作出等级色组成的画面,使画面效果产生秩序感、节奏感。设计色彩的配色,要求色彩的形式和内容应该冷暖对比协调统一,通过形与色的结合来实现色彩传递和表达感情的目的。不同表现主题具有不同的韵律,不同的色调可以给人不同的美感。设计色彩的调和方法主要包括同类色调配、类似色调配、邻近色调配、对比色调配、互补色调配等。

三、设计色彩的表现方法

1.变换环境、物象引起的色彩变化学习:任何物体的色彩面貌呈现都是与周围色彩比较的结果,它是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综合体现。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直接而生动地认识局部与整体色彩的关系,从中发现并掌握一些变化规律与表现形式,为日后理性地运用色彩语言表达设计思想奠定有力的基础。要求对一组静物进行写实色彩写生,然后变换静物组合。如:a.变换光源色(由日光变为白炽灯等);b.变换少量物体;c.变换和拆除静物组合的部分衬布等,使该组静物产生局部变化。最后将前后几张作品对照,从中感悟局部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整体色彩变化。在此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对色彩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把握,以及自由运用色彩语言的能力,可以继续进行色彩组合默写训练、变调训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设计色彩知识。

2.色彩归纳表现:通过掌握对自然色彩的分析、概括与提炼,从中了解如何将画面由三维向二维方向转化的方法,了解由写实表现形式向设计表现形式转化的过程。也便于更加理性地用色,为日后走向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在写实的基础上,对同一景物、风景、花卉进行色彩归纳,并进行概括和提炼的实践。由于客观物象的色彩千变万化,因此在做这一练习时,先画一幅写实性色彩作业,然后再完成两幅不同处理方法的归纳色彩写生作业。色彩归纳训练,是沟通写实与装饰色彩画法的有效措施。归纳色彩写生同样重视色彩感受中的第一印象,只是更进一步地表现对象色彩的本质特征。其表现形式的不同之处是,归纳色彩写生是在排除了光色影响下的色彩作去伪存真的处理,有意识地追求平面化的画面效果。

归纳色彩写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在保持原有光色关系的基础上,将几种邻近距离范围内的近似色都转化成它们的平均值色,以平均值来代替它们,尽量以平涂式处理,但并不是将对象单纯地用固有色来代替。二是在保持写生物象色调特征下,加强对色彩的主观处理,作必要而适度的夸张,如加强色线的曲直对比、色彩分布的疏密对比等。丰富的景物组合适宜作为写生对象,处理画面的方法除以平涂色块,还可以勾线填色,或对局部进行繁化处理等。同时还应注意色块之间的着色边线必须肯定、明确,颜色在色块内一般不能渐变、渗化等变化。

3.色彩的装饰性表现:要求这一环节是继“色彩的归纳训练”之后的又一个培养具备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表达手段的重要命题,它分别以风景、花卉、人物为对象进行装饰色彩的技法练习。以主观性为主,以美化画面为核心,运用归纳、变色、象征等表现手法,讲究色彩自身的韵律效果。装饰性色彩表现是印象派和现代画派画家常用的手法,如高更、劳特里克等。练习应循序渐进,由归纳写生开始过渡,在色彩归纳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强调其装饰性,将形体与色块较大程度地整化。第二步可以尝试“限制用色”的方法,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只用数种色彩根据不同搭配形式,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彩样式。第三步“借用色彩”,吸收古今中外优秀装饰作品的手法,尤其是装饰绘画和图案设计的主要手法。与色彩同样重要的还有体现色彩效应的描绘手法如色点缀,勾线描边、渐变、间隔色块等可以增强画面色彩的丰富性与装饰性,使画面色彩呈现出循序感,从而色彩效果达到调和。

4.色彩抽象化表现。要求摆脱视觉对形象直接识别的依赖性,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是设计表达手段的重要环节。使形象与色彩取之自然,逐渐脱离自然,最终又作用于自然。使色彩与形式具有暗示、象征、传递意念的功能。通过一些命题设计(如:激越、和谐、生命等进行锻炼)来完成。学生由于自己的经历、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等因素导致命题对其有着不同的心理响应,在进行抽象练习时,根据个人的理解不以任何具体形象为装饰的对象,而运用单纯的点、线、面作为表现的形象,来组成作品的面貌。

5.色彩肌理效果表现。要求选择归纳、装饰、抽象中的一幅作品,在不改变其形的前提下,进行肌理效果的处理。如将水粉纸更换为木板,颜料中加入沙子、木屑、碎玻璃粒、石膏粉等方法以取得很好的质感效果,用油画在画面上运用拓印、渲染、磨擦等技法,使画面达到新的境地。

通过对绘画写生色彩、设计色彩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练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绘画写生色彩的科学观察认识到主观理性地归纳设计色彩。从而培养学生理解与把握色彩、生动表现设计色彩的能力水平,使其掌握不同设计色彩方法在今后从事的不同艺术设计领域中发挥作用,为将来从事的艺术专业正确地使用色彩、设计色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健亲.色彩.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

[2]马也.色彩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

设计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画造型设计;概念;功能;特征;技法

1动画造型设计的概念

动画造型设计是通过艺术造型方式设计出可以被视觉感知,被假定性赋予生命的动画角色形象,以及围绕这些形象的环境。动画造型设计狭义上是指角色造型设计,广义上指造型设计,包括角色形象、道具、服饰、动作、场景等。虽然动画是综合艺术,但动画造型设计的本质就是用视觉形象定位动画的艺术风格。动画角色造型始终是动画的主体,在动画前期创作,设计师就应该认真考虑造型设计,适当的造型设计可以帮助动画创作展示角色的表现力,提升整体动画风格的张力和魅力。动画角色无论是以人类、动物、植物、圣神、妖怪等形象出现,都被假定性赋予了“生命”,具有不同情感、性格、动作等特征,都是通过参考人类特点,进行“拟人”艺术化来设计出来的。随着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动画“角色生命”的衍生从虚拟世界走到现实世界来,其艺术价值更具商业价值,如米老鼠、唐老鸭、哆啦A梦、Hellokitty、Baymax等这些“动画明星”极具国际影响,它们都是设计师巧思创作的产物,我们通过它们感受到设计师所要传达的快乐、美好和温暖。

2动画造型设计的功能

动画造型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为动画制作部门提供角色的标准造型,动画制作是分阶段、分部门的,动画制作流程严格按照计划和规范。为保证动画视觉形象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标准造型在集体创作工程中必须始终保持统一。其次,动画造型设计的功能还在于作为动画周边衍生产品的开发的基础,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可以衍生很多商业产品,从而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3动画造型设计的特征

动画造型设计重要特征就是全面性,指动画角色通过各种表情、动作等全面展现角色特有魅力。动画造型应匹配于剧情,有些动画片的剧情是错综复杂,角色的命运也是跌宕起伏的,为了角色造型可以更符合情节设定转化的要求。因此,设计师在创作之初,需要从全局出发,多角度去构思,考虑周全,避免在造型设计中出现盲点,进而设计出生动有趣动画角色,使得动画更加精彩灵动,提升整体的艺术魅力。动画造型设计制作中都会遇到一些局限,原因在于动画造型的工艺性特征。这是需要设计师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影片自身的制作工艺手段(如特殊金属材质、木偶、剪纸、三维等),也直接影响到动画造型的最终效果。

4动画造型设计的技法

动画造型设计的技法基于简化,简单说来,对角色进行合理的简化,简化那些无关表现角色结构的特征,是有条理地简化原有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角色更为精简准确地展现角色个性。在角色造型简化之初,首先要求设计师熟知形体结构的特征,掌握运动规律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简化,不然所谓的简化只是徒有其表进行简单减弱角色形象,然而并没有实际意义,根本上没有达到提炼角色形象的目的。动画造型设计遵循“少则多”的原则,避免符号化。对于繁琐的动画制作工艺,设计师在创作时要考虑化繁为简,运用最少的元素去表现角色的形象,如动画片《三毛流浪记》里面的主要角色“三毛”,造型特点就是简明,利于识别记忆。简化依据角色需求进行必要省略,主要分为数量的简化和形状的简化。最终目的就是保持角色的统一性与操作性完美结合,弱化无关结构。各种风格的动画造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当今的动画中,任何角色和动作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符合动画角色和剧情需要超乎想象的夸张与变形,使得动画更为有趣和观赏性,吸引观众的眼球。简单来说,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夸张”的运用,是一种“更加”表现力,使得角色更加有趣、生动,具有丰富的生命力的效果。在角色原有的基础形态上运用“夸张”,更为强调其特性,就会出现高大的更加高大,矮小的更加矮小,壮硕的更加壮硕,瘦小的更加瘦小,肥胖的更加肥胖,神经质的更为神经质,阴险的更加阴险,诡异的更加诡异的艺术表现。因此,设计师在动画创作中对于夸张程度的把握,要做到轻重缓急,合理准确,使得设计出的动画角色更有活力和张力,使得更为吸引眼球,观众更加欢喜。动画艺术为我们带来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元素都经过了“变形”的处理,在具备现实世界元素的特点的同时进行归纳和提炼的加工。变形主要功能在于强化效果,制造气氛,在动画中运用合理的变形,可以使得观众在视觉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在使用变形手法时,设计师需要特别注意归纳、组合、伸缩、加减、位移这五种技法,不能单一依靠某种方法,导致角色过于单一无趣。设计往往在于细节决定成败,变形需要反复考量创作,这样才能设计出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的动画角色形象。夸张和变形被广泛运用于很多种类的动画艺术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动画技法。分析夸张和变形运用,首先要了解角色设定和剧情发展,夸张和变形要与密切配合镜头之间联系,不能使夸张和变形画面表现得过于浮夸,不符合情理,导致影响到最终画面的呈现效果。

5结语

本文阐述了动画造型设计的概念和动画造型遵循的功能和特征,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造型设计技法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生动有趣的动画角色。具备了扎实的动画造型设计能力,同时挖掘角色动画造型的独特性,才是动画长久发展的基础。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动画产业也被注入新的模式和规范,带来新的价值。今天的动画造型有着更为宽广的空间和表现技法,可以不受题材、时空的限制,但对于正在探索的中国动画来说,民族化依然将会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发掘动画造型设计的民族文化底蕴,并紧跟市场脉动,才能使得中国动画造型设计具有民族特色和感染力,进而带给中国动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孙立军,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4]贾否.动画概论(第3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翟翌翚,孙立军.动画造型[M].北京:中国电影学出版社,2012.

设计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解读  广告执行  视觉分流  教学方法

视觉分流是广告设计元素的执行性内容,是为了使创意执行落地而采取的视觉元素组合、设计等一系列的活动与方法。其考验着设计师的审美习惯、文化素养、动手能力等,最终将有效的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一、建立有效的视觉分流

有效的视觉分流是消费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迅速获取有用信息,并能对之产生兴趣,从而采取下一步的行为。要想设计具备有效的视觉分流的功能,设计者需要构建合适的架构,传达有效的视觉信息。设计者应充分了解设计对象的文化背景,通过对调研信息的解读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视觉分流中的具体内容做好创意定位规划与准备工作,其中包括表现技法、多媒体应用等,通过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化、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1.创意策略设定

广告设计的程序一般遵循“市场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运用—信息梳理—创意策略—视觉分流执行”的流程,明确设计的目的是在创意设计之前需要做的。信息的梳理与设计可以连接前期设计和后续创意设计,是决定创意设计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想了解产品和消费者,设计者应该通过市场调查得以实现[1]。通过对前期信息的解读,设计者可以更好地在广告设计中将其转化为二维甚至多维讯息。创意设定是人们梳理信息后的应用实践过程,是从广告定位等视角出发,利用设计技法或特殊的表现技法开展的第二阶段工作。创意设定可以较好地衔接信息分流与视觉分流环节,对前期信息设计进行转化与总结,为后期的视觉设计提供准确的设计目标。

2.视觉分流执行

好的创意需要执行到位,才能使作品打动人。这其中涉及许多元素,如文案、摄影、音乐、媒体交互等[2]。有了好的创意设定,设计者还应坚持独特的观点,合理地进行视觉执行,才能达到广告设计传达的终极目的。广告设计课程执行手段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较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法、精准法,引导学生系统化、个性化地执行创意策略,并培养创作出个性化作品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能树立起对执行手法的精准性意识,掌握项目对象的信息和属性背景,并能从产品属性、品牌文化中发掘信息点,有效地将其转化为二维或多维设计。

3.构建视觉分流设计与技术框架

广告设计中的视觉分流要恰当地使用并联方式,以达到广告视觉传达的目的,如,使用数字插画设计、字体创意、数字水墨、商业摄影等手段分担视觉创意的执行压力,减少广告创意中不同的表现手段如字体设计、图文位置、色彩、编排等内容在设计执行过程中的占比,运用集中式的表现手段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体现设计者的想象力、创新能力。版面的优先分级建立在内容的基础上,广告设计要针对图文大小、色彩等元素进行编排与设计,借助构成的法则获得最佳效果。如,学生作业以插画设计为基础,运用传统书法的撰写方式与合适的编排形式,很好地诠释了该品牌广告设计的需求点。该作品的视觉分流涉及传统书法字体设计、插画设计两种,有针对性的技巧执行让画面的视觉感较强,传播效果良好。学生的知识水平如文化知识、常识、色彩审美等,在此作品中也表现突出。因此,广告设计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等,也要重视学生的素养提升。

二、教学实践

广告创意与策划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笔者以2019至2020春夏季学期的教学为例,此次课程有25名学生参与,为期4周,共80学时。经过前期课程建设的探索,此次广告设计教学首先通过信息分流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梳理能力等,后期引导学生将有效的信息转化为视觉执行成果。为此,笔者的授课分为三个阶段:信息解读、方案策划、策略执行。

1.认识视觉执行中即时性草图的重要性

此次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广告设计的意义,将前期的市场调研与创意设计有效衔接。此次调研涉及6个品牌、4种执行分类,学生利用草图能迅速将大脑中的创意转化到纸质文本上,而利用电脑操作更为有效。结果显示,学生在绘制草稿时更加明确了广告的创意点,在执行时的困惑减少,对于广告创意与执行有了较好的融会贯通和理解能力。这说明即时性草图教学法提高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2.视觉执行中的表现手段

笔者以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赛题为参考选题,让25名学生选择的主题大约为六项,学生最终的执行手法各有不同。其中,有16名学生选择插画设计,1名学生选择C4D建模转换应用图像,其余8名学生选择摄影、字体设计、图形设计等表现手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使用单一的技法诠释其创意概念,最终的作品效果略显单薄。设计执行概念的导入依托于个体的认知和分析能力,这一点在广告创意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根据信息的关联性构建视觉执行的视觉分流设计,从而创作出消费者看得懂的视觉图像,在广告设计中针对图文大小、色彩等元素进行编排与设计,借助构成的法则获得最佳效果。笔者在此课题的执行中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段,改进作品的拓展类别,如交互设计、微电影设计、动画设计等。至此,广告设计的第二阶段任务完成。此次课程在完成平面视觉分流设计的同时,也突破了二维设计,拓展至三维、四维等设计分类。

三、视觉分流能力与审美素养培养

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广告设计课程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而且需要拥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些都会成为其设计过程中出彩的创意切入点。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扩大阅读量、广泛发展兴趣爱好等。笔者在执教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分析能力及设计执行能力,注重专业基础课程如Photoshop、Illustrator、字体设计、插画设计、C4D、商业摄影等课程之间的联动性和对学生跨学科艺术素养的辅导,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项目,以赛促学,帮助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实践操作中锻炼各种能力。此次课题的研究成果显著,参与课程的学生在全国性、地区性广告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广告设计教学应结合当下就业市场对于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实际项目为依据,建立契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校企合作。学校师生参与企业项目,充分了解广告设计的设计流程、市场需求、创意设计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等。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了解品牌文化,提高广告设计能力。第二,以赛促学,让师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平面广告赛事,以赛促学,让学生了解品牌文化,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巧,提升广告设计的实践水准。

四、结语

文章以2019至2020春夏季学期广告创意与策划课程的教学为例,总结出学生通过信息设计、视觉分流设计的针对性学习,提升了对品牌广告设计的构思创意水平、制作水准、表述力度。信息设计、视觉分流设计是广告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在今后的广告设计实践与教学创新中应继续得到优化和建设。

参考文献:

[1]田华.广告设计前期教学方法探索[J].艺术教育,2016(2):180-181.

设计方法范文第5篇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热衷研究工业设计的对象和范畴问题。相关的论说较多。如:指出,工业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是当代文化的新形式。中指出,工业设计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方法论,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思想和修正,其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要。设计是除科学与艺术之外,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3种智慧。

综上,关于工业设计对象和范畴的表述过于宽泛和抽象。凭借工业设计的专业知识,即使通过跨学科协同设计,也无法对整个产业链进行设计,超越了工业设计的本体范畴。而指出,工业设计是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也是产品的文化设计,是以满足人的多种需求为目标的技术人性化的创造活动。该论述相对具体,指出了工业设计的对象或范畴是产品设计,目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手段是将技术达到人性化的应用。《设计辞典》中关于工业设计的表述为:工业设计是为工业产品进行设计]。由此可见,工业设计的范畴是客观的、具体的,其主要对象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是从用户与企业双方的角度解决产品的概念、造型、色彩、结构、功能、人机界面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同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要融入对社会、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哲学思考。工业设计主要侧重在人机关系的研究上,这是与机械设计的主要区别

2工业设计的方法

科学方法论大体分为4个层次:经验层、一般方法层、具体方法层及哲学层。社会及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各种科学方法论也在不断发展,主要有:突变论,信息论,系统论,离散论,智能论,控制论,对应论;优化论,寿命论;模糊论;艺术论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为现代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工业设计方法属于科学方法论的范畴,主要研究工业设计中的3个基本问题: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现代设计方法学的研究为工业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一般方法

广义上讲,设计方法是设计思维的反映。目前,世界各国总结出的创造性方法有300余种,包括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移植法、缺点列举法、形态矩阵法、希望点列举法、KJ法、逆向发明法、TRIZ法等。工业设计常用的一般方法有:功能论设计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设计调查法、商品化设计方法、人性化设计方法、系统论设计方法等。

2.2具体方法

工业设计的研究重点是用户的需求及其与产品之间的映射关系,而用户需求由于涉及到文化、价值观、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给工业设计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心理学、脑科学、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工业设计研究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文中将介绍几种较主要的设计技术方法。

2.2.1感性工学技术

感性工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将用户感觉与意向转化为产品设计数据的支持技术与方法,最早由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年首次提出,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工业设计的研究热点。感性工学一般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方式描述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向与产品造型要素的对应关系。述了产品意向的理论体系,阐述了感性意向的研究方法及关键技术,如语义差异、口语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利用意向尺度的技术方法对数控机床造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造型意向尺度分布图。以数控机床色彩为对象,进行了色彩意向尺度法实验,通过心理量表测量、因子分析和口语分析建立了数控机床二维色彩意向感知空间,提出了色彩辅助设计过程的模型框架。运用感性工学技术将消费者对产品的材料感性认知因素量化,综合运用多元尺度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对塑料的质感意向进行研究,建立了由感官评价因子和效用因子构成的二维材料质感意向认知空间,并在实际设计中进行了验证。研究了产品设计中用户感知意向的思维结构,以太阳镜外观设计为例,采用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技术构建了产品总意向与造型、色彩、材质及光影等子意向的关系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求解了4个子意向的最优组合。感性工学技术为产品设计过程的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一种典型的科学设计方法。

2.2.2面向产品族的工业设计方法

产品开发设计是一个反复迭代和细化的过程。为实现面向不同需求的系列化或具有更大变形能力的产品,面对产品的大规模定制设计,有学者提出了面向产品族的工业设计方法。提出并讨论了产品族和产品族DNA的概念,对产品族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产品族设计DNA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电话机产品族外形生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业设计产品族本体知识的表示结构,产品族设计DNA的遗传与变异等,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对眼镜产品族设计DNA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手段对数控机床进行了产品族造型设计的实践研究。面向产品族工业设计方法是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通过共享通用技术有效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使企业产品获得统一的家族特征,有效解决了由技术同质化带来的问题。

2.2.3基于知识整合的工业设计方法

工业设计是知识密集型的创造活动。设计知识作为企业或设计师的无形财产,对知识系统的有效管理可在产品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机床工程师的设计思维及所需知识体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控机床工业设计知识的获取和表达体系,开发了机床的侧面轮廓草图器表达技术。将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提取作为获取工业设计知识的方法,提出了为用户解决数控机床工业设计问题的知识系统模型。进行了以获取知识过程的隐含知识为目的的口语分析实验,提出了基于ICAID系统的知识处理模型、功能模块和设计流程,构建了具有知识辅助功能的数控机床工业设计系统。提出了知识驱动的产品设计情境研究方法,提出了知识转移的交流模型和旋转模型,探讨了基于知识的产品建模技术、推理求解技术、感性意向评价技术和知识库技术等。对设计知识重用的产品外观分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由规范案例构成的8类外观知识框架,可用于建立产品外观案例库,分解产品外观。提出了一种构建知识地图的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抽象粒度的设计过程模型,搭建了相关的知识地图框架。

2.2.4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方法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媒介和工具,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产品设计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日益成熟及CAD/CAM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技术已成为工业设计、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CAID是在计算机及其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工业设计领域的各种创造性活动。采用CAID技术可大大提高产品的整体设计质量。当前,国内外对CAID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辅助造型技术(NURBS曲面设计、造型参数化设计、草图设计等)、人机交互技术(人机界面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智能技术(智能CAD、智能设计)及高新技术(虚拟现实、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并行设计、协同设计、基于VR的产品设计)等方面,在一些工程设计软件(如UG,CATIA,EDSUnigraphics等)中都提供了工业设计模块,为工业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协同提供了平台。随着技术发展,产品设计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将朝着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发展,工业设计师与工程师将逐步融合,走向统一化。综上,现代工业设计中,设计师紧靠隐性的知识经验和定性判断已不能满足设计需求和设计过程的需要,而采用科学的、定量的、精确的研究方法是工业设计方法学的发展趋势。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结合人文学科相关知识进行多学科协同化、交叉化研究已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方法。也有学者认为,现代工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

2.3哲学方法

从事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工业设计的系统方法,认为设计事理学是针对设计的内在目标,对外在因素有意识、动能、系统地协调与组织,是人为事物科学的基础。认为,工业设计应提到事理学的高度,从根本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生存方式更趋健康和合理。该论述仅从宏观层面探讨了设计的方法,作为一种哲学思考,对工业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但遗憾的是,仅从哲学层面定义工业设计的方法过于片面。

3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1)并行设计、协同设计是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工业设计领域中,产品的功能与技术原理开发必将与造型、材料、人机界面等方面的设计走向统一平台,设计师与工程师进行协同工作;(2)综合化是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另一大趋势。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及大规模设计定制服务的发展,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设计必将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未来的工业设计将朝着多元化、更优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3)随着人们对社会、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生态设计或绿色设计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设计包括面向再生的设计、面向装配的设计、面向生命周期的评估设计及基于低技术的可持续设计等;(4)更智能的CAID技术、先进的CAD/CAE/CAM技术、人机交互及耦合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感性意向设计技术等将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支撑技术,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工业设计的研究层次将大大提高;(5)面向人文关怀、面向更优化社会服务系统的设计思想也将成为工业设计关注的方向。

4结束语